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音乐广播 主题宣传 必要性 发展

一、什么是主题宣传活动

主题宣传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的主题之下所展开的,具有宣传效益、能达到宣传目的的系列活动。各行各业各领域均有自己的主题宣传活动,敬老院有关爱老人的主题宣传活动,消防部门有消防主题日宣传活动等等,而音乐广播也在其新时代的发展之路中,加入了主题宣传活动。

二、音乐广播举办主题宣传活动的必要性

1.丰富节目形态,提高收听率与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电台的节目形态也在不断地调整改善,与时俱进。音乐广播的节目形态大体分为两大类,常规直播节目和线性专题节目。常规直播节目为听众通过车载收音机,网络收听平台等接收端收听到的主持人在直播间直播状态下所呈现的节目,线性节目一般以专题为主,在同一专题之下,通过精心制作的,短小精悍的录播节目来呈现。两种节目形态融汇贯通,给听众带来多样化的听觉感受。主题宣传活动作为一个大的板块,参与主题宣传活动的主持人可以给直播节目带来现场连线的同时,也可以以精悍的线性节目排入播出单当中。对于音乐广播节目而言,主题宣传活动无疑丰富了节目形态,给人强烈的听觉震撼。

其次,主题宣传活动均经过完善的策划,精心的采集与制作,在节目呈现上,无疑是高标准严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主题宣传活动的质量也提出了要求。同时,主持人亲临一线,跋涉千里将素材带回,对节目质量也有自己的要求。主}宣传活动的开展,能为音乐广播提升节目质量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节目样态丰富,节目质量以高水准的形式呈现时,为音乐广播节目收听率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节目中动人的故事,从未见过的风景,与音乐有关的情节等等,总有一个触点能走进听众的内心。

传统电台的影响力体现在方方面面,主题宣传活动的后期呈现样态多样,每一种形式都在无形之间提升了电台影响力。无论是精品节目的呈现,还是作品展览会的举行,都为提升音乐广播影响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提升主持人的采编播技能,增长见识。

音乐广播电台主持人的采编播技能往往在完成自己所负责的节目中来锻炼。一期节目的提前准备包括信息的采集与编辑,音乐的选择,最后以直播或录播的形式播出。这种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能让主持人走出直播间,进行大量信息的采集,在编辑中不断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播出时随着节目内容的定位来调整播出状态。整个过程提升了主持人采编播技能,让主持人具备走出直播间,完成大型主题报道的能力。

采访的过程是与人接触的过程,同时也是与不同文化碰撞的过程。在采访时会遇到拥有不一样人生故事的受访对象,也会遇到完全不一样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在碰撞中产生火花,无形间增长了音乐广播主持人的见识。

3.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大的主题和方向,但是细化到主题宣传活动中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丰富的文化形态增添更多的传播方式。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的道路上,会遇到即将消失或是后继无人的传统文化,对这类文化的宣传与传播,为它的继续延续提供了一种可能。

三、音乐广播举办主题宣传活动的得与失

1.主持人采编播业务技能的提升与收获。

作为一名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具有专业性、独到性之外,还应该全方面掌握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音乐广播主题宣传活动带领主持人走出直播间,了解社会、文化的丰富性,采编播的每个环节,对节目主持人来说都有巨大的收获。

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省级档案信息网;同质化;新媒体;建议

一、档案网站参与非遗档案保护的必要性

(一)加速发展档案网站

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服务社会、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力的重要平台。非遗档案中包含的文化是当地文明的浓缩与精华。根据用户需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积极开发、丰富的馆藏资源对档案网站展示内容进行丰富与优化,增加用户粘度,提高档案网站影响力成为地方档案信息网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非遗档案的深层次内涵需要档案网站进行展示

非遗档案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群体有关档案的行为方式与内涵,是非遗文化总体作用于档案而产生的价值。借助于档案所表现出来的非遗文化价值的深层结构是包含在记载内容中需要进行整合与理解的部分,这些就需要档案工作者进行发掘,易化难以理解的内容,对相关档案内容进行联系,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省级档案网站非遗档案参与现状与分析

(一)同一项目的非遗档案分布零散

关于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虽然众多,但多以单件的方式进行展示,而非遵循非遗保护中的整体性保护原则,以全宗为原则进行保护。以非遗单项目为全宗档案网站数目仅占保存非遗档案的档案网站总数的53.33%,全宗原则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单位,按全宗整理非遗档案,不论是从某一项目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念与范围界定――建档――管档――档案开发利用,亦或是通过档案信息网的展示让公众对非遗项目有一个整体的、较为深刻的了解,按照全宗原则对档案进行展示均符合非遗档案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不遵循以非遗单项目为全宗的原理,相关的档案难以做到有机的联系。

(二)档案信息网站非遗展示同质化严重

一是各等级类目途径同质化。为14个可以找到非遗档案的档案信息网,链接类目级数多为1、2级符合用户查找习惯。连接选项档案文化出现频次为42.86%。展厅出现频次为26.67%。具有地方特色的连接名称仅占全部数量的26.67%,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特点,展示非遗档案是用文化传承文明的过程,在网站各级类目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融入本区域的特色,而不是于同化。

二是形式与内容同质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档案信息网中的展示形式以文字及其配图为主。总览30个省(直辖市)档案信息网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除了江西信息网在“公众互动”这一一级类目下设置了“视频点播”中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悟空借扇》这一视频的展示,其他各省市非遗档案的展示多为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有些只有较长篇幅的纯文字说明。

(三)更新不及时

多数档案信息网将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传至其官方网站,就对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停止了跟进与及时更新。举例来说,黑龙江的方正剪纸和上海的女书传说最后更新时间均为2008年,距现在接近10年未有相关方面介绍,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辽宁的满族球类、福建的梅林戏、江西的赣剧――《悟空借扇》、山东的《红嫂》进京汇报演出(京剧)、云南的云南老戏台等。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程度的逐渐加强和信息时代不断的前进,我国在非遗档案工作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公民参与程度、非遗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和新媒体技术在展示中的应用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相信通过从各省(直辖市)档案信息网相关内容的实际调研中发现问题和国内优秀学者的不断探索,我国的非遗档案工作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2]韩英,章军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开发.档案学通讯.2011(5).

[3]戴D,李财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档案学研究.2014(5).

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地方高校 声乐 教学团队

地方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专业,由于招生名额限制,学校专业建设定位、校园文化建设等因素。设立“教学团队”成为了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问题新的研究重心,地方艺术院校的教学团队建设应建立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地方艺术院校教育面临很多条件限制,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本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开展团队声乐教学,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组建声乐专业教学团队是教育建设与改革的直接策划者与实践者。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声乐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突出地方艺术特色,开展教育的多元化探索。

一、声乐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教学经验丰富、 学术水平高、 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加快地方艺术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带来了新的契机。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落实地方教学名师、教学团队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校提高了对教学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学校对教学队伍建设的投入,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

1、解决教师资源不足,专业互补推进建设。地方音乐专业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偏少;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单一,兼职教师稳定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以及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专业教学团队起着决定性影响。缺乏一个有效的专业教师团队,教育建设与改革很难往前推进。团队建设有助于教师间的互助学习与互补,逐步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构成。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增强其团队教学与协作能力。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教师数量及其素质的高低,对院校教学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影响。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民族声乐教师素质高低以及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声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发挥特色,形成优势”的重要一环。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留住和引 进相结合; 使用与培养相结合”的基本方针,明确科研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计划,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能力素质。强化基础训练,通过举行教师业务汇报会、举办教师公开课或示范教学课,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教学评议以及搭建公开教学、学习、交流平台等形式,共同进行教法研讨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培养实践表演、声乐教学技能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 体现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构建以研究课题与教学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各种教学基本建设相结合。开展师资、专业、课程和实践等教学基本建设。师资、专业、课程和实验室等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学院在学校总体发展计划和自身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师资、专业、课程和实践等教学基础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每一项建设工作。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讲座学分、实践教育学分、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学分。

增加适应和满足地方发展要求的知识、能力、手段、方法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坚持“新老教师同步改善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思路,以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为组合,一对一地实现帮传带教学,形成新老教师教学和科研互动机制;每年 应定期在院内举办专家声乐专题讲座或青年教师公开课,由一名专业的声乐指导 老师讲课,青年教师则去听课与取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教学团队求助,从而逐步改善教学质量;声乐教学团队还应定期开办各种音乐会,从而培养教师“一专多能”的声乐教学技能。

三、加强地方特色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我校地处四川绵阳,地方特色鲜明,民族特色丰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搭建平台。通过采取与一流艺术团体联合办学等形式,进一步加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仅使他们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还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借助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在校大学生及时展现自 身的表演力和艺术创造力,使他们学会表演作品和排练作品,通过“把教室当舞台、把舞台当教室”等角色转换,不但获得了真正实践艺术的能力,而且借助高强度的实战训练,逐步增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1、教师带队走进铁牛社区文化

有关部门应总结推广民间演艺社团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宣传、推荐民间演艺社团的精品节目,选择优秀节目在电台、电视台播放。对民间演艺社团的演出活动,尽可能给予组织指导。建立政府与民间演艺社团联系制度,鼓励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免费或低价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提供排练和演出场地。绵阳市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国家级的科技城,最近几年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作为精神文明内容之一的社团文化活动的发展相对较兴盛,社团文化又是“全民修生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