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思维逻辑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思维逻辑培训范文1
关键词:数学语言 能力 培养
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其实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工具,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地、顺利地实现数学活动的基础,还能更好地锻炼小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语言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引导学生把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对与错,或是数量上的多少,忽视了语言表达是否严密,是否具有条理,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这一矛盾,致使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等成为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尽管现在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但教师仍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我们要防止死记硬背,对有些概念、公式,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学以至用。再通过各种练习,加以巩固。
3.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改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虽得到一定的重视, 但很多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地位存在片面性认识,认为语言表达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数学教师不能因为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个要求,而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学生没过好语言关而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显得缓慢,从而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处理困难。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也是一门语言。所以数学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习纸中。例如,10以内、20以内及后面的100以内(整数)加减法口算,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的各个学科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谈谈自己的体会。
1)对教师进行数学语言教学的培训
有的教师对于数学语言的使用以及教学情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科学性、准确性、逻辑性等,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提问过多、过难或过简单都影响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另外缺少激励性的语言和指导性的语言,也使学生口头表达的积极性不高,不能畅所欲言,出现只会做不会说,爱说说不出的境况。因此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培养的前提下,首先必须对教师自身的数学语言教学进行培训,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自身语言素养,明确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目的,掌握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多种教学方法。
2)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其畅所欲言
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上只愿做听众,不想说,只是些机械模仿式的简单应用,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语言表达的欲望与技巧。有些学生则由于老师的尊严与权威,畏惧而不敢说,“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心理上的紧张畏惧,说话时也张口结舌,断断续续,语不成句,条理不清。有些学生怕说错说不好,从而达不到自己想在大家面前树立的形象或者是破坏了原有的美好形象。这些都是存在于小学生的心理障碍,要彻底消除这方面的障碍,须作长远的研究。我们主要是针对原因,树立教师正确的学生观,走入学生心灵,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让学生敢讲,敢说,从不愿说到愿意说,再到畅所欲言。
3)创造机会,加强“说”的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可目前有的数学教师为了赶进度,一个问题点到即止,没有真正从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考虑,教师不善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课堂上常常好学生独领,其他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陷入自然沉闷的状态,甚至沉闷一生。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教师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给学生提供说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生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尽量多地重视学生说的质量。
小学生思维逻辑培训范文2
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上分析,外语学习是从学得过程逐渐过渡到习得的过程,而语言的学习理应安排在小孩成长的关键期。但小孩的职业规划还有很大可塑性,根据语言经济效用的理论,孩子将来从事的职业,能运用英语的程度如何还是未知数。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绿贝儿曾说“幼儿可以自我发展,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自主性,自发性,以游戏的方式去学习”。
如果小孩的学习负担过重,剥夺儿童娱乐的时间,这种学习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事倍功半。有些家长抱有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强迫孩子利用周日和节假日的时间参加英语培训班,这种拔苗助长的家庭教育模式很容易让小孩产生厌学的情绪,而这种盲目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一部分家长出于从众的心理和攀比的心理希望自己的小孩外语水平比其他学生好,如果不参加培训班有可能落后于其他学生。更有些家长认为价位越高的英语培训,其效果就越明显,等消费行为完成后,却发现虽然消耗了不少的财力和物力,达到的效果却不明显,由此产生了高消费低收益的问题。有些家长高价聘请研究生给小孩辅导英语,希望小孩将来能考上重点中学,其实,这种消费行为属于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二、语言经济学对小学英语教育的指导意义
从小学生的现状出发,针对家长对英语教育大量投资的状况,笔者从经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几个建议。
(一)盲目性的英语消费,会导致学生严重偏科,阻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学生现阶段花费太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在英语学习上,利用节假日参加英语培训班,很容易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例如,美术、音乐、自然、体育等科目都可以全方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学生现阶段一味地把时间花在英语上,可塑性的思维很容易发展到定势思维,不利于理科学习。比如小学英语强调学生模仿、记忆、储存、运用,而小学数学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如果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花费在英语学习上,而发散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开发,到了中学阶段很容易产生偏科的现象。这种过度的英语消费违背了小学生的教育方针。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地进行英语语言消费,争取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
(二)优化外语师资队伍,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小学的外语师资水平却让人担忧。有些落后地区的重点小学的英语老师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师范生,没有接受过英语专业的训练,不仅缺乏外语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而且,几乎没有真正掌握英语学科的知识。例如,语音语调不标准、缺乏对外语学习规律的认识、不讲究教学方法,结果不但收效甚微,还误人子弟。乡镇小学的外语师资力量与重点中学相比更恶劣。这样,外语课不但不能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接受过英语专门训练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师队伍中没有竞争力可言,迟早被社会淘汰。
所以,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应该全力支持和鼓励英语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通过参加教师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科学地掌握外语学习的规律,挖掘学生学习外语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热爱这门学科。
(三)学生用的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保持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知识性
语言具有经济价值的属性,让语言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学生教材就应该及时更新,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的特征。目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材落后。表现为教材主要以单词和课本为主线,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教育决策者应该选择应用性比较强的教材,以任务为中心编辑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小学生思维逻辑培训范文3
论文摘要:创新思维是信息学、信息学竞赛中的重要思维品质,信息学奥赛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创新思维的提高,而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信息学培训过程中,如何加强学员以解题思路为突破口的培训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信息学 创新思维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我国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的信息学竞赛,其独特的竞赛内容、试题形式及教育价值促进了我国信息学的普及和信息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思维是信息学、信息学竞赛中的重要思维品质,信息学奥赛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创新思维的提高,而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自2005年被南京市教研室授予“南京市中小学计算机活动中心培训基地”以后,每年都有近400名来自全市各校的小学生参加培训,培训基地每年都承担南京市参加江苏省信息学夏令营的集训任务,截至2011年,南京市已经连续7次夺得江苏省小学生“信息与未来”夏令营活动团体冠军。在本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教师既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骨干教师,也是信息学奥赛的骨干教练员,他们在信息学奥赛的启蒙培训(主要指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信息学培训)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为信息学奥赛人才的早期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信息学奥赛培训的特点
全体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探究适合在青少年信息学启蒙培训中有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及教育规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总结,逐步理出一条“思路决定一切”的信息学奥赛培训的核心理念与方法,也正是信息学奥赛培训的以下三个特点决定了这一核心理念与方法。
1 培训内容多、难度大
仅以NOIP复赛为例,难度上超过了现行的大学程序设计教材中的所有例题和习题的难度,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新编的,是在任何参考书上都找不到的,它还包括了大量《组合数学》、《离散数学》中的思想,并且对学生的语文、物理等学科有很高的要求。吴文虎先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国际计算机奥赛(IOI)的题目非常难,不经过正规训练,这些题目研究生也未必做得出来。”这一点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李学武教授也曾做过实验,仅有10%的本科生能在比赛时间内做出NOIP复赛中的一半试题。可以看出信息学奥赛培训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难度是相当的大。
信息学奥赛有一定难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就教材而言种类繁多。在内容上不是单一的计算机语言教学,学生所学知识面广,涉及许多计算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程序设计水平往往与其数学思维能力密不可分。在解题过程中蕴涵着许多数学方面的知识,数学思维的差异可以从学生算法的优劣性中直接得到反馈。
2 思路严谨、方法多
信息学奥赛解题的过程,和其他学科的解题方法最大的不同点在于:①信息学奥赛编程解题,你只需要编写出解题的方法。至于解题的过程,则由计算机来实现。②其他学科,题目内容一旦确定,答案是唯一的。使用计算机解题,各种可能的特殊情况都要一一考虑到,细致到编程中的每一个字母、符号,都不能出现半点差错,而且具有严格的层次关系、逻辑关系,前后不能倒置。这要求对选手进行周密细致、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3 起点早、相关知识缺乏
信息学奥赛,相对于一个小学生或许早了点,就因为这一个“早”字就决定了它的特点。
首先小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够,信息学所要用到的很多数学知识以及英文单词需要另行教学:其次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对一个程序的理解能力不深,这就决定了教学不能操之过急;再次是小学生自身的控制力小,在当今电脑游戏漫天飞的情况下,不免会心猿意马。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目前在信息学培训过程中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大量的背、记程序而不知道程序的含义,上课听得懂、上机不会写。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等,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究其原因,都是学员在信息学培训过程中遇到问题缺乏“思路”,原因总结如下:①所学知识一知半解;②缺少学习方法,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③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④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不会从题目入手寻找关键要素和突破口;⑤练习少,不能掌握知识要点。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笔者与教练员们在每周的教研讨论会上逐步达成了以激发学员解题思路为突破口的培训方式。
清晰的思路能快速提升解题能力。很多学生认为,做题纯粹是“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做时凭直觉,做完凭运气,“文无定法”。由于对知识点不熟悉、认识不深刻,导致在解题的时候缺乏思路,往往想当然地写程序,造成结果偏差很大。
我们已经逐步加强在信息学培训过程中告诉学生如何用程序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一开始授新课起,每一个问题都要让学生明确地经历这个过程,即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数据,教会学生如何实践操作这个过程的每一步。这样,当基本的程序设计语言学完之后,学生就已能熟练地运用这个思想去解决问题了,
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开始于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初始阶段,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思路清晰、算法正确的保证。
1 养成先写算法、再编程序的良好习惯
尽管在编程序的初始阶段,不用写算法也能很快编出正确程序,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学完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后,待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不写算法很容易思路模糊,甚至无法思考下去,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养成先写算法,再编程序的良好习惯,
2 严格按照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指导学生设计算法
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总是包括很多项功能要求,某项功能又可分解为若干个子功能,子功能还可能继续分解下去。如果不按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设计算法,很容易造成思路上的混乱,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无法思维下去,
在指导学生设计算法时,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步下手:
第一步:总体构思
遇到问题,首先对问题进行全局性分析、决策,找出问题包含的所有功能要求,确定数学模型,构思出程序的总体结构。
第二步:模块划分
根据分析、构思的结果,将问题所包含的功能要求细化成各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
第三步:逐步求精
如果每个模块都能够写出相应的语句或程序段去处理,那么问题即告解决;如果有一个或多个模块还不能写出具体的程序去处理,那就要进一步将它们分解成更小的模块,这一分解过程不断重复,直至所有的模块都能够写出程序为止。
学生掌握了这一设计方法后,思路清晰,能较快、较准确地设计出算法,并且算法结构性强,易读、易查错、易修改。
3 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多种基本算法
计算机的典型算法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如“枚举法”、“递推法”、“递归法”、“归纳法”、“回溯法”、“数字模拟法”等,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在培训过程中,教练员注重向学员灌输“信息学奥赛有无限的潜力可供挖掘”的思想,使学生懂得信息学奥赛所涉及的问题大多是实际问题。许多是书本上根本接触不到的.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在辅导中经常找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抽象性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题目让学员完成,培养学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杜绝重复性讲授,避免题海性、疲劳性、重复性战术的使用。
小学生思维逻辑培训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看图写话;低年级;兴趣培养
看图写作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学生还能从中学到很多语文类的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而且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以及每个小学生发展存在着特殊性。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看图写作教学就显的很重要了。
看图作文,指的是,将活灵活现的画面,将有细节有内容的画面经过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转化为思路通顺,语言丰富的,生动形象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把图画中的景,物,然后在添加自己的情感,再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真人真事真情。看图写作不仅仅是培训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是高年级的写作的一个基础铺垫。写作是从小就需要积累一定的经验的,看图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经验的累积。同时还能够训练到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低年级小学生的看图写作现状也是令人担忧的,这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不是很好。而且看图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观察领悟能力,虽然是说观察能力是每个学科都要训练的,但在小学看图写作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通过观察单幅的图片,来获取一些在写作上有用的信息和一些关键的细节。在看图写作的时候,一般都是单幅的图片,图片本身就是没有什么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没有什么层次。但是要在写作的时候却要表现出有层次,事情又起因经过结果。所以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观察能力,能把这些观察能力转化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观察能力又是很多学生缺少的,所以这个就是小学看图教学中重要的问题。
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效果却不让人满意。普通的教学方法是安排看图写作安排两个课时,但是有的时候,两个课时不是连在一起的,这样比较容易导致断层,很多事情,前一节课上讲了,在后面的课就不记得了,所以根本不能对看图写作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那就算是把两节课的内容都压缩在一起上,但这样又会导致学生接受能力差,接受的比较慢,很难在课堂上就把应该学习应该消化的的东西消化掉,学生学习的成果也很差。而且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作的时候,只是仅仅教师的活动,很难和学生互动和学生交流,具体要怎么做,要怎样才能更好。教师只是能挑几个典型的来进行讲解,很难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独到的讲解。而且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学生只是会关注上面到底多少分,不会具体关注和分析教师写的具体评语,所以很难的进步。所以在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虽然多,但是效率却不怎样样,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小学生思维逻辑培训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措施研究
我国传统的小学教育方式通常以班级授课制,教师主导方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中主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试题训练和机械的训练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中是没有思想的机器。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在我国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着重探索我国现阶段小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小学计算教学的意义
小学教学是我国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我们通常称为初等教育。我国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训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计算是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必须要给予重视。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学习的基础,能够为将来进入中学和大学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计算也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此外,数学计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小学计算中的问题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身心的发展都还不成熟,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点。
2.1知识储备量的不足
许多学生因为处于童年期所以自控能力不强,并没有对知识进行详细的记忆。处于童年期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形式和学习的过程比较感兴趣,对于学习的内容兴趣比较薄弱,因此不能有效地进行记忆。很多学生在初始的口算时就学习得不太透彻导致了后来的笔算中经常出现错误,由于学生在初始的乘法表的背诵中经常出现错误,在后来复杂的运算中就无法进行快速的分割运算。比如学生在背诵中没有熟练的记住7×的那一个列,在计算题目如7×35时就没法进行快速的分别运算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有的学生在大的概念记忆中没有清晰的条理,没法区分算法的运用顺序和运用方法。比如在计算25+10×5这道题目时,正确的计算方式是先计算(10×5)+25,这就是数学中常用的先乘除后加减的算法,但是由于如果记忆错误或者条理不清晰有的学生就会做成(25+10)×5,这就会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
2.2思维定势
定势是指已有的知识对于新的学习的影响或者习得的经验对于新的行为的影响。当小学儿童形成一种思维方式时就会习惯性的去运用,再说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忘记变通来达到正确的结果。比如:在计算30-5×3时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学生会习惯性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而忽视了现做乘法再做减法,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3 应对策略
3.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要通过不断地练习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是基础,必须要首先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在训练中不仅仅要注意准确率还应该要注意速率,要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这样才能做题目时快速的应用,提高解题的速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设专门的时间来进行口算训练,每节课利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复习一下然后再进行教师抽查,让学生随时保持复习的紧张感。此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作业,让家长协助学生进行背书,小学生自身具有惰性需要成人给予帮助。教师在教授了一个规律之后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比如先乘除后加减,要在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插入让学生在脑海中保持对这个记忆的新鲜感。
3.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授了基础理论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论去自主解题,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
4 研究实践
通过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试点,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进行,另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按照所给策略进行教学,在两周以后分别进行口算和书面测验。口算以准确背诵所需要的时间来记录,书面测验以分数来记录,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将结果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1。
组别 人数 口算(min) 书面测验(分)
对照班 30 5.3 83.5
实验班 30 3.8 95.6
注:以上均为平均数值。
5 结论
我们在小学的计算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课堂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注意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审视,不断的创新和变化,使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加实际有效。通过本次的试验表明,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生思维逻辑培训范文6
开设“儿童哲学”课程的意义
“儿童哲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哲学家马修・李普曼教授。经过广泛的涉猎和研究发现,“儿童哲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追求新知的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的冲动与动机;“儿童哲学”在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训练学生思维技巧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方面,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独具优势。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实践探索中,传统教育的顽固堡垒在课堂上逐渐瓦解。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也是其难点之一,如何在课堂上突破那种老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导入模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于是,本校把目光投向“儿童哲学”,以期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根据国外的研究,“儿童哲学”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激起每一个学生追求新知的极大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的冲动与动机;“儿童哲学”在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训练思维技巧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独具优势;“儿童哲学”是对传统教育从思想到理念的挑战,它充分融合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目标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更新教师教育思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及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建立校本课程,形成固定、完整、规范的“儿童哲学”课程体系;将“儿童哲学”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引进过程 1997年7月,来自创始人李普曼研究机构的蒙特克利尔州立大学儿童哲学研究所教授菲尔・奎恩博士、邓鹏博士,澳大利亚教育研究院教授劳伦斯・斯普利特尔博士对学校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实验。《儿童哲学课程实验研究》当年即被列为云南省“九五”社科规划省级重点课题《云南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2000年,该课题被列为“云南省首批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及亚太经合组织APEC“高效能学校”项目的研究项目。
本土化过程 2000年5月,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学校教师结合中国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小学生生活实际,融哲理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及适用性为一体的自编教材《中国儿童哲学》(分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共两册18章,15万字)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全国第一部《中国儿童哲学》教材。至此,“儿童哲学”课由使用美国李普曼教授所著教材,过渡到使用自编《中国儿童哲学》教材。
应用与发展过程 这是较前两个阶段(引进、本土化)更为重要的阶段。多年的实验过程中,学校实验者与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儿童哲学在中国的前途有赖于它的中国化过程。儿童哲学在中国,不是照搬和模仿,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课程模式和创造性的方法体系,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学校和学生实际,加以应用与发展,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国儿童哲学教育模式。
学科渗透。即将“儿童哲学”教育理念和方法模式在各学科中加以渗透。通过激发兴趣,乐于探索,训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体现儿童哲学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
思维方法渗透。“儿童哲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其思维方法可归纳为三个要素,四个层次。三个要素:即引导学生思考的三要素――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四个层次:即发展学生思考的四个层次――愿意思考、能够思考、协同思考、学会思考。
“儿童哲学”校本课程及其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儿童哲学”教学软件作为全国首次制作的“儿童哲学”教学片,主要采用动画的形式,融哲理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使《中国儿童哲学》教材直观化、形象化、儿童化,让少年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儿童哲学”教育的普及与推广。1997年至2002年,连续召开五届“国际儿童哲学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全国各地教师代表云集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教材教法研究,总结经验,切磋“儿童哲学”教育的有关问题。此外,学校还应邀到省内许多学校作现场辅导。
有关专家评价:“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研究对实现“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和普及化作出了前沿性的贡献,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填补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该项研究的空白,对丰富和发展国际儿童哲学的内容,必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开设“儿童哲学”课的三个重视
为了将“儿童哲学”课落地,学校做到了“五个落实”:将“儿童哲学”课排入学校课程表,每班每周上一节“儿童哲学”课;授课教师以语文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完善学生自评、教师互评、家长参评、领导点评等多元化评价机制;落实奖励机制,对做得好的教师,将其成绩纳入学期绩效考核;成立了专门的“儿童哲学”课题研究组。学校每月举办一次“儿童哲学”主题开放日活动,邀请外校教师、家长及社区代表观摩和点评课堂教学。为了开好“儿童哲学”课,学校在教材、教师培训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重视开发教材 1997年到2000年,课题实验之初,学校使用的是李普曼教授编写的“儿童哲学”教材。但教师们发现,外国教材中的故事涉及的一些主导观念、思想意识与我国差别较大,给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成员开始和全校教师一起自编教材。2000年5月,学校教师自编的《中国儿童哲学》教材,经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后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经云南省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确立为云南省地方课程。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编教材中的部分课例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2014年4月开始,学校组织全校教师编写第二套《中国儿童哲学》教材。目前,学校将第二套教材按三个学段设计成三本书:一、二年级为低段读本;三、四年级为中段读本;五、六年级为高段读本。每个年段内容包含“绘本故事”“思维火花”“智慧碰碰车”“创想万花筒”“知识即时贴”五个方面。与第一套教材相比,第二套教材增添了内容新颖、哲理深刻的故事,在表达形式上由全文字改为故事绘本。
重视培训教师 多年来,学校坚持定期举办关于“儿童哲学”的教师培训和教材教法研究,由儿童哲学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1997~2014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六届影响规模较大的“儿童哲学”研讨会。此外,学校还参加课程研讨会和课堂展示活动,以提升教师“儿童哲学”的教研水平。
重视“儿童哲学”课的教学模式 “儿童哲学”课教学的基本环节为:学生独立朗读富有哲学内涵的故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感兴趣的、想讨论的或感到疑惑的问题;用民主的程序决定讨论的主题,提炼并筛选问题,归纳出主导观念;通过群体探究,采用举例、质疑、反驳、补充、更正等讨论方法深化认识,使学生勇于表达,在观点的碰撞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自身、对人生以及对社会的认识,进行“儿童哲学”思维训练;总结讨论方法和收获,学生可以更正或补充之前的观点,提升和完善认识;教师布置思维拓展任务和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延伸课内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不给学生统一的标准答案,更多的是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儿童哲学”的学习重点是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思考活动:在第一层次“未经反省、饱含偏见、逻辑谬误”的思考基础上,以集体探究的方式,分析、评估、反思第一层思考,并通过重建第一层思考,消除偏见、谬误,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入、细致的把握。
为了将课程上出哲学味,学校在课堂上重点解决“五个如何”: 如何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创造“宽松+尊重+和谐”的学习环境;如何让学生在相互激励和启发下消除困惑和疑问;如何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帮助儿童打破思维定式;如何找到知识学习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享受解决问题过程的快乐。
“儿童哲学”思维培养的深化与发展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欲望。这正是小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中轴。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2014年,学校又申报了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视角的创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赋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的新理念、新内容、新内涵,丰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思维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的创新。研究将从小学生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哲学课程的设置,小学生哲学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小学生哲学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小学生体验哲学的案例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重点的创新。小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能力的训练,使其掌握批判性思考与反思性思考的基本方法,培养其逻辑与认知能力,改善其思维品质。
创编新教材 十七年来,由本校研发的《中国儿童哲学》校本教材在江苏、上海、福建、浙江、云南等多地开花,许多地方都在使用该教材。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需要与时俱进的探究,开发新的、为现代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新技巧和新教材。学校将在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搜集整理研究材料,创编新教材,进一步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课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