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1
一、从政府层面,加强引导,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政策上升到了国家意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上升到了法律制度,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到了法律责任,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长期、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从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二)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非遗保护中长期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是保护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各项工作切实推进的有效保障和客观依据。苍南县非遗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强力推进非遗生态保护体系、传承发展体系、宣传展示体系和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继续搭建各种传承和展示平台,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努力扩大社会参与,扩大传承人群,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促进苍南非遗保护事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化提升。
(三)多种保护措施并举,非遗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的多样性。在保护工作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种方式:非遗以项目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保护工作前期,以建立项目名录、保护项目为主要抓手;非遗主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因此把传承人的保护放在关键地位;非遗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生产性保护等积极保护的方式。非遗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非遗特有的项目特点和传承规律,要求我们区别对待,分类制定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为我县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完善,保护传承新格局逐步形成
首先,普查是非遗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8年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县共收集7万多条线索,精心制作了6000多个项目调查表。并在2012年进行信息化录入,上传到省非遗数据平台进行保护。为做好普查成果的整理利用工作,我县成立了非遗保护工作小组和非遗专家库,不断挖掘、整理我县的非遗资源,并录入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资料,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其次,项目保护体系建设、传承人保护和基地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申报,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体系,壮大了队伍。我们在保护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对濒危项目开展了抢救性工作,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了相关资料。截止2016年11月,我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3项、省级24项、市级99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18人、市级76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市级13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民俗文化村2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体系基本形成。
(五)非遗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非遗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民众保护意识的提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近年来,我县利用各种文化场馆、广场举办了大量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文化礼堂和“文化遗产日”期间的非遗系列活动已形成品牌。近几年,集中展示的非遗精品和运用非遗元素开发的各种衍生品,更让民众们更真切地体验到非遗的魅力,也展现了非遗传承的空间和潜力。非遗走亲,以“非遗”为载体,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互访,加深了不同地域间文化内涵的了解,非遗“互访”构建起了“相熟、相融、相亲”的非遗工作交流格局。
(六)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打造非遗宣传主阵地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展示中心和传承基地,组织经典非遗名录的展示展演,开展特色传承活动,宣传非遗阵地的作用不容小觑。“历史与人文并重,民族与民间同在,传统与现代交融”,这是我县非遗馆的明确定位。苍南县非遗展示馆,历时四年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展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1700平方米,分序厅、古韵、遗风、巧技和尾厅五部分,共展出了我县的国家、省、市、县各级项目60余项。是一个了集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传承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2015年初开馆后,接待过一大批各地领导、专家和学者,累计参观人数达几十万人次,群众好评如潮。“十二五”期间,我县还建设了乡镇非遗馆和民间艺术馆十余个,这些展馆每年均不同程度开展展示、展演活动,是县非遗馆的有力补充。
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内容既丰富又复杂,这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落实保护措施,挖掘现实价值,扎实有效地推进非遗保护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用发展的眼光,理顺思路,处理好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一)保o与利用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使之世代传承,是当前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重要特质,再深入发掘非遗的多重价值,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利用开发的过程中,要牢记“保护重于利用”,保护是利用的保证、基础和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为当代人服务。
(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今天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认可、尊重和弘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衍变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要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借鉴、W习其他地区在保护非遗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充分吸收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三)保护与旅游的关系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发挥与旅游的优势互补作用,又要注意处理好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关系,处理好非遗表现形式与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品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基础上,组织非遗项目进入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千秋万代的事情。非遗保护工作的长远性,决定了我们要采取稳健扎实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的发展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传承、传播,主要依靠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担负着“传”与“承”双重任务,作为传承人,传承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因为,在传承人身上承载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或知识,更是本地区历史、文件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三、从传承人角度。明确职责,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传承人的保护与传习是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目前,我县共有国家级传承人1位,省级18位,市级92位,县级163位。另外,还有市级非遗传承团体2个,市级非遗传承群体5个,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非遗传承人梯队。为确保传承培育有所作为,有效地促进活态传承,我县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推行师徒传承协议制、传承基地责任制,鼓励老一辈传承人积极带徒授艺,对成功收授一位新徒弟的老艺人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并帮助学艺成功的新传承人,添置道具工具等。希望我们的传承人自觉承担传承义务,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另外,如何将传承人的概念拓展至传承人群,意在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传承人的传承,这将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鼓励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公益性活动,确保传承常态化
县内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方面,积极为国家级、省、市、县级和其它民间艺人开展传承、演艺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并经常性开展非遗下基层、进社区、进校园、进文化礼堂,参加文化下乡巡回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各种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确保非遗传承有序开展。县外非遗宣传、交流活动方面,历年来,组织过优秀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年味温州等省、市举办的一系列非遗交流活动,组织过新编单档布袋戏剧目到周边各县、市演出等。非遗媒体传播方面,传承人们积极参与各级电视台非遗专题栏目、非遗数字电影《夹缬之恋》、县电视台《文化苍南》“走进非遗”等节目的拍摄,通过媒体渠道进入了公众视野。电影、电视、互联网为非遗传承助力,使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方式,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只有民众认可非遗的魅力,才能给非遗传承提供更广的空间和潜力。因此,我们要推进创新,努力使非遗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单档布袋戏、提线木偶戏、渔鼓、温州鼓词等,可以通过新编、改编剧本,融入现代元素,大胆尝试设计新动作,加入特技,结合现代的灯光、舞美等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观效果。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夹缬、夹苎漆器、矾塑、钩绣等,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与转化,将开发的创意作品和衍生品,变为生活用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比如道教音乐、畲族民歌、布龙舞、马灯舞等,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演出的制作,结合网络宣传,汇聚更多受众的目光。总之,只有不断创新非遗保护的方式,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才能真正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望真正活起来。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2
【关键词】 非遗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一、博物馆服务的发展进程
博物馆是人类尊重历史、珍视艺术和崇尚科学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服务于西方上流社会。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进入“博物馆繁荣”时代,国际博物馆领域确立了以“社会服务”为根本宗旨。从此,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拓展并趋于全面,除了征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支持所在地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理念成为现代博物馆实现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英国的博物馆将管理的根本目标定位为“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博物馆的服务宗旨。
我国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承载着向国民弘扬传统文明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与“物质遗产”相对而称的专业术语。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以广泛关注的目光,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馆17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个,非遗保护设施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1]
非遗博物馆,除了具备传统博物馆的属性外,还应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征集、展览、研究非遗藏品的工作,并兼顾扶持非遗传承人群体,在以“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大前提下,为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内容及新趋势
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矛盾,对于博物馆而言应积极保留大量的传统文化,并发扬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现代性并向世界范围传播推广。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如何让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使之不成为仅仅留在“纸上名录”,如何让“纸上的名录”真正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珍宝”仍然是摆在每一位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2]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记忆”的主体是观众,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引导观众构建权威的、有条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展品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创造力”指的是新时期博物馆应具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策划出符合现代民众喜爱的展览。
因此,新时期非遗博物馆的服务就应兼顾“记忆”和“创造力”两个方面,所谓“记忆”在非遗博物馆的语境中指的是非遗馆所占有的能给观众传递非遗历史文化的资源,包括非遗展品、传承人等。“创造力”是指利用非遗博物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理念巧妙融汇,改变以往传统的古板的说教展示形式,让观众在游乐、观赏中全方位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努力达到探索传播、宣传、传承非遗的目的,从而让非遗文明的种子真正植入观众的心中,并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引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新时期的非遗保护应着眼于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因为两者虽然看似矛盾,但并非不能共存,应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和全球化视野,以文化主体认同和更好地持续性活态传承为原则并在服务理念和方式上有所创新。
四、提升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途径
非遗博物馆作楣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除了明确自身职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争让服务尽善尽美。
1、培养不同类型的服务人才
服务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服务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招募博物馆服务人才时就应将服务意识作为考核和培训的前提。
非遗博物馆应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的差别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为博物馆服务。从实际情况来看,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专业陈列研究人才,他们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将非遗的“权威记忆”保存并加以研究,将非遗财富通过书本、资料等形式传播,服务民众。第二类是展览策划型人才,也就是能将文中所提的“记忆”加以“创造力”的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资深的非遗知识外,还能将其用附有创造力并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类便是一线的服务人员,这是非遗博物馆中最庞大的群体,包含宣教、志愿者、看馆、安保人员,应在上岗前对各自的职责明确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博物馆服务安全、有效、优质,让群众满意。第四类为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作为“特殊观众群”,他们除了给非遗博物馆提供各方面资源的帮助,还可以从观众的视角对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提升献计献策。
2、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非遗博物馆应当合理支配政府财政投入,努力改进陈列展览的设施,从而提升陈列展览水平。还应完善观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如设立咨询台、寄存处、游客服务中心等,考虑到某些游览区的路线复杂,可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导览图,除了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外,还将博物馆景点和公共设施标注其中。为了让观众更全面了解非遗,可在非遗馆区内建立非遗传习教室和传承人工作室,为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和观众的观赏、传习提供良好的场所。
3、满足观众参观要求
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参观诉求和目的,有助于非遗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参观人群采用差异化的宣传和服务方式。如非遗博物馆可在各项展览展示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非遗展览、互动活动,如为未成年人开办主题夏令营,以及各项非遗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学习非遗文化。而对于老年群体,非遗博物馆可针对他们喜爱传统曲艺的特点安排免费的京剧、黄梅戏、昆曲、白话欣赏等活动,让他们在欣赏非遗曲艺的同时,重乩夏暇┑纳活和文化。根据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的特点,安排民俗体验和技艺参观活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感受传统地域风俗。
除了将观众吸引进博物馆,还应积极将传承人和非遗技艺请出去。让“非遗”走进社区、学校以及公共文化场所,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本土非遗文化。
4、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
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主体除了观众,还有非遗传承人群体。如何让他们不为了生存被迫转行安守祖辈传下的“手工遗产”是保护非遗的关键问题。非遗博物馆应利用作为公众平台的优势,帮助非遗传承人改善生存环境,让他们不再为生计担忧,将传统技艺更好的展现给喜爱它的观众。
考虑到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非遗博物馆应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整理技艺资料,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项保护经费,并整合媒体、高校等各种平台和社会力量帮助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等活动,同时,利用自身作为旅游景点的优势,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商业及社会活动,活动所得均归传承人所有,尽量帮助代表性传承人解决经费困难,让非遗传承人安心传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拓展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非遗博物馆官方网站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建立无疑是非遗的一个新型窗口。将非遗博物馆的公开展览活动信息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让民众参与、监督非遗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并为非遗博物馆的服务提升献计献策,对非遗馆的发展起到公众监督和积极推动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应冷静看待这些新兴的媒体互动方式,因为它对博物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更广泛的参与到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活动之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层面,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弊”在于在言论自由的社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网站的维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质疑及时诚恳解答,消除群众心中的困惑,将某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动力,并维护好博物馆的社会形象。
6、征询建议提升服务质量
非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在调研工作中,应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让他们对服务质量、展览满意度进行打分,这样既可以促进非遗博物馆用优质的展览和服务吸引观众,又可以保留和扩展博物馆参观群体,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交互式融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评价标准都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才是赢得观众赞誉的不二法则。
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就是努力使非遗博物馆与观众、非遗传承人之间相处和谐,让非遗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协调,让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同社会进步相统一。非遗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提出,以及“记忆”与“创造力”结合的服务方式,为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而又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贴近百姓的优质服务必将引导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喜爱,从而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龙.中国文物报.2012-6-11.
[2] 喻,廖君.中国文物报.2012-6-12.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3
【关键词】民族文化;职业教育;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013年6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2014年1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西召开了教育发展大会,会议正式了《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围绕“14+10”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建设40个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为职业院校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重要的机遇。
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除汉族外,世居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等11个主要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广西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民族艺术和技艺却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局面。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成为了职业院校需要面对的新挑战。职业院校必须勇于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从实际出发,在校园文化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培养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是重大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从认知到认同的感情,并转化为个人文化素质的养成;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形成民族文化特色校园。
民族文化进校园,可利用的载体是多方面,一是可以组织和培育一些活动团体,如民族歌舞学会、民族器乐学会、民族工艺学会等;二是可以开展各种民族文化主题活动,如民族服饰大赛、唱山歌比赛、民族体育竞技、民族文化报告会、专家讲坛、民族庆典等;三是可以利用校园景观传播民族文化,如雕塑、壁画、景观、建筑及装饰等。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营造气氛,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的感情,学习民族文化的知识,练就民族文化的技艺。
二、紧密对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系统化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
职业院校开设民族文化类专业,必须主动对接区域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是考虑到区域潜在生源基础,本区域的学生经过从小的耳濡目染,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识,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动机;二是师资基础,可以从当地企业、民间工作室中聘请到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等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就业和发展渠道,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岗位,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成长,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职业院校要办好民族文化类专业,必须与地方民族文化企业、民间大师工作室、文化产业基地等合作,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制定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建立基于民族文化与民族技艺设计、制作、营销等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推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体现学生职业成功和职业成长的教学评价标准,形成多方参与、多元组合、即时反馈、自我修正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的系统化。
利用职业院校的科研、师资力量,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改进工艺生产模式,开发新品种,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品质,形成传统手工艺品的规模化制作、商品化生产。发挥职业院校多专业优势,培养既掌握传统技艺,又懂得现代营销理念和网络营销手段的文化传承经营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
三、推动民族文化传承课程系统化建设,引领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改革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由于地域、人缘等因素影响,多采用口口相传、父子相继的传承模式,民族文化进专业、进课堂,要形成符合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必须推进传承模式的改革。要组织工艺大师、文化传承人、教育专家、企业骨干等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将民族文化、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按教学及认知规律进行收集、整理,共同改革工艺流程,创新工艺技术,利用模块化、流程化等方式,运用录像视频、三维扫描、三维建模、三维打印、虚拟现实等手段,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微课、MOOC和网络课程,校企合作开发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实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科学化、系统化、职业化。
此外,要加快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新研究,在现代的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家居装饰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景观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提升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的艺术价值,在现代设计专业中注重培养运用民族元素进行设计的理念,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四、建立大师工作室,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
广西的民间艺人、大师技艺精湛,对民族文化有着很高的造诣,这是职业院校教师中的短板,广西有一大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的文化产业基地,职业院校应主动走出去,探索与企业、大师等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出台措施,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采取教师、大师“双向进入”机制等,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师等进驻“校中厂”工作室,担任兼职教师、专业顾问、专业带头人等,派出青年骨干教师进入民族文化企业,担任兼职设计师,并和企业大师共同指导学生学徒等,推行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共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改善职业院校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状况,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五、结语
在职业院校中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近年来,很多中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相继开设了民族艺术、文化、工艺等专业或课程。2014年广西艺术学校恢复了戏曲表演专业招生,开设壮剧、桂剧、彩调剧、京剧4个剧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建筑装饰、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并融入了民族工艺课程;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立了民族文化艺术教学部,开设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民间手工艺术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聘请李人、陆景平、钟毅、黄明海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开设坭兴陶制作专业;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将民族工艺纳入到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拓展选修范畴,开设了陶艺、雕刻、书画、织锦、蜡染、扎染等特色课程,该校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以民族旅游品设计为特色,2013年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批准为首批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堂等形式,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作用,强化了学生对民族的认识、认知和认同,并变成了一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4
关键词:文化;大学教育;多维认读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特性日益显见的今天,大学逐渐由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随着其地位与作用的提升,人们赋予了大学更多的期待;而作为大学本身,它应该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大学要创造新思想和新文化,就必须对“文化”的本真意义有深刻的领悟与掌控。为此,本文拟从学生、教师、大学本身、社会和国家等方面入手,对文化之于大学教育的含义进行多维认识和解读。
一、学生维度:成长的“孵化器”
培养人才是大学产生、存在及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理由。不论是以传授知识、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中世纪大学,还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使命的近代大学,又或是以教学、科研、直接服务社会为共同理想的现代大学,绵延不断的大学使命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是为学生办的,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
(一)以“文”化人,大学文化的应有之义
从文化的内涵来看,“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周易・贲》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但此处却非“文、化”二字的连用。“文化”二字的连用始出现于汉代,刘向在《说苑・指武》中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又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可见,“文化”其本义是指对人施以文治和教化,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带有动词的“文化”含义,即我们今天所谓的“文化化”。而作为一种结果和状态,它又是与人的内在教养、德性等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既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过程。@
不论何时,大学的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专门人才。大学是通过什么培养人的呢?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者,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二)以“境”育人,大学文化的基本使命
文化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亭台楼榭、灯箱报栏、师生的言行举止等,无不是大学文化的体现,什么样的文化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学校全部的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杨振宁教授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空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
(三)以“行”塑人,大学文化的重要特性
文化是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梁漱溟谓之为“生活的样法”。大学文化,自然也是大学生的“生活的样法”。大学文化提供一种“模型”和“范式”,塑造、熏陶、感染“大学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大学生自然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物,也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南开学生很注意仪容,草绿色的制服,银白色的扣子,六角形的铜帽徽,显得格外精神。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到南开参观,见学生这般情景,询问张伯苓。张笑而不答,领他到进校门处。那里竖立的一大穿衣镜上镌有40个大字;‘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宣庄。’当张伯苓用英语向他作了解释之后,伊利奥佩服地不住点头。……镜子和箴言有如无声的教员,学生进出校门,整饬仪容成了风气。”
综上,大学文化是“隐形课程”,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以“文”化人,是它的题中之意;它构建了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内化精神,外塑行为,是其重要特性。大学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孵化器”。
二、教师维度:价值追求的“灯塔”
(一)学术自由,大学文化的内核
大学文化是以学术自由和自治为生命的价值信念系统,此信念系统潜意识地影响着其承载者的行为。19世纪洪堡将“学术自由”作为柏林大学创办的原则之一,而“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学术自治(Academic Autonomy)、学术中立(Academic Neutrali-ty)”亦是美国高等教育著名的三“A”原则。
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理想化的所在。在大学里,师生享有可以充分追求真理、激发思想、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自由和空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
(二)道德推祟,大学文化的灵魂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也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宿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凡此种种,无不昭示着教师在大学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一个学校的师德状况直接决定着该校校园文化的品格,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带有该校特定文化符号遗传的学生。在大学的文化生态圈中,师德建设始终处于核心区域,是大学文化的魂魄所系。
(三)人文精神,大学文化的品格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大学人文精神的人文价值整合统一性是大学完整统一性的内在保证。大学文理工商诸专业相隔系科之所以聚于一校而不落于外在空间聚合,端赖此大学精神纽带维系。大学精神因而是超专业的。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重实证或重思想、“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等等)与社会个人观念(如“五四”以来北大突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使命感),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那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大学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而且是个性化的生命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天职在于传递文化,在于教育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社会拥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其义不容辞的责
任。大学文化与之关系密切,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学术自由,是大学文化的内核;道德推崇,是其灵魂;人文精神,则是大学文化的品格。
三、大学自身维度:个性发展的“基石”
(一)大学文化具有时空地域性
大学文化是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大学文化的形成不能回避历史,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大学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一所大学自创建之时,就深深地烙下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地域文化和教育思潮的印记,常常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来表达其办学理念和目标等。著名学者阿什比曾说,大学“它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
(二)大学文化具有内聚性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它能够统一大学成员的意志及欲望,呼唤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和信念,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既定方向发展,促进战略的实施。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师生员工自觉调整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逐渐融入健康向上的大学集体,思想行为与大学发展保持一致。大学文化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使人形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如A・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三)大学文化具有自我发展性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标志、大学本质的反映、大学传统的体现、大学特色的折射。一所大学真正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还是它独特的文化及其品味,所以大学文化的创新才是大学真正的创新。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流的大学不仅拥有赖以生存的优秀大学文化土壤,而且他们在自身的发展中总是不断地研究、建设和发展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积极进行创新,保持着与时代同步、甚至是超前的先进性,从而为自身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养分。
综上,大学文化是大学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高品位的、富有个性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东西,是其个性发展的“基石”。马克思在讨论精神世界问题时曾这样向对方发问:“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也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是,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文化之于大学也是如此。
四、社会、国家维度:前进的不竭“动力”
大学之谓“大”,是指大文化、大精神,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之基,发展之根。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而且是先进文化向社会辐射,引导社会发展的策源地。
(一)大学文化的理性批判作用
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不乏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唯有坚持批判的精神,才能不断地超越他人和自我,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
(二)大学文化的辐射示范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的显示向导和创新源泉,对社会文化产生辐射作用。大学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文化的结合体。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载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将科学知识、先进思想观念传播开来,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心,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学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人文传统、创新意识、高雅娱乐形式等对外界社会产生着辐射和影响。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增添新的内容与养分。
易言之,正如哲学家赵鑫珊所说,“大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应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它不仅是属于它所在的那座城市,而且也应当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大脑精华或是大脑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急先锋或卓越代表”。大学文化具有理性批判和辐射示范的作用,是国家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5
关于孩子的所有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因为我们对孩子有“预设的期望”,爱用“黄金床”来要求孩子,这里嫌长了,那里愁短了,不经意间扮演了“国王”的角色。
0~3岁是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奠基期,智力开发根本无法与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相提并论。
他在月子里的时候,为了防止头型变偏,爸爸时不时要帮他把头的位置左右侧挪换一下,但每次帮他摆好,那颗小脑袋马上自动恢复原来的方向。爸爸那么不辞辛劳地重复劳动,最终,他的头型还是偏的。
他8个月的时候,照顾他的外婆换成了奶奶,他不干了,整天抱着妈妈不愿放手。有一次趁他睡着,爸爸妈妈溜出去吃饭。他醒来发现只有奶奶在身边,立马号啕大哭,整整一个小时不收声。爸爸妈妈只能告别朋友,火速赶回家救急。无奈,外婆重新上岗。
他1岁半了,阿姨带他出去玩。小朋友过来拉手示好,想跟他一起玩,他竟然极不情愿地挣脱,宁可自己在一边静静地看别人玩,直到这样几次后,他才放心地和这个小朋友玩。他似乎需要更多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别人。
他2岁了,任何吃的、玩的都愿意和家人分享,对小朋友也一样大方,带出去的童车、小球、泡泡枪往往成为大众玩具。但是,当他自己想玩别人的玩具时,总很迟疑,反复试探,小心触碰,一旦对方稍有不愿意的表示,他马上就放弃。
这就是我的儿子:倔强、敏感、慢热、胆怯。
我曾困惑于他的种种“不配合”行为表现,抱怨他的“难养难带”,担忧他将来会不会“吃亏”,直到我看到了印度一个“黄金床”的寓言。
一个国王突发奇想,按照全体臣民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打造了一张黄金床。每天晚上,国王都要找一个臣民睡在这张黄金床上,好好享受一番。但是,如果这个人太高,刀斧手就用斧头砍去这个人多出黄金床的身体长度;如果睡黄金床的臣民太矮,国王也会叫大力士将此人生拉硬扯地拉到黄金床的长度。
举国上下,人心惶惶。
……
这个故事让我忽然感悟,关于孩子的所有烦恼都是大人自己制造的,因为我们对儿子有“预设的期望”,爱用“黄金床”来要求孩子,这里嫌长了,那里怕短了,不经意间扮演了“国王”的角色。
我相信,父母的心态比任何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父母心态失衡所引发的种种情绪态度,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才是真正深刻的。
我愿意把我的育儿反思与年轻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尊重遗传的力量,
如同接受孩子天生的模样那样,接受孩子天生的个性
这几年做社区服务,经常有父母满怀焦虑来咨询:“为什么我儿子这么胆小?怎么办?”我通常会先询问对方:“您是怎样评价自己的性格的?”这时候,父母们会情不自禁地承认孩子的脾性确实挺像自己的,但又会立刻补上一句:“我们已经没办法改变了,但是希望孩子不要这样。”
这真是悖论。
孩子传承着父母的血脉,遗传的是父母的基因,怎么可能没有上一代人的气质特点呢?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体现了父母的自我尊重和对祖辈的敬重。就我家而言,我先生和我自己,性格中都有倔强的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增加,这些天生的个性逐渐沉淀到了骨子里面,不那么外显了。但是,我知道,它们并没有消失。
孩子的自控能力远不如大人,他们更真实,不知道掩饰,他的天性会裸地呈现,他的自我天然无雕饰。而我们的真实自我早已层层包裹。当我们将孩子的遗传天性当成问题来应对,恰恰反映了大人对自我的不肯定和不接纳。
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
让自己有一种育儿的掌控感和从容感
我学的是发展心理学,从事的是专业育儿知识普及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父母的育儿焦虑普遍存在,特别是对孩子今后的学业发展。这促使我时不时冷静下来,观察反省自己有没有育儿焦虑。
儿子1岁半之前,我一直无条件地迎合他的任何情感需求。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0~3岁是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奠基期,智力开发根本无法与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相提并论。只有具备了在亲子依恋基础上建立的内在的安全和满足,在父母充满爱的笑容和目光滋养下形成的自我认同与肯定,孩子将来才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去独自面对并且敢于挑战这个世界。
我们和孩子会不断面临新的成长主题,有一阵子就是排泄问题。当发现自己有能力掌控大小便时,孩子一种骄傲和喜悦油然而生。这种自豪感是孩子自主性萌芽的土壤,是意志品质养成的重要营养素。
据我的接触观察,年轻父母常常忽略这一点。他们有的会基于将来入托入园的考虑,过分严格地训练孩子,要求达到“规律性排泄”的目的。当孩子做不到时,就紧张焦虑,大声责备。还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的排泄问题丢在脑后,不闻不问。殊不知这些做法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我对孩子的大小便问题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适当提醒,适当训练,绝不强迫,轻松随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慢慢体验“掌控自己身体的美妙感觉”。其他吃喝玩乐的日常生活,也尽可能地为他创造自主选择和决定的空间。
“我想做的,通过努力,我能够做到;我不想做的,我也可以不做”。
我努力给孩子树立这样的认知,我相信这能帮助并且巩固孩子在1岁半之前获得的信心与勇气。
牢记自己的使命,
父母应该协助孩子理解和适应这个社会,不能纵容,更不可替代
有一句话说,“父母的爱是为了将来与孩子更好的分离”,我觉得颇有道理。儿子喜欢晚睡晚起,我也允许他这样。但他快2岁的时候,我考虑到不久以后要入园了,孩子得习惯早起,所以,我想方设法而且必须帮他调整生物钟。
我喜欢直接而明白向孩子提要求――“我希望你做到”、“我相信你能做到”。他一时确实做不到,我也不责备,我会告诉他:“你慢慢会做到的,爸爸妈妈期待着”。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某种经历和挫折,父母也只能硬着心肠,鼓起勇气,沉着应对。
不久前,孩子误吞猪蹄骨送医院急诊,得吃钡餐做喉部透视检查,还要接受一个全麻手术。意外发生后,我一直抱着他,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我对他说:“爸爸妈妈会陪着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勇敢面对。”一旁的医生觉得我多此一举,2岁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听懂这些,但我坚信儿子能领会我的意思。
一晚上的治疗过程中,他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手术苏醒后也马上就露出了笑脸。
我的结论:
接受孩子、懂得孩子、相信孩子的父母,才是成熟的、尽责任的父母
父母也是人,犯错在所难免,不过,我能做到的是:
1. 一定要说服自己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2. 尽力理解孩子自我成长的过程;
3. 相信孩子内在的力量。
具体来说,不勉强孩子,不随意指责孩子,耐心等待孩子,温柔地提醒孩子。
很多时候,由于自己本身的种种压力、情绪欠佳,我们经常会在一气之下抛开理性和常识,身不由己地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自己可爱的孩子。这并不可怕,父母非圣人,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6
优美教育,其核心是“培其所优,各优其优,以优培优;育其所美,各美其美,以美育美”。这里的“优”是指优势智能和特长,这里的“美”是指优秀品质和美德,其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优者更优,美者更美,以优带劣,以美促差”,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四年多来,学校以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为导向,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东港中学印记的课程特色。
一、主题鲜明的德育课程
(一)孝心教育
以“孝・让家庭充满爱”为主题,学校每学年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六个一指:父母生日时在学校蛋糕房亲手做一个孝心蛋糕;父亲节、三八妇女节,看一部反映父爱、母爱的影片;平时学唱一组歌颂父亲、母亲的歌曲;读一组描写父母亲情的名著;写一则父母敬老爱老的故事;六一儿童节为七年级家长办一场“十大孝心家长”颁奖典礼,五四青年节为八年级学生办一场“十大孝心学生”颁奖典礼),持续开展体验性孝心教育活动。活动邀请社区领导、学生家长、学区督学等共同参与,隆重而热烈。这一实践性德育课程,受到舟山电视台、普陀电视台、舟山日报、舟山晚报、今日普陀等多家媒体关注并给予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爱心教育
以“爱・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以“大爱无疆生日捐款”活动为契机,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教育。学校倡导全体师生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得到关心、祝福最多的一天)向学校的红十字工作站捐款,以培养“大爱无疆”的博大情怀,学校红十字志愿学生每天把捐款存入指定账户,学期结束一并捐给区红十字会。目前这一活动正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参与,因为这一善举满足了家长们想奉献爱心、成为孩子榜样的内心需求。
(三)责任教育
以“责任・让自己更优秀”为主题,以“开心农场”为契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开心农场”既是动手实践的基地,又是对学生进行体验性责任教育的场所。学校创设了“调、选、种、研、销”一体化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在种植前,学生先开展市场调研,调查不同蔬菜的市场价格和销售情况;然后,根据市场价格、季节、需求情况,学生自主选择班级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品种确定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种植农作物,平时由班级学生每天轮流对农作物进行浇水、除草、施肥、人工授粉等养护工作;收获的果实,由学生设计宣传广告,开展“快乐卖”活动,在校园里设摊或上门向教师、职工销售。这一系列活动,责任教育始终贯穿,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前面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二、校本实施的基础课程
2011年,学校率先在七年级音乐课尝试选课走班实验。学校根据师资特点,把七年级的音乐课一分为四,学生可以在古筝、琵琶、二胡、笛子四种民族乐器中选择一种学习。这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体艺2+1项目的落实,而且大大提高了音乐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个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在信息技术、美术课等技艺类课程中加大了选课走班的力度。选课走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个人技能的发展。2012年,学校又在科学学科中进行了“现象・原理・应用・创新”创意课堂探索。2014年,学校还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尝试把作文课和阅读课分离出来,采用专任教师教学的办法,保证作文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
三、围绕创意的拓展课程
根据“以动手促动脑、以动脑生创意、以创意美生活”和校本课程特色化、本地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学校积极开展“动手学”创意课程体系建设。
(一)海洋・创意课程
为体现海洋文化地域特点,学校开发了“动手学”海洋・创意课程。课程有石雕、贝雕、沙雕、海洋木艺、海洋摄影、海洋剪纸、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海洋环保实验、创意电动船、纸(木)结构桥梁制作、创意风筝制作、智能机器人、海洋急救等组成。这些课程以海洋为背景,以创意思维培养为目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科技・创意课程
作为市区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开发了“动手学”科技・创意课程。每年组织创意科技运动会、创意科技制作展示、科普剧场和科技秀活动。5月,八年级的学生会拿出六七十件科技作品,面向七年级的学弟学妹和学区内小学的师生进行创意科技制作展示。10月,学校举行有十几个项目组成的创意科技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电脑平面绘画、Flas制作、电动遥控快艇绕标航行、雷速登遥控车、自制电动创意船、木结构“桥梁模型”静压承重、水火箭、科幻画、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发明、优秀实践活动、PVC机器人制作、冲浪纸飞机等项目,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热情高,每年参加的学生人数达总数的90%以上。11月,与广西师范大学实习生一起,组织面向七年级学生的科技秀,让学生领略科学的奥妙。12月,组织八年级学生进行科普剧表演,学生们用小品、相声、小舞剧、音乐剧、演唱、舞蹈等生动的方式来阐述各种科普知识。
(三)艺术・创意课程
为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特长,学校开发了“动手学”艺术・创意课程。一是艺术与非遗传承相融合。为了更好地传承普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积极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在学校开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艺术类非遗课程,如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跳蚤舞、渔民画、非遗白描、船模制作、绳结、船板画、鱼拓画等。这既传承了地方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二是艺术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每年11月,学校体育运动会都会举行别开生面的开幕式。开幕式分国际版、民族版、节日版三个版本,三年不重复。学校要求各班在运动员进场时用3~5分钟时间以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节日的理解和尊重。各个班级的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分工协作,创意无限,惊喜不断,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
四、课改的成效
(一)丰富的德育体验,亮丽了学生幸福人生的底色
孝心、爱心、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三原色,对学生实施以三原色为核心的品德教育,是使其成为好子女、好父母、好公民的基本条件,也是其获得幸福人生的必要条件。持续对学生进行“三心”教育,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更加关心他人和社会,更加体会到人间的真情、生活的美好,为他们的幸福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的拓展课程,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
以“动手学”为理念,以创意思维培养为载体,以美化生活为目的的丰富的课程体验,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意思维,使他们学会了多种手艺,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尝试机会,有利于他们找到自己的最爱。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特长发展的需要,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上课成为他们的期盼,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期待。拓展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学生的生活情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态,促进了学生全面又不乏个性的发展。
(三)丰富的地方文化,丰厚了学生生命成长的阅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承就是对祖辈的认同和赞美。这样的认识促使学生去追寻过去的历史,去了解更多的优秀地方文化,体验到自己作为舟山人、作为普陀人的自豪感。接受了现代海洋教育的新一代,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增强了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课改的主要经验
(一)围绕育人目标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把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幸福公民”。我们认为,幸福的公民应该是一个富有孝心、爱心、责任心的公民,应该是一个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对生活充满创意的公民。为此,学校的课程建设紧紧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课程建设才是有生命力的、可落地的,因为它已经成为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识。
(二)坚持开放办学
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所以需要借力发展。学校先后与区科协合作引进了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投资300万的浙江省科技馆普陀分馆;与区图书馆合作引进了普陀图书馆东港中学分馆,实现了两个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互借互还;与区博物馆合作引进了价值20万元的普陀博物馆东港中学船模陈列室;与区文化局合作引进了普陀非遗东港中学馆。这些场馆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学校多元化课程的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