创新精神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大学精神;内涵;培育;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若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发展壮大,作为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高职精神,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成败的关键点。由此,高职大学精神的建构是指引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高此类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高职院校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学校,便具备一般高校的基本特征,普通高校具有大学精神,因此,高职大学精神既有传统的大学精神,又有自身特有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大学院校可以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在追求理想状态上,不应有高低之分。不同院校的大学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会不同,但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却不应否定。因此,高职院校也应具备自己的“大学精神”,这也是多数研究者认同的观点。

一、传统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在学校办学之初打下基础,能弘扬学校文化并通过持续的文化熏陶形成的一种对学校师生都产生极大影响的某种力量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1]大学精神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光辉旗帜。在保障高质的大学建设的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理论和规定都更有效。因此,大学精神作为这所大学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其群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要有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能体现出这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的精神气质。

传统的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既包括普遍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还包括一些大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有自我特色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等。[2]自由精神主要包括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精神的灵魂。非独立不能自由,非自由不显独立,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才能保证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主要表现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和独立担当等。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理想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的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特别是要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导思想,是体现在科学的海洋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大学精神不仅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还应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大学精神的共性内容之外,还应有自身特有的内容。

一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3]“职业精神事实上就是一种对职业的深情投入、一种专注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成就”[4]。

职业精神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的理解与认知的态度。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必备的敬业意识、职业操守,同时,高职教育也应当融入国际元素,面向世界开放自己并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情怀,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培育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不可盲目仿制,这样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

二是服务实践精神。高职教育实践要始终围绕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开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于实践的理念,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实践型人才,因此,是否具备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一个标准。高职教育应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实践的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勇于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强调学理论要会用、能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方面,因此,将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服务实践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社会角色中。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区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方面。

三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涵。在科学技术迅猛增长的新时代若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精神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其自身发展和肩负使命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创新能力,才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有了技术创新能力,学生才有自主创业的勇气,这也大大响应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的口号。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保持无穷的生命力。要树立一种创新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将创新着力于办学发展理念上,提升社会贡献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全面质量观;创新合作发展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

三、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由于各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高职精神的培育还需要继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路。只有通过对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以达到促进高教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是基础,没有实践支撑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加之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方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塑造高职大学精神,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技术创新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是高 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具备技术创新理念的人,才能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挑战未来。因此,高职精神的培育只能从规范高职教育行为入手,只能依赖于合乎规律的、扎扎实实的高职教育实践活动。[5]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品牌化管理的办学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决定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其办学特色。因此,准确定位便成为高职院校塑造大学精神的前提。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进而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养成提供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中心,充分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精神既能体现大学精神的共性,又能凸显自身的特色。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高职大学精神之中,表现在学校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学校一方面要尊重人才,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这种办学理念既迎合了时代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二)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作用,还要发挥教师在培育高职大学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教师通过渊博学识和人文修养影响着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学生则在教师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不仅传承学校的大学精神,而且其优秀的表现将实现高职大学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播。因此,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为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

(三)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育人新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塑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深化。高职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上受到影响[6]。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络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将学生置身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并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入职业文化,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学交替、项目合作等方式,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人才。

(四)以校训建设为载体塑造高职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体现了“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校训能最简明深刻地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同样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校训,但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或者就算有,也无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比较严重。因此,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很艰巨。

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从这些校训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五)结合时代精神,注重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

育人是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的根本目的。杜威曾说:“职业教育并不是“营业教育”(trade education),不是做专门行业的教育。做专门行业的教育是机械的,用不着心思和高深的学问,只希望养成本行的专门技能就算了。[7]这说明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其教育性,不能将培训职业人的活动代替教育人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大学精神在保持传统大学精神的前提下,应顺应时展,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与时俱进,以先进的职业文化、时代要求为基础,不断彰显现代高职大学精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8.

[2]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09-06.

[3]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73-78.

[4]骆潇.我们需要它――职业精神特别调查[J].职业,2008(19):10.

[5]陶榕.高职精神刍议.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28.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2

师德不仅要有科学思想作基础,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做张力,才能够不断丰富,发扬光大。所谓师德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地提高完善,愈来愈显出魅力。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有精诚的敬业精神即可,而“解惑”则非创新精神不可。有了创新精神,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及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国家发展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自己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并把它固化到师德内容里去,让它成为一种内驱力,主导着教育教学行为。陶行知认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教育是对社会的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

实践证明,众多的教师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敬业精神才得以挥洒,道德品质才得以升华,进而得到公众和社会的认可。不可想象,没有创造精神的教师,他的师德会有魅力,他的师德会更有价值。师德凝聚着历史文明,而文明来源于创造,创造源于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只会墨守成规、死搬教条,那就意味着师德的沦丧,就会扼杀学生个性,泯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唯唯诺诺的无生气无活力的庸人。所以能够深刻感召学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只有不懈的创新精神。因此,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一样,是构成师德内容的重要元素,是闪耀师德魅力的永恒光环,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弘扬。

二、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应相辅相成、共为辐辏,让师德永远散发出耀人的光彩

“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师是履行教育事业的主体,其师德品质只有在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的指引下,才能散发出耀人的光彩。一位教师无论担任哪一学科的教育教学,哺育学生的只有是科学真髓,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决定和指导学生一生的行动实践。这一真理在“五四”时期就已得到认定和张扬。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3

创新精神作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可以培养儿童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美术教育,对我国实现社会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幼儿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通过艺术活动,可以将自己的感觉充分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幼儿了解艺术的真正内涵,而通过美术教育,也可以激发出幼儿的创新动力。幼儿教师代表了幼儿初步接触教育的启蒙者,其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影响,也是幼儿未来选择成长方向的重要参考对象。通过幼儿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措施

课堂环境与教学方法对培养创新精神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思维环境,而这种环境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方法。创造性思维可以反映出事物的多种变化与联系,也是一种广义物化心理活动,是人们发挥创造力的平台,也是迸发出思想火花的基础。这种可以反映出事物变化的思维模式,对每个幼儿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代表了一个人未来的思维模式。

创新精神摆脱了传统制式教育的约束,也是“填鸭式”教学的终结,而通过教师营造出的学习环境,则是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摇篮。培养创新精神对学习环境要求较高,教师必须营造出公平、温馨、民主、尊重的学习环境,切勿使用传统的约束管教方法,防止教师的管制成为束缚学生人性发展的枷锁。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也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两者的配合,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教学的效果也有很大提升。教师在课堂中摆脱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挥出自己引导者的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与思考的方法。教师在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后,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决定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全部天赋。

三、结语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4

摘要: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塑造。因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精神却是永恒的。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科技认识的细致化和结构化,这种细致化和结构化就是在思维内在形成的兼备优良传统的科学精神,同时它们又体现在对科技活动起着引导和支撑作用的科技政策中。通过对科学精神和科技政策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科学精神是科技政策的灵魂、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一主旨。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技政策

英国学者梅森曾说过,“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1]。” 科学起源的这两个传统使其兼备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人文精神逐渐窒息,科学的技术理性却过度膨胀,使得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异化。如何控制这种异化,如何保证科学能在正常规律下发展,就少不了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了。在伴随着政策不断出台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兼顾精神的传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进行分析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可以说是一幅百花争艳的局面。从早期R.K.默顿的己被普遍引用和评论的观点:“科学的精神特的质是指用以约束科学家的有感彩的一套规则、规定、惯例、信念、价值观和基本假定的综合体。”开始不同的中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他们对科学精神内涵的看法各有千秋,然而笔者认为, 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求真精神注重实践反对空谈是科学的求真精神。

2.理性精神崇尚理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3.实证精神科学基于事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和最高检验标准。

4.批判精神怀疑和批判可以促进科学进步。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

5.创新精神科学的生命就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创新精神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6.协作精神 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已不容置疑地成为科学事业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保证。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贯穿科学的内在动力。无论是针对科技的学习、建立科学体制、形成科学方法以及发展科学思想都离不开科学精神。它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一种意识,是需要具备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是科学活动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二、科技政策的内涵

政策是行为规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下的产物。政策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其他行为规范不能取代的作用. 科学技术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它已经不再仅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往往是对全球、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几乎是所有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政治、法律等等问题,都会有科技问题掺杂其中,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几乎所有的科技活动都被纳入国家或政府的规划之下,因而国家或政府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科技的发展,制定了各项科技战略、科技规划和立法,这三项措施构成了对现代社会科技活动的强大的外部控制[2]。这就使得科技政策在各种政策当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科技政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也并非与其他领域的政策相隔绝,而是与许多领域的政策有交叉重叠之处,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当今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国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探讨的。

三、科学精神是科技政策的灵魂

在政策过程的两大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引,因此说科学精神就是科技政策的灵魂。我们以科技政策的制定这一阶段来说明。

科学精神有引导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任何有悖于科学精神的东西都会对具体的政策造成影响,也会出现相应的政策失灵现象。在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当中,在国家层面就要坚持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任何科技政策的失误都会对科技的发展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或破坏。

从政策制定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引,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由于缺失了科学精神的指引也往往会出现执行的偏差,造成科技政策失灵的现象。而恰恰是少了科学精神的约束,往往在政策的后制定阶段就会导致监督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就会出现一些失灵的表现.

四、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是在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国内国外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被运用,把这些精神或思想内化在他们的主观取向中,并在他们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载体,科学精神是“本”,而科技政策是“末”。科学精神给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活动指出目标和方向,倘若本末倒置,科学精神就会成为诠释科技政策的附庸存在,科技政策亦会变成没有根基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技政策失去了科学精神作为指导,就会陷入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非理性化、非规范化的泥潭,而在非理性化的科技政策指导下的科技活动就必然表现为有悖科技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盲目活动[3]。

五、小结

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不断地完善整个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是科技发展政策能够不断地发挥它对科技研究的催化。在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与对策时,我们必须沿着科学精神对整个科技发展的启示,它的启示就是在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同时,又要不断地去追求和弘扬科学精神,那使这些精神能够真正的贯彻到科技发展过程中,使得科技变得更加的开放与包容,也是科技发展变得更加的纯洁与高尚。

作者简介:

1.殷常涛,郑州大学学院2008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2.马姗,郑州大学学院2010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3.谈新敏,教授,郑州大学学院教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教授。

参考文献:

[1]斯蒂芬.F.梅森. 周熙良等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李侠等.浅谈科技政策失灵现象[J].科学学研究,2001.

[3]王志强.中国科技政策思想: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研究领域[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05).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创新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1.引疑激趣,诱发创新。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知的全过程,感悟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I.1 以悬念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进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问: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

1.2 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听录音、赏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草原景观图,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一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2.从扶到放,引导刨新。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做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

3.联系实际,培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人才;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可见创新型人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成长需要环境来孕育,作为人才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巨大影响。

一、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

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指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学中,劳动概念是根本概念,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这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发展到今天,人们赋予它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处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从创新的内容看也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不是普通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指那些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能够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扬弃旧理论,建立新理论,或在新条件下对正确的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抛弃旧形式、旧方法、旧手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淘汰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品德品质、完善的个性品质等五个品质特征。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观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是人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对人才的素质产生影响,同时环境也制约着人才的实践活动。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环境必不可分。人一出生,就进人人——境系统,由此开始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人才对环境的依赖性使那些既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教环境,又具有良好的生活、工作、领导和人际关系条件的地域和组织,成为人才的首选。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促进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真正实现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因此,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奋努力,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机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能力与条件及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这表明了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有利条件”的重要意义与现实紧迫性。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视域下的人文环境及影响

(一)人才成长视域下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才环境是指与人才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人才的成长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文环境是人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大英百科全书》把“人文学科”解释为“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而所谓人文,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关怀和追求精神,求自由、求真、求善、求美,这些都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人文环境建设的重心在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实际上就是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这类的文化变量包括人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通过文化观念的价值和导向,以及精神力量的潜在压力,在健康和谐、公平宽松的精神环境中完成对人才的教育影响过程。人文环境是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因此,人文环境的关键元素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主要反映环境的文化底蕴、人文观念以及公众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修养品位等内在因素。

(二)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