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遥感技术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遥感技术的意义

遥感技术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 节能设计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和而不同”是当今世界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 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才能维持城市的生命力。“因此,如何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其他建筑设计要素来做好城市建筑设计, 这是需要建筑师们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一个城市的特色,应该是其地域文化与具体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 使得建筑与人的活动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在建筑设计中, 单方面的强调建筑设计的本身,而把建筑文化的本身给忽略了,这样使建筑失去了良好的效果,即便是建筑再豪华和宏伟,然而整个建筑给人们印象却是相当平淡,同样也失去了原来的价值。从这一点讲,建筑设计就不仅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还应该包括对建筑周围空间环境的设计,对城市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而后者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建筑本身的设计。

一 以整体性设计为原则进行设计

城市建筑是人民生存空间权利的场所之一, 也是提供给公众一个“文明生活方式”的空间。因此现代社会城市文化趋同的趋势正在加速,这是目前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地区界限的打破,但这并不等于抛弃特色。

建筑的整体性,包括建筑尺度的整体性,建筑开放空间的整体性,建筑色彩的整体性等等。城市建筑的整体性,从塑造城市个性、特征的要求出发,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等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建筑的风格甚至伴随建筑物的建筑小品等做出总体设计布局与构思。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二 遵守建筑设计的演变规律

在城市建筑设计中, 应注意到新建筑与旧建筑和谐共生,共同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对于那些大拆大建、不断制造短命的垃圾建筑,不仅没有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巨大的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浪费。这是与提倡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应当注意到,纵观城市与建筑的演变过程,偶然中有必然的规律,城市与建筑对历史的超越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离不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一个完整的城市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以建设完成的,建筑师要做的,就是试图找到城市和建筑演变的规律,潜心做大量基础性工作,慢慢积累,而不是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如果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标志性建筑,到最后,将会失去城市建筑的核心,变得没有标志,也没有其建筑内涵,使得建筑失去了作为城市传统信息文化载体的地位。

一个城市的历史性建筑是其历史文化特色的点睛之笔,在保护历史性建筑的同时, 新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其对周围历史古建筑的影响,尽量做到少影响甚至不影响到古建筑。还有,在修建新建筑时要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与进步,在追求奇特的同时强调高雅,讲究文化品位,追求地方特色。大部分城市建筑为了达到设计上的高品位,必然要在处理建筑形式语言与功能上下功夫, 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与现代观念的多元化,实现本土现代主义设计,创新发展本土设计理念,这是世纪之交城市建筑领域的主流,在新的主流还没到来之前,这一本土性质的现代主义建筑还将继续下去。

三提倡建筑以节能设计为中心

建筑节能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另一部分就是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来节约能源。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的庞大工程,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一般的房子里, 30%的热量从窗户跑掉了。如果选用双层玻璃,中间再充上惰性气体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热量散发。35%热量从墙体散发如采用隔热材料,增加保温层,节能效果就很明显。

我国处于建筑业迅速发展时期,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也已处于非常紧迫的关键时刻。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 而目前我国建筑业直接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例已经达到30%,并还有上升趋势,这些数据的表明,建筑能耗已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节能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因此,发展建筑节能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①可以缓解能源的紧张局面。

②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建筑采暖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酸雨、粉尘等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提倡建筑节能,将有效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③发展生态节能建筑是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因此,应该首先从建筑设计入手,根据地域的不同,积极开展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去,使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节能建筑。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自然和谐的建筑设计理念

城市建筑,由于其与人日常生活行为紧密,所以设计功能因素必须以人为本,从居住行为出发,一般包含着睡眠、学习、教育、休闲、娱乐、健身、交往、收藏、清洁、饮食、停车、工作等功能,其他可能还有出租、招待客人、房屋买卖。 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在欧洲,大量可见的是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 这些建筑并非出自大师之手, 而建筑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这些建筑并非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们源自人的需求,源自当地的条件。这些建筑都是采用当地非常普通的材料,但同样满足了人们居住所需功能, 数百年的建筑并没有影响人们现代化的生活。而一些人不顾国内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过来。一定要采用欧洲的大理石,外墙都要贴面砖,因为有了空调就忽视建筑的保温节能,盲目采用大玻璃窗甚至玻璃幕墙。如此发展, 将会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应当说,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 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接当地的历史脉络,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当地的特色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们继承和发扬的建筑设计理念。

五结语

为此,现代的城市建筑更应该要将城市建筑中的各个因素相应的结合起来,有效地把建筑风格融合到城市的环境中去设计,创造一个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城市建筑的发展也是塑造城市新特色的重要条件,做到建筑、人、环境三者为一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吴清霞;;对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 杨应忠.论现代城市建筑的相关设计理念[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遥感技术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测绘工作;遥感技术;基本流程;完善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258-01

1、遥感技术的含义

遥感技术顾名思义是通过相关设备对被监测事物进行遥远的感知而获取相应监测数据的一种测绘手段。其最关键的装置在于传感器。遥感技术通过传感器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并且获取信息数据,再利用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地面,利用计算机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对所要监测的事物获得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信息。从遥感应用上看,遥感技术是多种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它的学科基础是建立在空间信息技术上,同时将测绘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因而遥感技术综合了当前各学科的优势,是一项先进的测绘技术。

2、遥感技术应用于测绘工作的基本流程

2.1 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就是将航摄仪安装在飞机上,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对地面进行摄影的过程。测绘航空摄影是指获取指定地区的航摄资料,用以测绘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平面图或正摄影像图;识别地面目标和设施,进行资源调查等。航空摄影测量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几个阶段。

2.2 立体测图。以前航空摄影测量立体内业测图常用的是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全数字摄影测量已广泛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立体内业测图。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从影像(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以数字方式提取所摄对像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分支学科。包括计算机辅助测图(常称为数字测图)与影像数字化图。

立体测图的基本流程:①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成果和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②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进行加密、创建立体模型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就是用计算的方法,根据航摄像片上量测的像点坐标和少量地面控制点坐标,采用较严密的数学公式,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用计算机解算待定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方法有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目的是为影像纠正、数字高程采集和航摄立体测图提供定向成果。主要成果是像片定向点大地坐标和像片的外方位元素。涉及资料准备、内业加密点的选点观测、相对定向、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差计算、区域网接边、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提交等环节。③设置测区模型参数 测区参数包括测区目录和文件以及一些基本参数。④立体相对的定向 立体相对的定向包括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A 内定向:系统自动对左、右影像进行内定向。目的是建立数字影像与所摄物体表面相应的点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提取数字影像中的信息;B 相对定向:定向过程中不考虑相片的绝对坐标及姿态,仅恢复摄影时两张相片的相对位置和姿态,这样建立的模型称为相对定向模型;C 绝对定向:在相对定向基础上,再对相对定向模型进行整体的平移、缩放、旋转,达到绝对位置。引入外方位元素进行模型定向(用解析的方法处理立体相对),恢复地面目标的空间坐标。

2.3 数字化编辑。对数字化测图产品进行外业核实工作、对新增地物进行补测。航片是特定时期的航摄影像,不能体现近期变化的地理要素,这就需要人工进行传统的野外测量,并把野外测量结果添加到已完成的测图成果。根据不同要求运用相应软件进行数字化编辑成图。立体采集的只是各种地理要素的线化图,采集完成后需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地理要素的整理、归类、符号化等工作。检查验收。数字化编辑的成果需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数据精确度及完整性等检查。生产单位检查验收后的成果需专门的质检机构进行详查或抽查才能获得最终的测量成果。

2.4 数据整理、入库。

3、完善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3.1 GPS定位技术

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不断进步,逐渐成熟。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如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GPS定位技术等,为地籍测绘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最常用且具有一定名气的是GPS定位导航系统,在地籍测绘中也占据重要的位置,它可以遥感测绘地质情况同时还可以用来进行不同项目的摄影测量。测绘工作中,首先设置大地参考点,然后使用装载在无人机上的GPS 设备测量波相位差分。使用这种方式得出的测量结果十分具有精确性,在一定测量工作范围内可以将精度控制在±3~5cm之内,足以应对当前的空中三角测量。装载在卫星上的GPS设备精确度也十分可观,例如美国的Landsat一5,精度可以达9~~lOm(垂直方向定位精度)。目前,GPS定位技术在建筑测绘以及航空遥感测量中都有应用,未来GPS定为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PS技术也会更加成熟,呈现更加开阔的前景。

3.2 双频GPS技术

通过对 GPS 技术实践的总结,以建筑物变形遥控监测及振动测绘作为应用实践对象。目前 GPS 测量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类时变系统的遥控测绘。根据其监测对象的特点,有三种不同作业和监测模式:周期性重复测量、固定连续 GPS 测站阵列和实时动态监测。对于桥梁的变形检测主要是第三种的实时监测 T 程建筑物的动态变形。这种测量的特点是采样密度高,例如 1 秒钟甚至 0.1 秒采样一次,而且要计算每个历元的位置。本文重点讨论并分析一种双频GPS 单历元算法。该方法又被称为双频 P 码伪距(或高精度 C/A码)法。即利用双频 P 码伪距(或高精度 C/A 码)观测值,利用单历元数据先通过确定宽波模糊度,进而确定 Ll、L2 模糊度的动态定位算法。该算法对初始坐标精度没有特别要求,单点定位的值就能满足要求,因而此方法可以用于高动态的情况。

3.3 利用遥感技术制作地籍图

所谓遥感地籍图的制作,即在计算机制图的环境下利用遥感资料编制出所需的地籍图,这是遥感信息在地理研究和测绘制图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制作地籍图的技术流程主要体现为: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影像源,不同的数据源有不同的特性,所以提取信息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常用的遥感影像有Landsat-TM、SPOT、QuickBird等。其次需要选择某种遥感软件进行影像的几何纠正和影像的配准,目前常用的遥感软件有ERDAS、ENVI、PCI GEOMATICA等。然后是遥感影像的融合,通过影像融合,希望既突出其中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又能保持良好的光谱特征。还可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线性拉伸、灰度变换等增强处理,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突出图像的细节部分,利于影像判读和量测。最后通过目视解译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将不同地物的形状和各个区域的范围从遥感影像上提取出来,即形成矢量文件,提取过程中,地物类型可参照地籍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进行。

4、结束语

总之,当前在遥感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各类测绘过程中,其自身技术所带来的效果极为明显,同时,遥感测绘技术也是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够直接贯穿于整个测绘工作的全过程,可以高速度、高质量的测绘地图,为将来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 钱峰,试论测绘工作中测绘遥感的应用[J],科技风,2013,(12).

遥感技术的意义范文3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鲁东南丘陵与苏北黄海平原交接地带,多数为低山丘陵区,自然植被较差,植被覆盖率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特别采矿业、修路、窑厂、电厂、经济园区开发等开发建设项目,致使地貌被破坏,废弃的砂、石、土、渣乱堆乱放,大量的废渣流入河道,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重新遭到恶化。为防止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我县水利局水土保持试验站积极催报水土保持方案,对方案编制人员深入勘测了解,有针对性的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情况录入系统统计编号管理,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实施和验收信息进行跟踪管理。

一、概述

为防止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把好“审批、收费、监督”三关,不断加强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对凡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建设项目,我县水利局水土保持试验站积极催报水土保持方案,同时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矿产开采、经济园区开发、热电厂及道路建设等项目的方案编制,各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点放在那里,需要方案编制人员深入勘测了解,有针对性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落实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重点,科学合理编制和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既能体现编制者的水平,同时又能保证项目建设施工后不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传统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不仅造成信息资源浪费,而且不能快捷、全面,查全率不高。水土保持数据信息上报系统是在单机不连网的情况下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情况录入系统统计编号管理,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实施和验收信息进行跟踪管理。信息录入完毕后可把水保方案的编制信息导出成一个文件,在上报时候把该文件已经水保方案的文本等相关信息一起上报给监督部门审批。已经导出的水保方案可直接导入到系统中开始跟踪管理。

二、使用流程

主要流程为:用户注册登录系统填报数据保存上报数据省级用户注册登录系统查看所辖县级用户的上报数据审核(通过/不通过)。其中,各个过程中,用户可以方便的完成注册、登录、数据填报、进度查看、数据审核、数据复合、数据终审和数据导出等工作。系统可以在采集数据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有效性上发挥重要作用,非常适合保障水土保持规划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三、总体功能

录入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信息。系统自动对项目进行编号,统一管理,保障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数据的真实。用户登陆后,可以对本区气象、水土流失和保持现状、土地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进行在线填报。填报后,在审核之前也可以对错误数据进行相关必要的编辑和修改。而未通过审核的数据,会被标记,用户再次修改后才能上报。

2.查询功能

可以按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时间、项目名称、水土保持方案名称、建设单位名称、项目的规模、项目和水保措施的资金投入情况进行查询。用户可以进入系统操作界面,实时可以查询填报进度。省级用户可以对上报数据进行审核,掌握本县数据填报进度和质量。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点击“通过审核”与“不通过审核”来评价上报数据结果,还可以给出审核意见,以便上报用户进行合理修改。通过的上报结果还要上报复核,复核过程与初审流程类似。

3.统计报表功能

打印输出项目特性表,按不同的查询条件对查询的结果进行打印。对相关重要信息,如“审核通过”、“审核未通过”、“复核通过”、“复核未通过”等内容可以运用不同颜色、字体、特殊符号加以区分,方便相关工作人员的查询。

4.数据的导入导出

对已经录入系统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信息、开发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等进行导出用于信息的上报。监督部门接到上报的文件后按水土保持方案的名称导入预防监督系统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等步骤进行跟踪管理。通过查看填报进度,切换标签或统计页面,可以实时查看各类信息填报进度并导出。

5.编制单位的信息管理

对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方案编制单位的基本入库统一管理,为资质单位的审核提供数据的依据。对采集数据及时上报,对初审和复核数据及时上报复核结果,切实保障各类数据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操作,实现系统资源和相关工作的高效、合理进行。

结语

传统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不仅造成信息资源浪费,而且不能快捷、全面,查全率不高。“水土保持数据信息上报系统”是夹谷山 “数字水土保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监督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信息的支持。系统实现了对各个方案编制进行统一管理,方便水土保持方案录入和上报方案的数据信息,分类统计各个编写的水土保持方案,编辑、打印输出、浏览水土保持方案,减少现运行系统的录入工作量。加强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对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建设项目,我县水利局水土保持试验站积极催报水土保持方案,同时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矿产开采、经济园区开发、热电厂及道路建设等项目的方案编制进行合理改革,明确水土保持数据信息上报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编制并且科学合理的编制和落实水土保持方案,防止开发建设项目造成人为的新的水土流失,为水利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董春元.强化水保监督执法 防治人为水土流失[J].中国水土保持,2001,(7).

[2]齐传富 梅仑 做好淮委信息化数据库建设的探讨[J].治淮,2006,(1).

[3]李宝林.建立数字档案馆一体化管理[J].治淮,2003,(7).

遥感技术的意义范文4

对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层流通风手术室感染率没有减少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上风向污染可能是关键原因,并对暖通界的不同的观点给予复信和评议,探索用低成本低运行费的空气无菌卫生技术替代高投入、高运行费的层流净化技术。

关键词

低紊流置换流层流送风?紊流送风

上风向污染?感染率

Abstract

More and more medical statist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did not reduce infection rates, the upwind pollution could be the major cause. Comment on different opinions of the HVAC circl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replacing the high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cost Laminar flow purifying technology by low cost Air aseptic health technology.

Keywords

Low-turbulence displace laminar flow

Turbulent air?Upwind pollution

Infection rate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2.08.011

自1961年胯关节置换手术之父—英国约翰查恩利医生(John Charnley,1911-1982),在英国Wrightington[1]医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空气由上向下流动的全新风空气过滤手术仓(greenhouse)以来,空气无菌洁净技术逐渐在世界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被应用到手术室的空气污染控制中,特别是采用高效过滤的层流和紊流空气无菌技术。同时,40多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外科医生,孜孜不倦地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各种空气无菌技术,调查层流空气环境、紊流空气环境和普通空气环境与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的关联,尽一切可能降低手术感染率。

2008年,国际外科年刊杂志刊登了德国Brandt等6位医学博士的《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整形和腹部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无改善》 的统计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对德国55所医院63个手术部,2000~2004年间的99230例手术感染率与空气净化方式的统计调查。这项研究是近几年来这一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大样本医学统计研究,其研究的结果与美国政府卫生管理部门CDC的没有看出层流手术室对预防感染有什么益处的结论相似,也证实了美国ASHRAE对手术室气流形式与局部污染的理论研究。Brandt博士的研究在德国和中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10年10月,新西兰骨科学会发表了对11年62596例关节置换手术的感染率调查报告,发现层流手术室感染率比普通通风手术室高出1倍以上。2011年1月国际骨关节外科杂志刊登了新西兰G. J. Hooper教授对新西兰全胯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最新的医学统计研究,结果发现总共88311例关节置换手术的深度感染率,在层流手术室进行的30909例手术的感染率比在普通手术室完成的57402例手术的感染率高出三倍,因此质疑使用高成本的层流净化系统没有益处。

2003年,美国暖通界通过流体动力学和空气污染物分布的理论研究发现了层流手术室手术切口部位污染率高的问题,并且作为专门的一节写入了美国ASHRAE的《医院HVAC设计指南》。这一理论研究已经预示了可能出现层流手术室感染率高的报道,并在理论上指导美国医院的通风空调设计采用换气次数少,气流组织佳,节能和卫生的空调通风系统。这一研究也是美国2008年《卫生保健设施通风标准》的技术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暖通界一些学者不仅还没有从这些有价值的医学应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层流技术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吸取经验教训,反而对这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重要的医学应用研究持否定态度,甚至赞同“Brandt等6位医学博士和医护人员没有研究层流装置的资格和研究方法存在重大错误”的观点。本文就暖通空调杂志2010年第5期刊登的德国塞普博士的信和2010年12期刊登的《复信和评议德国手术感染控制措施的讨论》中的如下观点进行讨论:

1.Brandt博士等医护人员没有资格评价层流空气技术的效果;

2.Brandt博士的研究显示出最重大的方法错误;

3.低紊流度置换流层流送风天花系统对预防感染有效。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对层流技术与手术感染率关系的广泛的讨论、总结,将有利于我国医院高效过滤空气无菌技术的正确定位、合理应用和科学发展。

一、德国Brandt博士的有关层流手术室感染率高的研究简介

欧美合办的国际外科年刊杂志在2008年11月第248卷第5期刊登了德国Brandt博士等6位医学博士合著的医学统计研究文章《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整形和腹部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无改善》。这项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调查整形手术与腹部手术,研究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的空气(不论是紊流还是经(垂直)层流引导)对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

遥感技术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环境保护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顺应实际需要的不断高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层出不穷,又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卫星遥感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等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测方面,更是作出了很大贡献。卫星遥感技术在水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动态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重大环境事故的跟踪监测及重要工程项目的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中,对卫星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1、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主要包括水体富氧化监测、水体热污染与废水污染监测及泥沙污染监测等:(1)水体富氧化监测。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在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监测,张穗等人通过叶绿素浓度遥感解译方法并结合叶绿素及总氮、总磷等特征提出了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2)水体热污染与废水污染监测。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厂排放的废弃热水,对水体生物及水体附近农作物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对热水污染的监测,而在这一方面的探测,多是通过红外传感器来实现,探测图像中对于热污染的排放情况、温度分布及具体流向都有清晰显示。而在废水污染监测方面,可用热红外方法并基于温度差异来测定,但多是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3)泥沙污染监测。泥沙污染会提高水的反射率,出现红移状况,而0.93微米之1.13微米范围附近的水体有强烈的红外辐射吸收特点,在降低反射通量的同时,会遭受到水分瑞利散射效应的干扰,因此不是最佳的悬浮泥沙浓度判定波段,而最佳定量波段应为0.65微米之0.85微米之间。另外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遥感信息的仿真模拟与分析,可获取叶绿素浓度及海表面、海流循环模式或海冰运动等温线分布等影响海洋生物与理化过程的相关参数。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全天候、大范围进行对海洋污染的监测,并且卫星遥感技术目前也已在海洋渔业中渔情预报与分析方面应用广泛。

2、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对臭氧层的监测、对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对有害气体的监测、对沙尘暴的监测及对城市热岛效益的监测等:(1)对臭氧层的监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已有通过臭氧制图光谱仪进行对臭氧层的卫星监测。胡顺星等人通过激光雷达进行了高度范围为对流层2千米至4千米臭氧层的监测,并取得较好成效。(2)对大气气溶胶的监测。传统的地面观测在气溶胶空间的变化趋势与具体分布方面的反映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而卫星遥感技术的高分辨率特点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毛节泰等人通过对地面光度计测量与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测量结果较为接近,但地面遥感所覆盖的地面观测空间有限,而这一点又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来弥补,所以卫星遥感技术完全可替代地面遥感进行对大气气溶胶的监测。(3)对有害气体的监测。有害气体对人体及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于自然生成或人为生成的有害气体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有害气体监测对大气污染情况做间接分析。王雪梅等人将污染气体信息与概化为水体、植被等基本信息类型的线性集合做叠加,从卫星数据来进行对有害气体累加浓度信息的直接定量提取。(4)对沙尘暴的监测。通过EOS—Terra/MODIS数据,章伟伟等人对MODIS传感器通道特点及沙尘暴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叠加分析法进行对沙尘暴的监测。而范一大等人基于NOAA/AVHRR数据而采用的沙尘暴信息密度分割法与所提取的沙尘暴信息也取得显著成效。(5)对城市热岛效益的监测。通过热红外遥感进行地物辐射温度测定来推导与探测热岛效应差异及热源。马跃良等人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并基于LandsatTM/ETM+热红外波段数据,进行地表温度的定量计算,并对热污染情况进行探测。

3、地表监测方面的具体应用

地表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有对地面污染的监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及对城市绿地的调查:(1)对地面污染的监测。在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对地面污染的监测时,可对地面污染分布范围进行圈定,并作出规划性的地面污染预防措施。如煤炭自燃隐火监测中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相关部门单位结合地面红外测温仪及航空红外扫描仪,并基于细微的地表温度差异来实现隐火区圈定,并作出燃尽区与燃烧区的区分,同时对隐火的蔓延规律与具体方向做出分析,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保障。(2)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就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领域,满足了城市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研究的动态多时段遥感图像资料的需求。通过对不同时段的同一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进行分类,进而获取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为实现对土地覆盖的动态监测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史培军等人通过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所得的不同时段同一区域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以及空间过程作了分析,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方面做出贡献。(3)对城市绿地的调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可实时准确地得到城市绿化覆盖度信息及绿地分布情况,对绿地景观的布局、种类及具体组成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石雪冬等人通过RS技术与GIS技术的综合应用,探讨了城市绿地数据的提取方法,而刑诒等人则通过遥感监测实现了对城市景观生态变化的动态分析。

遥感技术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中药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及益气活血通络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7.44 g·kg-1·d-1)、中剂量组(3.72 g·kg-1·d-1)、低剂量组(1.86 g·kg-1·d-1),并设正常对照组。8 w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具有相关性,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清no、血浆et,从而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关键词】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中药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其微血管病变发生,而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作为一对具有拮抗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质,是协调血管张力的关键〔1〕。前期研究表明,益气活血通络方药能够提高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调节血清胰岛素、c肽的分泌、降低坐骨神经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2~5〕。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探究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旨在揭示该方药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药品

链脲佐菌素(stz)(美国sigma公司)。益气活血通终方药由黄芪、桂枝、葛根、水蛭等药物组成。no硝酸还原酶法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批号:20091112),血浆t放免试剂盒(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批号:091105)。

1.2 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选用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20~240 g,由吉林大学实验中心提供。适应性喂养1 w,禁食12 h后,按60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用ph4.5 0.1 mol/l枸橼酸钠缓冲液稀释),72 h后由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凡血糖>16.7 mmol/l者纳入实验。其余达不到标准者剔除。将入选的模型动物随机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以体重、年龄、血糖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

1.3 给药方法

中药组分别给予7.44、3.72、1.86 g·kg-1·d-1灌胃;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灌服相应容量的蒸馏水。给药8 w。

1.4 指标检测

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肝素抗凝,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fasco3010检测(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取血1.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置-20℃冰箱。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取血2 ml,注入含10%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钠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试管中,用力摇匀,4℃,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数据以x±s表示,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各组大鼠no、et含量比较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no含量降低、e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no、et含量有显著差异(均p<0.05)。见表2。表1 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表2 各组大鼠no、et含量的变化

3 讨 论

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表现为高黏滞综合征,包括血细胞和血浆两个方面。血细胞的变化为红细胞比积增加、聚集性增强、变形能力降低等。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使红细胞膜血红蛋白糖基化,携氧能力下降,内皮细胞缺氧损伤,et生成增加,no生成降低,引起微血管持久收缩、痉挛,血管平滑肌增生,血管狭窄,加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et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而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益气活血通络法方由黄芪、桂枝、元胡、水蛭、地龙、生地组成。具有养阴益气、活血化瘀的功用。高血黏度导致低灌流状态以及内皮功能损伤,从而导致循环障碍使血管并发症发生,因此,改善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预后有深远的影响〔6〕。以往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增加周围神经的供血和营养、抑制坐骨神经的纤维脱髓鞘和轴索萎缩、提高传导速度〔7〕、改善不同切变率下血液表观黏度、降低血浆黏度,使各级血管的血液流变性普遍趋于正常〔8〕。

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及刚性指数、no、et的含量均发生改变;益气活血通络方药能改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及刚性指数,提高血清no含量、降低血浆et含量,可以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卫重娟,程 焱.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医学综述,2009;15(16):247881.

2 张文风,苏 鑫,赵书锋.益气活血通络法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8;25(6):734.

3 张文风.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c肽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989.

4 张文风,苏 鑫,粟 栗.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ages的表达及益气活血通络方的干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3:568.

5 张文风,朴今哲,苏 鑫,等.从血液流变学和神经传导速度评价益气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干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43940.

6 张一娜,璀 璨,张亚清,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j〕.中国微循环杂志,2002;6(3):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