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1
生命的发展历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单细胞生物的繁衍和早期生态系统的建立。大约20亿年前不同种的原生生物共生在一起,发属成为多细胞动物。多细胞植物诞生,多细胞动物诞生。大约6亿年前元古宙晚期出现了生物体内精细的组织、器官、系统的秩序构建,出现了各项生命机能的分工。多细胞生物结构的进化:植物首次骨骼化,钙藻出现,植物木质化维管系统形成,陆生维管植物诞生,被子植物起源;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头及内骨骼形成,脊椎动物鱼类起源,继之运动和呼吸器官改造,两栖类动物出现,生殖系统进化,体温调节系统发展,温血动物出现,生殖方式进化,哺乳动物起源,飞翔器官产生,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人类出现:生命经过了38亿年的漫长的进化历史,在大约400到1000万年前走上了人类诞生的道路。
(来源:文章屋网 )
单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2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他提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互竞争,同时,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类内部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凡是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育的机会,而那些发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则将遭到淘汰。那些被自然选择了的微小的有利变异,通过世世代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着的变异,从而形成生物新种。这个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被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另外,据科学家表示:从古至今,人类正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和方式进化,行走速度进化的越来越快,人类的脸蛋儿也由于自然选择变得越来越漂亮。
这意味着什么呢?
人类这种高级生物之所以会进化,是因为物竞天择的原则及自然选择的道理。因此,其他动物也会进化,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生物都不会逃脱这样的进化程序。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其进化的空间,只不过人类有些不一样罢了。
怎么不一样呢?
因为人类的脑子发达,有智商,不会像其他生物一样跟在的大自然的后面躲猫猫。那就一定会有一部分的人挣脱自然进化的束缚,去追求药物进化或激发的进化。但是,如若是我一定求得最好,就算真的没能达我所愿,也不会太差。说到这里,会有人说我在妄想吧。可是,我觉得这是很神圣的。所谓进化,只不过是将自己变强,而已。想起我们由古至今,不是也在进化吗?由海中一粟到单细胞生物再到爬行、哺乳,直至进化为人类。
单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3
同时,地质学的研究暗示那些化石样本可能是早期生命的遗迹。更惊人的是,有证据显示这些古老的个体(后来命名为纳米细菌)也存在我们四周,事实上就居住在我们体内,而且还可能导致许多疾病。
这些发现刚发表时,许多科学家持怀疑的态度。几年过去了,人们对这些极小颗粒与它们怪异的类生命行为的了解已经大幅增加。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细菌并不是怪异的新病菌,事实上,它们根本不是活的!不过它们很可能参与了早期生命的演化,只是并非用以前所想的方式。
1993年,美国地质学家佛克在来自意大利维特波温泉的岩石样本里,首次发现了纳米细菌,并为之命名。这些小球看起来有细胞壁,表面也有丝状突起。然而,佛克发现的圆球非常小,远比任何已知的细菌小。
细菌的大小通常在微米左右,但佛克发现的化石的大小介于10纳米一200纳米。佛克从古生代到中生代的地层中得到这些纳米物质,这个时期一般认定是地球上出现生命前的时期。因此他认为这种生物能帮助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的循环。
佛克的发现到了1996年才受到广泛的注意。当时NASA的马凯发表文章称,在南极找到的火星陨石ALH84001中也有类似的纳米化石。这个陨石被认定约在45亿年前由熔岩物质形成,是太阳系已知最为古老的岩石之一。马凯与同事在这个陨石中除了找到类似纳米细菌的微小碳酸盐球状物,也找到磁铁矿、硫化铁与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这些物质都与生命过程有关。
马凯的报告与早期佛克的研究获得媒体瞩目的同时,也在科学界引起许多质疑与争议。评论指出,关于这些最小生物的描述都只基于它们的外观,根本没有证据证明它们曾经活过。尤其这个纳米物质正好引发了单细胞生物能维持生命的最小尺寸的争议。因为DNA双螺旋的直径大于2.6纳米,而细胞中制造蛋白质的核糖体大小约20纳米,评论者质疑这些“纳米级细胞”是否拥有足以维持生命的配备。
当这些争议到达最高峰时,芬兰库奥皮奥大学的科学家卡詹德与奇夫特奇奥卢引发了更激烈的争议。这个芬兰的研究团队在1998年首次提出纳米细菌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证据。研究人员在进一步分析之后,发现这些小颗粒含有核酸与蛋白质,这也是生命的迹象。他们根据样本里特殊的DNA序列,将这种细菌命名为“纳米细菌藻”,与会导致疾病的布氏杆菌与巴东体在同一群组。芬兰团队也注意到纳米细菌拥有多形性,在培养液中会改变外形。纳米细菌能从小球体转变成薄膜状,并与矿物质聚集,后来发现这些矿物质是羟基磷灰石。研究人员描述,这些小而圆的纳米细菌不但由羟基磷灰石外壁所包覆,也常隐藏在巨大的“圆顶结构”或者说“住处”里。
单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4
一、通过生物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念
素质教育中,竞争意识和大局观念是最具有渗透性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它对正常人格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讲解生物种间关系时讲到种间竞争的时候,我利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介绍历史上的一个典故:一位资深老道在给他的学生上课,看到眼前的一片荒地,问:“如何将杂草除净”,学生有的说斩草除根,有的说用火烧,有的用镰割,老道摇头,说明年再来吧。第二年,学生们来到后,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麦苗,倍感渐愧,这是生物学中的竞争问题,引申为社会问题:在对人的教育中,正面的思想占了主流,坏的思想、错误的思想就无处立足,要求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以正确的人生观处理各种事态。
同时学生知道了自然界中存在残酷的竞争,启发他们思考: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生物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竞争关系呢?让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思想,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新情境,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征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
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以下是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去点燃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时,启发设问学生:人们能不能用植物的细胞、组织、茎尖、叶片及花粉花药等,在一定条件下去培养它们生长发育为一株株新的植株?有的学生说,这就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高新生物技术,我国的生物学家们已用花药等培养了许多优质高产的烟草、小麦新品种,并居世界领先地位……让学生去理解生命现象及其本质,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层次,开拓了学生的知识、思想视野,燃起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有力地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学生的科技意识
在生物课堂中,适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透过网络查阅他们感兴趣的资料,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新动向。 例如:通过“无性生殖”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讲解克隆技术,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克隆技术、人体基因组计划研究新发展和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及对社会的贡献等等。这样在教学中从学生兴趣出发对学生进行了很有效的科技意识渗透,学生的科技意识就得到了升华。
四、在生物课堂中渗透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恶劣后果的逐渐显现,人类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活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通过对《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知识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同时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树立环保意识;还可以通过生物小组活动走访县环保局,学习环境监测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地重点排污源的排污情况,对排污程度及产生的影响进行课题研究,提出治理污染的具体建议和方案等。让学生自觉的保护自己身边的环境,并带动自己周围的人,增强环保意识。
五、在生物教学中强化整体意识
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生物圈中的生物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一个整体,在生物教学中应始终贯穿整体的观念,如人类的各个系统可以跟动物的各个系统 、植物的各个系统加以比较,它们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将人类的前后肢与动物的四肢在结构上加以比较,将类人猿与人的面部特征加以比较,学生都能得出相似的结论,即人与其他的生物起源是相同的,我们都来自古老地球上的单细胞生物,我们都是生物圈的一员,我们都生活在生物圈这个大家庭中。
单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5
从《物种起源》看人类进化,细胞进化论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神经元细胞,细胞的裂变是进化的根本,区别于低等生物而言,人类之所以称之为高级生物,与其说因为人有“劳动”、“制作工具”的能力,倒不说“人类”能最终成为自然与社会的统领者,是因为人类有基于不同时间维、空间维的思考内动力,从而驱动科学技术上的革新,推动社会经济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赢”在思维
由于思维最基本的活动是分析与综合,最关键的过程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所以,思维的结果价值将会受思考的维度“时间、空间、人文、自然、对象”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发展尚且如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由思维所决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通过创新经营思维成就经典品牌的案例:
万宝路(Marlboro)是一个香烟品牌,由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制造,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香烟品牌之一。在万宝路创业的早期,万宝路的定位是女士烟,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天气一样温和。可是,事与愿违,尽管当时美国吸烟人数在不断攀升,但万宝路香烟的销路却始终平平。女士们抱怨香烟的白色烟嘴会染上她们鲜红的口红,很不雅观。于是,莫里斯公司把烟嘴换成红色。可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挽回万宝路女士香烟的命运。莫里斯公司终于在上世纪40年代初停止生产万宝路香烟。二战后,美国吸烟人数继续增多,万宝路把最新问世的过滤嘴香烟重新搬回女士香烟市场并推出3个系列:简装的一种,白色与红色过滤嘴的一种以及广告语为“与你的嘴唇和指尖相配”的一种。当时美国香烟消费量达3820亿支一年,平均每个消费者要抽2262支之多,然而万宝路的销路仍然不佳,吸烟者中很少有人抽万宝路,甚至知道这个牌子的人也极为有限。在一筹莫展中,1954年莫里斯公司找到了当时非常著名的营销策划人李奥・贝纳,交给了他这个课题: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女士购买消费万宝路香烟?在对香烟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深思熟虑之后,李奥・贝纳完全突破了莫里斯公司限定的任务和资源,对万宝路进行了全新的“变性手术”,大胆向莫里斯公司提出:将万宝路香烟改变定位为男子汉香烟,变淡烟为重口味香烟,增加香味含量,并大胆改造万宝路形象;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盒盖技术并以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外盒的主要色彩。广告上的重大改变是:万宝路香烟广告不再以妇女为主要诉求对象,广告中一再强调万宝路香烟的男子汉气概,以浑身散发粗犷、豪迈、英雄气概的美国西部牛仔为品牌形象,吸引所有喜爱、欣赏和追求这种气概的消费者。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和伟大的营销策划,同时更是一个创新思维的经典案例。整个案例仅仅使用了一个“对立思维的模式――女变男、柔情变奔放”就成就了一个伟大品牌。由于李奥・贝纳突破资源和任务的大胆策划,彻底改变了莫里斯公司的命运,在万宝路的品牌、营销、广告策略按照李奥・贝纳的策划思路改变后的第二年(1955年),万宝路香烟在美国香烟品牌中销量一跃排名为第十位,之后便扶摇直上。今天万宝路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可口可乐第二大品牌,其品牌价值高达500亿美元。
在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经销模式的当下,在信息大爆炸、信息碎片化的今天,面对竞争激烈、人才难招、人员难找、成本太高、利润太低的企业经营现状,企业若还是固守传统经营思维,坚守标杆思想,陷入经营认知的误区,英雄末路的号角将迟早会为你吹起。
所以,经营之道,“赢”在思维。
创新的起点“突破经验主义”、“摆脱行业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有太多的中小微企业想要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舞出奇迹,翘盼“惊喜”,结果却因海风太大、船太小被拍在了沙滩上,惊喜变成了“惊吓”。结果不是乘风破浪,既得渔翁之利,而是折戟沉沙,后悔莫及。
究其原因,大多都是没有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没有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思维创新的关键点,思维意识也没有上升到互联网“道”和“场”的境界,而是仅仅停留在“术”和“器”的层面。其实,每一次的时代变迁与科技的变革,都是一种思想上的革新与突破。
“互联网+”不仅是工具、平台,更是思维,而企业要想乘此东风,就要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转变企业经营思路。
经营思维想要达到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改变思想与思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要不然成功的企业为什么会那么少?
在企业家实现创新经营思维的过程中经验主义往往成为了阻碍他们创新成功的那道“坎”。因为每个企业家都有在他们看来值得认同、赞许与借鉴的经验记忆以及自身所从事的行业规则、标准及惯性思维。这些天然屏障,让他们无法在经营思维创新中迈开脚步。
所以创新经营思维首先必须要“突破经验主义”、“摆脱行业思维”。只有跳出行业禁锢,摆脱经验误区才可能创新商业思维。
虽然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我们别无选择的,唯有跳出行业禁锢,摆脱经验误区,创新经营思维。因为新时代的来临,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倒向法则”稳中求胜
传统的企业经营思路是先找项目、概念开发、商业模式设计,然后招兵买马、建设团队,最后进行目标客户细分,做广告宣传、媒体公关、投入市场,这种做法在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学演变为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或杰瑞麦卡锡的4P理论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以及大规模传播的工业经济时代和PC互联网陈列加推送引流的交易经济时代是行得通的“商业思维”。但是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到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普及以及商业形态的变化,这种“商业思维”就变成了一条越走越险的单行线。
先建市场后立项,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经营思维的“倒向法则”。
先“做大鱼塘”、建立市场,运用“吸引力法则”,这样优秀的人才、优质的项目则会蜂拥而至。“倒向法则”特别适用于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升级转型,因为试错成本低、经营风险小,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幅提高。
单细胞生物的起源范文6
距今24亿年前,可以说是生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生命已经在地球上繁荣发展了10多亿年,然而,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在此时华丽登场。它们可以利用太阳能,利用过程中却会产生有毒的副产品—氧气。这种单细胞生物迅速在原始海洋中繁衍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量,大气成分也因此改变。
那是一场灾难。在数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氧含量上升毁灭的物种比例很可能高居魁首。尽管如此,氧气的危险特质—高活性,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一种丰富的能量来源。生命很快就开始开采这座宝库,我们的动物祖先也在其中。
远古光合作用
过去的10年来,我们对地球历史这一阶段的认识,发生了大逆转。教科书会告诉你,光合作用甫一出现,氧含量就开始攀升。但是,据我们现在所知,有些生物早在34亿年前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比氧含量上升要早得多。问题在于,为什么氧气会在那么久之后,才喷涌而出?
本质上,光合作用就是“收割”太阳能。植物利用太阳能制作食物,把二氧化碳变成碳链。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糖类可以用作能源,也可以用于制造从蛋白质到DNA不等的各种更复杂的分子。可能与你所预期的不同,产生氧气并非不可避免。事实上,许多细菌都可以不用产生氧气,就把光能和二氧化碳转化为食物。而且,近期的研究表明,细菌这种光合作用的历史,几乎和地球生命史一样悠久。
2004年,当时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泰斯(Michael Tice)和唐纳德·罗威(Donald Lowe),在
南非研究距今34.1亿年前形成于浅水中的岩石时,发现一种化石结构与现代光合细菌形成的微生物席非常类似,但是没有任何氧气产生的迹象(参见《自然》杂志,第431卷,549页)。对此,他们认为最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细胞进行的是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
从这一发现起,我们开始真正接触到早期光合细菌。2011年,英国牛津大学的马丁·布雷泽(Martin Brasier)及其同事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岩石中发现了距今34.3亿年前的细菌细胞化石(参见《自然·地球科学》,第4卷,698页)。“它们生活在光照良好的潮间带或潮上带,”布雷泽说。岩石的化学组成,以及充足的光线,充分表明这些细胞中有些能进行光合作用,却不产生氧气。
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出现得如此之早,似乎相当令人惊讶。现在已知最早的化石,形成于距今34.9亿年前,仅仅比它们略早一点。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尼克·雷恩(Nick Lane)认为,一旦生命演化到能够依靠化学能为生,转而利用太阳能其实算不上什么飞跃。“实际上,光只是让电子流过同一台设备而已,”他说。
对于雷恩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谜题在于,为什么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要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才演化出来。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出现在大约24亿年前,可能比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晚了10亿年。明明更具优势,为什么它会如此姗姗来迟?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在第2步中,电子进入二氧化碳,帮助把二氧化碳分子转化成糖类。而第1步则是获取这些电子,也就是从一种分子上剥离出电子,用来产生驱动第2步所需的电化学梯度。
10亿年的延迟
在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由水分子提供电子。剥离电子的过程使水分子裂解为氢离子和氧。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氢离子和电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氧气则是一种没什么用的副产品。
在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电子由其他种类的分子提供,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硫化氢。裂解硫化氢产生的副产品是硫。硫化氢具有非常容易失去电子的优点,或者说非常易于氧化。而且在早期海洋中,硫化氢也很常见。不过,在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发生的表层水域,硫化氢估计很快就被消耗一空了。
用水提供电子的最大好处是,水在海洋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水的缺点也不小。“氧化水非常困难,”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罗伯特·布兰肯西普(Robert Blankenship)说。我们现在依然在为之努力: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尝试,希望开发出一种廉价高效的裂解水的方法,以生产氢气作为燃料。
因此,在选择水之前,光合细菌最先选择容易氧化的物质,也就合情合理了。传统观点认为,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是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逐渐从不产生氧气的版本演化而来的。布兰肯西普和很多研究人员都支持这一观点。
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是如何出现的,所有与此有关的假设都不能绕过以下4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事实1: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有两个迥异的类型。一些细菌具有被称为Ⅰ型的反应中心,它们从硫化氢之类的分子中获取电子,而且电子走的是单行道,即每个电子只利用一次。另一些细菌具有Ⅱ型反应中心,可以在内部循环利用电子,从而降低了对外界电子来源的依赖。事实2:在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一个Ⅰ型反应中心和一个Ⅱ型反应中心串联在一起工作。事实3:尽管蓝藻同时具备两种反应中心,但它只用Ⅱ型反应中心来裂解水分子产生氧气。并且,反应发生的位置上,有4个锰原子排列在一个钙原子周围。事实4:具有Ⅱ型反应中心、进行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的细菌,不具备这种锰和钙的组合。
布兰肯西普认为,后两个事实最为重要,它们指向了一个简单的发展过程。他认为Ⅰ型反应中心先演化出来。从古至今,基因交换在细菌中一直十分普遍。编码Ⅰ型反应中心的基因被另一类细菌获得,通过逐渐调整修改基因编码,形成了Ⅱ型反应中心。之后,这类细菌的后代又把金属原子纳入其中。最后,形成了包含4个锰原子和一个钙原子的结构布局。现在,细菌可以只用Ⅱ型反应中心氧化水分子,进行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了。
布兰肯西普声称,在此之后,这些细菌的后代通过基因交换,又获得了Ⅰ型反应中心,蓝藻就这样产生了。因此,布兰肯西普认为,蓝藻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中心,只是一个巧合。
该假说作出了一个明确的预测:曾经有一种不同于蓝藻的细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个缺失环节,将具有Ⅱ型反应中心、进行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的细菌(其中包括紫细菌,一种现生细菌),与进行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的蓝藻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靛蓝”菌。目前为止,还没有“靛蓝”菌被发现。布兰肯西普和其他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其他方法,证明靛蓝菌曾经存在过。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试图把紫细菌改造成类似于靛蓝菌的生物。这或许是诸多尝试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研究人员改造了紫细菌,使它们有能力将锰离子纳入反应中心,并利用锰离子与含有氧元素的分子发生反应(参见《美国科学院院报》,第109卷,2314页)。这还算不上是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却是向着目标方向迈出的一步。
海洋灾难
即使有一天,生物学家真的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靛蓝菌,也不能证明靛蓝菌曾经自然演化产生过。对于埃兰来说,渐进假设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事实。为什么如此显而易见、如此简单的过程,需要花上10亿年的时间?为什么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只演化出了一次?(到目前为止,据我们所知,只有蓝藻。植物通过让蓝藻在体内生活,获得了这种光合作用的能力—换句话说,植物的叶绿体是由蓝藻发展而来的)。而且,为什么所有蓝藻都同时具有两种类型的反应中心?
埃兰同样认为,Ⅰ型反应中心先演化出来。但是在这之后,他的假设就大不相同了。他认为,光合作用细菌在发展早期遇到了某种问题,导致多复制了一整套Ⅰ型反应中心基因。多出来的这一套反应中心,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承担不同的功用。这套反应中心演化出了循环利用的电子,成为了最初的Ⅱ型反应中心。埃兰推测,由于拥有两套不同的反应中心,使得这些“早期蓝藻”在广泛的环境中兴盛起来。当环境中的硫化氢比较充裕时,它们使用Ⅰ型反应中心。当硫化氢不足时,它们转而使用Ⅱ型反应中心,循环利用已经得到的电子。
然后有一天,灾难降临了。一些早期蓝藻漂进了一处富含锰、却缺少硫化氢的浅滩。细菌适时启用了Ⅱ型反应中心。然而,紫外线照射锰会使锰放出电子,所以,事实上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电子。这些电子很快就造成了Ⅱ型反应中心的拥堵。虽然锰离子会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锰,但周围环境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锰,继续产生过量的电子,造成早期蓝藻的死亡。
或者说,造成了绝大部分早期蓝藻的死亡,只有一个幸运儿存活了下来。埃兰认为,在这个幸运儿中,由于基因突变,同一时间只能开启一套反应中心的开关坏掉了。当两套反应中心同时运作时,锰产生的电子流经Ⅱ型反应中心后会被Ⅰ型反应中心抽走,这样就解决了阻塞问题。换言之,两种反应中心开始联手工作了,就像在现代蓝藻中一样(参见《欧洲生物学化学会联盟通讯》,第579卷,963页)。
可是,这个细菌的后代是怎么从由锰提供电子,转到由水提供电子的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没有变过。直到今天,所有植物用于光合作用的电子都是由锰提供的。只不过,这些电子现在来自于Ⅱ型反应中心内部的一个锰原子团簇。这个团簇具有一项不同凡响的能力—当它给出电子之后,能够从水分子中偷来电子,从而把水分子裂解开,释放出氧气。
当早期蓝藻演化出这种Ⅱ型反应中心后,它们对锰原子的需求就微乎其微了。接下来,它们就能从富含锰的水域向外开枝散叶,借助无穷无尽的水和阳光,开发利用当时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不久之后,数量庞大的蓝藻喷吐出来的氧气,改变了大气组成。
如果埃兰的假设是正确的,蓝藻偶然进入富含锰的环境,以及关键基因开关的失控,必然发生在同一时间。埃兰也同意,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太低了。但这或许就是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耗费了10亿年才出现的原因。他说:“我研究的这条路线只是个时间问题,经过漫长的时间,终于等到两个意外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菌上。”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现在埃兰的理论已经有实实在在的证据支撑了:我们已经发现了一处罕见的、富含锰的环境。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伍德沃德·菲舍尔(Woodward Fischer)及其同事,一直在研究位于现今南非的岩层,该岩层的形成时期恰好是在氧含量上升的前夕。他们发现一处岩石中二氧化锰含量非常之高,而且意义格外重大的是,这处岩石是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形成的。即使是紫外线,也不足以产出如此规模的氧化锰。这个研究团队在2012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说,埃兰提出的早期蓝藻的光合作用模式,似乎是对这种现象的唯一可信的解释。
“这是个重大新闻,令人兴奋不已,恰如其分地证实了约翰的假设,”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威廉姆·马丁(William Martin)如此评论。他是一位支持埃兰假说的早期演化研究人员,一直和埃兰保持着合作,收集相关证据。但是布兰肯西普依然坚持他的看法。用他的话来说,他跟埃兰及马丁就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如何起源的问题,进行过多次“十分激烈但是相当友好”的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