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行业废气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范文1
[关键词]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发展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印染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节能减排成为印染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印染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减少污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印染行业概况
印染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是丰富纺织产品花色品种、提升纺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是体现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行业,也是纺织工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点行业。过去讲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产业链上的瓶颈,制约了纺织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经过近10年发展,印染行业的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等“瓶颈”问题得到很大改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纺织行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的制约日益凸显,努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印染行业资源环境压力是实现纺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
印染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在节能减排和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印染行业转型升级不仅利于其自身的发展,更是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是高能耗、高水耗和高污染大户。资料显示,与国外纺织印染企业相比,我国纺织印染企业单位产品的水耗和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左右。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深、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等特点,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印染行业的迅速发展,印染废水排水量和污染程度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分析国内外印染行业生产工艺技术和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我国与先进国家没有太大差距。我国很多大型印染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开发和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普遍认为,先进的工艺技术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相应环保设施相配套,并需要较高的运行费用;而我国印染行业是微利行业,很多中小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先进的工艺技术在行业内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因此,必须做好节能减排,从而带动整个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
四、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纺织印染企业要促进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纺织印染企业推行节能减排首要的条件是鼓励全员参与,加强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制定相关奖惩制度推动员工节能、降耗、减排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和控制,例如安装电表、水表等对水、电、蒸汽等能耗进行计量考核,同时实行染化料等得消耗日报制度控制原料使用量,并与员工薪酬挂钩,充分调动员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对于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印染前处理技术,传统的处理方式具有废水排放量大、pH值高、污染物浓度高、能耗大的特点,而目前主要以缩短加工流程、降低处理温度、以生化酶代替化学品为发展趋势,基本选用冷轧堆一步法工艺和酶氧一步法工艺。二是染色节能减排技术,目前染色节能减排技术更多的是从研制新型的低浴比染色机、改进工艺降低染色温度、采用非水介质进行染色和开发新型染料改变染色工艺等方面寻求突破,同时采用涂料染色和印花的新技术。三是后整理节能减排技术,低给液技术代替刮刀、轧液、给湿等,采用泡沫方式进行涂层及功能性整理的技术已趋于成熟,这对于节水、节能、降低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定型机废气处理技术
定型机废气治理通常有水喷淋处理工艺和静电式处理工艺。
(1)静电式处理工艺
静电式处理工艺原理为:利用用强电场使灰尘颗粒带电,当带正/负电荷的微粒通过除尘电极时,分别被负/正电极板吸附,从而达到除尘目的。静电式净化器应用于定型机废气治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①必须先虑尘后净化,通常选用多级机械过滤网。由于定型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纤维、油污,势必增加清理维护的工作量。
②定型机废气温度有时高达180-200℃,即使废气温度较低的工况,也难免着火的情况。此时如果系统没有安全可靠地保护措施,静电式净化器通常会因一次火灾而报废。
③静电式处理对净化设备的工艺、结构要求相对较高。
目前,运行中的静电式处理工艺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是一直没有有效解决定型机废气中的纤尘堵塞问题,同时静电式处理大幅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而水喷淋处理工艺因具有投资少(如LQDF型定型机废气治理系统每套市场价约人民币7.5万元)、运行费用低、治理效果明显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定型机废气治理工程。
(2)水喷淋处理工艺
LQDF系列废气净化器工作原理: 定型机产生的高温废气进入废气净化器,在导流 区经缓流、均流、扩散后进入喷淋区,烟气在喷淋区与高压水雾紊流接触,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纤维、尘、油雾被水雾捕集后经净化器底部排水口流入油水分离水箱中。经喷淋净化、降温后的气体由喷淋区进入脱水区,脱水后的洁净气体由净化器顶部通过排风管道排入大气。水喷淋式处理工艺应用于定型机废气治理,主要凸显以下优势:
①无需加装引风机,充分利用原有排风机的富余风压,不增加电能损耗;
②有效保护定型机风管,消除火灾隐患(净化系统运行后兼有灭火功能);
③烟气充分降温,有效回收废油产生经济效益;
④净化后的废气达标排放。
4、废水回用
(1)印染废水物化处理(混凝沉淀)生化处理组合(内循环厌氧+HCR/生物活性炭+接触氧化)纤维球过滤回用将各种生物处理单元(包括厌氧、缺氧、好氧、高级好氧等)进行组合用于生化处理是一种发展趋势。贾洪斌等采用了两种生物处理工艺,即将高效好氧工艺(HCR)法与生物活性炭法(PACT)相结合,提高了反应器中氧的利用率,增强了抗冲击负荷能力,提高了处理效率。该工艺后处理采用纤维球对原水进行过滤,过滤速度快、效果好,回用水质稳定。经过生产性试验表明,回用水用于皂洗是可行的,其回用水水洗后的布样色光、深度与自来水洗后的一致。
(2)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化学絮凝离子交换回用
韩国Kim等用流体床生物膜反应器结合化学絮凝和离子交换法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表明,整个集成工艺的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5.4%和98.5%,该工艺出水可回用到印染所有工序中,但该方案为了降低铁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依赖性较大,这难免会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频率。黄瑞敏等采用生物曝气滤池(BAF)精密过滤器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工艺处理回用经物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使原水的无机盐质量浓度(以硫酸根计)从400 mg/L降低到180 mg/L,硬度(以CaCO3计)从100 mg/L降低到50 mg/L。回用水与新鲜水以体积比1:1混合,可满足染整生产的一般水质要求,回用成本仅为0.3-0.4元/t,回用处理设施的投资费用约为700元/t,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3)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二氧化氯氧化(臭氧和其它高级氧化技术)过滤或者吸附回用
二级生化出水后采用氧化技术结合活性炭吸附工艺是当前印染废水回用技术经常考虑的工艺。氧化对废水脱色非常有效,可把复杂的染料大分子转化成了有机小分子,但过程中对CODCr去除非常有限。氧化工艺结合活性炭吸附工艺,两者相互取长补短,可大幅度提高印染废水的回用水质。
五、结束语
在印染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节能意识的提高和采用新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促进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范文2
摘要:应纺织染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BAT)编制需要,基于纺织染整基本工艺流程,本文对行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排放节点进行分析,确定了纺织染整行业主要污染物种类及来源。根据分析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管理指标、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 4 个方面,由18项具体指标组成,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纺织染整;评估;指标体系;最佳可行技术
中图分类号:X506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guideline on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dyeing and finishing of textile industry, the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node of waste water, waste gas and solid waste were analyzed. The types and source of main pollutant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the index system which was composed of target layer, criterion layer and index layer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index system included management indicators, economic indicators,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consisted of 18 specific indicators. The meaning and calculating method of each index were also described. Key words: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我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提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最佳可行技术体系。我国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BAT)是从2007年颁布实施《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才开始起步的,截至目前,已相继启动了面向钢铁、燃煤等行业的BAT指南编制工作,纺织行业尚无BAT指南可循。
构建纺织染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技术评估的基础环节,有利于完善纺织染整行业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实施管理方式从末端管理到全过程管理的转变。另外,通过技术评估与筛选,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鼓励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行业污染现状。
1 纺织染整污染与防治技术分析
1.1 产污节点分析
纺织染整是指对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以及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为原料的纺织材料进行以染色、印花、整理为主的处理工艺过程。
纺织染整过程通常分为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 3个步骤。前处理是在纺织材料尽量少受损的条件下,去除纺织材料上的天然杂质、浆料、助剂等各类杂质,提高纺织材料的润湿性、白度、光泽和尺寸稳定性,以利于后续染整加工。前处理主要包括烧毛、退浆、漂白、丝光等工序。染色/印花是对纺织材料施加色彩或花纹图案的过程。后整理指纺织材料在印染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纺织物品质、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的加工整理过程。纺织染整生产工艺流程产污节点如图 1 所示。实际生产中根据纤维种类、纺织材料形态、产品要求等不同生产工艺略有差别。
1.2 污染物来源分析
纺织染整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包括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纺织染整废水主要包括退浆废水、煮练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等;固体废弃物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次布料、染化料包装及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废气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定形机有机废气、烧毛机废气;其它污染主要为纺织染整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污染。由于纺织染整行业从前处理到后整理过程都有废水产生,废水排放量较大,且废水中含有残留染料与助剂等难降解污染物,污染物浓度较高,废水成为行业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对此,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评价主要以水污染防治技术为主。纺织染整主要水污染物及其来源见表 1。
1.3 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纺织染整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前处理和后整理阶段,根据废气组成不同可采用袋式除尘或喷淋处理,固体废弃物一般集中收集处理。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生物处理为主,物化处理为辅的组合处理工艺,处理工艺根据废水的水质特征、处理排放去向、排放标准以及技术经济指标来确定。
目前常用的好氧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A/O法等,厌氧工艺主要采用水解酸化工艺置于生物处理前,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物化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混凝沉淀法、混凝气浮等,在物化处理中常加的药剂为PAC、PAM、聚合氯化铁和次氯酸钠等。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一般还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工艺。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预防与治理技术分析如图 2 所示。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原则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之前,必须确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环境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结合我国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现状,本文在选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标体系构建最基本的原则,不仅包括选取指标的方法要科学,而且包括指标的标准化及指标权计算方法要科学。
(2)系统性原则。在现有掌握的数据条件下,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反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的本质特征,指标体系的整体评估功能大于各分项指标的简单总和,同时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关联性,使选取的指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独立性原则。同一层次上的指标不应具有隶属关系,保证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使指标能从不同方面反映上一层指标的具体内容。
(4)数量适中原则。一般来讲,将指标划分得越细,指标数越多,就越能全面反映技术的整体特征,但是,当指标数过多时,处理过程过于繁琐,很难保证人们判断的一致性,因此,选取的指标应具有代表性,数量适中。
(5)可得性原则。保证指标能够通过一般调研方法得到,对于那些不易得到的指标不列入指标体系。
(6)可测性原则。在可得性原则基础上,选取的定量指标必须可测,有具体的数值表示,选取的定性指标要易于指标的量化和标准化。
(7)可比性原则。与某一层次因素相关联的同层指标对系统描述程度有所不同,其权重赋值也不相同,因此选取的指标需具有可比性。
(8)实用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必须实用,既不落后于研究者现有认识水平,也不超前于现有生产力,符合我国国情。
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指标体系构建包括具体指标的确定、指标之间关系分析、指标权重的确定等 3 部分。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著名学者T. L. Saaty提出的,该方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指标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决策者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由于最佳可行技术是从现有污染防治技术中筛选,因此,选择的指标应该尽可能直观地反应现有污染防治技术的全面特征。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如图 3 所示。指标体系包括 3 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各项指标的确定充分考虑纺织染整行业污染排放特点与污染防治技术现状,采用文献调研与专家咨询相结合方式,运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得出我国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初步评估指标,然后将指标以问卷形式发给选定的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等,经过 2 ~ 3 轮Delphi法确定最终评估指标。
2.3 指标体系内容
指标体系准则层中管理指标为定性指标,需要划分优劣等级,由专家定性判断,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为定量指标,可根据计算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具体指标说明如下:
(1)改造难易程度:工艺设计是否方便未来进行升级改造,由专家定性判断。
(2)技术先进性:选用工艺的先进可靠程度,是否为主流工艺,具有示范效应,由专家定性判断。
(3)安全水平:被评估技术的安全可靠水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4)易操作水平:被评估技术的操作的难易程度。
(5)人员要求:被评估技术运行需要配备的人员数量。
(6)占地面积:被评估技术工程总占地面积。
(7)单位运行成本:被评估技术处理单位污水的运行成本,包括电费、药剂费、人工费、设备维护费、设备折旧费等。
(8)单位建设投资:被评估技术处理单位污水工程投资费用,包括土建费、设备购置费、工程设计费、及其他费用等。
(9)资源回用水平:用回用率表示,包括碱液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等,计算方法为回用水量/排放水量×100%。
(10)二次污染水平:被评估技术运行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种类及数量。
(11)能源消耗水平:被评估技术的单位污水耗水量、耗电量、药剂消耗量等。
(12)污泥处理处置:被评估技术剩余污泥量及处理方式。
(13)COD去除率:计算方法为(日均进水COD-日均出水COD)/日均进水COD×100%;BOD、SS、色度、TN、TP去除率计算参照COD,均为排放标准要求指标。
3 结语
本文对纺织染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行业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意见和构思。
(1)基于纺织染整基本工艺流程,分析了行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排放节点,确定水污染为行业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了废水污染源与污染物种类,结合污染物排放特点与污染防治技术现状,提出了纺织染整污染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
(2)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3 个层次共18个指标构成,涵盖了管理指标、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 4 个方面,直观的反应了现有污染防治技术的全面特征,指标体系可应用于纺织染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筛选,最终形成《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为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提供技术依据。
作者简介:刘晓剑,男,1985年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范文3
李会江进一步介绍说,劳动力密集、生产成本增加、行业门槛较低以致形成生产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得很多企业变成了微利、甚至是负利企业。加之企业自身经营多年来逐渐累加的养老、医疗、信贷等隐性生产成本要素,更加重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因此,对于像德棉集团这样的老牌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最大的压力还是引进大型节能生产设备时的资金压力。但实际上,企业在节能减排上面的困境,更多的是来自科研技术上的薄弱。
海兴材料总经理张连京就表示,在节能降耗上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还无法找到最优方案,特别是对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上,企业还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
目前,行业内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有节能减排的意识,也认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密不可分,但事实上并非每一个企业都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就表示,纺织服装行业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此资金和技术是制约这部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最为关键的因素。“资金决定了企业是否有钱、有能力去做一些环保项目,这里面包括成本的考虑等。”
调查中发现,在节能减排的困难中,有57%的企业认为自身科研力量薄弱,缺乏新技术,以至于节能减排的措施停滞不前;30%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实行节能减排工作;13%的企业认为公司领导主观意识不到位,未能将节能减排的政策提上议事日程。
通过对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查,目前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在节能减排方面,一些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执行标准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分散在工业园区外的小企业,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设施不健全,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使用不正常,偷排现象屡禁不止。
管理机制粗放,节能减排措施不到位。一些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老化,排水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有的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污水量大幅增加,而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配套跟进,废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性管理机制,水电汽油煤、染化料、废水废气废热废料等的供应、利用、排放、回收、处置方法粗放;在基础计量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少,不利于节能减排的监管和实施。
节能减排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关键技术支撑。印染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左右,对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盲目追求近期利益,忽视甚至无视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国产技术装备落后,而引进的节能节水设备价格是国内同类设备的1~3倍,使大部分企业难以承受,因此在技术设备支撑上面临着困难。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范文4
“关于雾霾的形成,目前普遍认为是燃烧造成的,因此工业燃煤、汽车燃油、火电厂烟气以及秸秆焚烧等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污染源,甚至连街边的露天烧烤也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但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挥发性有机溶剂对雾霾的贡献也不可小觑。而且,挥发性有机溶剂与雾霾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因此这类物质对大气环境的危害具有更强的隐秘性。”北京市人大代表陈宇在1月份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提交了1份名为《关于政府专项促进表面涂装行业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的建议》。建议中提到的“有机废气”实际上就是指直排到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也叫有机挥发物(VOC)。建议一经提出就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人对于有机溶剂和雾霾之间的关系表示不解。
“挥发性有机溶剂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VOC,苯类、酮类以及醇醚类等常温下易挥发的溶剂都属于这类物质。这类物质一旦排放到空气中,氧化后就会形成有机碳或气溶胶,有可能促成雾霾的产生。”陈宇如是说。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有关专家也表示,尽管挥发性有机溶剂不是形成PM2.5的最主要成因,但由其形成的有机二次气溶胶占到整个颗粒物的20%左右,治理难度较大。所以说挥发性有机溶剂也是对PM2.5有重要贡献的一类污染源。
一份雾霾的成分分析研究报告也显示,北京地区雾霾成因中,除了燃煤、机动车、工业用燃料以及扬尘外,来源于有机溶剂挥发所形成PM2.5对于雾霾的贡献率达到了17%。
那么,这些有机溶剂是从哪里来的呢?特别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大部分的化工产业已经隐退,按理讲不会有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针对这样的疑问,陈宇表示,“表面涂装行业是北京地区的空气中有机溶剂的来源之一,其中包括汽车工业、家具涂装和包装印刷三大行业。尽管大规模的基础化工产业已经从城市中迁出,但汽车修理、家具涂装以及包装印刷行业等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依然存在化工环节。这些产业中用到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溶剂。”
源头控制是根本
涂料、包装印刷等产业环保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事实上,早在雾霾问题广受关注之前,涂料、黏合剂、印刷油墨等行业为适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就已经在推广水性涂料、黏合剂等环保产品。当时关注的重点是减少甲醛、苯类等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溶剂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安全的醇或酯类溶剂以及水。而2013年雾霾问题的凸显,为涂料和黏合剂等环保化发展又增加了新的压力,不仅是有毒的溶剂要减排,就连无毒的挥发性醇类、酯类有机物的排放量也要控制。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刘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减少涂料行业中VOC的排放量,近年来,涂料行业一直在推广水性环保型涂料。目前,水性涂料在涂料总产量中已经占到了50%,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涂料已经实现了水性化,木器家具漆中水性漆的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去年,水性木器漆的产能增长很快。但尽管如此,在涂料总量中还有一半的涂料是溶剂型的。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提供的2012年的调查显示,涂料加上涂装行业VOC的年排放总量多达四五百万吨。
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晓东表示,涂料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建筑用涂料,一个是工业用涂料。西方发达国家在环保型涂料的开发和应用上比我们先进。西方国家建筑用涂料的水性化程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中国现在达到80%左右;而工业涂料,西方国家水性化的比例达到了50%,而中国只有10%左右,这个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和各个省市层面,都在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和途径就是要用水性化的产品来取代溶剂型的产品。”赵晓东强调。
去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在包装印刷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2012年12月国务院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列出的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程项目中,87家包装印刷类企业榜上有名。对此,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表示:“复合膜包装行业必须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污染治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大水性油墨和水性黏合剂的推广力度,这是治污之本,是方向。目前国内水性油墨研发和应用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在部分产品中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支撑。”
陈宇也强调说,在VOC的减排上,源头防控是重要手段。在涂装工艺中,溶剂是不参与成膜的,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任其挥发到空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和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水性产品、高固含产品及无溶剂产品将逐渐替代溶剂型产品。环保涂装产品的视觉效果略差于传统产品,但这个差别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此,鼓励环保产品的推广和替代是解决有机废气治理的有效途径。
后端回收更关键
尽管开发环保型的水基产品已经成为涂料、胶黏剂、油墨等行业的大势所趋,但国内包装印刷、家具涂装、纺织印染等行业仍在大量使用溶剂型涂料、胶黏剂等产品。这固然是由于相关的水性涂料、水性胶黏剂等环保产品在性能上还有不足,工艺尚不成熟,但更重要的还是成本问题。因此,在这些行业中加强对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为减少VOC排放的关键,也是减少雾霾的后端治理环节。
对于复合膜行业中有机废气的收集和处理,钱桂敬表示:“行业应加快积极推广比较成熟的活性炭吸附技术,通过对有机废气吸附、脱附、提纯、分离并循环使用实现达标排放。要保证干法复合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实现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同时还要研究探索印刷工序使用的混合溶剂油墨产生的有机废气的回收利用,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他建议,在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综合治理中,复合膜行业可以借鉴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经验。传统合成革采用DMF溶剂型聚氨酯,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在合成革集中传统产业区温州市,在《合成革行业整治提升方案》指引下,各企业在DMF回收和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取得较好减排效果。
刘杰也告诉记者,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家具行业也加强了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减排工作,目前苏浙一带的企业多采用气化燃烧炉处理有机废气,北方的一些企业还对有机废气燃烧处理中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既减排又节能。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回收只是减少VOC排放的第一步,如果回收的有机溶剂不能再利用,就不能真正达到减排的目的。目前在汽车制造与维修、家具涂装和包装印刷等行业中,规范企业基本上可以做到有密闭的操作空间。而其他的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回收装置。即使是有回收装置的企业,如何处理回收来的废弃有机溶剂,也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通常情况下,挥发性有机溶剂通过活性炭或碳纤维的吸附,只是简单地把溶剂收集、固化下来,而要让回收来的溶剂有个好的去处,就必须要经过高压解附、高温蒸馏,多组分溶剂还要经过精馏分离后,才有利用价值。
“能不能回收虽然重要,但回收来的溶剂去哪了,是我更加关心的。”陈宇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如何处置回收来的溶剂是让那些规范企业感到头痛的一件事。不做回收处理,只要没人查没人管,就完事大吉;而要进行回收,首先是要有前期投入,之后还要定期更换吸附剂,而回收的溶剂要实现再利用,就要进一步配套更多的脱附、蒸馏、精馏等装置。因此,只要搞回收就要不断地投入。这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去做只增加成本而没有效益的事。”
因此,陈宇认为,在这样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气回收的环保产业上,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市场驱动力,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显得至关重要。他在提交给北京市人大的建议中指出:一是要通过立法和制定标准,辅以优惠扶持政策,强力推广不限于环境标识的环保涂装产品和技术,限制溶剂型涂装工艺的新立和扩建;二要倡导有机溶剂回收再利用,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回收再利用有机溶剂,就地循环减排;三是地方财政补贴支持专业单位建立复杂成分回收溶剂的精制分离公共服务平台装置,就近为表面涂装企业提供安全的专业技术服务与合作;四是加强回收溶剂再利用过程中的专业安全监控,让专业单位去处置危险化学品,减少事故隐患。
专业处置效率高
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需要专业的化工技术。尽管汽车制造、家具涂装以及包装印刷行业有机溶剂总的排放量多达数百万吨,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一年的排放量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如果要求每家企业都按照使用-回收-精制-再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有机溶剂,建立起全套的化工装置单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陈宇认为,虽然在包装印刷、家具涂装、织物印染工业中制定法规标准推广挥发性有机物的末端治理技术措施十分必要,但无论从投资、效益,还是技术、安全环保角度考虑,单个企业都没有能力上马精制分离项目。企业虽然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将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了吸附,但如果回收的溶剂不能分离精制再利用,只能以极低价格甚至贴钱转移给其他客户,那么这个投资就没有经济回报,企业就没有积极性。而转移出去废溶剂如果没有专门的企业对其进行脱附、分离、精制,它就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如果溶剂再次排放到空气中,其对环境的污染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
如何为回收来的溶剂找到一个更好的去处,使其不再成为污染环境的祸首,答案就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据陈宇介绍,溶剂回收后的处理涉及到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化工单元,高压解附、精制分离,如果不是专门的化工企业,拥有专业技术手段,是不大可能做好的。在没有化工生产经验的非化工企业中运营化工装置,增加的安全隐患不言而喻。把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做,是处理城市中有机废气的最佳选择。
在北京化工集团就有这样一支专业的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机构,为本市的一家显示器和电机元器件生产企业配套处理其回收的有机溶剂。回收来的溶剂经过解附、精馏,就拥有了使用价值,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可循环的回收再利用的模式。
“我就是从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中得到启发的。”陈宇表示,“像有机溶剂这样化学品的处置一定得由专业的化工企业来承担,才能做到安全、环保。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建立专业化的精制分离处理中心,对周边企业的回收溶剂进行集中精制分离处理十分必要。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安排建立包装印刷、家具涂装、织物印染等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建设公用的有机溶剂回收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入园集聚生产,也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专业化处置模式。”
但他同时也指出,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是一种公益事业,从经济学角度讲,是没有市场驱动力的。他建议,政府与其将精力用到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惩罚性管理上,倒不如变“堵”为“疏”,把资金用到对专业的回收企业的支持上,在用工、用地和税收等政策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扶持这一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节选
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黏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对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到2017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推进非有机溶剂型涂料和农药等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积极开发缓释肥料新品种,减少化肥施用过程中氨的排放。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范文5
[关键词] 福建省 节能减排 技术研究
“十一五”是福建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重化工业的特征将更加明显,结构性污染问题还会加剧,对环境的承载将产生更大的压力。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品能耗高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增长、地区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福建省各重点行业所需的节能减排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客观的、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依据,推进福建省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目标。
1 福建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1.1 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改变,福建省产业集聚和集群不断发育壮大,现代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将同步推进,但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型阶段,经济增长依靠高投入。为此,福建省制订了《福建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提出“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0.94吨标准煤下降到0.79吨标准煤以下,降低16%;全省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二氧化硫为42.4万吨,比2005年削减8%;化学需氧量为37.50万吨,比2005年削减4.8%,其中2008年总量不超过38.4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60%,降低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福建省主要从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合理规划布局,实施区域整治工程;加强重点项目治理等方面落实《福建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
1.2 主要任务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全面取缔关闭国家明令取缔淘汰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日常监管,特别是小冶炼、小造纸、小化工、皮革制造等废气、废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目前能源消耗主要存在于冶金、化工、印染、火电等行业,福建省根据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情况,提出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应重点实施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等节能示范工程项目。
而要达到这些任务和目标,就必须推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化工行业需加强合成氨、烧碱、电石和石油炼化节能;印染行业应研究开发低污染、节水型的新工艺技术;而火电行业作为SO2排放的大户,研究先进的脱硫工艺并实现烟气脱硫国产化是目前迫切需要;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重点应以节能为主,落实水泥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冶金行业废气排放量大,应提高废气治理方面的技术;造纸行业能耗高、污染大,应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回用技术。
2 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
福建省高污染和高消耗的重点行业有:化工、印染、火电、水泥、冶金和造纸等。根据各行业不同的现状,可采用不同技术,主要的节能减排技术有:
2.1 化工行业
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精制技术──双甲新工艺;合成氨气体净化新工艺──NHD技术;天然气换热式转化造气新工艺及换热式转化炉;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磷酸生产废水封闭循环技术;干法乙炔工艺等。
2.2 印染行业
低污染、节水型印染新工艺是一项系统化的印染工艺技术,是和品种、助剂、设备同步发展的。福建省印染行业可以采用的节能减排新工艺有:酶法退浆工艺;棉布前处理冷轧堆一步法工艺;氧漂后的生物酶脱氧工艺;等离子织物整理新技术;雾染色工艺;红外线定向辐射器代替普通电热原件及煤气技术;超临界流体染色(SFD)新工艺。新设备有:连续轧染生产自动在线检测控制系统,实现连续轧染色差的在线检测与控制;染色机冷凝水和冷却水的回收使用。染化料、助剂的选择方面应用环保型固色剂、助剂;采用已通过生态纺织品认证的产品和高效活性染料。在综合回用技术上,采用新型吸附剂吸附回收重金属;超滤法回收染料、浆料;漂洗水的回用及脱色剂再生。
2.3 火电行业
侧重于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国产化,福建省主要的烟气脱硫工艺可以采用: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炉内喷钙尾部增湿烟气脱硫工艺;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海水脱硫工艺。各个工艺都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2.4 水泥行业
福建省水泥行业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增加原料利用效率,利用余热发电等方式来节约能源,主要技术有:工业废渣取代水泥生产用原材料或混合材料;低温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挤压联合粉磨工艺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余热发电技术;散装水泥装、运、储、用技术;掺用工业废渣生产复合水泥技术;新型干法水泥采用低挥发份煤技术。
2.5 冶金行业
福建省冶金行业主要节能减排技术需求有:焦炉煤气脱硫脱氰;高炉余压发电(TRT);焦化干法熄焦;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燃气轮机发电节能技术。
2.6 造纸行业
福建省造纸行业废水削减技术可以采纳:洗涤―筛浆系统用水的封闭循环串联洗选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ECF);废纸中印刷油墨高效脱除技术及装备;超高得率制浆技术等其它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中小造纸企业黑液处理技术有:黑液的资源化―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
3 结论
以化工行业、印染行业、火电行业、水泥行业、冶金行业、造纸行业的新技术为重点,与节能减排的任务紧密结合,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技术,以推进福建省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技术需求研究报告[R], 2009~2010.
[2] 陶从喜.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9,(5):980-985.
纺织行业废气治理范文6
“在经历了两年困难时期后,德国纺机制造商终于看到了希望。”VDMA纺织机械协会主席、Karl Mayer纺织机械公司常务董事Fritz P. Mayer先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订单明显增长
2008和2009年,德国纺机制造业的加工和出口量均出现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下滑。但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订单明显增加,同时拉动了出口的积极增长,该季度的出口总额达到 5.55 亿欧元。今年1 ― 2月,德国纺机的出口总额已达 5.33 亿欧元,按照目前的形势保守估计,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总额大幅超越2009年同期。
亚洲领跑出口市场
2009年德国约有 55% 的纺机出口到了亚洲,总价值达18 亿欧元,其中最大的两个进口国 ―― 中国和印度分别从德国进口了6.28亿和1.61亿欧元的纺织机械和相关配件。2010年前两个月,中国从德国进口的纺织机械器材总额同比增长了37%,达8 300 万欧元。除中国以外,亚洲其他国家对德国纺机的进口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伊朗的进口总额为 680 万欧元,同比增长 50%;泰国进口 410 万欧元,同比增长 42%;越南进口 170 万欧元,同比增长 35%;孟加拉国进口 270 万欧元,同比增长8%。
5 000 m2的参展总面积
德国纺机制造商对ITMA ASIA + CITME 2010的参展热情进一步印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CEMATEX(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所有的成员协会中,以 105 家展商组成的德国国家展团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展团。德国所有知名的纺机制造商将联合展示“德国制造”的魅力和品质。
本届展会中,“可持续发展的纺织生产”将成为德国国家展团的主题,具体包括一些关乎经济和政治的热点话题如能源和原料价格、原料成本以及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等。几乎所有的纺织品加工商都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对自己的原料流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因为这关系到消费者权益、废气废水的治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以及能源效率等。中国作为德国纺机最大的消费市场,已将这一课题列入其五年发展规划中。本次展会上,德国纺机展商将展示如何通过创新技术进行可持续的节水、节能及原材料节省。
VDMA问讯台位于E1馆“协会村”的D61展台,届时欢迎广大对德国纺机技术感兴趣的专业观众前往咨询和洽谈。在其 26 个参加德国国家展团的会员企业中,将有 6 家在W2馆集体亮相,6 家在W5馆联合参展,其余 14 家则分布于各个展馆中独立参展。
参展指南
参加展会的专业观众如果想提前了解德国展商的相关信息,可以使用VDMA准备的网上参展指南,按照字母排序、行业分类等可方便查找相关信息,同时还可预约洽谈。电子参展指南于5月底以邮件形式发送给亚洲主要市场的大约 3 万家纺织企业。VDMA问讯台届时也会发放该指南的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