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有一个世代绵延的文化传承过程。如果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非物质文化现象,即发现它的活态流变性是其传承的一个重要规律。”[1]非遗的教学更加注重技能技艺的实践传承。高校由于具备人才和环境的优势,成为非遗教学的重地。它的非遗教学不仅要讲授文化遗产的源流、发展和流变,还要传承人现场教授技艺。通过教学向学生讲授和传承民族技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扩大非遗的受众面。

新媒体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郭庆光认为“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2]高校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提供了多种模式和手段,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拓宽了传播空间。

(一)创立数字化的资源库

高校利用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搜集整理非遗资料,建立非遗数据库,最大程度保护民族的文化。“文化遗产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3]非遗文化属于动态的文明,将这些难以保存的遗产数字化,对其进行数据采集,无疑是有效、永久地保护了非遗资料。2009年至今对徐州地区国家级非遗:邳州跑竹马、徐州琴书、徐州梆子戏、邳州狮子头、丰县糖人贡、柳琴戏、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项目进行数字化整理。内容从历史沿革、传承现状、传承人到表演现状等方面,将非遗的文字、图片、语音等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

创立数字化的非遗资源科。它包括文献资料、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料。通过对高校和文化局的档案资料,田野调查采集第一手文本资料,整理传承人的手稿和文艺工作者个人的收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来采集文献数据。文献资料包括曲本、曲目和研究论文与书籍等内容。编写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2001—2010)。年鉴包括每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概述,重要文献,学术活动,论著提要和论文摘要等。学院创建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中心”和“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放到非遗专题网站,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站了解非遗的常识。

(二)探寻新媒体教学模式

以“非遗”特色课程为单位,建设新媒体教学资源库,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课程,以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有些课程将“非遗”的课程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师生分项目或分地区开展田野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形成内容充实的调查报告。至今学生以“非遗”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达到70篇,学生以“非遗”研究为选题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13项。学院先后多次组织“非遗”志愿者服务队,将教学科研同弘扬祖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教师运用新媒体进行“非遗”辅助教学,如利用QQ群、微博等新媒体和学生在课外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在课前可以在QQ群和微博中将教学的内容和重点提前告知学生,在课后将作业布置给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传输和分享自己的教学和调查研究资源,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讨论学术观点。师生互动一起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便捷互动的教学辅助手段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实践创新意识。

二、新媒体“非遗”教学的特点

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此后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成立非遗研究机构。有20多所高校开设“世界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课程。现代的新媒体技术引进非遗教学不失为高等教育的有效尝试,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丰富性

新媒体不受存储、印刷和发行等限制,海量性和及时性成为其典型的特点。新媒体教学的内容也具有丰富性的特征。我院的淮海地区非遗研究中心已收录研究论文4000多篇,图书900多种,项目书90多种,图片3000多幅,实物341。2009年我院成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创立了专题网站。网站分为非遗研究资料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库两个部分,资料库包括研究的文献资料,如中外电子图书库、中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项目资料库包括非遗项目的图片、音视频、项目书等内容,如音像资料有非遗教学和表演的作品、音视频、图片、唱片、VCD、DVD等,非遗传人授课和展示的过程制作成视频200多个。

学院开设涉及到不同学科非遗的课程。2009年学院试开设了10门非遗公共和专业选修课,如《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徐州民间文学概论》、《徐州梆子戏鉴赏》、《苏北民间秧歌》、《苏北民间舞蹈》、《沛县武术》等,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已经在人文、艺术和体育学院开设15门系列非遗课程,有的课程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有的课程由于专业性很强就在其本学科的院系试点,基本上形成了以淮海地区非遗文化为特色的课程群。将非遗系列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不同层次立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二)参与性

学校将非遗引进课堂,创造性地采用了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民间艺人共同开设一门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单一的文本和学术教学模式。“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个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4]这种教学不仅有教师的学术讲授,还有传承人的现场展示和指导。徐州剪纸、徐州琴书、徐州梆子戏和苏北民间秧歌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院教授,举办讲座和展演。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式模式。

鼓励学生参加采风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对剧场、庙会和农村的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进行调查,整理非遗项目的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指导学生从事非遗的调查和研究,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选题的毕业论文多篇,有多项非遗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2009年“非遗”志愿者服务队荣获江苏省百强志愿者服务队称号,学院先后多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参与“非遗”工作。2011年我院申报的“地方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教学及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创新性

学院以淮海区域文化为特色的系列“非遗”课程,探索“非遗”在地方高校传承的有效途径。2009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学院邀请江苏柳琴、徐州梆子戏、徐州琴书、睢宁落子舞等“非遗”项目名家进校园表演,观看师生达到4300余人次;组织了3次大型“非遗展览”;举办专题展演和讲座26场。学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淮海地区“非遗”的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

教师运用多媒体录音和视频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网络博客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接受力,拓展了非遗的传播空间。学生参加非遗进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收看传承人的知识讲座,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接受者,还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有的课程以学生的汇报表演来评定教学的效果。

数字化的教学资料,多媒体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都突破了以往非遗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2010年学院与文化局共同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举行非遗项目的表演。利用网络这个新型文化传播平台,建立非遗教育网站、民间艺术绝活浏览库、非遗在线图书馆等为广大的网民提供快捷随时、方便灵活的非遗知识服务。不同层次的公众都有机会接触到民族的文化,提高对非遗的认知度,强化其传承意识,扩大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很多学生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教学有的学生成为非遗项目的专业人才,有的则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5]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的方式。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非遗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其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模式和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中接受本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编号:YGJ1434)

注释: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8—1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

[3]陈刚.文化遗产领域信息化及其发展问题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6:12-18.

[4]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0,(1):69.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2

笔者近三年来听了几十节古诗文欣赏课,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不足,依然选择师本化课堂模式。由于自身对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不足,他们大多崇拜串讲,追求知识批发的所谓效率,简单地选择以讲代学、以讲代读、以讲代品、以讲代悟,表面上看秩序井然,省事且高效,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思维活动长期处于抑制停顿状态,最终导致很多学生沦为学习活动的旁观者。逐字逐句的串讲,看起来字字落实,很实在,实际上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品味,造成了整体目标的架空与低效。

为了还原以“读”为中心的古诗文教学模式的生本化,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从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自主先学掌握文言知识

古诗文不同于现代文,学生阅读首先存在文字理解的障碍。怎么解决这一障碍,大多数教师选择了“师讲生记”的疏通形式,以期达到字、句落实的效果。其实新课标“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这一要求,我尝试让学生自主先学、疏通文意。开放自学通道,利用“导学案”对学生提出词意和翻译要求,让他们利用注释和《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自主探究词意、通译课文,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学生有疑难自查资料可解决的教师不讲,有疑难同学讨论可解决的也不讲。课堂上侧重呈现两个环节:一是质疑,有疑无法解决的,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二是展示,将自主学习成果与同学、老师交流。

几年实践,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一些所谓的难点,在学生的自学中都没有成为难点。“及反,市罢”“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反”和“被”都无法讲通,学生查工具书发现应为“返”和“披”,掌握了通假现象;“何陋之有”借助注解翻译“有什么简陋呢?”比较中掌握了倒装句型;“山行六七里”,学生在讨论中发现“山”不能译为“琅琊山”,而应译成“在琅琊山上”,了解了名词作状语的用法;“梁以此奇藉”,学生发现“奇”译为“奇异”句子不通,而应译为“认为……奇异”,掌握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因为自主先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不但感到了探究有得的学习愉悦感、成功感,而且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掌握更为持久。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展示阶段都会有很积极的表现。而质疑阶段,往往只有极少的共性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学生无法确定“虽”译为“虽然”还是“即使”,师生共同比较分析,明确应译为“虽然”。古诗翻译中,我更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译和美译的区别,让他们在比较中领悟诗歌翻译的方法。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译为“雎鸠鸟在水中陆地上关关地叫着”为通,而译为“雎鸠和鸣关关地唱,就在水中小洲上”则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译为“水中荇菜长短不齐,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顺着水流把它采摘”则通,译为“长长短短的荇菜哟,忽左忽右来采摘”则美。

有了美译的基础,我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改古诗为散文。品味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理解:“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窗前,我点亮了红烛,柔和的烛光立刻溢满了我的小屋。家书上,你清秀的文字一如离家时你的容颜……”咀嚼“城春草木深”“白头搔更短”,我鼓励他们不仅诵之于口,更要发之为文:“三月,长安,花正开,草正长。踉跄的脚步,破烂的青衫,稀疏的白发。一腔忧思的你,只能憔悴着叹息,无奈地在荒凉的街道上踽踽而行。”

课堂实践让我体会到:教师大胆的放手,学生能走得更好;有了教师的信任,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掌握文言知识;还给他们自主探究权,学生的积极性将成为学习的最大助力。

二、酣畅朗读体会作者情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诵读”的要求,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有意无意地疏忽了古诗文的诵读。其实,酣畅的诵读,不仅能让学生体会汉语的节奏,增强语感,更有助于在抑扬顿挫中加深对作品情感的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摒弃串讲,给人物贴情感标鉴,而是选择引导学生初读、细读、精读、品读、悟读。先读通,后读懂,先读进,后读出,让学生在酣畅的诵读中自然地品味情感。学习《与朱元思书》,坚持以读悟情,以读赏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远眺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读出欣赏与赞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随心所欲,畅意闲游,读出从容与惬意;“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给上联“舟行碧波上”,学生对下联“人在画中游”,读出闲适与陶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读出惊喜与愉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则读出感慨与惆怅。反复诵读中,学生将吴均的文字读成了自己的文字,将作者的情感读成了自己的情感。学习《龟虽寿》一诗,我首先给出“建安文学”的风格“苍凉”(悲哀、悲伤、悲壮、悲楚、悲愤、悲凉),要求学生在诵读品味后,选词填空,并说出理由。学生们经过反复诵读品味,豁然开朗,选出了“悲壮”。“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四句突出生命之悲。因为生命的流逝和不可逆转是人类的终极悲伤,所以要将“寿”“竟”“雾”“为”四字拖长,读出悲伤和无可奈何;下面四句诗则一反消极的情感取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充分写出了曹操作为一代伟人面对生命无奈时豪壮的呐喊,所以重读“千里”“不已”,读出豪壮之气;“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而是积极面对,所以要重读“不但”“永年”,读出释然和自信。

如此,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和风格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合作讨论深化主旨理解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鲜明地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难以挣脱传统观念束缚,依然选择省事的满堂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用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习激情,而且能在合作讨论中将学习引向深入,使学生体验到成长、提高、豁然开朗的快乐。

教学中,我常常精心设计平台,让学生参与讨论。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苏轼,会作出哪些选择?闲居赏月是不是他的真正追求?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苏轼也有那个时代一般读书人的梦想:修成栋梁材,献与帝王家,所以被贬放闲非心之所愿。但是,他又有过人的宽阔胸襟,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苦痛,而不是选择激愤或消沉。合作讨论,让学生们感受了一个立体的苏轼。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我问学生:前句极写西山之浩大壮美,后句突然写颓然就醉,怎么理解?同学们结合柳宗元的处境和对西山的描写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原来,山与人有着相同的境遇。西山傲然不群,无人欣赏;作者满腹才华,无人重用。莽莽群山君傲立,漫漫宦海我超然,柳宗元见西山如遇知己,所以情不自禁“引觞满酌”,以致“不知日之入”。合作交流,让学生走进了作品,走近了作者。听《曹刿论战》一课,下课时,我让一个学生说说曹刿是个怎样的人,学生答“爱国”。我又问:“你怎么知道的?”他答不上来。因为课堂上,老师只是给人物贴上性格标签,忽视了最重要的合作探究的过程。我请他合作学习文章第一段 “十年春……乃入见”部分,一起探究: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曹刿的与众不同?品读交流中,他收获了很多:“请见”说明他身在市井却关心国事,其境界非同一般;面对国难,以百姓身份求见国君,其勇气非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说明他对权贵认识深刻,远见非比寻常;“乃入见”写出他国难当头时,既没有慨叹无人赏识,也没有选择逃避逍遥,而是选择了面对和担当,其精神也远非常人可比。这样的合作讨论,不仅课文学活了,人物也立体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再流于标签化,课堂就有了语文的味道。

四、通古融今熏染提升情志

温习经典,是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如果拘泥于文本,就事论事,就文讲文,就会与学生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使学生产生疏离感。如果在课堂上巧设平台,提供条件,学生就会展开思维之翼,穿越时空,在融古通今中趣学经典,熏染情志。于丹先生《〈论语〉心得》、易中天先生“智品三国”就是极为成功的范例。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平台。一是模仿第一段写法,概括一个人物事迹作为论据,来证明伟大的思想总是被不同的时代一再验证。学生踊跃异常,答案精彩纷呈:周文王被囚拘推演《周易》,司马迁遭宫刑著成《史记》,韩信受胯下之辱最终登台拜将,刘备起于贩席终得三分天下、范仲淹四岁而孤终成一代文豪……二是抛弃直接展示主旨的教法,让学生拟写一句凡人名言表达与作者类似的思想。经过热烈讨论,学生或引用或撰写,用凡人名言表达了和孟子同样的思想:阳光总在风雨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苦难是勇敢者通向成功的检票口;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没有遭遇断崖,生命就无法铺展出壮观的瀑布……显而易见,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锤炼,情志得到了提升。

学习《岳阳楼记》,我问学生:“如果滕子京是你的朋友,你怎么劝慰?”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随遇而安;既来之则安之;天生我才必有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是金子总会发光;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可见,只要我们给学生创建一个融古通今的平台,学生就一定有表达的愿望。学习《与朱元思书》后,我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这封不完整的书信补上首尾。目的是让学生在资料查阅中领略中国古代书信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结果,学生们积极参与,兴致盎然,并评出了最佳补写:

非遗传承实践心得范文3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前体育教育;民间体育游戏

1研究依据与意义

学前教育作为人终身发展的起点,已经成为我国关注的话题。2006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学前教育—人的终身发展的起点”为主题的教育论坛;2010年11月,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在2010年12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召开了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提出了三点建议。这表明学前教育越来越被我国高度重视。学前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体育在学前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同样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从世界各国来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体育,他们强调体育运动对儿童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且教育部门还编写了包括幼儿园在内的体育教学大纲。他们认为“人的协调、灵敏能力在幼儿园、小学时期发展最为显著,因而体育锻炼的效果也最好”[1]。我国对学前体育也十分重视,我国在2001年6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健康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首,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2];在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也提出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学前体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总理提出的要求中也可以看出,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同样应“坚持以游戏为基础”,足见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体育游戏是一种融合了运动、游戏和教育指导于一体的身体练习;在幼儿园中,体育游戏不仅是身体锻炼的主要手段,也是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它是由劳动人民根据生活经验自发创编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娱乐活动;它既有体育的色彩,又有游戏的味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且贴近儿童的生活。它完全符合学前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性格儿童的个性要求,满足儿童好动、交往、自我表现和自我放松的需要,有助于儿童体能、智能、感知、语言、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4]。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指出:“就我国专业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学前儿童体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3-6岁幼儿所进行的体育实践。”[5]通过网络搜索和期刊网查找发现,我国专家学者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学前体育这个处于学前教育和学校体育的边沿问题上,并没有多少文献资料。从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对学前体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我国的专家学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学前体育进行相关研究。在实践应用方面,在我国上海、南京、深圳、汕头已经有部分幼儿园意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对于学前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在实施中;但是很少按照幼儿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安排体育活动。就目前现状看,采用地方特色民间体育游戏,根据不同年龄层(大、中、小班)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的研究尚未发现。为此,本研究将以潮汕民间体育游戏为例,并根据不同年龄层(大、中、小班)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对这些游戏进行选用。为学前儿童提供更为科学、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民间体育游戏,为学前体育教育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使潮汕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学前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2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学前阶段的儿童正是长身体、长智力、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语言、情感、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学前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情感丰富,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和游戏,追求新奇、趣味性较强的事物。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取材方便、简单易行、随机性较强,特别是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且贴近儿童的生活。所以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的特征完全符合学前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性格儿童的个性要求,满足儿童好动、交往、自我表现和自我放松的需要,有助于儿童体能、智能、情感、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6]。

2.1有效促进幼儿体能健康发展

学前阶段的幼儿是生长发育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促进儿童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但是,如果用一般体育活动的动作让他们机械地反复练习,势必会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则能吸引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他们同样能对各种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且乐此不疲。这样,既使儿童享受到游戏带给他们的欢乐,又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发展儿童的动作技能,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根据李玉峰[7]和李向宇[8]的实验研究表明,他们一致认为,民间体育游戏与一般体育活动对发展幼儿身体形态的效果是相同的,且对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李向宇的深入研究表明,民间体育游戏同一般体育活动相比,民间体育游戏对提高幼儿体质的作用更加显著,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跑、跳、投、平衡、协调等方面的运动技能[9]。我国学者曹中平的研究同样指出,民间体育游戏同一般体育活动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体质、运动技能的发展[10]。由此可见,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能更有效促进幼儿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健康发展。

2.2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因为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且贴近儿童的生活,所以深受儿童的喜爱。民间体育游戏能满足幼儿好动、社会交往、情感体验、成功体验、表现欲等方面的需要。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抛开一切心事,敞开胸怀尽情地玩耍。在这种完全放松的环境下,能有效地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使幼儿得到良好的情感享受,对幼儿心理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根据李玉峰的实验研究表明,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中,比一般体育活动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11]。

2.3有效促进幼儿智能健康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表明,8岁前儿童的智力获得已能达到人全部智力的80%[12]。而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一般处于3-6岁之间,所以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是人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学者施小菊的研究指出“幼儿时期的智力开发主要是靠做游戏实现的,儿童是在形形的游戏活动中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形成性格,促进智能的发展”[13]。民间体育游戏是一种集体能、技能和智能于一体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判断、采取行动等一系列反应。通过游戏,对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进行良好刺激,有效地发展幼儿各种感官的敏锐性,活跃其思维,使幼儿的语言、身体动作、人际交往等多元智能全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2.4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是多人游戏,一般需要多人合作进行,聚集在一起玩游戏的小伙伴们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小伙伴们随时都必需进行语言交流,在这过程中他们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要理解他人的意愿并作出应答,从而使他们的社会语言和交往技能得到不断发展。每一种民间体育游戏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只有大家都遵守其规则,游戏才能顺利地、更好地玩下去。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尊重同伴和对手、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逐步摆脱自我为中心,从而促进幼儿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使幼儿的社会性日趋成熟。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规则理解不一致、人员分配不均等问题;幼儿通过对游戏存在问题的协调和处理,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绝大部分的幼儿需要扮演某一角色,承当一定的职责,且要与同伴齐心协力争取胜利;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民间体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功能上已得到我国学者曹中平的证明,曹中平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14]。总之,幼儿在民间体育游戏的玩耍中,通过游戏角色扮演、问题的解决以及同玩伴之间的接触、沟通等,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有效发展。

2.5有效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民间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携带着中华民族遗传信息的“文化基因”,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体育游戏反映了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人们的生活常态、文化意识和民俗风尚,蕴含着某一地区人民所积累的智慧。民间体育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然而,让民间体育游戏参透在幼儿园每天的体育活动中,经过长期的熏陶,将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感悟和认同感。所以,将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既是传承和保护民间体育游戏的有效保障,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幼儿喜欢的校本教材。

3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育中的选用

民间体育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而流传至今,是因为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完全符合人们游戏的心理。而且,民间体育游戏取材方便、简单易行,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失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选择。同时,民间体育游戏在促进幼儿体能、智能、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将民间体育游戏更好地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使民间体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不同年龄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本研究将以潮汕民间体育游戏为例,以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为视角,重点研究不同年龄层(大、中、小班)学前儿童对民间体育游戏的选用。

3.1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与整理

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且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民间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间体育游戏便是其中的一种。通过走访和资料查找,挖掘、搜集了大量的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经过仔细筛选和整理,整理出了最经典、最流行、最具潮汕文化特色以及那些频临消失的潮汕民间体育游戏,具体有:撬寸杆、拥军掠贼、走掠、“盲人”捉“鱼”、“拔河”、掠水鬼、拾子儿(潮汕方言:掉科)、转瓦饼、揭火柴棍、拍安仔、转荔枝核、转“盲人”(潮汕方言:挨青夜人)、铅铜铁锡、跳房子、钩脚击掌(潮汕方言:钩脚拍噗)、蛇剥壳、一鼠二牛、孵鸡仔、捉“蜻蜓”、掷“死老鼠”、滚铁环、丢手绢、厕棋、行龟、放直等。

3.2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的选用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速度比较快,不同年龄在动作发展、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上都存在着差异性,不同年龄所表现出来的水平有所不同。所以在游戏的选择中,应该根据儿童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在动作发展、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用。使他们能够“跳一跳,摸得着”,从而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使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学前教育的班级划分方法,学前儿童一般分为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

3.2.1小班民间体育游戏选用小班儿童的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有所发展,骨骼硬度小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该年龄儿童的大肌肉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脑功能的发展日趋完善以及小肌肉的开始发展,手部小肌肉已发展得比较好,手部动作逐渐精细化,手指变得灵活起来。该年龄儿童的神经细胞还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疲劳,且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对同一事物坚持的时间短,一般只能坚持十几分钟[15]。小班儿童已能掌握简单、单一的几乎全部基本动作,但对于复杂的技巧性动作他们仍难以完成。他们已能到处任意活动,能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能双替上下楼梯。一般能掌握双腿向上、向前的跳跃动作,单腿站立能坚持5秒左右,有部分儿童已出现单腿跳跃动作[16]。他们已有进行简单游戏的能力,但理解能力、情绪控制、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还比较差。因此,我们所选择的游戏应适应小班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动作技能发展特点,使用那些方法简单、涉及动作单一、持续时间短的游戏。根据小班儿童的特点,在潮汕民间体育游戏中应选择捉“蜻蜓”、蛇剥壳、拍安仔、转荔枝核、掠水鬼等游戏。这些游戏的方法、规则比较简单,且游戏中所涉及的动作比较单一,只要求参与者能做出基本动作,符合小班儿童的理解力和执行能力。

3.2.2中班民间体育游戏选用中班儿童的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大肌肉继续发展,小肌肉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该年龄儿童的有意已开始发展,责任感已初步出现,他们已开始学会情绪的控制,对游戏的规则意识开始萌芽,已开始喜欢与他人交往,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步加强[17]。中班儿童已经能熟练、灵活地完成各种基本动作,且动作的质量已得到明显的提高。该年龄的儿童已经可以自如地进行奔跑,能较好地做单腿跳跃动作,能抛接球及抓住跳跃中的球,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脚尖对着脚跟直线向前走,能较熟练地进行钻、攀爬等动作[18]。此时的儿童对各种游戏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且玩游戏的水平逐渐有所提高。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力逐渐增强,已能自己选择、组织简单的游戏。在潮汕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中,根据中班儿童的特点,他们适合进行转瓦饼、“盲人”捉“鱼”、孵鸡仔、揭火柴棍、走掠、滚铁环、铅铜铁锡、丢手绢、厕棋等游戏。这一部分游戏的方法、规则稍有复杂性,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理解力、情绪控制能力、规则意识及完成稍有复杂性动作的运动技能。而该年龄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已能达到参与这些游戏的要求,基本上能胜任这部分游戏的角色扮演。

3.2.3大班民间体育游戏选用大班儿童身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发展得更加完善,“条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较稳定和巩固,形成动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19]。该年龄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好,规则意识逐渐形成;开始喜欢与同伴三五成群一起玩游戏,且合作意识逐步提高。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渐发展,能根据事物的属性进行分类,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20]。大班儿童走路的速度基本接近成年人,能迅速自如地奔跑,且跑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较好。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继续发展,动作的力量、控制能力和灵活性明显提高。已能进行有一定复杂性的技巧类运动,能够一边跑一边拍、踢球,能脚尖对着脚跟进行后退走,单腿站立能坚持10秒左右[21]。他们已能坚持较长时间从事同一种活动,一般能坚持40-50分钟,对感兴趣的活动坚持的时间会更长。在潮汕地区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中,根据大班儿童的特点,他们适合进行拾子儿、跳房子、掷“死老鼠”、钩脚拍掌、拥军掠贼、转“盲人”、“拔河”、行龟、放直等游戏。这些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有一定的复杂性,参与者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部分游戏属于集体性角色游戏,需要同伴的团结协作,所以参与者要有一定的角色扮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有部分游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参与者需能完成有一定复杂性的技巧性动作。而大班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已能达到这些要求,具备进行这些游戏的能力。

4结束语

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既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传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其价值作用是显著的。但是,不能盲目地、无选择性地将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学前体育教育中。为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功能作用,经挖掘整理得到的民间体育游戏应根据不同年龄层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用,再经过教材化处理之后才能进入学前体育教育中应用。在课堂运用上还必需做到以下4点:首先,充分考虑民间体育游戏的应用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控制好游戏的时间、强度及运动量;再次,教师应随时掌握游戏过程,及时排除游戏中的一切安全隐患;最后,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游戏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并从小班到大班逐渐培养儿童对游戏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佚名.发达国家重视儿童体育[J].教师之友,2000(7):47.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29.

[3]于秀,矫祯玉.我国学前体育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47-48,75.

[4][6]梁周全.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教育价值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00-501.

[5]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

[7][11]李玉峰.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2):99-102.

[8][9]李向宇.民间体育游戏对3-6岁幼儿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5):179-180.

[8][10][14]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35-37.

[12]郭泮溪.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302.

[13]施小菊,徐志诚.论我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3(5):35-36.

[15][17][20]佚名.0-6岁儿童生理和心智发展特点[EB/OL].

[16]解毅飞.论学前体育的特点、年龄分期、内容和分类[J].浙江体育科学,1994,16(2):20-22,14.

[18][21]佚名.3-6岁儿童的动作发展特点[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