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社会学 家政服务 规范化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08-01
一、家政服务行业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初期,家庭初步形成,各部落间战争中的俘虏成为隶属于自由民族家庭随意使用的奴隶,由于奴隶是战败者,同主人没有平等权利,受着非人的污辱与摧残。随着封建农奴制的消亡,奴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已不存在。但是,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为家庭成员生活需求服务的工作仍需要有人做。
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职业,不同社会与国家都有,在当代特别被提炼出来当作一个行业去发展。在中国其历史更为久远。在我国古代没有客房服务人员,却有管家和仆人,在西方国家有女佣。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家庭作为生存和温暖的住所,成为舒适享受生活、提高精神生活的地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家政服务作为一个学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逐渐流行起来,出现了家政大学,高等教育的家庭服务业教育始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随后,家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家政行业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在感受家政服务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家政问题带来的苦恼,家政服务业的日益发展要求家政服务行业必须规范化。
二、中西方家政服务比较
旧中国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人,大多是来自家庭生活困难又不容易找到其他职业的妇女,在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影响下,人们往往把为家庭成员个人服务,包括带小孩、帮助老人工作的人看作是侍候人的事,是低人一等的工作,称之为“佣人”“保姆”。
西方家政这一词语,最早产生于近代的历史时期,第一次家政会议是在美国召开的,当时会议在美国的平湖举行,美国最早把家政学定义为家庭经济学,主要从事以家庭经济管理的活动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进入到现代,中西方对家政学的理解逐步趋于一致。
三、家政服务市场规范性和标准化服务
国内服务业和家政服务业到目前为止没有很好的规范,各种小型和中小型的国内企业在市场上仍然是接受国家的管理,包括需求是国内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家庭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整体需求,服务质量需求和季节性需求。
总体需求反映在家政成员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问卷调查表明,家政服务质量需求是指服务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家政服务人员的结构看,绝大部分都属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低,生活往往只能依靠经验,从事简单的家务,有的还没有操作过现代家居用品,家庭服务业理论知识的缺乏,使其很难在技能上得到提高。大多数中介业务进行监督权的成功匹配服务后,没有保证质量的家政服务。国内家政服务业供不应求,高技能的服务质量,高职称的专业人员缺乏。家政服务人员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妇女,每年春节,大量的家政服务员休息在家,随着度假需求的增加,季节性需求的家政服务随即出现。而国内行业市场管理不规范,家政服务实体缺乏监督机制,主管部门没有规定,不利于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容易引起行业的混乱。
四、家政服务应以员工制企业发展
应该以行业企业发展成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连锁化业务,由于其简单的中介服务管理模式,企业的门槛低,家政服务企业难以标准化、链接、规模、品牌管理。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提供相应的岗位培训,社会保障支出,使企业的成本增加,需要承担对家庭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而且员工的不稳定性也使家政企业面临用人荒的问题。尽管困难重重,家政企业的发展仍需走正规的路线,才能使员工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而且国家和政府还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家政服务业就业,使家政服务业逐步品牌化、规范化。
五、结束语
家政服务行业应该是作为情系民生的大工程来对待,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朝着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健康发展,这需要我们家政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家政从业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个人精神文明及行业素养;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和保障家政从业人员的利益,使家庭服务行业更加规模化。
【参考文献】
[1]沈强,李国华.关于推进我国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6).
[2]潘峰,邹文开.中国家政服务发展的问题和机遇[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
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2
一、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到2015年,建立完善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措施,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培育20户“优秀家庭服务企业”,开发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家庭服务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基本形成以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家庭服务企业为骨干,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多层次家庭服务业体系。择优整合筹建5家家庭服务业实训基地。
(二)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创建省级、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扩大消费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与维护权益相结合的原则,营造有利于家庭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断促进创业、扩大就业。
二、统筹发展家庭服务业,不断拓展就业岗位
(一)制订实施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趋势,制订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满足家庭基本需求的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残疾人托养服务等业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
(二)推进家庭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家庭服务机构资质规范,从事家庭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资质认定;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鉴定,从业人员经过家庭服务专业培训、技能鉴定,取得家庭服务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三)培育家庭服务业市场。政府面向低保家庭等特定群体提供的家庭服务类公共产品,要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向家庭服务企业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家庭服务业市场。
家庭服务业市场完全开放,放宽家庭服务业企业出资最低限额,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家庭服务业企业出资一律由企业投资人自行认缴。允许公司注册资本分期缴付,注册资本可以首付20%,但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可以2年内缴足。
开发家庭服务业公益性岗位。公立老年公寓,根据业务需求,可以招用公益性岗位人员;社区家庭服务业信息平台可以招用公益性岗位人员,提供家庭服务业信息。
(四)发挥行业协会和社区的作用。积极推动家庭服务业协会组织建设。商务部门要积极牵头筹备家庭服务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规范行业行为、反映企业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支持协会组织承担家庭服务业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参与从业人员培训服务工作。
统筹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新建、改造居民小区要规划社区家庭服务业场所建设,将家庭服务站点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加快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家庭提供信息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开展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家庭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一)鼓励各类人员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组织起来就业补贴;家庭服务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在家庭服务业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自主创业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人事劳动档案保管和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高校毕业生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在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工作岗位时可按有关规定视同基层工作经历;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家庭服务岗位补贴制度,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和扶持具备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事家庭服务业;要落实刑释解救人员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刑释解救人员参与家庭服务就业。
(二)扶持中小型家庭服务企业发展、支持家庭服务企业做大做强。用足用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利用小额贷款担保政策和开展“省级家庭服务业创业援助计划试点”计划重点支持、扶持我市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家庭保洁、残疾人托养服务等中小型家庭服务业发展,支持家庭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对个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10万元,给予二年财政贴息,并可展期一年;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200万元,给予二年50%财政贴息,并可展期一年。对于创办、经营老年公寓等社会急需的家庭服务业,经市发展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认证,优先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财政给予二年50%的贷款贴息。
对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及返乡农民工合伙经营或独自经营,并领取了营业执照正式经营1年以上的初办企业,根据吸纳的登记失业人员人数(需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资金中列支。
(三)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的资金,要将家庭服务企业纳入扶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家庭服务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申请减免;家庭服务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申请在3个月内延期缴纳;对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给予一定期限(最多3年)免征营业税的支持政策。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开展家庭服务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家庭服务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四)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其他政策措施。完善市场主导的家庭服务业价格机制,清理涉及家庭服务业的各类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进一步完善价格政策,使养老服务机构与居民家庭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同价;其他家庭服务机构逐步(2015年前)实现不高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价格。制订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家庭服务业发展需求,城市新建居住小区要预留规划面积,优先考虑家庭服务业站点发展的需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家庭服务保险产品,推行家庭服务机构职业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
(一)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商务部门要加快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家庭、社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公益。依托平台整合各类家庭服务资源,对家庭服务机构的资质、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形成便利、规范的家庭服务体系。争取到2013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市的家庭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努力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要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为家庭服务机构招聘人员和家庭雇佣家政服务员提供推荐服务。
(二)开展家庭服务技能提升培训。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根据实际规范培训机构和培训考核标准、程序、办法,依据家庭服务市场需求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订单式、定向和在职培训。落实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政策,企业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给予相应的工种培训补贴。
(三)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导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鉴定补贴。做好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衔接,构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从初、中、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发展通道。家庭服务机构要完善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机制,鼓励家庭选择持有家庭服务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从业人员提供服务。
(四)加强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将家庭服务业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纳入我市专业技术人才中长期规划并抓好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服务机构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建立家庭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加大家庭服务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力度,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完善家庭服务业人才交流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五、维护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一)规范家庭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的关系。规范劳动用工关系。制定和推广家庭服务业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招聘并派遣家政服务员到家庭提供服务的家政服务机构,应当与员工制家政服务员签订劳动合同,执行家政服务劳动标准;家政服务机构应当与家庭签订家政服务协议。引导家庭与通过中介组织或其他方式自行雇用的非员工制家政服务员签订雇用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他家庭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二)维护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休息休假权利。定期公布家政服务员劳动报酬指导价位,促进劳动报酬水平的合理确定。家政服务机构支付给派遣制家政服务员、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家政服务机构向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收取管理费的,不得高于月收入的5%。员工制家政服务员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家政服务机构及用工家庭应当保证其休息休假权利。
(三)鼓励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家庭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员工制城镇户籍家政服务员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非员工制农业户籍家政服务员可以自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及其他有条件的社会保险险种要针对家政服务员特点,实现灵活便捷的参保缴费方式,并做好转移接续工作。
(四)建立多渠道权益维护机制。按照“鼓励和解、加强调解、加快仲裁、衔接诉讼”的要求,及时妥善处理家庭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之间的劳动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要对家庭服务劳动争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促进裁审衔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家庭服务机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维权热线等方式,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权益维护工作。
六、加强对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与。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
(二)强化监督管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家庭服务业的监管,根据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形成政府、企业、协会责任明确的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发展。
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3
摘要:从家政女工职业素质的内涵、基本内容出发,探讨家政女工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及其培养措施,以便提高家政女工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家政女工;职业素质;培养
家政是指对家庭事务的管理。家庭事务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经济、衣服、饮食、房屋、装饰、卫生、侍疾、育儿及家庭教育、交际、礼仪等诸多方面。家政女工就是从事有关家政方面服务工作的专业女性工人,具体来说是指在家庭、社区、社会公益事业机构从事家庭日常管理、衣着、饮食、房屋、装饰、卫生、保健、护理、育儿、交际、礼仪等服务工作的专业女性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家政行业悄然兴起。截止到目前,家政行业已经形成供需两旺的态势。家务劳动市场化推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家务劳动逐步成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中等收入以上家庭开始欣然接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家务劳动社会化带来的极大方便。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家政女工大多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和城市下岗女工,业务素质较差、工作能力不强。因此,为了使家政女工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需要完善并提升她们的职业素质。
家政女工职业素质的内涵
素质包涵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们在举止、仪表、礼貌、情操等方面的陶冶和锻炼,二是指人们在政治、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造诣和水平。概括来说,素质主要指人们在政治、道德、学识及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涵养及陶冶,经过长期努力所获得的某种能力和态度。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其他综合素质,如人文素质、团队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应变素质以及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等。所谓家政女工的职业素质,则指家政女工通过家庭文化的熏陶、家政职业教育及自我陶冶和锻炼,为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所养成的某种能力和态度。它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色,是人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及社会文化素质根据家政服务的职业要求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家政女工的职业素质包括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职业素质。综合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任何一项职业活动都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指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基本文化方面的素质,这是对家政女工未来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素质;专门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的必备素质,主要指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这是家政女工胜任本职工作、从事职业劳动和职业生活的必备素质。
家政女工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
家政女工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指高职院校或职业培训部门以就业为导向,以使家政女工获得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宗旨,以强化岗位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家庭服务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家政女工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改变家政女工对本职工作的认识误区如前所述,目前市场上的家政女工大多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和城市下岗女工。由于年龄、文化和性别的限制,她们被动接受家政服务这一职业,认为做家政就是给人当下人,遵照雇主的安排做就行了,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素质。另外,家政女工在从事家政服务前多是家庭主妇,像洗衣、做饭、带孩子、看老人等家事,自己以前在家也经常做,认为没有什么难的。再说,进职业院校或参加职业培训还得花钱、花时间,因此,家政女工很少会选择这样的投资。然而,现在的雇主对家政女工的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往往都很关心保姆的身体状况、性格品质,做菜煮饭的味道以及对待老人小孩是否有耐心等等。一些客户甚至还提出希望请大学生当家政员,既帮忙看管孩子,又辅导孩子的功课。因此,必须通过家政女工职业素质的培养,改变其对家政服务这一职业的认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
提高家政女工服务水平,促进家政行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促使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服务社会化。这些变化使需要社会服务的家庭越来越多,需要服务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为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家政服务市场供需矛盾却非常尖锐。一方面,大批求职者找不到用户;另一方面,许多用户找不到合适的家政服务员。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务市场上的家政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普遍较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家政女工的服务水平,促进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做好职前培养,真正提高家政女工的职业素质。
丰富家政女工的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由于进入家政服务中心和劳务市场的家政女工来源复杂,一些家政女工因为没有培训或培训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法律常识。某些家政女工在使用家用电器或现代厨房用具时常常发生意外,严重威胁到自己和雇主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某些家政女工缺乏防火、防盗的安全意识,进出雇主家门未关好水、电、气或门窗,使雇主家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某些家政女工不懂劳动法和合同法,入职前未签订劳动协议或对协议一知半解,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被虐待、伤害、克扣工资时,既不知道,也无力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某些家政女工缺乏职业道德,可能会在无意识间侵害了雇主的权利,如使用雇主的私人用品、泄露雇主的秘密、破坏雇主家人团结等,使雇主和自己的权益都遭受巨大的损失。还有一些家政女工不懂着装和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可能会遭到雇主的鄙视或男性雇主的性骚扰。可见,缺乏职业素质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通过家政女工职业素质的培养,丰富她们自我保护知识,使她们健康、快乐地工作。
家政女工职业素质的基本内容
家政女工的职业素质具有丰富的内容,它是家政女工胜任岗位工作、完成特定职责所必备的一切内在条件的综合体。这里的内在条件,主要是相对于职业岗位和社会环境等客体而言的主体机能,是家政女工通过后天的学习、交往和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社会价值和职业意义的身心组织的要素、成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并表现出职业行为中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模式。
就其结构而言,家政女工的职业素质大致应包括:(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民主意识、社会理想、爱国情怀、政策理解能力等;(2)科学人文素质,包括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知识结构、治学方法、学习理念、信息接收与处理能力等;(3)道德法纪素质,包括法制观念、纪律意识、内省习惯、责任感、良心正气等;(4)审美情感素质,包括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职业美感等;(5)择业创业素质,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技巧、职业兴趣、职业才能与智慧等;(6)劳动技能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设计艺术、操作维护与革新改进的本领等;(7)团体协作素质,包括合作协调意识、包容友好态度、和谐理念、共赢认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8)创优心理素质,包括敢为人先的思想、不屈不挠的意志、人有我优的竞争意识、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等。
就其要素而言,家政女工的职业素质大致应包括:(1)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工作在先、享受在后,稳重诚实、宽容谦让,尊重雇主的生活习惯、不干涉雇主的家事,保守秘密、尊重习俗,上进好学、勤奋用心,自尊自爱、大方沉着,恪尽职守、诚实守信等;(2)礼仪规范素质,包括着装要整洁、朴素、美观,着装颜色要搭配协调、符合身份,容貌要端庄、自然、淡雅,要求做好个人卫生、身上不留异味,举止要沉稳谦和、自然大方,称呼要注意语言习惯和职业特点、长幼有序、疏亲有别、家庭中的一般礼节、待客、接物要求合理规范等;(3)业务工作素质,包括科学调配日常饮食、食品管理和烹饪、衣物的清洁与整理、家具的清洁与整理、家用电器的使用、宠物和花鸟的养护、小儿的护理和教育、老人和病人的护理及医药等;(4)法律安全素质,包括懂得劳动法、合同法的知识,防火、防盗、防止性骚扰的知识等;家政女工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做好职业道德、礼仪规范、安全法律常识课程的开设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部门应该把培养家政女工的职业道德素质、礼仪规范素质、安全法律常识放在首位,在专业课讲授中加大职业道德、礼仪规范、安全法律常识的渗透,让学生在学好每门专业课的同时,了解到相关的职业道德、礼仪规范、安全法律常识,并学会用其去指导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可以请本行业的先进模范人物来学校举办教育专题报告,开展典型示范活动,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学生讲解本行业的职业道德、礼仪规范、安全法律常识的重要性,以及她们是如何做的。通过这样的现身说法,能给学生树立鲜明的职业典范,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建设与改革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专业工作能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目前,高职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基本完备,但在课程教学质量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专业技术发展脱节,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学生对未来职业目标认识模糊;职业技能证书和学生的现实专业能力存在差距,名不副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改变观念,使专业课程教学服从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从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着眼,进行教学改革。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开设计算机课程,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互联网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组织学生参加职业实践活动职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校内实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两种。对校内实习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把这项内容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考查项目。家政服务的实践性很强,食物的选择和烹饪、家用电器的使用、小孩老人的护理等都需要多次练习,形成技能。在校内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进行职业技能比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与妇联、家政公司联合,开展进入家庭的实习活动。在活动中她们不但能体会这种职业的艰辛,还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这种形式的活动,往往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
重视家政女工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虽然现在的家政女工和封建时代的丫环、佣人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往往还会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特别是由于家政事务多而杂的时候,难免会有做不到位的地方,难免有受到雇主挑剔、指责的时候。面对这些,家政女工要懂得一些自我安慰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和雇主家庭成员和谐相处的技巧。因此,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部门应该开设基础心理学课,传授与职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借鉴心理访谈节目的方式,通过典型案例,讲授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乃家.家政学概论[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
[2]袁广林.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王晓东,许宪国.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4]黄三平.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家政 家政教育 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王秀贵(1977- ),男,山东茌平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政教育。(山东 聊城 25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11年高校科研发展计划课题“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家政思想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11WC51)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82-02
一、发展家政教育的时代背景
(一)发展家政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家庭也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家庭的结构、功能、关系都处在冲突与重新整合的新阶段。具体表现为,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家庭生活却茫然无序;盲目消费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家庭伦理价值观念的模糊与缺失。当前新婚家庭的主体大都为80后,他们成长于一个文化多元和价值难辨的时代。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一元价值模式下,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他们辛苦地奔走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所以,80后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导致他们料理生活的能力普遍较差。他们一方面注重生活质量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面对无休止的家庭与育儿事务无所适从。经营家庭也是一门学问,是每个现代人所必备的生活哲学。家政教育也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
另外,当前普通教育中知识化的应试教育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陈旧的知识体系与观念、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严重束缚了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育的平庸化和工具化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视野。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人们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认为,家政教育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部分,应把家政教育有效地纳入素质教育体系。
(二)发展家政教育是家政产业的需要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有1600万人,全国有上百万家企业和网点。但是全国家政管理服务市场上至少仍有1500万个空缺岗位,该行业有很大的人才缺口。家政行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从事该产业的开发、设计、营销、管理、教育、咨询等工作。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政服务业正悄然兴起,但同时家政服务行业又存在服务技能差、行业管理不到位、市场诚信度差的现象。面对需求和供应的矛盾,我们呼吁专业的家政人才来培植、健全和维护家政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展服务产业。而专业家政人才的培养,则依靠家政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家政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家政人才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家政教育的含义及内容
(一)家政教育的含义
家政最早是指“家务”,即家庭事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乐生”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日益科学化、审美化、多样化,家政也不仅指以前的穿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简单事务。在现代社会知识背景下,家政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达到个人理想家庭状态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现代家政是现代家庭观念和家政事务的结合。家政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内容上讲,家政学主要包括家庭消费、家庭理财、科学育儿、保健养生、心理健康、情感沟通等多方面内容。家政教育是从家政学衍生的概念,它指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关于家庭生活的相关观念和技能的培养,以提高个人家庭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的教育对象是所有人;教育者是具有家政相关理论与事务和教师资格的人。
(二)家政教育的内容
家政教育的内容包括家庭观念的培养和家庭生活技能的培养两部分。家庭观念的教育是家政教育的思想基础。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能力相比,正确的家庭观念是更为重要的前提。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生活态度,才能增强一个人在家庭角色的自我认知,形成主观意志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家庭观念具体是指一个人对待家庭中人、物、事的态度。包括对自己、配偶、孩子、老人的态度;对待家庭中财产、食物、服饰、环境的态度;对待家庭事务、活动及文化生活的态度。比如,我国古代作家、诗人袁枚就饮食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戒耳餐,戒目餐,戒暴殄,戒纵酒,戒强让”。家庭生活技能的培养是家政教育中另一重要内容。它通过对人们进行各种各样(包括家庭管理、家庭营养与饮食、服饰搭配与制作、家居环境、科学育儿等)技能的培养,使人们成为生活的“一把好手”,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家政教育的形式
家政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适宜建立各种形式并存的格局,以适应当前家政学发展的需要。
(一)普通教育中的家政教育
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开展家政教育的意义是很大的。儿童和少年正在成长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可塑性都非常强。对他们进行家政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对家庭及自己的正确认知,增强对父辈的理解与感恩,还可以让他们理解“家是爱的产物与共同体”,培养其责任意识。另外,在家政技能的教育中可以培养他们的手脑并用能力,增加业余爱好,健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家政教育会给他们带来更多乐趣和很多收获。普通教育中的家政教育要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发中小学校本课程。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实用性的课程。在教育目标上偏重于家庭观念和家庭意识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采用教师或同学模拟、小组合作、个人独创和比赛、展览的方法来进行。
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情景模式;家政学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68―02
一、“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的内涵与理解
1.案例教学的内涵与理解:案例教学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兰・德尔创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实现主客体关系的最佳载体。充分发展了师生之间的交往,个体间的交往,小团体的交往、小团体与集体间的交往,个体与集体的交往及师生间交往。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1]
2.情景模拟的内涵与理解:情景模拟法最早是应用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由美国心理学家茨霍恩首先提出的。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二、家政学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的迫切诉求
1.“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是家政学学科属性的内在需求
高校家政学专业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开设家政学本科教育, 而家政学则是一门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指导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善家庭生活,提高全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它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学习、教育和训练,使人们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健全家庭管理,调节人际关系,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家庭更好地发挥各项功能。家政学是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可见,家政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其学科属性的实践性及人才培养方向的应用性,迫切要求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与之适应。
2.“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迎合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要求
家政学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学生从事高深的学术理论研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家政服务企业管理职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大连理工大学王众托院士在《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从知识层面认识管理》一文中,从知识的层面对管理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知识可以分为易于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显性知识和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只能通过实践和体会来获得的隐形知识。知识并不都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形成了一个从隐形到显性的具有不同显性度的连续谱系。[1]管理的实践中需要应用各种各样不同显性度知识,需要经验、直觉、体会乃至感情上的沟通等隐形知识,而管理中各种决策活动,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不同显性度知识的讲授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隐形知识有很强的情景依赖性,需要通过亲身实践和体会才能获得,这正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法。
3.“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满足学生对工作实践的“临境感”
案例教学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一个是迁移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假设形成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会影响以后类似问题的解决,迁移到以后的问题解决活动中去;另一个理论就是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认知重组,是对事物间关系的顿悟。案例分析讨论结果不易遗忘,不仅避免知识多余的试误,而且通过案例学习本身具有奖励的性质,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愉快体验。[2]同时家政学专业领域案例教学需具有以下特点:①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以确保案例是“新鲜“的,不是陈旧的。②有足够的细节可供讨论和探索,避免空洞。③有一定的特殊性,避免雷同。④有很好的逻辑架构。⑤有一定的冲突、决策两难、困境和解决方案等要素。所采用案例符合以上标准,就会使学生对实际企业管理工作有一种“临境感”,最大限度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管理情景的真实感,体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防止对管理行为作出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解释。
三、家政学教学实践中构建“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实施设想
1.针对家庭服务行业现状,开展家政企业原创案例开发
供家政学专业案例教学的应具有以下特征:①创新性的经营管理实践。②家庭服务行业内标杆性经营管理实践。③管理实践的清晰决策过程。④比较性的管理问题或方法。⑤家政公司推广某一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家庭服务行业目前存在产业发展滞后,行业企业不规范等现状,现有二手资料较少,教师可以以挂职锻炼形式进驻企业,从而通过实际调研搜集大量一手资料和准确数据,进而撰写原创案例。通过这一形式进行原创案例开发,既可以使教师积累企业管理经验,对不同案例的适用性有了准确掌握,又可以使教师参与企业战略管理决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这对案例企业的管理现状有零距离接触,提升了案例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3]
2.多渠道提高家政学专业教师“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能力
哈佛大学极端强调案例教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基础知识课仅占很小的比例或者没有,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用案例教学,MPA的学生两年中学习100~140个案例,可见案例教学将成为管理教育中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对家政学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承担家政学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努力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必须通晓家政学这一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既不同于管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必须要运用家政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对家庭服务企业进行深入剖析。二是要对案例本身与情境模拟内容“驾轻就熟”。既要能理解案例中隐含的基础理论知识, 又要能够针对具体事件和矛盾焦点展开讨论。三是要有平等对话观念。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对话式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听进学习者的不同意见, 尊重学习者的创见从而体现公平性。[4]
3.加强案例教学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家政学专业特色案例教学考核机制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经费中仅在每个案例研究项目的经费就是1.5万欧元,而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更是巨大。达顿商学院有专门为学生设计的大堂、宏伟的停车楼、咖啡休息室供学生交流。[5]虽然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无法实现巨大投入,但应保证适合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的多媒体基础教学设施和相应模拟情景实验室建设。同时改变传统教学课程“平时表现+期末笔试”的考试方式,优化案例教学特色考核机制。在哈佛案例教学中,学生成绩的50%来自课堂讨论,甚至更多。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学生PPT汇报分数×70%+小组提问发言×20%+教师评价分数×10%的指标体系确定,必要时可以实行淘汰制,即每门课程都要有一定比例学生无法通过,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当中。
[参考文献]
[1]苏敬勤.管理案例教学――特点与规律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黄明,郭大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与设计[J].教育探索,2006(26).
[3]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教育,2007.(28).
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6
多少人到中年,收起倦容,回望来路,故乡依稀,感叹梦想那么远,我将再拼搏……
这样情怀、这样的奋斗,是广西600多万在粤务工人员共同的经历。在外出打工人的行列中,一直默默跟随着一支来自家乡的“引路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驻粤劳务办事处12位工作人员,他们成为众多打工人的“守护神”,而现任办事处主任曾令初就是其中一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驻粤劳务办事处建立24年,曾令初就在珠三角工作了20年。让时光带着我们,重溯他浸透汗水的足迹――
搭桂粤用工信息的“彩虹桥”
1992年1月,自治区就业局(前身是自治区劳动服务公司)分别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驻粤办事处驻广州、深圳、珠海劳务管理处,派驻专门工作人员。之后按照广东省政府要求,上述劳务办事处统一规范名称为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以下简称“广西驻粤办事处”),并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惠州、顺德设立7个工作站,目前常驻工作人员12人。1996年7月,自治区就业局派曾令初任东莞工作站站长,那一年,他的女儿才三岁,挥别心爱的家人、作别温暖的家乡,曾令初毅然赴任。1998年11月,曾令初调任深圳工作站站长,2015年起担任办事处主任。
广西驻粤办事处的使命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开展协调管理、跟踪服务、信息收集、劳务输出、协助处理劳资纠纷和突发事故、协助慰问务工人员、依法维护桂籍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以及为两广劳动部门间的省际劳务协作、广西务工人员跨省(区) 的有序流动、广西贫困地区的扶贫劳务输出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牵线搭桥等;“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办事处的主要工作重点是广泛收集企业招工信息,扩大务工人员的输送数量和规模。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学习新业务,才能更好地为桂籍在粤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曾令初全力夯实对《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
“收集用工信息,组织劳务输出”是广西驻粤办事处和各工作站的重要工作任务。从1998年起,时任深圳工作站站长的曾令初积极与深圳市劳动保障部门加强联系,密切保持与深圳市有实力、有信誉、知名企业的互动关系,先后10多次协助深圳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200多家企业、3.5万人的招聘岗位,到广西开展“校企合作洽谈会”“深圳―南宁、百色、巴马等劳务合作洽谈暨现场招聘会”。同时,曾令初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认真细致做好用工调查,严把信息考察关,用心搭建桂粤用工信息的“彩虹桥”,把有效的招聘信息传递回广西相关劳务输出单位组织输送劳务人员,并介绍200多家知名企业赴南宁、柳州、桂林、龙州等市(县)考察招聘劳务人员。
为了帮助广西大中专技校联系深圳市劳动部门、企业,曾令初先后5次协助深圳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龙岗区劳动部门与广西部分就业服务机构、100多家大中专技校共同参加深圳市“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劳务合作暨人才交流大会”,仅2008年,曾令初先后邀请20多家诚信企业到桂林、柳州、玉林、八步等市(县、区)劳动部门及学校联系招工事宜,提供用工信息50条、需招用岗位7800人。
2015年,曾令初带领广西驻粤办事处向广西各地发回用工信息1612条,向全区各地提供就业岗位129435个。
建广西劳务输出的“致富桥”
“劳务输出工作是个行善积德的工作。”曾令初说,广西是欠发达地区,在广大农村,一个人外出打工可以让一家人脱贫,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村、一个村可以带动一个乡,外出务工成为贫困地区“吹糠见米”的脱贫路子。因此,曾令初带着办事处同仁用心搭建广西劳务输出的“致富桥”。
多年来,曾令初亲身感受珠三角经历金融危机、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等不利因素,他不断因势利导,开拓劳务输出新路子,收集、考察反馈回广西的企业用工信息563条,招聘人数8.2万人,成功协助区内输送210批次10200名广西籍农民工到深圳工作,这些务工人员每年都将大部分收入寄回家乡,为家乡经济建设、摆脱贫困发挥了良好作用。
曾令初还积极为广西各地开展的“春风行动”寻找用工信息,参加灵山、扶绥、玉林等40多场农民工招聘大会,先后组织和120家用工企业参加招聘大会,提供用工岗位6500个。
珠三角用工企业偏好招用女工,而广西的剩余劳动力多为男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曾令初积极收集招用男工的企业信息,挑选出劳动强度适中、生活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企业合作,先后介绍深圳美利达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成霖(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到广西招聘8批男劳力,取得较好效果。
深圳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十分普及,保姆、月嫂月薪在3000-6000元,是广西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快捷之路。曾令初对深圳20多家家政公司进行调查了解,筛选有实力、规范性好的桂东、佳居乐等10家家政公司推荐为自治区就业局与深圳开展家政服务合作的定点输送单位,先后向深圳输送52批近千名家政服务人员。
曾令初还向广西各大中专、职校提供160家企业用工信息,提供用工岗位16000个,成功协助学校输送2300人到深圳就业,助力毕业生尽快经济独立。
架维护务工人员权益的“连心桥”
2014年1月1日,在深圳打工的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农民工于松飞向深圳工作站紧急求助:其弟在深圳市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班时全身被火烧伤,住院治疗两个半月,公司支付40多万治疗费,还需一大笔钱进行康复治疗,家属准备组织老乡到厂维权。广西驻粤办事处原主任苏民江和曾令初当即放弃元旦休假赶到深圳劳务部门了解情况,又马不停蹄赶到医院看望病人,打消家属准备采取的过激行为,促成伤者家属拿到工伤认定书,伤者转院至广东省工伤康复治疗中心治疗。
2014年3月14日,广西钦州市那蒙镇农民工黄建拨通曾令初手机哭着说,他在深圳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打工的哥哥下班后在宿舍猝死,企业只愿给死者家属赔偿1.5万元……第二天,曾令初与办事处领导一同看望死者家属,带他们到劳动管理所了解当地职工非因工死亡的赔偿情况,又陪同他们到企业协商,最终让死者家属得到较满意的赔偿。
“广西有600多万务工人员在珠三角打工,我们办事处和各工作站要架起维护务工人员权益的‘连心桥’,当好广西籍务工人员的娘家。”曾令初带领办事处、工作站12位同仁积极开展对桂籍在粤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维权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达前来求助的每一位务工人员心上。
跟踪维权服务工作既烦琐又艰苦,做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务输出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政府的威望、社会的和谐。多年来,曾令初“修炼”四个妙招――
第一招:妥善处理农民工的咨询、投诉。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曾令初不分上班、下班,四处奔波积极配合当地劳动部门、企业处理好各宗投诉及纠纷。对来访民工,曾令初热情接待,问清目的,做好解释,介绍相关劳动法规,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曾令初接待来人、来电咨询劳动政策法规及投诉2.4万人次,平均每年有1200多人次,协调劳资纠纷300多起。
第二招:尽力处理好突发事件。遇到工伤、劳资纠纷等突发事件,曾令初都会力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企业做好思想工作,配合当地相关部门把事件妥善处理。桂籍农民工小莲在一个周末晚上被人下药灌醉后带到某旅馆。苏醒后痛不欲生的小莲打电话求助,曾令初带着工作人员乘最早班车赶到80多公里外的坪山镇安抚小莲并报案,并将小莲暂时带回工作站安顿,细心引导,让她重树信心,并重新安置小莲到深圳南山区某电子厂工作。从此,小莲假日常回深圳工作站,她说:“工作站就是遮风挡雨的娘家,曾站长就是亲人。”
第三招:尽心救助有困难的务工人员。多年来,曾令初带领工作人员先后救助桂籍务工人员352人,探望工伤、住院病人120人次,协助处理被社会职介所欺骗事件30起,帮助劳工追回被骗钱财1万多元。
第四招:坚持到企业看望务工人员,稳定输送成果。如何确保输出的务工人员留得住,回访跟踪服务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务工人员刚进企业接受培训、试用这一不稳定期,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多年来,曾令初下企业看望广西籍务工人员1600人次,实现“输得出、稳得住”的目标。
筑艰苦奋斗的“亲情桥”
两广虽山水相连,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一直缠绕曾令初驻外工作的20载岁月。
从1996年起,曾令初从广西南宁远赴广东东莞工作站,每年才能回邕三四次,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独自承担全部家务,“我爱人默默扛起一个家,一扛就是20年,从无怨言,这份无声的支持,对我是最珍贵的。”
2010年6月,女儿参加高考,盼望父亲回邕助阵,而曾令初接到局里指令,要他陪同“广西家乡关怀团”赴深圳富士康集团慰问3.5万名广西籍员工,每天工作至深夜,等慰问活动结束赶回南宁,等待曾令初的是女儿理解的拥抱。忆及往事,曾令初双眸湿润:“没能陪女儿参加高考,是我对孩子最大的亏欠。”
远离家人和同事,孤单寂寞总会袭上心头。曾令初要求在广西驻粤办事处工作的同事: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本性,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