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1
关键词 城市设计城市街道边缘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相关概念解析
1.1 城市街道
街道在辞海的解释是“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1]。城市街道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不同的街道在市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的作用不同。本文主要是对于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构成以及有关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并且以街道步行空间为重点。
1.2 边缘空间
边缘空间是靠近界线的或者两边的部分空间[2],身处的区域是边界两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边缘空间属于空间属性的范畴,而边界则是属于界面属性的范畴。再按照空间连续性以及区域整合性的角度划分,边缘空间也可被称作过渡空间或者中介空间。
1.3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包含了人行道以及绿化带,此外还有建筑周遭空地等等过渡性区域。这一空间区域在城市街道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为这一空间是属于行人的,象征着城市活力。边缘空间如若设计的好,便能够使人们乐于驻足在城市公共空间,是提升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重要方法之一。
2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质量的评价标准
不可否认,城市设计并不是纯粹的科学,因为其中掺杂了个人好恶的因素[3]。因此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质量的评价标准也不可避免地掺有个人的好恶。
假如我们仅仅考虑人们在特定区域的城市生活,先假设这个特定区域的大部分人其价值观、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差不多,就不难发现他们的喜好也差不多。如果户外环境质量好,那么人们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驻足停留,从而进行一些诸如散步、运动、晒太阳以及驻足闲聊等自发性的活动。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此处的城市街道环境是好的,是可以吸引人的。
基于以上所述,相对客观评判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质量的好坏至少存有两方面的标准:一是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二是鼓励每一个人逗留更长的时间。
3 城市设计方法下的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构成分析
3.1 有关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分析方法
3.11 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场所文脉注重人与环境共存的设计理论。场所中的局部与整体要素之间产生对话,即构成文脉。因此将场所文脉理论引入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设计,构建人性化、特色化的场所空间很有必要。
3.12 认知意象分析方法
认知意象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个是易“识别性”,另一个就是“可意象性”[3]。在进行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设计时,在功能要求满足的条件下应当最大限度的考虑使用者的精神需求,并构建使人易识别、记忆的空间。林奇研究指出城市意象包含标志、节点、区域、边缘与路径这五要素。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城市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分析基础。
3.2 城市设计方法下的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设计
3.21 创造舒适安全的人行区域
人行道的通行净宽最少应有3米,且这个宽度还不包含绿化、停车、街道设施带以及其他所要占的空间,而且顾客在商店门外购物和商店开门也不包括在内。人行道拓宽以后,不但行人可以行走,而且也可考虑构成建筑后退空间等,使之变成人性化场所。在某些生活性城市街道上,要是人行道比较宽的话,可考虑将慢步行走和快速通过的人行道分开,快速通过的以简捷为主,而为慢步行走的人服务的人性区域可以多样化配置,并设计一些供人休息的座椅和供观赏的有生活气息的小型雕塑,以增加城市街道的趣味性。
3.22 城市街道公共空间以及建筑私有空间的搭配
(1)界定要素设计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里一些物质的布置对提升空间场所逗留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城市街道空间摆放的花坛,它的出现率很高,其功能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美化环境;另外就是将城市街道空间的功能进行划分,并给人提供的行为活动的支持[4]。
(2) 建筑外部空间处理
建筑外部空间处理其理念是建筑前领域内的环境设计以及建筑灰空间的处理,创造各种各样的建筑立面以及利于人们活动的灰空间,例如设计休闲用的座椅或其他设施,布置绿化小景等,使人们能够驻足停留、消遣。
3.3 城市街道边缘场所的构建
一个成功的城市街道空间的基础不仅在于其良好的物质景观,还在于空间内生气勃勃的人的活动。城市空间美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这些美好的生活对都市城市街道的依赖多是经由许许多多人行道上的交往接触所培养的 [5]。
3.31 为人与人交流提供合适的场所
城市街道原本的意思就是人们休闲消遣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此嬉戏玩耍,特别在生活性城市街道中,在边缘设计能够增加人民对城市街道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人们在自己的城市街道就能够享受休闲的城市街道生活。
3.32利用城市街道边缘,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情趣和活力
城市空间作为传统和城市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内容和情趣。人性化、情感化的城市街道才能吸引人们走出家门,与人交往,并增强人们的场所感和归属感,使人们更加热爱城市街道,热爱自己的城市。
3.33 塑造城市街道边缘空间景观个性魅力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绿化景观是城市重要的特色之一,通过塑造特色景观来城市个性魅力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渠道。
4.结语
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步行空间,城市街道边缘构空间看似很小、很微不足道,却对市民的生活起居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对于本文来说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从“人的文化心里出发,研究人在城市街道边缘空间中的经历与意义”的基础上,构建舒适、安全、人们乐于停留、在其间相互交往和展示城市特色的空间。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法调节空间气氛、创造出更具整体感的优美环境,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薛忠燕. 人性化、情感化的街道空间[D]. 天津:天津大学,2004.6
[2] 丁灿或. 城市街道空间景观构成的研究[J]. 湖南:中南林学院,2004.3
[3] [美]凯文·林奇著. 方亦萍,何晓军译; 城市意象.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2
施的综合部署,区域规划空间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应用模式,为城市规划与区域空间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设计;区域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对城市的未来建设及经济发展的研究,是土地规划利用、合理布局及综合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及诸多因素建设的综合规划实施部署。
(一)理论基础
1.规划设计目标,其包括适用性、宜居性、社会性、环境性、形象性;对城市设计主体所要求的居住生活、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风格等作出发展规划目标。
2.规划设计特征,其包含以人为本、综合性、时间性、特色性;依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城市发展特色、间间静动态景观统一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特征;而精华典范的城市民居建筑沉淀了民间多年的艺术,是最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历史文化写照的特征[ 黄志文.广西那坡县大石山黑衣壮族群干栏民居保护研究[J].民族学刊2011年12月专辑:第101页-105页.]。
3.规划设计要素,城市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用地性质、用地建设强度和环境指标。规划设计要素包含整体布局、建筑形态及其组成、开发用地、街道城区、公共设施、标志、外部空间及主体辐射。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理论
1. 两者关系。
控制性详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对局部要素进行设计,都有“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特点。
(1) 评价标准方面,城市规划较多地涉及用地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适用经济,与总体规划的匹配是其评价的基本标准。城市设计是与具体的城市生活环境和人的实际空间体验的评价。
(2) 规划设计重点方面.城市规划更偏币于用地性质、设施配套、道路交通布局总体安排。而城市设计更侧重于三维的城市空间结构、建筑景观特色等内容的设计。
(3) 规划设计内容方面.详细规划更多地涉及工程技术问题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目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设施工程配套等。而城市设计更多涉及感心理影响,表现为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2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结合。
据我国国情,城市设计必须且和城市规划结合。(1)城市设计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主要结合点是控制性详细规划。(3)城市设计的思想观点在城市规划条件要求上有主要体现。(4)两者结合关系: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形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集体化。
二、区域发展理论
(一)原理阐述。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增长与均衡来反映,增长与均衡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美·威廉姆逊收集了24个国家横断面数据,他在对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在开发的国家,其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大多经历递增、稳定、下降这样三个阶段,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随着发展,区域之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在成熟阶段,区域差异缩小。威廉姆逊结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必然会出现区际收入差异的扩大和南北二元结构的加剧,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则会出现区际收入趋同和尖锐南北问题消失”,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扩大后缩小,形成一个倒写的“u”字母,被区域经济理论界称为威廉姆逊“倒U形”学说,如图-1所示。
图-1
从“倒U形”理论内容可见,该理论揭示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长期趋势。威廉姆逊的“倒u形”学说发表后,促使区域经济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利用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虽有不同,但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倒U形”学说的。
(二)区域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应用。城市规划的发展将随着区域空间经济这种发展过程而呈现出相应的演化规律。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区域空间发展的扩张,区域空间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划同时迅速扩张;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增长速度放缓,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发展也呈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
此后,为防止或消除规模经济现象和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需控制规划的集聚程度,即在一个区域内保持一定数量的城市节点,而不是节点数量越多或越少越好。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呈趋发展态势。城市发展水平则表现为先快速发展,在达到一定的覆盖规模后呈现出内涵式发展到接近某一相对值的规律。有关该规律概念模型图(略)。
三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一)理论阐述。空间结构研究始于德国,该研究把一定主体的有关事物看成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且要考虑其时间上的先后变化,将空间结构理论视为动态的、总体的区位理论。
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城镇居民点的空间结构;最佳的城市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程度及空间相互作用.
(二)空间结构理论作用
乌尔曼(美国地理学家)认为空间相互作用指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是某一地理区域内人~地通过“互补性”及“干扰机会”和“可转移性”的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发展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轴线在空间上延伸;点与点之间相作用,沿着空间交通线联成轴线,点线交织成区域网络。其具有不同的动态阶段过程及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而空间结构是最明显变化且受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影响。其区域经济增长只涉及区域内发达与非发达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
四、核心~边缘模型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结合区域规划发展的阶段提出空间结构的演化经过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发展四个阶段, 并给出了一幅近似完美的演变过程图。现实世界的“核心~边缘”图景存在多种类型和结构。
从空间结构演化角度看,“核心~边缘”结构体系始终存在的, 只是在表现形式、联系机制和强度、耦合机理等方面存在时空差异。顾朝林( 1995)在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提出, 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分孤立体系阶段~区域体系阶段~区际体系阶段~大区体系阶段四个阶段。从其对不同阶段对应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得出核心和边缘结构始终存在。第一阶段核心比较独立, 为小区域中心;第二阶段形成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 第三阶段次级核心生成, 形成多级多核核心~边缘结构; 第四阶段区位升级, 形成大区系核心~边缘结构。
(二)新核心—边缘理论分析
旧核心—边缘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冷战时期的全球分割对峙时代,它强调是一国之内的区域系统,核心和边缘的演变机制局限于极化和扩散效应的解释,受依附理论的影响,核心与边缘的关系倾向于控制和依赖关系,对于核心与边缘互动发展问题、核心和演变问题、边缘区的类型和升级发展等,都必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外区域差异、统筹发展需要新理论,因而对 “新核心—边缘理论”研究会产生积极的政策推动。新旧核心边缘理论比较(如表-1)
表-1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3
1.1现实发展对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是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建筑作为快速发展时期被大量建造的实体,不再只意味着建筑本身。大量“独自跳舞”的建筑在各地不断涌现,建筑与其所在的城乡整体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紧张关系越来越多地被呈现出来,并被公众所关注。基于城市视角来对待建筑本应是建筑学专业所应有的观念,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常常被忽略或被误读。学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势必对相应的专业教育提出要求,因为只有在大学本科的入门教育中重视了这些问题,基于城市视角的建筑观念才能提早养成,从而影响大量的建筑实践。在近年的发展中,一些建筑师和设计机构已经在做出应对,也已经有不少好的案例出现并受到好评,想让这样的少数好案例成为未来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建筑教育上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的发展时期也已经势在必行。
1.2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原因会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向上追溯的话,与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有较大关联的。当前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城市设计课程一般是独立设置的,而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则常常是按照类型逐步深入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题目的分别独立化设置,使学生较难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不能清晰认识到城市视角的观念对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也较难训练学生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分析建筑问题的能力。
2文脉设计理念的阐释
2.1文脉设计的内涵
“文脉”一词的英文为“context”,原意为上下文,意指事物的前后关系,可引申为与周边各种事物的关系。文脉设计,是基于文脉的含义建立的一种设计理念,本文主要探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领域的文脉设计。这一理念强调设计应充分重视和考虑设计对象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周边既有环境、未来发展所可能出现的环境等,同时还应充分研究当前时代使用这一环境的人群活动特征,使空间环境与人的活动和需求相契合。
2.2以文脉设计为主线的教学架构调整
文脉设计的内涵与1.1小节中论述的建筑学专业发展中的新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将文脉设计的理念纳入建筑学的教育中,将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作用。结合传统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文脉设计理念为主线将四年级的城市设计课与建筑设计课进行融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上下衔接。这样的调整将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城市整体环境与单体建筑的关系,并在具体的设计训练中理解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3新教学架构的培养重点
3.1价值观的树立
任何一种学科的专业教育中,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建筑学教学中也应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理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保障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要性,减弱各种媒体过度商业化的、以经济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基于文脉设计理念的融合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教学架构将使学生在探讨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清楚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同时也更加清晰建筑设计如何真正地为城市添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3.2思维方式的调整
文脉设计的理念注重设计对象与周边一切环境的关系,所以新的教学架构更加强调培养学生从整体而非局部入手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各种环境叠加后将呈现出极度的复杂性,如何分析各种要素并形成设计思路,就需要理性分析的能力。以理性分析为基调,重视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以新的教学架构将注重理性分析与感性创造的结合,重点培养建筑学学生所普遍缺乏的理性分析能力。
3.3设计方法的加强
建筑学低年级教学中的设计题目,一般情况下设计环境较为简单,设计方法的训练也更集中在建筑空间方面。但是,实际的城市片区环境和建筑周边环境都是极其复杂的环境,面对这样的环境和设计条件,就需要新的设计方法来予以应对。新教学架构将注重现场调研、资料分析等方法的学习,同时训练学生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来处理复杂问题、梳理多线索的设计条件。新的设计方法的学习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4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并不仅仅需要好的设计能力,因为建筑设计的工作不是一种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设计也不是为建筑师自己服务的,所以,在教育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可以提早体会到协作的价值和重要性。新的课程题目所面临的城市环境是较为复杂的,规模也相对较大,所以教学要求学生以3-4人团队的形式完成作业,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除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图示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并能清晰展示设计成果,最终使方案能更好地被接受和采纳。新的教学架构将更加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加强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4新教学架构的教学方法实践
4.1阶段式教学的思路
在上一节确定的培养重点的指导下,新的教学架构将设计题目设置为一个大的题目,在大题目的统筹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为城市设计阶段,第二个为建筑设计阶段,每个阶段开始时都有为期一周的过渡快题作为进入这一阶段主题的的序言和铺垫。建筑设计阶段的题目是从自己城市设计的成果内选取基地进行深化设计。每个阶段确定不同的设计重点,但要求文脉设计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
4.2各阶段教学的重点
4.2.1城市设计阶段设计题目基地的选择以城市旧城区或历史街区为主,有较为复杂的历史文化及现实环境,主题为城市更新。4.2.1.1“城市意象”快题环节的设置。在城市设计阶段开始的第一周设置“城市意象”快题环节,让学生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体验基地及其所在城市,在尽量不带有专业成见的前提下由感性入手感受整体环境,并将这一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图、照片、声音、视频、模型、甚至诗歌等等,完全不按常规套路进行的表达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及想象力。这一个为期一周的小快题训练,使建筑学的学生在第一次面对较大规模基地(城市设计的基地规模一般在10hm2以上,而低年级建筑设计题目的基地一般都在1hm2以内)和较复杂环境时有一个过渡,先直观地去感受和总结特征,避免突然面临强大理性架构时不知所措。4.2.1.2文脉设计理念下的规划思路确定。城市更新类城市设计题目往往涉及一些历史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正确看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秉承正确的价值观展开设计。在着重考虑文脉延续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规划思路,杜绝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历史文脉和社会环境文脉的设计策略,比如简单化地大规模拆除重建、将原住民完全搬离原居住地的做法等。4.2.1.3运用系统化设计方法处理复杂问题。较大规模的设计基地和复杂的各种环境,使得学生必须更加逻辑性地分析问题,并且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对大量问题进行归类,包括产业分析、功能设置、建筑形态组织、交通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等方面,梳理出多条线索,然后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设计的突破点。4.2.1.4城市更新背景中的空间形态营建。考虑文脉延续的城市更新设计不同于一般的新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的营建需充分研究既有环境的空间形态特征,制定出合理的针对不同类型环境的更新改造策略,从而恰当处理保留、整治与新建的关系,使更新后的空间形态不仅延续原有的肌理特征,而且能够满足新的使用需求。4.2.1.5通过导则的制定形成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和引导措施。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深刻体会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理解两个设计阶段的紧密关系,教学要求设计制定出相应的导则。一般情况下,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中比较忽视导则的制定,很容易让学生以为城市设计是很难落实的图画。通过导则的制定,使城市设计中各系统的设计策略和空间要求得以规范,以指标、图示和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根据不同的方案特点可明晰刚性指标和弹性指标的不同要求。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从宏观层面确定的城市设计思路是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控制和引导的,并且有实实在在的手段,是可落实的。导则的制定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指标的意义、图示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4.2.2建筑设计阶段4.2.2.1“××的2030”快题的设置。在城市设计阶段结束后和建筑设计开始前,设置“××的2030”快题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未来可能的生活状况畅想设计基地2030年时的场景。每次教学中,这个环节都是学生想象力得以最大发挥的时候,也是大家最开心的阶段。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动画、视频剪辑、舞台小品、漫画等,再加上音乐的辅助、小组成员参与的演出和配音,故事化的场景生动展现。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未来生活场景的想象,将自己空间化的设计成果与未来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为下个阶段的建筑设计铺垫关于生活的分析,同时加深对文脉延续如何影响生活的理解。4.2.2.2建筑设计基地的选择。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对规模的要求从城市设计的成果中选取建筑设计的基地。一般要求基地在功能上是具有公共性的,因为公共性建筑和基地的选择更能训练学生处理新时期人的行为与环境文脉关系的能力。4.2.2.3文脉设计理念下设计概念的形成。每一个建筑设计都会要求对使用人群的活动和需求进行分析,但文脉设计理念下,更加强调对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人的活动和需求特征的分析,并需要对未来环境下人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当的预测。在理性分析这些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阶段的思路,形成设计概念。4.2.2.4各种要求影响下的任务书自制定。一般教学计划中建筑设计的任务书都是由教师给出,新的教学架构要求学生在综合考虑各种要求的影响下自己制定任务书。首先是细化和深化城市设计中对此基地的要求和相关导则,然后结合设计概念和对人群需求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基地规划和需求的任务书。自己动手制定任务书,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了解建筑策划的内容,理解建筑师可能承担的更多角色。4.2.2.5新的设计方法的尝试。鼓励将文脉设计的理念和城市设计阶段确定的设计思路在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中予以延续。尝试研究行为活动、空间形态、建筑风貌、街道界面、建筑色彩、建筑材质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背景、当下的周边环境以及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打破原有的常规设计方法,找寻新的设计路径,寻求设计方法上的突破。
4.3辅助的教学手段
4.3.1结合阶段教学配备师资、开设专题讲座。根据新教学架构中设计题目的特殊性,在教学团队中配备等量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教师,且每个教师均参与全程的教学过程,保证不同的设计观念和思路能够全部呈现,并碰撞和交流,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更加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结合阶段教学,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在不同的环节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到不同的专业知识,并且也使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集中得以解决。4.3.2整体评价教学过程及成果。虽然设计是分为两个阶段,并分别评分,但这一教学架构中的评分不仅仅看单个阶段的过程和成果,而是要对整体的衔接和问题深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打分。这一评价标准的确立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紧密关联性、并且理解文脉设计理念对连续性的要求。
5结语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4
2.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设计所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作为石油化工设计人员,在设计上要大胆创新突破,积累应用成功经验。工艺专业作为主导专业,应全面熟悉掌握本专业与管道、建筑、结构等专业的结合点,了解各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将此应用于石化设计中,更好的满足工艺需求,提升石化设计质量。本文结合石化工业高温易爆的特点,浅要分析介绍设计创新提升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石化工程建设;设计创新;管道工程设计;缺陷评估;创新标准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ign
Huo Xue-yan,Shen Wan-jun,Tang Hong-mei
(1.Xinjiang Petroleum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Karamay Xinjiang 834000
2.Karamay Petrochemical Company in the design of oil Karamay Xinjiang 834000)
【Abstract】Karamay Petrochemical Company in the design of oil
【Key words】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Design innovation;Pipeline engineering;Defect assessment;The standard for innovation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的建设步伐也大大加快,油气输运及油田. 场站工艺设备技术的应用使管理理念的更新,生态安全意识的提升,建筑规模,技术难度,功能设置相应发生了大的变化,同时各种技术和材料使用也有了飞速发展,面对这一难得的机遇,作为以石油化工建设为主导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上要大胆创新突破,积累应用成功经验,及时从理论高度加以总结推陈出新。
1. 工艺专业与建筑技术的结合
不同于许多民用设计院,建筑专业在石化领域是辅助专业,工艺专业作为主办专业,应全面熟悉掌握本专业与建筑、结构等专业的结合点,尽量满足工艺专业的合理流程需求,当工艺技术发展现在建筑手段无法达到要求时,再采取新的方法解决。
1.1 成熟技术创新应用。对新的技术手段,首先要考虑可否采取对现有建筑技术加以创新应用,即现成技术但只要是石化领域没有被使用过,需要结合工程特点使用这种技术。如石化成品仓库的防火要求,按照原来的石化防火规范的规定是单间面积不限,这表示着仓库的占地面积,防火分区面积可以建成任意大,即使建上10万m2的几个仓库,虽然符合规范要求但事实上是不合理的。设计与消防审批,验收单位产生理解上的分岐。后来在规范修改中将丙类仓库的防火分区面积定为1500m2,如加喷淋可扩大一倍; 若是贮存物为塑料可大至6000m2,占地面积24000m2考虑。在征求各方意见再结合石化行业管理特点,防火装备及生产实际需要,在各有关方的多次论证下,石化行业规范新版确定仓库防火分区面积限定在12000m2,占地面积为48000m2范围内的规定。
对于泄爆墙的规定,国家规范只对墙体的密度提出了限制,即每m2不超过60Kg,因此石化企业甲,乙类厂房要求泄爆的厂房都采用压型钢板围护,但是压型钢板的节点比较牢固,钢板刚强度也好,一旦产生爆炸时泄爆效果很难确保。要采用什么材料泄爆较好,规范没有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用于围护的轻集料墙板,由于它的材料和构造特点,具有在外力下易被碎的特点,密度可达到每m2不超过60Kg,因此完全可以作为泄爆墙板的适合材料,有望得到有关部门试验后的确认。
1.2 新技术的研制应用。同时存在国内技术还不能满足上游专业的需求。作为设计单位或工程公司是无法完成研制开发的,要借助社会力量即研究院,制造厂和材料厂共同攻关,研制产品要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评估,检测,确保其技术产品的有效性。如厂区的控制室,机柜室几乎都要求抗爆,门也是要求抗爆门,而前些年国内没有这些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为此借助解决军装备部军事计算方法,上海森林防火门厂在设计院的配合下,研制出了合格的抗爆门,填补了国家的空白,造价只有进口的1/10,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在石化的建筑物抗爆门工程中。
例如原来工厂一套装置一个控制室,现在是设置中央控制室,将每个控制室的操作室集中到一起,只留下机柜房,集中后的操作间里往往有多套装置的控制盘及数十名操作人员,面积只有几百m2,除了自控专业的功能房间,还设置现场分析室,办公会议室,餐厅及空调机房等,总面积达5000 m2~7000m2,是一种新的建筑物群体,再加上整体抗爆,不论是建筑还是对结构,暖通等专业都是一种新模式。一个新的建筑类型对于一般人而言是新鲜的,但对别人却不一定是,像中央控制室国外应用并不新鲜,国外大量石化公司对于控制室有详细的设计标准,因此,借鉴吸收是比较省事最经济的。
2. 石化管道工程创新设计方法
石化企业有大量的各类管道需要设计应用,但是在管道的整个投用周期内,无论从设计工艺,材料和维修等方面采取何种措施,要想完全避免缺陷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长距离管道的缺陷主要是来自疲劳损伤,环境损伤和偶然损伤几个因素。而在这些损伤中影响安全使用的是腐蚀和裂纹缺陷。
2.1 传统的设计方法。 管道的安全经济性要求油气管道结构设计合理。现在主要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设计指南和规范的设计系数为基础的确定性方法,称作工作应力设计方法:另一种是基于可靠性的设计方法,称作基于极限状态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工作应力设计方法是以承受工作条件下的内压所需要的管道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方法,相关的载荷和载荷效应及材料性能都被认为是确定的量,明确规定了用于检测管道是否屈服的两个基本要求:环向应力判据和等效应力判据。考虑到制造和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由最小屈服应力除以安全系数以保证管道的承载力。这种安全系数是在大量设计基础之上得出的,反映了一定的统计特性。
基于极限状态的可靠性设计方法采用可靠度理论和分析方法,可对管道在强度,承载能力及疲劳寿命方面的安全性作出比工作应力设计方法更合理的评估。如果设计荷载效应没有超过设计抗力就认为满足安全水平。
2.2 基于缺陷评估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阶段要考虑管道的裂纹缺陷,主要是材料本身缺陷和预防管道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缺陷。评估管道裂纹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初始裂纹的确定: 初始裂纹的缺陷是指开始计算寿命时的最大裂纹尺寸,用无损探伤方法测出。有条件做破坏性试验或从零部件缺陷处取样,一般用疲劳断口进行金相或电镜分析,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初始尺寸。(2) 临界裂纹的确定: 临界裂纹的确定是指管道在给定受力情况下,不出现泄漏.断裂等失效所允许的最大裂纹缺陷尺寸。(3)剩余强度分析。剩余强度分析主要是获得剩余强度随裂纹增长的变化规律,并在要求的剩余强度载荷下,给出裂纹扩展寿命计算所需要的最终裂纹长度,或者根据裂纹尺寸预测是否满足剩余强度要求等。(4)剩余寿命分析,含裂纹管道寿命分析是先确定裂纹的初始尺寸和裂纹的临界尺寸,然后计算裂纹扩展速率,最后计算剩余寿命。
2.3 应变的设计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油气管道均采用基于应力的设计方法,但对于可能经受较大位移的管道,如地震及地质灾害多发的管道,则采用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其关键是管道在地震及地质灾害中将要承受的应变及管道本身所能承受的应变极限。应变可根据拉伸.压缩.弯曲等试验或有限元分析确定,尽管弯曲后管道并不会马上破坏,但一般要求管道不能弯曲变形,所以屈曲应变可作为管道许用应变的临界值。
基于应变的预防措施,在管道敷设上尽量避开产生大位移的地层不稳定区域,因长距离管道承受轴向拉应变的能力远大于承受压缩,弯曲的能力,在断层大位移区应考虑宽沟,松散沙土埋或者不埋,用轨道滑轮减小管道运动阻力; 提高管道材料本身变形及抗变形能力。
2.4 管道全寿命设计方法。 为确保管道设计寿命周期内性能良好,全寿命包括的内容是: a. 使用寿命设计,确定寿命目标,将管道的各构件分成不同的目标使用寿命类别,再确定管道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各构件必须更换的次数,并通过对比进行优化设计;b. 性能设计,为满足安全性要求需进行强度稳定性设计,为满足耐久性要求需在计算中引入时间因素将抗力设计扩展为耐久性设计; 使管道在遭遇一定概率风险不造成大的损失;c. 环境生态设计,主要包括能源经济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环境负荷计算,回收利用等;d. 检测/监测维护设计;e. 施工过程控制设计及选择最优设计方案,控制工程成本。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标准
创新评价标准对于建筑设计质量十分重要,没有标准设计没有质量目标,评价标准有问题设计肯定出现偏差。
3.1 以性价比为依据的评价标准。 建筑设计应明确优秀建筑的标准,评价标准可遵循产品的评价标准,套用过来即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建筑都要具备那些性能,这离不开建筑的目的性。油气需要从远处输送到生产厂区,就必须通过管道运送,建设管道要考虑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进行前期大量设计调研工作。建筑的目的就是满足输送油气的安全可靠,有要求必然达到需要的性能。
3.2 石化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除了经济.实用.美观一直是建筑界评价标准的性能要求,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经济的发展,健康.安全.环保(HSE) ,这种新的理念影响到对建筑性能的要求及评价标准。另外,石化行业不同于民用行业,所以民用建筑的就不太适合用于石化建筑,同时石化项目中又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有单纯厂房,天然气压缩机房,消防泵房,中央控制室,泵房,配电室及辅助厂房等。不同的建筑类型需要细化出不同性能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
健康.安全.环保(HSE) 的本质是属于风险控制的要求,通过建筑形象表达企业文化,其本质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建筑评价标准=建筑性能/建筑造价。
近年来由于评价标准的更新,使一批新设计而脱颖产生,在安全方面,石化工艺易燃易爆属于高风险行业,为了保护线路,装置及人员安全,石化企业的控制室,机柜间也与国外一样均要求建筑物整体抗爆,根据安全专业提供的抗爆压力,结构专业设计抗爆墙,建筑专业选择符合需要的厂长生产抗爆门,并采取气密室等技术手段满足抗爆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环保部门方面,要求在管道经过地段不允许对植被的破坏,而且大力保护环境生态不受影响,保持和维护水土平衡。在某厂区要求装置地坪按照国外业主要求设置防渗膜,解决污水污染地下的问题。烧结黏土砖对资源及环境污染较大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禁用。在健康方面,对室内装饰材料也进行限制使用,尤其含甲醛及放射性元素材料不准使用。在企业文化方面,石化项目的一些建筑物,采用统一的立面风格和色泽,浅米黄色与青色不论是外墙还是在室内都得到采用,使整个厂区面貌整齐统一,体现了企业有序的文化素质,这是通过建筑设计传达企业文化的优秀设计典范。
4. 行业之间协调夯实创新基础
石化行业特点是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其建筑设计与其它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设计相同,扎根于建筑设计的土壤,共同使用建筑材料,产品资源。因此,石化建筑的设计发展不是孤立的模索,还是要注重建筑业内材料及技术的发展,借鉴民用设计和其它工业设计的成功经验,使之为石化行业服务并以此为基础,使石化建筑设计的创新之路更宽。同时更加关注国外石化建设的发展,利用经济合作的机会,通过与国外业主,工程公司合作的机会,努力学习借鉴建筑技术标准和先进设计理念为我用。还要关注其它工业及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技术应用和革新成果。近年来由于一些大型科技会议在中国的举办,国外同行把世界上前沿理念随着作品带入我国,国内民用建筑设计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其中城市设计,节能及生态理念和设计对于石化建筑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更加重视建筑材料及建筑设备的更新动向,需要积极参于技术交流,展览等多种活动,及时更新设计标准及图集。在当今外墙外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十分严竣,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还要提高才能满足需要。外保温的施工这些年基本上解决了易开裂的质量通病,在石化建筑物抗爆外墙上得到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非黏土类承重砌块已全部取代了烧结实心黏土砖,广大设计人员己基本上了解熟悉材料的特点及设计重视方面。断桥型铝合金门窗,低辐射LOE-E玻璃使门窗保温性能大大提高,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离不开设计的选择确认的。
通过上面浅述可以认为,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石化建筑设计要围绕上游工艺技术的进步,油气管道的长距离输送,建筑功能的变化和时展等因素,在技术,设计,评价标准等方面势力突破并创新,同时还要重视相关领域及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应用,关心材料的使用功能,为充实自己和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谭开忍 等 基于缺陷评估的油气长输管道设计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6(4)42-46.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5
关键词:景观艺术设计价值取向目标实践主体
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是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词。从学科分类及组合结构来看,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科与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它有别于景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今全国各高校很多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都增设了这一专业方向,并在传统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了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嫁接,学科结构中融入了部分景观设计的内容。客观地讲,目前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笔者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学科价值取向的目标定位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学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的英文对应词是landescape或者称为landscapeArchiteture,“景观”一词早期源于风景绘画,1885年丁·温默将其引入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术语,指特定区域或者类型单位的统称。
景观学是一门跨越了多个领域的复合系统学科,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地学、农学、生命、社会、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之上的环境应用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将景观学这一复合系统加以归纳,那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城市建筑环境系统、人文社会环境系统所构成的并且跨越了三个环境系统的空间层次关系体。从景观艺术设计反观景观学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景观艺术设计是作为景观学系统的视觉组织形式而存在的,是景观学展现其构成系统的手段,借助这种手段将各景观要素组织起来,以期最终获得与环境和谐统一高品质的景观形象。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1.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2.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3.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4.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以生态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艺术设计
广义上讲,景观艺术设计同样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艺术设计是由多个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它涵盖了当今所有与艺术有关的设计活动,其中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染织服装设计等。景观艺术设计就艺术本体而言,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一样,是按照艺术设计学科规律而运行的。但是,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的设计门类,因此,它有着明晰的景观学特征,景观学的学科内涵决定了景观艺术设计的独特性。景观艺术设计在具备了艺术设计学科特质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将景观学系统中的生态学所涵盖的内容作为学科环境系统的基础,将生计之中,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为目标定位的。从某些方面讲景观艺术设计也可以称为生态景观的艺术设计。
把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设计目标是景观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它不是单纯的学术思潮的流变,而是源于人类对生存状况的担忧,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矛盾所激发的环境形态的演变结果。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在帮助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拓宽研究范畴的同时,也使景观艺术设计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在生态为先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新确定健康的生存观,逐渐认识到生命与美的相互依存性,健康的生命是美的形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观艺术的必要支持系统。逐渐确立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为目标的生态景观艺术之美,为景观艺术设计带来景观视觉空间形式之外崭新的美学标准。生态学的内容包括对生态系统外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元素、直观与精神、情感与理性等多层面的生命体验与创造,当代景观艺术之美实质上,在包含艺术设计所拥有的艺术性、实用性、多元性、创新性的同时,更多的是融入了生态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它是一种健康、质朴、理性的生命之美。景观要素的健全之美,生态系统的秩序之美,生态要素的多元丰富、生态结构的有序运行成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表现与再现的对象,成为超越外表形式,区别于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审美要求。
另外,生态价值取向也改变着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评价标准。对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考察不仅仅是在形式、形象上,而是对景观空间系统内在品质的评价,更多地关注景观功能、人文、效率、生态等多种价值的平衡。除了景观艺术设计成果的艺术性之外,景观的可识别性、舒适性、心理满意程度,对活动行为的支持程度等都成为新的景观艺术设计评价标准,特别是景观生态现状的健康程度、生态景观的安全性等评价标准的引入都使景观艺术设计有了更新的评价标准,并为当代景观艺术设计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支持。
四、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上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纵观景观学科的实践范围,不难看出景观学科涉及到自然生态、城市环境、人文社会的全部内容,包含着从宏观景观到微观景观的各个层面。可将其归纳为宏观层面——景观策划;中观层面——景观规划;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1.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2.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3.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建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以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通过以上景观学科实践范围分层及各层次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看出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主要体现在景观学科的微观层面的内容上。它主要应包括: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针对建筑环境、庭院环境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园、园林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的艺术设计;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景观的改造与更新设计等。
当然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层次相融的关系体,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不可能截然分开,尤其是中观和微观景观有着交叉联系,直接作用于景观艺术空间内容的生成。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认识景观空间不同层面的渐进关系,较清楚地说明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范围。
结语
近年来,景观艺术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艺术实践工程项目相比,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正因为这一缘故,景观艺术设计面临着许多课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主体,都有待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毕竟它已经成为当今设定该专业培养方向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景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郑曙旸.景观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6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引导
1.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1.1 控规的涵义及产生背景。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的规划层次之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可以看出,在控规层面已经明确要求要对城市的空间环境有足够的关注,并做出详细的规划安排。
1.2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控规现存的主要问题。
(1)总体上,我国控规的实施状况呈现一种良好的态势,它提高了规划的弹性,初步适应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城市建设思路多元化的新形势。然而,随着控规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开始注意到控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盲目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危害。开发商一跃成为影响控规控制指标最重要的因素,城市空间环境的建设完全淹没在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之中,“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成为了虚弱无力的口号。吴良镛先生在谈到北京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指出,北京控制性详规目前的状况是:“控制的雷声大,实施的雨点小;控制的力度小,开发的力度大”。
(2)在编制内容和方法上缺乏城市设计的观念是目前控规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使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的观点得到了规划界内普遍的共识。但遗憾的是,至今城市设计都没有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控规的控制指标在政府、开发商以至于规划师的观念中始终等价于土地开发性质及强度控制,而忽略了其对空间环境控制的另一层含义。在城市“重经济、轻环境”的开发策略下,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多年来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而在控规中看似强调空间美学和视觉效果的诸如轴线、均衡、秩序等大多只是流于肤浅的形式美、平面美,并没有真正关注城市设计所注重的三维城市空间品质,有时候甚至成了控规的“包装”。
2. “虚”的优化——城市空间环境控制指标
“虚”指的是城市空间环境,它是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空间”的因素。按照图底分析的原理,建筑组群和公共空间互为图底,这两大系统综合后形成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因此,城市空间环境包括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和建筑组群空间环境三个层次。城市设计主要是从城市景观结构、城市形体结构、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的组织、空间轮廓线组织和视觉导向等几个方面来对城市空间环境做研究。控规中所采用的控制指标如,建筑密度、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绿地率等都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实”指的是建筑形体环境,是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实体”的因素,其主要内容是要从城市整体空间的角度,以建筑组群空间环境控制为直接依据,确定建筑的形体和外观的特征,以及标志性、或需要重点处理的建筑物的分布,确定建筑的主要轴线、景观朝向等相互组合关系,如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体量等。
2.1 容积率。
通过控制容积率的大小来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是控规最核心的任务。但是开发商总是希望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提高容积率成为获得超额利润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市场运作风险很高,提高容积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短期高回报率。然而,容积率最大化的趋势直接导致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控制容积率,并减少由于高容积率对城市空间环境造成的破坏一直是规划控制的难点。目前只有正确认识容积率的本质,改进控制方法,并有计划的实施容积率奖励政策才是缓解矛盾最为有效的办法。
而有关城市设计的考虑,则应在容积率的相关奖励引导政策中得以体现。
(1)以容积率引导机制实施城市设计。
我们建议在制定容积率的过程中放弃对城市设计因素的过多考虑,但并不是要将城市设计的观念完全排除在容积率指标之外,因为无论是建筑体量或是建筑密度许多控制指标都必然要受到容积率的影响,可以说容积率是影响城市设计最重要的因素。而容积率引导机制的出现使我们在执行容积率控制实施的同时,能够采用引导性的手段达到城市设计的目的,可以说,容积率引导机制正是土地开发与城市设计的结合点。
(2)容积率奖励的条件和限度。
明确容积率奖励条件是保证其顺利执行的根本。即使规定了在提供公共广场的条件下,容积率可以有所提高,规划部门也应该对特定的公共广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判断,然后决定是否应该给予容积率奖励。其评价标准应该考虑对开发空间最根本的要求。总之,容积率奖励政策并不仅仅是由文字和数据组成的几个条例,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实施管理的过程来看待,在这一过程中,只要严格把握奖励的条件和限度,容积率不但能成为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控制手段,更能成为促进开发建设与城市设计相协调,使城市发展有序进行的管理策略。
2.2 建筑密度。
长期以来,为了避免由于城市空间过于紧密而造成空间环境质量的下降,在控制性详规中我们采用建筑密度这一指标来反映城市空间被占用的程度,但实际上,建筑密度只对建筑用地被占用的状况进行着有效的控制,并没有作用于地面以上的部分,也就是说建筑的主体部分始终处于控制之外。那么,由这些建筑组成的城市空间也就难以达到我们的规划目标,显然这项指标的控制是有失偏颇的。而要真正控制合理的建筑密度,我们应在原有建筑密度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出发引入另一个概念——建筑空间密度,二者共同完成建筑密度控制。
2.2.1 引入建筑空间密度概念。
建筑空间密度与我们通常使用的建筑密度指标在计算原理上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二者在计算时所参考的界面不同。建筑密度是指建筑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用地面积。建筑密度的概念应该是由建筑基底密度和建筑空间密度共同组成。建筑基底密度反映的是城市用地环境,建筑空间密度反映的是城市空间环境,两个概念相结合才能反映三维的城市空间。
2.2.2 针对不同用地性质界定建筑密度。
(1)建筑密度与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并没有绝对的成反比的关系。我们也确实要承认土地地价差异这个事实。在一些该集中高密度开发的地区就应该高密度,高密度并不一定是不好,应该针对不同的用地性质来界定建筑密度。一些商业金融类用地,因为区位因素带来的高地价和普遍紧张的用地,为了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容积率往往高于其它性质的建筑,建筑对地面的占有率很大,因而建筑基底密度的控制常常被突破。事实上在这些地块,建筑空间密度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要远大于建筑基底面积,在规定的建筑红线内,只要满足了建筑使用所必要的外部空间面积,建筑基底密度的大小就退居其次,而那些为了满足建筑基底密度控制而加大建筑空间密度的做法,反而对城市空间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商业金融用地中,应该严格控制建筑空间密度,放开对建筑基底密度的限定。
(2)而文化娱乐类建筑相对于其它建筑,对室外空间的关注高于对建筑开发强度的关注。一方面,适当的室外空间可以解决大量人流和车流的疏散:另一方面,室外空间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求,强化建筑本身的功能。而且,这类建筑的用地面积相对充裕,对建筑基底密度的控制便于实施。除非有特殊的景观视线要求,文化娱乐用地建筑空间密度的控制一般都可以忽略,只控制建筑基底密度就可以满足城市空间的要求。
(3)总之,建筑密度的控制应该针对用地性质的不同区别对待,以建筑对室外空间的需求程度和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程度为判断的依据,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控制手段。
2.3 建筑后退和建筑间距。
(1)我们通常在考虑建筑后退和建筑间距的控制时主要是为了满足必要的安全、消防、通风、日照等需要,却往往忽视视觉走廊、景观通道等空间上的需要,不免会造成城市空间的呆板,只成为一个“功能”的空间。
(2)建筑后退包括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和建筑后退地块界线两方面。建筑退后红线,使公共活动场地增加,并丰富街道空间。但也会带来房地产使用者的损失:比如用地的减少和视觉地位的下降。为达到鼓励退后的目的,应该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容积率或高度可在经济效益与视觉地位上与退后带来的损失相交换。
2.4 绿地率。
在控规中单纯用绿地率这项指标来说明城市的绿化水平是不够的,我们做规划是以人为本,绿地多并不意味着可供人使用、真正可休憩、可亲近的场合多。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不应是单纯的如何提高绿地率,而应是如何营造更多的宜人的绿化空间。(1)绿地率应与绿化覆盖率相结合。(2)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
3. “实”的优化——建筑形态环境控制指标
3.1 建筑高度。
3.1.1 控制地块内建筑的高度上限是目前控规中控制建筑高度最普遍的做法,其具体操作是利用建筑高度与容积率、建筑密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各地块的容积率和最小建筑密度的经验值,并参考上一层次规划对建筑高度的控制进行微调后确定
的。开发商通常都会选择高度最高的建筑方案,因为他们习惯地将建筑高度视作体现建筑形象的重要标志,“高”就意味着气派。显然,从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简单的关系式中是难以达到预想的控制效果的。
因此,建筑高度应该是独立于经济利益之外,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作为控制建筑体量的指标参与到控规编制中来。
(1)从街道空间角度界定建筑高度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建筑高度的界定应该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街道尺度、视觉空间走向、街道空间轮廓线组织以及历史文物建筑街区保护的要求。其中,街道尺度是最为直观、最有可操作性的因素,我们可以在建筑高度与街道尺度之间建立关系式。因此在控制性详规阶段,我们从街道空间的角度来探讨建筑高度的控制是合理可行的。
(2)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协调控制
筑物各部分的高度与自各该部分起量至前面道路对侧红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也需满足高度比的要求,以使建筑高度逐步后退,道路空间宽阔,减少压抑感,
城市景观也较为丰富。表面上建筑高度比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建筑单体的高度特征,但实际上这个控制指标的确定需要规划师对单体建筑与整条街建筑的高度关系进行细致的研究,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数值。
3.1.2 总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应该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两控制指标协同控制。两者协同控制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先通过分析街道和沿街建筑的性质,确定整条街两侧建筑高度比的值,然后通过对街道景观、建筑外轮廓线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各个地块建议的建筑最佳高度,达到在控制建筑高度的同时保证街道良好的空间尺度,进而塑造良好城市空间形态的目的。
3.2 建筑体量。
3.2.1 建筑高度与建筑面宽相结合。
建筑体量控制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城市的重要景观、重要的视廊和城市天际轮廓线以及城市的肌理不受到建筑开发的破坏。它的控制元素主要为建筑竖向尺度和建筑横向尺度(建筑外墙最大面宽和平面最大对角线尺度),以及建筑的体形处理。但这种描述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建筑高度和建筑面宽的二维控制,因为建筑对人视觉的影响始终是全方位的,因此,建筑体量的控制应该从平面扩展到立体空间,即从体块上入手,实施建筑体块控制。
3.2.2 建筑体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保证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场所有合理的日照采光对于城市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充足日照的城市开放空间是维持中心区活力与生气的必要条件,一个终日笼罩在建筑阴影之下的开放空间即使设计得再好,也难以吸引公众长久停留。
(2)保证沿街建筑外轮廓线的良好视觉效果。在对建筑体量进行控制时,必须考虑建筑群所形成的外轮廓线的形式,以避免对重要的视线廊道造成遮挡,为城市空间提供错落有致、明确和谐的天际线。
3.3 建筑形式与色彩。
3.3.1 建筑形式与色彩的控制作用
在城市设计日益成为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空间塑造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有关城市设计的控制因素无论是规定性的还是引导性的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引导性指标由于天生的非强制性而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建筑形式和色彩这两项引导性指标,特别是在某些特殊地段,建筑的形式和色彩甚至超过了其它规定性控制指标而成为主宰环境的关键因素。
3.3.2 建筑形式与色彩的控制原则。
(1)选定参照建筑。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控制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控制到位。由于缺少制约个体建筑的照物建筑形式、色彩的引导一直缺乏依据,没有章法。所以,为保证街道的整体和景观的协调性,首要的工作是要确定参照建筑。选定参照建筑使建筑形式和色彩控制有了一个具象的目标,有利于控制内容的形成,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控制的盲目性。
(2)分级确定控制区域。
保证建筑形式、色彩与城市大环境的协调统一是控制的目的,但并不是控制性详规范围内的每一个地块都要进行相同内容的控制,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分层次、分等级的控制才是最为科学合理的做法。
4. 结语
本论文主要是有关控规方法论层面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对控规指标的重新审视提高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品质。但面对经济、政治因素对控制性详规顺利实施的种种干扰,仅仅依靠技术层面上的更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更多的相关内容实施观念更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固守已久的传统观念必然要接受全新角度的分析和鉴定。不仅仅是控制指标,控制性详规甚至于整个规划体系都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唐历敏.走向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之路[J].城市规划,2006,30(1):28~33.
[2] 付予光 孔令龙.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应性[J].规划师,2003(8):64~67.
[3] 黄珍.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地位的思考[J].广州建筑,2005,(4):7~10.
[4] 王卡;城市设计过程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吴骏莲;;《城乡规划法》背景下城市分区规划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静雯;严杰;;容积率奖励的可行性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段兆广;朱跃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经济分析框架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江;杨植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弹性控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为邦.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1,25(1): 7~10.
[10] 陈静;杨晓莉;王丽娜;;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6年06期.
[11]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研究,徐桢敏 华中科技大学,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