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管理知识培训

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文1

附件1

“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对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师培训者的集中培训,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引领和推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各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三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培训对象

第四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为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教师及骨干教师培训者等。

第五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参训教师原则上应具备高级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第三章 培训内容

第六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确定。

第七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厅函〔2012〕5号)要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内容,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实施主题式培训,为学员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章 培训机构

第八条 教育部评审认定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院校(机构)资质,并根据培训绩效和项目需要对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进行动态调整。

第九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由教育部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第五章 学员选派

第十条 省级教育部门根据教育部下达的年度培训名额和培训对象条件要求,推荐参训学员,优先选派承担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及本地教师培训任务的骨干教师。

第十一条 参训学员选派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教师申请、学校推荐、省级教育部门审核的程序进行。省级教育部门要充分考虑学员地域分布均衡性,原则上参加过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教师3年内不再推荐参加同类项目。

第十二条 省级教育部门要通过“国培计划”网站(),及时报送参训学员信息。教育部将对各省报送的学员信息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学员,取消参训资格,并网上通报。参训学员资格认定后,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会同省级教育部门通知学员按时参训。教育部、财政部将根据各省报送的学员信息质量、学习效果等因素,核定下一年度培训名额。

第六章 培训管理

第十三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科学研制培训实施方案。

第十四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培训方案研制、统筹指导等工作,原则上为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人员。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根据项目要求,遴选熟悉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实际的学科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原则上省域外专家不少于35%,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50%。

第十五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库,整合优质资源,同时注重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择优遴选生成性资源参加“国培计划”资源评审,原则上每学科(领域)报送资源不少于1件。

第十六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注重培训方式方法创新,采取参与式、研讨式、案例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将专题学习与现场观摩实践相结合,注重学员参与,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十七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培训场所、培训设备、食宿条件等,为学员培训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实践提供保障。

第十八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制定教师考核、学员评价等相关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第十九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有效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课题合作研究、跟踪指导等手段,做好学员训后服务。原则上训后跟踪服务期不少于3个月。

第七章 职责分工

第二十条 教育部、财政部负责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工作。成立“国培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研制相关标准,进行项目指导、咨询和评估工作。“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和管理工作,利用“国培计划”网站和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支持服务工作。

第二十一条 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学员选派和管理工作。要将学员学习情况与其考核奖励挂钩,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员“种子”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十二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主管“国培计划”实施工作,指定项目统筹管理部门,组织协调教师教育水平较高的院(系、所)或部门承担培训任务,完善项目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八章 绩效考核

第二十三条 教育部、财政部负责项目绩效考核工作,采取网络匿名评估、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培训承担机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培训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学员满意度、培训效果、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等。考核结果将及时反馈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并作为资质调整、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按照项目实施相关要求,认真做好绩效自评工作,并于每年12月底前向教育部报送绩效评估报告、学员评价表等总结材料。

第九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五条 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培训期间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教学资源费、场地设备租用费和宣传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须按要求编制项目预决算,教育部分期将项目经费拨付到培训任务承担机构。

第二十六条 教育部、财政部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的项目实施、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或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调整项目预算安排和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并作为以后年度审定“国培计划”项目承担任务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七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违规违纪问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2

“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对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师培训者的远程培训,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引领和推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各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三条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培训机构

第四条 教育部通过专家评审确定远程培训项目培训院校(机构)资质,并根据培训绩效和项目需要对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进行动态调整。

第五条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采取招投标方式,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第六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按照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要求,做好培训专家团队组建、培训课程资源开发、骨干培训者集中培训、远程教学与辅导、学员学习支持服务等环节的工作。

第三章 学员选派

第七条 省级教育部门根据教育部下达的年度培训名额和培训对象条件要求,推荐骨干培训者和参训学员。

骨干培训者要遴选教育技术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或优秀教研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

参训学员选派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教师申请、学校推荐、省级教育部门审核的方式进行。省级教育部门要充分考虑学员地域分布均衡性。

第八条 省级教育部门要通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监测与管理平台(),及时报送骨干培训者和参训学员信息。教育部将对各省报送的学员信息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学员,取消参训资格,并网上通报。参训学员资格认定后,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会同省级教育部门通知学员按时注册和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将根据各省报送的学员信息质量、学习效果等因素,核定下一年度培训名额。

第四章 课程资源

第九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厅函〔2012〕5号)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内容,开发建设课程资源。

第十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应按照模块或专题设计课程内容,应包含专家授课、文本解读、案例分析、研讨主题、学员作业等。视频与文本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要搭配合理。视频课程(包括专家讲座和案例)学时原则上不少于培训总学时的50%。

第十一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择优报送课程资源参加“国培计划”资源评审,原则上每学科(领域)报送资源不少于1件。各机构提交的课程资源数量和质量将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教学与辅导管理

第十二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科学研制培训实施方案。

第十三条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培训方案研制、统筹指导等工作,原则上为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人员。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根据项目要求,遴选熟悉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实际的学科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建培训专家团队,负责培训方案设计、课程资源开发、骨干培训者培训、教学引领、集中辅导答疑、培训简报编发等工作。原则上按生师比不高于500∶1配备,每学科(领域)团队成员原则上不少于10人,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35%,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50%。

第十四条 省级教育部门要统筹指导市(地)、县级教育部门遴选骨干培训者,组建地方辅导教师团队,按生师比不高于100∶1配备。地方辅导教师团队负责网络班级的教务管理、研讨组织、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班级简报编发等工作。

第六章 骨干培训者集中培训

第十五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负责对骨干培训者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解读培训方案和学科培训主要内容;讲解网络平台功能与操作流程,包括平台注册、在线学习、交流研讨、简报制作、作业提交及评价等环节的操作方法;讲授远程培训学员管理的职责与技能等。

第十六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采取专家讲授、研讨交流、操作演练等方式开展培训。培训期间应组织不少于3学时的网上操作演练,特别是在远程培训开始前,应安排不少于1次的远程演练。培训结束后,各机构须向教育部提交不少于1期的集中培训工作简报。

第七章 远程教学与辅导

第十七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组织教学专家团队认真做好远程培训的教学引领工作。实施专家在线值班制度,原则上每天安排不少于3名专家值班,引领学员交流,包括主题研讨、作业点评等方面。定期开展集中辅导答疑,原则上每10学时不少于1次,要利用视频、音频等手段,核心专家须全程参与。编写培训简报,原则上平均每10学时不少于1期,反映学习效果,解答学员关注的共性和重难点问题,点评优秀作业,引领下阶段学习等。

第十八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会同省级教育部门组建网络班级开展教学,原则上每班不超过100人。地方辅导教师团队负责网络培训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学员按进度学习、参加集中辅导答疑,进行班内交流研讨等;解答学员疑问,评阅学员作业并推荐优秀作业,推荐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编发班级培训简报,原则上平均每10学时不少于1期。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建立教学专家团队与地方辅导教师的交流协作机制。

第八章 技术支持与服务

第十九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的远程培训平台,要为教学专家团队、地方辅导教师团队、参训学员等提供课程学习、教学引领、辅导答疑、互动交流、培训简报、作业评价、问卷调查等方面支持。原则上要具备视音频双向互动交流答疑功能;要提供项目主页、区域主页、学科主页、班级主页和个人主页等多种主页,便于远程培训管理;要提供平台操作手册。

第二十条 远程培训平台要监控学员学习过程,加强信息监测与反馈管理功能,及时反馈学员注册、学习过程和培训效果等信息。

第二十一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配备专职管理和技术服务团队,设立服务热线,及时解决问题;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定期向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部门报送培训工作监测报告,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期。

第九章 职责分工

第二十二条 教育部、财政部负责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的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工作。成立“国培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研制相关标准和审核课程资源,进行项目指导、咨询和评估工作。“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和管理工作,利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监测与管理平台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支持服务工作。

第二十三条 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学员选派和管理工作,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指导、监管、评估,并按时报送工作简报和培训总结报告。

第二十四条 市(地)和县级教育部门负责本地项目组织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地方辅导教师团队的工作和参训学员的学习;协调有关部门,整合资源,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做好本地项目的总结评优工作;将参训学员学习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第二十五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按照项目实施相关要求,组建教学专家、管理与技术服务团队,认真做好教学指导、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会同各地教育部门做好地方辅导教师团队的管理工作;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对参训学员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第十章 绩效考核

第二十六条 教育部、财政部负责项目绩效考核工作,采取网络匿名评估、专家实地考察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培训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学员满意度、培训效果、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等。考核结果将及时反馈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并作为资质调整、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七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绩效自评工作,并向教育部、财政部报送培训绩效评估报告、学员评价表等总结材料。

第十一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八条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培训期间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教学资源费、场地设备租用费和宣传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须按要求编制项目预决算,教育部分期将项目经费拨付至培训任务承担机构。

第二十九条 教育部、财政部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的项目实施、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或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调整项目预算安排和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并作为以后年度审定“国培计划”项目承担任务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违规违纪问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财政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3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

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幼师国培)管理,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的主要目标任务是: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引导各地规范教师培训管理,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第三条 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由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培训对象和模式

第四条 中西部项目分为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三种模式。

(一)置换脱产研修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采取院校集中研修和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参训教师与指导教师如影随形,全方位参与备课、授课、研课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下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组织高年级师范生或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顶岗实习或支教,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到具备资质的院校进行3个月左右的脱产研修(院校须组织教师到优质中小学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影子教师”实践),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带头作用的优秀教师。

(二)短期集中培训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骨干教师。采取集中培训方式,组织骨干教师到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进行10~20天的培训,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能力发展。

(三)远程培训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采取网络远程培训和线下研讨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对教师进行80学时左右的专项培训,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能力,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第五条 幼师国培分为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转岗教师培训三种模式。

(一)置换脱产研修对象为农村幼儿园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采取院校集中研修和优质幼儿园“影子教师”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高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或城镇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或支教,置换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具备资质的院校进行3个月左右的脱产研修(院校须组织教师到优质幼儿园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影子教师”实践),为农村培养一批在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带头作用的优秀教师。

(二)短期集中培训对象为农村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采取集中培训方式,组织农村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到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进行10~20天的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学前教育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以“参与式培训”为主,重视优质幼儿园观摩实践,促使幼儿园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科学保教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转岗教师培训对象为农村幼儿园未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的转岗教师和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优先培训新入职的转岗教师。以院校集中培训与优质幼儿园实践为主,组织转岗教师和高校毕业生到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进行120学时左右的集中培训,可根据需要辅以远程培训方式,远程培训学时原则上不超过三分之一。帮助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学前教育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科学保教能力。

第三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教育部、财政部负责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的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工作。“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具体工作。

第七条 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负责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制订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项目工作机制,监督检查项目工作进展情况。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八条 每年5月,省级教育、财政部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项经费预算,从本地区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出发,制订培训方案。

采取招投标方式,遴选符合资质条件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要发挥省域内外高水平院校的作用,承担集中培训任务的省外院校比例不少于25%。各省(区、市)的招投标通知要在“国培计划”网站()公布。

第九条 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及时将年度实施方案和招投标结果报送教育部、财政部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按照培训方案启动实施培训工作。

第五章 培训管理

第十条 省级教育部门要核定承担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任务的院校(机构)资质,指导各地遴选优质幼儿园和中小学作为教师实践基地。

第十一条 各地教育部门要明确参训学员条件要求,采取教师申请、学校推荐、教育部门审核的方式确定选派教师。要充分考虑学员地域分布均衡性,原则上参加过集中培训项目的教师3年内不再选派参加同类项目。要加强学员管理,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条件。

第十二条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培训课程管理,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厅函〔2012〕5号)相关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十三条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组建专家团队,设立首席专家,负责方案设计和统筹指导等工作。要优先遴选“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35%,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50%。

第十四条 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培训课程资源整合,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要求,开发建设新资源,加工利用生成性资源,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库,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第六章 绩效考核

第十五条 教育部、财政部采取网络匿名评估、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省(区、市)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中央专项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自我评价和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的绩效考核,要将考核结果作为资质调整、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各省(区、市)要于每年12月底前向教育部、财政部报送项目实施工作总结,主要包括: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培训工作简报(每单位不少于5期)、绩效考评报告、学员信息统计表等,绩效考评报告须报送文本及电子版,其他材料报送电子版。

第七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实施,主要用于支付培训期间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教学资源费、场地设备租用费。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各省(区、市)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数、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省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等因素核定年度专项资金预算。

第十八条 农村中小学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交通费,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5号)有关规定,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第十九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按照有关要求,向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提出拨付经费申请,经审核通过后,由省级财政部门将项目经费拨付至培训任务承担机构。

第二十条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将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自觉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预算执行、经费使用和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教育部、财政部对各地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或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附 则

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文2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军队工程建设领域推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一)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的类别

军队工程建设项目按建设用途可分为国防工程、营房工程、后方仓库工程、企业化工厂工程、离退休干部住房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及保障军队需要的其他工程7大类。按建设性质可分为新(迁)建工程、扩建工程、改建工程和恢复工程。按投资规模可分为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小型项目和零星项目4类。按列入军队建设计划的时间可分为预备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在建项目和停缓建项目。

(二)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军队工程建设项目除具有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固定性、建筑产品单件性和消耗大、周期长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 军事时效性

军队工程建设是为军队提供工程保障的基础工作,受军事行动快速机动特性的支配和影响,以服从军事需要、保障部队作战胜利为目的,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军事时效性。

2 保密性

军事工程建设是军事战略、战役部署的具体体现,是战场准备的直接反映。其建设地点、战术技术要求、内部结构等等,都属军事机密,有的还要伪装外形,示假于敌,隐蔽意图,以保证战争、战役、战斗的胜利。因此,一般均具有严格保密要求。

3 选点的局限性

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的地点确定,是以服从军事战略部署为前提的。有的军事工程项目即使建设条件不充分或不完全具备,甚至要付出比通常更多的代价,也必须按照作战、训练、设防、防御等军事需要进行建设。

4 综合性

军队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军事经济活动,战术技术要求很高,内部结构复杂,需要军队各部门配合协作乃至国家许多部门提品和服务,才能建成。

5 非生产性

军队工程建设项目就其性质来说,主要是非生产性的简单生产。其投资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军队工程建设是一种以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军事经济活动。

(三)军队工程建设采用项目管理方法的意义

军队工程建设采用项目管理,有助于项目各子系统目标的控制和各子系统项目之间的协调,使项目效益达到最大。

1 保证工程周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军队工程建设项目技术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建设周期不可避免地延长。如何在预定建设周期内完成建设任务,成为一大难题。项目管理就是从项目全局观念出发,对项目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缜密地计划和组织,严格控制各阶段、各层次的时间进度,以实现满足项目总体建设周期的要求,达到按期完成的目的。

2 控制经费

军队工程建设在项目全寿命期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如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就会导致经费严重超支。项目管理强调对项目资源的有效控制,编制经费资源计划,及早进行费用估算和预算,采用科学的方法严格控制费用的变更,做到充分利用资源,从而节约经费。

3 降低风险减少失误

对于大型军队工程建设项目,无论是作为投资方的国家,还是作为工程建设方的部队,都难以承担由于管理失误而造成的巨大损失。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采用的是现代的、科学的、发展的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和减少失误,保证建设项目的成功。

二、在军队工程建设领域开展项目管理培训的需求

(一)完善知识结构的需要

军队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大批既懂工程技术又懂项目管理的人才。但是,目前工作在军队工程建设领域的干部,大部分毕业于工程技术院校,对工程建设技术非常精通,但对工程建设管理知识特别是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掌握得很少。然而,军队的工程建设管理干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主要担负管理的职能。因此,他们急需补充管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担负起应有的重任。

(二)提高管理技能的需要

在军队工程建设领域中,有部分干部是营房管理专业毕业,系统掌握着营房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管理的知识。特别是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对军队工程建设管理干部管理知识的更新,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沟通协调的需要

目前,项目管理技术在全国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地方建筑行业,更是十分普及。军队在实施工程建设项目中,需要相当数量的地方工程建筑单位支援,在与这些单位的合作过程中,采用一致的管理技术、术语和标准,才能达到快速地沟通和理解,达到协作的默契和顺畅。因此,与协作单位管理机制的接轨,对我们尽快全面地普及项目管理知识提出了极为现实的要求。

三、项目管理培训模式的设想

(一)组训方式

由于军队工程建设管理干部分散在各部队,对一个单位来说,人员相对比较少,每个人的知识基础和需求也不一样,很难形成培训规模。因此,军队工程建设管理干部项目管理培训必须由总部牵头组织,各单位根据需求选派学员参训,或者选择参加地方组织的培训。

(二)培训类型

1 举办项目管理培训班

该培训班以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项目管理的由来、发展和基本概念,讲述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源与成本管理、质量与风险管理、沟通与冲突管理的理论及方法,以及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使学员对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初步掌握项目管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培训班还可以设置项目管理演练,通过管理一个虚拟的项目,运用“模拟演练”的方式,将项目管理理论与项目管理实战结合起来,使参训学员在模拟环境中,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项目管理的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管理等内容,以及相关工具的运用和格式文件的制作,体验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提高项目管理的实际能力。通过演练,学员们体验和积累了在理论教学阶段无法揭示和传授的项目管理实际应用策略和心理等方面的过程和感悟,并内化为对项目管理知识和相关工具的真切体会和实际把握。

2 举办项目管理专题研讨班

针对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某一方面的常见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培训可采取4个步骤:第一步,学员根据培训专题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梳理,并将问题在研讨中提出;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其他学员从中挑选出自己可以为其解决的问题进行准备。第二步,聘请国内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拓学员的思维。第三步,再次进行研讨,采取互相帮助解决问题的办法,学员根据前次研讨中部分学员提出的问题,介绍自己在工作中解决的办法。第四步,对于学员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聘请专家进行出谋划策,大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举办国际认证培训班

根据国际认证的要求举办培训班,使参训学员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掌握项目管理的主要技术和工具,能够熟练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实施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履行管理职责的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后,经认证考试合格,颁发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相应的等级证书。

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文3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各家烟厂都在奋力争取易地技改机会。然而,烟草行业建设项目复杂而且需求多变,熟悉卷烟工艺的项目管理公司为数不多,一般由业主自行成立项目管理团队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况且,烟草行业业主项目管理团队往往是因项目的产生而临时组建的,团队部分成员采用借调方式从不同部门抽调参与项目,部分成员既要参与项目又须兼顾原部门工作,项目团队人数紧张,很多人员缺少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背景和经验。随着项目的开展,项目管理团队的人数、成员和职能会不断发生变化,呈现跨组织性与动态性特点。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本文结合烟草行业业主项目管理团队的特点,就某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能力的提升路径进行研究。该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是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的,项目按照年产卷烟400亿支(80万箱)的生产规模进行规划设计,新建联合工房、辅料综合库、香精香料库、生产管理用房、雪茄烟研究中心、后勤服务用房、动力中心、污水处理及工业垃圾站等多个单体,涉及土建、工艺物流、公用工程、信息化等多个专业。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专业多、使用需求多变、管理协调难度大,是一项由国有资金投资的大型技改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团队工作的整体水平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任何项目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因此,提高业主方项目团队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内部人员组合

1.1项目管理团队组建阶段

根据项目条件确定项目管理团队成员来源,编制项目管理团队人员需求计划。根据确定的项目任务,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为指标选取借调部分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团队人员严格挑选,保证项目团队人员的工作效能,参加人员必须懂业务、专业技术较好、责任心强。

1.2项目管理团队运作阶段

经过多轮技改,卷烟企业一般拥有一批优秀的建筑、公用工程、工艺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的借调人员大多都是年轻人,有学历、有知识、有活力、勇于创新,具有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需要了解自身的长处和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为团队贡献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取长补短,共同协作以实现项目目标。以某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为例,以项目总体投产为目标,考虑工程量大小,按施工先后顺序制定项目结构图,分为联合工房(一标段)、动力中心(二标段)、综合楼(三标段)、厂区四外工程(四标段)。此项目按标段进行划分一方面设计图纸可以分标段出图、分标段开工、节省开工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各标段开工时间有前后间隔可以弥补项目管理团队人手紧张,新手多的不足。项目团队是由跨职能部门的人员组建的,高层对项目的支持和重视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本项目由副厂长作为整个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的组长,部门领导作为项目的协调负责人与协调配合人,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在专业组项目负责人与配合人的选用上,以博弈论为导向,以建筑工程组为例。如杜工、陆工(手头暂时有别的项目)是多年的老技改,经验丰富;柴工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但缺少经验;欧工善于学习、适合做现场管理。所以,一标段先施工时,由经验丰富的杜工作为项目负责人,柴工、欧工进行配合,并且跟随着杜工学习;随着项目的推进,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和学习柴工与欧工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提高,再分别担任其他项目的专业负责人,杜工、陆工进行配合。这样既能缓解人手不足的现象,又能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

2制定有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培训方案

2.1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

往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项目管理知识,而项目管理人员又缺乏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做到专业技术与项目管理知识并重。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加强工作程序、工作环境、项目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团队内部要互相学习、协调合作、比学赶超,以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打造学习型项目管理团队。技术改造是一项政策性强、规范性严的工作,注重专业技术知识与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的培训,保证项目管理人员高效规范地实施项目。

2.2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的培训

思想认识的一致是提升凝聚力的基础。对于临时组建的项目管理团队,进行有针对性的团队文化建设是提高团队成员团队协作愿望,统一价值观,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升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凝聚力,培养优秀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的基础是有效的沟通,信息交流不够易使得项目产生延误。烟草行业大型技改项目涉及专业众多,参建主体众多,随着项目的开展信息量会呈几何级增长,项目信息呈现信息量大、系统性强、时效性强的特点。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应成为一个高效畅通的信息中心,使信息及时准确的在各参建主体之间流动、转化和落实。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作为整个项目信息传递的中心,主要存在项目管理团队内部信息传递、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项目管理团队与其他参建主体之间的沟通以及项目管理团队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项目管理团队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沟通主要依据行政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在此不做陈述。

3.1加强项目管理团队内部沟通

大型技改项目管理团队是由不同专业人员构成的,内部信息传递包括各专业内部和各专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专业内部需要及时进行沟通,项目专业负责人主要负责专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专业内部会议、专业人员项目日志等形式将自己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汇总到专业负责人处。各专业负责人及时将本专业工作开展情况上报本标段项目协调人、由本标段项目协调人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开碰头会,统一协调各专业工作。大型技改项目的总项目协调人很难直接控制具体工作,项目总协调人的关键是协调各职能工作、激励项目部成员。

3.2加强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大型技改项目通常需要跨越部门职能的界限,而不同的职能部门在目标追求方面会存在差异。当项目总目标被分配到工作性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后,各部门难免会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处理问题,而忽略其他部门或流程的作用,配合的流畅性势必受到影响。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获得持续资源和管理支持的基础,项目管理团队与企业职能部门之间需强化协作意识,共享信息资源。

3.3加强项目管理团队与其他参建主体的沟通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在这里被称作其他参建主体,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合同关系与其他参建主体产生联系。而其他参建主体都有各自利益目标,目标的不一致性往往会不利于项目的成功。项目管理团队要与其他参建主体建立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以项目利益至上作为统一目标,强化各参与方对共同目标的认同,提高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强化责任意识。

4注重创新

一要加强制度创新。在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严格办事程序,针对项目制定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二要加强精益管理。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注重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加快项目推进;多走出去学习兄弟烟厂管理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5结语

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文4

【 关键词 】软件企业 项目管理 解决方案 问题

一、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及各个行业对软件需求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软件行业本身是一个具有极端挑战和创造性行业,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工程,牵动面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在软件开发的实际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不及时,就会导致项目的失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总结、分析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就尤为重要,是一个软件公司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二、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沟通意识问题

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或者传达错误,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每天定时接收、查看邮件的习惯,对一些最新的信息无法及时接收。

(2)项目计划问题

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详细的时间安排和工作进展计划,总体计划制定比较随意,很多问题没有仔细规划;阶段计划也因为各种原因经常拖延,经常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导致工期延误,造成计划与进程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

(3)项目的系统管理

在软件企业中,以前几乎没有专门招收项目管理专业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而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 面的知识比较缺乏。部分项目经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很好的管理方法,不好安排的工作只好自己做,使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4)软件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意识问题

部分项目经理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部分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多大作用。计划中列举的风险也不一定是项目开发中可能会遇到的真正风险。

(5)软件开发项目团队分工协作问题

项目团队内部有时由于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 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而造成工作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推卸的现象;有时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比较清晰,但是各项目成员只顾完成自己那部分任务,不愿意与他人协作。这些现象都将造成项目组内部资源的损耗,从而影响项目进展。

(6)项目干系人问题

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至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项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三、解决方案

(1)加强沟通交流

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意识;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传达到位,例如:除发送邮件外还要电话提醒、回执等,重要的内容还要通过举行各种会议进行传达。

(2)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的计划意识

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细化。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项目管理的培训力度

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

(4)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行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对策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内容,并切实评估相应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加强与项目干系人 的沟通和管理

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系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小其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6)加强项目团队内的分工协作

项目经理应当对项目成员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并清楚地说明,同时应强调不同分工、不同环节的成员应当相互协作,共同完善。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整个项目的全局出发,统领整个软件项目管理工作。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员工分工明细,团结协作,人尽其能,优势互补。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领导力量,应当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在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注重挖掘人才和培养人才。

四、结束语

软件项目管理在软件企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了软件项目的成败。因此,要预测项目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制定较为完善的应对策略并评估这些对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另外,还要利用项目管理技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坚持项目管理的改进,提高效益和品质,确保项目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文5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就人均产值来看,相差依然十倍左右。多年来,依赖廉价劳动力、粗放产业格局、高能耗资源、大规模基础投资的中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效率、人均产值、标准能耗、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正值“十二五”的开篇之年,全国各地的重大项目纷纷上马,各个企业也都在不断地上项目做项目,项目已经成为了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核心。自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项目就成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牵头力量。“一五”期间,以“156项(重大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史无前例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近年来,中国不断出现世界第一、世界最大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的管理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投入产出比、成功率、质量和风险远远不尽如人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中产业技术和工业技术的价值已经是有目共睹,但是属于软科技的管理技术的价值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很多人都认为管理是一种经验,一直没有用科学的方法来普及和深化管理技术,属于软科学领域的管理技术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以科研领域为例,工业技术等硬科学课题所得到的资金支持动辄就是成百万、上千万乃至数亿元,而一个省部级的管理课题的资金支持一般才一二十万元,重点课题也常常就是三五十万元。

中国现在与发达国家的真正差距,并不在于专业技术、资源、资金和土地,而在于人才和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普及和深化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等多种管理技术,但是真正与生产经营关联最大、最直接的项目管理技术,却依然还不为大部分人员了解。很多企业经常出现项目亏损、项目失败,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效益收入低迷徘徊。这方面的缺失和薄弱,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管理技术或是发展的瓶颈、或是发展的催化剂,是一个国家和产业可长久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瓶颈。

项目管理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技术和学科,即便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起源、发展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大规模的普及应用更不过短短的二三十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产业发展遥遥领先。尤其是在信息、航天、军工、交通、建筑、医疗、文化、科研等朝阳产业,项目管理的应用力度更是明显。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绝不能再以高能耗、低收入和粗放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式。要实现产业现代化、社会发展高速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转变经济格局,就只能向“管理要效益”,必须要通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来提高产业效率和技术含量,从而建设低能耗、高效益、高技术和高产出的现代化社会。

在我国,项目管理知识还不为大多数人熟悉,但是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的最佳工具――项目管理技术,实际上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了很多行业的核心管理技术。根据北京大学的一项测算,项目工作人员的技能将大大影响企业效益。项目的管理效率每提高1%,企业的利润就有可能提高3%,运营成本就有可能降低5%,经营风险极有可能降低10%。而来自于中项技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则表明,项目的成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企业破产和人员离职的最大直接原因。清华大学《项目管理数字化》课题组的调研则发现,在各类工业和建设企业中,已经有超过90%的劳动者,是企业基于项目工作的需求而聘用的。即便在商业、教育和农业企业中,这个比例也能达到70%。另一个部级课题-《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组的调研则发现,建设行业和配套行业的企业已经几乎全部形成了项目化的工作模式,企业工作即项目工作,项目收入即企业收入,工作人员在项目中的收入已经成为个人的主要收入。

各行各业的项目管理人员需求之大,也是一直未能被社会充分认识到的。我国每年在建的各类工程项目就有100多万个,仅仅是项目负责人――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建造师)就需要有近200万人的日常保有量。而一个工程项目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少则几个,多则上千。因此,仅仅是全国的建筑、交通、市政、机电、水利等建设类行业,其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就达到了上千万。在各类制造、科研、咨询,以及商务、贸易、教育、医疗、会展、农业等行业,需要的项目化工作人员也不计其数。“实际上,从工作职能的角度来说,参与和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该能够达到全部工作人员的20%左右。在中国,这个总人数就是几千万到上亿。”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顾问贾玉瑞这样认为。

由此可见,项目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效益、发展乃至生存的核心技术,项目的成败已经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普及、深化、强化项目管理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运营、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和重要途径,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高技术、高水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当前最需要重视的宏观战略性问题之一。

从1982年的鲁布革水电站开始,我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术。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白继迅主任介绍说:“项目管理技术是一个追求精确性、稳定性、合理性、效率性的管理技术。目前沿用的版本是1999年从美国引进的项目管理技术,美国人把它系统化、标准化,最终形成五大过程九大知识体系。”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等几十个发达国家也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也在2001年7月推出了一套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但是直到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应用的还是美国的PMBOK体系、英国的PRICE2体系和日本的P2M体系,报考的还是美国的PMP和欧洲的IPMP考试。白继迅主任说:“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9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培养了80多万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其中有8万人参加了美国PMP考试,约4.5万多人获得了PMP证书。在我国,全球500强之一的华为集团的旗下员工就有3000多人获得PMP证书。”

近年来,国内很多研究机构都在研发各种实用、简便的项目管理技术,各大企业都开发了自己专用的项目管理模板和流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和各地的项目管理协会也都开发了很多项目管理软件、流程和方案。而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系统则在重新组织和研发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管理技术体系。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在2010年2月向科技部申报了一个重点课题《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模式研究》,并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设计。2010年7月,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则推出了一套《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12月又推出了一套新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第一次提出了四维动态项目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数学模型、一部完整的独立项目知识结构和一系列完整的工作流程。

项目管理知识培训范文6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项目经理;项目计划

软件行业在现在的众多行业里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行业,体现了软件开发者的智慧和汗水,同时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面临失败。如何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得出有益的教训,对于项目开发人员来说,是在今后的项目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软件开发中实行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其本质就是对时间、质量和成本的管理。

随着软件开发的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软件产业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软件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思想逐渐融入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开发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二、目前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在项目中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1 项目经理不够专业。在软件企业中,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来实施项目管理及担任项目经理,通常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但是他们在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2 项目计划缺乏纲领性。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

3 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识。部分项目经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人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很好的管理方法,不好安排的工作只好自己做,使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4 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每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

5 风险管理意识淡泊。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

6 项目干系人的不确定性。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至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项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7 缺乏项目团队的合理分工。项目团队内部有时由于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而造成工作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推卸的现象;有时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比较清晰,但是各项目成员只顾完成自己那部分任务,不愿意与他人协作。这些现象都将造成项目组内部资源的损耗,从而影响项目进展。

三、解决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的有效策略

要想解决上面描述的误区,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入手,即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加入过程管理的内容,这样我们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对各个过程的质量加以控制,从而达到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为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 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

2 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

3 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4 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意识: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传达到位,例如:除发送邮件外还要电话提醒、回执等,重要的内容还要通过举行各种会议进行传达。

5 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行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对策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内容,并切实评估相应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6 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系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清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小其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