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1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导向;校企合作;专业技能训练;“双师型”;职教电工专业
职业教育素来以培养生产、管理等一线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强调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实践教学。职业院校多以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主,如“机”、“电”等,这些专业在教学中都要求充分体现专业的职业性、岗位性和发展性,显然以理论为主、理论脱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能够以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来设置学习情境,按照职业活动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构建层次等重新整合,形成理论与技能高度统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对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作用十分明显。
综合多年职业教育经验,当前职业教育电工专业已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实训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教学跟不上,重理论轻实践等等。尤其,电工专业较为特殊,出于安全考虑,实践教学中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实训课程较少,甚至有些实训项目仍然没有落实。针对这样现状,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创新专业教育模式,所以可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职业电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电工专业实践教学,打造理论和技能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建立项目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是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的主要载体。职业教育要求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所以专业课程要以电工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建立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相关的理论、技能等传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对电工专业理论和技能有一个具体化认识。其中,“项目”、“任务”可以是线路、机械保养与维修,也可以是电气、电路设计,更可以是电子电路设计。不同的项目任务,需设计不同的任务情境,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每一项目的任务情景可以按照计划、实施、评估等步骤展开,逐步渗透专业课程内容,当然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作为通用教材之外的校本教材。
职业教育电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顺利情况下,一毕业就要进入企业工作,为了满足应人单位的要求,需结合具体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来设置课程及其内容,跟上现代企业步伐。通用教材内容往往比较系统化,缺乏针对性,所以职业院校要寻找各种途径深入企业,针对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来设置课程内容,并及时更新,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建设职业化专业技能训练平台
由于不少职业院校电工专业的技能训练课程十分匮乏,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多的实训机会,需借助众多专业技能实训平台,同时采用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强实训效果。近些年,职业院校大多已经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并综合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建设电工专业实训装置,基础实验室、制冷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促进实训装置的工程工程化、生产化。同时,还要严把“实践教学”环节,基于电工工作过程设置岗位教学模块,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在岗位模块中,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相关的电工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课题,再将课题转化实训任务,在任务具体要求下有计划开展实训课程,教师则要结合过程对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学生结合任务实施过程更易于了解所涉及知识点,这样便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另外,还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师,指导学生训练,避免理论脱离实践,从而提高实训课程的有效性。
三、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即理论和技能兼具的教师。为此,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拓展教师引进途径,大力开展“双师型”教师建设,以扩大学校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拓展途径:第一,聘请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师;第二,加大青年教师培训、深造力度;第三,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第四,教师“下”企业,鼓励教师多多向专业技术人员了解与学习,促进自身发展;等等。以上几种途径是当前职业院校在师资力量上的主要拓展方式,构建高水平、高技能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四、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也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之一,是提高学生素质、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至今为止,校企合作模式已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多年,但是由于双方合作并不深入,加之其它原因,学校往往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以致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彻底发挥。对此,要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以互惠为前提,推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如共同开展实训装置开发、企业职业员工技能培训、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技术课题服务等项目,双方互惠互利,共同进步,以此加深双方合作。
例如,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实训装置建设,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主体设计工作,企业负责装置制造,教师、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都可以参加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这一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向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电工相关理论和技能,提高自身对电路、电气的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素质和技能的整体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除此之外,“订单式”也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签订合同,双方共同利用自身资源栽培学生,培养人才,以切实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这是当前校企双方当前最为密切的深度合作,虽然各地职业院校都已实行,但是却没有得到彻底应用,依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落实这一工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型或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电工专业应基于工作过程,从课程设置、技能实训、师资力量培养、校企合作等几方面构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从而顺利就业,成为用人单位满意之优秀人才,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和价值,为社会发展奉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把志群.探索中职电子电工的有效教学[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2):239.
[2]花艳.中职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J].中学时代.2013(01):27.
[3]周锋.校企合作视野下的中职电子电工实训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1):223-224.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2
【关键词】“导生制”教学模式;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实训
目前,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班级人数多,场地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差异大等现象。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很难兼顾两头,课堂组织管理难度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成为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指导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导生制”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完善了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学,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一、“导生制”教学模式的由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工厂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时期。需要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要求工人接受起码的文化教育。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便出现了“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优秀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基础,教师不直接教全班学生而是教其中一部分学生——“导生”,然后由“导生”转述教师讲过的内容。而我们在教学中衍生“导生制”是教师挑选学习优秀而又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助手,在理论和实践中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实现互帮互学,在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补给,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等方面评价工作,完全是教师的小助手。
二、“导生制”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以一个40人的实训教学班级为例,采用“一八四”模式,进行有效分组,即由一个指导老师主导,指导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观察和学科兴趣小组的培养具有专长的八个学生,由这些学生来协助老师每一个人指导四个同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导生制”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阶段开展实施:
1.共同学习阶段
教师首先要对本课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要领,对全班学生做全面的讲解和示范。此时要选的导生还未形成,所以对电子电工专业技能中仪器仪表的使用,元器件的识别以及用电安全方面有关的操作要领要详细讲解,突出操作重点。让要被选出的导生全面地掌握新授知识。
2.导生选拔阶段
通过分析全体学生的特点,找出在电子电工专业技能知识与操作技能方面较强、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方面较好、自觉性较高以及学习上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当“导生 ”。由于导生是指导老师掌握整个实训质量的“风向标 ”,也是贯彻指 导老师任务的忠实“执行者 ”,导生选拔得好坏,是 运用导生制实训成败的关键。教师从开始就要有目 的、有计划地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 特点、知识基础等。通过多种途径,把好、中、差 学生按每个课题由四到五人形成一组进行搭配,把 责任心强、学习好、乐意帮助人的学生选为导生,目 的是让其协助指导老师对本组的同学进行指导。导生作为该班实训的骨干,积极思考,努力完成任务,在全组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3.任务驱动阶段
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个加工任务,通常可以以任务书形式给出,但此任务在选择时不易过难,如过难则可能连导生也不能完成,发挥不了导生作用。各组学生在导生带领下任务中的电路图和工艺要求,由总体设想到个别设计,由个别设计再到综合思路,集中——分散——再集中,全面地进行考虑。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选择产品的加工方案、生产路线、生产组织实施办法,形成工艺规程,编制工艺方案、质量控制和质检项目及方法等。每组提出方案至少两 套,并在导生的组织下,对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再将结果记录下来以备教师检查。然后在导生的带领下,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以达到提高加工方案的目的。
4.安装调试阶段
在电路安装调试阶段,导生指导的重点在于电路线路焊接优化、元件认别、技能操作安全上。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生产工艺、提高自己实践能力、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及注意文明生产。此阶段,导生只起指导作用,不能替代他人操作,目的是尽快提高大家独立分析问 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各自制订的方案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老师这时也可引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优化方案。也可由导生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予以不断完善。
5.总结评价阶段
完成安装调试后,可将学生组织起来,由各组导生带领组员自己小结、自我进行评价,然后由教师对小组进行归类、讲评,指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总结能力,又深化了对电类技能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实施方案,使之真正接近生产, 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导生及其他 学生都体会到从设计到加工, 最后成为产品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了进一步搞好实训的积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又为其今后上岗与社会“接轨”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中“导生制”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充分考虑职高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导生制”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进行广泛的合 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玉文“导生制”在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机械职业教育[J]2007,8
[2]葛小兵“导生制” 在数控机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机械职业教育[J]2005,7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3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实训;分析研究
当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一方面是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合理就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存在着技术人才的匮乏,职业教育正是填补实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实训工作应当得到重视,为各行各业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电子电工专业实训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突破途径进行分析。
一、当前电子电工实训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学习动力缺乏。在职业教育中,部分学生因为自己是文化成绩落后才进入到职业院校学习,对于自身的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学生对于实训活动的不够重视,存在着应付了事心理,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2.教师实践经验欠缺,指导效果不佳。现在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或者专业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但是在实训活动组织与指导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实训活动指导的效果。
3.校内实训陈旧之后,未能与时俱进。有些校内实训项目沿用了多少年,没有能够紧密结合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影响了学生的实训参与兴趣度。
4.校外基地联系不紧,效果大打折扣。部分职业院校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没有加大工作力度,只是与企业进行了浅层次的联系,学生在企业实训中并没有能够顶岗或者深入,大多数时候成为了一种参观学习的性质。
5.师生比例不够科学,组织过程无序。部分职业院校在安排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实习的时候,教师安排的力量薄弱,人数偏少,导致师生比例失调,活动组织混乱,影响了实训活动的正常开展。
6.自我防护意识不高,存在安全隐患。在实训环节中,许多学生存在着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安全操作方面只是轻描淡显地说几句,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在一些操作方面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二、对有效提升电子电工实训成效的建议
1.强化形势教育,增强学生信心。在当前的职业院校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教育中,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述职业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尤其是珠江三角洲许多企业开出了十几万年薪的诱人条件招聘电子电工技师,让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增强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实训环节是增强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不注重实训,就无法形成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专业增强信心,同时提高对实训活动的参与渴望。
2.选配双强教师,提高指导效果。在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师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选配专业知识与技能双过硬的指导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实训指导,如常用元件的识别测试、焊接以及产品调试组装等,这样的内容与环节的实训指导,一定要在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点下进行,才能够取得较好成效。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在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通常采取教学和操作一体化模式,在实训场所开展现场操作示范,边做边讲解,学生在学习与操作的过程中,增强了认识,提高了能力。
3.优化校内实训,激发学生兴趣。在校内实训的落实方面,一方面,学校要加大投入,将新型的实训机器设备引进教学活动,与时俱进地增加实训内容,使实训活动、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保持同步。同时,要将多媒体技术、实训软件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校内实训中以实践操作、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拓展专业实训的空间,增强对学生技能的掌握指导。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基础上,院校还应当将实训室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开放,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校内实训活动转变为竞赛方式,如进行电子焊接训练竞赛、电子产品组装竞赛等,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校内实训积极性,同时提升了掌握效果。
4.加强校企联合,理论指导实践。强化校企联合是提高学生电子电工实训的重要途径,院校应当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大中型企业定向培养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也使实训载体与内容练习更为紧密。另一方面,也要向相关企业进行承诺,在涉及到生产工艺流程的商业秘密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损害企业的利益。在企业实训的环节,尽可能地让学生深入到车间与生产线进行实践操作,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指导,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倡导顶岗实训,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有效运用于生产实践,同时也能够在实践操作之中消除自己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一些疑惑。
5.合理配比师生,有序组织活动。在组织师生开展电子电工实训过程中,学校一定要科学确定师生比例,教师数量一定要充足。一方面便于对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提高实训指导性成效的需要。只有保持足够数量的指导教师,才能够从学生教育、实训指导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到科学高效、万无一失。
6.注重安全教育,训练自护技能。学生实训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离开了安全,一切都是空谈。教师在多种场合应当强化安全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中的安全要求,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定,做到规范操作,防止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在职业院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专门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调整,充分整合资源,改革创新,有效发挥实训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就业技能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艺侠.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7(4):141.
[2]乐冰.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几点做法[J].职教论坛,2010,11(9):235-236.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4
一、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特征
1.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别进行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别进行。两者存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大部分理论教师,只会讲理论课程不会教实训课程,理论教学比较抽象、不实用、原理太多,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又不需要去设计和制造各种电气设备和元件。理论课教材内容与实训课教材不同,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教师只关心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而且教学场地也有不同,传统教学法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为两个教室。在教学时间上教学安排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老师各自为政,教材间的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2.理论与实际分离,实践环节薄弱
传统电工课程教材的难度较深,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际分离,实践环节薄弱,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若电工理论与实践教学能采取一体化教学,则既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使学生学到与专业技能有关的操作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电工一体化教学模式
1.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一体化教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生产实习、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融合于教学过程,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而形成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并可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和规范化评价。
2.一体化教学的形式
一体化教学是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承担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训重复教学的问题,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拆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内容,根据学生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过程中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和实际工艺过程,从而增强学习和动手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相关专业理论及技能知识进行拓展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复合技能。
3.一体化教学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1)建设一体化教学中心。实施一体化教学,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场地。应根据历年来本专业学生的数量,及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扩展课题的情况,设计有足够工位和一定的面积的实训场地。教学场地应建立适合理论教学的设施,例如多媒体演示和电工专业操作训练岗位所需要的多功能电工电子综合教室。教学器材方面应配备有各种实习用电气元件,包括本专业的电阻、三极管、集成块、电容、电动机、变压器、电工仪表、计算机、PLC、变频器等实验实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工具等。
一体化中心使师生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并且循环交替进行。在教学中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真正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在软件设施方面,应具有PowerPoint和Flash等多媒体演示软件、EMA等电路仿真软件、PLC编程软件,设备齐全才能确保一体化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需要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来讲授理论课程,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指导生产实习,即既是讲师又是技师的复合型教师。同时还要求教师应明确专业课题的要求、重点、难点、工艺及实习设备情况,并根据技能特点,编写教案。在独立操作项目的演示和实训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实际,简明扼要地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教师还应在电工专业发展的前沿,了解本专业发展方向,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材料,并及时充实到教学中。要求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督促其参加本专业各类技能竞赛和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完成一体化的教学任务。
三、电工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施
1.一体化课程开发
为改革电工理论与实践教学,首先应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职业和技工学校电工类一体化教材的目标涉及面广、知识新、实用性和技能性强。
(1)教学内容综合开发。删去难度较深和较落后的内容,加强基础和实用的内容,注意知识间相互结合。教材的编写思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例如,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将较难、较复杂的万能铣床安装删去,放入高级工考核培训,保留并加强基础的线路安装练习。
(2)实训课程开发。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应大胆开发实训课程新内容。例如电工基础训练课程增加各种最新型号和款式的镇流器、灯管、开关的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训练,解决了学生只会安装传统旧式元件,遇到新型号外表不同的元件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问题。
(3)新技术课程开发。根据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针对当前应用软件的发展,开发频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体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5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学习兴趣 实践性教学
众所周知,教学课改的核心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枯燥的理论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从事基于工作工程的实践性操作项目。”为此我校购置了SX-610A综合机床电路实训装置。该装置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提供电力拖动控制,机床电路电拖故障诊断与排故, PLC对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等实训模块。对于专业知识多,技能范围广,技术先进的高级维修电工装置应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采用项目教学法最适宜。现结合我校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和实训项目教学的实际,谈谈高级维修电工项目教学发的应用。
1. 项目教学的含义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5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对项目进行分析并作出实施计划、设计方案、用时用料等,再按计划付注实施,最后完成此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
2.维修电工专业项目教学的条件分析
2.1 学校的自身特点有利于维修电工专业开展项目教学
学校是一种电能用户,特别是职业学校,有动力车间、有实习工厂、有实训场地,能更好的为维修电工提供项目教学场所。我们组织学生设计和安装学校实训车间的动力电,通过真实的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了学习兴趣。
2.1 维修电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特性适合开展项目教学
维修电工专业具有专业知识多(例维修电工知识点主要有:电机与变压器知识,电力拖动知识,电器知识等),技能范围广(如:电工基本操作技能,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PLC技能等)的特点,它既不能采用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旧式教学,也不适宜采用所有理论和所有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而采用在项目的实施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项目教学是最适宜的。
3.维修电工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
3.1 项目教学要以校本教材做指导
这里所说的校本教材就是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而开发的一种项目教学指导方案。它主要包括:要完成的项目,每个项目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涉及的书目和需查阅的资料,以及项目标准等。学生在校本教材的指导下,可以有目标的、有方向的去查阅资料,去看相关的书籍,去完成设计方案、实施计划、用时用料等。例如,我校的项目教学就是以校本教材《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和电力拖动控制训练》为指导的。
3.2 项目教学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实施项目教学时,不能仅靠课本教材而脱离教师的指导,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进行统一管理,随时检查完成情况,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对每个学生的设计和方案需提出建议,督促、评价和表扬。如果没有教师的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学生将是一盘散沙,从而造成学习上的盲目性。
3.3 项目的设立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
项目的设立很重要,既不能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题照抄照搬,也不能脱离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题而任意设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例如:我校根据现有的实训装置设有以下项目:
项目一:本校车间,教室,实验室的照明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此项目的知识点主要有:单相交流电路,安全用电知识,电工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等;涉及的技能点主要有:电工基本技能操作,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
项目二:电动机及供电线路的检测与维修(项目主要根据现有的实训设备开展的,学生的成绩由智能考核软件直接判断。)。
项目三:(1)本校动力车间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四:动力车间所有机床控制线路的检测与维修。
项目五:(1)三台电动机顺序控制PLC设计及安装调试。
(2)交通灯控系统的PLC设计及安装调试
(3)CA6140车床电路PLC设计及安装调试
(4)X62型万能铣床控制电路PLC设计及安装调试
3.4 项目的实施顺序要符合科学性教学原则
项目教学时,先实施哪个项目,再实施哪个项目,最后完成哪个项目,必须符合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项、由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科学性教学原则,必须坚持前面项目的完成,能更好的为后面项目的完成打基础的原则。
3.5 每个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完善的考核评价
并与学分制相结合,学生的考核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考核过程要全面,标准要统一,既注重结果,又看重设计过程和安装调试过程,要对项目进行总体的综合评价,并与学分制相结合。
4.实施项目教学的意义
4.1 实施项目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既不同于以往的实习教学,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在的一体化教学。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完成每一个课题项目中,从设计到计划,从材料的准备到具体的实施,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既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既有独立的,也须团结协作。学生对教学形式会产生新奇感,对项目的实施会产生紧迫感,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会产生突破感,对项目的完成会充满自豪感。这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初衷。
4.2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去完成设计方案,实施计划,自己去查阅资料。教学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 他们对每个课题的设计都能融入自己的观点。这就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动了起来,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4.3 便于打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课项目教学
根据社会发展和需要,中等职业院校要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下大力气认真上好实训课,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是中职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电工专业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对上好电工专业实训课的看法。
一、安全原则
电工实训课有很大的危险性。电工专业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生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学生对电充满好奇,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应把安全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听从指挥,规范操作,增强安全意识,在保证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训练技能,提高水平。
二、备好课
备课力求严谨充分。要上好实训课,就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实训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学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备课要按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技能要求全面考虑,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实习操作的各种方法,而且要拟订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案力求从各个方面入手,既扣紧课题内容,又突出讲解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将所用工具、仪器设备、原材料备好、备齐,按规定要求放置。从教学场景上,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保证实训课顺利进行。组织教学不仅在课程开始阶段进行,而且要贯穿课程始终,维持好实训课的秩序,使学生处于实训的正常状态。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1.项目实施
指导教师事先把所有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实训单元(即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项目)。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实训项目,项目安排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详细地制定出各项目的目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实训结束后收回)。每次实训课开始时,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训项目,并简短地对该实训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出对该实训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学生根据实训项目选取相关的实训器材和设备,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协作完成,教师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对于比较简单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协作完成,一般是4~6人为一个组。学生在共同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2.项目考核
学生完成每个实训项目后,指导教师根据电工技能等级的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指导教师应给予表扬。这样,在电工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主动地找老师或同学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更容易达到实习目标。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一方面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有力依据。
五、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