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文2

【关键词】非遗资源;陶艺社团;活态;固态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我国文化的象征。国家大力扶持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今它的社会认知度和出现率急剧上升,同时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已经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课题。

陶艺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对陶艺也是由衷地热爱,通过多次的培训交流,在两年多的陶艺社团教学中,结合了其它非物质文化的素材进行了陶艺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下面就具体来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具体举措及实际效果。

一、在陶艺社团常态教学中结合多种的非遗资源

笔者在陶艺课程的选材上主要结合了非物质文化的不同形态对此进行了开发和研究。

(一)结合活态的非物质文化素材

1.民间文学故事

学生结合文学故事临摹了梁祝文化公园的雕塑,它山堰十兄弟的面塑等等,通过临摹不但掌握了浮雕和圆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同时学生还会大胆创新,比如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制作了现代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对精美的蝴蝶,有的结合梁祝文化公园中的婚育文化园中的抽象雕塑进行各种人物的塑造,这些作品都很好地体现出当代中学生对爱情及幸福生活的理解。

2.各种工艺制作技能

工艺制作的分类很细,如:草席编织技艺、根雕、木雕、面人、糖人、泥人、石雕、剪纸、漆画、泥金彩漆、造船、篆刻等。课外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问交流等多种方式来了解上述各种非遗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制作技法,并将这些技法恰当地结合在陶艺制作中,让陶艺的装饰手法呈多样化趋势,例如,部分学生通过长辈们了解到家乡黄古林草席的编织方法后,就将草席的编排方式运用到陶艺的房子等作品中来进行装饰。有个学生的爷爷是个篆刻家,他就邀请部分同学到他家来听爷爷讲关于篆刻的历史、技法等,好几个学生就开始用篆刻的技法来进行陶艺作品中文字的浮雕制作,效果显著。

3.礼仪、风俗、节日庆典

每年的元旦、春节、元宵、五一、端午节、六一、国庆等节假日是大家所期望的,孩子们讲到节日就有做不完的题材,如有制作小孩子放烟花的、一家人在游玩的、元旦、文艺表演的、生肖动物等等。此外孩子们还会结合开渔节、庙会等风俗来制作各种脸谱、唱戏人、海底动物等。这些陶艺作品都能很好地体现出孩子们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结合固态的非物质文化素材

1.名胜古迹

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如故宫、长城、鼓楼、天封塔、天一阁等。在进行小小建筑师课程安排的时候,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各地的名胜古迹,尤其是对当地的名胜古迹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学生通过印象、图片、文字介绍等进行了名胜古迹的制作,如有制作天封塔的、鼓楼的、长城的……

2.公园

主要结合学生所熟悉的月湖公园、南宋石刻公园等来进行陶艺制作。在学生的作品中有月湖公园里的各种动物游船,有游玩的人群、有将军的形象。

二、社会实践中参观、感受各种非遗资源

平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地考察我国形式各异的非遗资源。如:去年我们初二的学生去了绍兴的鲁迅故居,在那里有一家买泥塑人物的店,店里的作品都是由非遗文化继承人宓风光老师所制作的,陶艺社团的学生在那里经过店家的讲解、老师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泥塑人物的制作流程、上色技巧等,还有几个学生在那里座了乌篷船,回来后就制作了乌篷船及有地方特色的船老大。又如:我们每隔两年就会带陶艺社团的学生去宁波博物馆参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宁波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及社会价值,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当地的文化。再如:结合宁波的南塘老街的糖画艺术、面塑艺术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形式各异的非遗文化,这些都为更好地进行陶艺制作起到了积极的的效果。

三、非遗资源进中学陶艺社团的时效性

笔者认为在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师生是非遗传承的主体,学校通过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交流、比赛,这些都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大力推动我校的陶艺教学。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更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陶艺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三)我们陶艺社团活动中学生通过陶艺造型都能够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因此陶艺社团成了学生最受欢迎的社团。

四、结语

笔者在日常的陶艺社团活动中挖掘各种活态和固态的非遗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学生在陶艺社团活动中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我陶艺社团将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安徽出版集团主管2012.9(上)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人文危机 教育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抢救性为主导保护原则的影响,对非遗的技艺形态以及传承状况关注较多,而对技艺的人文因素关注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文成为传统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它是非遗的文化精神;是非遗“活”的价值;是传统艺人伦理道德的光辉;是非遗文化性的彰显。所以,从文化的精神价值角度而言,对传统技艺中的人文因素应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当下存续的人文危机,应该深入地思考与研究。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

关于“人文”,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但人文主义其概念的归属是一种思潮,或者说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属于一种世界观,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绝对的“神权”,提倡人性的可贵和重要性。它的意义与“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畴却更加的广泛,《辞海》中是这样解释“人文”的:

①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② 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人文,是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文化现象的总称,和自然物质世界相对,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义的范畴,而“诗书礼乐”恰恰是人文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所独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畴大体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伦理、哲学、美学等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无论从人类社会的现实状况,还是从定义范畴的逻辑角度而言,包含了人类所掌握的各种技艺为载体的人文形态,那么具体来说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是什么呢?

辽宁抚顺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海,经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缝补生命,修复艺术”,以及“三句规则”――“接活儿如同父母到,做活儿如抚养婴儿,出活如同儿女行”,这是“医、美、孝、爱、诚”的大爱;“同仁堂”药店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传承的“训条”保证了产品品质百年不衰;“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始终坚持“戒欺”和“真不二价”,为古往今来的消费者提供信誉上的原则保障;台湾响仁和鼓传承人王锡坤,坚持精益求精,细心打磨木质鼓身,即便是鼓皮遮盖之处也绝不怠慢;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技艺传承人王津师傅,几十年如一日面对无限重复的文物修复工作,克服内在焦虑;台湾优人神鼓的阿丹师傅,坚持带领队员每天静坐三个小时,禅艺双修。

以上所提到的远远不能涵盖传统技艺的人文因素,诸如做工原则,经营信条,传承规则,职业道德,心理状态,文化特质,伦理规范,等等。人文的延续,是非遗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这是传统技艺的精神所在,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匠人”精神最为质朴而现实的形态,渗透着工匠的智慧,稳定的职业心理,高尚的人格修养,执拗的性格,规范的道德伦理,等等,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非遗传统技艺才会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规格,文化的尊严。

(二)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表现形态

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无知,缺乏继承者,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伦理道德的没落。

1.文化的无知

文化的无知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传承人对自身技艺的文化内里、精神意志领会有限,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到纯技艺层面,可以说“学手艺赚钱”或是类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种则是消费大众对技艺的无知,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众对传统技艺产品的消费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产品和相关文化关注较少。

2.缺乏继承者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物质形态的承载,核心是人对于技艺的掌握,几乎所有的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实,有的无人求学,有的后继之人难担大任,有的传承者健康堪忧无法传艺,有的则是人已去艺已绝,还有的技艺是独门绝学其他人几乎无法掌握。不管哪种情况,如果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就难以发扬光大。

3.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

由于传统技艺在大众消费中的比重减少,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生活依赖降低,从而导致对传统技艺消费心理的弱化和转移,进而对艺人的关注减少,艺人在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在以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为评判成功标准的当下,部分手艺人的经济基础贫弱,生存状况拮据,更加剧了手艺人社会地位堪忧的现状,这种危机其内里依然反映出社会对传统技艺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的忽视。

电影《剃头匠》中就真实反映了现实传统剃头匠人的状况,其中老剃头匠到新城区老主顾儿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儿媳的嫌弃。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吹打艺人在婚礼上受到雇主的轻视,虽工钱不少但轻视艺人的技艺、职业操守和人格尊严。山西已故世界级剪纸大师库淑兰,一生贫困,贫病交加,这和她色彩缤纷、充满乐观、洋溢童趣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反差,也与众多文化组织授予她的种种世界级最高荣誉不相符。

4.伦理道德的没落

伦理道德的没落主要表现为:(1)对于手艺传承规矩的打破;(2)经济利益与自身技艺坚守的矛盾;(3)传统师徒关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养的缺失。

首先,传统技艺的师承形态有多种,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内外皆传,等等。但总结起来基本就是技艺传承的性别区分和是否血缘关系之间的传承,现如今年轻一代观念转变,对传统技艺的关注日减。无论哪种传承形态都面临少有人问津的窘境,这种代际关系的传承对其文化的延续非常脆弱,很多技艺的传承者大多面临“人死艺绝”的境地。所以,目前传承的紧迫与责任要远大于传承的对象选择,很多传承者就必须打破旧有的传承规矩,然而对于坚守历代师承规矩的传统艺人来说,打破祖训是对家族和祖师的背叛,他们需要承受内心巨大的谴责。

其次,在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社会环境下,部分技艺由于是传统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时长、产量低、价格高的特点,而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所换取经济价值有限,一些技艺承载者会寻求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改变原有的技艺,使得其原有技艺形态和内在精神被改变,降低了手艺的品质,破坏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对现实生活需求,艺人的生活处境也不能被忽视,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再次,传统师徒之间所坚守的至高道德准则忠、孝、礼、义,在当下受到冲击,以往“师徒如父子”的人文伦理越来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身体重病之时,曾经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茕茕孑立,更妄谈床前尽孝;某位传统修造技艺的传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现“欺师灭祖”的现象,技艺出于师门而否定师门和师徒关系,用学来的技术胡作非为,甚至还有的学艺者对师父进行诽谤和欺诈,可以说这种师徒关系的道德内里与情感内里已土崩瓦解。按照传统,旧时的艺人在选择技艺继任者的时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对其弟子进行文化修养、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确保技艺传承无恙。而在当下,面对技艺的衰微和大多数艺人的年事已高,他们内心也希望尽快将技术传承下去,但学艺者这种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技艺本身存续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当一部分的传承人,虽然技艺精湛,身担真传,然而其自身对于这门技艺的人文内涵理解有限,丧失对技艺的传承和呈现过程中的道德坚守与伦理把持,意志模糊、随波逐流,缺乏传统艺人的朴实精神特质,利用自己的技艺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谋取暴利。

二、人文危机的应对

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形态具有复杂性,其表现也存在于各个文化层面和社会意识层面,从传承人的思想意识上来说应当树立“坚守”的理念。坚守什么?坚守历代传承的技艺文化、技艺精神、技艺传统、技艺的伦理道德、技艺的规矩;从现实的技术层面来说,笔者认为还是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应对危机,这就必须运用最强有力的传播方式――教育,以教育为媒介和手段,具有稳定性、规模性、持久性,对文化受众具有强制性作用。

(一)坚守

解决危机的根本还是在于技艺的自强,技艺自身相对稳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态的存续,成为一切突破和创新的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认识,才可能提出相应的方法。而此时坚持技艺的原真性形态和自我内部一切文化形态尤其是规矩的坚守,成为文化上、技术上、意识上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坚守,又构成了有别于现代技术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样式。

坚守,是艺人执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艺自身的内壮之举,这种坚守摆脱了世俗潮流的影响,克服了自身的内在焦虑和惰性心理,出离了只为利益和金钱“做活儿”的事业追求,使得艺人散发着朴实坚韧的人格魅力。锔瓷技艺传承人王振海常说“艺人要守住艺的传承,守住艺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坚守?根源还是在艺人的意识中。

首先,艺人应当具有“安贫乐道”的人生观。这里不是指必须贫困才能从艺,而是指要以安贫乐道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手艺,出离物欲的束缚,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艺人要明了当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进入到现实文化存续的角色中来,清楚自己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增强对自身技的文化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是被认定为传承人的,更要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上的历史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作用

这里所指的教育分为两种,一是以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从政府层面而言,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施保护的业务指南》和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都有相关的要求和说明,要求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编入教材,加入学校的课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学,就在正规的学校课程中开设了“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涉及八个训练范围,18个学科,课程周期为三年,由老师们自编教案、教材。通过三年的熏习,使学生对非遗项目及其相关的文化有了了解,这就已经达到了文化传播的基础性目的,完成了认知阶段的任务。这种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方面还有待商榷,但对于普及传统技艺和培养树立民族文化责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传授技艺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专业技艺传承型,前者比如“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活动,以培养大众传统文化接受与传统文化氛围为主;后者主要指艺人的“收徒”传艺行为,这是培养技艺传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态的教育,更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传承人在选择继任者的时候,除了在技艺上的考量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对学艺者进行传统文化素养、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传艺的过程中既要传艺,也要将本门手艺的规矩、礼法、道德、伦理、文化、历史等一并严格灌输,务必形成稳定可靠的文化技艺心理。尤其是在伦理道德上,既关乎传统技艺自身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传承,又涉及技艺传播过程中所影响的大众文化认同。进一步讲就是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最需要道德和伦理的保驾护航。至少要传承者学会遵从“祖训”,学艺、学做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显露出问题,而坚守传统和发展现代特色的传承教育是解决传统技艺人文性危机问题的关键。坚守,提供的是技艺自身内壮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环境辐射传播的渠道,为内在“坚守”注入强大的现实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343.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文4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从最早驰骋在甘青高原的游牧民族到如今仅有十万余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罗琳,传承羌绣手工技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尽管羌族文化古老而丰富,然而遗憾的是,羌族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手工技艺等文化的传承只能通手口相传;这对于文化的传承是十分不

利的。

(2)2008年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正好发生在羌族人民最集中的茂县、汶川与北川,不仅仅让羌族人民受到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羌族人民身体上与精神上带来巨大的痛苦,羌绣及很多羌族手工技艺文化也受到巨大的冲击。保护和传承羌绣势在必行。

(3)2008年6月,羌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在上海世博会上,北川羌绣是国内绣种中唯一被邀参展的。国家号召全社会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之中,每一个个人与团队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像羌绣这样正在面临着尴尬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高校拥有最优秀的科研技术,是最丰富的人才与大师聚集地,是优秀技术与科研水平的翘楚,对羌绣的保护与传承责无旁贷,并且应该在传承文化的事业中起到典范与榜样的作用,带动与鼓舞更多的社会人士与团体加入到保护与传承像羌绣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中来。

保护传统手工技艺最好的方法便是传承。高校拥有文化素质最优良的学生组成的未来中坚力量,他们掌握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将羌绣手工技艺通过高校教育,输送给高校学生,正是保护和传承羌绣手工技艺的最佳方式。

研究课题的目的

对羌绣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策略及行动当中。如何保护,如何传承,高校如何通过教育做到传承,是必须解决的技术层面问题。羌绣现在面临的“瓶颈”,一是缺乏研发人才、资金;二是没有与时俱进,缺乏现代设计感,不能形成艺术精品,无法与市场很好的接轨。高校在保护和传承羌绣手工技艺时必须要做足工作,对学生的教育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保护与传承羌绣的道路上,高校对学生的教育都采取了怎么样的方法与途径?哪些值得借鉴学习,哪些劳而无功,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在分析对比之中,我们要找到传承羌绣手工技艺最有效的方法途径。只有这样,羌绣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有效的传承,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继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解读羌绣

羌绣主要以挑花刺绣工艺为主,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案主要有:自然景物包括动植物、山水等,另外几何类图形也是羌绣图案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题材主要以神话传说,及生活场景为主。二方连续与四该连续的构成形式常出现于羌绣图案之中。色彩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素雅的单色绣和浓烈的彩色绣。

羌绣除了运用于衣服裤裙之上外,还大量地运用于其它部位,比如说头帕、围腰、围裙、肚兜、袖套、鞋子等。羌族人民因其在鞋子上对羌绣的巧妙运用,而诞生了羌族之中令羌族人骄傲的云云鞋。鞋底以碎布、棕、笋衣等材料制成,以布料做成鞋面和鞋帮,用麻绳一针一线缝制,结实耐穿却又极为美观。羌族挑花刺绣技巧精湛,制作羌绣主要的工艺流程主要为设计、做样、刺绣、整理。

羌族刺绣大体可分为挑花类和刺绣类。挑花刺绣是羌绣中的重要的步骤,包括十字挑、串挑和编挑。刺绣过程中,羌绣艺术的丰富变化都是通过针法的多样来体现,这也是羌绣艺术区别于其他类别刺绣艺术的重要因素。

十字挑采用斜形交叉十字针构成花纹,根据底布的经纬下针,针脚精湛,挑缀严谨,组图美观,但是工细费时,多以生产小型绣件为主;串挑又称链子扣,是以针线挽成链扣相连构成图案,串挑针法粗犷后用细线勾勒,较十字挑省时,适于大型绣件。编挑称织花,运用彩线,编、挑相结合,编挑大方美观,但不耐洗,多适用于飘带、鞋面、头帕。(罗琳,传承羌绣手工技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而刺绣的针法则更加缤纷繁复,包括勾绣、钮绣、扎绣、插针绣等多种技法。在一件成品中,有的仅使用一种技法,多数成品往往集多种刺绣技法为一体。(庄春辉,阿坝藏羌织绣技艺传承的历史渊源及生产性保护路径西羌文化)挑花刺绣多在棉、绒布和绸缎、麻布面料上进行。

(1)勾绣:先在绣片上画样,再照线用针。采用锁针法,每走一线,又转回形成一个圈形。这是羌族地区比较普遍的一种刺绣技法。图案以花鸟为主。

(2)钮绣:主要采用压线的针法,用于绣片中的曲线图案,比如藤萝植物,变形字体、虎尾等。

(3)扎绣:比较简单的一种刺绣技法,易被初学者掌握。主要采用扣针技法,一针短一针长,长针被短针压。因其针法繁琐,需要在刺绣前画好绣样,然后下针。该针法主要运用于比较简单的图案,如花朵、小草等。

(4)插针绣:插针绣的针法比较独特,在针尖有针孔用于穿线,在刺绣过程之中,面料与针要保持垂直的状态。绣品成品表面平整光滑,背面则像毛巾一样蓬松,绣唐卡画像时多用此

针法。

现代高校关于羌绣手工技艺的教学

高校对于羌绣的传承和保护,主要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实现的。对于羌绣传承的教育方式,形式多样,各有所为。最常见的传承方式有:举行以羌绣手工技艺为主题的服饰比赛;邀请民间手工艺人进入校园;成立研发中心;与校外的社会机构合作教学;实地考察;开设选修课程等等。

(1)举行比赛

对于四川本地的高校对羌绣的传承有着更重大的责任,羌绣的传承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由阿坝州羌族妇女就业帮扶中心、四川美术家协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川内各大高校设计院系,共同发起“5・12灾后重建――四川高校羌绣创新设计大赛”便有着这样的初衷,通过在四川高校之中举办羌绣元素的比赛,来让四川高校,四川民众认识自己身上的责任,勇于担当,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羌绣技艺。比赛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成功地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羌绣的关注;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实践锻炼,对羌绣的认识无疑更加深刻。

(2)邀请民间手工艺人进入校园。

邀请民间艺人进入高校传授手工技艺,是一种最实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四川大学服装系便曾邀请过羌绣传承人杨师傅进入校园,亲自给学生讲解并传授羌绣手工技法。川大学子与杨师傅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且实现合作关系,由学生提供设计,杨师傅提供技术,共同作业,即丰富拓宽了羌绣的内容,又让学生得到实践机会,无形中完成了对羌绣技艺的传承。

(3)成立研发中心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推广羌绣手工技艺,2009年9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立了羌族服饰刺绣文化开发研制中心,旨在提升羌绣活力,开发以羌绣为主的旅游产品。该研发中心聘请羌绣传承人陈平英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羌绣的“图纹”、 “针法”等刺绣手工技艺。能否与市场接轨,是该研发中心课程的重要标准,为此,研制中心致力于寻找一条羌绣与时装的结合的道路,对社会承接订单,开展租赁业务。在研制中心不断地努力下,因其显著的成效,得到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学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大量的

锻炼。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民族学院与川音绵阳艺术学院联合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建了羌绣研发中心,通过学生与羌民的实践合作,创作出一批优秀新羌绣:《再造一个新北川》、《新生》、《敬礼娃娃》、《幽谷恋歌》、《生死救援》、《崛起》等。这些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问世,为羌绣产业打开了一片

天地。

(4)与校外的社会机构合作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发挥该校教学科研人才优势,联合四川汶川县人民政府举行羌绣合作基地挂牌仪式,组建“汶川县羌绣保护与传承专家顾问组”,制定汶川县羌绣人才培养计划,就羌绣刺绣人才、产品研发、营销管理、市场效应激发等方面人才培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汶川县羌绣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另外,汶川县则根据人才需求计划,支持鼓励毕业生到汶川就业,实现双赢。

(5)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羌绣手工技艺据点实地考察,是最直接的传承方式。通过实地考察,高校学生可以见识到最原汁原味的羌绣手工技艺,学到最地道最纯粹的羌绣手工技艺。感受羌族最原生太的生活习俗,及穿着方式,可以杜绝管中窥豹的误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在北川政府的聘请下走入羌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学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为羌族绣娘们设计绣品图案,大范围地开展羌绣培训,使全县30%的羌族妇女掌握了羌绣技艺并与公司签订了产销协议。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学到很多新知识的同时,也为羌绣的传承出了

大力。

(6)开设选修课程

开设选修课程,是众多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对羌绣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与途径。通过选修课,向学生介绍羌族文化,包括羌绣图案、文化内涵、基本针法等。例如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便开设有羌绣相关选修课程。

(7)小结

尽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多样,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高校学生重设计,轻手工,刺绣工艺显生疏;学生作品不能与市场很好的接轨,兴趣受挫;急功近利,无法坚持等等。

结论

民族文化消失的速度快得让人心痛。传统艺术是几千年积累起来的东西,在现代消失便是我们的失职。(唐绪祥口述)对如羌绣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势在必行。然而,最有效的保护便是传承,(李当歧口述)拥有未来中坚力量的高校,对于羌绣手工技艺的传承,现代高校责无旁贷。

只有传承才能让传统手工技艺活在当下,活在未来,发扬光大,为后代子孙们继续运用。但是,学传统并不意味着复制传统。(唐绪祥口述)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向传统学习技艺、技巧、思考方式,融入设计者的灵魂,在设计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对羌绣传承的真正意义所在。创新发展才能形成生命力。地震前羌绣的图案主要以花朵为主,但羌绣不应该只是“花花朵朵”这么简单,它具有上千年的文化积累,还有非常多意义深远的民族图案,将它们发掘出来,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是高校首当其中的任务与责任。

一个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品,要有文化传承,但不能不创新、不进步;羌绣的工艺和图案不能停步在传统中。要做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羌绣手工技艺,就必须要解决好羌绣原生态与现代产业发展融合的问题。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形成生命力,羌绣要在发掘和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走上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才能做强

做大。

但研发人才是创新的基础,产品力决定品牌力,高校在这方面有着其它机构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在对羌绣手工技艺传承与保护的工作上,高校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众多不足的地方,如何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实现羌绣手工技艺的传承,仍需现代高校在实践中亟待深思谋划。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洛谐”;再发展

“洛谐”是流传于日喀则市南部地区定日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它一脉相承民间歌舞艺术的形态,又在艺术种类上集音乐、舞蹈、弹奏于一身,形成了传承至今仍踵事增华的传统歌舞之一。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大背景下,定日“洛谐”成了该地区政府的重点保护对象,并于2008年6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87。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也为定日“洛谐”歌舞的传播带来了新的突破口,打破了地域局限,改变了单向的传播方式,在政府解决传统文化+经济发展难题的同时带动大众自觉传播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笔者希望能通过本文对定日“洛谐”的“艺术欣赏价值、体育健身价值、社会精神价值、旅游文化价值”①等在新媒体视域下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阐述,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洛谐”艺术的发展前景,正确认识在新媒体视域下“洛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共同保护好“洛谐”这一独具民间特色的歌舞艺术。

一、定日“洛谐”现今发展状况

“中国新媒体发展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总体格局越来越趋于稳定,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和再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新媒体内容生产力持续释放,媒介新技术不断向前发展。”②笔者认为,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为众多民间歌舞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定日县被称为“洛谐之乡”,从“洛谐”现今发展的状况来看,与传统铺垫和现当代创新作品的结合占很大因素,通过收集数据得知,新媒体抖音、美拍、微博、微信公众号、慕课等技术的成熟,已将“洛谐”的传统歌舞等作品弘扬至大江南北,其中,CCTV-3《舞蹈世界》节目组、CCTV《文化十分》节目组、中国网、日喀则旅游网、魅力网、中国旅游商业地产网曾多次下乡实地考察,对其舞蹈的风格形式、乐器演奏、传承和传承人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将“洛谐”舞蹈带到各大平台进行传播。在笔者看来,此举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可行性的贡献,在传播文化艺术的同时提升了“洛谐”歌舞的艺术欣赏、旅游文化、社会精神、体育健身等价值。

(一)关于“洛谐”的流动性

本文运用访谈法对大学定日县协嘎尔镇恰来村和扎果乡扎果村等学生进行采访,来了解当地“洛谐”歌舞的发展现状。关于“洛谐”的流动性通过访谈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洛谐”发展起来以后到各地进行表演而形成的流动;二是民间艺人为了生存走访各地进行卖艺;三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状态有关,但不是其主要的流动因素,因为“洛谐”表演主要集中于人口集中的农区,牧区人口较为分散,很难组织,传播效应较低。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果谐是堆谐的母亲”,而且在学术界定日“洛谐”属于堆谐的南派风格之一,因此有关“洛谐”的流动、发展、传承,罗旦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书中提道:“‘堆谐’从旷野田间的‘果谐’歌舞逐渐演变为村头小巷的南派堆谐歌舞,这是从环境和空间的变化中发展而来的。从群体自娱性表演的‘果谐’转变为个体娱人性表演的‘堆谐’形式,这是从艺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中提升而来的。这是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③

(二)“洛谐”艺术现状及问题

1.表演节日藏族的传统节日主要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等为主,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雪顿节”在罗旦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书中被描述为“堪称历史上规模较大的文化艺术博览会”①。该节日是融宗教活动、服饰艺术、餐饮文化、戏剧艺术、歌舞艺术于一体的盛大传统节日。“望果节”在藏族是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的意思,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洛谐”在表演节日上现今表现为从田间地头的传统、民俗节日转换为紧跟时代旋律和发展主题的传统、革命文化节日,以及政府组织的各大文化旅游节日等。从这一现状中我们得知除了大型的传统节日以外,小型的民俗节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逐渐失去其传承的意义。2.舞蹈风格在何永才所著的《舞蹈概说》一书中曾这样讲:“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在既能相互联系又能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它们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和可以吸收的基因,采取结合、配合、综合等方式重组构成新的艺术形式和种类。现今由于各大艺术团的成立和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为迎合艺术市场发展的需求,其表演形式分为传统与现当代新编作品两大类,民间以传统表演为主而艺术团以加工美化后的传统作品和新编作品为主。何永才在书中针对该艺术的表现力,提出了以下三点:一是根据舞蹈自身热情奔放的特点,吸收国外民间舞的艺术特色,侧重变化脚下节奏组织情绪,表现藏族人民新的精神风貌;二是以《奴隶之歌》中的愤怒舞为例,提出从人物情感需要出发,加强该艺术表现的力度;三是以舞蹈《丰盈》为例,提出主题意念法,使用脚下节奏用变化、模拟自然声效等方法,在鼓励艺术创新的同时又不丢失民族自身的特色。3.演奏乐器民族民间舞蹈服饰和道具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属性、艺术特征、舞蹈韵律、形态风格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及特殊自然环境中,利用独特的服饰道具丰富了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寓意。“洛谐”的演奏乐器目前以扎年琴为主,它作为民族民间舞中最常用的娱乐道具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表演、传承等特性现今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民族民间舞中,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被编写进高校的音乐舞蹈课程教材中使用。通过访谈得知,随着社会生活、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歌舞内容的丰富,部分地区由最原始的自歌自舞发展为带有乐器(六弦琴、孜孜、鼓)等结合舞蹈表演到现在的“音频+舞蹈表演”形态。这一现象充分凸显了民间手工艺技术正逐步退化和失传的问题。如何正视新媒体对“洛谐”歌舞传承所带来的影响?访谈结果显示,新媒体传播的“洛谐”歌舞受众呈年轻化趋势,并不被当地的中老年人群所接受,他们认为“洛谐”就是当地较为普遍的劳作歌舞,而舞台上加以美化的大幅度舞蹈动作结构严谨、程式规范,反而失去了传统自娱形式和风格。

二、新媒体视域下“洛谐”艺术的传播价值

(一)艺术欣赏价值

定日“洛谐”作为劳作歌舞之一,以其朴实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藏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劳作场景,从地域风格特征来分析,它属于“堆巴”南北派中的另一种风格,南派堆谐普遍统称为“洛谐”(是藏语,指南部堆谐),它所指的不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更多地指向在舞蹈的风格特征角度上形成的南部堆谐含义。“洛谐”的表演乐器丰富,以扎年琴和三弦琴(孜孜)为主,早期的表演中有击鼓的现象。在舞蹈风格上,定日“洛谐”在舞蹈中强调和突出了原民间舞四分之一节拍的后拍起步,保留了中起步,四、二节奏变化,上身呈九十度弯腰低头姿势,舞蹈动作以摆动双臂双手体现了南“洛定日”庄重典雅古朴的远古舞蹈风格特点。“洛谐”独特的唱腔是慢唱腔,将强烈的小跑旋转、腾跃等技巧,伴音鲜明自成一体,以表现人们独特的生活情趣。“洛谐”以“脚靴”见长,通过脚下节奏变化抒绪,上身姿态变化不多。男性表演时伊拉琴弹琴边弹边舞,穿插旋转动作较多;舞者气质庄重豪放。女性舞蹈时脚步顿地,比较平稳,伴着脚下连点步跳踏,上身微微起伏,双手在胸前左右自如甩动,舞姿显得典雅轻快。③

(二)体育健身价值

“洛谐”是非常欢快灵巧的一种舞蹈,但舞者在身体部位的运用上有较特殊的规律,舞者的下身欢快灵巧,上身又要求平稳大方,而且双手的甩动在缓慢与快速中又显得优美自如。另外,舞蹈中膝盖的自然松弛与小幅度屈伸是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但是,在“洛谐”中的屈伸有别于“康谐”“果谐”,它由于动作速度较快,屈伸幅度很小,上下起伏中膝盖和脚下配合自如、协调,属于综合性的体能运动。在地广人稀的高海拔地区,人民群众所创造出的这一舞蹈艺术为群众的身心健康、生活等带来很多的乐趣、益处。音乐、舞蹈艺术的结合提升了人们舞蹈锻炼时的趣味性和艺术创造性,当力量感与柔美性相碰撞时,更是提升了艺术的内涵价值与观赏性。

(三)社会精神价值

舞蹈以人体作为物质载体,保存与承载着某个族群的历史文化记忆、观念信仰、情感态度、生活习俗等。“洛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地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也充分凸显了藏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根植于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洛谐”作为民间劳作歌舞之一,常常出现在人们的劳作、自娱及节日等不同场景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憧憬与向往。在平措扎西《流动的定日洛谐》一文中得知“藏历四月是孜布日山的月份,和别的转山不同,转孜布山不仅是一次信仰之旅,更是一次歌舞巡礼,以巡回比赛‘洛谐’的形式,向神山致敬。所以,每次转神山的季节,也是定日人展示自己歌舞天赋的季节”。在定日,这样的信仰崇拜活动以村为单位集体进行,以牧民的游聚方式带上牛羊与珍贵的六弦琴、胡琴,进行此次转山仪式。因此,采取措施保护并开发传播“洛谐”艺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旅游文化价值

旅游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化特色与旅游景观的结合,而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艺术文化、地域特色等作为旅游文化的发展载体,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结合线上线下的调查结果来看,通过各大媒体的传播,“洛谐”艺术正逐步走进民族文化艺术的大家庭中,它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性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与热爱,定日县也因此被称为“洛谐之乡”,在新媒体视域下人们更是共睹了该艺术传播为当地旅游经济带来的发展效益。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来说,舞蹈艺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民群众的交往距离,以舞蹈的形式聚集重大节日,在歌舞欢腾中增进民族情感,也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艺术。

三、新媒体视域下“洛谐”艺术再发展策略

(一)从政府层面来看,加强对当地文化旅游局、艺术团等的指导

只有不断培育青年演绎人才,才能为艺术创新提供助力。该艺术发源于劳作中,传承于劳作中,发展于新媒体视域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已被新兴科技逐步代替,而该艺术不可一成不变地以传统形式延续下去,新作品的编创在不脱离现代生产生活的同时只能依靠青年人担起重任。

(二)从高校层面来看,应不断强化思政教育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保护已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热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以“课程思政”形式不断进入全国小学、中学、高校等各类课程中,让艺术类教师在传授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将该艺术背后的源流、背景、分类等情况注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让“洛谐”艺术有源可寻。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经过调查后对其问题与发展策略的陈述,笔者以“新媒体视域下定日‘洛谐’艺术再发展研究”为题,认为该艺术具有民间舞蹈概念意义,能够在当下弘扬。在新兴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促进其再发展,应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时代主旋律中,在政府扶持下加强该艺术各方面传承价值的宣传力度,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传播的基础上,加强演绎、编创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旦.民族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

[2]王喆.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3]胡钰,王嘉婧.中国新媒体发展:特征、趋势与调整[J].中国编辑,2021(3):10-15.

[4]平措扎西.流动的定日洛谐[J].中国,2018(4):70-73.

[5]陈露.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6]杨洁琳.湘西苗族鼓舞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7]王超.田野中的舞蹈:对舞蹈民族志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4):55-62.

[8]何永才.舞蹈概说[M].拉萨:人民出版社,1988.

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范文6

关键词:陈寅恪;学术;人格;自由

陈寅恪先生(1890―1969)是海内外知名史学大师,家学渊深,精通文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仅十三岁游学日本,后又赴欧美。民国十四年(1925),三十六岁时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三人共任清华国学院导师。此后,他以教书著述为业。他曾出版专著七种,刊发论文近百篇,被誉为“教授之教授”。可以说,现代中国学人能超出国界对异国学者产生重大影响的,只有先生等寥寥数人而已。清代学者阮元说过: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先生的学术丰碑与道德人格对后辈学人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本文试图从学术人格方面对先生作浅显地解读。

一、安身立命为学术

“学术”是一个联合结构的双音节词,由并列的“学”与“术”两个单字词组成。先秦典籍中的“学术”,皆统指一切学问,特别是指“即器以明道”的行而上认识,因此又称之“道术”,如《庄子・天下》所谓“道术将为天下裂”;有时则简称为“学”,如《韩非子・显学》所谓“世之显学,儒墨也”。《礼记・学记》所谓“论学取友”。“学术”今之概念则指纯粹学问。学术研究则简称治学。梁启超释学术云:“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驭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治疗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学而不足以应用于实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上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梁启超之言精简通达,其所谓学,即今之学问,理论知识;所谓术,即今之技术,技术知识。如陈先生所言:“盖一时之名词,有一时之界说。”今之“学术”虽为学与术之合称,实仍与梁氏所谓“学”的概念相同。

学术研究之旨,在于探求真理。虚于行上,在根本。此根本,即为民族之精神。一家国民族失之则沦落愚昧,扬之则生机勃勃。所以学术之关旨宏大,历来为哲人睿智者洞悉。晚清以来,国家多故,世变日亟,内忧外患,衰象毕露,激起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热情,许多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而眼光钉在西方的科学、民主、管理上,以为救世良方非此莫属。然而他们忽略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蕴育出的文化精萃,他们不知一民族的文化振兴才是该民族挺立之根本。国家盛强,在于政治昌明、经济繁荣。而学术又是政治之命脉。故过去中国学者如王船山有所谓“学统”、“道统”、“政统”、“治统”之区分。陈寅恪先生也说“国可亡,而史不可灭。”以及学术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还说“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学问(谓行而上之学)为根基”,并预测中国如“不图精神之救药,势必至人欲横流,道德沦丧”。可见,学术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真正之学术,皆与功名相距甚远。为学要摈弃功利,这是真正学者之共识。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不济饥寒。”假手功名而富贵,在他心中臭如粪土,尤为不齿。而且,他也一向鄙视知识分子利用双重道德标准迎逢社会。他曾对新旧社会交替时某些士大夫之地位升降作了深刻分析,论曰:“纵缆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当其新旧蜕嬗之间际,常呈一纷纭综错之情态,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气与旧社会风气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气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肖者拙者,常感受苦痛,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譬如市肆之中,新旧不同之度量衡并存杂用,则其贤而拙者之所为适与之相反。于是两者之得失成败,即决定于是矣。”陈寅恪先生一生不做前后自我否定之事,不说违心话,不曲学阿世,侮食自矜。其道德人格,光照后人。

余英时先生曾把陈寅恪先生与梁漱溟、熊十力相提并论,说梁先生曾公开检讨过自己的“错误”,熊先生在《原儒》中把“周礼”比附成社会主义,都或多或少表现了对新社会的某种适应。而在陈先生言行中,“则连此类无关轻重的适应也渺无痕迹可寻。我们与其说陈先生比梁、熊两位更顽固、更保守,则不如说看惯了兴亡的史学家毕竟不像理想主义思想家那样容易流于乐观。从这一点说,我愿意再一次指出,陈先生虽不是思想家,但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却具有一种典型的意义”。这可以说是对陈寅恪先生较客观的评价。

二、追求学术自由之境

陈寅恪先生把学术看成他一生唯一的追求。象兰克一样,“竭力使历史研究脱离政治”。他说:“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并明确宣告:“我认为学术研究,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思想而不自由,勿宁死耳。’”“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学术应该独立,思想一定自由,否则知识与真理便遭扼杀!因此,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主要针对读书治学而言。事实上,陈先生主张独立于“俗谛”之外,完全是一种理性的呼声,为的是通过“覃思妙想”去求“真谛”,与朝市的纷纷扰扰毫不相干。他认为具体学术成果可能会被后来者所或代替,但他始终相信严肃的学术研究中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将“与天壤而永久,共三光而永光”。

同时,他非常注重学术的独创性,曾说:“寅恪平生治学,不甘逐对随人,而为牛后。年来自审所知,实限于禺域之内,故仅守老氏损之又损之义,捐弃故枝。凡塞表殊族之史事,不复斯上下议论于其间。”在这里,独立研究学问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陈先生非常看不惯做学问上一种只求“速效”的“夸诞之人”。他把这种人之所谓做学问比喻为画鬼,“苟形态略具,则能事已毕,其真状之果有与否”,可一概不管。他讽刺这种学风为“声誉既易致,而利禄亦随之”。可见学术研究在他心中的神圣地位。

陈寅恪先生著述极丰,涉及领域较广,但主要还是治史。他说:“史学之任务,其实就在于沟通古今,从古今异同中认清发展之趋向,知兴衰之所在。”俞大维先生曾说:“他(指陈先生)研究的重点是历史。目的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他常说:‘在史中求史识。’”从言行中可以看出他那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及他所要肩负的历史重任,即要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刘梦溪先生评说陈寅恪先生的史学,是最具现代性和最有发明意义的中国现代史学的重镇,并且说陈先生治史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的释证、对佛教经典不同文本的比刊对照、对各种宗教影响于华夏人士生平艺事的考证、对隋唐政治制度文化渊源的研究、对晋唐诗人创作所作的历史笺证、对明清易代所激发的民族精神的传写等等。而余英时先生也说“陈先生的史学观点则表现出更彻底的现代和西方的色彩”,“总而言之,陈先生的史学观点与方法从早年到晚年都是一以贯之的,只有具体的研究对象先后不同:他要通过最严格最精致的考据工作来研究中国史上的一些关键性的大问题,并尽量企图从其中获得关于当前处境的启示。这正是司马迁以来所谓‘通古今之变’的中国史学传统;因此陈先生在他的历史论著中常常在有意无意之间发出‘通识古今’的感慨”。

作为历史学家,更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命运极为关注的大师,陈寅恪终其一生所试图实现的伟大理想,就是谋求达到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整体把握,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寻找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生存、发展的新出路。

陈寅恪先生确是那样一种学者,对于他的认识,不是一次或一代人所能完成的。在他身上,历史与文化史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既强调时代,又强调问题,既重视原始材料的考订,又重视推证与论辩的文化历史主义史学原则。而这种原则的建构,是对东西、古今史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理论产物。陈先生正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学术大厦。

陈寅恪先生不特在学问上能运用自由思想,做人的气节也是超俗脱世、独立自尊。他一生推崇节气,讲求安身立命之道德准则。荣辱不改其志,富贱不折其腰。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陈先生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一代宗师陈寅恪先生虽然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学术精神和道德人格,必将随着我们民族的振兴而深入人心,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冯天瑜,邓建华,彭池.中国学术流变(上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梁启超.学与术.饮冰室文集之二十五(下)[M].1989.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王子舟.陈寅恪读书生活[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5、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王子舟.陈寅恪读书生活[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7、傅璇琮.陈寅恪文化心态与学术品位的考察[M].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1999.

8、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5.

9、刘明华.独立寒秋――陈寅恪的读书生活[M].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10、蔡鸿生.仰望陈寅恪[M].中华书局2004.

11、刘以焕.一代宗师陈寅恪[M].重庆出版社,2001.

12、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M].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1999.

13、冯天瑜,邓建华,彭池.中国学术流变(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骆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5、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6、尚定.陈寅恪文化历史通观[J].历史研究,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