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市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品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品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纺织服装;国际贸易;应对 

    纺织与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出口创汇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纺织品服装年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1/5以上。纺织与服装进出口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人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但必须看到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品与服装贸易顺差增长率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原因是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各进口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针对我国设置了不同类别市场的准人规则,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严重影响了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1、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分析

    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三大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35%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针对我国实行的贸易保护非关税壁垒规则主要常见的几种有:配额和特别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等,此外不同的国家还有针对性的准人规则。

1.1美国市场

    美国有多个纺织品服装相关标准的组织,如联邦贸易委员会(F"I’C )、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等。他们的职责和职能是制定贸易法规,监督和执行国会通过法规,制定和执行纺织服装相关标准,并对违反这些法规标准者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惩罚。美国对纺织品进口的管理内容包括:关税、原产地(证)、反非法转口及海关检验等。

1.2欧盟市场

    欧盟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有影响的法律文件较多,欧盟理事会和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文件主要有条例( regulations )、指令(directives )、决议(decisions )、建议和意见(recommendations and opinions)四种形式。其中建议和意见虽不具有约束力,但影响很大。此外,欧盟区域成员国对纺织品服装的相关法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英国有纺织品服装贸易描述法,西班牙有皇家法令,葡萄牙有原产地标识等。而据报道,西班牙新修定的皇家法令在海关和销售法规中要求所有纺织品和服装用西班牙语标记;服装标记必须显示原产国和洗涤说明。葡萄牙则要求一般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货物必须用葡萄牙语标记一些使用说明和成份信息,必须显示产品的有效期和进口商地址;纺织品和服装必须显示洗涤说明。

1.3日本市场

    我国纺织品服装在进人日本时,日本贸易商会有一套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审核的机制,一般可分为日本工业标准(JISL )、产品责任法(P/I)与产品品质标准判定三种规范。而日本商社或公司从中国进口纺织服饰品时,都会订立一整套的质量检测标准,而要求生产商于指定的质量检测机构取得合格认证或授权,才允许在日本境内上市销售。在日本最新的纺织品服装检测项目标准中针对各类纺织品或服饰品,要分别从物理性质、染色坚牢度、产品规格、安全性(药剂残留等)、产品外观、缝制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检测。

2、集中力量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当前形势下,国际上的各种市场准人壁垒规则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扩散效应大、影响面广,已经成为长期制约我国出口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各种市场准人规则,我们的纺织品服装行业该怎么应对呢?如下提出了几点看法。

2.1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

    设立专门政府部门负责国外有关标准和技术法规的信息收集工作,加紧研究发达国家对纺织品设置的技术壁垒,对不合理的技术壁垒,要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同时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纺织品服装的技术防线,为纺织企业早预警、早准备、打破壁垒、扩大出口提供便利条件。例如,“中国流行面料”系统工程就是为了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阻碍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因素,它是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发起组建起来的。其核心内容是组织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用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引导产品开发,用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纺织品商业标准指导生产和贸易,整体推进“中国流行面料”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高档面料精品形象。该工程运作几年来,不仅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开发起到了导向作用,而中国的流行面料也已经成为符合流行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突出产品创新意识的代名词,反映了我国纺织品开发的先进水平。

2.2完善我国的认证制度,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及互认工作

    认证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我国商品成功跨出国门的先决条件之一。但我国的认证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保护本国市场的TBT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美国有55种认证体系,日本有25种认证体系,欧盟内有9种统一的认证体系,而我国第一个集中统一的认证认可体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在2006年3月才刚刚建立。虽然我国的认证体系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近几年我国的认可机构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09年1月3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认可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及检查机构3大门类共计14个领域的3814家机构。同时服务水平和服务领域有了很大提高,有效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极大改进。但同时要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此外,我们应广泛深人宣传,大力推广ISO,IEC等一系列国际性标准的认证,进一步扩大生产企业认证的覆盖面,使更多的有实力的企业获得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 14000环境管理认证证书,为其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取得“通行证”。

2.3改进生产工艺,扩大信息渠道,加强对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研究

    我国纺织服装尽管在禁用偶氮染料、重金属、甲醛检测等方面有检测标准,但在一些新的检验领域,如环境污染检测等方面检测手段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纺织服装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尽快引进国际先进的检测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培养技术人员队伍,加强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设立专业权威的国家检测机构,加强与发达国家检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尽早做到检测机构的相互认可工作。目前,我国在纺织品检测基础建设方面投人还不够,像功能性纺织品、生态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检测仪器设备还比较缺乏;此外,现有检测机构并没有完全发挥检测和认证的综合优势,从而实现检测服务的延伸和外延。

纺织品市场分析范文2

我国的纺织产品主要以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出口地,在这些地区销售纺织产品不光包括中国国内的同行业,还包括这些国家的本国企业以及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因此我国纺织业现有竞争对手众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面对国外众多企业的挑战,我国纺织业要想在现有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表,列出了近几年我国纺织业的显性竞争系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的显性竞争系数都大于零,其中服装的竞争系数一直都在0.9以上,这说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纺织业具有竞争力优势,在服装的出口上更是具有绝对竞争力优势。

表190年代以来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显性竞争系数

我国纺织业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较强竞争力,是因为我们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现代竞争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都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的概念强调各国的比较成本和资源的状况,最终归结为价格竞争,而竞争优势强调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与原材料资源丰富。与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原材料资源丰富而纺织业又是对成本比较敏感的行业。因此我国纺织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纺织业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却缺乏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

a.“两头”模式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整体竞争力提高:纺织、染整、设计、缝制是纺织品生产的四个环节,其中染整与设计对资本与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我国,生产纺织晶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内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而处在纺织与缝制环节。另一类主要是由港台及韩国商人兴办的外资企业,该类企业主要开展进料加工贸易,基本上处在缝制环节。这使我国纺织品更多地体现了劳动密集型特征,而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资本与先进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业,使原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逐渐走上了资本技术型之路,产品中更多地含有资本与技术因素,更能适应绿色消费所兴起的对纺织品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舒适化、安全化的需求,极大的削弱丁我国依靠量大价廉参与竞争的优势,“两头”模式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整体竞争力提高。

b.成本优势弱化,纺织品价格竞争力下降:我国纺织品竞争优势长期集中在原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低廉方面,然而近年来一方面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上扬与进口面料增加而使纺织品物料成本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职工工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低而使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比如1985年,我国纺织工人工资水平为每小时0.2美元,到1990年上升到0.4美元,到1998年进一步上升到0.62美元,工资涨了2.1倍,而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1990年只比1985年提高了3%,直至90年代后期,劳动生产率不高这种状况未得到根本好转,我国成本优势呈现弱化状况。随着我国棉花价格进一步上涨及进口面料和职工收入增加,加大对纺织业投资,我国纺织品成本优势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c.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缺乏技术竞争能力:在我国棉纺行业中先进设备拥有量低,比如自动络筒机仅有30%,而发达国家儿乎是百分之百;各种无梭织机仅有10%,不但低于欧美国家40%的水平,而且也距世界平均水平20%还有很大差距。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我国不但缺乏开发新品能力,而且还难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不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能力。

d.经营机制落后,营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纺织品出口至今仍然是收购制占主导地位,这个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出口环节多、速度慢、市场灵敏度差,不能适应纺织品国际市场日益凸显得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竞争趋势,使我国纺织品丧失了很多营销机会。

e.另外,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整体营销水平也不高,对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品牌建立、渠道选择、促销宣传等活动尚处在粗放阶段,缺乏“精耕细作”和科学决策,整体营销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2.纺织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必然性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从而说明国家贸易的基本理论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自己最适合本国的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

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时必须注意到李嘉图和俄林提出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和经济条件。比较成本说和资源禀赋说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当时贸易保护盛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问题是在现在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假设条什已经改变。首先,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流动。其次,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资源、劳动可以被资本和技术所替代,就是说,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资源的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所有这些表明,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都将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

克鲁格在分析生产同种商品的要素替代问题时指出:“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但它们之间不存在要素租金均等化,那么,资本丰裕的国家将比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前者的工资/租金比率也将高于后者”。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各个国家要素租金均等化,一种是劳动丰裕国家的工资/租金比率偏低。在前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无比较优势而言。在后种情况下,则有比较优势。但是同种产品会遇到发达国家用较高的技术生产,因而这种比较优势也无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纺织业是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来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知,在生产要素流动及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纺织业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都将在国际竞争中已将不会具有垄断优势。即使我国的纺织业将来仍具有比较优势,但会碰到发达国家技术含量较高的同种产品的竞争因而也会无竞争力。

3、提高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的相关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的纺织业必须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才能继续保持我国纺织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提出以下措施:

3.1提高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能力

从当前世界纺织服装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看中国纺织业需要在产品和原料开发上取得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应当从性能和用途两个方面把握,要使产品具备看上去好、用起来好、与环境友好的特征。也就是要注重纺织服装的服用性、功能性和环保性。在服用性方面我们应向着柔软、轻质、弹性、双面、无纺布和变色等功能方面发展;在功能性方面,我们应注重抗静电、吸水透湿、抗紫外线,抗菌等功能。环保性是指开发绿色纺织品,在当代,纺织服装的环保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就经常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设置绿色壁垒。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开发绿色防比品,其开发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无污染、刘人体有益无害的新型纺织原料。二是革新纺织生产加工工艺,研究新型的无毒、无污染工艺辅助材料。三是开发节能,多功能性轻薄产品。在原料创新发面,我们应该着重开发高科技纤维,主要包括高性能纤维和功能性纤维两种。

3.2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我国纺织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状况,我们应进行以下调整:一是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限制服装衣着类的盲目投资建设,鼓励对国际需求旺盛的装饰类、产业用纺织品投资。对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初加工部门进行适当的压缩,以适应贸易自由化后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这种压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员素质差的企业实行破产,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其二是对效益较好、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加以引导,如投入适量的技术起动金,帮助它们向深加下方向发展,努力开发新产品,向中国纺织业的空白领域挑战,以摆脱目前的低水平盲目竞争状态。二是对企业布局进行调整,化纤、初级纺织品等由于品种有限,成本的竞争显得十分重要。这类企业只有到达一定的规模水平,才会使成本最低。因此,政府应鼓励这类部门集中投资,进行高度的专业化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对条件成熟的部门,可以推行集团化联合经营的模式。第三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依赖特定市场的情况,我们应该实施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努力拓宽国际市场,在保持对发达国家的场开发的同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进军。

纺织品市场分析范文3

这些新职业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几十个新职业的有关材料进行评审论证后确定的。这批新职业在正式向社会之前,提前一个月在网上公示,向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

1.职业名称:信用管理师

职业定义: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2)制定企业信用制度与信用政策;(3)在交易前期,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确定信用额度及放账期;(4)在交易中期,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转移风险保障企业债权;(5)在交易后期,对发生的逾期账款进行追收;(6)运用信用管理专业技术及专业的征信数据库防范风险,并开拓市场。

职业前景:随着我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务业的发展,一支全新的信用管理专业技术队伍正在产生并迅速成长,预计5年后,我国将会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员走上从事信用管理的岗位。信用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人才。

职业定义: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采集素材,进行分类和加工;(2)对稿件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审核及监控;(3)撰写稿件;(4)运用信息系统或相关软件进行网页制作;(5)组织网上调查及论坛管理;(6)进行网站专题、栏目、频道的策划及实施。

职业前景:网络编辑职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站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300多万人,在未来的10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

3.职业名称:房地产策划师

职业定义: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案策划、投资管理、产品营销和项目运营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调研和咨询策划;(2)整合设计、建设、营销、广告、服务等资源,制定策划方案;(3)房地产项目的产品营销工作;(4)房地产项目的运营和物业管理工作。

职业前景:近年来,我国直接和间接从事房地产策划的人员数以百万计,其中从事项目策划的各级管理人员约10万人。从近几年对各行业职位需求的分析来看,房地产行业的职位需求数量始终列居前十位,其中策划管理类职位属于最紧缺的人才,市场需求看好。

4.职业名称:职业信息分析师

职业定义:从事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采集、整理、分析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采集;(2)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3)对劳动保障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工作建议乃至政策建议。

职业前景:目前,全国有数十万人员在从事与劳动保障信息有关的工作,工作层面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县)、街道和居委会。相关业务范围除劳动保障系统外,还涉及人才市场、信息咨询、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学校、企业等诸多部门。现在,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信息系,有的还成立了信息学院,专门培养信息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

5.职业名称:玩具设计师

职业定义:从事玩具产品和玩具类儿童用具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分析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打板、打样及工艺排料,手工制作产品样品或模型;(2)产品进行系列化开发和自主研发,绘制创意草图,设计功能模块,绘制设计图,编制生产工艺流程;(3)研究市场和产品流行趋势,制定产品整体设计方案,进行设计管理。

职业前景: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玩具第一生产大国。有8000多家企业从事玩具制造,从业人员超过300万,占全球玩具市场份额的75%。自行设计开发和科技创新,是中国玩具制造业的大势所趋。行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对玩具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玩具设计开发人才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玩具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6.职业名称:黄金投资分析师

职业定义:在黄金生产、流通领域从事市场分析、咨询和投资策略分析与评估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进行黄金市场和黄金投资战略的分析、咨询与规划;(2)向黄金生产、经营、经纪、投资和机构提供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和价格预测;(3)按照与黄金投资客户签订的协议,提供参考性的黄金投资策略;(4)进行黄金投资的风险或收益分析,指导客户进行黄金投资;(5)根据客户需要,代客户拟定黄金投资计划;(6)其他与黄金投资分析相关的业务。

职业前景:据有关部门测算,当前我国国家和民间持有的外汇总量已达一万数千亿美元。发展黄金市场、提高黄金投资需求,是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显现和美元贬值的重要举措。黄金投资分析师职业的确立,对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正确引导黄金投资,防范黄金投资风险,保护黄金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7.职业名称:企业文化师

职业定义: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塑造及其转化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开展经营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2)开展管理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3)开展体制性企业文化建设,即在企业的制度安排中进行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4)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即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提炼、表述、宣传、培育、落实、改进、交流、学习与创新等一系列塑造、转化的实施过程进行科学管理。

职业前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相当落后,企业文化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亟待提高。企业文化师作为专职的企业文化建设者,担负着变革陈旧的企业文化、重塑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企业文化的艰巨任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广阔,企业文化师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8.职业名称:家用纺织品设计师(简称“家纺设计师”)

职业定义:从事家用纺织品织物设计、染织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和纺织品空间装饰设计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设计装饰用纺织品;(2)设计生活用纺织品;(3)进行纺织品的空间装饰设计。

职业前景: 由于广大消费者对家用纺织品质量和产品品牌的不断追求,我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在业内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但从我国家用纺织品设计人员队伍的现状看,还远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具有创新能力的家用纺织品设计师队伍迫在眉睫。

9.职业名称:微水电利用工

职业定义: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设施的建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与维修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设施的建造和安装;(2)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的调试;(3)从事微水电站和微水能利用及其配套设施的运行管理与维修等。

职业前景: 目前,全国从事与微水电利用相关工作的人员有近十万人,分布在我国除西北缺水地区以外的各个地区。作为“六小工程”之一的农村小水电(包括小水电和微水电),今后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得到蓬勃发展,微水电利用工也将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10.职业名称:智能楼宇管理师

职业定义: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及设备管理、运行与维护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管理与维护楼宇布线;(2)监控、使用、维护建筑设备;(3)管理通信和网络系统;(4)使用与改进智能建筑管理系统;(5)管理火灾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

职业前景:智能楼宇管理师是体现未来城市发展特征的先导型职业人才。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理念急需更新,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已成为必然趋势。房地产行业及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迅猛的发展,将直接拉动对智能楼宇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还有一批新职业正在研究论证中,它们是:

1.体育经纪人

2.健康指导师

3.农业技术指导员

4.软件项目经理

5.游戏美术设计师

6.游戏程序设计师

7.电子标签工程师

8.三维数字化设计师

纺织品市场分析范文4

服装企业标准制定的意义

从市场大环境来讲,服装企业都面临着走向国际市场的挑战,这一形势的发展将要求企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的企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利用标准化手段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市场的竞争力;从企业自身管理来讲,随着各行业对标准化工作认知不断提高,标准化已成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标准的本身意义来讲,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既然制定标准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那么作为企业,更应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很好地运用标准这一有力武器,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服装企业标准制定相关知识

1.现行服装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在我国,通过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对各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做出具体规定,对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企业应遵照执行;对尚无上级标准的,应当制定产品的企业标准。现行服装产品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包括: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20400—2006《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其中GB 18401规定了纺织品应执行的最基本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和婴幼儿用品的耐唾液色牢度。GB 5296.4规定了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使用说明应标注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其中标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的产品标准、安全类别。GB 20400规定了毛皮和皮革产品中甲醛和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这两种物质的限量要求。

服装行业产品标准一般按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分,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

(1)梭织产品标准:GB/T 2660—2008《衬衫》、GB/T 2662—2008《棉服装》、GB/T 2664—2009《男西服、大衣》、GB/T 2665—2009《女西服、大衣》、GB/T2666—2009《西裤》、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GB/T 22700—2008《水洗整理服装》、FZ/T 81001—2007《睡衣套》、FZ/T 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FZ/T 81004—2012《连衣裙、裙套》、FZ/T 81006—2007《牛仔服装》、FZ/T 81007—2012《单、夹服装》、FZ/T 81008—2011《夹克衫》、FZ/T 81010—2009《风衣》、FZ/T 81014—2008《婴幼儿服装》、GB/T 23328—2009《机织学生服》、GB/T 18132—2008《丝绸服装》等。

(2)针织产品标准:FZ/T 22849—2009《针织T恤衫》、FZ/T 22853—2009《针织运动服》、FZ/T 73005—201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FZ/T 73018—2012《毛针织品》、FZ/T 73020—2012 《针织休闲服装》、FZ/T 73026—2006《针织裙套》、GB/T 8878—2009《棉针织内衣》、FZ/T 73024—2006《化纤针织内衣》、FZ/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GB/T 26385—2011《针织拼接服装》、FZ/T 73001—2008 《袜子》、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FZ/T 73043—2012 《针织衬衫》、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FZ/T 73015—2009《亚麻针织品》、FZ/T 73017—2008《针织家居服》、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FZ/T 73032—2009《针织牛仔服装》、FZ/T 43015—2011《桑蚕丝针织服装》、GB/T 26384—2011《针织棉服装》等。

企业在制定产品标准前,应尽可能收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资料,做好充分的市场分析和信息处理,了解国内是否有该产品的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再根据企业产品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产品特性的标准。

2.服装企业产品分类。将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合理的分门别类有利于产品的系列化,系列化后的产品通用性好,既能根据市场的动向和消费者的特殊要求,及时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可保持企业生产组织的稳定性,因此产品分类是制定产品标准的一个前提条件。产品分类简化产品品种,不仅满足企业制定标准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设计力量。服装产品通常按照织造类型分为两大类:针织产品、梭织产品;按面料类型分为:棉型类产品、麻类产品、蚕丝类产品、毛及其混纺产品等;按照适用人群分为:婴幼儿产品、儿童产品、青少年产品、中年产品、老年产品;按适用季节分为:春秋装产品、夏装产品、冬装产品;按照最终用途分为:衬衫、西服、牛仔服、裙、毛衣、休闲服等。

服装标准的主要技术检验要求

技术检验要求是产品标准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有:检验项目、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

1 . 检验项目。服装产品检验项目主要包括:(1)外观质量:梭织产品中产品使用说明、规格号型、原材料、经纬纱向、对条对格、拼接、色差、外观疵点、缝制、针迹、整烫等,针织产品中的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等,其中产品使用说明应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GB 5296.4制定,这些项目是服装产品带给消费者最直观感觉的要求,应作具体规定。(2)理化性能:纤维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洗后尺寸变化率,洗后外观质量,耐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起球,接缝性能,各种强力类等,这些项目对产品的服用性能有较大影响,应根据不同产品进行规定,其中部分项目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内容,制定时要有规定。(3)其他特殊性能:防水性、吸湿速干性、保温性、透气性、防油性、拉伸回复性能、抗紫外线、抗菌性等,这些项目主要针对有特殊用途的产品,当产品有相关功能时要制定,它能体现产品的独特性和多功能性。

2.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指各检验项目结果的标准值或极限值。标称值或极限值可以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也可以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能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在超前或一定水平上,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要。技术指标低于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为此,企业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尽量考虑选取可以达到的、较高的技术指标。国家也鼓励企业制定严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

3.试验方法。检验要求中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1)引用方法标准:要列出引用的方法标准的编号。引用的方法标准要留意是否为现行有效版本。(2)企业自编的方法:对特殊检验项目如果企业有自己编写的方法要详细说明方法的原理、试验环境、仪器材料、试验程序、计算结果、数据报告等相关内容。

纺织品市场分析范文5

一、年产四万吨高品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项目

本项目是为提高公司粘胶短纤维产品差别化水平,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建设的项目,计划新建年产40,000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生产装置。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我国粘胶纤维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粘胶纤维是传统再生纤维素纤维中最重要的一员,约占其90%以上的产量,其他传统品种如铜氨纤维、醋酯纤维及新型绿色lyocell纤维的产量主要来自日本、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近几年除亚洲地区纤维素纤维保持平稳增长外,世界其它地区都呈下降趋势。粘胶纤维行业属于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减少或退出粘胶行业。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目前世界粘胶纤维生产能力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国,仅中国、印度和印尼的产量就占世界总产量50%。

粘胶纤维的吸湿性、透气性、悬垂性、抗静电性、及易于染色、华贵亮丽等优异的服用性能,是它在化学纤维中无可替代的。目前化纤中的合成纤维普遍受到低水平产能过剩的影响,企业效益纷纷下滑,粘胶纤维由于特有的加工方法及物理化学特性,成为化纤中最具竞争力的品种。十多年来,随着粘胶纤维的优良性能被重新认识,粘胶纤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产品盈利空间相对较大

20__年我国化纤总产量1,629.6万吨,其中粘胶纤维118万吨,占化纤总产量的7.24%,但利润占25.22%。

就目前价位下的盈利空间,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来说仍比较可观,目前,粘胶短纤维的利润空间在2,500元/吨左右,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好于其它化纤品种。高白度纤维、高湿模量纤维与常规品种比较,其价格一直占居优势,高湿模量纤维在国际市场比常规品种每吨高900~1,200元。其属于差别化纤维,市场前景较好。

3、我公司做为国内大型化纤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__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生产龙头企业,顺应市场潮流,选用“九五”科技攻关成熟工艺、设备,开发了高白度粘胶纤维和高湿模量粘胶纤维,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粘胶纤维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国产设备技术基本成熟

短纤设备的开发和改进近二十年来突飞猛进。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人造纤维技术以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为代表,我国大多数企业进行了技术引进。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先进国家进一步完善、改进和创新技术装备,使其生产向着大型化、高度自动化和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一刻也未停止。目前已能生产大部分先进设备,其性能与国外产品基本相当。

由于设备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及计算机应用发展,经过郑州纺机、邯郸纺机、沈阳六零六所等单位的努力,国产化设备有了较大进步。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可成套设计、制造、供应技术成熟的单线年产四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设备。

2、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优势

__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生产龙头企业,多年来坚持走科技发展之路,尊重科学,鼓励创新;每年都涌现出很多科技成果,有的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近几年,股份公司还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共同合作,投入资金研制废气、废水治理工艺与技术,并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废气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__股份公司建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和乙级设计研究所,同时具有较强的设备制造能力。经过消化创新改造的连续纺丝机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让人自豪的是,目前被业界广泛采用并被当作先进技术的德国连续结晶技术为公司自己研发的高温提硝装置(高温提硝法)所取代。试用表明,这种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结晶过程中严重耗能的问题,并能直接获得高附加值的元明粉。通过多项技术改造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而且锻炼出一支能打硬仗、勇于创新的技术团体和管理队伍。

__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企业管理、职工培训、经济实力等有利条件,建设本项目有保证。生产所需原料和主要化工原料中的浆粕、硫酸、二硫化碳和燃煤,本省均有丰富资源,烧碱和硫酸锌在我国也是常用无机化工产品,需求量能保证供应。公司与上述各供应商均有多年的供求关系,信誉很好,可以从原渠道解决。

3、公用工程设施配套更趋合理

该项目建设地点为股份公司第二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形成完善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先前建成投运的热电锅炉系统还有较大的富裕能力,三台75吨锅炉,这为新项目的建设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供水能力及污水处理设施也留有适当的调节余量,新项目建设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余量;另外,原附材料仓库及物理化验设施等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这为新项目的建设节省了较多的投资。

(三)项目建设概况

1、建设规模

生产规模对产品在质量、品种、价格上的市场竞争力影响较大,本项目考虑到设备情况、投资问题和目前我国国情,确定建设规模为年产40000吨。

2、产品方案

在产品方案方面充分考虑差别化、多品种,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考虑市场导向,拟定本项目产品方案:

品种 规格 产量(吨) 备注

高白度短纤 1.67dtex 38mm 30,000

高湿模量短纤 1.33dtex 38mm 10,000

(四)产品市场分析

1、国内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趋势向高档、美观、舒适的方向发展,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高白度、高湿模量等特性纤维不仅可以满足生产高档装饰及服用面料的需求,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高湿模量纤维克服了普通粘胶短纤的缺陷,它的织物在坚牢度、耐水洗性、抗皱性和形态稳定性等方面都大大改善, 能赋予织物美观大方的品质和多彩的风格;高湿模量粘胶纤维成网加工特性好,适宜在湿强要求高的工艺条件下进行非织造布生产,如高压水刺,其后处理加工容易,适宜制作对纵横要求较高的织物。高白度纤维由于其高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卫生用品领域。预计到20__年,我国仅非织造布用粘胶短纤维就需10万吨以上。根据国家到20__年的发展规划,粘胶短纤维,特别是高白度、高湿模量高品质纤维在未来10余年会有一个较大发展。

(2)国际市场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在常规粘胶纤维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品种,满足各种纺织产品的需要。相继关闭了一些生产规模较小、技术较落后、不能治理污染的企业,保留和发展了技术力量强的大型粘胶纤维企业。由此加速了粘胶纤维的技术发展与进步。

虽然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粘胶短纤维生产量在逐年减少,但世界市场需求量在逐年稳步增长,除了用于生产各类普通纺织品外,对具有特种性能的品种如:高湿模量modal纤维,无纺布用纤维,高强力纤维,阻燃纤维和其它差别化纤维的需求量增加较多,说明了产品结构在变化,附加值在增长,粘胶短纤维已经不完全是作为棉花的代用品,而是可以发挥其特有性能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世界著名的粘胶短纤维企业英国考陶尔兹

(courtaulds)公司、奥地利兰精(lenzi/,!/ng)公司、芬兰赛得利(sateri)公司的产品品种的差别化纤维的比例已经超过50%,甚至达到70%以上。

而我国化学纤维的差别化率仅为20%左右,其中粘胶短纤维的差别化率不足20%,应该下大力气,练好内功,从差别化纤维开始抓起,努力创出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我国纺织品在世界贸易中应有的地位。高白度纤维、高湿模量纤维等高品质粘胶短纤维属国外紧俏产品,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出口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较好。

综上所述,未来国际市场的需求还是很稳定的。同时,由于新品种的出现,需求量还会增加。

(五)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4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2,50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496万元。

(六)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4个月

(六)效益测算

本项目建成后公司每年新增30,000吨高白度粘胶短纤和10,000吨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生产能力,预计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年均销售收入72,746万元,销售利润13,480万元。

二、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

本项目是为提高公司氨纶纤维产品差别化水平,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氨纶产品的需求,计划新建年产12,000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生产装置。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氨纶国际上通称为spandex,又称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是一种高弹性纤维,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业化生产,上世纪末,世界氨纶纤维产量仅有12万吨,我国氨纶纤维的生产量也只有1.5万吨。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技术的推广,氨纶的生产和消费得到了强劲地推动,尤其是近几年,更是迎来了氨纶纤维生产和消费的飞速发展,至20__年年底,氨纶纤维的全球产量已达40余万吨,我国的氨纶纤维产量已达23万多吨,占世界总产能的一半以上,但产品仍呈供不应求态势。

氨纶纤维具有优越的高弹性和弹性恢复率,弹性伸长率高达400~800%,当伸长率为500%时,仍有大于95%的弹性恢复率,这是其它纤维所无法比拟的。氨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弹性织物,如运动装、时装及其它弹力薄型织物等,是发展高档弹性纺织品不可缺少的特殊纤维,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近期以来,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对氨纶纤维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对弹性要求外,还根据不同的用途,对氨纶纤维提出了诸如耐氯性、耐高温性、抗氧化性等不同要求,因此,差别化氨纶纤维应运而生,以满足各类纺织品的特殊需要。目前,国内的差别化氨纶纤维年需用量约15万吨以上,国内年产量约为10万吨,年需进口约5万吨。因此,尽快发展差别化、多功能氨纶纤维以满足国内外扩大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__股份有限公司粘胶纤维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面对新的发展契机,公司不断追踪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分别于20__年9月和20__年11月建成了年产6000吨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的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形成了差别化氨纶纤维年产6000吨的生产能力。生产品种主要是20d、40d、70d及140d~560d的差别化氨纶纤维。投产后,由于采用了连续聚合生产工艺,产品的各项性能具有较强的优势,成为仅有的能适应经编需要的几个品牌之一,因而,产品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不能适应经编需要的产品。为了充分利用氨纶项目建设和生产管理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优势,公司决定建设年产1.2万吨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

本项目引进国外关键工艺主机设备,采用的连续聚合、干法纺丝生产工艺是当今世界上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其生产规模也有利于改变目前国内氨纶生产普遍偏小的局面,其产品品种符合市场需求并可随市场变化不断改变,从技术上看也是完全可行的。

公司地处中原,交通方便,具有区域优势。企业经济效益较好,生产技术及管理能力强,具有较丰富的建设经验。

(二)项目建设概况

1、建设规模

氨纶企业的建设规模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逐步发展而确定的,国外氨纶企业规模过去一般为500~20__t,少数达3000t或以上。自本世纪以来,由于技术进步,质量与利润也在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建设规模一般6000t/a以上。

我国氨纶生产起步较晚,20__年以前,生产厂家规模小、成本高、技术含量偏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多数工厂的生产规模都有较大提高,我国最大的氨纶生产厂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现产能已达到20500t/a,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公司拟建设的连续聚合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其建设规模为年产120__吨差别化氨纶纤维。

2、产品方案

20d有光丝或半透明 4000吨/年

40d有光丝或半透明 6000吨/年

140d~560d有光丝或消光丝 20__吨/年

以上品种20d、40d、140d~560d均能作经编、纬编,筒子之间的打卷张力误差范围不超过3%,筒子之间的伸长变异系数不超过8%。

根据选用的先进技术与装备,宜生产有竞争能力的差别化、功能化纤维,适应高档纺织品的要求,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本项目通过工艺调整、改变添加剂和工艺参数,生产线尽可能柔性化,即可生产普通氨纶又能生产细旦、超细旦和粗旦以及其它具有抗菌、耐氯、远红外、吸湿排汗等特殊性能的 差别化氨纶纤维。(耐氯氨纶纤维是指在有效氯浓度30ppm的氯水中侵泡6小时后强度保持率在90%以上的纤维,普通氨纶纤维在50%以下。)

(四)产品市场分析

1、国内外氨纶生产情况

由于氨纶作为六十年展起来的纤维新品种,具有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生产装置的建设发展非常迅速。据初步统计,20__年全球年产量约41万吨,其中中国、韩国及美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80%左右。

在目前全球5大氨纶生产地中,美国和日本发展最早,韩国主要兴起于90年代中后期,是目前第二大氨纶生产国,欧洲发展也较早,我国大陆氨纶纤维发展较晚,但是目前总产能及市场需求已跃居全球第一。

美国氨纶生产企业主要有杜邦(dupont)、拜耳(bayer)和兰蒂奇(radicispandexcorp.)三家公司,工艺路线不同,杜邦、拜耳采用干法纺丝,兰蒂奇采用化学法纺丝。美国的氨纶消费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欧洲氨纶市场约占世界氨纶市场的五分之一,主要生产国有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产品主销欧共体市场。

近几年,世界氨纶市场需求强劲,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氨纶生产中心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成为投资热点,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我国氨纶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9年产能还只有6000吨,但从1999年开始,我国大陆进入了氨纶生产的投资高峰期。20__年,由于烟台、连云港等厂的扩产和华峰、林克森等厂的投产,产能迅速增至15400吨/年,20__年更是增至25100吨,占世界总产能的11.58%,到20__年产能增至18.31万吨,到20__年底,中国大陆氨纶产能已达到23万吨,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氨纶生产国,预计到20__年产能将达到35万吨,将占全球60%以上的产能。

目前我国大陆已有氨纶生产企业28家,合计产能23万吨/年,其中干法纺丝企业21家,合计产能20.6万吨/年,占总产能的89.57%;熔融纺丝企业7家,合计产能2.4万吨/年,占总产能的10.43%。

考虑到部分企业公开产能偏大于实际产能(或生产规格小于产能计量规格)、部分企业虽已投产但难以正常开车的情况,目前氨纶的实际产能要比公开产能偏小。

(2)国内外氨纶需求情况

世界上氨纶大部份用在针织品、时装、运动装、带类及弹性织物等,今后的用途还会更大,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氨纶市场一直稳步上升,若以10%的速度增长,预测至20__年世界需求量约为60万吨,前景较好。

近几年我国大陆氨纶需求量增长较快,使氨纶进口量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输入市场。至20__年,我国大陆人均氨纶表观消费量增至0.0292kg/人,已接近全球的人均消费量0.033kg/人。

过去几年我国大陆氨纶需求量增长率都保持在40%以上,但随着基数的扩大和市场的逐渐饱合,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但增长率仍有望保持在15%左右。按此增长率推算,20__年需求量将达30万吨,20__年将接近35万吨,期间将有每年约3.0万吨左右的需求增长量。

我国大陆氨纶消费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三大纺织发达省份,约占总量的80%左右,其他如福建、山东、上海、河北、河南、等省份氨纶用量也相对较大。江浙对氨纶消费以机织面料为主,其次织袜、毛衫、经纬编;广东则以经纬编、机织为主,其次为织袜、毛衫和织带等。

最近几年,我国大陆机织、纬编、经编、包纱(包芯和包覆)、织袜、织带等产业都处于产能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的阶段,氨纶类纺织品的研发方兴未艾。

我国氨纶市场需求出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纺织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氨纶及其制品的新工艺、新技术也不断涌现,特别是杜邦“棉+莱卡”技术理念的大力推广和逐渐深入人心,引领了现代服饰消费时尚的潮流,使纶除针织品、内衣、运动装等传统应用领域的氨纶用量继续扩大外,经编布、纬编布、休闲、休闲装、弹力牛仔、高档成衣等新兴应用领域的用量也在迅速增长,成为氨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氨纶产品的优良性能及产品开发为众多应用提供了可能,特别是细旦、超细旦纤维及耐氯、耐碱、抗菌、抗紫外线、远红外放射、高吸放湿等功能化纤维的开发,为氨纶扩大应用、增加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能。三是氨纶市场技术、装备、工艺的逐渐成熟。随着氨纶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氨纶生产技术在原有引进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差别化、功能化方面与美国、日本等还存在差距。本项目将生产的差别化氨纶纤维,国内市场很有发展前途。

(五)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48,000万元。

(六)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8个月

纺织品市场分析范文6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

人民银行

19月来首提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1月12日晚间宣布,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自2008年6月7日后近19个月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近期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急剧放量及通胀预期加大是央行采取这一举措的重要原因,而准备金率的上调也可能预示着加息的提前到来。

淮滨点评:

日前传出央行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真令人有点久违了的感觉。在金融危机之前的岁月里,提高准备金频频被央行作为控制银根的手段,时隔19个月重新被金融权威机构启动,难免有让人耳目一震的感受。虽然只有零点五个百分点,但也许这是国家货币政策的一个新的转折。说转折可能有点过,至少应该是适度宽松政策的重心移动,也就说,如果去年货币政策主要显示“宽松”,而今年“适度”则是主题了。去年底CPI已经转正而且呈现上升走势,通货膨胀预期不能不防。据说,2010年国家对CPI的控制目标是4%,这属于温和型的低度通涨,对宏观经济的风险性不大,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适度提速。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深度调整,还有金融管理部门能否有效地控制好信贷规模和增长的节奏,真正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控制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从行业角度观察,包括原料、动力、劳力等各项要素成本似乎都有往上走的趋势,而出口市场和国内消费恢复与增长的速度显然赶不上要素成本增长的程度。如果过去的一年,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低迷“倒逼”着产业结构调整,而今年应该是资源、环境与市场需求多重压力逼迫着行业要进一步加大调整的力度。尤其是相对抗风险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不少还处在元气尚未恢复的状态,又缺乏政策的阳光普照,国家货币政策的趋紧取向,预示着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依然还是问题。我们期待着困难中的中小企业要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招数,好的大企业也要伸出友谊的手拉一把,政府的政策要真正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的向中小企业倾斜而且一定要落实,行业组织的服务也要把重心向中小企业转移。纺织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是以尽可能多的企业生存发展作为前提的,这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工信部、商务部

2010酝酿纺织服装下乡

近日结束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透露,2010年,随着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进一步转向“扩内需、促销费”,工信部将扩内需的目光投向了农民。按照工信部的计划,2010年,除了扩大既有产品的范围,还将着手推动建材下乡、信息下乡、宽带下乡、启动轻纺等消费品的农村市场等一系列措施。商务部也已经明确表示,纺织品也有望与“建材、家居、家纺”三个产业捆绑“打包”,推向农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