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

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文1

一、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让一个人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要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充满对阅读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去,从而从被动、强制地阅读变成主动、愿意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让学生可以充分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不要把答案明确地告诉学生,而是多设置开放类型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深入教学过程挖掘阅读的内涵,了解文章的情感。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小蝌蚪长什么样呢?它是由什么生出来的?有几个阶段的生长历程?这样和自然充分相关的问题总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后,教师再合理地引入教学:现在就有个不知道自己会从什么样子长成什么样子的小蝌蚪在找妈妈,在找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自己作为蝌蚪的生长历程,最后找到了妈妈。从而总结了文章的大概意思,促进学生阅读的进度,锻炼学生的思维。

科技的发展让多媒体等大量地出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完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视觉、听觉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合理想象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体会。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宇宙中的地球图片,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的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方法

在?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及时为学生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学,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来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创建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读室的作用,还可以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进入学校和学生分享,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渗透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觉主动地对文章的结构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发展顺序进行分层或者分段,通过对文章进行一定的总结来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倾注的感情,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自身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共鸣,从而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同时,对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秋思》《长相思》等诗歌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再加入一定的背景音乐,充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充分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融汇课内课外阅读

教学目标中的加大开放性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内文章的阅读中,还要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下进行一定的涉猎,让学生在课下的阅读中充分开阔自己的眼界,让学生的阅读和时代接轨,加大学生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进课外的阅读,把握各种阅读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文2

关键词:语文阅读 兴趣 主体 多媒体

落实新课标,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付出的过程。在阅读中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支柱,只有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仍然是一个给予的过程,即:教就是先生讲,学就是学生听,先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知识授受的关系,老师花了好大的精力,苦口婆心地讲解,而学生则昏昏欲睡,结果事倍功半。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小抄写员》阅读教学可以从题目入手: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可以说,更新观念,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的前提。

三、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现代的新课程教学观主张要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得而不是被动,而自主的阅读正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去获取。自主阅读的感受同样也是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主体来说有较明确的要求或指向,要求主体去探索、去体验。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活动中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充分考虑主体的个体差异,从学生以个人实践为参照的经验为起点,千方百计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他们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人。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转换课堂主体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阅读和讨论作为组织课堂活动的主线,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式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高克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J].文科教学探索.2006.(4).

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能够为他们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故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放到日常教学任务中去,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文理解能力。

一、探究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环境下,通过阅读教学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与创造性阅读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任务,而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够促使小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语文阅读。对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勇于提出问题与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例如,在进行《小柳树和小枣树》课文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学生将问题回答出来之后,教师再从中选择最适合的答案,给予表扬,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个答案。如此,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二、重视重点讲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重点讲读法,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对几个重点、要点进行划分,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让学生清楚地掌握课文故事的发展脉络,进行有效的课文阅读。例如,教师进行《坐井观天》的教学时,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再划分课文中几个重要的点,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脉络进行阅读,如此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有自己的了解,有效地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重点讲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解决文章难点,充分把握课文的发展规律,奠定课文阅读基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直奔主题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应用直奔主题法,首先,应让学生能够大胆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能够勇于表现自己。之后,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课文默读,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再划出课文中的中心句等。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掌握课文的主题,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课文本身就有中心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之后,再默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中心句。学生找出中心句之后,再让学生体会整篇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展开的。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够促使学生深刻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由此,利用直奔主题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兴趣培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全体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兴趣培养法是非常有效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富有趣味的语言、亲切的动作、生动的插图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例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课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玩具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学生想不想要这个玩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中那个孩子的心情,询问学生如果自己是课文中的孩子会怎么做,创设课文情境,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故而,通过兴趣培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五、课题分析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题目是整篇课文的精华,故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培养学生分析课题。学生进行分析课题能够有效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主旨,这主要是因为课题一般是整篇课文的主线,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比如,《丑小鸭》这篇课文,它主要讲的就是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角色就是丑小鸭,围绕的主题也是丑小鸭。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丑小鸭》课文的题目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课文主线,了解课文的发展流程。通过课题分析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无论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语文素质的强化,还是对教师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只是以笔者的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文4

[关键字]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探析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因此,无论是“教”还是“学”,阅读都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了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成了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之一。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以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挥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工作,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切实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学生阅读理解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一、存在的问题

初中阅读教学虽然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几乎是每次课堂都包含的教学内容,但是,当前初中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仍有所欠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仍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

阅读是吸收他人思想精髓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进化过程,但是这不意味着阅读就只是从文章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而是同时也意味着将个人思想和经验融入其中,并寻求共鸣的过程。而如果学生的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就很难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而这正是当前初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知识转化能力较差。

阅读的过程,不只是对文字表面意思进行阐述的过程,也不局限于对文章基本思想进行鉴赏的层面,而是需要对文章的更广泛意义进行解读和消化。而初中学生囿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常常会在知识的转换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转化的意识和能力较差,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3、想象空间有限。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其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每个进入语境的读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都能从中找到感动自己的闪光点。这就需要读者有宽阔的思考空间,有宽阔的想象空间。而初中学生虽然想像力丰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找不到想象的途径,以致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文章表面内容,无法进一步升华。

二、解决的对策

事实上,每个教师都会在其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总结,找出各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以下只是就作者的几点经验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1、依托教材,扩大学生阅读面。

针对学生阅读面不广,知识结构较松散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阅读的面,但是这似乎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还缺乏阅读的方向,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要读哪些方面的书。也就是说,学生对阅读内容和方向缺乏甄别能力。在这方面,教师的丰富的阅读经验就要发挥作用了,如果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那似乎不现实。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以教材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如在学习《论语八则》后,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扩大学生阅读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关于《论语》的其他文章,或者是《老子》、《庄子》的相关文段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立足本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内容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当然,前提是教师要规划好时间,对这样富有人文精神的课文,教师完全可以以“阅读理解”为教学核心,其他方面的教学,可以放到其他课时中。二是教师通过课堂,调动学生对本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怀着兴趣的前提下,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阅读。如可以以“孔子弟子三千,但最让他欣赏的是谁?”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面也就随之增长了。

2、发挥学生想像力,实现学生个体思想的转变。

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知识的转换,将文章中精髓部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思想,需要在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的基础上进行,二者可以相互辅助。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讲课的方式,避免“权威式”教学,不要让学生对教师的解读产生定势思维。尽管学生吸取教师的思想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全屏吸收。这是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要求。为此,教师可以运用文章中的一些“断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文章进行个人的思考。最典型的就是《孔乙己》一文中,鲁迅在文章后面,并没有对孔乙己的命运进行明确的解答,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有死?”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而是要让学生从整个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进行思考,不能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么一句话进行猜测、阐述,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犯的错误。因此,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立足全文,立足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进行解读。当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学生自己进行发挥。但是,教师必须要设置条件,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解读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在自己的猜测中,贯穿一定的个人思想。如有学生喜欢幻想,把时空进行转换,让孔乙己到现代社会,然后思考竞争激烈的中考压力下,孔乙己是否能“中榜”。这样的思维方式,教师也是应该肯定的,毕竟学生对文章中的“科举”与当前的“高考”作了对比,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是个人阅读理解能力的升华。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个人思想升华的主要方式。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立足阅读,让学生在理解中获得更多,更深刻的知识,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精神粮食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革,辛文;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提升 方法

一、强调自主体验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启发和讲解都需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得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且进一步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只有保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自主体验,这样的教学才能收获较好的效果。自主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独立性,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创造新的知识,教师一定不要直接把结论传输给学生,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思维,发挥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独立判断和表达,彻底实现自主性学习。所以,教师要从阅读教学设计入手,改变传授标准答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眼界、释放心灵、强化感受、增强感悟、独立质疑、总结见解,让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吸收知识并将其转化成自身的财富。

二、转化课堂模式

新的教育环境下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也顺应教育环境的发展努力实现课堂时间的最大化效率。首先,改变之前肢解式的讲解方法。一般初中语文课堂都重视对文章的细致讲解,但是很多文章一经肢解往往就会失掉原来的韵味。学生虽然掌握了生僻的字词,了解了文章的句意,感受了故事的含义,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但是对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和内涵美却没有足够的理解。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要从专题阅读教学形式入手,教师首先要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教学的基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进一步展开系统化、有重点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目标,在灵活、适当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在开展专题教育的同时,要总结重点课文内容,逐个突破,帮助学生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章内容,通过朗读、点评、讨论多种方法带领学生理解文章,教师要从文章入手点拨学生的思路,让其感受文章的词句堆砌和情感抒发,让其进一步体会作者真实的情感。

三、展现创新思想

语文学习主要包括对文章篇章结构的了解和对文章深意的探究两部分,想要实现阅读的根本作用,就要深入了解文章含义,强化思考,获得新的思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掌握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获取语文能力,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剖析锻炼学生的全方位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并表演具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把握,分析人物特征,掌握文章内涵,最终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信息的获取和筛选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让其在开放思维和独立能力的支撑下掌握新的学习技能。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结合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主要分为精读、略读和快读几种,信息时代环境下要侧重略读和快读,研究性教学要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大量的信息,让学生经过独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自己的见解。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到主动获取知识的模式上来。新的教育模式下,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是今后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分析不同文章的特点,设定整体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和创造能力为重要目的展开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各具特点的几篇文章展开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掌握作品的形式、内容和特点几方面的理解,强化对作品的理解。

四、落实阅读积累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机,当学生的实践能力到达一定的阶段后,想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就会变得很困难。很多学生长时间保持优秀的语文成绩,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成绩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现象出现。深入分析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性较高,阅读积累比较少,如果单纯地学习课堂内的知识,不能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积累,自然会限制其发展。初中语文教师除了要面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外,还要通过课堂改革带领学生实现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实现阅读水平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提高措施

一、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增强语感

当我们学习一种语言时,最重要的东西既不是语法也不是词汇,而是一种对语言的感觉,一种敏感性,也就是语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读出来,读出声音,这样才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会如何运用语言。对于语感而言,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积累,有了脱口而出的能力。例如有些学生在做成语填空时,可能对这个词的印象不深,但是只要反复朗读几遍,就会把这个空填上,这就是语感所发挥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在语文课上的阅读锻炼,可以逐渐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会在阅读课上开动脑筋思考书籍里的问题,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式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阅读书刊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问题与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思想情感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加深对于文中内容的认知与理解,逐渐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3.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是分不开的,只有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积累量,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得到相应提升。同时,学生也可从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得一定量的课外知识,在完成自己词汇积累的同时,也会逐渐培养起语感,从而促使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中学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1.建立开放式阅读教学,创设学生阅读环境

开放性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性阅读教学把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方式改变为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多方交流、开放的形式。通过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以学生自主独立阅读为前提,教师只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而不提供现成的结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组织好讨论,让学生阐述自己阅读、思考的成果,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学生受到正向肯定,在鼓励下不断生疑,大胆发问,对问题,新知识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形成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真正从学习的“配角”转变为学习的“主角”,有效地创设阅读的和谐环境。

2.改变阅读评价的缺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都很在意教师的评价。教师在授课时一贯采用的“你的意见很正确”“你的看法很独特”等等简单的评价用法,这样做老师确实是在鼓励学生,但也就显露出老师本身对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学生会认为老师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学生厌倦这样的课,认为是流于形式。教师要努力引进积极的评价机制,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而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法。这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自我考察,思考自己在对文本的理解方面,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修改,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避免学生的盲目自信和自卑。

(2)同伴互评法。这是鼓励学生对同伴在阅读教学中的行为、态度和学习状况发表意见,培养学生初步的民主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的评价方法。

(3)成果展览法。这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每个学生以各种形式,如展现阅读经验、申述对某一作品的评价等,从而体验成就感的评价方法。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承认发展中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情感、思想、知识、经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捕捉优点,允许有理解的深浅和感悟的多寡。只要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言别人所未言,发现别人所未发现,让每个学生形成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3.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增加学生阅读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内驱力被调动起来的标志,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是读者积极地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动因,对于提高阅读注意力,增强理解和创造思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设情境尤为关键,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可以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4.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语文知识是丰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然的由课内向课外迁移。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

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1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校园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