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课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课的含义范文1
自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培养自信的关键时期,汕头市龙湖区金珠小学在“涵德养志,明亮人生”的校训引领下,践行“让每个孩子都发光”的办学理念,探索出“课前三分钟・涵养在其中”这一演讲微课程。该课程通过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自信自律,善学善问,雅言雅行”的培育,虽用时不多,但学生素养却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自信需要生长的土壤
学生生活在集体当中,因表现的机会较少,容易产生胆小心理,久而久之便会怀疑、否定自我。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发现课堂上这样一个现象――举手发言的孩子就那么固定的几个,其他孩子除了对站起来的同学投去羡慕的眼光外,自己的小手也在似举非举中犹豫不决。细心留意就会知道,这些看似内向的孩子们其实也有表现欲,可能是没有把握,怕出错了被同学笑话,也可能是因为很少发言,鼓足了劲儿也没有勇气站起来。通常,老师会在此时给予引导:“孩子们,老师最喜欢上课发言的孩子,只要你站起来说了,你就是最出色的。”诸如此类的话语虽然可以给孩子一点力量,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很多时候,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的老师便直接点名让那些不经常举手的孩子来发言,其实这是教育的大忌,只会适得其反,让本来已经很紧张的同学变得更加手足无措。那应该如何激发胆小内敛的孩子们内在的表现欲呢?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培养学生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就需要教育者给孩子们搭建平台,给他们创造被别人欣赏的机会。
“课前三分钟・涵养在其中”微课程,以学生身边的本土文化知识为主要题材,强化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而演讲过后的点评与点赞,则依托演讲内容,为学生的表达找到窗口。同时,讲、评、赞三位一体的表达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升了学生倾听、思考和评价的能力。
舞台应人人都可亮相
“课前三分钟・涵养在其中”微课程把室外舞台搬到班级中来,其活动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给班级所有的学生以均等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上台亮相,有机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教育需要确定相关主题,然后根据班级孩子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特点,培养出几位小主持人。“课前三分钟・涵养在其中”微课程实践范式如下:
主持人:课前三分钟,涵养在其中(全班同学会一齐回应)。现在有请××同学上台演讲,大家掌声欢迎……
学生: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时间一分钟)
主持人:谢谢××同学的演讲,现在请大家为××同学点评。(两三位同学点评,时间一分钟)
主持人:请大家为××同学点赞。(统计、登记,时间一分钟)××同学获得×个赞。掌声祝贺!
主持人:课前三分钟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课前演讲是学生表现个人能力的绝佳机会。为了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学生课余时间必须认真搜集信息和资料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既要控制好内容分量以免离题、超时,还要预先练习,不断调整演讲过程中的仪容、仪态和语调、语速,个人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第二分钟的点评,考验的是学生倾听、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刚开始的评价仅是一两句“讲得流畅、说得好”,慢慢地,学生便学会从演讲内容、演讲者的神情动作、语音语调等方面做出点评,精彩的点评同样会赢得同学的赞赏。第三分钟的点赞,是看谁获得的“大拇指”最多。同学们卯足了劲儿一争高下,激励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次演讲的准备中去,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不断地调整、进步,自信心怎能不增长?一学期下来,不少学生从之前一上台便双脚打颤、声音发抖,到现在“脸不红心不跳”,心理素质在不断提升,自信的涵养自然就在其中。
生命焕发出别样光彩
多次上台演讲后还需要合适的机会来检验。学校艺术节到来时,纪老师所带的班级以多人朗诵爱国词的形式参赛,学生报名异常火爆,连小煊、小凡(化名)这两位腼腆的学生居然也要参加。更惊喜的是,他们把《满江红》《沁园春・雪》这两首爱国词朗诵得字正腔圆、声音清亮、感情充沛,一举夺得班级语言类节目第一名。他们把这种胸有成竹的饱满状态带上了学校艺术节的大舞台,用发自内心的声音把爱国情传遍校园,赢得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由此不难发现:成功的体验,让自信的笑颜朵朵绽放,学生整个人都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盖兹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开展“课前三分钟・涵养在其中”微课,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可对他们提几个小建议:多读书、多看报,积累丰富的演讲素材;勤练笔、勤思考,写出更加精彩的演讲稿;熟读稿、多试讲,提前做好充分的练习;多交流、善总结,不断收获经验和自信。同时,还可建议在家庭中模拟课前三分钟,进行“讲、评、赞”,从而促进亲子沟通和亲子共读。这样,让学生有方法可循,演讲起来便从容自信。
微课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技术;平衡;感知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3-0050-05
今天距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日石破天惊之语似乎已成为老生常谈,咀嚼无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麦克卢汉研究已出现明显的审美化趋势。以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研究部负责人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Dominique ScheffelDunand)[1]为首,意大利的艾琳娜・兰博迪(Elena Lamberti)[2]、英国的乔纳森・哈特(Jonathan Hart)、加拿大的马克・阿德里亚(Marco Adria)、奥地利的克里斯蒂娜・莎特娜(Christina Schachtne)、美国的兰斯・斯特拉特(Lance Strate)[3]及国内金惠敏[4]、易晓明[5]、李西建
[6]、何志钧[7]、李昕揆[8]、刘玲华[9]等学者都对麦克卢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学和审美研究。经过他们的努力,审美的麦克卢汉正在形成。本文将从这一视野出发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进行美学生发。
首先,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命题中包含了媒介、延伸和技术的同一,因此对技术美学的讨论颇有启发。我们不将技术视为与人无关的外在“工具”,而是将技术视为人的“延伸”。因此对技术的喜好(主要体现在其产品中)实际上也是对人自身力量的喜好。在此我们发现马克思实践论的价值。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技术,理应成为一个审美的对象,而不应成为嫌弃、厌恶的对象。当然有人会认为所谓“延伸”不区分好坏,它是中立的。那么正如麦克卢汉,技术本身有善恶之分。我们对技术的欣赏在于其体现的人的创造技术的智慧,而却不是所有技术及其产品本身。就如同我们上文所举原子技术,我们欣赏这些物理学家对真理的探索,我们从其描绘的真实的物理世界中获得美感,但是我们却不欣赏将此技术用于制造原子弹的行为。因此,麦克卢汉的技术美学观有其价值。
其次,“媒介即信息”包含对“形式”的强调,因此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还具有形式美学的内涵。这一点最容易理解,因为麦克卢汉正是从新批评的美学原则出发来对媒介问题进行讨论的。新批评的美学原则强调的就是“形式”,麦克卢汉同样也强调媒介的“形式”。媒介的“形式”是什么?如同文学形式一样,就是媒介自身而不是其承载的内容。比如微信这一新的交流媒介,按照麦克卢汉的看法,微信即信息的涵义是,它发生作用不是因为它包含的运营商提供的内容,而是因为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自身。它潜意识地限制了我们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我们的交流领域的想象力。
再次,“媒介即信息”包含着平衡之美。伊尼斯曾经谈到过平衡问题。他的平衡是在两种不同媒介之间,是因为帝国延续的必需。而麦克卢汉谈到的平衡比伊尼斯的平衡要复杂很多。他谈的不是两大类媒介之间,而是所有的媒介之间的问题。麦克卢汉认为所有媒介/延伸/技术都会打破原来的平衡,但也会带来新的平衡。从此意义上看,麦克卢汉确实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这一点可以看到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对麦克卢汉的巨大影响。我们知道,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提出了文明的刺激――反应模式。麦克卢汉将这一模式拿到对媒介的分析中,提出了媒介/延伸/技术的刺激――反应模式。汤因比通过此种模式来研究历史,麦克卢汉则通过此种模式来研究媒介/延伸/技术。在汤因比的看来,帝国必须对刺激进行有效的反应,否则将失去生命力。而在麦克卢汉看来,人也必须对外在刺激进行有效的反应。媒介/延伸/技术正是人对外在刺激的反应。所以媒介/延伸/技术对人而言是必须的,不平衡与平衡的斗争也因此是必须的。
可能麦克卢汉容易被人误解的说法是“截除”,其实“截除”与“平衡”并不矛盾。他说,“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67.。截除之后似乎不完整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这样一种延伸还要求其他的器官和其它的延伸产生新的比率、谋求新的平衡”Ibid.,p.68.。以微信为例。作为新的交流工具,它似乎“截除”了我们的旧的交流能力。比如我们通过微信来进行文字交流,不需要出门亲自见面,它确实截除了我们面对面口头交流的能力。但它会给我们被截除的官能以一定的补偿。就如同观看取代了听觉,我们记忆力下降,但是我们的视觉能力将会提升。微信这类社交软件虽然带来直接见面次数的减少,但给我们的补偿是,微信可以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同时在不能见面的时候给我们慰藉。接着,麦克卢汉告诉我们,截除之后感官仍然能够保持一个整体,即“作为感知生活的延伸和加速器,任何媒介都立刻影响人体感觉的整体场”。所以大可不必担心由于媒介/延伸/技术导致人的不平衡。这与席勒的看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席勒是通过游戏也就是审美来完成平衡,而麦克卢汉通过媒介的自我截除来获得平衡。
平衡之美的核心在于,它能够带给我们和谐和安全。具有平衡之美的媒介/延伸/技术具有“优美”的内涵。媒介/延伸/技术的平衡将从心理上的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从内容上给我们带来充实感,从形式上带来均衡感。正因为强调平衡,所以任何一种媒介/延伸/技术都应该和其它媒介/延伸/技术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和谐相处,达到互相补偿的作用。并不存在新媒介取代旧媒介,新媒介驱除旧媒介的情况。麦克卢汉对此十分清楚,他谈到媒介之间关系的时候说“媒介的影响之所以十分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一部电影的内容是一本小说、一部剧本或一场歌剧”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32.。
其四,“媒介及信息”引出审美感知的变化。麦克卢汉解释“媒介即信息”时,将媒介/延伸/技术最终起作用的原因归结于其对我们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的改变。从审美角度来看,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属于审美感知问题。我们从麦克卢汉发现的媒介/延伸/技术涉及的一般感知的问题来看。如前文所述,麦克卢汉认为“机械化”时代的感知是片段式的、分裂的、集中地、切分的、具因果性的;而“自动化”的感知是整体的、非集中化、并发的。因此基于这样的感知特征的机械化时代,其审美感受也将是分裂的、片面的。同样,基于整体性的自动化时代,其审美感受将呈现出整体性。这是麦克卢汉所说的“19世纪给机械的、分裂切割的技术方法加温,于是人们的整个注意力就转向联合和整体的东西”Ibid.,p.61.。中国学者读麦克卢汉,往往会发现中国的整体性思维正是麦克卢汉此处所说的“自动化”时期的审美状况。然而遗憾的是,麦克卢汉不了解中国文化,忽略了东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审美形态。虽然在多部著作中,麦克卢汉引用了《老子》和《庄子》。然而麦克卢汉的引用并不是为了进一步发现中国的整体性思维。比如在《理解媒介》中,麦克卢汉曾引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的部分内容:“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Ibid.,p.60.原文见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7页。。麦克卢汉试图说明:“紧随过热的媒介(即过度延伸的人或文化)以后接踵而至的突变和逆转”Ibid.,p.60.
。这里的引用只不过是为了论证过热媒介的逆转问题。麦克卢汉对庄子“抱瓮出灌”典故的引用,则主要是佐证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指出的“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Ibid.,p.94.。就此意义而言,引用《庄子》此部分确实十分恰当。因为此篇强调:“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95.,可以视为海森堡所认为的技术变革将改变思维模式的绝好注解。当然,海森堡所论技术对人的思维模式的改变与庄子谈到的技术对人“纯白”之态和最终体道的损害又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麦克卢汉没有直接谈到整体化时代的审美感知状况。他所忽视的我们可以给他补全。因为他所谈到的整体化审美感知状况正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麦克卢汉并没有在著作中直接援引中国的整体化审美资源,他的整体化审美感知存在于电子化时代。这一时代不是自动化或机械化某一种审美感知一统天下的时代,而是自动化和机械化相互渗透的结果。这种相互渗透过程在西方和东方的表现又有所不同。麦克卢汉注意到,具有丰富口语传统和部落化残留的东方正在进行西方化,即产生书面文字与口语的“文化杂交”,这将是东方国家面对的极大挑战。就西方而言,自动化将引发口语化社会和部落化结果,这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文化的宿命。幸运的是,麦克卢汉发现东方文化对西方大有裨益。他在《理解媒介》中明确指出,“电力时代的内爆还把东方口头的和部落的听觉文化带到了西方”Ibid.,p.75.。“带到西方”正意味着东方文化可以给西方片段的、分裂的文化提供一个纠正自身的“他者”。这也是当时西方文化对东方和中国的一贯看法:神秘、与众不同、可以借鉴但永远边缘。但是麦克卢汉不同,他认为东方文化在电子化时代比西方更有优势。因为“落后的非工业化国家在与电磁技术遭遇时,没有专门化的习惯需要克服。不仅如此,它们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口头文化,这种文化恰恰又具有新的电磁技术那种整体的、统一的‘场’的性质”Ibid.,p.45.。中国文化正是麦克卢汉在这里指出的“落后的非工业化国家”。因此,麦克卢汉事实上指出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整体场性质。虽没有再进行论述,但综合他对电子时代整体场论的肯定,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麦克卢汉引而不发却昭然若揭地对中国文化整体性价值的肯定。
抛开麦克卢汉乃至东西之别,我们确实应该对我们自身的媒介状况进行反思。中国文化建立在丰富的口语传统之上,我们的口语传统也必将在“自动化”的冲击下发生变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印刷文化还没有牢固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性之前,互联网社会已经到来。以报纸为例,当我们的纸质媒体还没有充分发挥印刷文化的教育和规范作用时,信息已经通过各种口语化电子设备传播到千家万户,使纸媒举步维艰。如何在今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避免我们自身所具有的整体化审美传统被麦克卢汉所说的机械化审美所同化,使我们的审美状况不至于变成麦克卢汉所反对的,过时了的机械化时代的分裂的审美状况,这应该成为中西比较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最后,“媒介及信息”还涉及艺术的免疫作用和艺术创作的审美化策略。麦克卢汉一直认为,“媒介/延伸/技术”会给整个机体带来刺激,这些刺激会引发文化机体的反应。他说“我们用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这些新媒介、新技术构成了社会机体的集体大手术,它可以完全弃消毒剂于不顾”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ritical edition), Corte Madera: Gingko press,2003,p.96.。但是,这种放大和延伸的危险是:“如果需要手术,手术中整个系统难免受感染的因素是必须得到考虑的”Ibid.,p.96.。为了避免这种感染,需要有东西作为整个社会的免疫机制。麦克卢汉此时发现“艺术”或许有这样的可能。他说“今天我们开始感觉到,艺术也许能提供这样的免疫机制”Ibid.,p.96.。理由如下有两点,第一是因为艺术家有远见。麦克卢汉说,“在人类文化史中,还找不到一个例子能够说明:人有意识地调整各种各样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新的延伸。唯一的例外是艺术家虚弱无力、处于边缘的努力”。艺术家的努力虽然是虚弱无力的,但他们“早在文化和技术挑战转换的冲击力出现之前的几十年,艺术家往往就已经探索出这一信息”Ibid.,p.96.。然后艺术家可以给我们警告,使我们提前应对到来的变化。第二,艺术家可以清醒地摆脱媒介/延伸/技术的麻醉。麦克卢汉认为,电力时代的艺术家可以有更高的地位,他形象地将其称为“离开象牙塔,转入社会的控制塔”。并将之视为据对必需的转变,因为“在塑造、分析和理解电力技术所创造的形态的力量和结构时,艺术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Ibid.,p.97.。那么到底谁是艺术家?麦克卢汉在这个问题上独辟蹊径地做了回答,与传统我们认为生产艺术品的群体不同,麦克卢汉认为艺术家“在各行各业都有。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凡是能够把握当代新知识含义的人,都是艺术家”Ibid.,p.97.。那么,怎么才算“能够把握当代新知识”?“新知识”就是指新的媒介/延伸/技术,所谓“把握”指不被新的媒介/延伸/技术所“麻木”。所以“能够把握当代新知识”指的就是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面前能够清醒面对。所以在麦克卢汉看来,艺术家的力量在于他们可以清醒地面对新的媒介/延伸/技术,而不会轻易变得麻木。后者正是一般大众经常所深陷其中的状态。麦克卢汉清醒地看到,艺术家不能被视为麻醉剂,应该发现他们对新的媒介/延伸/技术的辨认能力。同样,所谓艺术“是对付下一次技术的心理和社会后果的、准确的、超前的知识”Ibid.,p.98.。
因此我们可以说,麦克卢汉肯定了艺术家/艺术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世界的价值。艺术家可以通过矫正感知的比率来防止我们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面前迷失自己。如何调整感知比率呢?我们从前文得知,麦克卢汉认为我们感知比率是通过创造新的刺激来调整。但是,对一个需要新刺激手段来抗衡新的媒介/延伸/技术刺激的人而言,很容易就因为创造出的新刺激而迷失,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抗刺激手段常常被证明是比初始的刺激更大的伤害,像吸毒一样的灾害”Ibid.,p.98.。所以艺术给我们新的刺激,不能“硬碰硬”,而要“避开打击的锋芒”。也就是说不能直接去通过制造更强大的刺激取代新的媒介/延伸/技术的刺激,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避开打击的锋芒”来达成。什么才能避开新的媒介/延伸/技术的打击?艺术家依靠的正是审美的手段。
虽然麦克卢汉并没有直接论述依靠审美策略来“避开打击的锋芒”,但我们可以延伸麦克卢汉。“打击”是对大众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麻木作用。艺术家能够避开打击,但是艺术品面对的大众却无法避开打击。大众迅速被“新玩意儿”所吸引和麻醉,如麦克卢汉在《机器新娘》中所猛烈批判的广告作品,其迅速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麦克卢汉虽然揭示了广告带来的麻木性,但不读《机器新娘》的大众将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然而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副绘画作品却可以因为其生动的人物、丰富的情节、优美的线条告诉大众广告的麻木性。因此艺术家通过审美创作,绕开大众已经深陷其中的部分,不“硬碰硬”地告诉大众“你被麻木了”。而是通过审美方式告诉大众,这样才会更有胜算。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避开锋芒的打击”策略,它的实质是审美策略。因此麦克卢汉没有明确表述但十分强调的,正是在新的媒介/延伸/技术刺激下使用审美策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加]彼特.牟瓦,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媒体研究的诗学之源:量化研究的初步解释(英文)》[J].《文艺理论研究》2015,(1):62-74.
[2] [意]艾琳娜・兰博迪:《从后视镜中看麦克卢汉的媒体研究――凹镜、螺线与人文训练(英文)》[J].《文艺理论研究》2015,(1):75-83.
[3] [美]兰斯・斯特拉特文、胡菊兰:《媒介生态学与麦克卢汉的遗赠》[J].《江西社会科学》2012,(6):246-252.
[4] 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5.
[5] 易晓明:《艺术感知与技术感知的交合――论麦克卢汉的电媒感知与现代主义的艺术感知》[J].《文艺理论研究》2015,(1):98-106.
[6] 李西建、张春娟:《消费时代的价值期待――从看媒介生态学的人文理论面向及其未来》[J].《江西社会科学》2012,16:19-24.
[7] 何志钧:《理解媒介生态学》[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1-95.
微课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行为特征;满意度;河南省;入境韩国游客
中图分类号:D5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81-04
1 引言
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物产给河南带来了大量珍贵的旅游资源。入境旅游市场是河南旅游产业的支柱之一。韩国客源国一直以来都是河南入境旅游市场的“问题市场”,但是却蕴藏着巨大潜力,如果能主动积极地去开拓市场,将其引至“明星市场”或“金牛市场”,河南省的旅游业将是一番新景象(邵筱叶等,2006)。入境旅游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入境旅游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也是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马秋芳等,2006)。2007年9月3日起大韩航空公司正式入驻中原,首趟郑州至韩国定期直达航班在新郑机场起飞。该航线的开通,无疑将吸引更多的韩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河南省的入境旅游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韩国游客的嗜好与行为特征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掌握客源的一般性规律,对河南省的旅游国际推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访问河南省的韩国游客为对象,分析他们的需求和行为特征以及旅游的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期望能得到旅游政策和旅游营销上的启示,有助于河南省国际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2 相关研究综述
国际旅游学术上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着手对游客的行为特征以及如何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游客的满意度在目的地营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影响着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以及再次消费比率。Woodside & Jacobs指出对游客提供便利条件,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Sheldon & Mak提出了外国旅游消费者选择目的地的模型,验证了消费者特性(consumer attributes),旅游属性(trip attributes)和旅游形态属性(model attributes)之间的相互关系。Gitelson & Deborah对度假型游客的行为和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通过观察、细致比较游客的行为和活动情况,可以增加游客的信赖性,建立最佳的市场的观点。Shin Do-gil以赴韩旅游的美国和日本游客为对象,就旅游目的地属性的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得出美国与日本游客之间的差异性,并验证了对重游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两个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及游客对各个属性的满意度。Kim Han-sik以韩国入境游的外国游客为研究对象,利用期望差异理论(expectation disconfirmation)对外国旅游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性和消费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商品消费之前游客的感知与消费后的满意度之间存在联系,并提出不同国籍的旅游消费者其消费前期望与消费后满意度之间关系存在差异性。Se Yun-one,1999通过分析赴韩旅游的中国游客行为特征和对目的地属性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旅游目的的游客,有不同的旅游形态,表现出多样的需求,各自的期待也不尽相同,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存在差异性。Kim Cheol-one调查了中国游客的访问动机和偏爱度,提出韩国旅游目的地在规划开发时,应注意多开发符合中国游客喜好的旅游商品,避免旅行社间的过多竞争,并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来提高中国游客的满意度。国内学术界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了顾客满意度指数及其相关研究,但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远比单项服务或产品的顾客满意度复杂。最近国内少数学者开始关注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如连漪和汪侠(2004),万绪才等(2004),曾忠禄和张冬梅(2005),马秋芳等(2006)等分别就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但就客源市场的入境旅游者满意度的研究还很不足。
3 研究问卷设计及样本量说明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与信息,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问卷设计为韩文格式。于2007年9月10日进行了预调查,发放问卷20份,并与被调查者深入交谈,修正问卷中语意表达不清的地方,添补有关测定指标。正式抽样调查于2007年黄金周期间10月1日、3日、5日、6日先后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对韩国游客进行调查。正式调查问卷共发放220份,回收201份,回收率为91.4%,排除回答不完全及真实性较低的样本后,最终使用有效样本共计192份,有效问卷率87.3%。
3.1 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包括4部分:(1)韩国游客的行为特征。根据先行文献中关于行为特征的研究,将游客行为特征划分为:访问河南的次数、旅游目的、旅游动机、旅游信息的来源、旅游方式。(2)满意度的评定。此部分采取了李克特5点量表尺度(Likert Scale),依序由1分到5分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根据先行理论研究并结合河南省本身的实际,主要从旅游景点景色与旅游活动、导游服务、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旅游目的地属性因素来进行测评。(3)访问后评价的测评,采取了李克特5点量表尺度。针对韩国游客的整体满意度设计了一个问题:整体上对此次河南之旅是否满意(1=非常不满意,5=非常满意)。针对韩国游客的忠诚度设计了两个问题:今后你有可能再次访问河南吗(1=根本不可能,5=一定会);你会把河南推荐给你的亲戚朋友吗(1=根本不可能,5=一定会)。(4)样本的个人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收入等。
3.2 样本量说明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如表1所示。192份样本之中,性别以男性104名(54.2%)稍多,女性88名(45.8%);年龄以20岁以下这组人数最多,为46人(24.0%),其次是21-30岁,共计42人(21.9%);已婚112名(58.3%),未婚为80名(41.7%)。按教育水平大学本科人数最多,为68人(35.4%);职业以公务员和教育业人士为多,共计56人(29.2%);收入方面,月收入1001―2000元美金68人(35.4%)所占比率较多。
3.3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工具SPSS12.0。通过描述行分析得出了调查样本的一般特性。通过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使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确定调查项目的共同成分。检证韩国游客对河南省旅游目的地属性的满意度与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多重回归分析(Multi-regression Analysis)方法进行了分析。
4 实证研究分析
4.1 韩国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分析及问卷的信度
首先针对韩国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属性因素的满意度的三十四个描述项进行KMO统计量(Kaiser-Mcyc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其结果KMO值=0.804,大于0.7,说明做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Bartlett’s球形检验值=4955.788,在自由度为153的条件下和0.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说明旅游目的地属性因素描述项的相关矩阵间存在公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其次用SPSS12.0对36项目的地属性因素满意度描述项(旅游目的地景色与旅游活动11项、导游服务5项、住宿餐饮10项、交通购物10项)进行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采用主成分萃取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根(Eignvalue)大于1的标准,共萃取出七个公因子。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因子荷载小于0.5和公因子方差小于0.4的满意度项舍去,最后有28项参与因子分析。共萃取出“旅游景点”、“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项目”、“旅游服务”等七个因子。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了内在信度分析,韩国游客的满意度因子信赖度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 α)值为0.728,而各个问项的信赖度其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 α)皆在0.6以上,本研究结果应数可信。
4.2 韩国游客行为特征和游后评价
河南省韩国游客的行为特征与访问后的评价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旅游次数中,初次到访河南的游客为160人(83.3%),旅游目的为旅游度假(65.6%),旅游动机是想要了解历史(34.4%), 旅游形态中主要是以团体旅游为主(57.3%), 旅游目的地信息来源主要为旅行社(52.1%)。总体满意度评价中感觉一般的游客最多(49.0%), 其次是达到满意的游客(36.5%)。旅游过程中最为不便之处是语言沟通问题(50.0%)。忠诚度问题的平均值都超过一般(3分),推荐意识和重游意识分别为:3.54和3.61。
4.3 旅游目的地属性的满意度与整体满意度的关系
本研究为了检证韩国游客对河南省旅游目的地属性的满意度与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把目的地属性因子所测出的满意度作为自变量,将入境韩国游客的整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一般线性多重回归分析(Stepwise),结果发现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很高,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后,最终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除旅游交通因子(p=0.171)之外,旅游景点因子(p=0.048)、旅游住宿因子(p=0.000)、旅游餐饮因子(p=0.000)、旅游项目因子(p=0.004)、旅游购物因子(p=0.000)与旅游服务因子(p=0.000)所得出的满意度和整体满意度较为接近,六个因子是整体满意度的重要指示器。根据BETA值,这六个因子与整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旅游景点因子0.068、旅游住宿因子0.315、旅游餐饮因子0.317、旅游项目因子0.244、旅游购物因子0.257与旅游服务因子0.296。
在目的地属性的六个因子中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在整体满意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如果能够提高韩国游客对河南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设施、餐饮以及旅游服务等满意度,那么整体旅游的满意度也将随之提高。因此河南省在发展对外旅游、招徕韩国游客的时候,有必要开发性价比适当的酒店住宿设施,注重韩国人饮食的习惯,开发适合韩国人口味的餐饮,并建立可提供便利的购物中心,设立配套旅游景区内的韩国语向导、解说词等,培养韩国语导游服务人员,并利用因特网进行网络营销。通过这些手段,均将对河南省招徕韩国游客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5 结论及建议
(1)本文通过选取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河南省,研究韩国入境游客的满意度,通过因子分析法萃取出目的地属性因素的满意度因子为:“旅游景点”、“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项目”、“旅游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韩国游客的行为特性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差异性检定发现:除到访河南次数之外,其他旅游目的、旅游动机、旅游形态、目的地信息来源等变量下,目的地旅游满意度因子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之后通过多重回归分析法检证韩国游客对河南省旅游目的地属性的满意度与整体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结果为:除旅游交通因子之外,河南入境韩国游客对旅游景点因子、旅游住宿因子、旅游餐饮因子、旅游项目因子、旅游购物因子与旅游服务因子的满意度和整体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对旅游住宿因子、旅游餐饮因子、旅游服务因子的满意度在整体满意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使用一元回归分析法检证了韩国游客的整体满意度与忠诚度(重游意识、推荐意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通过对韩国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属性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检证出旅游景点、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项目、旅游购物与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和整体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南省在发展对外旅游、招徕韩国游客的时候,有必要建设性价比适当的住宿设施,注意韩国人饮食的习惯,开发适合韩国人口味的餐饮,并建立便利的购物中心,设立旅游景区内的韩国语向导、配套解说词等,培养韩国语导游服务人员,并利用因特网建立韩文旅游网页对外宣传,进行网络营销。
(3)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便利的地理交通、丰富的山水旅游环境、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东方文化的感召、低廉的旅游费用等,均是吸引韩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重要条件。河南省在开发韩国市场的时候,应努力提高韩国游客的所有满意度,促使游客向周围人群进行推荐,并建立重游诱导战略,让韩国游客持续维持河南的崭新形象,吸引客人再次入境旅游。
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在于调查主要是在郑州国际机场内进行,因此仅对通过航空进入河南旅游市场的韩国游客有所了解,而少数韩国游客是通过火车或汽车由其他国内地方进入河南,不通过郑州机场离开河南,因此本研究无法反映这部分游客的情况。同时调查时间选在了9、10月份,可能会由于季节性的影响使研究结果在时间维度上缺乏代表性。因此今后研究应当选择全年入境的游客做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就韩国游客进行更加细分化的分析,以更好的指导旅游业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马秋芳,杨新军,康俊香. 传统旅游城市入境游客满意度评价及其期望-感知特征差异分析:以西安欧美游客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2):30-35.
[2]邵筱叶,成升魁,李琛. 河南省旅游市场分析及客源目标市场选择[J].经济地理,2006,26(1):164-168.
[3]Woodside, A. G., L.W. Jacobs. Step two in benefit segmentation:Learning the benefits realized by major travel market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5, 24(1):7-13.
[4]Sheldon, P. J., J. Mak. The demand for package tours:A mode choice model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7, Fall:13-17.
[5]Gitelson, R.J., K. L. Debora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demographic variables benefits sought and subsequent vacation behavior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0, 28(3):24-29.
[6]Shin Do-gil. 对韩中观光交流和文化发展史的考察[J]. 观光政策研究,1993, 4(1):225-242.
[7]Kim Han-sik. 国际观光贸易商品选择的相关研究[D]. 韩国庆熙大学, 2000.
[8]Se Yun-one. 中国观光客行为特性的研究[D]. 韩国岭南大学, 1999.
[9]Kim Cheol-one. 扩大吸引中国游客的观光商品开发方案[D]. 韩国观光研究院, 1999.
[10]连漪,汪侠. 旅游地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 旅游学刊,2004, 19(5):9-13.
微课的含义范文4
一、课程涵义的多维理解
(一)课程的范式与课程定义。
范式是课程研究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领域。代表人物默顿和库恩分别从课程探究形式和课程发展信念的角度研究课程范式:默顿认为,范式是对一个领域已发展的理论和研究按其成果加以整理,以归纳出该研究领域中基本的研究命题和理论观点,它是一个系统的整合,是一种成果,是一个后设性社会学的建构;库恩认为,范式是从事某一学科的科学家群体所共同遵守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包括共同的理论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三个方面,具有单一性和不可共量性,它是一种生成性的社会构建,课程范式的研究就是一种建构性和生成性过程。有学者将课程范式分为技术性课程范式、实用性课程范式和批判性课程范式,并据此将课程定义为是一种实体性静态文本或教学计划,即把课程视为一种“产物”;课程是一种通过社会一政治的互动而构建出来的“意义系统”,即把课程视为在流动中生成的有价值的体系;课程是一种批判性的、反思性的实践活动,即把课程视为一种建构和活动过程。
(二)课程的立场与课程定义。
立场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纵观课程发展历程,课程立场常表现为两种思路:一是从“目的―手段”或“存在性―个人性”出发定义课程,一种是从“知识、儿童、社会”三种不同立场定义课程。从“目的”看,课程分别被看作是预期的目标;从“手段”看,课程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课程即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从“存在性”看,课程是客观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可视产品;从“个人性”看,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是一种主观性的体验。循着“知识、儿童、社会”三个不同立场,课程分别这样定义:课程即学科知识,课程即儿童所获得的经验,课程是政治、文化文本。
(三)课程的隐喻与课程涵义。
课程的隐喻是课程立场更为形象的理解性话语,它赋予课程含义以比喻意义,在课程含义的理解上担任重要角色。例如,最原始的“跑道式”课程隐喻、中外具有相似性的“学科式”课程隐喻、阐释并演绎杜威课程思想的“经验式”课程隐喻。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领域的“范式转换”使课程也出现了新的课程隐喻――“文本”课程隐喻和“通道”课程隐喻,代表人物分别是美国课程理论家威廉F・派纳和小威廉姆・E・多尔。派纳把课程理解为政治文本、制度文本、种族文本、性别文本、传记文本、美学文本等多种文本;多尔认为,课程是“一种形成性的而不是预先界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此外,“乐谱”课程隐喻认为,课程似乐谱,教学似演奏作品,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和演奏效果,主要是由于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这些新的课程隐喻体现了人们超越于原有课程涵义的狭隘视域。开始运用不同的话语来解读课程的无尽意义。
(四)课程的层次与课程定义。
课程是一种由多种主体参与的进程,根据课程主体的不同,课程层次分为决策层次和运行层次。课程的决策层次属课程管理体制范畴,是处于不同权力层面的主体进行决策而确定的课程所形成的层次结构,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美国学者古德莱德(J・I・Goodlad)将其分为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五个层次。理想课程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课程也是就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领悟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运作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课程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存在不同的层次,课程的层次不同,其定义也不同。
二、课程涵义的多维理解对研究学前课程之启示
课程定义的多样性、课程涵义理解的多维性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人们对课程的涵义理解集中于两个倾向:一是把课程窄化地描述成一项系统或一门学科领域或所学的知识,认为课程是孩子在校所学的知识,即“课程即知识”;二是把课程泛化成学校中的广泛的、无所不包的与“教育”等同的概念来理解,认为课程是指孩子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件,即“课程即生活/经验”。这两种典型的对课程定义缘于课程本身的复杂性,直接原因则在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研究角度各异。课程范式对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概念的架构和思路;课程立场和隐喻暗示了进行研究的价值取向的选择,指向了从不同方面看待问题的视域;课程的不同层次使我们明白不能顾此失彼地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完全课程的全貌,否则便有扭曲课程的危险。这种课程的涵义的多维解读、多元话语的相互角逐使课程的意义无尽,研究者也可以相互对话,从中受到启迪。这些启示也将会对学前课程的研究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和研究方法上的转向。
(一)学前课程研究者研究的思维方式不能拘泥于“本质主义”,走向意义生成。
思维方式的转换对学前课程改革具有决定意义。它不仅影响人们对课程的认识、态度与行动,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是否接受、认同、执行某种新课程范式。回顾我国的学前课程研究,在承认其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它缺少了反思与批判精神。传统的课程研究思维方式是:在课程品质上坚持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逻辑以及精确的标准和毋庸置疑的结论,使课程呈现出“确定性”、“权威性”品质;在课程目标上坚持以承传基础知识、技能为全部的内容,要求学前儿童牢记“现成”知识,因而承传定论性知识成为学前课程理所当然的旨趣;在课程实施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输入一产出”的运行程式,只关注接受、掌握、认同、服从等指标。这样的课程思维方式无视学校课程的发展性、创新性、建构性的特点与机制,造成了权威主义的教育逻辑与塑造、加工、驯化式的教育途径及方法。多年来,学前教育过程中严重的异化现象无不受到本质主义课程思维方式影响,因此,学前课程的改革势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变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消除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克服课程研究中的简单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理论”取向几乎成为所有学科的典范,课程涵义和价值取向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教育学意义,学前教育研究也深受其影响。在“理论”取向和“实践”取向的两大学前教育研究取向中,
“理论品性”成为学前教育学的当然选择。但是,理论品性的学前教育研究急需的不是理论的来源,而是理论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某种意
义上说,理论其实就是一种观点、看法或意见,尽管它必须依靠细致的研究逻辑和科学的技术。学前课程是基础课程之基础,处于课程层次的最底端,在课程品性上是不确定性、非权威性、非永恒性的;课程目标上具有启蒙性、全面性,而不是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在课程实施上凸显活动性和经验性。因此,走出本质主义的研究思维方式的泥沼是学前课程研究者学术品质的关键所在。
(二)学前课程研究者的话语体系不应一味去“适应”。
课程的定义既是课程的起点又是其终点。课程的话语及其功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在人们对课程定义的怀旧式情感中总是将其中一个定义作为自己追随或崇拜的定义并加以运用之,但大多数人都这样的话,课程的含义不能丰富,课程话语之间的对话就走向枯竭,教育学科处于一种迷失自我与学术缺位的状态之中。因此,我们需要课程定义去承载建设性话语,让多元话语促进“概念的进步”,使其成为一幅更为复杂的课程画面。习以为常地去参照自己的情境,形成自己对所见东西的反应,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学术方式,一种批判性思维,一种带有自己见解的观点而进入的学术习惯。
学前课程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多重定义的复杂概念:学前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科目;学前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计划或方案;学前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学前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学前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尽管每一种有关学前课程的定义都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其合理、积极的一面。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哪种定义,而是了解每种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及伴随的新问题,以便对学前课程的认识更全面、辨证。学前课程虽是课程的下位概念,但其特殊性不言而喻。从已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中可以看出,它是在课程框架之下的另类话语表述,没有超越于原有课程概念的框架。由此,笔者困惑的是,学前课程理论是保持原状还是不断革新?是适应大课程还是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是一味“适应”已有的课程理解,还是批判性地建构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其实就是学前课程的自主问题,要走向自主,探讨其内在概念并抓住其内在动态过程就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研究学前课程的最好方式是研究自己。
微课的含义范文5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在青春期十分罕见。我院就收治了1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12岁,学生,体重40kg,因下腹痛2天,少量阴道流血半天,加重2小时。患者2天前无任何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休息后好转,伴排稀便1~2次/日,未作治疗。无外伤及剧烈运动史,于今早8时出现阴道小量流血,无血块,色淡红伴下腹痛加重头晕由轮椅送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初潮11岁6~7/25~30天。经量中无血块及痛经史,末次月经2010年2月25日,无性生活史,无人流及引产史,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4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80/50mmHg,被动,急性面容,表情痛苦,神智清,面色苍白,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皮疹,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口唇苍白,心率140次/分,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稍隆起,未见腹部瘢痕,移动性浊音(+),下腹部紧张,全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肛查:左附件区可摸及包块4cm×4cm×3cm大小,边界不清,质中,右附件区触诊不满意,处女膜无裂伤,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阴性,尿HCG阴性,血常规检查:WBC 13.9,RBC 3.0,HB 83g,血小板282,CT提示:左附件区占位性病灶并盆腔内大量积血,左附件区见一不规则类圆形高密度占位性病灶,病灶大小约3.8cm×3.2cm与子宫分界模糊,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①卵巢囊肿(不排除恶性肿瘤);②失血性休克。在备血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满意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1000ml,洗手后探查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侧卵巢及输卵管正常,左侧卵巢增大约6×5×5cm,表面光滑在顶端可见1cm破裂口出血,左侧输卵管增粗充血,卵巢呈灰暗色,术中予左附件切除术,输0型红细胞2单位,术后予抗感染、输血及对症治疗,查甲胎蛋白AFP2.46、癌胚抗原CEA2.05、糖类抗原CA50 7.62,一周后腹部伤口拆线,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术中切除组织物送病理检查回报:卵巢滤泡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2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青春期十分罕见,近年有明显增高是常见的妇科病,3%~10%生育年龄,不孕症患者中25%~35%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20%~90%的慢性盆腔痛患者和40%~60%的痛经患者与此病有关,以25~45岁妇女多见[1],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妇女,20岁前后发病率低[2],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生育期年龄25~49岁,初潮年龄13~16岁的相对危险度为一时,则年龄少于12岁危险度明显高于年龄大于17岁者[3],从以上可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时间初潮者也容易出现,在现时的饮食物中含大量的激素,容易使女性儿童出现性早熟。青春期年龄提早,由于年龄小在月经期护理知识缺乏,容易引起盆腔炎。从此例病历中需无家族史,年龄小又未婚很容易误诊,故在日常生活中对女性的腹痛不要忽略了妇科病。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1,354.
微课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 中西思维差异; 理性思维; 悟性思维; 精读课改革;
思维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在头脑中形成的概念, 运用这个概念对事物作出判断, 再运用判断进行推理, 这就是人们的思维过程. 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 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人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 他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哲学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理性思维和悟性思维. 理性思维借助逻辑, 运用概念, 判断, 推理等思维形式, 探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具有逻辑性, 抽象性, 客观性, 分析性, 确定性, 普遍性, 必然性等特征. 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理性主义思维. 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论证, 表现在英语中即强调形态和形式结构. 英语用词造句成章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形和法(hypo taxis),注重形式结构的协调, 让读者或听者分析其中的意义和联系: 词有严格的形式变化, 而且用词强调 “性” “数” “格” “时” “体” “态” 等的一致; 句子受严禁的主谓结构协调一致和“逻辑主语” 和“逻辑谓语”协调一致的原则, 多用常用关联词, 注重形式接应, 显性衔接(explicit cohesion), 以形式显示意义, 以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结构, 注重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 大量的句子虽然像大树一样枝叶横生, 盘根错节, 但从根本上来看, 结构完整, 主从分明, 环环相扣, 严谨规范. 语法和意义协调一致, 对语境的依赖相对较少. 语法和逻辑决定句义, 因此要正确理解句义和语义, 必须分析语言的表层如词的形式, 句子的结构和前后的逻辑关系. “西洋的语法是硬的, 没有弹性” (王力, 1984:141), 这个“硬性”, 体现了人的理性.
悟性思维借助形象, 运用直觉,灵感,联想, 想象等思维形式, 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 使之构成有条理的知识, 具有直觉性, 形象性, 主观性, 整体性,模糊性, 偶然性, 或然性的特征;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虽然含有理性主义因素, 但比较注重直觉, 经验, 领悟, 因此在本质上属于悟性思维. 悟性思维注重直觉领悟, 表现在语言中就是重意会, 轻言传, 重心里意念而不是形式结构, 让读者和听者领悟其中的意义和联系. 词没有严格的形式变化, 句子不受严谨的主谓结构的约束, 少用或不用关联词, 摆脱形式的束缚. 句子富于弹性, 灵活多变, 注重意念, 多隐含意义; 讲究语义和语感的流畅, 言不尽意, 富有领悟空间. 要想正确理解语义, 必须从词的意义, 功能, 甚至段落,篇章和语境中去分析, 领悟体会. “中国的语法是软的, 富于弹性” (王力, 1984:141), 这个“弹性”, 体现了中国人的悟性.
思维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 不论从思维的产生,发展历史来看, 还是从认识的逻辑过程来看,思维依靠语言表达, 且其形成也借助于语言. 另一方面, 思维也支配着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语言从属于思维, 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 如果没有语言, 思维无以定其形, 无以约其式, 无从证实. 反之, 如果没有思维, 语言也就不具备其诸多功能性和丰富性. 所以, 思维和语言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也是相互联系的. 对于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十几年时间培养的汉语思维模式在英语学习中是难以避免的, 在英语学习中总会受到母语的负面干扰. 一部分学生不能主动的意识到两种语言由于思维模式不同带来的差异, 后果就是不能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 甚至是完全照搬汉语思维模式杜撰, 产生错误的Chinglish, 造成交流沟通中的诸多问题.
英语专业的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大多和英语相关, 其中很多学生要从事直接和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沟通的工作, 大量的不地道的英语表达势必影响沟通,影响工作. 所以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地道水平的要求较之其他专业应高一些. 要满足这样的社会需求, 必须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改革. 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是英语精读作为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贯穿始终,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体系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所以这样的改革应当也必然在精读课堂中实现.英语专业精读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和高级阶段(三、四年级)。在总体教学目标照应之下,不同学习阶段应要求不同侧重点,需有与之配套的教学体系。 一二年级重在打基础, 三四年级则加入专业课的学习, 所以, 提高学生对英汉差异理解的改革应该放在低年级的精读课中进行.
在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当中, 由于不了解或不能有意识使用英语思维方式, 在他们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中出现大量的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 甚至是纯粹错误的中式英语.为解决以上所述问题, 笔者认为在精读教学中有必要加入英汉思维对比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能够站在思维方式的高度思考两种语言的不同,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对比研究, 更有意识的自觉地抵制母语的负面影响, 主动练习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英语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 笔者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首先, 在精读课中要适当加入对英语本身发展历史的介绍. 英语的发展不仅仅受母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其他相关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诸如,拉丁文等.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其次, 在精读课中要有意识的介绍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区别. 例如: 一些数量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习惯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说 “一个面包”, 而英语当中则必须说 “a piece of bread”因为英语中的bread是物质名称, 是指用火炉烤出来的面制的食物, 而不是中文中的一个一个的面包. 再比如在句子的层面上:中文我们说, “门口放着一堆雨伞, 少说也有十二把, 五颜六色, 大小不一”. 而英语表达却完全打破了这样的句子结构和顺序, “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 同时, 基于学生表达中的错误,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 使学生在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中能够有意识的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另外, 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 教师还应根据英汉语言的差异来设计相关的练习,通过恰当数量的练习, 加强学生对易出错的语言点的掌握.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也可做出相应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弱化词汇语法讲授, 进一步推进学生加强阅读, 努力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体会中英文在思维方面和语法习惯上的不同. 同时, 教学中要积极贯彻交际性原则, 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英语进行思维,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习惯, 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这项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够带动其他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布莱尔,1987,《外语教学新方法》。许毅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何广铿,1995,《英语教学法基础》。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连淑能, 2010, 《英汉对比研究》。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长江,1996,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矛盾与对策。《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
王力, 1984, 《中国语法理论》, 见《王力文集》第一卷,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