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隧道工程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隧道工程报告

隧道工程报告范文1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现阶段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不仅影响到整个隧道工程质量水平的高低以及工程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广大社会民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但是,目前我国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施工管理方法不科学的现象,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工作发展还不成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提高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水平。

一、现阶段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现阶段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设计环节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隧道工程的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设计人员往往过多虑隧道工程的美观以及造型新颖,经常忽视设计环节中抗震设计、隧道工程建设的实际环境制约因素以及工程建设整改的难度系数等。此外,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设计环节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设计变更的频率不断加大,而隧道工程后期的工程建设设计变更工作中变更要求相对繁琐,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1]。因此,在实际隧道工程设计工作中,要尽量强化监督管理,在隧道工程的设计工作前期就要及早发现施工建设中可能会对隧道工程施工建设质量造成影响的安全隐患,从而杜绝后期发生的隧道工程质量事故。

(二)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忽视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隧道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隧道工程正式施工建设前,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人员往往忽视对施工前必要工作的监督管理,给隧道工程的正式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比如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技术核定签字盖章速度相对缓慢、检测报告结果的显示不及时、隧道工程施工材料的实际供应速度相对缓慢以及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资金周转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施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忽视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仅浪费了工程建设的财力物力,也造成了隧道工程建设工期的延长,不利于隧道工程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获得。

(三)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配套设施管理不科学

隧道工程的竣工验收环节,相关部门对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安全等问题进行检查过程中,往往针对工程建设土建方面的具体问题,对于隧道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水电、卫生方面、防火设备以及供暖等的配套检查管理力度较小,这就导致在隧道工程建设的正式施工过程中,隧道工程的施工单位忽视工程建设配套设施的控制管理。比如,工程施工建设中电线的超负荷工作从而使其寿命缩短,水压控制不合理导致实际工作中供应不足,保温隔声效果不好等,这些不合理的配套设施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后期使用,严重影响到用户的日常生产生活。

二、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一)隧道工程施工管理中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

隧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隧道工程的建设全过程,不仅需要隧道工程的施工企业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问题,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而且还需要隧道工程的施工企业高度重视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细小环节,做好隧道工程施工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从而实现整个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安全。比如,隧道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区域山体爆破操作环节,施工企业需要对山体爆破的具置以及支护位置等进行规范化控制管理,尽量实现爆破实际结果与预想结果的一致[2]。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施工企业不仅要制定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还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监管。比如,隧道工程施工建设施工企业要采用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正确测量隧道围岩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力学信息数据,并按照规范化操作程序将信息数据传输给隧道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使其能够对隧道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为隧道工程施工方案的选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二)隧道工程施工管理中新技术的规范化使用管理

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涉及较多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施工设施设备的监督管理等,这些管理工作实际工作量较大,不仅需要大量的施工管理人员,也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因此,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施工企业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来解决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实际管理问题,尽量简化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督管理流程,降低施工管理成本。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新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比如,在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横截面尺寸、形状以及平整度等技术指标的测量过程中,可以利用激光断面仪进行准确测量,确保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施工企业在对锚杆的压浆密度以及长度进行测量时,可以利用声波仪技术准确测量。在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山体空洞情况检测过程中,可以借助地质雷达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对山体固化混凝土之后的实际情况有效检测,确认是否存在空洞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塌方以及山体滑坡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正确使用新奥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的新奥法主要是通过实践检验的方式对隧道工程施工建设进行有效管理,现阶段新奥法在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科研方面、设计管理方面以及正式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机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新奥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对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每个施工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严格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流程的规范化[3]。其次,隧道工程施工建设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山体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会随着空气状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若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这个问题,就难以确保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新奥法规定在地质勘察的操作过程中,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管理,及时发现质量变化问题,并采取科学解决方案进行控制管理。最后,在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支护岩体施工环节,新奥法采用规范化的干喷法,对灰尘以及可能形成的化学损害进行严格防护,重视隧道工程施工人员眼睛的有效保护。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施工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需要隧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人员高度重视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借助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采用科学隧道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在专业化理论知识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隧道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效率,推动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敬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239.

隧道工程报告范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隧道开凿数量日益增多,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少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尤其是隧道塌方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公路隧道的技术标准不断提升,隧道工程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的塌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塌方产生的原因,探讨在塌方后应采取的施工措施,将塌方风险及塌方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

隧道工程;塌方事故;施工措施;原因

1隧道工程施工特点

1.1环境恶劣隧道工程多在野外艰苦的环境中,在实际施工过程易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大规格的机械设备,进行布置安排有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隧道内部空气和光线不足加剧了施工难度,还要时刻预防隧道坍塌、地下水涌出和瓦斯气体的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严重的还能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所以,隧道施工过程要根据实际环境的考察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安排。

1.2工序复杂隧道施工是集多工序和多工种联合的地下综合作业施工,在狭窄的工作面进行大规模的进料和出渣运输,施工工序复杂且艰巨。要保证施工进度就要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在隧道施工前,对坑道加以支撑保证其能受地层压力,再进行有效组织和施工。在施工阶段要将隧道工程的施工工序循环起来,在不断循环中推进施工进度,与此同时,也在高标准和高要求下实现隧道施工的连续性,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工作量,防止因时间的拖延造成施工隐患。

2隧道工程中塌方事故产生的原因

2.1设计施工原因设计施工原因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企业的工艺水平和设计单位的设计合理性等原因导致的塌方事故。设计单位如果对围岩勘探失误会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尺度的把握出现偏差,不了解施工地段详细的地质情况。施工企业如果没有清楚认识到设计围岩和实际围岩间的偏差,会因为围岩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支护衬砌等原因,造成塌方。

2.2地质原因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加剧、施工安全性降低。同时,勘测施工地段地质情况受到较多因素影响,不可预见性较多,容易产生勘测不彻底等问题,使塌方的可能性增加。

2.3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指因施工企业忽视地质预报工作、地质勘测工作、私自变更设计等因素导致的塌方事故,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缩减预定工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侥幸心理,对施工方法进行私自修改,未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最终导致隧道工程质量较低。在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事故中,塌方事故约占其中的50.0%,导致隧道工程引发塌方风险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基于新奥法相关原理,隧道工程塌方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①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地质条件不良,围岩自稳水平不足,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支护方式便出现塌方;②施工过程中,没有对相关条件差地质体开展超前支护、注浆支护等预防处理,开挖爆破效果不足,使得围岩应力集中,引发滑塌情况;③隧道工程规划环节并未对隧道区域地质环节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未就施工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展开实时分析,使得开挖进尺、支护参数设计内容等不规范,如图1所示。

3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仁竹山隧道又名百丈隧道,位于漳永高速A9标段龙岩市漳平市新桥镇境内大田坑到怡坑段。左右洞隧道平均长度627.5m,属中隧道。设计采用小净距分离式双洞布置,进口段YK120+543—YK120+611,ZK120+546—ZK120+609为小净距段落,净距为9.8~12.5m,其余部分为正常分离式隧道。

3.2地质说明仁竹山隧道浅埋段为侵蚀剥蚀丘陵地貌。丘陵天然坡地一般为30°~40°,植被较发育,地表覆盖2~4m红色残坡积黏性土。浅埋段隧道围岩为坡积粉质黏土、碎块状强分化钙质粉砂岩,岩体破碎沟谷处有地表水汇集,地下水较丰富,且随季节性降水涨幅较大,开挖中地下水多呈淋雨状出水。自稳能力差,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长发生小坍塌,应加强支护,建议采用特殊施工工艺。

3.3仁竹山隧道塌方具体原因分析1)仁竹山隧道冲沟浅埋段岩质差,地表为坡积粉质黏土,地表以下为碎块状强风化钙质粉砂岩,围岩强度低、自稳性差,隧道开挖穿过不稳定的软弱地层时,由于围岩强度不够引起坍塌。2)隧道开挖恰逢雨季,雨水由岩体破碎沟谷处下渗到开挖地方,冲走掌子面充填物,使得结构面中孔隙水压力的增大,同时也使围岩软化,影响围岩的强度,雨水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岩体岩结构面的抗剪强度降低。雨水的存在加剧隧道的塌方。3)仁竹山隧道开挖经过冲沟浅埋段时,超前支护不足,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求,造成塌方事故的发生。

3.4对以后处理塌方的建议对于隧道塌方事故,重点是要“防患于未然”,要对隧址地质勘察及其详尽性与准确性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做好了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制定出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地质现象也应该加以重视,这些往往是塌方发生前的征兆。在施工过程中,超前支护必须要做好,因为保证了施工现场和人员的安全,就是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而在处理塌方过程中,也要将地表的治理、洞内处治以及地下水的处治结合起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明确的施工工序和方法,并且能在治理实践中及时调整。

4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施工材料控制措施1)原材料的购买在材料购买环节,需要施工单位能够以招标的方式开展材料购买活动,以此从中选择出质量好、信誉高、价格合理的厂家作为本工程的材料供应商。而当材料进场时,也需要现场人员能够做好材料的抽样检查,并要求其出具出场报告。经过出场报告检查、检查检验都合格之后,则可以批准材料进场使用,而如果经过检查存在问题,则拒绝材料进场,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场地。2)材料的运输与管理由于公路隧道施工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往往会需要堆放一部分材料。而在对材料进行堆放时,应当保证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能够分开堆放。以砂石为例,对于粒径大小不同的砂石来说,应当将其分别堆放,并在堆放之后通过隔离设施的架设对其进行隔离,避免出现不同颗粒砂石的混合情况。同时,如果施工环境的气候较为干燥,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专门的水泥库,并在水泥到货之后对其标号、日期以及品种等进行细致的标明,避免因为错用而造成质量隐患。

4.2通风防尘等控制措施1)施工供风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密闭,施工过程需要提供相应的供风设施,为解决此问题,可在隧道进口安装空气压缩机以供风,保证密闭施工环境中的风气循环,从而保障隧道施工用风。2)施工供电在隧道工程施工用电方面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的有关要求进行架设电力线路以及安装各种电力设备等。按照我国电力要求,隧道工程的动力设备采用三相380V,而采用220V的电压进行照明。在电力附属设备方面将漏电保护开关安装到所有线路上来确保安全。3)施工用水隧道工程中的施工用水可分为施工生活用水以及施工工程用水。施工生活用水应当保证水质达到饮用要求,为此可在水道出口右侧山脚挖水池进行收集水资源。施工工程用水应当保证水质达到施工要求,也就是要求通过水质检验来排除不适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水源,即避免pH值小于4或者水质硫酸盐、氯化物含量超标以及水中含有其他对水泥凝结硬化有害的杂质的水石,因此这部分水源可借助电泵抽取电站水渠中的水进行储存,并在使用时通过架设专用水道引入专门的集水池中作为施工工程用水。4)施工防尘在隧道施工过程的开挖环节容易出现粉尘污染,为避免这一状况,施工需要采取湿式凿岩方案,也就是在隧道爆破后为了降低粉尘浓度应当立即大量洒水,通过这种方式降低隧道施工过程开挖环节的粉尘浓度,保证较为清洁的施工环境。

4.3施工技术控制措施1)施工测量具体施工之前,相关地形、环境与地质测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此,就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之前能够对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气候以及地质情况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测量,并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2)挖掘方式开挖断面规整程度和断面尺寸及超欠挖控制是控制隧道开挖质量的两个方面。在隧道挖掘时,需要根据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情况对断面挖掘的尺寸进行确定,并在相关数据的计算基础上预留足够的支撑沉落量以及变形量指标。同时,还需要能够根据施工区域围岩所具有的类型来选择适合的挖掘工艺与方式。通常情况下,预裂爆破以及钻爆法是隧道挖掘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类方式,其中,预裂爆破法较为适合地质较软的情况,而钻爆法则更加适合地质较为坚硬的情况。3)隧道支护对隧道实施挖掘之后,需要及时地开展支护工作,以此在限制围岩出现变形情况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承受荷载。目前,锚喷支护是我国隧道施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支护方式,其具有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以及支护效果好等优点。4)防水控制在隧道施工中,防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如果隧道出现渗水情况,对于隧道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都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引流堵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隧道防水方式,非常适合应用于隧道裂缝滴水的情况。而对于隧道中渗水情况较为严重的部位来说,则可以通过注浆堵漏的方式进行。

4.4隧道塌方控制措施1)对地质情况进行准确勘测。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段,塌方事故产生的可能性较高,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塌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对施工地段进行准确、科学的勘测,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塌方事故。在实际勘测过程中,应该避免一味减少勘测费用而造成的地质资料不全面的现象,避免盲目施工,使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做好物资上、技术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对支护措施和开挖方法的选择进行充分考虑。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对施工地点土石分布情况和质量进行分析,对隧道线型进行合理设计。2)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和地质预测避免发生塌方事故。如果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施工,可以通过科学的支护方法和开挖方法,降低塌方事故的发生机率。开挖掌子面之后,围岩的自稳时间受到包括围岩条件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在爆破之后无法对围岩情况进行判断,应该立即采取支护措施,避免因围岩变形导致的塌方事故。隧道工程的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较大,在设计阶段应该对施工地段进行勘测,但是因为预测的不可见因素较多,因此,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预测,提醒施工人员预防塌方事故。

5结语

我国国土面积的75%为丘陵或山地地貌,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规模不断增加,围岩是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施工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隧道工程中塌方事故会造成安全隐患、工期延误、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应该对塌方原因进行分析,寻找适宜的施工措施,将塌方事故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现如今,我国隧道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此可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选择科学合理的风险处理策略,建立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结合我国隧道工程地质的特点研究新的、较为前沿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确保隧道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实现隧道工程事业的高效生产、安全施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杨中.隧道工程中塌方事故的原因与施工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8):173.

[2]戴胜念.浅析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四川建材,2015(2):254-255,257.

[3]肖彬斌.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5(10):201,204.

隧道工程报告范文3

【关键词】柿花树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地下隧道工程应运而生。隧道工程是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地下工程。从目前建筑业的现状看,隧道安全事故频发,隧道施工安全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隧道最常见的安全事故。因为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地质勘探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地质情况难以准确掌握,隧道工程施工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本文阐述了有关新生地震带长大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

二.隧道风险管理的内涵

隧道风险管理比较系统,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要伴随着隧道设计与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整体动态的检查,参加工程实施的各方经过对风险进行分析识别、风险评估等手段,来减小和抑制风险的影响,用较少的投资成本来赢得最安全的管理行为。

三.柿花树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1.工程概况

柿花树隧道工程位于昆河线玉溪至蒙自段第二标段,本隧道工程处于川滇菱形断块的东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根据勘测资料,柿花树隧道地层岩性复杂,各种地质构造发育,岩体被强烈挤压破碎,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和破碎岩层大规模坍方冒顶与大变形,可溶岩地段较大规模涌水、突泥等重大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气候的基本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西南季风的控制决定了本区的特点:空气湿度显著增加,温度日夜变幅减少,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增加,使温度相应降低;冬季,干暖空气的控制决定了本区的特点:湿度和温度显著减少,温度日夜变幅加大,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减少,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干季末。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岩溶及围岩坍塌。

柿花树隧道全长9952m。本隧道位于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 g地区。主洞进口采用桩挡式洞门,出口采用桩柱式洞门。洞门结构及洞口段衬砌均以九度地震设防,为加强洞口段的抗震能力,进、出口洞门端墙与预加固桩及洞口衬砌间、进口洞门端墙与挡墙连接处加设连接钢筋。全隧均采用曲墙带仰拱的复合衬砌。

2.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方便弃碴,解决施工通风,施工及运营期间排水等问题,柿花树隧道辅助坑道采用“三横一斜一平一引水洞”方案,具体如下:

(1)为加快施工进度,缓解进口工区双线段施工压力,于D2K38+400线路左侧设置1#横洞,横洞与线路前进方向平面夹角135°,洞身纵坡5‰,全长386.89m,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方式。

(2)为加快施工进度,并解决施工通风及弃碴等问题,于D2K42+900线路右侧设置斜井一座,斜井与线路平面夹角90°,井身纵坡11.1%,斜井平长677.8m,斜长681.61m,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方式。

(3)为加快施工进度,尽早实现斜井工区顺坡排水,避免施工灾害发生,并解决施工通风、弃碴、施工及运营期间排水等问题,于D2K45+200线路右侧设置2#横洞,横洞与线路前进方向平面夹角40°,洞身纵坡4‰,全长1336.58m。通过此横洞在线路中线右侧30m处设平行导坑,平导全长1475.75m。平导端头预留设置引水洞条件,根据施工过程中各段涌水情况,最后确定引水洞施作与否以及施作长度,引水洞预设计长832.22m。通过横通道及引水洞将正洞沟水分段引入平导后通过2#横洞排出。2#横洞、平导、引水洞以及所担负施工的正洞段均采用有轨运输,考虑工期、设备布置、运输能力等要求,2#横洞采用双车道,平导采用单车道。

(4)为加快施工进度,并解决施工通风、弃碴、施工及运营期间排水等问题,于D2K47+180线路右侧设置3#横洞,横洞与线路前进方向平面夹角45°,洞身纵坡5‰,全长281.89m,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方式。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已认真阅读、审核了施工图纸及现场勘察工作,并已编写上报审核报告;现场桩橛交接埋设与测量复测、定位工作已完毕,复测、定位资料已上报;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实验报告;各种计量仪器设备的测试标定,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采集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

2.材料准备

施工材料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最终决定整体工程的质量,施工材料准备的数量是否充足、供应是否及时是决定工程能否按时完成的关键。

(1)施工材料准备措施

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详细列出所需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和供应时间,以便按进度供应。主、地材等材料合理采购,提前与供应商联系,确定货源的可供材料的数量及月生产能力,按施工进度提前与其分期分批签订供货合同。专业器材设备与有经常业务联系的厂家达成购货意向。

(2)施工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准确的材料供应计划。合理组织运力,随时调整运力,与运输单位或个人签订好常年运输合同或季节性运输合同。依据施工总体布置,合理布局材料储备仓库,做好防雷、防雨等防护措施,防止因材料的意外损失而打乱材料供应计划,造成待料停工。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领退及定额核算制度,杜绝人为浪费损失。

3.试验、测量

按照统一的规划布置,在指挥部建立水泥厂试验室,购置、调入施工中必需的试验、测量、测绘仪器及设备,试验人员进场后,进行了2天的短期培训,提高认识,同时熟悉施工图纸及现场。试验室进行钢材、砂石料试验、水质化验,选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三材复试及土工试验。

派有关技术、测量人员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隧道施工精度的要求,测设用于本隧道施工的控制网,确保定位、过程控制精确。

积极与当地的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检验部门及相关机构建立联系,以便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验及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通过现场勘察及工艺试验选定前期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确定施工参数,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编制现场工艺试验报告,并将有关材料报送监理审批。

4.现场准备

施工人员已进驻现场并开始了场地清理工作,清理场地的范围为施工需要的范围,作业时要小心谨慎,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并遵从其指示,同时处理好与附近地区居民的关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要求并结合进度安排做好临时设施布置。

五.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技术管理人员仔细、全面地研究施工图纸,核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提出有关风险(特别是安全风险)的质疑,由设计单位在技术交底时解答。

2.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隧道施工安全的风险管理意识。

隧道工程报告范文4

关键词:市政工程;隧道;超大跨度;小净距;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U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116-02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西部山区城市的市政工程项目中,山岭隧道这种特殊的构筑物不断涌现。同时,受市政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影响,隧道断面型式变化较多,隧道开挖跨度较大,设计和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

1 市政工程建设中山岭隧道的特点

受市政工程道路断面型式和地形条件及规划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隧道工程呈现断面型式多、结构形式可选性小、浅埋超浅埋现象突出等特点。

1.1 隧道工程断面型式特点

市政道路横断面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组成,可组合型式较多。这种现状造成了隧道断面型式多,一般有检修道+两个机动车道+人行道、检修道+三个机动车道+人行道、检修道+两个机动车道+一个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检修道+三个机动车道+一个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组合型式。隧道断面呈现多样化、跨度大、断面标准化难度大等特点。

1.2 隧道工程结构型式特点

受地形条件和规划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市政工程在道路选线之初,可选择余地小,平面布线方式有限,导致隧道工程的结构形式选择性小,双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普遍。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本隧道为德阳市市政道路工程上的一座隧道,属于检修道+三个机动车道+一个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断面型式。隧道单洞长度335米,采用小净距的平面布置形式。隧道建筑限界宽度16.25米,高5.0米;隧道净宽16.78米,净高8.91米,内净空面积121.7平方米;隧道最大埋深62.7米,最小埋深3.73米;双洞之间最小净距约13.2米,单洞最大开挖跨度19.5m,属于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

图1 隧道建筑限界图

图2 隧道内轮廓设计图

隧道进出口段地表为第四系覆盖层,下部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及泥岩的互层;隧道洞身段地表为第四系覆盖层,下部主要为粉砂质泥岩、砂岩及泥岩的互层;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围岩级别为Ⅳ级和Ⅴ级

围岩。

2.2 结构设计方案

根据隧道围岩类别、洞室埋深条件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按照新奥法的设计原理,分别采用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对隧道结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进行验算分析,同时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和工程类比,确定支护体系的各种参数。各类围岩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如表1。

2.3 结构设计优化方案

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监控量测结果,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各类围岩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如表2。

从现场施工情况、监控量测结果和结构计算分析看,上述隧道的支护参数能满足结构安全的同时,保证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减小了工程投资,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目的。

3 结语

从市政隧道工程的现状看,隧道工程呈现出断面多样化、埋深浅、双洞之间净距小、单洞开挖跨度大等特点,给实际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多难题和挑战,这就要求隧道设计过程中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计算,还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监控量测数据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S].

[2]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D70-2010)[S].

[3] 德阳市东一环天公堂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

[4] 德阳市东一环天公堂隧道工程地质详勘报告.

隧道工程报告范文5

关键词:铁路隧道;安全施工;关键问题

就目前的铁路隧道情况来说,我国修建的隧道3720座,其总长度为7068km,其中客运专线隧道2369座,总长度为4500km;普通快速铁路隧道1350座,总长为2562km。在全部的铁路隧道中,有22座隧道长度超过10km,总长度为1690km。世界范围内隧道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其中中国是隧道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大部分隧道分布在西南地区。

1地质方面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对超前地质预报做出明确规定:(1)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作为工序纳入施工组织管理;(2)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针对不同地段地质情况和预报目的,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相互补充和印证,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由于地质因素而造成的事故,施工前应该做好地质的超前报告。在隧道工程预前地质报告方案中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有超前水平钻孔法,雷达法,红外探测法等等。

2设计方面

铁路隧道设计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和《铁路隧道施工规范》。在隧洞设计中,最重要的属于隧洞进口段的选择,进口段的组成包括进水喇叭口、闸室、通气孔、平压管和渐变段等几部分。以下就进口部分的设计进行论述。(1)进水喇叭口:进口通常采用两侧边墙顺水流方向和顶板三向形成的椭圆曲线,曲线的方程为;x2a2+y2b2=1(1)式中:a-椭圆长半轴,m;b-椭圆短半轴,m;可取1/3a。深式无压隧洞进水口是一短管型压力段,为了增加压力段压力,改善压力分布,常在进口段顶部设置倾斜压坡(图1)。这种形式的压力进口段顶部曲线由椭圆曲线AB、直线段BC、及EF组成。通常BC段稍缓于EF段,压板长度L应满足塔顶启闭机的布置和闸门检修的要求,可采用3~6米。(2)通气孔:通气孔在隧洞的运行中承担着排气和补气的双重任务,所在施工的过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通气孔的设计和施工。并且通气孔必须和闸门的启闭机室分开设置。(3)平压管:平压管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检修闸门在静水中开启的时候需要的启门力较小。平压管的大小应该根据灌水时间、两道门间的灌水空间及后一道门漏水量来确定。(4)拦污栅:拦污栅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外来的杂物进入隧洞。

3施工方面

隧道开挖前,应该在施工现场检查有无各种管线,边坡开挖的时,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安全措施,火工器材的加工以及爆破作业君均按照《爆破安全规程》执行,并且爆破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爆破危险区应该设置明显的标志,并且排专人看管;爆破工作应该由丰富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特种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锚杆作业中,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因该在施工现场加强观察,及早的发现和处理事故,制定专人定期对锚杆进行实验,防止锚杆滑落而造成安全事故,注浆作业开始前因该仔细的检查和清洗接头。进入隧洞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全部佩戴防护用品、穿戴防护用具;喷射作业开始前,仔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浮石。采用合适的降尘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周围的基岩对隧道洞壁的压力,开挖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对于地质比较差的地基,建议采用半断面开挖法+弱爆破技术组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对于断面比较大的隧道,应该进行分步开挖的方式,一般分步开挖的方法有CD法,CRD法等,其中CD法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和锚杆作为竖向荷载,进行分区开挖的方式,CD法又被称为中隔壁法,可适用于Ⅳ~Ⅴ级双线浅埋的隧道,如图1所示。在铁路隧道工程中,工程的监控量测对于隧洞的防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控量测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监控量测的项目,包括沉降测量,位移测量,收敛测量等等;监控量测布置的原则;监控量测的频率;监控量测控制的基准。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该有专门的测量设备和能够熟练处理数据的技术人员,监控量测的时候应该保证量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量测人员要保证相对的稳定,不能够轻易的更换。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常用的监控量测的方法一般有洞内外观察法,变形监控量测法,应力应变监控量测法,接触量测法等。在处理量测的数据的时候应该时常的校核,对监控量测应该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绘制量测动态线;选择回归线,并与控制基准进行相关额比较;对支护进行评价;及时的反馈评价的结果,并且给出适当的建议。

4结束语

铁路隧道工程是交通路线上重要的结构物,它不仅对当地的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望同行们,不遗余力,为我国的隧道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民庆,何志军,黄鸿健,等.铁路隧道安全施工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13.

隧道工程报告范文6

【关键词】引黄工程;测量步骤;方法分析

隧道测量是在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隧道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的贯通,并使各项建筑物按规定精度和设计位置修建。因此隧道测量必须以规定的精度认真、慎重的进行, 避免产生严重后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返工。

1、工程概况

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大水网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程,本工程干线自天桥水电站库区取水,供水范围包括四市十六个县(市区),涉及忻州市保德县;吕梁市:兴县、临县、离石、柳林、中阳、石楼、交口、孝义、汾阳九个县(市区);临汾市:隰县、蒲县、大宁、汾西四个县;晋中市:灵石、介休两个县(市)。规划年供水6.02亿m3。

该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取水工程位于保德县境内,进水塔位于天桥水电站库区上游枣林沟入黄河沟口处左岸,义门镇东北角,距天桥水电站枢纽约1.4千米。输水工程包括总干线、东干线、西干线以及各供水支线。输水线路总长384.5千米,总干线长200.22千米,东干线全长28.76千米,西干线全长85.70千米,蒲大支线长3.6千米,汾孝介支线长14.97千米,交汾灵支线长51.25千米。

2、隧道测量主要步骤

2 . 1 测量方案准备工作

在测量开始之前要认真阅读相关设计图纸 ,熟悉相关设计规范以及对本工程的具体测量要求;了解隧道施工工艺和步骤,制定较为详细的施工测量计划方案。该工程施工05标合同段,起讫桩号为总21+182.39~41+167.46,主线全长19.985千米,沿线经过苇树局村,孙家沟村,前桑林村,蒺藜坪村,东庄村,雷家峁村等村。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总干2#隧洞一座,全长19.985千米;隧洞支洞6座,全长4.084千米,总长24.069千米。主洞净宽4.2米,净高5.1米,支洞净宽3.65米,净高3.2米,设计均为城门式洞型。

2 . 2 隧道进出口闭合测量

根据设计技术交底和现场测量交桩,正式实测前,应对所交桩的坐标和高程进行闭合联测,符合精度要求后才能正式实地放样。如果精度达不到要求,应尽早通知有关单位进行联测。短隧道可以进行全站仪导线闭合测量,长隧道或者地形复杂的可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

2 . 3 进出洞口测量

进出洞口测量包括地形地貌、标高埋深等项目。隧道进出口位置地形的复测相当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以后隧道洞口能否安全进洞。洞口地形复测,主要复核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包括工程量复核、进洞口桩号、覆盖层厚度、是否偏压, 偏压时地形对洞身结构影响程度,是否应采取变更洞口位置,变更洞口临时支护形式参数以及洞口地貌特征对洞口的影响和洞门形式是否合适等。

2 . 4 洞内正常测量

洞内施工测量主要控制好隧道净空,开挖、支护、二衬不要侵入净空,当然也要控制好超挖过大问题。按照设计或实际围岩地质情况,测量精度也相应分为三个级别,即开挖轮廓测量、初期支护定位测量以及二次衬砌施工测量。

2 . 5 监控测量

隧道施工监控测量工作,贯穿于开工到竣工交验全过程,是一项必测项目。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掌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地质超前预报、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作业;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变化,为设计部门修改支护系统提供参数设计。

2 . 6 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结果报告是工程交验必须的资料,主要对工程竣工后,对工程的平面曲线、竖曲线、结构几何尺寸进行实测。如果因贯通测量过程中发生错误而未能贯通,或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超限,将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引发更严重后果。

3、隧道工程中的测量方法分析

3 . 1 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直接定线法、导线测量法、三角网法和GPS法。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两相向开挖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高程系统引入洞内,保证按规定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确贯通,保证隧道工程在高程方面正确修建。一般在平坦地区采用等级水准测量,在丘陵及山区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3 . 2 隧道施工测量

( 1) 洞内导线测量与进洞点的标定。

施工导线是隧道施工中为方便进行放样和指导开挖面布设的一种导线,导线点是边开挖边设置,通常沿中线布设,边长一般为25~50m。施工单位还需布设洞口点,进洞点利用设计坐标和洞口点坐标, 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通过极坐标法标定, 洞口点设仪器;然后,用极坐标反算所得方位角,标定方向,并测量距离, 从而确定进洞点。

( 2)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保障隧道按设计要求施工的重要举措。根据施工方法,开挖的宽度以及曲线设计半径大小等不同,中线测量的方法也不同。由于洞口施工方法的特殊性,中线分临时中线和永久中线。当隧道掘进20m左右,就要对临时中线点进行重新检查标定, 检查符合要求后,标定永久中线。直线隧道的中线测设通常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法, 瞄直法和激光指向仪导向法。

( 3) 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是为了使两个或多个掘进工作面,按其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贯通测量应遵循以下原则:要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正确的同时,保证贯通精度;对每一项测量都应有客观独立的检查校核,严防差错。贯通后实际偏差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平巷贯通水平面内偏差的测定:用经纬仪把两端巷道的中心线都延长到巷道贯通接合面上,量出两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大小就是贯通在水平面内的实际偏差。

②平巷贯通时竖直面内偏差的测定:用水准仪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连测两端巷道中的已知高程控制点,求出高程闭合差,它实际反映了贯通高程测量精度。

③竖井贯通后井中实际偏差的测定:竖井贯通后, 可由地面上或由上水平的井中处挂上中心重球线到下水平,直接丈量出井筒中心之间的偏差值,即为竖井贯通的实际偏差值。

4、结语

本文通过多次现场对引黄工程施工的测量,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加强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相信经过科学的管理,工程施工建成后,质量目标可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合格标准。可新增灌溉面积150万亩,不仅能缓解最干旱的吕梁山区沿线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和生态供水紧缺的矛盾,而且对改善全省水资源紧缺状况和应对中部发生特大旱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