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岩土工程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岩土工程研究

岩土工程研究范文1

关键词:岩土工程 施工 技术

1、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普遍特点

1.1、岩土工程施工具有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岩土工程施工中,岩土的性质以及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岩土性质的变化都是不确定的,不是人为能够全面了解的,这造成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特点。具体原因有三,首先,岩土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勘察和报告,而勘察和报告的数据往往有限,部分的数据不能对全部场地的性能参数概括出来;其次,岩土工程的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岩土所处的环境条件,从而引发某些岩土性能的改变;最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导致性能改变的岩土又会反馈到环境中去,造成施工环境在局部的改变,有些会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技术中的不确定性是岩土工程中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严重者甚至需要改变工法。现阶段,应对这种情况的手段是,在现场监测和原位测试得到的场地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逆分析,最后根据逆分析的数据对原方案进行合理修改并运用到施工中。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确定性对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

1.2、岩土工程施工具有区域性。部分岩土性质及性能参数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它会随着所处区域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改变。不仅如此,不同区域的岩土,其工程设计参数、抗剪强度标准和压缩性标准、工程处理目的以及施工的方法都将存在差异,这是因为不同区域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会发生变化。

1.3、岩土工程施工具有隐蔽性。岩土工程是具有自身明显特点的工程,其施工是在岩土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例如,岩土工程中的桩基、地基处理、锚杆以及地下连接墙等的施工。另外,施工完成后的工程运行环境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造成了工程中的问题不易被察觉,即使察觉后也很难进行修复,并且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考证。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处理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过程完成后进行各种专项检测,以保证工程中的问题能及时被发现并解决。

1.4、岩土工程施工具有依赖性。岩土施工工程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同时还依赖于其他相关学科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因为岩土工程是复杂的工程,施工中的许多环节需要很多特殊的处理。若没有其他技术的支持,无法保证岩土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例如,静压桩的实现就依靠了液压学科技术的高度发展;真空预压法是以真空泵技术和射流泵技术为基础的;岩土工程中的质量检验步骤充分运用了超声波技术,使得工程中的质量检验有了新的面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其他各科的大力支持。

1.5、岩土工程施工具有前导性。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前导性是指的施工中的实践性能大于理论性能。施工中往往对施工效果先进行评价,再对其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扩底桩、夯实水泥土、夯扩桩以及复合地基等技术的发展都是经过实践具有良好效果的,但其理论的发展却步履迟缓。

2、我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

2.1、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1)地基处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我国在基地处理方面的某些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例如地基处理中的真空预压法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发应用。(2)我国不仅与世界接轨,而且还自力更生研发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基处理技术,例如钢渣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二灰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渣上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我国部分区域已经成为地基处理中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程费用,节约了资源,并降低了污染改善了环境,而且经分析处理效果知,国内地基处理技术下的地基桩土应力比值显得更为合理。(3)以钢筋混凝土为基础的梳桩复合地基技术的研发成功解决了建筑物沉降问题,这种地基是介于复合地基和桩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形式,它使桩和岩土一起来承受来自上部的结构载荷,从而可充分发挥桩间上的承载作用。

2.2、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加固技术。(1)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岩土锚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这项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以及边坡稳定等电力、水利一系列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另外,这项技术中的机具、设备以及材料都由我国自主生产,自行研发。(2)软土锚固技术得到有效发展,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因为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在施工中找到了有效控制软土基坑周边岩土位移的方法;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总结,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软土中预应力值得变化和锚杆蠕变变形之间的作用规律;二次灌浆技术的应用使得软土中锚杆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3)在基坑工程上有了突破和创新,在开挖基坑中运用了时空效应,从而为其他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新的道路。

2.3、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程技术。(1)现阶段,我国已有大量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在施工时应用了沉管灌注桩技术,此技术造价低廉,得到了广泛好评;(2)静压以及预钻孔技术使得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其性能稳定可靠,且对环境无明显破坏作用。如今此项技术不宜用其他桩型的场合以及场地宽阔或城市近郊的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3)后压浆桩技术的开发,显著提高了桩基的承载能力,改善了桩周土性以及桩端土性,并使得桩基的沉降量得到了明显控制;(4)大量的大直径的冲、钻以及挖孔桩技术在我国岩土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中包含各种技术水平。

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选用准则

(1)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注意实践性准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工程中同样要把实践放到第一位。岩土工程的施工具有不确定性、区域性以及依赖性等特点,这使得理论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靠,因此判断某种施工方式的可行性需要放到实践中验证。若一种施工行不通,需要进行另一种施工方法的变更,施工方法不是不可变的,它是与当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相联系的;(2)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注意实用性准则。岩土工程施工涉及到诸多矛盾,例如空间和时间的矛盾、天时和地利的矛盾、消耗与供应的矛盾以及设备和工艺的矛盾等。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因素之间的矛盾,需要在施工中制定相应的适应性准则。因此,不能单一的考虑某种因素的利弊,要统筹所有因素,综合考虑,方可得到最完善、最理想的施工方案;(3)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注意经济性准则。岩土工程的施工具有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的反复性,应该制定多套施工方案,这无疑增加了工程中资源和人力的消耗。因此,施工中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只有满足了两者的共同要求,才能算是合理的施工方案,此外,经济性原则也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4、我国未来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1)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现在正在大力研发绿色施工方案,此方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并从国外引进了一系列技术和设备,现正在进行消化和改进;(2)我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应对现有技术进行熟练化,并不断对其进行提高和拓展。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今天的最新成果可能将成为明天的落后技术,因此,应当不断积累经验,赶上时代的步伐;(3)现阶段,人们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扩大,向海洋进发、开发底下空间、修建海底隧道以及跨海大桥趋势已越来越明显,这需要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步伐与之相符合,因此我国这方面技术应该着手研发,并不断前进。

总结:

通过分析,本文指明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基本准则,谈到施工中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说明要充分考虑实践性的作用,只有找到了最合适的方案,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性和经济性。最后,我国的岩土工程技术在自身全面的基础上,要注重和世界接轨并向新的方向前进,如此才能为我国的国计民生贡献较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雷奇.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8)

[2]崔旭.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0,(19)

岩土工程研究范文2

现如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锚固技术开始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坝体、基坑以及抗浮抗倾、地下室以及隧道等工程。本文首先介绍了锚固工程技术的发展,然后介绍了施工中选用技术的原则以及锚固的机理,最后阐述了岩土工程施工中锚固技术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

岩土工程;锚固技术;研究

1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增加了在岩土工程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得其工程建设开始发展壮大,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岩土锚固技术。锚固技术在不断成熟的工艺背景下得到了完善,因此也提高了工程的总体施工水平。除此之外,在工作者不断开展的研究工作下,我国关于此项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而且关于锚固技术的重要环节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

2锚固工程技术的发展简述

目前我国改进的岩土锚固技术主要是在结构、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而且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为了让该技术能合理受力、承载快速以及拥有更高适应性和更高效率等,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劣质的地层环境工程以及特殊的工程结构。像是在使用自进式锚杆时,就可以用它来加固复杂地层的锚孔钻造;对于精轧螺纹钢锚杆,不仅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简便,而且能增加工作效率。工作时若遇到关于锚杆的不同长度要求时,我们还可以用套接来增加锚杆长度,有时可以达到20m,或者更长。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岩土锚固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研究成果、理论成果以及实践等都得到非常成功的发展。在建筑地下工程及隧道、深基坑支护、边坡防护以及水利工程等都会使用到岩土锚固技术,该技术的使用不仅能调整和改善工程、岩土的分布和内部结构,而且能减少结构开裂和工程滑坡和坍塌。

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选用原则

3.1实践性原则

岩土工程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因此能否投入实践也成为了选择技术的关键,单独的技术分析和理论无法准确的反应实际情况,因此最终的施工方案必须以真实的情况为基础来确定。目前施工技术和设备都得到了发展完善,也研究了更多的设计方法,除此之外,当使用不同的方法时,效果也是相同的。

3.2适用性原则

无论哪一种施工技术,在工程使用过程中既有益处也有害处,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别的方面的问题,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在保证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良好的基础上,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特别是该技术的特征不明显,鉴别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不能用单一的评判标准来判定技术的优良。也就是说,在进行岩土工程时选择的是最合适的技术而不是最好的技术。

3.3经济性原则

在建设岩土工程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技术类型。不同的工程有时可以用同一种技术,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在一种岩土工程中选择的技术类型,其中考虑的内容除了经济和安全之外,技术的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了,工期也是必须考虑的。但是在施工时,经济因素则是在选择后背技术方案时最重要的因素。

4锚杆的锚固机理

锚杆的承载力是通过一端稳固的锚固于深层稳定土体来提供的,锚固段的内力传递和抗力构成组合成了锚固机理。而端头锚固式锚杆与粘结式锚杆的锚固机理是不一样的。粘结式锚杆的使用范围最广,其中预应力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是:锚杆与注浆体之间由外加荷载产生相互作用力的时候,注浆体将其传给围岩,锚固的作用就是增加注浆体与围岩、杆体与注浆体之间的稳定性。而非预应力锚杆,特别是使用在破碎岩中的锚杆,在分析荷载传递机理时,将注浆体和杆体看成统一的个体,围岩和锚固体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相对位移,由此产生锚固力,即相互作用力。现用螺旋锚为例来分析端头锚固式锚杆。锚头、锚杆以及锚片组成了螺旋锚。在实际使用时,必须用外力才能把螺旋锚扭入土体。叶片和岩体通过拉拔荷载的作用形成正压力,从而维持锚固体平衡。使用这个锚杆,减少注浆过程,锚定板就是旋入土体的锚片,通过外力作用,其表面就有了平衡外力的内力,即被动土压力。

5岩土工程施工中锚固技术的施工要点

5.1岩土工程的钻孔技术

在建设岩土工程时,锚固技术不能用过大或是过深的钻孔孔径,在达到锚固力标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钻进周期,避免受到其深部地层内应力的影响,使用效率更好的悬空设备和机具,在设计锚固张拉吨位之后,从而选择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在钻孔的过程中,由于其洗井介质主要是水和空气,因此应迅速钻穿地层,为了保证钻孔孔壁的稳定,防止钻孔出现弯曲,所以要尽量降低钻孔设计孔径。在钻孔时,若是遇到比较复杂的地层,增加了钻孔难度,那就应该从设计角度出发,减少单索锚固设计吨位,或是使用端部扩大型锚固段的方法来缩小钻孔孔径。当遇到淤泥(或淤泥质土)和淤泥质砂土的施工环境时,钻孔的时候可以带套管跟进,从而避免出现塌孔或是涌水涌砂问题。

5.2锚杆杆体的就位

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锚固技术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用锚杆支护将地下工程周壁挖出后,应检查杆体质量后才能将其放入钻孔,避免出现坍塌、滑移等后果,影响地下工程施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放杆体,不能悬挂重物或是敲击。与此同时,必须保证锚杆防腐保护设施是否严格符合规范标准,确保其完整性,以承受结构物的上托力、抗拔力和土墙的土压力、水压力。安放的杆体一端应连接挡土墙或工程结构物,另一端锚固在地基岩层中,同时,注浆管也要与杆体一同放入钻孔。若是使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粘结型短锚杆,也会选择先注浆后插杆。

5.3灌浆施工的技术

在锚固施工中,灌浆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该环节的成功对锚固件的承载能力起到直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控制水灰比从而将水泥浆材料控制在设计规定要求之内;规定灌入的锚固浆液达到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的时间是28d龄期;注浆作业不能分阶段进行,应连续紧凑实施,后续的注浆工作完成时间必须是在初始注浆初凝之前,在该项工作进行过程中,注浆管的管头在注浆液面内50cm以下,并随着泥浆的灌入而慢慢提出,但不能将其全部提出,避免锚固杆发生断杆等质量问题;从孔底开始一次注浆,一直到浆液从孔口流出,当一次注浆的水泥结合体高于2.0MPa时,就可以进行锚固体的二次高压注浆,具体情况参考设计参数。施工时正好遇上冬天,这时在进行施工时就应该根据按照灌浆施工的相关文件中的实施标准,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温度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保养灌浆施工的设备机具。

5.4张拉锁定施工的技术

为了达到锚固结构施加要求的预应力值,我们会选择张拉锚杆体来实现,即采用张拉设备的方式来使锚杆杆体自由段产生弹性伸长变形。具体做法是:通过分析锚杆体材料和锁定力来选择张拉设备;待锚固体及承压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及张拉力与锚杆体轴线有标准的垂直度,就可以开始张拉;应检查每一个锚具才能开始安装夹具;不能一次施加所有的张拉荷载,需要分级进行;当锁定荷载稳定时,张拉锁定工作就完成了。

6结束语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岩土工程施工,我国在锚固技术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类企业应增加对先进锚固技术的学习力度,发展创新,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唯有如此才能将企业的施工技术更好的向劳动力转化。

作者:林劝利 单位: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君名,李林.岩土锚固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2,5(18):56~58.

岩土工程研究范文3

关键词: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technical points to carry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survey and the processing of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Key words: soft soil foundation;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工程施工实践中,时常会遇到物理力学性质差且分布面积较大的第四系软土类区域,而针对这些区域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提高勘察效率和质量,以及进行加固处理等问题,已成为摆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2.软土地基勘察的技术要点分析

2.1 地面调查测绘

要完成以下要点:软土地基分布路段的地形、地貌及第四纪地层沉积的关系;软土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基底地层的性质;软土层内的砂夹层的厚度、颗粒组成及排水性能;软土层的埋深、厚度及上下层间的性质;地下水类型、埋深、补给与排波情况,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在软土地基上已建成建筑物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对地基强度及变形的影响程度,以及地基处治措施。

2.2 勘探点布置和深度

勘探点布置宜根据成因类型和地基复杂程度确定,勘探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当土层变化复杂时,应予加密。对勘探点的深度,不要简单地按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确定,而提出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特点、可能的基础类型来确定。此外还应预计到可能采取的地基处理方案的要求。

2.3 勘探手段以钻探取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为原则

①钻探。对软土取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从取样至试验的全过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样品不受扰动、变形、水分流失等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②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在软土地区用原位测试取代相当数量的钻孔,不仅减少钻探取样和土工试验的工作量,缩短勘察周期,而且可以提高勘察质量。

2.4 软土的力学性质参数的测定

按岩土工程类别及勘察阶段采用包括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间接经验推算、原型观测反分析等手段测定土的力学参数。试验土样的初始应力状态、应力变化速率、排水条件和应变条件均应尽可能与工程的实际条件相模拟。故对正常固结的软土应在自重应力下预固结后再做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增加了对变形参数的测试要求。变形参数包括:先期固结压力、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有关固结问题的有固结系数、有经验时也可用快速固结试验(包括等加荷速率、等应变速率、等水力梯度等),以便引进先进试验技术,缩短试验周期。

3.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及处理

判定地基产生滑移和不均匀变形的可能性。选择适宜的持力层和基础型式,当有地表硬壳层时,基础宜浅埋。当建筑物相邻高低层荷载相差过大时,应分别计算各自沉降,并分析其相互影响。当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分析对相邻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软土地基承载力应根据地区建筑经验,并结合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①软土成层条件、应力历史、力学特性及排水条件;②上部结构的类型、刚度、荷载性质、大小和分布,对不均匀沉降的敏感性;③基础的类型、尺寸、埋深、刚度等;④施工方法和程序;⑤采用预压排水处理的地基,应考虑软土固结排水后强度的增长。

4.实例分析

4.1 场地勘察要求

某场地地处断陷盆地边缘,属洪积平原及残丘区,地形略有起伏,低洼地带均被垦为农田及果林。经勘察发现场区范围有软土分布。工程建设要求地基为全刚性结构设计,对地面沉降要求很高(不得大于30mm),彻底查清区内软土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4.2 软土特性

软土其天然含水量为28.2%~68.8%,且超过液限含水量,塑性指数Ip=17.9~35.9,液性指数IL=0.94~1.51,呈软塑及流塑状态,地下水埋藏浅,水量较丰富,水质矿化度较高。土体颗粒粒径小,富含粉粒及黏粒,透水性很差,渗透系数很低,k值一般介于1.86~4.9×10-8m/d,甚至不透水,因而地下水在土中长期滞留,排泄困难。孔隙比大,e=0.843~1.993,大于1或接近于1,土体中有较大的孔隙水压力,呈海棉状结构,具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黏聚力C值一般为12.6~35.4kPa,内摩擦角φ=5~11.7,软土体抗剪切变形差。固结系数小,Cu平均值为0.31~1.28×10-3cm/s,土体完成固结时间较长。

4.3 勘察

勘察中着重查明场区内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地貌特征和软土分布范围、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埋藏条件、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的特性,同时查明周围已有类似工程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和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为本工程勘察提供参考。

综合利用各种勘察方法,包括钻孔、静力触探点、试坑,在纵向横向间距10m~50m左右布置1个勘探点。钻进工艺采用回转或冲击钻进,以全孔取样为好,操作时应快钻慢提,防止真空引起孔壁收缩和塌孔。取样以钻孔试坑相结合的方法,钻孔取土器宜采用薄壁长塞式取土器,取样间距为1m~2m。

软土地基处理结果

根据钻探原始记录和土样描述,结合当地经验数据和原位测试资料,评价分析不同测试方法对各种参数的影响。按抗剪强度指标计算了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时,根据加荷速率与地基土的排水固结条件,合理选择抗剪强度值。最后选定处理方法为:

填措施或抛填片石,对于一般厚1m~3m的浅层软土处理,采取此方法。

堆载预压法,填筑地基时分层分级施加荷载,从而控制加载速率,避免地基发生破坏,达到地基强度慢慢提高的效果。

真空排水预压法,先在需要加固的软基上设一定间距的砂井,然后铺上砂垫层,再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砂垫层上,借助于埋设在砂垫层中的管道,通过射流泵,将膜下软土层中的空气和水抽出,使土体排水固结。

5.结语

软土地基的勘察质量取决于第一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和设计参数的正确性,为了获得设计所需的参数,应针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选用综合勘探方法,利用各种勘察手段,用经济、合理的工作量取得必要、可靠的勘察成果。

参考文献:

[1].解亚丽.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失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7,(4)

[2].马骁霞软土地基勘察中若干问题的探[J]郑铁.科技通讯,2009,(1).

岩土工程研究范文4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33-01

1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岩土工程建设开发的过程中,虽然建设开发的资金多数情况下是十分雄厚的,但是分配在建设项目总造价勘察中的资金数量却并不是很多,可见现在大多数的岩土工程勘察管理人员对于岩土勘察的造价管理并不十分的重视,对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方法手段都不甚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岩土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勘察的造价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即便是现代的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建造前的勘察工作展开的非常的少甚至是基本不做工程勘察,或者是在开展工程勘察的时候,过度的压低工程建造的资金,有时甚至还会出现降低勘察的资金使用,也不能按照规章政策做到准确的勘察,盲目的制定勘察策略,导致工程的设计单位无法在勘察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资料,导致设计过程中盲目的加大安全系数,间接地导致岩土工程造价增大。

1.2 岩土工程中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政府等行政单位对岩土勘察的造价管理的力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即便当下政府单位已经颁布了一些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但是多数的建设单位经常是有法不依,相关单位也执法不严,也就是说政府对于造价管理的宏观调控不恰当,不仅如此,岩土工程在执行造价管理的时候,一般只是将勘察招标设定在投标的阶段,对于岩土勘察中的实施阶段和事后的管理工作做得却并不完善恰当,正是由于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不能做到全程管理,导致涉及造价管理的文件资料不全面,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与整理也不能做到全面,不能有效的总结造价管理的经验。由于造价管理的可借鉴的经验并不全面,使得勘察单位盲目降低勘察报价,过低的定价导致勘察单位为了保证剩余利润而大幅度的削减勘察的工作量,也不能由此设计出规范的勘察方案,直接降低了勘察工作的为岩土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

2 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策略

对于岩土工程的造价管理应当从勘察单位、建设单位、政府部门、建立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这几个方面着手,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开展造价管理工程,才能全面的降低岩土工程的运行成本。

首先,对于岩土工程的勘察结果十分重视的就是勘察单位,日前的勘察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勘察单位唯有加强造价管理,才能在建设投标的阶段获得优势,在勘察阶段,勘察单位只有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确定,使得造价价格形成相应的机制,获得最佳的投标优势。

而在岩土工程的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是决定工程是否能顺利实现的关键,合理有效的造价管理对于真个岩土工程的投资运营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造价管理应当同时加强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勘察,,将强造价管理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在彼此互相影响之下优化勘察方案,降低勘察造价等方面的管理。

在建设单位方面,造价管理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开展,一个是勘察招标阶段,另一个是在勘察实施过程中以及完工之后对勘察造价的管理,主要的内容有标底的编制、标底的主要内容、报价的评审等等,其中标底的主要内容有标底综合编制说明、标底价格审定书、标底价格计算书、带有价格的工程量清单,在这些的基础之上采用综合系数计费法或者是综合单价计费法等等方式对标底的内容进行编制,只有在公正、公平的原则指导之下才能准确的制定出报价数据,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制定出的岩土工程的报价才是最合理的,在这样管理过程中所提出的商务建议也才是最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的。

在勘察的实施阶段,工程的造价管理只能依照勘察法规文件的要求,完成其中的辅助工作,以此才能确保勘察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倘若在勘察工作完成之后,勘察合同若还是没有固定的总价,那么一定要对其中的勘察单位所上报的勘察决算进行仔细的审查,只有在核对了实际的岩土工程进行开展的工作量和工程建筑材料单价之后才能确定,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造价决算的准确性。

政府部门在岩土工程造价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门在维护勘察市场秩序的时候,应当尽职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此确保岩土工程的勘察管理能够顺利的进行,对造价管理过程中的秩序也要进行维护,确定岩土工程中的勘察决算是否有固定的总价,约束勘察单位在造价管理中已经保证做出了决算并且确保了决算的准确性,使得政府等相关执政单位能够真正的做到检查勘察单位的勘察方案、综合考察、评选出最佳的项目管理方案,确保勘察工作中的造价管理是最严谨、优秀的方案。

监管单位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是贯穿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全程的,在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监理单位首先应当确定勘察合同价的确定,监管参与方采用的是科学、合理的合同价格,对造价管理中的施工人才的优势进行勘察造价估算,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标底,打好评标的基础。不仅如此,监理单位还有对造价管理的方案的执行程度进行监督,确保勘察工作的进行质量,同时还能保证勘察工作的资金耗费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这一过程中,需要监理单位对勘察工作完成后的工作量、结算的审核,保证岩土工程的所有勘察工作都是严格的按照合同所规定的工作量完成的,同时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规范的价格进行结算的,一旦出现了违规结算和造价制定的问题,监理单位都应当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严格的处理,对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中充分的发挥着监理单位的专业优势。

3 结语

由于一些建设单位对于岩土工程的勘察造价管理非常的不重视,间接地导致岩土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所提升,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完善勘察过称中的造价管理方式,引入全面多层次的管理理论,创新造价管理方法,发挥岩土工程各个参与者在造价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岩土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施工质量和实现的经济效益也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莫志良.关于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研究分析[J].科技资讯,2008(8).

岩土工程研究范文5

【关键词】岩土工程 数值分析 多高层建筑 反分析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集中化越来越严重,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筑层数越高,对地基的要求越高。岩土工程就是一门研究基础的工程。岩土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涵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等学科。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岩土工程的了解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岩土工程中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分为:线性数值分析、非线性数值分析。随着岩土工程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人们渐渐了解到线性数值分析法在岩土工程中不具备代表性,应用面也越来越窄。随之而来的,非线性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中占有了越来越多的比例。

非线性数值分析主要包含:弹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法、位移反分析法、离散元法、边界元法、限差分法等方法。

1 常用数值分析法简介

1.1 弹塑性理论求解岩石力学问题

岩石力学中应用到的弹塑性理论是一种假设(假设岩石介质、土介质是一种连续性介质),因为只有在连续性介质中才存在所谓的应力、应变等岩石力学概念。构成岩石这种杂质体的矿物组成有很多种,造成了它的节理、缝隙等存在不连续的截面,因此,岩石在微观上是一种不连续介质。在弹塑性理论中,岩石力学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存在于宏观方面的,所以在宏观小尺度方面可以认为岩石是连续介质,同时各类力学量和力学指标可取平均值。例如,某多高层建筑工程地形地貌包含丘陵坡地、冲沟、山间凹地等复杂地形。其下地质情况也较为复杂,底层主要土质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洪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伏基岩为震旦系岗片麻岩。在此类地质中,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计算量颇大。如果利用弹塑性理论追究主要矛盾,在宏观小范围采用连续性分析,计算量减少百分之四十。弹塑性力学研究方面为以下两点:数字表达式(通过对材料固有属性研究,建立应变、应力、温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和塑性稳定性(在外部荷载作用下,通过对物体内部塑性分析,得出内部应力应变图及变化关系)。

1.2 边界元法和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和有限元法在近代才并行发展的两种方法。自2O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在对这两种方法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段时间也是我国岩土工程蓬勃发展,缩小与世界顶尖岩土工程技术的差距的年代。

我国主要通过应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岩体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支护等方面工作。边界元法与有限元法略有不同,边界元法通常离散了边界部分位置,因此在数据处理上面和时间上面占有较大优势。但是缺点在于边界元法在处理多介质、非物质问题上或介质情况复杂的问题上研究不全面、结果不精确等问题。例如某多高层建筑工地基坑支护问题。在永久支护部分,支护范围内大部分为中风化和微风化花岗片麻岩。支护高度17.65-21.65m,支护长度为348.0m,通过边界元法和有限元法分析,得出结果一致,采用三级支护,锚杆加喷面支护设计。其中分级支护平台宽度1.0m分级高度8-10m。

1.3断裂力学方法

断裂力学法与弹塑性法正好相反,不再把岩石、土等介质看成连续的,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间断、多缺陷的复杂结构体。这样在对介质强度分析时,问题面将建立在间断面或者缺陷面上,通过对间断面的应力集中现象研究(因为应力集中区域往往是结构最危险的区域),结合断裂力学知识可以得出相对实际并真是的岩体现状。通过各国科学家的努力,断裂力学在岩土工程中应用获得了较大进展,不过断裂力学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大多数对断裂面的研究都局限于宏观圆形或椭圆形研究。而且,对于密集型断裂面断裂力学也同样不适用。在某多高层建筑中,对于抗震结构的设计就采用了断裂力学方法。根据结构物抗震等级,在对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假设结构基础断裂,通过对假设断裂面的分析(地震过程中产生的断裂面大多数为非密集型断裂面),即可得出相应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参照设计规范可得出地震加速度,进而设计抗震结构。

1.4 离散元法

著名科学家坎达尔在1971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岩土力学研究方法。就是通过对裂隙块岩的稳定性进行离散元分析得出岩石的各项力学指标。假设岩块为刚体,裂隙所切割的岩体是一种完全镶嵌体系,同时表面允许嵌入,且嵌人量与作用力F满足下列关系

式:

式中K为法向刚度。由上式知,岩块间相互作用,空间构造变化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如果不能形成新的平衡,那么岩体系统会发生坍塌。通过上式可见,离散元法可以通过计算模拟岩石系统开裂到塌落的全过程。

如今离散元法已经从早期的二维分析发展到如今的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分析。在三维离散元中,岩块不再是刚体,而是可变形体,岩块之间的接触形式不再单一变成了面、边、顶点之间相互接触,这样建立的三维离散元法更加贴近工程实际,计算结果也能在实际过程中更好的应用。在高层层建筑中,应用此方法较为广泛。高层建筑在前期地质勘查过程中,相对会选择地质情况良好的区域,地下水含量较少,相对后期施工简便。例如,某高层地质伏基岩为震旦系花岗片麻岩、中风化花岗片麻岩、微风化花岗片麻岩等。通过离散元分析,可得出结论:标准锤击数大于50击,标准贯入实验为30次,与现场实际状况相符。

2数值分析的几个问题

随着数值分析法在岩土工程领域的不断开发研究,分析方法和模式也逐年改进。分析精度越来越高,通过大型计算机建立的数字分析模型越来越贴近工程实际地质状况。岩土作为一种复杂的工程地质材料,存在较强的不均匀性、间断性、非连续性,并且随着地域的变化即便相同土质在力学特性上表现的不同点也越来越多。今后在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急需解决的是深入观察研究土质的力学特性,归纳总结数据,才能更好的为今后的数学分析提供庞大的数字资源。上述几种数值分析法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相对复杂和地质不明朗地区应用单一方法不发得出重要结论。例如某福田区多高层建筑工地,东临横龙山隧道,拟建11栋高层建筑及16栋多层建筑。为一高级住宅小区,内设游泳池,小区内路等设施。因为临隧道和山脉,地质问题较为复杂,在工程前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数据归纳较为普通。对于岩土工程的数值分析较为不利。

总之,数学科学与岩土工程结合,是当代岩土工程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岩土工程的进步,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完备的数据模式、系统的分析方法来更加完善的改进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方法,使其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工程环境,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苏华友.非线性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 (5):08-10.

[2] 吴志刚.浅析岩土工程的数值分析方法[J].人文社会科学学刊-南北桥(电子版),2011, (22):18-26.

岩土工程研究范文6

结合我国现行岩土工程勘察标准来看,对于地质条件的等级划分可以分为三级、二级以及一级这三个类型。三级地质条件是最简单的地质条件,主要是指评估区域内的岩土种类单一,无明显的性质变化,工程开展不会受地下水的影响,二级地质条件是常见的地质条件,主要是指评估区域内的岩土种类较多,存在一定的性质变化,且工程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地下水影响,但可及时避免。对比以上两类地质条件而言,一级地质条件即本文所研究的复杂地质条件。此类地质条件的主要特点在于: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存在显著变化,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佳;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多年冻土、湿陷性、膨胀性、盐渍性岩土,需要专门进行处理。

2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事项

2.1野外勘探中有关勘探点的注意事项

在岩土工程的勘探工作中,要做好勘探点方面的工作,需要依据有关的规范标准与实际情况,对勘探点进行设置,若地基情况较为复杂,要加密勘探点的设置,要根据现场实际状况进行勘探,要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避免地层相差过于悬殊状况的发生。同时,加强勘探区域岩土特性的了解,注意特殊性岩土,不可以某地基等级进行随意勘探,防止不合理间距问题的出现。

2.2地下水位勘探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地下水位的勘探工作中,钻孔水位测量过程中,忽视了抽水井与地下水陡壁的状况,会使得地下水位的测量准确度不够,给施工工作带来较大问题,阻碍施工进度。若是没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给予试样采集,则会出现原状样的高度不够,密封不足且数量不够等问题,进而造成含水量流失。

2.3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的原位测试问题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根据严格规范进行原位测试,不要走“捷径”,有些勘探人员为了省事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来测试,如静力触探中,需要定深凋零以减少零漂,可有些人员为了省事没有按要求来凋零,使得数据采集不是很准确,尤其是地温与气温相差较大的冬季,夏季出探指标的差距也较大。

2.4勘探工作中有关评价问题的注意事项

在高层建筑中,有关地基均匀评价方面,一直是根据相关勘察规程及规定实施的,可还没有具体的评价方法,很多施工企业的地基均匀评价是以高层建筑评价方法作为标准的,其合理性不够。再就是地基剪切波速的测试当中,有些勘探队伍会实施覆盖层厚度方面的判断,影响了相关工程抗震方面的造价。岩土工程的评价当中,应对场地类别、地基类别与剪切波速改变给予重视。

3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与处理技术

3.1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

原位测试勘察技术。该勘察技术通常采取静力触探的试验方式,并用液压静力的触探探头来工作,把采集信息传到电脑上分析与整理,对于标准贯入试验,可采取落锤的自由落体法,做好清孔的工作,其锤击速率保持20次/min上下,也可采取动力触探的方法,以确保风化基岩物理力学的指标。地质测绘勘察技术。地质测绘技术的工作主要围绕工程区域地形调查及分析等工作,对其地层、地貌、不良地质及地质构造等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有效了解复杂地质区域的岩土特性、地貌特点及岩土的分布状况等,做好岩土风化鉴定工作。岩层钻探与室内测试勘察技术。岩层钻探勘察技术所应用的钻机一般是KY-150型及100A-D类型,钻探方式通常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与全部采芯等技术,粘性土及砂土层岩芯采取率要高于0.9与0.75,并仔细观察及描述各土层宏观的特点,便于地层结构特点的研究,深度不同底层的采样工作,记录好土层的垂直及水平方向变化,做好有关指标的勘察工作。室内测试技术主要是模拟建筑场地环境可能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其进行试验给予针对性分析,科学判断有关物理力学指标,以提供更准确指标。

3.2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的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