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1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传统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展的需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完善。创新思维开发以及创新思维的引导、培养,是提升“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设计质量的关键要素,所以可以从创新课堂设计等角度对教育模式进行调整。目前国内“居住空间设计”设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下文将对其进行阐述。
1 当前“居住空间设计”课程设计现状
居住空间不同于其余空间形式,私密性比较强,饱含了居住人的特点以及居住人的特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的要求也有了明显提升,所以“居住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布局要求,还要尽量满足住户个性需求,打造最理想的生活环境。“居住空间设计”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想要提升“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质量,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可以将室内设计作为基础课程来看待,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室内设计工作模式,同时还要掌握一些提升方案设计质量的工作方式,打破原有方案设计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设计要素,通过提升基本设计方法等形式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掌握室内装饰材料以及室内施工图纸绘制工作方式,提升室内设计知识点方案设计应用质量。从该情况来看,课堂不仅要包含理论上的教学内容,还要传授一些实践内容。通过方案设计的形式给出户型图,让学生们自主布置房屋空间。如果通过该方式来打造概念性空间,可以让学生更加大胆地去进行一些思维发散,而且设计的个性也逐渐凸显,可以将设计方案反馈到教师处,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学生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打破传统空间布局以及传统家具摆放位置,彰显自己的个性,但是这种突破需要以可实现为基础,才能保证“突破”具有实际意义。
2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课程设置当中的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安排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后的,通过分断集中教学的模式来传授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弊端比较明显,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没有时间给学生解答问题,都会导致学生似懂非懂,长时间不能解决相关问题,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之后一段时间的实践环节中,虽然理论知识学习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理论和实践却很难结合到一起。所以可以将实践教学工作模式融入理论教学当中,让教师自由化渡支配时间,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吸收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并且这部分学生在面对项目的时候,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住空间设计”知识点日后的应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动手能力是从事室内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根据不同规格空间,对空间进行重组,获得更加符合当前发展状况的新空间,利用这些形式来体验设计过程中空间布置的重要性。在该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认识都是比较少的,也缺少工艺制作工作技能,知识让作品有表象,但是缺少灵感。
3 “居住空间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从实践性的层面来进行优化。将项目作为依托,结合理论知识点,将项目教学模式引入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在面对项目工程的时候,要将问题作为主要的课堂授课先导来看待,不断地引入一些全新的设计任务,让学生跟着设计任务的内容去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教授知识点的模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形式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勾起学生在该方面的求知欲望以及对位置知识点的探索欲望,提升学生事件设计能力。不能将设计方案集中在形式功能上,还要让学生可以拿出较为完整的方案,才能保证后期“居住空间设计”教学的正常开展。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需要从事“居住空间设计”教学的教职员工在日后不断探索。
4 将反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设计中
反转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并且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按照教学计划章节或者不同的教学项目内容来录制一些视频,将反转课堂理念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因为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专业特点比较明显,所以经常会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条件的约束,所以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必须要加以完善,才能保证“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质量。首先可以从云平台以及云网络建设的层面上出发,为课堂教学提供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的教学环节来学习。其次,教师还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录制,并将录制的资料录入云平台中,实现课堂教学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定期在线教授课程,教师和学生通过在线互动的形式来学习知识,让学习课堂无处不在。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批阅一些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批改,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困惑或者是自己的看法。从整体上来看,要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来安排课程,尽量减少负面条件的约束,提升“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设计质量。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居住空间;设计及研究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革新,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的老龄化的发展呈不断的增长趋势,因此会产生诸多的养老问题。对于养老问题而言,最为关心的就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有效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居住问题,进而对于整体的养老问题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不单单局限在对其的较为日常的基本关注,更加注重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等良好的居住空间的设计上。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得不重视对其“超老龄”社会的整体关注。
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思想的日益转变,对于老年居住空间的设计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对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来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因此,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合理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将不同老人对居住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为老年人创造出相对安全和舒适的居住氛围和环境,优化老年人整体的居住空间,进而提高其整体的生活水准。
1 老年人居住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整体的居住模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不单单局限在传统的对其住宅的改良的空间设计上,而是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更加关注于对老年人自身的实际的需求层面上,并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
1.1 养老型社区
这类社区的主要特点是针对的主要围绕的是整体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在社区的配置上应将全面周到的社区服务与设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配置,进而满足其对家的整体的需求。
1.2 两代同居型
这种社区主要针对的是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对于这类居住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其各方面的因素,进而可以有效地加强老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这类社区主要针对的是生活能自理或者是相对半自理型的老年人。
1.3 社会保障型
这种养老空间的设计上更加强调的是对老年人的整体的全面看护层面,大多数属于机构型的养老模式。这类型较为适宜生活能半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2 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针对老年人居住模式的不同类型,但是老年人对其空间的设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因此,在对老年人居住空间上的设计上,应坚持:
2.1 安全性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行为特点和身体机能的相对下降,因此相应的警惕性也呈降低趋势,对于安全性的设计也越发的重要,应加强对建筑物自身内部的整体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来考量。
2.2 便利性
这是对老年住宅最为重要的要求。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行动等行为方式具有相对的迟缓性,因此,应更加强调在设计过程中的便利性。
2.3 私密性
老年空间应该具有相对的私密性,具有很强的私有性质。在室内外的空间设置上,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做到室内和室外的相Α安煌该骰”。在设计上可以对卫生间和主卧室进行有针对性的私密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正常的生活的需要。也应对其相应的私密性进行针对设计。
2.4 舒适性
舒适性是对老年人空间设计的基本考量。老年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和提高,对生活中居住的舒适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在空间设置中,应充分听取不同老人对舒适度的不同需求,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舒适度的设置。
3 老年人居住空间的主要功能
根据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不同需求,可将老年人自身的居住空间分为两种类型: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对于公共空间来说,主要承担的功能有进行相关的对外会客和主要的集体家庭活动等;私密空间是老年人自身活动的主要场地,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爱好和行为特点进行满足自身实际的休息或是学习。
具体可参考的设计为:
公共空间:主要可以有客厅、餐厅和厨房及相应的门厅等。主要的功能是提供给老人相对应得日常起居和会客等。
私密空间:主要可分为卧室、卫生间和书房等。这种空间的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攻老年人自身的相对私密的处理,如进行日常的私密事务或是相应的休息和睡眠等活动。
动区:这类地区的设置一般较为常见的是考虑到客厅或是厨房等。在这种区域中老年人活动相对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多的可干扰成分的存在。
静区:这种空间的设置更多考虑的是卧室和厨房。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强调的是安静,而且具有较少的活动,以静为主。
4 老年人居住空间的主要设计
4.1 起居室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家的留恋越发的深刻,而起居室作为其日常家庭活动最重要的场所具有相对的社交和娱乐等重要的承载作用。一般来说对于起居室的设计上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具有较为良好的朝向。在设计上应将朝南的位置作为首选;具有较为明亮的色彩。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生活的情调。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较为明快和高雅的色彩,营造出舒适与明亮的空间;具有较为合理的空间站地面积。不宜过大和过小,在空间的整体使用上也应相对的灵活;具有良好的通风与照明环境。老年人的起居室的设计上,应保持较为良好的通风环境,缓解其心理压力。照明的方式设计上,应加强高照度灯光的设计,避免造成老年人的孤独心理的产生。
4.2 厨房和餐厅
在设计中,应具有更加舒适的操作空间。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的行动不灵活特点,因此,活动空间的需求更大。同时也应加强对厨房的色彩的相应的洁净程度的设计。厨房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应以干净和整洁为主。对于光线的选择上,同时也应加强直接光照的设计,厨房多数以北为主,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直接光照和间接光照的因素。通风的设置上,应考虑到穿堂风和相应的过堂风,加强排气与换气的设置。避免由于炒菜造成的大量油烟的不能有效排出的现象产生。
4.3 卫生间
在卫生间的设置上,更应考虑合理的空间尺度,一般1.5m*2.2m为最小尺寸。位置上应靠近卧室,方便其起居。在入口的设计上应考虑其自身的生理需求,门把手等的设计上也应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尺寸。光照的设计中,应结合相关的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色彩上,在增加亮度需要的同时,加强其对洁净的辨识度,宜采用浅色。对于洗面器和坐便器等浴缸设计,也应充分考虑不同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的不同需求。
4.4 卧室
对于卧室设计应充分考虑照明,使照度达到相同。做到有效的采光和通风。在门窗的设计上,也应考虑其尺寸和类型。推拉门可作为首选,窗台的设计不宜过高,可供老年人观望。同时在尺寸的设计中也应更加的合理,达到经济性并存,较为合理的面积是15平方米。
参考文献: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北方 居住空间 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177-02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而是要求更加具有舒适感、现代感和节约性的居住空间。并且,因为人们对于绿色发展的理念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进行居住环境选择的时候,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被考虑在内。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发展的近体,对人们的剧中空间进行更好的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们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阶段进行房屋设计的主流趋势。
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影响空间居住的因素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生活空间也开始向着节约化、节能化方向发展。对于城市生活空间来说,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然生态环境要素
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带给居住者身心愉悦的感觉,让居住者有回归自然之感。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地貌类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环境七个方面对生活空间产生影响。只有这几个方面均处于良好状态,才能给居住者更好的舒适感,才能让居住者对环境的自然生态化产生震撼的感觉,也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2 居住环境要素
居住环境是城市人群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产生影响。第一,居住环境对生活空间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第二,居住生活单元、小区和环境对生活空间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第三,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对空间和空气产生影响;第四,娱乐设施和卫生保健对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第五,社区氛围对生活空间质量的影响;第六,居住环境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1.3 基础设施环境要素
其主要包括生活过程中的供水、供气、供电、供热,以及通讯、道路等情况,其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对生活空间和治理的影响,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评价,对邻里基础设施环境要素及其规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4 社会交际环境要素
交际环境并不是仅仅指的具有一定关系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其更包括出行设施、互联网、通信、集会场所、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活动等,交际环境对于人生的生活空间质量,对于生活空间的行为,以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1.5 可持续发展要素
可持续发展要素除了包括以上所体积的环境要素之外,还包括一些能源要素,如:水、能源、人口、土地等等。在考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这些能源要素也要进行考虑,其对于人们居住空间的设计具有非常大地影响,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2 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北方居住空间设计
2.1 创造价值,经济合理
任何居住空间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北方居住空间也不例外,其需要通过对房屋的价值进行分析,通过其分析与场所营造实现房屋经济的合理化。北方居住空间的设计要坚持“设计引领价值”,从多维度设计理念中体现其价值所在。其经济价值的体现不仅仅表现在房屋的构建中,还包括相应的软设计,比如内部空间的舒适度,室外环境是否洁净、优美,整体是否能够给人以舒服的感觉,相应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
2.2 做好预期,创设优美环境
居住空间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当前,还要对未来有所预期,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对相应的可能发展进行空间的保留,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保证其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让居住人群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做好社区未来发展的预期工作,可以有效节省空间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浪费,能够起到低碳节能的效果,同时,还要对居住空间的环境进行精心布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环境进行布置并不需要铺张浪费,而是做到“处处用心”。
2.3 注重科技运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所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居住空间设计中,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设计的效率。科学技术的融入能够让人们的居住空间更感觉到现代化的存在,比如在安全设施上运用智能识别技术,在监控设施上加入高清摄像头的使用等,都为人们居住环境品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和推动作用。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绿色生态的主导理念,注重规划布局、本地化建设、节能节地、单体设计、生活弃物处置以及安防等方面的设计,注重新材料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注重在设计施工等阶段对新工艺的合理运用,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技术为生活品质的提高做好准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居住空间的环境,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富现代化。同时,也正是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到人们的空间居住中,让人们的生活呈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4 进行多功能空间设计
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居住空间设计应当对空间进行多元化的利用,让空间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和价值,节省相应的资源使用,同时也给使用者提供更为多样的生活空间。在北方城市,人们更在意的是居住空间的使用价值,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风俗习惯进行设计,保证能够满足使用人多方面、全方位的使用要求。
2.5 融入人性化设计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人性化设计。坚持设计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坚持所进行的设计符合居住者的要求,力争所有的设计内容能够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可持续发展需要居住者为主体的本位设计思想,需要将居住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影响因素方面综合考量,给需求人员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乐园。比如,在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居住空间中人群的多样性,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需要考虑大多数人的考量,同时还要考虑到社区居住的人群中还包括小孩和老人,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小孩和老人的需求予以考虑。那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则可以对辅路进行小坡度设计,在对周围基础设施设计的时候则应当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等等。只有坚持人本思想的居住空间设计,才能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才能真正走入可持续发展的行列。
3 结语
城市生活空间不是收局限的小角落,其应当成为人们生活的大舞台。其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与自然相融合,让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相处、平衡发展的程度。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空间设计,要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人文景观的设计,目的是更好的体现人的价值。同时还应当照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话社区环境,真正在社区中做到“天人合一”。这个过程前景是美好的,但是需要各阶层的努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居住空间的建设越来越好,才能让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才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董琪B,康英.绿色生态住宅室内环境设计的可控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48-49.
[2] 王小雪,陈星.家具设计与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8):84-85.
[3] 崔立东.走向未来的艺术设计中空间可持续再发展理念的运用[J].中外建筑,2014(9):108-110.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4
1.色彩设计在居住空间中的使用可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色彩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功能早已已经在科学家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以红色作为例子而言,它可以刺激神经反应系统,加快血液流速,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精神焦虑,容易使人感到身心疲惫,而居住空间作为人类休息的重要场所,一般不会大面积的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上使用红色作为主基调。就卧室而言,一般选择棕色,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因为它综合红色和黄色的特点,把二者在色彩上的优势集合起来,可以构成一个看起来温馨、安逸的休息环境。而对厨房而言,讯则黄色和橙色作为主基调,则可以诱发人的食欲,加强人对食物的吸收,促进人类对营养的吸收。而把室内墙壁设计成蓝色的主调,可以使人心胸开阔,感受大海般的开阔视野。
2.发挥色彩设计在居住空间的治疗作用
相关研究证明,空间色彩的应用是与人的健康密切的相关的。色彩通过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或者是潜意识的作用,作用于人自身不仅仅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对人的生体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色彩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美感,同时合理的色彩搭配也起到了治疗作用。因此。在色彩搭配时,不仅仅要考虑到不同色彩之间搭配的合理性,也应该对色彩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考虑在内。
二、影响居住空间色彩设计的因素
色彩设计在在居住空间内的使用不仅只是受到色彩本身寓意的限制,同时也会受到来自人的气质、性格、心理状态、文化、自然环境等等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室内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以实现色彩设计与人的需求的完美统一。
1.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应该以人的需求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色彩设计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居住者或使用者感到舒适。”居住空间的色彩的设计是为了给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每个人对于不同的色彩都有不同理解,有着不同用其他人的心理感受,对色彩的要求也就不一样。居住空间色彩的设计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满足住户的不同的要求,要服务于住户的生活、休息的要求。色彩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住户的职业、年龄,工作特点等因素,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居住空间内部的色彩设计时,要根据住户的不同要求合理的搭配色彩,在注重美感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住户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产生有利的影响。
2.要注意地域文化对居住空间色彩设计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形形的地域心理。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就意味着,同样的颜色组成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寓意。这就要求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充分了解色彩在不同地域之中的予以之后,根据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习惯,进行居住空间色彩设计。“我国江南水乡的居住者习惯采用黑、白、灰等色彩来营造水墨画卷般宁静、舒展的意境,而地中海附近的居住者则会选择鲜艳的黄、蓝、青等色彩来造就明媚烂漫的休闲生活方式。”
3.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要与住宅区周边环境的一致性
完美的室内色彩设计,必须与周边环境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居住空间的内部社与室外空间的设计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可以使是居住空间内的色彩与室外空间的色彩形成一个彼此部分的整体,有助于住户形成开阔的视野,开阔人的心胸,调节人的心情,维系良好的心理状态。应该在居住空间的内部色彩设计时,注意内部空间色彩与外部空间色彩的协调。
三、居住空间内部色彩设计的原则
1.要注意房间的整体色彩布局
人们生活的居住空间是由各个功能不同的模块组合在一起,不同的模块之间对于色彩设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些色彩在要求上也许是冲突的,彼此之间是不相融合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就要求在室内色彩设计时,注重在不同的模块之间实现色彩设计的自然过渡。就一般而言,墙壁、天花板以及地面使人们装饰的重点,也是连接不同的功能区的纽带。在装饰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它门的作用,使不同的房间的主色彩在其中实现过渡,将整个房间的设置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居住空间内的色彩设计要与地域文化相吻合
不同的地域文化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在居住空间的内部色彩设计时要注重色彩的是用于不同文之间的吻合。在居住空间的内部设计时要注意到文化要素对设计结构的影响,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特征选择不同的色彩来进行装饰和设计。同时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住宅区的具体的地理环境,室内的色彩设计不能与周边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冲突。
3.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要注意与装饰品色彩的和谐
居住空间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装饰物品和生活用品呢,因此在居住空间的色彩的设计时,不仅仅要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色彩的协调和谐。也要注意色彩设计上装饰品和生活用具与整体布局的一致性。如果说房间的整体色彩设计是一个静无,那么居住空间的装饰品则是一个经常变动的物品,由于陈设物品的变动性,因此要十分注意装饰品的摆放位置,实现色彩设计上的协调。
四、结语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5
关键字:高职教育;居住空间设计;教学改革
《居住空间设计》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定位较模糊,课程内容安排没有脱离系统框架,教学评价形式陈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1]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围绕家装企业对从业者提出的各种需求,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探索合适的教学案例,力求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见表1。
二、课程教学思路与内容设计
(一)课程教学思路改革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是针对室内设计行业中设计、施工管理等岗位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所需的现场勘测、设计、方案表达、方案审核、施工组织管理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课程参照本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单位提出的职业岗位群实施了严密的职业能力分析,根据福建龙岩和周围城市对设计行业人才提出的要求(如施工员、设计师和制图员等职业),以及室内设计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来明确课程教学内容。(1)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明确职业能力通过深入分析职业岗位,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提出的要求,确定室内设计职业所需要的一系列能力;突出职业活动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工作任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以实际工作岗位流程为依据,基于室内设计工作过程:“承接任务-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方案构思、图纸设计、文本制作)-意见反馈”,按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选取不同类型的居住空间(单身公寓、三房二厅公寓住宅、独立住宅及周边环境)作为学习情境,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三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考虑递进、包容关系,简单到复杂,情境2与情境3中包含了情境1的居住空间设计元素运用的内容,并进行了升华。见表2。(3)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每个典型学习情境教学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实施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创新方法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企业“总工程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自我建构过程,以项目为载体,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2](4)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多元化融合结合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灵活应用典型案例、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问题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法,刺激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以主动姿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不断更新和补充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增加微课视频等,构建一个动态、能增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上互动性、有利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实践学习的网络平台。[3](5)校企合作,建立课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对传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方式,突出过程控制,尝试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即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将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有机结合,将知识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有机结合,构建起一张疏而不漏的考核大网。此外,考核成绩要兼顾实际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方案成果评价等几个重要因素,还要将职业素质考核贯穿到所有环节中。
(二)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选取不同户型作为学习情境,依托现实生活中的设计项目,共编排小户型公寓式住宅、大户型公寓住宅、独立住宅及周边环境3个学习情境,结构与要求如表2、表3、表4。学习情境的难度遵守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情境项目训练中融入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这样一来,虽然学生面临的每个任务是动态的,但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是有相似之处的,均包含“承接任务-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方案构思、图纸设计、文本制作)-意见反馈”等过程。
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全面考察出学生的学习表现,采取过程性评价。结合具体的内容难度,对每个学习情境赋予合适的分值,然后进行成绩累计,实行综合性评价,具体操作办法如下所示:其一,全课程分为3个学习情境,完成每个学习情境之后,结合每组学生的学习表现(比如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职业操守等因素)明确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然后综合应用四种评价方式(个人自评10%、小组互评20%、校内教师评价40%和校外指导教师评价30%)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以此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并与室内设计师职业标准接轨。其二,过程性考核各评价指标权重分为工作纪律态度10%、团队合作15%、方案设计能力30%、图纸表现情况30%、方案汇报15%。先由任课教师和小组负责人组成考核评定小组,项目组长结合考勤情况、完成质量等综合评定学生个人成绩。其三,学期总评成绩评定: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总分70%+期考成绩30%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目标等进行改革,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应用到学习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同时,增强学生的设计创造意识,能够承担各类不同户型的公寓式住宅、独立住宅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等设计项目的设计工作,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
作者:倪 蕾 吴海燕 郭 华 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晓霞.高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实践[J].大学教育,2015(7)
[2]薛栋.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1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高层居住建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人性化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增长,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居住问题,高层建筑住宅已经成为我国住宅的主要类型,然而,就我国目前已建的高层建筑来看,设计过于注重居住空间设计,忽略了对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轻视了公共空间对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淡化了“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设计理念,从而导致邻里之间变得冷漠,集体意识逐渐削弱。因此,对居住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进行探讨,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公共空间,对我国高层住宅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目前我国高层居住建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1)公共空间面积严重不足,在我国,无论是板式住宅还是塔式住宅,其公共空间几乎仅是单一的电梯和楼梯垂直交通空间。就楼梯和电梯来说,其面积仅仅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其作用仅仅是疏散人流,根本无法满足邻里之间的交流及产生交往的活动。2)大多数设计者未将公共空间纳入总体设计当中。即使有的住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预留了公共空间的面积,但为了满足居住空间的采光通风要求,往往将公共空间置于暗房间,给人压抑的感觉,人们不愿在此过多停留,空间毫无设计感,导致空间使用率较低。3)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只是简单的层与层之间的复制,重复叠加,无新意。公共空间功能不完善,空间过于单一,整体空间不丰富。空间缺乏可供社区人员休憩、娱乐、交流的活动场所。
2问题原因分析
1)从我国城市大环境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土地紧张,从而导致中心人口密集,土地价格昂贵,居住建筑公共空间与寸土寸金的大环境形成了矛盾。2)由于开发商过于追求高利润,除必要的交通空间外,公共空间的设置,降低了居住空间的使用率,直接影响了商业效益。3)设计人员对“公共空间重要性”的意识不强。随着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及大环境的压力,很多设计人员过多的重视对居住空间和建筑立面造型的设计而忽略了公共活动空间。很多设计人员将公共空间定义为室外的绿化环境,认为公共的室外环境才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没有认识到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
3高层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不合理产生的后果分析
由于无公共空间供邻里交流,人与人之间丧失了我国传统居住建筑邻里之间的和谐交往。邻里之间变得冷漠,相见却不相识。邻里之间、住户与住户之间存在严重的封闭性,长期以往,我国传统的邻里交往空间的优点必将在高层住宅建筑中逐渐消失。
4对改善高层居住建筑公共空间的几点建议
1)高层居住住宅底层应设置商品空间,底层作为商品服务用房,可以通过开放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为人们提供发生交往交流的场所。据调查,住宅居民对底层商服使用率比其他公共空间使用率相比较高。2)公共空间节点的处理方法应得当。居住建筑的空间节点,包括入口门厅处、楼梯和电梯的前室、水平交通的走廊等。在门厅设计中,应预留设置休闲沟通的空间,如增设书吧、小型茶吧、饮吧、销售等空间。通过增加门厅的功能性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对于垂直交通空间,如楼梯、电梯、应摒弃传统功能单一性,即仅作为交通功能使用。设计可以通过延伸候梯厅空间,扩大其面积,增设休闲桌椅,儿童娱乐器材,老年人的休息椅等等,为人们在漫长无聊的候梯过程中增加一丝乐趣。同时为人们提供了驻留空间,通过休息聊天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楼梯休息平台处,可以继续向外延伸空间,形成一个休息区,作为人们行走楼梯的缓冲休息空间。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为人们提供活动场所,人们在其中发生聊天活动,增加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对于水平交通空间,可以采用跃廊式的交通处理方法。每两层或三层设置一个公共走廊,电梯仅在有公共走廊的楼层处停留,人们通过小楼梯来连接各个层的交通走道。跃廊式的布置,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可以减少交通空间的布置,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了空间面积。从促进邻里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跃廊的布置,为小区上下层居民创造了更多的交流可能。此外,为了使空间更加丰富,在水平交通空间的处理方法上,我们应摒弃传统的走廊布置,即“一字形”布置,我们应在走廊空间设置景观节点,或对空间进行凹凸造型设计。消除人们对空间“一览无余”和“毫无乐趣”的感觉。3)公共空间采用中庭形式单独设置。在高层居住建筑中,尤其是塔式住宅,由于每层居住户数较多,居住空间不符合采光要求成为高层塔式住宅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庭的布置,可有效的解决采光问题。将中庭作为人与人的交往空间、在中庭内部空间设置阅览空间、老人聊天空间、小孩嬉戏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居住单元朝向中庭方面布置,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安全性,人们在活动中产生场所感和归属感,同时在中庭中引入绿化环境设计,满足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向往,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提高人们的综合生活品质。
5高层居住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典型优秀实例分析
马赛公寓建于1946年—1957年,是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见图1)。该公寓高56m,共18层,该公寓引入了城市功能空间,顶层布置了幼儿园,托儿所,儿童玩耍场地,健身房,屋顶公共交往平台等场地。节省了紧张的土地资源,同时又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对居民的人性化设计。底层架空,成功的避免了底层采光的不足,在底层形成建筑灰空间,为人们活动提供了场所。在建筑的7层和8层布置了商店、零售厅、餐厅、洗衣房等辅助服务空间,为人与人之间沟通联系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在交通流线处理上采用了跃廊式布置,每三层设置了一条走廊,减少了公共交通空间,增加了人们在走廊的公共活动,与传统住宅相比,居民活动从被动转化为主动。通过解读马赛公寓公共空间设计手法,对我们研究高层住宅公共空间设计有很大的启发。马赛公寓公共空间与生活空间相互渗透,使人们足不出楼就能满足生活所需。同时在高层住宅中体会到邻里之间的交往乐趣。公共空间设计将之前居民的“被动到达”转换为“主动到达”。例如,屋顶公共平台的设计,无论是采光还是通风都十分良好。空间被赋予了情感,“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使人愿意主动接近公共空间,融入其中。
6结语
我国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公共空间的设计决定着居住者的生活品质,作为设计人员,我们不应忽视公共空间对人行为的引导性。我们应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弥补我国目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不足。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最大程度的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要求,营造具有人性化的高层居住环境。促进高层建筑的完善发展。相信未来我们通过合理的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推动我国建筑业乃至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佳佳.高层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5.
[2]王一明.浅析住宅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利用[J].工程质量,2007(1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