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范文1
Abstract: The social associ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s of contemporary museum public activity. Design of the public social space is on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sign of museums that were set up lately. This article launches a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trend in the social space of contemporary museums, carry on case analysis and study, trying to induce its development regulation.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发展趋势
Key words: contemporary museums;social space;desig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84-02
0引言
在过去30年中,特别是自从休闲产业迅速膨胀以来,博物馆作为高雅文化场所如今被疏远,潜在的来访者被更流行的休闲活动吸引。博物馆为了赢得公众注意,当代博物馆已经增加了这样的一些重要功能:作为公众休闲、交互教育及作为举办大规模展览的场所。
社会交往是当代博物馆公共活动的核心内容。公共交往空间设计在新建博物馆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古典博物馆时代博物馆主要承担作为艺术品殿堂的角色,展览厅是博物馆的主体。大英博物馆的入口是一个以帕提隆神庙为摹本的希腊式门廊,扮演着艺术品殿堂角色,成为了整个参观流线的唯一。大英博物馆在扩建之前,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核心空间,进入门厅后是环状串联的无尽展室。福斯特为大英博物馆扩建设计了内圆外方的中庭光棚,把室外庭院变成了光庭。这个光庭成为了城市的交往空间,连接着博物馆和图书馆。游客可以自由进出及流连于中庭、博物馆和图书馆之间。圆形图书馆周边加建了商场、咖啡座等空间,使中庭成为了真正的市民客厅。
从大英博物馆扩建可以窥见到从古典博物馆到当代博物馆的演变过程。古典形式的博物馆几乎没有交往空间及为参观者提供服务空间,当观众走完一个又一个看不到尽头的展厅时,会觉得非常疲劳。这也似乎也符合了当时博物馆作为艺术殿堂的主旨。古典博物馆缺乏休息交往及服务观众的空间使博物馆观众日益流失。
纵观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案例,其发展有着以下三大趋势:面积扩大化、空间界限模糊化和功能多样化复合化。
1面积扩大化
20世纪60到70年代一批新型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增加了交往空间和服务空间,商业、餐饮、教室、图书馆、工作坊等功能陆续被加入到了博物馆空间当中。
1.1 服务设施及核心交往空间的扩张随着时代演变,美术馆和博物馆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变迁,相关的交往及服务空间反倒占据较多的空间。如贝氏建筑生涯中的美术馆及博物馆作品已反映了此时代特性。贝氏强调美术馆要成为社交场所。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咖啡座、餐厅与书店、光庭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4.1%。波士顿美术馆西厢社会服务空间也占有较大面积。卢浮宫服务空间的规模甚至远超过一个小型美术馆,其一期扩建的服务空间与核心交往空间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近40%。
服务空间与核心交往空间的面积比例扩大化还体现在空间体积扩大化上,如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如以楼层建筑面积来算,涡轮机大厅的交往空间比例仅为整个建筑楼面面积的八分之一。但涡轮机大厅占据了南侧七层通高,就占用空间体积算,交往空间的比例是整个建筑的一半。如此巨大的通用空间不仅提供了宽敞的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同时也为创意艺术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
1.2 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当代博物馆的交往空间除了面积扩大化趋势外,还表现为建筑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延伸和扩展。如蓬皮杜文化中心向内倾斜的斜坡广场,提供了丰富的街头文化交往场所。首都博物馆首层周边是下沉庭院空间,与负一层娱乐休闲空间连接,娱乐休闲空间在户外得到了延伸,扩大了交往空间的使用面积。
除了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半室内半室外空间也被塑造成了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亮点。如东京江户博物馆是一个以四根巨柱支撑起的庞大体量,其大部分展厅都被提升到半空中,展厅下面的巨大空间是被称为“江户东京广场”的公共活动平台。又如墨尔本博物馆,其巨大的“飞翼”屋顶遮盖的“博物馆街”同样也属于半室内半室外空间。
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提高了交往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丰富了博物馆的周边景观环境,避免了博物馆孤立于城市,把城市的活力引入到博物馆中,同时,博物馆也作为一个微缩城市,容纳着城市所容纳的一切交往活动。
2空间界限模糊化
博物馆的门厅、中庭、公共过道、露台、休息厅、咖啡座等空间一般被认为是博物馆主要的交往空间。从对当代博物馆研究案例来看,博物馆属于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其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的特征。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区域都广泛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但从研究交往空间设计理论的角度来看,公共交往空间与空间的开放程度、视线的通透性和人的活动相关联。当代博物馆的交往空间并不单纯的局限于门厅过道等空间,当代博物馆角色的转变和新的功能空间的发展导致了交往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空间的模糊性指的是空间具有不定性和多义性。它不但允许对立矛盾的成分同时发生,也暗示了空间中各种行为的流动与相互融合。
当代新建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在空间界限设定方面有着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二是室内外空间界限模糊化。
2.1 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流动空间理念的运用室内交往空间的界限有着以下的两种变化:过渡空间的设置以及通用空间的一体化。但由于陈列空间具有特殊的展陈要求,在设计中展陈空间与一般的交往空间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别,室内空间界限的模糊化并非要打破上述的差别。
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有着三种思路:一是把展陈设定在一定的路径之上,路径与路径之间可以相互跳跃转换,交往空间穿插于路径之上;二是把展陈设定为通用空间,通用空间可以经过临时的措施相互转化为展陈空间或交往空间;三是在展陈空间与交往空间之间设置过渡空间,避免过度的交往行为对展陈空间的干扰。
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鹿特丹康索尔美术馆就是以复合化的路径为组织展陈的案例。其交往空间穿插在路径之上。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公共交往空间主要存在于其围绕中庭的螺旋形路径上;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把单一路径型的交往空间发展为多元复合型的交往空间,把交往空间的要素融入到整个空间折叠的路径之中;鹿特丹康索尔美术馆则是把不同功能的活动通过同一的路径串联起来,把不同的空间交往行为和事件并置,达到了促进交往的目的。
而把展陈设定为通用空间的案例是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开创了容器式的博物馆建筑空间。而皮亚诺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的巴塞尔比耶勒基金会美术馆与阿姆斯特丹“新都市”博物馆则是这种概念的延续。而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机大厅则把艺术实践与公共交往大厅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是艺术事件发生的容器。
由于传统的博物馆展品需要有专业的人工照明,与交往空间所强调的视线流通、自然采光以及户外化的要求有所冲突。一些博物馆设计的案例仍然坚守着展厅与公共交往空间的划分,但在其空间过渡上做了些文章。如首都博物馆的展厅与走廊之间设计了过渡厅,提供休息座椅,配备纪念品的销售。过渡空间的设立有效的把交往行为引入到展厅中,也避免了过度的交往行为对展陈的干扰,同时也保证了观众从明亮到黑暗的视觉调整。
2.2 室内外空间界限模糊化——建筑灰空间的运用及室内空间户外化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还表现为室内空间户外化以及建筑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延伸。室内空间户外化在贝氏的案例中最能体现。贝氏光庭空间目的在于取消室内与室外的区别,从而达到促进交往的目的。其明亮化的中庭、走道化身为广场与街道,使得博物馆犹如一个微缩城市,使人们的心情比在室内空间更进一步放松,达到聚集人流和提供人们流连场所的目的。福斯特为大英博物馆加设内圆外方的屋顶也是这种理念的反映,事实上,玻璃屋顶的设置仅仅是为了隔绝雨水和多余的阳光带来的热量,但其并没有隔绝充足光线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又如金泽21世纪美术馆,妹岛和西泽设计的轻、薄、透明的围合界面则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透明外墙和圆形平面把建筑室内空间与周边城市街区紧密相连。
3功能多样化复合化
3.1 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多样化当代博物馆日益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多种文化活动与服务设施的综合体。许多博物馆都与其他机构连成一个整体。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除美术馆外还结合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则由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坊、多媒体研究中心、电影院、剧场等组成。当今博物馆已经成为多功能的场所,除了展厅、藏品库房外,常常还包括有图书馆、多功能厅、电影院、商店、咖啡厅、餐厅以及教育设施等。不过在这种日趋多样化的综合体中,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仍担负着主要角色,对展品的陈列观赏、研究仍是主要内容。
3.2 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复合化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复合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当代博物馆中不同功能结合在同一个建筑综合体中;二是指不同使用功能有可能复合到同一个空间中,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如公共交往空间往往承担着艺术品展示和艺术活动事件。贝氏的光庭交往空间注重艺术品的点缀和展示,同时也注重动态的艺术装置对交往空间的积极影响。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机大厅则是注重艺术事件在公共交往空间的发生而由此展开的艺术家与市民的交流和对话。首博则是强调公共交往空间的礼仪功能。
4结语
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发展有着面积扩大化、空间界限模糊化和功能多样化复合化三大趋势,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设计必须紧贴着时代的潮流,关注人与人之间行为模式的转变对空间设计的影响,以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成.博物馆建筑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博物馆,2001年01期.
商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范文2
1.大型商业空间指的是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百货商店、商业步行街等综合型商业空间。它包含众多品牌和商铺,因此,不能以某一家与消费者有直接接触的店铺的色彩作为表现主题,而应该选择恰当的色彩统领整个商场的形象,强调整体性。这个颜色往往是中性的,不宜过分突出张扬,旨在调和空间中各个品牌展示个性的众多色彩。另外,此类商业空间的色彩还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如对商铺进行功能划分、对顾客进行引导分流等。在具备以上种种条件后,此类空间的色彩设计还应该注意与同类型空间的区别,谋求特色。
2.中型商业空间主要包括专卖店、品牌主题商业空间等。中型空间色彩设计大多以品牌标准色为母题,以空间色彩作为媒介,传递品牌信息,这类空间特别注重色彩作为载体所呈现出的品牌意识。因此,在色彩的选择上往往直接选用企业的标准色,或者标准色的类似色作为主色调,特征色和点缀色则直接选用标准色。
3.小型商业空间主要包括洗浴中心、spa、餐厅等。此类空间主要以色彩营造空间特殊氛围。小型空间普遍具有较为单一的功能性,如洗浴或者餐饮功能等,色彩主要塑造符合功能的空间氛围,以吸引消费者。色彩承载的文化信息相比标准色空间较少,更多的是以隐匿于空间中的氛围营造者的角色出现。
二、色彩在商业空间中运用的基本原则及案例分析
色彩基本原则是指导各色彩元素组合的一般规律。1.主题性。空间的主题性指的是空间设计中所要突出表现的方面,如品牌形象、商品、企业相关的文化等内容。商业空间色彩设计应该考虑以怎样的色调来创造整体效果,突出主题。如以商品作为色彩的主题,应该研究商品的特点,选择色彩要利于突出产品,可以利用色彩对比使产品形象更加鲜明。2.多样性。在色彩设计时,应该避免过于单调,没有变化,缺乏生气。在色彩面积、色相、纯度、明度、光色、肌理等方面注意有规律的变化,保持消费者在浏览过程中的新鲜感和兴奋感,以减少步行造成的疲劳。宜家(IKEA)是瑞典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的企业标准色是蓝色和黄色,这也是瑞典国旗的颜色。宜家卖场的色彩设计动机主要源于其企业标准色体系,下面以宜家为例来具体分析其色彩设计。
(1)建筑外观色彩设计。外立面运用高饱和度的蓝色作为底色,配合底面架空层的素水泥灰色调和。企业标准色中明亮的黄色作为突出色,用来标示出建筑的主要入口和IKEA的企业标志。总的来说,建筑外立面色彩设计考察了周边建筑环境和植物的色彩,形象突出,具有很高的识别性。
(2)建筑内部色彩设计。总体来说,宜家的内部空间以蓝色作为基调色,以白色作为调和色,以黄色点缀出重要部分。值得一提的是,特征色——黄色在部分建筑空间中没有使用,而是应用在了员工的工作服。在整体规划中,入口休息区是进入商场的第一个节点,主要作用为过渡室内外空间以及疏导人流。顶面被简单地处理成白的钢架,整个空间唯一的色彩出现在正对着入口的墙面上,把人的目光集中到了第一个家具展示区。作为商场中心形象的中庭空间则大量运用了宜家的标准色——蓝色,处于视觉中心的蓝色的主要功能是指示方向、引导人流等。此外,中庭的地面、天棚运用饱和度较低的灰色和白色,衬托标识色。为了便于空间的灵活使用,宜家的购物通道没有采用实体隔断分隔,而是运用色彩加以区别,灰色的树脂地面和浅黄色的木质地面自然地划分出通道的形状。由于货物的颜色复杂,货架和大部分的墙面都采用了简单的白色,利于凸显商品。另外,通道空间中饱和度最高的蓝色,则起到了指引方向、标示区域的作用。结算区的色彩设计,贯彻了企业标准色的精神,无论是结算台、墙面、指示牌还是地面上的方向箭头,都是以蓝色作为主要色调。顶面的色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结算区顶部的区域,为白色铝扣板;另一部分是公共走道的顶部区域,采用简单的灰色乳胶漆顶结合白色钢架。顶面两部分色彩的不同反映了平面上不同的区域划分。
三、色彩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师应该予以空间色彩更多的关注,着眼于未来,充分发掘色彩的潜在特性。商业空间的色彩处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各类人群在特定的空间环境色彩中的行为,尤其需要关注社会特殊群体;另一方面,应该思考如何运用色彩改善商业空间环境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色觉异常者在人群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根据2009年中国健康医学会报告,中国成年男性约有5%的人为色觉异常者。因此,在进行商业空间色彩设计时,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考虑。在大部分的色觉异常者中,红、绿色区分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在色彩信息传达过程中,要避免以红色和绿色作为区别色,应优先选用以黄色和蓝色为主的颜色。另外,也不可完全依赖色彩差异传递大量的功能性信息,而应采用明度差异的方式,也就是说在视觉信息的设计中,应该先考虑基于明度对比的区分,如线的亮度、粗细、花纹、形状进行区别,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增加色彩。注重心理需求是坚持空间色彩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另一个体现。商业空间活动时刻都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要。
不同的空间色彩给人的心理传达是不同的,需要推敲消费群体的构成、需求、心理状况等。而且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地域、信仰的人,对于同一种色彩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设计师运用各种相关理论塑造的色彩环境符合商业活动参与者的心理需求,以更好地调动人的主观情感,创造出舒适的空间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现代设计师在色彩设计中也要做到绿色生态。其一,尽量运用材料本身的颜色,不修改材料的色彩。仅仅是为了追求美观而改变材料的色彩,不仅违背了以功能为主的设计初衷,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倡导材料本身的色彩美,以材料的固有色装饰空间。其二,色彩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在商业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的外立面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和谐。这里的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三,节约能源。尽量用浅色的墙面,增加自然反光,减少人工照明。总之,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发展,我们在大力发展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去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借鉴国外科学的色彩设计方法和充满异域风情的色彩动机。另外,国外的色彩搭配充满了异国情调,对于其进行大胆的借鉴,有益于丰富商业空间的色彩,创造出充满特色的空间氛围。
四、结语
商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范文3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综合体的解读
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购物中心、餐饮还有会议以及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率、多功能的综合体。类似东莞,西安,还有青海这些二三线城市在功能的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而言,写字楼、酒店以及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
二、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1)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城市综合体的城市价值
土地集约化利用——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聚集体,当人口聚集、用地紧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这个区域的核心部分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综合物业。
提升城市形象——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运用对建筑群体的深度表现打破传统建筑立面概念,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使建筑群体成为景观的主体,同时又承载着城市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居住是城市开发的基本成分,城市综合体是解决市中心居住问题,避免每天上下班长途跋涉造成交通拥挤和能源浪费的有效办法。
积聚区域价值——城市综合体的各种业态刺激经济发展,能提升税收收益,促进城市发展;同时,城市综合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工业化生产以及产品的多样化之上,这就带动城市其他行业的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改变夜间空城现象——城市综合体将不同时间段的功能组织在一起,各功能在时间上的衔接,使其保持24小时的繁荣,提高了综合体的使用效益。尤其在市中心地区,城市综合体将居住、娱乐活动注入其中,使那些在非工作时间“死去”了的区域的功能得到完善。
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布局
成功的城市综合体有很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城市价值,然而失败的案例在国内也屡见不鲜,失败的城市综合体不能聚集人气,不仅上述的城市价值无法实现,反而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打造成功的城市综合体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造就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实际设计工作,仅从建筑规划设计的角度予以分析——综合体设计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布局。
1)规划布局以商业设计为核心:商业设计是对商家、对消费者,包括对以后商业地产运营的综合的专业性的考虑和提出要求,然后建筑设计,包括将来的内部空间设计都是为商业来服务的,所以,我们认为商业设计是规划设计的核心,也就是说它是指导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
2)规划布局以研究综合体外交通结构体系为基础:城市综合体外的交通体系包含城市道路、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它是将人流和物流从城市有效组织到综合体内的交通体系。
3)规划布局以内部动线设计为依托:成功的综合体动线设计能引导和方便消费者购物,能延长消费者在综合体内的停留时间,带动品牌人流量和购买率的提升,所以,综合体在布局规划初期就应重点放在内部动线规划上。
五、设计案例及心得体会
近期我部门承担了深圳蛇口A2地块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工作,在此我想结合案例分析及设计过程对我们上述的观点予以进一步的阐述。
(一)、关于城市综合体的业态组合
城市综合体的业态组合,与其所处的商业环境、区域经济及消费结构情况及其目标消费人群的结构、消费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必然会影响综合体的业态选择与配比。因此,必须对项目做出明确的策划定位,有目的的进行招商,有效的安排业态组合,然后再进行设计工作,避免反复修改设计的情况;所以,前期的业态策划定位及招商工作对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以我们此次设计的深圳蛇口A2地块为例,项目位于市南山区中心购物区,周围居住环境尤为突出,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可发展为城市地区中心型购物广场,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在规划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主题中心+街区+超高层”的规划模式。首先,选择有关联性的业态进行组合,各种业态相互依存、相互助益,形成共生的综合体。其次,由于不同的业态其技术设计标准也不一样,在设计初进行的预招商使我们在设计中做到了有的放矢。
“主题中心+街区+超高层”的规划模式
(二)、关于城市综合体的流线设计
在做城市综合体设计时,我们应该站在城市设计的高度,进行全局的把控,积极与政府协调车站、地铁、轻轨站点,与综合体进行衔接,将商业广场升级为城市广场,从而实现城市空间与商业界面相互促进、双赢的效果。
1)、外部交通流线设计
对外部交通条件合理整合、进行引导,使项目能充分利用市政已有交通设施,尽量多楼层引入市政交通设施及出入口,形成多个首层,能最有效的汇聚人流,提升人气,使商业广场既作为具有市政职能的城市广场,又能广泛的汇集人气,促进商业氛围的提升。
充分利用外部交通形成“多首层”界面
2)、项目内部的车流流线的设计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也见到有的商场因为停车困难而渐渐失去大量客源的现象,因此,停车库的设计在综合体的设计中也至关重要。首先,在设计中我们要设计有充足的车位数量,包括客用车位、残疾人专用车位以及卸货位,同时要注意客流与货流流线要分离,这样才能为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我们建议货流从次要市政道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卸货区,以实现人车分流。其次,在此次设计中,我们改变了仅设置地下车库的传统设计手法,设计中,借鉴万象城的车库做法,我们使车库与卖场多层联通,多个楼层引入人流。
与卖场相联的车库设计
(三)、内部人流动线设计
在商业的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往往更倾向于设计出丰富多变的空间,但是在人流流线的设计上,设计则一定要简洁流畅,使顾客用最短的距离走遍卖场;同时,人流流线一定要连续闭合,保证人流的循环。在动线设计中,应避免一些华而不实的空间设计,力求视觉的通透,让顾客一眼能看到越多的店铺,越能刺激人的购买欲望。通过我们对多个案例的分析比较,最常用最有效的人流组织方式为主中庭带一个闭合环道的形式,中庭提升空间的可识别性,而环道则最有效的解决便捷的可达性。
中庭带环道的人流组织
在综合体的设计中,步行街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石家庄地块的设计,步行街在其中起到了“纽带”作用,把几个主题中心串联起来的同时又与外部交通相衔接,让人流从一个主力店到另一个主力店都要经过设置了小商铺的步行街,这样既能使综合体特色化,又能带来租金收益。
六、结束语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不是仅由规划或者建筑专业主导完成的一项设计工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能让商业策划、业态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灯光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多专业共同参与并相互协作的过程。通过对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研究,以期在未来的综合体规划设计中创作出积聚区域价值,提升城市活力的优秀的城市综合体,并以其复合效应与整合能力,将彰显并抬升整个城市的投资和商业价值,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聂向东.综合体建筑的功能成长、设计定位及设计经验;建筑创作[M].2011年11期.
[2] 张国全,郭雁,叶松青.城市综合体设计[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4
商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范文4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法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不是仅由规划或者建筑专业主导完成的一项设计工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能让商业策划、业态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灯光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多专业共同参与并相互协作的过程。通过对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研究,以期在未来的综合体规划设计中创作出积聚区域价值,提升城市活力的优秀的城市综合体,并以其复合效应与整合能力,将彰显并抬升整个城市的投资和商业价值,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1、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购物中心、餐饮还有会议以及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率、多功能的综合体。类似东莞,西安,还有青海这些二三线城市在功能的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而言,写字楼、酒店以及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
1.1 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1.2 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1.3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城市综合体的城市价值
土地集约化利用――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聚集体,当人口聚集、用地紧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这个区域的核心部分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综合物业。
提升城市形象――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运用对建筑群体的深度表现打破传统建筑立面概念,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使建筑群体成为景观的主体,同时又承载着城市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居住是城市开发的基本成分,城市综合体是解决市中心居住问题,避免每天上下班长途跋涉造成交通拥挤和能源浪费的有效办法。
积聚区域价值――城市综合体的各种业态刺激经济发展,能提升税收收益,促进城市发展;同时,城市综合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工业化生产以及产品的多样化之上,这就带动城市其他行业的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改变夜间空城现象――城市综合体将不同时间段的功能组织在一起,各功能在时间上的衔接,使其保持24小时的繁荣,提高了综合体的使用效益。尤其在市中心地区,城市综合体将居住、娱乐活动注入其中,使那些在非工作时间“死去”了的区域的功能得到完善。
2、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布局
成功的城市综合体有很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城市价值,然而失败的案例在国内也屡见不鲜,失败的城市综合体不能聚集人气,不仅上述的城市价值无法实现,反而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打造成功的城市综合体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造就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实际设计工作,仅从建筑规划设计的角度予以分析――综合体设计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布局。
2.1 规划布局以商业设计为核心:商业设计是对商家、对消费者,包括对以后商业地产运营的综合的专业性的考虑和提出要求,然后建筑设计,包括将来的内部空间设计都是为商业来服务的,所以,我们认为商业设计是规划设计的核心,也就是说它是指导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
2.2 规划布局以研究综合体外交通结构体系为基础:城市综合体外的交通体系包含城市道路、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它是将人流和物流从城市有效组织到综合体内的交通体系。
2.3 规划布局以内部动线设计为依托:成功的综合体动线设计能引导和方便消费者购物,能延长消费者在综合体内的停留时间,带动品牌人流量和购买率的提升,所以,综合体在布局规划初期就应重点放在内部动线规划上。
3、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法
3.1 关于城市综合体的业态组合
城市综合体的业态组合,与其所处的商业环境、区域经济及消费结构情况及其目标消费人群的结构、消费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必然会影响综合体的业态选择与配比。因此,必须对项目做出明确的策划定位,有目的的进行招商,有效的安排业态组合,然后再进行设计工作,避免反复修改设计的情况;所以,前期的业态策划定位及招商工作对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3.2 关于城市综合体的流线设计
在做城市综合体设计时,我们应该站在城市设计的高度,进行全局的把控,积极与政府协调车站、地铁、轻轨站点,与综合体进行衔接,将商业广场升级为城市广场,从而实现城市空间与商业界面相互促进、双赢的效果。
3.2.1 外部交通流线设计
对外部交通条件合理整合、进行引导,使项目能充分利用市政已有交通设施,尽量多楼层引入市政交通设施及出入口,形成多个首层,能最有效的汇聚人流,提升人气,使商业广场既作为具有市政职能的城市广场,又能广泛的汇集人气,促进商业氛围的提升。
充分利用外部交通形成“多首层”界面
3.2.2 项目内部的车流流线的设计
我们也见到有的商场因为停车困难而渐渐失去大量客源的现象,因此,停车库的设计在综合体的设计中也至关重要。首先,在设计中我们要设计有充足的车位数量,包括客用车位、残疾人专用车位以及卸货位,同时要注意客流与货流流线要分离,这样才能为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我们建议货流从次要市政道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卸货区,以实现人车分流。其次,在此次设计中,我们改变了仅设置地下车库的传统设计手法,设计中,借鉴万象城的车库做法,我们使车库与卖场多层联通,多个楼层引入人流。
与卖场相联的车库设计
3.2.3 内部人流动线设计
在商业的空间设计中,设计师更倾向于设计出丰富多变的空间,但在人流流线的设计上,设计则一定要简洁流畅,使顾客用最短的距离走遍卖场;同时,人流流线一定要连续闭合,保证人流的循环。在动线设计中,应避免一些华而不实的空间设计,力求视觉的通透,让顾客一眼能看到越多的店铺,越能刺激人的购买欲望。通过我们对多个案例的分析比较,最常用最有效的人流组织方式为主中庭带一个闭合环道的形式,中庭提升空间的可识别性,而环道则最有效的解决便捷的可达性。
3.3 中庭带环道的人流组织
在综合体的设计中,步行街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石家庄地块设计,步行街在其中起到了“纽带”作用,把几个主题中心串联起来同时又与外部交通相衔接,让人流从一个主力店到另一个主力店都要经过设置了小商铺的步行街,这样既能使综合体特色化,又能带来租金收益。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商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范文5
【关键词】会展艺术设计 会展业
会展艺术设计包含了各类商场店铺设计、展会设计、展览馆或博物馆设计,近年逐步兴起,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原有的中国美院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适应设计市场的需求,因其涉及的行业成本高,所以员工待遇也较高,行业前景可观。该方向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商业和公共性的集会。
适应发展的需要,众多的教育研究机构也都加入了会展人才培养的行列,主要是两类:一是开设会展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如上海大学、厦门国际会展职业教育学院等;二是依靠大学或行业骨干力量办的科研类研究中心,如复旦大学会展与服务经济研究中心、上海世博研究中心、重庆海纳会展研究所等。开设会展设计教育的高校主要有经贸学院、旅游、师范、职业技术、艺术设计、综合类六种,大多分布在院系下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管理与策划(服务)、国际会展、会展商务类(语言)、会展广告与设计、旅游与饭店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几大中心城市会展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数据:
深圳:深圳目前从事会展设计的公司(其中包含装饰公司、广告公司)约700家左右,从事会展设计的专业人才近2000人。深圳市商业性展馆主要有深圳会展中心和华南城国际会展中心两个,会展企业近60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上下游相关企业近千家,相关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全年举办展览超过80个,会议活动近万场。2009年,深圳会展业直接收入超过20亿元,拉动相关产值将近200亿元。4所大专院校开设5个会展专业方向,在校生500多名。目前,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与5所培训机构合作开设了会展商务师、会展策划师、会展设计师三类职业资格培训课程。
北京:北京是会展行业的发源地,是全国会展的组织地,而且是国家级协会、各部委的所在地,很多展会源于北京。北京作为首都,各式人才较多,但缺乏有高端设计能力的资深会展设计师。
上海: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会展类人才的缺口达到10万余人。2011年,“后世博时代”的来临使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注册该协会的会展设计公司2011年达到150家,从业人员大约是5000名,但具有5年以上实际操作经验的只有1%。通常举办一星期左右的展览,如车展或房展类的大型会展,需要专业会展人才近百名,如果展会时间和内容增加则这一人数还要增加。即便是在会展业条件最好的上海,有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也不过百人,而复合型会展设计人才也成为了稀缺资源。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逐步成为21世纪亚太地区的重要会展中心,但会展设计人才数量的悬殊差距,已成为上海确立重要会展中心地位的瓶颈。
昆明:经过10多年的发展,内陆旅游城市――昆明的会展业已跻身全国的“第二梯队”。目前,每年在昆明地区举办的100人以上的中型会议近千个,几乎每天都有3个以上的会议在昆明召开,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大型会展活动每年都有5―8个。与会展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不协调的是,昆明的会展人才队伍却并没有一起壮大。劳动部门预计,当前,昆明会展企业的高级专业人才缺口达近千人。今后,随着昆明会展业开打“东盟牌”,会展市场进一步扩大,这一缺口还会加大。
在会展行业发展和设计人才奇缺等因素的推动下,各类高校也在主动调整培养方式。目前,该专业(方向)的发展状况是:第一个展示设计本科专业是1991年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术学院)开设的。2007年,本科类教育院校开设会展专业的有23所,其中只有两所隶属美术或设计系的会展技术与艺术专业。到2010年为止,以原有艺术类专业为基础而开设会展设计方向的高校数量不到10所,但开设本专科各相关专业会展方向的高校已达到30所,招生人数约每年300―500名。
下面是几所高校的具体培养方案,从中可以看出各院系的培养方式和课程内容都有很大差异,但就业率都较高。
1.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会展与博览)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国际会展策划设计、电脑设计与应用、展示设计与搭建所需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并了解现代国际会展与汽车新科技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旨在为各类广告公司、会展公司、博览会、媒体中介和传播机构,以及商业集团公司、汽车工业销售公司等部门,提供能适应中国会展产业和新型博览与会展策划设计及制作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摄影、字体设计、编排设计、国际博览与会展概论、汽车博览与会展策划设计、会展管理、展示与公共商业空间设计、三维电脑效果图与网页设计、展台搭建、汽车概论、汽车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汽车驾驶实训等。
办学方式:实践教学――每学年都安排4个星期的实习时间,作为专业教学的阶段性检验;阶段式授课――按学生的年级及专业掌握程度布置实践题目并分阶段指导。
就业情况:专业从事各类展销会、店铺橱窗展示设计,就业率高。
2.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设计系会展设计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造图研究:形态语言、设计表现、制图、课题设计、民艺研究;造物研究:空间形态语言、课题设计、虚拟空间设计、中国园林调研;造境研究:虚拟空间设计、课题设计、创意与实践、实验性概念设计、社会活动企划设计。
办学方式:校企结合――每门课程均有相对应的实际案例操作或实践;工作室模式教学以工作室为依托,由负责工作室的教师引入设计实践,带领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学习,课程系统逐步向工作室制度过渡,将订单式教学作为主要的教授手段;两段式教学,分为设计基础部和专业学习实践部,第一年以基础学习和技能学习为主,后三年由工作室的教师指导专业学习和实践。
就业情况:专业从事各类大型展会、博物馆、展览馆设计,就业率高。
3.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传播学相结合,能够进行商业展示和文化展示设计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版式文编设计、网页编排、展示道具模型、展示照明设计、材料与构造、多媒体应用、摄影、橱窗品牌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展览馆及大型会展设计等。
4.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创新意识,把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与会展营销学、会展传播学、会展策划学相结合,具有将造型艺术与现代信息传达技术结合的能力,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在会展空间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实践,能够进行大型会展策划及设计的实践性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会展理论、材料与构造、摄影、展示道具模型、展示照明设计、会展经济、橱窗品牌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大型会展策划与设计、会展设计实践与会展管理等。
从以上几所院校的不同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方向分析,其共同点都集中在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上,材料、工艺等相对训练较多,但管理、策划类的训练相对较少,这主要是与艺术院校的培养特色相关。而对于这一专业(方向)培养的实践环节,几所院校都相当重视,尤以中国美术学院的校企结合、工作室制度最为突出,让学生能够切实地接触到会展设计的实例,并从中学到书本以外的策划、管理、协调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日益发展的会展行业的推动下,会展设计者的人数在逐步增加,各高校的会展设计人才培养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体现培养模式的优劣,才能真正达到推进行业进步的目标。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011(464),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立项课题:11C0288)
参考文献:
[1]谌扬.会展设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艺海,2011(10).
[2]杨恩德,欧潮海.创新型会展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艺术与设计,2011(6).
商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范文6
关键词:岭南地区;历史街区;生态改造;生态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5-0000-00
岭南地区历史街区蕴含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市的发展其房屋老化、道路狭窄、规划无序、采光和通风不良等问题越发严峻,生态改造势在必行。
“生态改造”是指应用(当代)生态建筑技术对原有建筑进行环境、功能和资源利用形式的改造。生态改造的基本原则是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经济有效地改善建筑综合环境。通过“生态改造”的街区将带动周边落后街区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和形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激发市民的环境保护热情。欧洲的许多国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生态街区建设实践,出现了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成功案例。例如,瑞典马尔默的Bo01街区曾经一度是衰败的工业码头,依托“生态街区”项目成功转型,为促进城市经济、恢复地区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1950年建成的马尔默奥古斯登堡地区和建于1850年―1920年的哥本哈根韦斯特街区,都是传统住宅区,一直存在着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依靠政府主导的生态改造计划,通过生态建筑技术,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激发了当地居民绿色生活的观念,促进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1-4]。通过以上案例可总结生态改造有以下两大惯常策略与方法,一是通过产业转移及功能优化,改善原有用地的工业污染,将工业厂区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二是通过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对街区的规划及建筑进行生态改造。
本研究以东莞石龙岭南一号项目为例,探讨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对岭南地区历史街区生态性的影响,总结适用于岭南街区的生态改造策略。
一、项目概况
岭南地区气候具有夏热冬暖、日照辐射强等特点。历史街区在进行生态改造时,应以岭南地区气候特点为改造设计的基础。本研究选取的案例位于东莞石龙镇太平路西侧(图1),原址建筑类型为两组厂房建筑和民居,建筑层数不超过5层。基地的北侧及西侧都是传统民居,东南侧有一公园,为旧城改造片区的一期启动区,占地面积4982m2,总建筑面积5038m2,整体规划布局由东边入口的骑楼街,北边的竹筒屋及西南边的两组院落建筑组成,入口广场及中部核心广场构成公共空间。(图2)
二、岭南地区历史街区生态改造策略及其效果分析
(一)利用广场开敞空间设计改善自然通风
岭南地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具有天气炎热,潮湿多雨的特点。自然通风对于降温去湿改善微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历史街区在不断发展中由于用地局限、缺少规划,原有的连续开放空间被不断蚕食,通风不利的问题逐渐凸显。在对岭南地区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时,首先应该全面分析用地现有空间状况,结合当地的主导风向与周边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利用交通组织与开敞空间的设计,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改善街区的自然通风。
以岭南一号项目为例,用地的东南侧为西湖公园,具有良好绿化水体开放空间,有利于降温与空气净化;而用地的南侧则有一栋高度超过30m,面宽110m左右的商业综合体建筑,不利于夏季6、7月份的南向风向进入街区。
考虑到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向,规划设计首先将用地东南侧沿街建筑拆除,在用地东南侧形成一个狭长的梯形广场空间,形成基地主入口,入口西侧拆除后期加建的厂房并设置方形内部共享空间,东侧则通过街道联系西湖公园,形成收放结合的城市连续开放空间,有利引入东南自然风进入街区内部[5]。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由于基地东南侧的公园水体与基地的温差,空气流动的作用更加明显,东南侧西湖公园凉爽的新鲜空气借助东南风进入基地内部,有利于改善街区风环境[6]。
针对南侧受建筑物阻挡这一不利条件,规划设计将大部分建筑物布置在用地的北侧,使南侧的空间更加宽松,将街区自然通风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计算机模拟风向为东向风向,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街区改造前的通风效果比较差(图3),街区内的风速最高不超过03125m/s;街区改造后的通风效果有改善,入口广场的风速可达28125m/s,从入口广场到街区中心广场的通风效果显著(图4),到达中心广场最高风速可达到15625m/s。而中心广场的建筑群体围绕广场布置,可利用开敞空间形成风压效应,促进周边建筑自然通风。
(二)疏通历史街区肌理形成冷巷空间,加强自然通风
岭南地区传统街区由于城镇用地十分紧张,建筑密度通常比较大。在长期对地域气候和建筑环境的探索中,岭南地区传统街区发展出梳式建筑布局和“竹筒屋”建筑形制。梳式建筑布局疏通了街区的肌理和巷道,形成冷巷通风风道,季风可沿梳式布局的里巷向街区内部深入,为街区提供良好的通风。“竹筒屋”建筑则采用建筑空间的设计来提高单体建筑自然通风的能力,形成街巷――厅堂――冷巷――天井的拔风通风系统。
在岭南地区历史街区的生态改造中,疏通历史街区肌理形成贯通的冷巷空间的设计是生态改造的重点之一。首先,应该结合街区形成的历史研究,梳理街区的建筑肌理,清除后期无序建设中破坏原有街区肌理的不利构筑物。其次,加建的新建筑应延续原有街区肌理与建筑尺度,将岭南传统建筑的冷巷、天井等空间植入新建建筑中,有效加强街区以致建筑单体的自然通风,改善街区气候[7]。
岭南一号项目的规划设计中,首先拆除用地内部破坏原有街区尺度与肌理的加建厂房建筑,恢复历史街区原有城市肌理;其次,项目的北部与旧街区相邻部分顺应旧城肌理,新建建筑借鉴传统竹筒屋建筑形式,将大体量商业建筑分割成长条状的竹筒屋建筑形式(图5)。控制建筑的尺度与周边原有建筑尺度的和谐统一,使建筑实体和街巷与周边建筑形成良好的衔接关系,保证冷巷风道的顺畅。项目西南部的院落式建筑群体形成中等尺度的建筑形体,作为北部“竹筒屋”建筑到场地南边大型商场的过渡尺度。院落式建筑与周边形成通风巷道,保证自然通风的通畅。在建筑单体的生态改造设计方面,北部的建筑群体以岭南传统建筑竹筒屋为原型进行创作设计,设计构成广场/街道――冷巷――天井的自然通风系统,冷巷与旧街区的道路衔接,形成通风风道,自然风从外部空间进入这些冷巷空间,降温后进入周边建筑。
根据计算机模拟分析(图6)表明,岭南一号项目在进行生态改造后,场地北部建筑的巷道风速最高为1250m/s,最低为03125m/s。场地西南部的巷道风速最高为1250m/s,风速最低为03125m/s。同时,可以观察得出周边的巷道也改善了自然通风,自然风可以穿透到周边的建筑。通风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降温与带走湿气,保持人体在自然环境中的舒适度,改善街区的气候,为居民提供宜人的居住生活街区。
(三)利用互遮阳体系加强冷巷通风
针对岭南地区太阳辐射大,平均日照时间长的气候特点,传统的岭南建筑群体在规划设计时多采用形体相互错落的方法进行规划布置,在东西向形成建筑单体相互遮阳,有效减少太阳的热辐射及太阳眩光。
岭南地区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比较大,在生态改造设计中首先要利用周边的建筑为街区形成遮阳遮挡物。其次,在改造规划中,宜把建筑形体通过切分组合,建筑形体互相遮挡,建筑物之间的巷道处于阴影区,使巷道保持在低温环境中,通过热压效应,可以加强冷巷的通风作用[8]。
岭南一号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把建筑群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入口北侧的骑楼街、项目用地西南侧的院落建筑及用地北侧的竹筒屋建筑。其中用地北侧布置五组5m*10m的竹筒屋形式建筑,每个建筑之间形成2m~3m宽的巷道。根据计算机模拟一年四季建筑在9:00-17:00时间段内阴影的大致范围表明(图7),由于建筑群体的错落布置,相互之间形成遮挡,可以有效地遮档东西向的阳光。其中用地北侧的竹筒屋形式建筑群组中,建筑之间的巷道基本处于建筑互相遮挡形成的阴影中。利用计算机模拟夏至15点巷道的温度分布(图8),可以看到由于巷道受到的太阳辐射很低,巷道能保持在较低的温度,大部分巷道的温度保持在开氏315eK―319eK之间。根据热压通风原理,风进入冷巷后将向气温更高的天井流通,保持冷巷的低温能加强巷道的通风效果。因此,形体互遮阳的生态改造设计减少了太阳热辐射对于街区的影响,能有效加强街区的冷巷通风,改善街区微气候。
(四)首层架空及加建连廊形成遮阳空间
岭南地区传统骑楼建筑是适应岭南地区气候特点而产生的建筑类型,骑楼建筑首层架空的设计对气候有良好的适应性。首层架空形成的骑楼街能有效缓解南向日照的影响,同时还是遮风挡雨的空间[9]。
岭南地区历史街区的生态改造可以借鉴骑楼建筑遮阳交通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在街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利用首层架空的骑楼空间与风雨廊等形成的遮阳,在人流密集的活动空间形成良好的微气候[9]。
岭南一号项目设计中,将整个街区开敞空间面对城市打开,吸引人流进入,在内部开敞空间的周边采取建筑首层部分架空或加建连廊的设计手法,在联系各个建筑的人流密集的公共交通区域形成连续的遮阳空间(图9):场地入口骑楼街以及用地北部的竹筒屋建筑群体将建筑的二层出挑形成垂直遮阳,下部走廊形成骑楼空间;沿南侧院落建筑加建连廊,整个街区自入口开始连续到中心广场区域,形成接近连续的遮阳空间。主要的人流交通活动及商业活动可以在遮阳空间中进行,保证了游客居民在购物休闲活动中人体的舒适度,强化了街区的生态性。
(五)利用遮阳构造设计增强遮阳效果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还注重通过建筑构造的设计来增强遮阳效果,包括屋面遮阳,外墙遮阳,门窗遮阳等等,在保持建筑美观的同时,又达到遮挡太阳辐射的效果[10]。
岭南地区历史街区在生态改造的单体设计中,可以延续岭南传统建筑的遮阳构造设计手法,采用现代环保材料对设计进行重新演绎,设计出适合历史街区风貌的建筑单体(图11)。以岭南一号街区北部的竹筒屋建筑单体设计为例,考虑在建筑南立面设置镂花墙建筑构件。每个建筑单体的镂花墙的立面尺寸为宽4m,高25m,洞口尺寸120mm*60mm。整体镂花墙在保证透光通风的同时又能减少太阳热辐射对建筑的影响,降低空调等设备的能耗。另外,建筑单体的屋面遮阳隔热采用多层次的屋面进行遮阳隔热。屋顶结构采用钢结构代替传统木结构,保证屋面更轻质结构更加稳定,钢结构屋面出挑建筑立面形成遮阳屋檐。同时设置两个层次的屋檐遮挡阳光,分别出挑12m及08m。
(六)利用景观绿化设计改善自然环境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非常重视绿化景观的生态作用,在历史街区的生态化改造中尽量引入景观绿化能有效改善街区的空气质量,减弱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环境,尤其在降温增湿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岭南一号项目采用乔――灌――草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系统,结合功能需求具有更好的生态效应。其中乔木能形成较大的树荫,设计布置在中心广场,入口广场等开敞空间[11]。入口广场的南侧有一古树,为高大乔木,设计予以保留。入口广场处多为人流密集区域,大范围的树荫能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降低广场地面温度。整个街区利用建筑的中庭、天井等空间栽种灌木及草坪,同时,利用街角等不规则用地设计街角绿地,最大限度的提高街区的绿化率(图13)。
利用计算机对广场表面温度进行模拟(图14)。发现绿地区域的表面温度:328eK~333eK,要低于硬地铺装的表面温度:335eK~337eK,而且由于植被的遮阳降温作用,植被周围的建筑物处于较为低温的环境中。景观绿化设计对广场的自然环境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改善了周边的建筑环境,创造了怡人的绿化景观空间。
(七)利用主动节能技术改善岭南地区历史街区的生态性
主动式节能是指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来降低建筑能耗。岭南历史街区的生态改造过程中,在节能技术的选择中,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与科学智能化的控制手段,进一步提升整个历史街区的生态性。
岭南一号项目利用雨水收集技术及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来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雨水收集方面,岭南一号项目将采用建筑屋面和部分地面的雨水回收技术。本文研究项目的屋面及地面雨水汇流面积为1558m2,依据东莞气象局的资料,东莞年降雨量为18025mm。雨水收集计算公式:V=ψHAK,ψ为径流系数(取09),H为降雨量,A为汇流面积,K为初期雨水弃流系数(取085)[12]。根据雨水收集计算公式,得出年均可收集雨水总量达214954m3。雨水收集后可由市政中水厂抽取和收集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的中水送至街区使用。这种同时利用雨水和生活污水,规模化进行中水处理的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街区的室外杂用水和40%的冲厕用水采用市政中水,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3]。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岭南一号项目利用街区的屋面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项目计划采用多晶太阳能板,多晶太阳能板具有制作成本低,材料制作简便,节约电耗等优点,可以节约生态改造成本。本文研究项目的屋面面积为1058m2,计划选用990*1010*35mm的多晶太阳能板进行配置安装,根据深圳市新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990*1010*35尺寸的多晶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功率为130W,系统的转换率为65%。 计算可得出每年太阳能光伏板理论发电量为174707kw・h,可满足街区地上商业建筑的每天至少6个小时照明用电需求[14]。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及屋面太阳光伏发电,整个街区构建出自然资源回收利用的系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有利于岭南历史街区更加长远的发展。
三、结语
东莞石龙岭南一号项目在整体生态改造中,将广场空间设计、自然通风系统的利用、自遮阳体系的构建、景观绿化设计、可再生能耗的回收利用等生态建筑技术应用于历史街区的生态改造。计算机模拟结果及相关科学计算表明,这些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首先能改善街区的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的加强使街区能保持舒适的建筑微环境;其次,通过加强遮阳系统和景观设计抵御太阳辐射,创造怡人的活动空间,同时能相应减少空调设备的能耗;最后,加强对可再生能耗的回收利用为街区的可持续生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东莞石龙岭南一号项目对于岭南地区的历史街区生态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岭南地区的历史街区生态改造应该充分考虑岭南地区气候特点、用地周边的环境、规划及建筑使用要求等综合因素,结合传统岭南建筑在遮阳,冷巷通风,骑楼空间等方面的经验与现代生态建筑技术,借助计算机模拟进行评估与优化,将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节能技术紧密结合,才能科学有效地改善岭南历史街区的建筑环境。通过生态改造,岭南历史街区将延续岭南传统文化,焕发都市现代活力,从而带动周边落后街区的生态发展,构建更加美好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RR White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ty[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 Service Science, 2011, 115(s 1C4):1 - 4
[2]Margarita Alario,Urban and Ecological Planning in Chicago: Science, Policy and Diss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Management, 2000, 43(4):489-504
[3]田达睿, 欧洲生态街区的建设类型与经验借鉴[J]. 上海城市规划,2012(6): 85-89.
Tian Darui,Analysis of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ommunity in Europe[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2(6): 85-89.
[4]陈天, 臧鑫宇,王峤.生态城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 略研究[J]. 城市规划,2015(07): 63-69+76.
Chen Tian,Zang Xinyu,Wang Qiao.Research on Urban Design Strategies for Green Blocks in ECO-CITY[J].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5(07): 63-69+76.
[5]王珍吾,高云飞,孟庆林,赵立华,金玲.建筑群布局与自然通风关系的研究[J]. 建筑科学,2007,23(6): 24-27,75.
Wang Zhenwu,Gao Yunfei, Meng Qinglin,Zhao Li-hua,Jin Ling.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Group Distribution and Natural Ventilation[J].BUILDING SCIENCE.2007,23(6): 24-27,75.
[6] MME Nahas,Energy saving through urban design : a microclimatic approach / Mohamed M. El Nahas[J].Theses,1996
[7]曾志辉. 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28-31.
Zeng Zhihui,Research on Ecolog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of Guangfu Traditional Dwellings [D].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28-31.
[8]曾志辉. 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19-22.
Zeng Zhihui,Research on Ecolog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of Guangfu Traditional Dwellings [D].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19-22.
[9]殷实.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传统骑楼街空间尺度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5:1-7.
Ying Shi.Study on Spatial Scale of the Traditional Arcade Street in Lingnan Area Based on Climate Adaptation[D].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5:1-7.
[10]谢浩, 岭南民居的建筑遮阳[J]. 住宅科技, 2007(04): 9-13.
Xie Hao, Architecture Sun-shading in Folk House in the south of five Ridges.HOUSING SCIENCE.2007(04): 9-13.
[11]潘萌萌. 城市环境开放空间“林荫效应”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3-18.
Pan Yinyin.The Study of “Shade of Forest Effect”for Open-Spaces in Urban Environment[D]. Xi`a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2010:13-18.
[12]陈小华. 水景社区的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设计[J]. 水资源保护, 2010(05): 78-81.
Chen Xiaohua . Case Study on Collection and Reuse of Rainwater in Waterscape Community of Shanghai[J].WATER RESORECES PROTECTION,2010(05): 78-81.
[13]蒋涛, 胡文斌与梁添. 绿色技术对岭南办公建筑生态性的影响[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81-87.
Jiang Tao, Hu Wenbin, Liang Tian. Impact Of Green Technology On Ecological Office Building In 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J].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5(02):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