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1

关键词:乡土景观,乡土聚落,传统文化景观,学科流派,研究路径

Abstract: In the 1980s, the rural landscape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atten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ountry, so far, the local landscape is still at a preliminary stage of growth, which adapt to the new dire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a leading role. Due to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local culture have lost the original style, people-land relationship has also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ocal conditions is also behind all over the country local flavorgradually devour.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research,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disciplinary genre studies explore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the weight of the body discipline as the core path structure,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research pro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the hop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to further explore one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Key words:Local landscape; local villag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genre subjects; research path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国际一体化”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地域景观和当地文化都已失去原有的风貌,人地关系也受到严重威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也被抛在脑后,全国各地的乡土气息也逐步被吞噬掉。在这一过程当中,无科学的规划发展将会破坏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所有的美好风光只能存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一种想象。这种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景观学科界,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在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对于“全球均质化”的讨伐声中正逐步得到发展。乡土景观研究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乡土景观最初的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建筑学学科,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的研究,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风景美学等相关学科。

1 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一片生机的绿色稻田,一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这就是传统印象中“乡土”传达给我们的影像。实际上,“乡土”是由“Vernacular”一词得来,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乡土引入国内的翻译,被大部分接受的还是“乡土、家乡、故土、或是地方、区域”。(如图一)

图一乡土印象(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有关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迄今没有统一,甚至连称谓都没有统一。与其相近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等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司徒尚纪,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刘黎明等人);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 ,某一特定国度 ,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人类从穴居、半穴居或架木为巢开始 ,经过漫长的岁月 ,逐渐积累了结构上的技巧和技术 ,创造出来的符合地方条件 ,与自然协调的建筑形式”(川西北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初探 ,成斌)。

俞孔坚学者对乡土景观的概念有着较为详细的定义,他将乡土景观分为三种不同的理解进行诠释,分别是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寻常景观,认为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俞孔坚.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学报, 1993, (2): 10-14.

]可见,各个学者所处研究领域不同,对乡土景观也有不同的见解,但也有一定的联系,根据社会的进步以及设计学科的需要,乡土景观的概念也在变化。

2乡土景观研究的各学科流派

乡土景观是一门较景观生态学更为年轻的学科,由于各个学科在研究乡土景观的出发点与应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形成乡土景观在应用研究上形成的差异,形成以学科为圆心的若干流派,不断的在学科交叉网中深化研究。学科包括本体学科与外部学科,各个学科研究主体不一,因此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2.1 地理学研究流派

地理学主要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不同地理特征基础上形成不同特色景观的类型及演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金其铭、刘沛林等人。金其铭等人认为乡土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金其铭主要是对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景观研究,另一个是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早期的《农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等文章。刘沛林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景观规划及人居环境学,他运用景观基因全新概念,对景观差异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并对农村聚落文化沉淀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等文章。

2.2 景观设计学研究流派

景观设计学科主要以景观保护与再利用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学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2005/04,第23卷.]俞孔坚教授在这方面有很多理论研究以及成功的案例,将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否放在首位,重视人行回归,土地回归,认为只有尊重与善待土地,才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他在《续唱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一文中,提到了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与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的两种危机意识,一种是指民族身份,另一种就是指人地关系,这两种危机意识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本土性的忽视。[ 俞孔坚.李伟.《续唱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俞孔坚教授在于2006年提交给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三个建议中”[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也提到了对于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并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将这个事业视作本身的使命,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俞教授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并进行了很多设计实践项目,很多实践项目都是作为成功案例被行内用来教学研究以及学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大会上,俞孔坚领衔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年度大奖,这是国际景坛最高奖项之一(如图二)。中山岐江公园建造在废弃造船厂旧址上,是俞孔坚景观理念的代表作。其主导思想是保留、更新和利用造船厂原有地基与植被,充分提炼工业时代的标符,同时进行新的设计和艺术加工,采用现代景观语言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比如重新包装水塔,使之变成了照亮过去50年过往时间的灯塔。这个曾受到国内众多专家反对的方案后来却受到了国际评委的高度赞赏,被称为“工厂有幸化公园”,“船坞和齿轮成为城市的怀旧艺术”。成功案例还有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设计,运用原始的农田肌理营造的乡土校园景观,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如图三)

图二 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图三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及设计草图

由此可见,俞孔坚教授运用独特新颖的专业知识使理论不再是空谈,对于乡土景观的重视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更多考虑的是整个名族未来发展兴衰与否。

2.3 景观生态学研究流派

景观生态学流派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和乡村土地整理研究以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上。此外,还包括从20世纪90年代村落生态学科对村落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过程、格局与尺度方面研究较多,景观类学科基本都是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这为乡土景观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和研究基础。[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云才、谢花林、郭文华、王浩、王向荣等人。王云才多年来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热点包括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并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一文中提到,在“四化”(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冲击下,传统与现代、地方性与国际化、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同作用不同过程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与机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体系。

2.4 建筑学研究流派

建筑学研究流派主要集中于对乡土聚落及民居研究,基本侧重于古建、古民居以及聚落的组织、布局以及形态,乡土聚落适应于当地的乡土环境,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乡土聚落形态、规模、布局、职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样也可归为乡土景观研究部分。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阮仪三、彭一刚、陈志华、张松等。阮仪三学者多年也致力于乡土建筑与古村落的保护及相关研究,表达了对所谓民族之根的关注与重视。彭一刚学者在此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书中主要对传统村镇聚落形态形成与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这对于今后的乡土聚落研究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包括陈志华学者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诸葛村乡土建筑》等著作,都是重要的研究著作。目前,乡土建筑是最脆弱,也是受到最大威胁的文化遗产,众多学者也是共同呼吁全社会都能关注日渐消失的乡土建筑,重视对乡土建筑与它多体现的地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2.5 风景园林学研究流派

风景园林学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和乡村景观,本学科的代表人物为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他在几十年的教学以及实践经验中,成果以研究乡村景观居多,他认为乡土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他发表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等学术专著;并应美国芝加哥公署司的特别邀请,独立完成了迄今为止在美国最大的中国式园林“芝加哥中国城公园”的规划方案。他的设计倾向于对当代国外设计方法与中国本土景观园林相结合,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谋求更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景观设计方法,在我国景观园林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3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重构

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包括三种,分别是学科本体路径、外部学科路径、应用路径。以景观生态学学科本体路径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乡土景观的研究基础,以研究乡土景观发生过程及内在属性为目标,对乡土景观垂直及水平要素的特征加以描述,主要研究乡土景观的过程、功能、结构。以其他视角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通过对乡土建筑、传统文化景观、乡土园林所影响到的社会、文化、地理背景的研究,深层次的发掘乡土景观的内涵与过程研究。本类研究不再是以建筑自身为主体,而是以“关系”为主体,从这些学科的视角观察建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乡土景观在学科外部多方面的属性及特点,这些学科包括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建筑学、风景美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外部学科路径符合当代“各门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点上产生综合”的趋势[ 岳邦瑞.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研究.2010.

],目前看来,其研究领域为“跨”,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实为“借”,取“外部学科”的视角,依靠“引进方法”,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比如研究乡土建筑与社会学的关系,则广泛采用社会学中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若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则采用地图方法等,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交叉”尚有一段距离,有待针对性更强的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整合。

在应用路径方面,小城镇规划建设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的钢结构、膜结构被应用其中,由此出现的是大量的豪华硬质铺装、只可远观的大草坪、大型硬质广场等景观。城市原本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区域特征也开始不明显,众多学者提出在城市设计中的乡土化研究,俞孔坚教授提出反规划的景观系统模式,确实是一种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乡土化城市景观有效模式,赵永斌在他所写的《乡土化城市景观初探》中同样提到,为了避免我国的城市景观趋于雷同的这种现状,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去设计创造我们的城市,利用具有乡土化特色的景观来装饰我们的城市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对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将乡土景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沈雷洪描述了乡土景观的四大特点分别是: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运用方面,孙新旺的《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一文中,他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住区设计对乡土景观的运用方面,曾庆华与彭重华在《乡土景观设计特征对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的启示》中也提到了乡土景观设计是“百姓的设计”,其特征能为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带来许多启示,例如空间上追求人性化尺度和亲和感、设计元素以绿色、土为主体、材料选择上扎根于地域性、场地性等。

每一个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学科为基础,也需要其他外部学科多视角研究,理论到实践的终点就是达到应用路径层面,任何一个本体学科无法完全支撑起整个学科学术研究,但是本体学科必须拥有本体学科自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使本学科更好的发展及相关外部学科之间有更好的融会贯通。

4 整合与重构――乡土景观研究存在问题以及展望

如上所述,乡土景观的研究并不是某单一学科就能够解决的,它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其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目前,乡土景观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系统性的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乡土景观在创作上仍然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许多相关设计给世人展现出惊喜的同时仍旧存在许多纰漏,考虑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对景观营造带来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和。

因此,准确的理解国内乡土景观并发展乡土景观,这对于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得以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这对于更多的设计者来说是最基础最具有意义的研究,对于其未来的研究展望有如下几点:一、将乡土景观的研究不要仅仅作为景观设计师的研究使命,更是设计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使命;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民间组织的支持,政策支持主要是政策文件实施以及资金方面,民间组织主要是指民众中非设计者的参与与呼吁;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最大保障。相信在越来越多致力于乡土景观研究的学者们共同努力下,乡土景观营造在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将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资源进行乡土景观的调查和分析,来实现乡土景观在多个领域的运用,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现拥有的乡土景观资源,以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自然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J]. 建筑,2005/04,第23卷.

[2]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3] 俞孔坚.李伟.《续唱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 [5]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2

引言

论文结合马致远纪念馆空间环境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对马致远生平的学习与认识,结合现有的地理位置与条件,从新整合。通过场景再现、雕塑、壁画、图文展示等形式,塑造全新的人文景观研究内容。对原有纪念馆进行剖析,重新定位与审视,整合现有场地资源,因势利导。创新人文环境塑造方法。

纪念馆人文景观基本概念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地,用于表现人物事件的精神的场所。其中人物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伟人的丰功伟业,生平事迹等。本论文研究的马致远纪念馆类属于人物纪念馆的范畴。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马致远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其纪念馆人文景观设计应通过创新方式去表达,用细节来烘托整个纪念馆的氛围。

纪念馆空间中人文景观设计创新分析

纪念馆人文景观设计在空间布局和群体组织之间的安排上应给予充分考虑,一般来说就是空间序列的把握和掌控。纪念馆景观整体空间应重视参观流畅性,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连续性。设计上不光要考虑艺术与形式的诸多表现要素,在景观设计的塑造更应注重功能与实用。空间中所有要素共同配合相得益彰、可以起到增强和渲染情感的效果。做到主从有序,层次分明,有变化,有韵律,不要过分僵化。

造景的手段在纪念馆人文景观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景观的组成要素不外乎几种大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植物、构筑物、水体等.

首先,纪念馆景观设计中植物生命力和生存活力强调了植物特有的生长习性,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结合四季的变化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植物在形状形态上也可以比较灵活的运用。在景观设计中往往用来营造和烘托氛围;

其次,水往往可以表现出各种的形态,在一定的容器的控制下,形成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状态。水在静止状态下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可以产生出不用的视觉效果。水倒影出周围各种景物,在水面上可以形成镜花水月的意境效果;

最后,纪念馆景观设计中构筑物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筑物一般包括纪念柱或纪念碑、文化景观墙、纪念雕塑等。比如,雕塑在空间内作为一种可视和可触的艺术形象。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容。在纪念馆景观空间中可以很好的起到点缀的作用,感染景观环境的气氛。

隐喻的手法在纪念馆人文景观设计组织上烘托出一定的气氛,观者身在其中,身体和心理共同作用,达到情景交融的状态。隐喻设计通常是文化内涵的反映。因而纪念馆人文景观创意设计隐喻手法的营造方法,包含三个部分,一,纪念馆空间布局的合理设计。二,纪念馆主题文化的植入。三,纪念馆人文景观设计各要素之间意境的营造。

马致远纪念馆空间人文景观设计创新表现方法

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纪念馆整体建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马致远纪念馆设计内容的表现方式具体分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

空间结构在纪念馆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纪念馆空间布局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广场景观部分;二是,马致远纪念馆建筑主体部分。所有要素共同配合,使空间序列、场景组成变得统一和整体,共同抒发整个事件的情感。游线的规划在设计中起到了主导的地位,空间的设计也更具有故事情节性。参观者在特定路径指引下,依次完成与不同空间环境的对话,并从中获得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心理体验。

造景手段在纪念馆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广场景观设计中包括小河、小桥假山、房屋造景设计,还原了马致远散曲当中所描绘的意向场景,使游人更能直观贴切的融入马致远纪念馆的环境当中去。纪念馆建筑则与四合院景观结合起来,将皇家园林中的建筑设计元素,通过不同空间的搭配与四合院建筑的设计巧妙的结合起来,成为一处既适合参观纪念先人,又适合有人休憩赏景的理想场所

隐喻手法在纪念馆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改造后的纪念馆设计定位围绕《天净沙・秋思》散曲,把整首元曲所描绘的景色和纪念馆景观设计结合起来,用隐喻的手法运用到设计中,使观者在游览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意图使人们对马致远还有元曲所炸年出来的魅力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结语

论文主要研究如何能够为纪念馆空间人文景观设计方面开辟新思路,探索出人文景观创新设计新理念。通过对马致远纪念馆的人文景观重新塑造,构建出丰富的纪念馆空间。为以后的纪念馆景观设计提供借鉴的意义。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3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以及风景园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城市面貌与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地域性特色在景观中的体现非常有限。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设计者们不能从较深层次的角度去对文化进行思考,仅仅追求模仿以及流于形式的设计大量涌现,地域性的特色景观匮乏,欧美的一些主流文化对于我国的景观设计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局面。

1 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景观设计通过特定的符号化处理、组织结构,表达一定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含义,优秀的景观设计往往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历史等相关属性因素汇集到景观的外在形象里,最终让景观展现出其特有的内涵以及文化底蕴。例如,获2010ASLA景观专业奖的新西兰奥龙戈区域总体保护规划(该区域是从古至今当地毛利人神圣的部落区域,防御建筑、渔业营地在当地均有遗址发掘),设计致力于生态再生,扩大农业生产,引导历史人文景观。设计者将生态、农业、历史文化有机组合,形成诗情画意的农场,并对毛利人巨大的神圣山坡表达敬意,用景观的语汇讲述了新西兰重要的生态和文化故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景观不但在形式上要表现自身的特点,更应当利用文化的巨大力量对其进行深刻的表达,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景观内容可以让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

2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基本特点

2.1 民众化

一个区域的文化特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区域民众的文化底蕴,同样关乎到城市景观的相关建设和发展,一套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可以感染以及影响每一个民众的心理以及行为,这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人们对信念的坚持,对是非的判断以及对环境的感觉等,构成了上百年来传承的文化因素,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转化成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进而让人们产生一种归属感。不同的人在同一城市环境下生存,这些人的行为与环境的认知以及价值观息息相关,而作为公共环境中的景观,必须具有与大众交流的特征,可以认为它们不是独立的景观,而是对作品参与性的一种艺术生活表征。所以,景观艺术设计必须对大众审美的公共性进行充分的强调,将民众的需求和心理作为考虑的出发点,进而让景观能够使大众普遍接受,增强亲和力。

2.2 开放性

景观艺术是一个具有公开性的空间场所,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建筑外部的视觉空间,在这些景观所处的场所往往会聚集很多人,如城市中的开放式广场、公园等,这些场所在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更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场地,可以说,它体现出了人本身存在的价值,更加满足了社会属性。无论在何种区域中的景观艺术都应当保证开放性原则,在景观造型以及整体规划中,都必须具有大家一致认同的艺术空间状态,并将利用这种状态表现出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文气息。

2.3 综合性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有机综合体,通常情况下是以组的形式展现出来,很少是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具体的地域文化可以体现在空间布局、使用功能、外在形式等多种综合要素上,也可以仅仅是个体元素的树立,例如,纪念碑等。

2.4 独特性

受到社会因素、区域形态、自然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各种不尽相同的社会景观、人造景观以及自然景观,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景观风格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气息,独特的艺术景观能够让大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人印象深刻,使人对美好的生活产生憧憬。

3 我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发展

我国地域文化的表现在建筑上一直位于前列,例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等。而景观其实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回顾中国园林史,不难发现南北方园林的差异,单就布局而言,北方皇家园林开敞恢宏,南方私家园林曲折幽深。当代景观设计也有一些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优秀案例,例如,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其景观设计既复苏了当地“三西”文化(西湖、西泠印社、西溪),又展现了苏杭特有的草堂、梅庄、小桥流水的风景。

有一句老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景观设计行业,拥有地域符号的景观更具有生命力,将当代的元素与文化的积淀凝聚在一起更能体现设计的魅力。

4 总结

对地域文化正确地认识,绝不能简单的一味模仿,必须要把传统的文化、场所的特质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所以,必须要对历史和文化背景加以足够的重视,深刻发掘出地域文化的精髓,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够真正创造出具有内涵和特色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4

与此同时,生动、形象的冰雪景观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及艺术享受。另外,冰雪雕塑景观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审美需求,而且增加了当地的收入。因此,对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冰雪景观的起源

最早,人们主要利用冰雪做冰花、冰灯,以此来营造节日气氛。在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举办了以天然冰雪为元素的景观设计活动,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自此以后,这里成功创办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近年来,哈尔滨先后建立了多个冰雪广场,并设置了多处冰雪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成为哈尔滨重要的景观文化之一。

二、冰雪景观的设计理念

作为独特的景观文化,冰雪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倡导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的“绿色”设计理念。因此,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深入贯彻以上理念,设计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修养。冰雪景观设计以北方的冬季气候为依托,将冰、雪材质的艺术形象展示了出来,供游人欣赏、娱乐。其中,冰的取材主要源于江河,然后在人力作用下,使其成为冰砖。另外,由于天然雪比较蓬松、柔软,观赏时间短,需要选择人造雪为材料。冰雪景观的材料不仅天然无污染,而且消融后可以转换为液态水,属于可再生资源。可见,冰雪景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三、冰雪雕塑景观的载体

(一)天然冰雪雕塑景观

天然冰雪雕塑指不依靠人力,完全由自然环境生成的景观。吉林的雾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雾凇的主要成因是:当饱和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后,就会成为固态形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凝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看出,雾凇景观非常壮观、美丽。所以,天然冰雪雕塑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二)人工冰雪景观

常见的人工冰雪景有三种,分别是冰雪雕塑、冰雪建筑以及冰挂。其中,冰雪雕塑指的是设计师以冰雪为元素,在考虑材质特点、艺术审美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冰雪雕塑在设计过程中,以减法造型为主,由于修改的空间比较小,因此对设计师的天赋、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冰雪建筑以“冰砖”为材质,结合相关的施工图纸,完成建筑设计。该冰雪景观的特点是:白天观“形”,夜间观“灯”.冰挂主要以树枝、草绳为材料,然后将其搭建为洞穴、墙面样式,并在低温条件下实施浇筑,被浇筑后的空间具有形态各异、变化莫测的特点。

四、冰雪雕塑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哈尔滨历届冰雪雕塑艺术展览中可以看出,设计师没有全面、真实地体现冰雪雕塑的设计理念,同时,大部分作品缺乏创新精神,甚至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第二,街道冰雪雕塑以简单的几何造型为主,造型不清楚,特别是在街道两旁的景观更缺乏新意,没有任何美感;第三,冰雪景观为了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以“大、高、最”为设计理念,毫无艺术性可言;第四,景区服务理念需要转变,冰雪雕塑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应该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观赏愿望,然而,当前冰雪雕塑景区中,很多冰雪雕塑精品都实行收费制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参与度;第五,景观场地过于分散,如果在短时间内游览完所有的冰雪雕塑,必然增加交通、人力等方面的成本,非常麻烦;第六,在绿色设计理念下,没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对废弃材料的二次使用等,另外,在冰雪雕塑拆除后,还应考虑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五、冰雪雕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哈尔滨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冰雪雕塑景观。因此,在冰雪雕塑景观的设计中,应合理规划,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与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冰雪文化景观的内涵。其次,打造多元化的冰雪活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同时,冰雪景观文化不仅要着眼于为国外友人服务,更应该提高本地市民的参与度,从而打造全民参与的冰雪盛会。再次,为了提高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必须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设计队伍。最后,在冰雪雕塑景观设计中,要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根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从而不断推动冰雪雕塑景观的长远、稳定发展。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5

【关键词】:消费主义 节约 景观设计 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232.3] 文献标识码:A

1、当代中国消费主义特征

近20年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盛行于西方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开始对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造成显著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商品的符号意义,消费也更多的具有了“享受”与“浪费”的意味。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们是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时出现了后工业化状况。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说过消费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人们所消费的,更多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许多学者受这一概念的影响将“消费主义”定位为“被不断刺激起来的欲望”,其核心内涵在于过度的占有和消费。在中国,消费主义似乎有了“炫耀”、“奢侈”、“浪费”的意味。随着景观行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也在景观设计里接踵而来。

2、“暴发户”意识下的景观设计

很多时候,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追求个人表现欲和成就欲的设计师们,痴迷金钱欲和挥霍欲的开发商们,把机械的形式美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景观设计,使得景观设计难免充满奢侈、浪费,呈造作之势。无论从当前的经济投入方面,还是日后的可持续综合效益方面,还是视觉鉴赏方面,还是文化继承方面都得不偿失,不值得提倡与借鉴。

2.1经济浪费

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现代景观以非自然且人工痕迹明显的状态呈现在人们眼前。金属、旱喷、硬质广场、异国植物,等浮华的造景元素慢慢被象征为高尖端的新型景观,这也是人们片面强调景观堆砌,追求非凡视觉效果的结果。

比如国家大剧院造型简洁新颖,颇具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独特的超椭球形钢结构壳体表面的钛金属板和超白透明玻璃两种材质的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营造了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可是在北京这样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其壳体35500m2的人工湖虽水色荡漾,却难逃景观堆砌的嫌疑。其高昂的造价,和大投入的养护措施远远超越了自然与生活之间和谐的关系,只能用得不偿失来形容。

2.2生态错位

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增多,人们都开始越来越强调环保与生态,与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景观行业更该以此为目标。可是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生态就是绿量大”这一片面思想仍然存在。其中包括不考虑成本投入以及后期维护而引入非本土品种植物,以造价高昂来获得“高、新”景观;清除自然生长的野生植被,来造四季有景维护造价极高的人工林;填埋河流,铺硬质铺装或种人工花草;挖真山堆假山等,看似既保护了生态又美化了环境,实际上却完全忘记了“适地适树”这一最基本的生态原则,背离了真正的生态理念。

比如圆明园遗址翻新改造工程,为了种植难易护养但景观效果极好的牡丹、芍药、海棠、桃花,无情铲除园里土生土长、不需要任何灌溉、不需要任何人工维护的本土植。这种舍弃自然而斥巨资造假自然的伪生态伪环保的例子有很多,它们不但没有为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反而增加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负担。

2.3审美缺失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题和审美客体的相互对象化。前工业时期的景观与艺术简单而完美的结合,传统园林被认为与诗歌、绘画有着相似艺术形式,景观享受着与绘画、雕塑及诗歌相同的艺术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景观设计领域开始忽视审美的价值,而逐渐由科技技术代替了艺术审美,甚至在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存在物质上的攀比心理。奥林说过“景观建筑学是一门艺术,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之外,还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含义。”这说明,脱离文化性、独特性、缺乏与人们灵魂共鸣感受的景观艺术设计只能称之为“伪趣味景观”。而在如今这样技术发展如此快的条件下,难免创造出许多以技术和高新材料为创作灵感的伪趣味景观。而这些伪趣味景观随时可能成为四处贩卖的商品,不仅景观文化缺失,就连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性也会受到威胁,还会导致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扭曲。

3、节约型景观设计

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生态与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的空前紧张,节约型景观设计的提出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节约型景观设计就是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功能,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把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以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生态效益。

3.1重归“生存”的艺术

现代景观设计艺术更偏重景观美化功能,环保、抗灾等基本生活环境的保障功能被景观的构成形式极大地消弱,一味追求非凡的景观形式必然会导致人工景观活动打破环境事物的自然稳定状态形成自然灾害,此外还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浪费,脱离了景观设计的初衷。因此,景观设计从宏观层面来讲,要赶快改变以往过度追求形式美而造成的过多的无形的经济资源损失,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应以节俭朴素适度的观念来作为设计指导和手段,重视普通人和节俭的生活,避免华而不实,注重人与自然融洽的合作关系,循环利用可利用的资源。这样一来,接地气的普通景观与那些以追求非凡的视觉效果为主要目的的高预算景观相比,更能作为如今民主社会环境高品质的代表。从专业者的角度来看,要将景观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合理定位,它应该是兼具环保、防灾、美化于一体的,并把人们的生存环境问题置于首位来考虑设计方案。

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就是一个以解决人们最根本的生活环境问题为初中的成功案例。19世纪50年代,纽约历经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整个城市以经济优先为发展理念,不断压缩公园绿化等公共开敞空间,这使得传染病等城市问题日益显著。这个时候为满足市民对新鲜空气、阳光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纽约中央公园秉着自然式的理念、景观公共性与平等性原则、景观系统化特点应运而生。它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功能,将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景观的公众参与性控制在最大,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生态效益。而随着最初处于荒蛮之地的纽约郊外的中央公园发展成为如今曼哈顿岛的地理核心,中央公园也渐具权利的象征、视觉奇观、可识别性等特征。现在,中央公园不仅是城市的环保清洁器,持续生物和物理环境,还能够持续文化和文明。尽管将其现代城市意义与初始时的价值相比,城市化进程赋予了它更深刻的意义,但正因如此,更说明中央公园最初的设计理念是经得起时间检验和社会环境考验的,是可持续的。

3.2顺应自然法则

生物和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景观形成过程中的健康状态。如果把人与其他自然过程统一来考虑,那么景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人类生态系统。如果这个生态系统具有持续的再生能力,那么它就能为我们提供持续的生态功能。而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首先必须真正理解生态的含义,树立合理的生态观。比如在炙热的旱地广场上就不要种植喜湿或水生植物,在狭小的城市风口就不应该出现孱弱的景观树。要做到节约的根本所在,因地制宜,充分的利用各类资源和技术方法来保持和保护当地园林的花草树木,做好绿化、养护、修理等景观维护工作,以此体现出当地的景观特色,使景观达到完美效果。从伦理的角度来说,一切生命都是具有生存权利,人和其他生命包括自然物体也都是价值主体,同样要受尊重和获得满足的需求。其次,要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来维护景观生态系统。其一,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或提高其使用效率,用技术手段尽可能使可再生能源代替一次能源。其二,提倡二次利用,将废弃的土地、植被、土壤、砖石等资源材料二次利用服务于新的功能。比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城市的污水进行回收,运用科技手段来实现灌溉,从而实现开源节流,以减少园林绿地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压力。这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利于城市污水的处理,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其三,促进能源再生,研究勘探出一条能源链,要知道大自然是没有废物的。

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设计就是顺应自然法则,保护生态的最好说明。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以及现有植被,工程严格遵循设计中不砍一棵树的要求;丰富本土物种,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对河岸局部塌方处,采用生物护堤措施,以避免河道硬化,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而其给人们提供的生态功能服务,则在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的结合中体现出来,即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空间,朴实的自然景观还具有审美启智的教育作用。

3.3尊重文化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自己文化的不了解与不自信等原因使人们“唯洋是好”的偏执观念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使中国景观设计艺术面临着地域民族文化逐步消逝、历史文脉断裂的景观价值取向问题。如果经常呈现在眼前的城市景观脱离当代社会特征,不但会影响个人的审美价值观,还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在这个时候必须意识到景观建设应从城市文脉的延续为出发点,以历史文化的整体性、统一性特征为根本,在吸收全球化带来的技术文明的同时,时刻防止西欧文化景观对中国本土地域文化景观的侵蚀,力图通过延承地域历史文脉,发展出自我色彩鲜明且更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形式和表现形式。

波士顿的中国城公园,就是将地域特色和时展很好结合起来承接文化脉络的例子。波士顿中国城是北美第四大唐人街,是众多华人聚集的地方。中国城以牌楼、翘角的亭台楼阁、龙凤之形作为代表中国特色的景观符号,以突出中国特色。可一味的模仿、效仿,脱离对时代进步历史演变的社会环境的观察,做出的“中国特色”也只能等同于可以四处贩卖的商品,毫无意义与价值可言。而波士顿的中国城公园,却能把握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最终从众多类似的“中国”特色方案中脱颖而出,并被方案评为认定为“骨子里带着亚洲味的后现代方案”。其中最突出的是简约而明亮的大红色钢板门,与中国城原有的、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的蓝色琉璃牌坊相呼应,暗示远在中国的村口寨门的故乡记忆。此外还有很多地方都是以新中式的景观序列连接传统与未来,重视人与环境的精神联系。新唐人街用新的、当代的景观语言来表达“唐人街”,将异国他乡的“中国”带入当代的新世界。

4、节约型景观设计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能源虽然丰富,但年消耗量大,人均拥有量较低,浪费十分严重。园林设计人员将节约的理念运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时,资金节约和能源节约都会包括在这节约对象当中,在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同时保留其固有的本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紧迫而现实的意义。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6

关键词:城市废弃地;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保留;再利用

18世纪60年代后,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步伐的加速带来了城市的现代化与繁荣。与此同时,人们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经济快速化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并且随着城市的日益扩张、生产方式和工业模式的变革,很多昔日繁盛的工业区成了今天的城市废弃地。这些废弃地不仅成了城市的景观“伤疤”,更带来了土壤污染、资源浪费等环境问题,已然阻碍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因此,城市废弃地的景观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出现之初,景观设计师就从未停止过对废弃地的设计尝试和探索,很多大胆创新的设计手法成了经典案例。比如,科特布斯矿坑“黄色坡道”作品,这种基于“自然为本”的大地艺术思想在废弃地设计中得以尝试;高线公园中设计师对于杂草、野花的运用以及与宿根植物的搭配等。下面,笔者主要通过以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这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为例,对废弃地景观设计中保留的元素和再利用的方法等进行分析,从构筑物的再设计和对场地文化的尊重这两方面探讨在城市废弃地景观设计中如何取舍、如何对景观进行优化。

1 废弃地构筑物的类型和特点

在城市废弃地中遗存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工业构筑物了。废弃的工业构筑物从使用功能上分,主要包括工业设施和工厂设备、废弃物资和物资存储设备、高大而开敞的工厂车间厂房、多层通透的产区、废弃码头和轨道铁路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构筑物有其各自的特点,在设计中,将其特点变为设计优势进行特色景观的设计很重要。比如,废弃工业建筑一般以钢筋结构为主,造型简洁、注重建筑的实用功能,这与“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不谋而合,有利于在原有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设计。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的诸多厂房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其将高大而简洁的建筑外形设计成展厅等公共空间,富有极其强烈的建筑现代感和形式感。其中,废弃的钢铁工厂成为儿童与青少年的各种训练基地,同时利用高差建造的室内外联通的滑梯,打破了空间的阻隔,又富有生机和乐趣。此外,公园内部原来堆放焦煤的煤坑并没有被填埋或者改造,而是利用原有的高差建造了攀岩训练场。由此可见,只有把握好不同性|构筑物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的取舍。

2 废弃地构筑物的再利用方法

在对废弃地景观设计构筑物的改造设计中,哪些是可以作为工业遗迹被保留和再利用的,哪些是必须拆除重建的?这些都是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再设计中合理的方法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案例的构筑物模块进行局部、细致的分析,说明构筑物再利用的方法。

2.1 功能区的再分配

在对构筑物进行取舍与利用之前,设计师必须对场地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客观的评定,因为原有功能区的格局划分决定了构筑物的性质,所以其在设计中也需要找到新功能区与传统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再利用。

和其他的设计有所不同的是,彼得・拉兹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之初对构筑物进行了大规模的保留,尽可能地减少了人为添加和修饰,完整地还原和展示了原有风貌,以还原、突出其工业文化。作为钢铁厂前身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其内部的构筑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构成的生产设施;二是由铁路、道路、水渠(埃姆舍河道)等构成的输送排放设施。

设计中,彼得・拉兹从整体上将公园分为两部分:以工业建筑和设备等构筑物为主的主体景观和以东北半边自然景观为主的开阔地。而这其中又包括了水公园、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这四个景观分区。其中,将第一类蒂森钢铁公司的原址整体改造成了公共使用区,以煤铁工业设施和厂房的构筑物为大背景,形成了大型公共游憩公园;根据保留构筑物的不同特色进行重新划分,分为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园、开放绿地等功能区域。而在第二类构筑物中,将原有的水渠改造成了净化水渠,水渠两岸栽植了自由生长的植被,深入水渠的亲水平台保持了与构筑物相一致的简洁风格,形成了水公园的主体景观。此外,将废弃铁轨和厂区高架融入慢行步道系统,不仅使之形成了独特的铁路公园区域,而且丰富了园区的竖向景观,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施紧密地联结起来。

2.2 场地的因地制宜

无论从经济因素,还是场地的文化价值来说,废弃地景观的保留都是非常必要的。废弃地景观的呈现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陈列和展示上,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地将旧物新用,展现新的景观价值。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来的厂房及设备规模庞大,拆除重建和废物处理搬运的成本很高,所以该设计中彼得・拉兹在场地中对材料的再利用等也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对于场地,其有选择性地清理了小部分杂乱、无规则、损坏严重的设施和物件,保留了体积庞大的主体建筑和具有一定工业美感的构筑物。在保留构筑物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中,其也会就地取材,用旧的工业元素来重新装饰。比如,有些设备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展品。又如,将需要拆除的厂房墙的红砖磨碎,变为红色混凝土的部分材料;用堆积的焦炭、矿渣等废料作为地铺材料和植被表层覆盖物,自然而然地与主体相呼应。拉兹在设计中充分地尊重了场地的原有个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不仅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能源耗费,更使得新的设计理念通过旧物的载体更好地融入地域中。

金属广场在此公园的设计中是一个极具创意和巧思的设计。在彼得・拉兹的设计中,工厂生产遗留的巨大的锈迹铁板成为公共使用区域金属广场的主要铺装材料,铁板7×7,共49块,每块重达7t~8t。在这块区域的设计上可以充分展现设计者对场地的尊重和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材料的选择和排列看似随意,实质上都是经过了反复的对比和考量。彼得・拉兹对腐蚀状态不同的铸铁板拍照、编号、分类,通过多次不同角度和拼接方式的实验和审美探索将其排列成了具有抽象图案的舞台表面,并且用水在铁板表面的流动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化的过程,用铁板在自然状态下继续被腐蚀隐喻对自然演变过程的尊重。

3 工业文化的保留及意义

废弃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工业遗留,体现了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是工业时代的典型象征,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具有不同的历史意义。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甚至掩盖这种记忆,而是应该通过适当的取舍和设计手法使其保留、延续。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化,我们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来看这些工业文化景观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其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

文化的留存和延续必然需要物质的载体,在废弃地景观设计中,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在前面的构筑物再利用中感受到当时的工业文化。在现代的废弃地设计中,场地的文化价值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关注,成为设计的核心和要点,但在落实到具体的设计中时,很多的结合方式不免有略显生硬和牵强之处。如我国现在常见的将采矿山与佛教文化结合而打造的游览模式以及注入地区文化的生态旅游模式,很多都是对于其他设计的模仿和照搬。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对于场地尊重的设计。

3.1 历史文化的留存与延续

文化在设计中仅体现在景观小品和景观节点的设计的强调上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文化感往往流淌于设计的各个方面,如植物配置的方法、生态修复的手段、建筑和小品的设计、道路的连接等。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植物一部分来自工厂中的原有植被,其生长状况不受人为干预,除此之外,还引进了一些适合在铁矿石地区生长的植物品种种植在工厂附近,并且整体的植物设计理念是基于对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尊重而进行的局部改进与搭配。这种减少人为干预的做法,再现了因为长期被弃置的植物肆意生长的荒凉感,很容易拉近人与场地的距离,使其感受到场地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从园区的植物设计理念,到那些可以让游人攀登、触摸、眺望的高炉等设施的原原本本的呈现,都试图对场地本身进行最少的干预。这种设计从未掩饰历史,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去观察、去感受历史的痕迹,不仅呈现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工业文化L貌,同时也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和过多的文化渲染。

3.2 尊重场地和文化保留的意义

工业区改造绿地景观的设计,近期重点解决棕地污染问题,中期发展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公园,远期发展就必须考虑使之成为凝聚一个社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精神的场所。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场地的文化价值,而目前国内很多的设计大拆大建的做法,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景观的长期发展来说都不是好的方法。景观设计需要尊重场地原貌和历史,这里并不是否定利用新的材料和手段等方法在废弃地设计中的运用,而是以尊重场地为前提,谨慎地考虑保留与新建的关系。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由主体生产厂区演变而来的巨型博物馆作为主要景观节点是对文化的保留和延续最好的诠释。设计之初,拉兹将它的内部空间全面进行了保护与还原,利用建筑自身的楼层高差和错落关系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游览动线。博物馆内的厂区向游览者全面展示了之前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配合人工讲解和放映区域等设施,全面映射了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科普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此外,保存原貌加之分区展示的做法,不仅丰富了观赏内容、加强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保留了场地的记忆,使场地的深度得到了拓展。在此场地中,历史记忆被定格凝固,场地完整性的保留是时间上的定格和延续,场地具有公园的开放性则又加深了这种延续。对于曾经在此工作或是对德国重工业发展有着强烈记忆的游客来说,这里是过去与现实交汇的场所,是时代烙印的宝贵财富;对于初入此地的游客来说,这又是一次带有新奇色彩的、对一段历史的探索之旅。

4 结语

在城市废弃地的设计中,废弃地本身就是工业文明最好的承载和见证。对于其构筑物的再利用和其中的工业文化的保留,都是设计师在此类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师需要挖掘废弃地的构筑物的审美价值,工业遗产的美是一种由钢铁构建起来的几何美学,是一种特定时代精神的浓缩。同时,废弃地文化价值的展现也很重要,在工业遗产的参观过程中,从参观、游乐互动各个方面,游客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当时的经济生产和历史状况。

近年来,城市废弃地的优秀设计案例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随之也出现很多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而忽视了场地本身的保留和再利用价值的设计。本文试图回归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这个经典案例,强调废弃地再设计中的场地本身的价值,从而给现代废弃地景观设计带来一些设计上的启示。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快餐化的时代里,长期关注景观价值、融入文化的精神场所的设计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笔者希望在废弃地的设计探索中,相关设计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汲取经典案例中的可取之处,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