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旅游商品 开发策略
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市场利用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生存能力的重要方式。旅游开发能够帮助遗产摆脱依靠外力扶持的被动状态,形成自身生存的能力,减轻政府经济负担,形成遗产自我生存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旅游活动能够为遗产保护提供经济来源,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开发能激发当地民众文化自豪感,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带来社会效益。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对其最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商品开发是基于传统手工艺类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观光展示营造、体验活动策划、旅游商品设计等一系列旅游产品的开展,是从文化遗产资源到旅游产品的转化过程。受到广泛关注的开发模式包括博物馆、休闲演艺、节事旅游、旅游商品等基础性的开发模式[1],创新型的开发模式包括生态博物馆开发模式、实景舞台式、文化园区模式、民俗自然村等[2,3]。本文在游客调查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模式的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市场开发优化策略,以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商品开发能够取得更好的市场反响。
一、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概述
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的重要环节,有吸引力的旅游商品能够丰富游客的旅游活动,提升非遗的文化影响,实现非遗经济效益,所以物化商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衍生性的重要方向。在由于各地的历史风俗、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的传统手工艺各具特色。即使是同一类别,在不同地方也存在技艺技法、图样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传统手工艺成为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旅游商品开发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为物化商品的开发模式。
适于进行旅游商品开发的非遗资源以传统手工艺为主,主要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大类,除此之外部分养生类医药也能转化成为旅游商品,比如阿胶制作技艺能够产生阿胶商品作为旅游购物商品。
非遗类旅游商品包括:非遗技艺制作的收藏性工艺品,如陶瓷、刺绣等工艺美术作品;非遗技艺制作的实用性生活物品,如柳编、竹编的各种日用品;非遗技艺制成的地方特色饮食,如采芝斋苏式糖果是广受欢迎的旅游购物品;非遗相关出版物,以非遗为内容的书籍、音像制品等;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各种创意商品,如提取戏曲人物元素绘制的T恤衫。其中前三类是基于非遗技艺直接产生的物化商品,是原汁原味的非遗物化商品,第四、第五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次级衍生商品,占市场比重很小。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分析包括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一手数据是2015年10月于北京“国际设计周”大型节事活动中的“手作之美”展会进行一手问卷调查,共发放450份问卷,回收438份问卷,问卷围绕“游客对传统手工艺发展方向赞同程度”这一主题展开。二手数据是天久旅游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市场调查问卷数据,于2013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苏州的重要旅游景区随机发放问卷,共回收10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数784份,问卷以游客对旅游商品市场的态度、感知为题项。本文已取得对二手数据的使用许可。
三、模式评述
(一)旅游商品缺乏当地特色
旅游商品市场是国内旅游消费中的一块洼地,不能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缺乏体现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是市场最主要的问题。旅游购物是游客的基本需求,但现在的旅游商品市场并不能提供满意的购物体验。根据游客购物消费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对784份游客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经常在旅行当地购买旅游商品的占到总数的62%,但是对最近一次国内旅游购物体验持非常满意或满意态度的游客只有56.8%。游客认为旅游购物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在于商品特色(55.6%)、商品质量(52.5%)、商品价格(51.4%)。现在的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产品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缺乏特色,全国各地的旅游商品都一样”“在自家也能买到”“老套没有新意”等评论是游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说明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颖的旅游商品是市场短缺的。旅游商品市场存在档次不合理的问题,存在两极分化,即奢侈化和低劣化,国内的旅游景区及周边销售的商品要么是珠宝、工艺品等奢侈性商品,要么是全国各地都一样的低端旅游纪念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消费吸引力。
(二)传统手工艺拥有旅游商品开发的巨大市场潜力
具有当地特色、携带方便、有纪念意义、价格合理的旅游商品最受到游客青睐,在追求商品质量和文化性的趋势之下,传统手工艺开发旅游商品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游客调查问卷数据表明,旅游者最希望国内景区购物在“商品特色”方面做出改进,比重达到55%。影响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因素中,具有当地特色(88.6%)、携带方便(56%)、具有纪念意义(53.4%)和价格合理(52.3%)是最重要的因素(表2)。而传统手工艺是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充分的地域特色,具备开发游客满意的旅游商品的良好基础条件。在现代化和机械化的浪潮冲击之下,传统手工艺商品一度被机器制造商品所替代。伴随社会对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和大众对手工商品价值的认识加深,精工细作的手工制作商品重新受到市场欢迎。手工艺商品融入匠人的构思和智慧,不同于机器制造的批量化生产,手工作品没有两件是一模一样的,这也使得手工艺作品具有特殊的艺术性和纪念意义。依托传统手工艺资源可以进行多档次多功能的旅游商品开发,既能够开发有实用性的生活物品,又能够开发有美观性的工艺美术商品,满足产品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是弥补国内旅游商品市场不足的重要发展内容。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传统手工艺商品发展的重要方向
非遗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是脱离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与现代人生活脱节有多种原因,首先是传统文化商品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实用性下降,原有的功能已经不被现代生活所需要。比如年画的张贴已经在城市中较少使用,使得木版年画的传承状况堪忧。其次是部分传统手工艺的样式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作品往往沿袭着传统的审美观,图样、主题、色彩搭配不与时代同步。比如说传统的刺绣旗袍,纹饰鲜艳而复杂,但是游客欣赏之余购买率很小,因为觉得 “图案太浮夸”“无法穿出门去”“可使用性太小”。而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一条可行性创新性的发展道路,通过探究非遗的文化内涵、艺术审美、功能造型、结构技术以及材料工艺,用设计的思维与现时生活相联结,对传统款式进行功能性改造和美观性设计,满足人们生活功能与审美需求,使传统技艺被现代生活所需要。在市场调查中,认同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方向应该“用现代设计理念重新设计”的游客达到85.39%,其次是“保持传统技法”(79.45%)和“开发高、中、低不同档次产品”(79.68%)(表3)。表明游客对于传统工艺的再设计持非常欢迎的态度。
四、市场开发优化策略
采取“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打造专业品牌。中国的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传统手工艺商品属于高端奢侈商品,超出了普通游客能够消费范围,属于小众化商品。而较为普及的旅游商品则存在质量低劣、仿造、非本土化等问题,不受到游客欢迎。旅游商品市场需要通过批量化生产,实现从小众商品向大众化的中端旅游商品的转变,通过品牌化经营达到造型和工艺水准的保证。“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崛起,由手艺人提供技艺技法,由设计师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商品设计,由运营商进行商品生产和品牌运营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理念和品牌运营相结合,打造地方文化的特色品牌。
改变传统手工艺非遗开发过程中“唯购物化”的现状,避免形成商业化过重的氛围,增强公益性文化宣传内容。商业化气氛过重使游客产生负面的旅游体验,应增加公益性的展示与文化宣传内容,以加深游客对非遗的理解。虽然游客对于获取非遗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支付费用的意愿很低。比如游客对手工艺品鉴赏的知识十分感兴趣,但却不愿意为此支付费用,所以手工艺品知识宣讲应该作为公益活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不宜作为旅游经济的来源。公益性的展示和宣传内容可以起到很好的文化宣传作用,辅助旅游业的发展。
非遗的“跨界”可以是内部的,如蟋蟀盆制作技艺可以与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跨界”整合使砖雕书写板与红木家具配套成为适合当今市场需求的产品;非遗的“跨界”也可以是外部的,如与影视、动漫等多元文化的跨界融合或与房地产、汽车等文化之外领域的跨界组合。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以更大的投入以苏州以外的更大平台来对苏州非遗元素或非遗符号进行品牌运作,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从非遗自身的“流变”,到非遗内部与外部的“跨界”,再到对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到对非遗元素乃至只是非遗符号的“多元诠释”。特别是对于这些“跨界”与运作,只要是符合《非遗法》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施行传承与传播不同保护措施要求的,我们都应给与积极肯定。
参考文献:
[1] 肖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 -以大连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0,(1):124- 128.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2
芦山根雕艺术一条街上,沿街店铺里摆放的根雕琳琅满目,小的十多厘米,大的高达好几米,件件作品栩栩如生。根雕艺术创作多以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对象,细致观察是第一步,然后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动物、器物等形象作品。根雕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鉴赏和收藏价值,因此被众多人所喜好。
遗憾的是,和芦山一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传承区与传统手工艺保留区,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都面临种种生计问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支持雅安灾后重建、扶持民族原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白金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
该基金以产业扶贫和文化保护为目标,致力于通过就业者的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大师的指导与帮扶、资助开设工艺商店等方式,保护并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提升从业者的生存和发展境况。
作为“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发起人的林国良,对该基金有着更深远的打算。林国良现为国信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华韩整形美容医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白金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多年来,林国良在公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些数据甚至他本人都不记得了。随着对文化的愈发痴迷,他发现要解决当下中国手工业者的贫困状况,必须帮助地方提升产业水平,促进产业的升级,这样才能实现生计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的共同发展。
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隐藏在其后的恰恰是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这些手制造的产品价格便宜,但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世界工厂的订单正在转向越南、缅甸等价格更低的地方,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显然要提升一双双手的附加值。手工艺正是让手能变得更有尊严、有艺术、有文化、有价值。
然而,中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收入是永远落后欧美、日本。手工艺则比较分散,另外也缺乏一些标准,现状不容乐观。这些客观环节都对振兴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悉,“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将在未来十年开展“个十百千万”公益项目扶持计划,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改善不少于10万名贫困地区手工艺从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将推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手工艺的技艺传承,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事实上,在林国良的思维中,就是要通过“个十百千万”公益项目,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教别人怎么创造价值,而不是简单给他一条鱼吃”。从长远来看,这为中国公益事业探索了一条新路,即公益也要有产业思维,让公益变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最终形成一个产业链”。
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简介
为支持雅安灾后重建、扶持民族原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白金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以产业扶贫和文化保护为目标,致力于通过就业者的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大师的指导与帮扶、资助开设工艺商店等方式,保护并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提升从业者的生存和发展境况。
据测算,该基金在未来十年内将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改善不少于 10 万名贫困地区手工艺从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将推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手工艺的技艺传承,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记者:林主席,你创办“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的初衷是什么?
林国良:首先,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比较了解。而且,国家现在对于文化产业有一些期待以及扶持方向,特别是“十二五”文化大发展战略。我们觉得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应该很好的发展空间,我们承担了一个社会责任―在行动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中国原创文化公益基金”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将通过多种方式,全力资助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将对这些手工业者进行培训,并给予一些资金扶持,解决他们的生活就业、提升手工艺水平等。
记者:如何让这些小手工业者也能获得收益?
林国良:我们通过他的作品价值(让其获得收益)。一旦作品获得一些认可,就可以推向市场。我们有很多推广渠道,推向的市场不单纯是中国的,还考虑把中国的文化产品、手工艺产品推广到世界,获得世界的一些认可是我们基金最终要想获得的一个目标。
记者:目前,我们跟哪些国际组织合作?
林国良:有很多的途径,比如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今年我们世界的手工艺博览会,就是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世界的一些客户能够了解中国手工艺品,让中国手工艺从业者的一些作品,在这个舞台上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当然,他们的价值就是在这个当中得到提升。
记者:选择红十字会合作,主要考虑到什么?
林国良:我们希望通过红十字呼吁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来支持手工艺的发展,我们也希望在红十字会领导的一些指导下和监督下,进行切实有效的推广。另外,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轮到中国担任执行主席国,我们希望在其领导下,全面来执行基金的一些使用和推广。
记者:你个人对手工艺品,是不是也很感兴趣?相比其他文化创意基金,这个基金最大的不同点在哪?
林国良:是比较感兴趣。刚刚说了中国手工艺水平非常不错,我们也是希望这些手工艺品、中国文化产业真正走出国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好处。我对别的(基金)不太了解,但我们这个基金目标非常明确―我们就是通过文化创意来帮助中国手工艺的发展。
记者:目前政府怎么评价这个基金?
林国良:政府非常重视,此外我们还得到国际上的赞誉。比如,印尼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基金,我们在和他们对接中,对方非常感兴趣,且很有信心做好。我觉这个做起来是能够真正成为中国手工艺文化/手工艺作品走出国门一个渠道。
记者:你对基金的未来的构想是怎么样的?
林国良:前两年,我们还是要做大量基础工作,通过宣传让更多人关注与了解。最终我们能够实现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的一个庞大支持体系。整个工作就是挖掘民族传统手工艺,让手工业者价值得到体现,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生活得以改善。当然,我们也是为国家争得荣誉,为国家创造收益、创造价值。
记者:如果这个基金要变成100亿,目前还需哪些支持力量?
林国良:目前仅靠我们这些有责任心的企业家,有责任心的民族企业,还远远不够。这些人帮助的对象毕竟有限,怎样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事情?怎样真正让我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必须要做一些宣传、介绍,另外还包括国家的重视,包括一些政策的扶持。
记者:从国家层面上,还需要哪些支持政策?
林国良:这些年来,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非常重视。我觉得国家能够给予扶持的条件,比如说创业环境,资金的扶持(贷款、专项资金扶持)等。这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扶持,肯定会影响中国那些有识之士,那些有责任心的企业跟企业家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记者:作为基金的创始人,你通过什么方式影响企业家一起投身此项事业?
林国良:非常多。比如说,茅台集团白金酒是民族企业,很有责任心,它的国内影响力能带动、引导更多企业进行关注、参与。还有就是我们莆田有一个独特的民营医疗队伍。我会与更多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企业家一起,推动这项公益事业,把好事真正做好。
记者:除了个人呼吁,还有无其它方法让更多人参与?
林国良:有的。比如像中国原创创意大赛,像文化艺术品的展览,还有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在中国的展览,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一个好机会,更多的媒体给予关注,因为它的高度,整个影响力不一样。
记者:对于参与的企业家,有一些什么回报?
林国良:据我了解,绝大多数不求回报。我觉得,如果给他们一些荣誉,可能更有意义。目前,人民大会堂举办启动仪式以及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文艺晚会都有很多企业家参与,这是一个好开端,更多的人在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3
许海峰(1980-),男,浙江上虞,双硕士,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非遗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研究。
宋蓉蓉(1983-),女,浙江温州,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研究。
摘 要:东阳木雕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目前对其的“非遗性”保护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将结合当下的内外部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性,提出对东阳木雕进行生产性保护概念,并对此进行理论研究,为其在当下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进行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1、概述
1.1“生产性保护”概述
“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最早是由现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于2006年在其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直到2009年元宵节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保护大展系列活动”中,对“生产性保护”的概念也作出了深入的、全面的解释。“‘生产性保护’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形态和文化内涵,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市场化手段,将具有转化经济资源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对具备进行产业开发条件的项目,形成相关产业,通过产业化促进其发展。”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性保护、原真性保护等保护方式与手段一起,并列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的基本方式和原则之一。
1.2东阳木雕历史与现状
东阳木雕是以地处浙中腹地的县级市东阳市地名命名的一项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具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其起源于商周,滋长于秦汉,形成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应用在建筑及其装饰上的以平面浅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雕刻艺术。” [2]东阳木雕是浙江三大雕刻之一,位于国内四大木雕之首。其在2006年其被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至此,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在新世纪得到了新的发展,如东阳市目前已把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作为市支柱产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东阳市现“全市已有木雕企业2733家,专事木雕制作的加工点、家庭作坊2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3.4万人,产品涵盖建筑雕饰和建筑装潢木雕、家具和日用品雕饰木雕、陈设欣赏品木雕、宗教用品木雕等四大品类,年产值达145.2亿元。” [3]截止2012年底,“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具上规模企业95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生产企业1200余家,经营户950余家,从业人数近10万余人。全市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完成产值约120亿元,新增投资约2.4亿元。” [4]其中年产值已超亿元企业10多家,5家企业入中国红木家具30强,拥有自主品牌15个,2012年其产业值约达120亿元,新增投资约2.4亿元。目前,东阳市拥有艺海路、吴宁东路、东阳中国木雕城、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南马镇红木家具市场及横店镇红木家具市场等数个专业性市场,木雕产业已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次,人才方面,目前,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 [5],并具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名,国家级艺美术大师6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5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家10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3人、省级5人。全市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68名,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28人、工艺美术师21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631名。 [6]以上人才,绝大部分是从事木雕事业,强大的专业人才优势在全国手工艺行业中视属罕见。综上所述,东阳木雕在产业发展、人才方面都拥有较好的基础,产业化发展红火。因此,我们认为,基于东阳木雕的历史特点以及其自身属性,当下的产业化发展为其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实行“生产性保护”符合其保护与传承的特点与要求。
2、“生产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2.1“生产性保护”的目的
东阳木雕是随着传统传统建筑的发展而来,作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对其器具的设计与制作、装饰与美化一项传统工艺。其不管是在建筑装饰与室内陈设设计与制作中,还是在传统的婚嫁的嫁妆器具中,均是东阳木雕集聚展示的区域与载体。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以适合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存在并以此连绵不断地发展至今。确切地讲,东阳木雕至今还能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与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是因为其适应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的设计与制作、装饰与美化,符合了区域百姓的审美要求与心理需求。因此,对其提出进行“生产性保护”是符合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的自身基本属性、特点与要求。
2.2“生产性保护”的意义
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其具有固有的雕刻技法、传承模式、传承特点与要求等,在历史上东阳木雕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拜师学艺”模式进行。行内形象地概括了其学习的历程,即“三年学徒,四年半作,十年出师。”这说明了东阳木雕这样技能学习的难度与时间的跨度,“这基本上是一个东阳木雕师傅的成长时间表,古时如此,现今亦然。跟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东阳木雕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拜师学艺,练得十年功,方可有所成。” [7]东阳木雕能发展至今,该种保护与传承模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据非遗传承的基本模式与特点,即通过师傅的“口传心授”模式与学徒自身的“偷学”加实际项目的实践,并在与师傅的实践和指导中习得东阳木雕的“核心技艺”。因此,东阳木雕的传承实质上是在实际的项目生产过程中加以传承与发展的。鉴于此,当下我们提出的“生产性保护”概念是适合东阳木雕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实质和属性要求的。
3、东阳木雕“生产性保护”的路径与策略
东阳木雕的发展始终是扎根于传统建筑、百姓日常生活器具的设计与制作以及符合百姓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当下提出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保护,在遵循非遗产本质属性与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对非遗保护成功案例与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东阳木雕进行“生产性保护”应遵循的路径与策略有以下几点:
其一、坚持工艺精品的纯手工制作的路径与策略。
东阳木雕作品中的精品工艺,其代表着东阳木雕的历史、工艺水平和艺术品位。同时,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木雕艺人在雕刻过程中对材料本性、设计内容的定位、设计意图的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思考,加之在雕刻过程中对雕刻灵活多变的处理,是艺术性、独特性、灵活性、不可复制性等特性的集中体现,这也是雕刻艺人的设计思想、文化底蕴、个人喜好、艺术修养等综合体现。鉴于此,我们认为,这也是东阳木雕核心技艺难以传授的难点之处。
东阳木雕的“核心技艺”是从设计、打胚到装配等二十多道程序,而在当下的工业时代,传统工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业技术的渗透从而导致其“核心技艺”的丢失。因为,我们认为,只要其“核心技艺”不在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中流失,东阳木雕这门千年传统工艺也就不会流失。而依据东阳木雕实际,我们认为具有各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人们,鼓励其坚持纯手工制作,主要生产传统的木雕作品为主,重点突出作品的原创性、独特性、收藏性、观赏性、艺术性等属性为主,从而实现东阳木雕较高的经济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价值属性,以打造东阳木雕精品为主,以此促进大师们的收入,从而改善他们的创作环境,并反哺于东阳木雕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其二、走现代工业与流线型生产制造的路径与策略
东阳木雕的产生与发展根植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器具的设计与制造、装饰与美化过程中,鉴于其较强的日用性特征,加之当下东阳市大力发展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我们也认为,对于东阳木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基于其核心技艺不丢失的情况下,鼓励其面向市场进行产业化发展。但在发展中我们认为可以依据以下方式进行:(1)流水线式人工操作模式。把其作为工业产品在对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可参照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分解东阳木雕生产过程步骤,各个步骤均以熟练的木雕工人进行实施,把握其总体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速度。同时,也可以此对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的提升与精化。(2)“精雕机”应用的适度化生产模式。在当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精雕机的使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可促进生产的快速化、标准化、统一化,也是工业化生产所需的设备之一。我们尊重合理利用现代化工业生产形式与方式对东阳木雕进行生产,并以此形成规模效应,促使产业化发展,提升东阳木雕品牌效应,并以此反哺于东阳木雕的更好传承与发展。但是我们认为,精雕机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能促使东阳木雕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并反哺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如利用的不好,则会更快的促使东阳木雕“核心技艺”的流逝。因此,笔者认为,精雕机只能适用在如现代东阳红木家具等工产产品上或只能应用在其辅助工序上,绝不能应在其雕刻的核心技艺上。确保其核心技艺的不流失。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东阳木雕的“生产性保护”应该坚持以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坚持以各级工艺美术大师为主,设计制作以原创新、独特性、欣赏性、收藏性、艺术性为主的纯手工作品,保护其“核心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并建议流水线式人工操作模式和精雕机”应用的适度化生产模式,从而确保其核心技艺的不流失。本文以此抛砖引玉,对东阳木雕的“生产性保护”进行必要的思考与探讨,从而为这门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能取得更好、更全面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来源: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R466005
参考文献
[1] 汪欣.对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认识[J].艺苑,11(2).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4
关键词:浏阳夏布;工艺传承;保护发展
所谓夏布,是指用些苎为原料,经手工纺织而制成的纯麻纤维制品,又叫做“苎麻布”。因为原材料的缘故,夏布柔软细薄,透气性强,易洗速干,十分耐用,是人们用来制作衣料、蚊帐的理想布料。湖南浏阳是夏布之乡,据文献记载,在明朝时期浏夏布就已相当有名,商贾百姓争相抢购,1901年浏阳夏布走出国门,远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还凭借精致的做工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奖。
随着岁月的变迁,社会纺织业技术的革新,人造丝占据了消费市场的主流,浏阳夏布因为陈旧、衰老而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线,夏布制作技艺也趋于衰落。作为夏布之乡,浏阳夏布仍为传承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坚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夏布的重视和喜爱,国际市场需求增大,浏阳夏布的生产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如何对浏阳夏布进行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位夏布行业相关人士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浏阳夏布的发展现状
在经历过昔日的辉煌后,浏阳夏布如今正面临严峻的发展境地,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浏阳夏布逐渐失去往日风采,失去了人们的追求与青睐。
(一)文化语境孤单,产品结构单一
夏布的制作一直沿用传统手工技法,经过山间清泉的浣洗,并以硫磺烟熏,形成柔软、平静如水的雅洁之色,这是夏布的特点,也是夏布丰富古老的文化积淀之所在。但由于当前布料软化、深层染色等技术限制,浏阳夏布的成品多是最基本的坯布,没有进行再次加工,质感极其简单粗糙,根本无法用来制作高档服装。这类素坯产品结构单一,缺乏设计创新,附加值低下,和市场上其它出口到日韩等地的同类产品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毫无巨大利润可言,因此浏阳夏布长期处于产品加工链的最底层。在日益时髦多元的现代文化中,浏阳夏布处于外贸交易的被动位置,自身文化价值无法突显,其文化形态与现代价值无法有效契合,所树立的文化语境始终面临边缘化的弱小境地。
(二)人才青黄不接,技艺传承断层
和许多非遗技艺一样,浏阳夏布也正处于传承人才青黄不接,制作技艺传承断层的尴尬局面。目前懂得夏布制作技艺的艺人们都已步入高龄甚至去世,大部分都离开了夏布制作领域,同时由于夏布编织工资低,时间消耗长,需要长期的系统训练,农村年轻人对夏布制作缺乏学习兴趣,故而趋向前往大城市寻找务工机会,很少有人会留在本地。夏布制作工艺无人继承,愿意用心去制作夏布的人越来越少,夏布制作的传统工艺正面临消亡的危境。
(三)生产模式传统,品牌影响力缺乏
起初,浏阳夏布的制作是在家庭作坊中完成的,这类家庭作坊普遍具有规模小型、分布零散、自由灵活的特点,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转入工厂化生产。但由于制作技艺、市场发展的限制,浏阳夏布的生产制作仍处于传统模式,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场化产品开发,布匹的深加工粗糙,难以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由于夏布市场缺少文化产业的支持,大部分的夏布品牌形象模糊薄弱,风格不清晰,定位不准确,产品开发无系统,企业管理不严谨,故而无法真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二、浏阳夏布的传承与保护办法
夏布工艺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工艺,夏布产业曾在我国传统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我们必须直面浏阳夏布的发展困境,重点解决问题,促进其有效发展与传承,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产品转型创新,丰富种类与功能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浏阳夏布产业要想突破困境,必须要大力促进产品转型设计,改变产品只制成素胚的单一种类和功能,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使具有悠久历史的浏阳夏布再度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舒适生活产生关联。
首先作为布匹,把夏布制成服装,来满足人们实用性的需求是夏布最基本的功能。基于夏布独特的外观特征和实用特性,将夏布结合现代服饰新颖的设计,融入不同的装饰品、加工技艺,能够做出层次丰富,让人眼前一亮的夏布服饰。其次在审美功能方面,可以将浏阳夏布与不同工艺材料结合,辅之以多种艺术装饰手法,将夏布制成夏布画等,这类含有夏布元素的室内装饰品、手工艺品可以大大增加夏布的附加值,提升夏布产品的利润空间。
(二)保护夏布技艺,培养高审美传承人
夏布工艺人才是夏布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没有优秀的工艺人才,夏布这一传统民艺根本无法繁荣兴盛。基于当前人才大量流失、青黄不接的局面,夏布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工作需要几方面共同努力:一是浏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年轻人加入夏布产业,学习夏布制作工艺,真正热爱并不断思考如何将夏布产业发展的更好。二是相关工艺美术类学校要集结优秀师资,开设工艺人才相关的培养课程,乃至建立工艺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课程、参观考察、实地操作、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提高工艺人才的审美水准,了解当下社会审美趋势,使夏布艺人的审美思想与设计才能与时俱进。三是成立夏布工艺保护协会,通过记录、整理、推广等方式向社会宣传夏布编织工艺,一方面让大众增加对夏布的了解和喜爱,提高关注度,一方面以文字、影象的形式保护好夏布工艺,确保夏布传统工艺的收藏和延续。
(三)扩大销售渠道,积极宣传推广
目前浏阳夏布主要是出口到日、韩、泰等东南亚国家,在国内的销售反而又少又小,不容乐观。中国人口众多,近几年的国家经济发展使得百姓消费能力与日俱增,因此要想促进浏阳夏布的大力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中国这一巨大消费市场,无论是夏布厂商、企业还是相关部门,都要加大夏布的宣传推广力度,打好品牌战略,用准确的商品定位、优质独特的产品,以及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博得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同,并刺激和引导消费者不断购买,形成一种生活方式。
三、结语
浏阳夏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价值令人称道,在湖南乃至中国的服装发展史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浏阳夏布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单纯追求短暂时期内的火爆现象,而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长远传承发展。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充分认识到夏布工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予以深刻重视,依据实际情况作针对性的分析解决,为浏阳夏布的焕发新生创造良好机遇。
参考文献:
[1]陈晓青,黄军.我国夏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上海纺织科技,2008(11).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生态系统
检 索:.cn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建构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单靠个体(传承人)或单个团体(工作坊)传承如此简单,应放在整个地方的地理、空间、文化中思考。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系统建构应是地缘下的人文活动与自然规律协作关系的建构。面对一个个子系统(如本土传承人群体、政府管理系统、民间作坊、媒介管理、旅游市场和学校教育系统等)构成的艺术生态建构,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文化风貌与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相融合,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粱平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有“民间艺术之乡”之称,是全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独特的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强县。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主要以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主,范围包括传统手工艺技术和传统表演艺术。梁平县现有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和梁平癞子锣鼓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又有双桂堂、土法造纸技艺、蓝印花布、梁平土陶、梁平竹雕、梁平傩戏、梁平狮舞、梁平孝歌和梁平礼让草把龙等15个市级保护名录,87个县级保护名录。
(二)多文化交融的地域文化特色。梁平地处重庆东部平行岭谷区,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巴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为一体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当地明清时期由著名高僧破山禅师创办的双桂堂被尊称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佛教禅宗文化的融入,也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
(三)显农耕、神话色彩,祈求平安祥和的文化心理。古代巴文化以梁平为腹地,农业生产历史源远流长。 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民俗活动到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传承下来的民间故事都以农耕文化为母体进行创造,充分反映着当地最朴实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热情。农耕文化注重稳、平安,冒险刺激的因素很少,梁平木板年画、铜梁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蕴含着保平安、驱邪等内容,仍然表现出敬畏神天,以期神天护佑自己。
(四)传统民间艺术具有群体性特征。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梁平狮舞等都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创作形式。像梁平竹帘画制品,从精心选材到成品包装入库,前后需经过八十余道工序,大致可分为竹丝制作、备丝、竹帘制作三个部分[2],每一道工艺不仅材料、工具十分考究。铜梁龙分扎骨、裱褙、彩绘、总装四个大步骤,百余道工序。正是竹帘画、铜梁龙这种工艺形态需要多名专业人士分工协调完成,只有依附于集体才得以传承,由此呈现出群体性特征。
二、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现状
(一)单个个体传承现状。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对第一批至第四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78位梁平县传承人整理分析来来看(表1),其年龄阶段多数处于40~74岁之间,而30~40岁仅5人,基本处于壮年、中老年群体。据田野调查访问来看,梁平县儿童基本是在学校略有接触,18~30岁青年接触较少,由此可见非物质为文化研究人员较为短缺,当地传承保护意识较弱,群众参与接触较少,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出现断层局面。同时,梁平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泛地分散在民间,处于分散各自管理、自生自灭的状态,一些民间艺术面临后继无人和失传的局面。
(二)群体传承现状。就目前来看,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之间缺乏联系,相对分散,尤其是绘画工艺类,即使呈现群体性特征,但工作坊之间、传承人之间尚未形成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技艺、作品等方面的系统规范的整理和统一,基本处于相互学习模仿、各自钻研继承发展的状态。以梁平木板年画为例,现共四位传承人:涂国发(已逝)擅长花纸版/门神版雕刻、徐家辉擅长年画印制、全昌明擅长雕版工艺、刘勇擅长纸张/印刷工艺。在当下传统梁平木板年画生态环境、高标准技术工艺已经无法复原,仅仅依靠4人各自相互学习与模仿维系木板年画系统的传统与发展。
(三)政府对其保护现状。梁平县2008年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由财政拨款300多万元。梁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要坚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开展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设有文化遗产陈列室、梁平木版年画展演作坊、文物保管室,大致从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及作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三个方面进行展示。目前,以建立礼让镇、蟠龙镇、聚奎镇、荫平镇、梁山灯戏剧团等10个传承基地,来宝小学、西苑小学、梁平职中等6个传承实验基地[3],但其艺术特色挖掘不够,发展模式不突出,尚未形成成熟有序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机制。
(四)民间民俗工艺的保护开发现状。据梁平县负责人张和平介绍,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经济发展已形成初步规模。到目前为止,梁平利用‘非遗’项目,已发展起文化企业379家,民间乐队87家,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达7亿多元[3]。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建构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改善迫在眉睫,如果任由零散发展,忽视其艺术生态的系统性,会导致遗产的传统文化流失,对传承保护与发展当地文化建设也存在一定影响。结合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和传承现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对于传承人个人来讲,固步自封是万万不可,不应守着自身传承技艺,需要沟通与联系,需要依靠集体力量,系统整合现有技艺资源,形成系统整套的传承技艺,恢复传统生态环境和高标准技术工艺,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正确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二)系统整合现有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借鉴其他地方民俗村或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构模式,挖掘自身遗产特色,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既收集完善资料、档案建设的初级静态保护,又要高度重视其产生发展的内在外在环境的生态保护。例如四川省绵竹市在孝德镇成立了占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以年画商品生产、加工为基础,并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该景区成为四川省高校调研基地,并在景区内已初步形成较有一定规模的年画生产,景区内有专门民间艺术手工艺者对旅游者、爱好者进行年画培训指导,并成立基地对年画进行大批量生产进行旅游商品销售,已消费的形式带动地方经济。尽管带有一定经济成分,但这种活态保护未尝不是继承与发展的良好办法,借助民俗村力量扩展了民众艺术视野,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认知和传承保护意识。
(三)对政府而言,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尽可能的为民间艺人(尤其老艺人、即将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经济保障。同时加强传承人之间联系与学习,深入挖掘传承人技艺、语言、文字和习俗,保护民间老艺人。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该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通过系列活动展示,大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拉近与大众距离,号召年轻人接触、了解传统遗产,为培养继承人打下基础。
(四)借助周围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民间艺术精英教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主动承担起开发研究责任,使其传承与保护发展更加科学化、学术化。
(五)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经济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在这种大规模旅游、文化活动中避免对遗产传统的侵蚀,遗产主体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中,既要保持原有传统技艺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政府及开发部门需要面对考虑的。
小结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艺术生态系统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要着重把握其整体性、活态性、生态性保护,深入挖掘、建构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体系,从而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05〕18号.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非遗手工艺的传承现状范文6
合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底蕴深厚。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合肥市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尝试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作为庐剧的发源地―合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普查工作。经过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8项。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其中 “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4项入选国家级 “非遗” 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犟驴”等71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家花船”等90项县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全市共有8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11人,市级26人,县区级45人,同时,建立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其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艺、民俗、传说因老人的离逝而失传,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最终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与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致使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如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及其弟子刘凯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最具合肥地方特色,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手工工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并形成独自的流派,但是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至各方面,文化生活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民间艺人、技艺已不再受现代年青人的追捧,由于传承人缺失等多种因素,许多像“火笔画”这样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美术及其制作技艺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加之专项经费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记录、整理和保护,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
四、结合合肥地域特色,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1)普查与保护同步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基层普查队伍。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人员和“三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的作用。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各县(区)及乡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组,建立县、乡镇级普查网络,聘请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等担任义务普查员,走村串户地访问调查,搜集第一手普查资料并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档案;
合肥市把普查与保护工作并举,如我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组织编撰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年岁已高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我们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社区、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或选修课,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综合素质课程;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如每年暑期合肥市文化馆与媒体联办了“民间绝活免费培训班”; 免费向群众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以及剪纸、铁字展室等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又提高了人们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3)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去,让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作为民间艺术实践者和传承人,为了推动一种文化遗产的前进甚至延长其生命力,大胆地尝试让流行元素加入到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如糖画艺人张云萍将近年来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流氓兔等动画形象融入糖画制作中去,深受小朋友和青年人的喜爱。尽管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让更多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濒于灭亡之际,重新为大众认可和热爱也是大有可能的。
(4)充分利用文化馆(站)优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责任,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社会功能发挥的体现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利用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站)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在群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不断培训老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工作人员具备各种专业才能,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文化馆内还有一大批资深的艺术骨干、专家学者等,在工作中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其次,利用文化馆(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在市、区(县)文化馆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肥市文化馆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等,发挥文化馆(站)具有适应群众活动的场地及设施,具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不久我们将搬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新馆开设一个近两千平方米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厅”,常年免费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5)突出地域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合肥市每年都在明教寺、包公祠、李府、三国新城遗址等多处文物旅游景点安排一系列图文声像的宣传活动;同时,为了动态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传承人到境外表演,如选送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刘靖、“火笔画”传承人刘凯赴澳门参加“浓墨艳彩展风华安徽省、河北省春节习俗展”,将我市最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现场技艺展示的方式,向澳门民众展现出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5)重视硬件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木雕传习所”并长期免费对外开放;合肥市连续举办的地新春文化庙会,民俗展示活动中,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民俗民间特色文艺活动,如:庐剧专场汇演、洋蛇灯展演等以及以火笔画、铁字、泥塑、剪纸艺术为主的工艺、雕塑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