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策略范文1
当前,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多媒体技术,因其融音、像、画于一体而备受教师们的欢迎,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了阅读教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又因其形象、具体、生动而备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了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但纵观我们的课堂,对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却存在着以下的误区:
1.目标不明确。本来,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只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辅助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的老师却把多媒体的使用当作了教学的目的,只为展示多媒体的多彩的画面、形象的动画、悦耳的音乐……结果可想而知:热热闹闹、生动活泼的一节课下来,除了那美丽的画面或动听的音乐外,却没有留下一点儿“语文”的东西。这种多媒体的使用是“本末倒置”的。
2.设计不恰当。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环节是用不着计算机的,有些老师却是为迎合电教而电教,生硬地展示课文的插图,硬搬课文的重点段落、句子等,不懂得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设计多媒体。
3.呈现不准确。当前,因为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收集教学课件的渠道也很多、很方便,但也因此造成了另一种“拿来主义”的使用误区。因为没有了自己的思考,也不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的,甚至有的是“临时借用”的,所以多媒体的呈现多是以主观的意愿,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针对以上存在的误区,我认为在低年段阅读教中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要特别关注阅读教学的特点,应以识字为中心,以朗读为重点,以运用为目标,做到目标明确、设计得当、呈现准确。下面我就以二年级《浅水洼里的鱼》为例,谈谈在低年段阅读教学,结合目标、设计、呈现三个方面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识字、朗读和运用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寓识字于美的演变中,快乐感受识字的乐趣
二年级的孩子,所认的字大多结构比较简单。在学习生字词这一环节,要求认识“蒸”,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袁老师捕捉汉字的特点,寓美育于生字学习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很巧妙地将孩子引入到探寻汉字渊源的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更通过了解其构字特点,理解字义,唤醒了对汉字生命的探寻。教学中,袁老师看到学生识记“蒸”字有困难时,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适时地出示了文句:“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就会。”引导学生了解“蒸”字所处的语境,接着借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蒸”字的演变。通过这样直观的观察与倾听,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个字的写法,认识了下面的四点不是表示“水”而是表示“火”,并结合语句知道了“鱼儿如果被如火似的太阳的炙烤是多么的痛苦”,从而突出小鱼的突出、伤心、可怜,激发了学生对鱼儿的同情,并萌生保护鱼儿的想法,为后面文本的理解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策略二:渗朗读于品话赏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积累不多、比较贫乏的事物,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以读为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果仅仅凭借对文字简单诵读,学生是难以感受课文的内涵。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上,通过切入画面,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内容也有更深的理解。再配以入情入境的读文,边读边联想自己所看到过的景象,真切的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袁老师执教这课,也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走进画面,入境绘形,以朗读的方式来感受文本的内涵,以朗读的方式来感受生命的可爱。如在品读第一个重点语句: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切入了海边的一个个“小水洼”的画面,让学生看着“小水洼”,理解“小水洼”真的是那么的浅,根本难以容得下这么多小鱼。在学生理解读中,以“你真会读,小水洼里的小鱼真多啊”,“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小水洼里的更多的小鱼……”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一个比一个读得更让人“生怜”。就这样,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就引领着学生走近文本,走进语境,设身处地地感受了“成百上千条小鱼可怜地躺在浅水洼里”是那么的伤心、难过。此时此刻,所有的感悟尽在“朗读”中了,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浅水洼里鱼儿是那么的多,孩子们的同情又是那么的真切。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升华情感。同时,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这样,不仅走出应用的误区,还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汤芬芳.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与对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第16期.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重要性;策略
G623.2
中段语文作文指导教学对教师而言,首先要从“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中解脱出来,着力解决学生的作文题材的问题,让学生们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主动作文的意识,提高作文指导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下就加强中段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写作能力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最直接体现,写作水平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基础考验,包括对学生的字、词、句的理解与运用。如何才能更快更高效的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信心,开拓学生思维,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加强中段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的策略
小学中段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往往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文素材缺乏。对此,教师除了技巧的讲述外,更多的还应关注学生写作题材的来源。引导学生在课本学习、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课文品读中仿写借鉴,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记录,有效拓展,广开取材之道,给予学生思想的引领,让学生的文笔因自主表达而变得灵动起来。
1.加强文本诵读,积累语言。(1)加强在文本学习中的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言语表达的范式;在摘抄中积累语言材料。学生掌握好词佳句,就是在为写作做铺垫。在学生作文的时候,他们才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上完《三月桃花水》这篇课后,就多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从中不但可以学到写水的好词佳句,更可以学到在景物描写中移步易景的描写方法。可以说,学生在这样的背诵积累中绝对是获益多多,终身受用。(2)加强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兴趣爱好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当然,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还要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象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同学生家长们取得共识,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在参观、游览甚至是玩耍中获取生活常识、自然知识,网罗自然景观,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2.强化阅读,仿写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课本中大量优秀范文的品读感悟,学习规范的言语表达形式,从而把语文知识最终形成为自身的语文能力。作文就是把这一语文能力内化之后,进而外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模仿、借鉴范文、学习写文章的时候,必充分利用课本,使课本起到“阅读示范”和“写作示范”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挖掘出教材里可示范性的地方,从而将课堂的讲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真正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内化为能力。
3.不断记录生活。(1)关注天气时令的转变,记录美的生活。对小学生而言,生活的每一天似乎都是那么一成不变,上学放学,永远的三点一线。他们单纯的思维里,看不到四季的变换;每一天的日出与日落,于他们也不过是贯穿平淡生活的一条白线。但这样是不行的,眼睛里看不到生活的变化,作文时就难免欲说忘言,捉襟见肘。因此,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不同季节的时令特征,风雨雷电的天气变换,花开花谢的生命轮回。对此,教师可结合课本中单元作文练习的内容(如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花》,第四单元《手》),提前交给学生观察的任务,并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不时了解学生的观察内容、进度以及收获,那么学生在正式作文时就会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周记的时候,有预设性地交给他们一些观察的任务,如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雨,冬天的雾。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的小练笔了。下雨了写雨,打雷了写雷;花开了写花,叶落了写叶,只要哪天有了一些新奇的变化,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练习。时间不用太多,几分钟足也;内容不要太多,一段话,几句话够了。关键是学生锻炼了,笔头流畅了,作文训练的目的就达到了。(2)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记录爱的美好。在中段小学生笔下出现得最多的,不是父母就是同学,要不然就是老师。可是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写父母时,往往都是“我生病了,爸爸(或是妈妈)不顾劳累,气喘吁吁送我去医院”,写同学时也总是“借给我钢笔铅笔”,写老师则离不开“给我讲题、送我学习用具”,这些都是只因学生们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体验,那些或是精彩或是普通的日子,于他们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我们就要提醒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衣食住行入手,留心观察生活的细节。教师更要敏于发现,善于捕捉适当的训练时机。
结束语
中年级的作文与低年级比较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梯,因为低段都是看图说话、写话。以图为依据进行作文训练。小学中段语文作文写作在学生眼里,没有摸得着、看得见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因而提起笔就感到言之无物,望而生畏。而新课标规定“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只有从内容入手,才能改变传统教学中偏重写法训练的单一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英超.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及对策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意义;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82-01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培养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英语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可见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之后,就需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阅读教学。因为英语学习需要不断地复现,需要大量的输入来强化能听、说的语言材料并加以拓展。作为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是着眼于未来英语的学习要求,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就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英语阅读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一、英语阅读的重要意义
首先,阅读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所学单词、句法、语法在具体的语言文章中再现,,使小学生在无意识中对枯燥的语法知识加深印象,增进对语言知识的了解。正如小学生的汉语学习,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可以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了解和掌握词的用法,培养语感,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为将来英语写作打下扎实的背景知识基础与模仿基础。其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对听、读、说、写等各方面的要求,并特别强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巩固基础的同时促使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课本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再者是英语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模仿不同的语境时的不同的表达方法,使小学生用外语的表达方法和习惯去理解问题。通过阅读还可以增加对西方语言及其文化的理解,恰当好处的运用。最后,语言作为载体和工具的功能只有在学习者利用它去获得信息的时候才能真正体验出其价值。学习者只有这个时候才最具成就感。通过阅读去获得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当然,阅读还可以扩大词汇量,增加课外词汇的积累。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在小学阶段,良好阅读习惯对学生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及今后英语学习非常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快速度,高效率地阅读是由良好的阅读习惯慢慢形成的。
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小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借鉴“自然拼音法”。这是一种按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和拼写单词的方法,它既可以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可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音和听音能写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等坏习惯的形成。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长期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然后教师可以再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流中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与节奏。再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许多有成就的英语老师和英语学习者的一条深刻体会就是:学英语必须有尽可能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接收、理解、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象、判断和推测的能力,进而丰富英语词语的存储,强化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适合小学中段学生的课外读物有:
(1)视听材料。如现在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视听材料有《迪士尼神奇英语》、《洪恩GOGO英语》等,这些视听材料制作精美,而且都配有文字材料,鼓励学生在听的同时,能阅读相关文字,结合动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英语卡片或浅显的英语书籍。学生可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和建议下购买适合的英语卡片和书籍,能读懂配有图片的文字材料。
(3)英语报。《学英语》报的中年级版图文并茂,鼓励学生自己阅读或和小朋友一起阅读,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请家长和老师帮助。
总之,英语阅读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乃至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中至关重要,首先要认清它的重要性所在,结合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实事求是采取科学有效实施阅读教学,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阅读一路伴随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历程。
参考文献;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策略范文4
但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基于此,江苏省苏州市教科院在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大市教研活动为契机,搭建“同题异构”的平台,研究探讨“读写结合”的高效课堂。
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分别就《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第三单元的阅读部分内容上了两堂公开课。教学任务旨在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法国、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国旗以及他们国旗上的颜色所表示的含义与文化内涵,同时引导学生借鉴文章语言、结构和话题,进行句子、段落、语篇等“读写结合”的写作训练。两位教师立足阅读文本,优化课堂设计,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分别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本文摘取其中的教学片段,阐述教师如何将阅读与写作巧妙整合,阅读如何为写作铺垫,写作又如何成为阅读的一部分。
一、读前知写——丰富学生的写作语料
阅读前,教师提前下发预习单,通过形式丰富的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阅读材料中的生词意思和用法的同时初步感知学习材料,为阅读与写作储存丰富的语言知识。
【案例1】词汇预习单
I.Please go over the vocabulary list of Unit 3 on P34-35 and group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part of speech.
II. Fill in the table according to the hints.
III.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words from the above.
1. To draw a ______, you have to check all the information again.
2. Almost all of the Chinese parents try to give their children whatever they want, but very few of them attend to children’s ______ needs.
3. Cheating in the examinations is like stealing and it will ruin your reputation. You will no longer be a man of ______.
4.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still many poor people in this world suffering from ______.
5. She found the button to her newly-bought dress and ______ it back on.
学生写作时往往出现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等核心词汇混淆从而导致句子结构错误的现象。教师设计预习单时先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全部生词进行分类整理,知晓单词的基本词性,然后对于拼写、用法容易混淆的重点词汇设计稍灵活的词性转换、写出中文意思、反义词和动词过去式等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联想和类比,最后以完成句子的形式,感悟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在语用层面知晓词汇。通过形式多样的词汇练习,提高词汇的复现率,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料,不仅为阅读教学扫清词汇障碍,也为正确遣词造句的写作训练奠定基础。词汇量越大,写作时就能胸中有词汇、下笔如有神了。
【案例2】课文预习单
I. Surf the Internet or refer to some reference books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national flags in the world. Look for mor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national flag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mentioned in the reading passage, France, the USA and Indonesia. Remember to take notes while researching.
II. Please write down as many sentence patterns describing colors in the text as possible.
III. The article highlights how colors are used to represent different valu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Look at the table below and fill in what each color represents in each country.
通过上网或查阅参考书搜集与文章相关课外阅读材料,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阅读量,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章重点内容的欲望,使学生对于文章有较深入的认识,为课堂上新知的顺利学习搭好支架。同时摘抄文中描述颜色的各种优美句子,完成表格中颜色在不同国家文化中代表的不同价值和含义,这些读前练习均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精彩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预测和分析文章的行文和结构,为学生做好阅读准备的同时为写作做好了语言知识和话题知识的初步准备。[1]
二、读中悟写——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英语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写作的要求,突出了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情感表达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挖掘阅读材料内部的写作因素,通过设计各项微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取词汇、句型、篇章结构等写作资源,搭建词汇、句子和篇章支架。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阅读过程中关注的内容(词、句、章等知识)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语篇结构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活动是否构建写作目标文体所需要的。[2]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如何选择材料,确定中心,围绕中心安排组织材料,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1. 立足文本,提炼篇章结构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段际关系,找出主题句,总结段落大意,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总结概括文章大意,通过剖析阅读材料的结构让学生掌握同类文章的写作格局。
【案例】
T: What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e article?
(Some national flags and what the colors on the flags represent)
T: How do you get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PPT) Reading strategy I: Read the headline, the first and the last paragraph to get an idea of the theme or topic of the article.
T: 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1) How many parts can the text be divided into?
(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PT呈现汉堡包,形象地解读该文的结构:最上面一层是Introduction,中间一层是Supporting details/Body/Examples,最下面一层是Conclusion)
Part 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national flag
Part 2: National flags in three countries(France, the USA and Indonesia)
Part 3: Summary—Value and meaning of the national flag
(PPT) Reading strategy II: The main idea of a paragraph is often expressed in the topic sentence. The topic sentence is usually the first or the last sentence, sometimes in the middle.
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是阅读和写作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浏览文章的标题及第一段知晓文章的主题是国旗、颜色的不同含义以及所代表的文化。然后,教师借助汉堡包生动、直观地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发展脉络。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篇章结构的设计上关注写作的提取,PPT上呈现的两点阅读策略其实也是学生在写作时要牢记在心的写作基本要求,即写作时要注意文章标题的拟定及文章第一段落的内容,要能开门见山地介绍文章的主题。接下去各段落的展开要围绕主题,同时段落要有主题句,通常在段首或段尾,有时会在段落中,最后一段一般是对文章主题的一个总结性的阐述。这样学生通过接下去的细读文章对如何写起始段、当中段落和结论就有了较深入的感悟。
2. 基于文本,挖掘重点句型
阅读材料的语言和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是充足的词汇量和丰富的句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用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大量相关的词汇与句式信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者的语言特色,对比不同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为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活用词汇、活用句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1】
Share the sentence patterns in the text to describe a flag.
(PPT) A flag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
The flag, sometimes called ..., symbolizes ...
White is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
The stars and stripes are symbolic.
Red shows/means ... while white represents ...
Red represents ... and blue stands for ...
Red resembles ... and white looks like ...
The colors have a link with ...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闪光处,在学生细读文章后,分享文中描述国旗和颜色的优美文句及经典句型。引导学生关注句中有下划线的单词或短语,通过对这些精彩语句的评点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明白多样化的句式会使文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同时,教师把握契机,适时布置简短的写作训练:The world is full of colors.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Please work in groups and write down your group members’ favorite color and reasons.学生通过阅读,对相关词汇和地道的句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描写同伴最喜欢的颜色和原因时自然就运用上了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实现读写有机结合。
【案例2】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using different words, phrases or drills.
(1) These flags are not only just colorful pieces of cloth that are sewn together.
These flags are ____ ____ just colorful pieces of cloth ____ together.
(2) The three colors remind people of the motto of the Revolution—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The three colors are a visual ____ of the motto of the Revolution—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3) On the Indonesian flag the colors are related to food.
On the Indonesian flag the colors ____ ____ ____ ____ food.
(4) The same color can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
Sometimes, the same color ____ different things in ____ cultures.
(5) The flag, a simple design of a red band over a white one, is based on a national flag that dates back to the 13th century.
The flag, which could not be further ____, is a red band over a white one and is based on a national flag ____ ____ ____ the 13th century.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捕捉阅读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同时善用“词”的转换,通过词与词的转换、词与从句的转换来丰富句式,让学生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熟练掌握每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明确区别,扎实地积累语言材料,在运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案例3】
I. Apply different sentence pattern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are th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for the meaning of the Indonesian flag?
The explanation that is the most common one.
Some people say .
What others believe .
It is believed by some people .
What is certain .
II. Please use the above sentence patterns to describe Whether Senior 3 Students Should Take Physical Exercise.
S: Some students think(believe) they should take exercise every day ... What others believe is that taking exercise is a waste of time and it is tiring ... What is certain is that we should balance study and exercise ...
在细节阅读Indonesia部分,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后运用不同的句式回答对于印度尼西亚国旗含义的不同解释的问题。教师在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上充分关注不同句型在写作中的运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针对高三学生因为学习任务繁重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仿照句型造句:假设你是班长,请根据你的了解向校长汇报同学对于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看法。活学活用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更清晰地领悟文中句型的作用。学生在“读”中悟写的过程中,不是机械地照搬原文,而是经过自己的感悟,恰当地模仿好词好句,感悟写作魅力。
三、读后练写——增强篇章写作实战
教师通过“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味”的阅读顺序,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略读或粗读的方法。通过“读”,学生对文章的选材、内容布局、语言组织有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形成一种量的积累。但要完成质的飞跃,还需要通过篇章写作实践来落实。英语写作能力一般是通过“词”“句”“篇”循序渐进的训练发展的。学习词汇是基础,句型应用是过渡或桥梁,篇章是目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解析词句的作用,把握篇章结构,掌握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基本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进行行之有效的谋篇布局。[3]
1. 随文仿写
阅读材料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更是写作的范文。教师应在设计时找准文章中和学生的写作实际密切联系的交合点,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结构、写作风格和隽言妙语来谋篇布局进行仿写训练。
【案例】
If you are asked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national flag, what would you write? (discuss in groups)?
(1)What’s our national flag called?
(2)What’s it like? Where are the stars?
(3)What do the colors symbolize?
(4)What do the stars stand for?
(5)When and how do we celebrate our National Day?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范文阅读后,因地制宜地要求学生仿照书本对三个国家国旗的介绍,完成对自己伟大祖国——中国国旗的介绍。
教师参照阅读文章呈现写作模式图,指导写作过程。设计内容:OutlineWords/PhrasesSentencesParagraph(Topic Paragraph/Supporting Paragraph/ Conclusion)。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思维框架:第一部分是引言(introduction)或主题句(topic sentence),第二部分是扩展句(supporting sentence),介绍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和 the meaning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第三部分为结尾句(conclusion)。[4] 然后通过提供问题布置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借鉴文章结构和语言,灵活运用文章中的高级词汇、复杂句式或精彩片段。学生在写作时很自然地模仿文章,融入文章中优美词句,顺利完成关于 中国国旗的写作任务。通过写作,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国旗的象征意义,爱国主义情操得到提升。
2. 拓展式写作
在学生把握阅读材料话题知识、篇章结构,掌握重点词组句型,欣赏遣词造句等的前提下,教师应设计“做写结合”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与运用,借鉴话题进行拓展活动。这样不仅充实阅读教学的内涵,而且实现从阅读向写作的延伸。
【案例】
Task I: Design a flag for your class. (pattern, colors and meanings ... )
Task II: Make a description of your class flag.
Pattern (2-3 sentences)
Colors (2-3 sentences)
Meanings (4-5 sentences)
...
Task III: Polish up your description of the class flag and write a letter to your friend Jack in the USA, introducing your class flag.
基于学生通过阅读,对各国国旗图样、历史、颜色、含义及影响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布置“做写”结合的开放式写作任务,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班旗,然后指导学生用英语从图样、颜色和含义等方面描述班旗,最后为了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以致用的交际空间,设计给美国朋友写信介绍班旗这一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阅读中通过阅读范文和分析词汇、句型、篇章结构等完成输入活动,制作班旗并且用英语介绍班旗等活动进行语言内化活动,最后的信函写作则实现了语言输出活动,真正体现了“输入—内化—输出”这样的语言学习过程。[5]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读可以给写以更多的启发。教师在读写结合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引路人,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精心设计相关写的任务来强化学生读的收获,引导学生从接触到领悟,从模仿到创造,通过“读前知写”“读中悟写”“读后练写”,让写作实实在在地走进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写作,在阅读中感知写作,从阅读走向写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笔下生花。
参考文献:
[1] 李敏. 初中英语读写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与课堂管理[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5):33-35.
[2] 牟金江,吕秋华. 高中英语“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实施与建议[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3):26-29.
[3] 姚春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初探[J].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09(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