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法范文1
关键词:中职语文 德育 渗透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56
语文,既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职业学校学生的课程安排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1]教育首先是教育学生成人,其次是教育学生成材。《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比起其他各门学科都迫在眉睫。
1 语文教材中得天独厚的德育因素为中职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滋长环境
纵观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现状,不难发现,中职教育更多倾向于技术知识的灌输,而轻视了人格的培养。比起德育教育,学校、教师更看重的是技能大赛成绩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种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薄弱的人生观、世界观。再加上近年招生压力的影响,中职学校不得不放宽学生的录取条件,造成学生素质普遍降低,许多学生在学习方面不能树立正确的方向,在为人处世上更不能正确地做出自我评价,这就使中职德育在中职教育中严重缺失,这违背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各学科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任务,将学科教学作为德育教育手段,而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大纲》中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绪,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的人格。”[3]虽然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像科学知识那样处处明显,但只要我们在课程中深入教材,即可发现德育的因素随处可见。老舍及罗曼加里的同题散文《我的母亲》塑造了两位迥然不同的母亲形象,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中国母亲的贤惠、勤劳、隐忍、坚强,外国母亲的乐观、自信、独立与张扬,这便是德育渗透的绝好时机,母爱和感恩成为教师的德育切入点,让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中感受灵魂的升华。
2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技巧
2.1 充分把握教材阅读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深入钻研教材,及时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因素,如爱国、自强、自信、敬业、尊敬、文明等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字词句,体会语言的质美意深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哲理,如俄国契科夫的《套中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使他们既看到了“守旧人物”的危害,又感受到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从而感受生活中应如何去创新,去摆脱顽固守旧。
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时,还应当找准切入点。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写作目的切入,如《沁园春・长沙》中,教师通过介绍写作背景,使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宽广胸襟及豪迈气概,并通过伟人的胸襟思考个人的现状与责任感,是否存在缺失,是否需要改进,该如何完善自我。这便是良好的切入点所达到的德育目标。
2.2 应用文及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著名的教育学家魏书生认为:“教学生作文,不只是教作文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4]作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写作,一向是学生头痛的症结所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作文写作不仅仅是态度上的厌恶,更多的是面临着由于自身素质的偏低而无从下手的困境。应用文写作也同样遇到了这样尴尬的局面,由于学科本身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缺失,也成了语文教师教学时间的难中之难。
当然,中职校中应用文教学及作文教学难以展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方面的不足,有教师引导的缺失,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苦于如何教的同时,忽略了应用文、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应用文的文种、作用时,应不失时机地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进行引导,对其社会认知层面进行提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改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如通知写作中,我们往往要求篇幅间断,言简意赅,这便与当今社会提倡简化形式,废除繁缛的风气相符合,若教师加以引导,举例分析,必能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充分利用每单元一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德育渗透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语文教学不能只是语言与文学知识的灌输,而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途径,是对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补充。通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课堂的理论知识,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理论与道德的必然联系,升华其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既能丰富实践活动的内涵,又能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唱出我心中的歌――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加深了其对祖国诗歌文化的涵养,还能使其在分工合作、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的力量,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总而言之,德育作为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主题,更是语文教学中的永恒旋律。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在立足语文学科教学的同时,积极找到教学中随时存在的德育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深挖、探索,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德育渗透方法,教书育人,为祖国各行各业培养出有能力、有道德、有素质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2]龚乐进,张贵仁,王忠桥主编.教师职业道德[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林炜彤.语文教育论著与研究[M].浙江文艺出版社.
教育学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 效率
《英语课程标准》引导高中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把英语课程的设置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联系起来,强调了英语课程对促进对外交往和增强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变英语教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做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变以老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和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在谈到中学生的一般性发展时,皮亚杰认为,中学生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人成长发展的速度。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强调高质量的交往互动,如,成人引导下的互动或跟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的互动至关重要。由此看来,合作中的互动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活动形式。合作学习就是先确立目标,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形式,通过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学习。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优势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信心;培养了学生英语交流合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意识;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法改进
1、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教法陈旧,引不起学生听课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改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例如,在教授语法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故事,笑话。记得我曾经在课堂上讲解bear这个单词的时候,就举了一个笑话的例子,这个单词有好几种汉语意思。作为名词的时候它有熊的意思,作为动词它有(植物的)开花结果,(女子的)生孩子,忍受等等之意。我举的这样一个例子:A scientiest said to a farmer :I can't bear a fool.(科学家对一个农夫说道,我不能忍受一个傻瓜!)Your mother could(bear).The farmer kicked back.(你的母亲可以……)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可以知道bear这个词的一词多意。通过故事和笑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语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引导作用,把自主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要切记满堂灌,把时间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3、恰当的利用各种教学辅助物。譬如,再我们学校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教授英语知识。直观,形象,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英语。对于条件稍差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利用手中尽可能有的教辅工具,完成英语教学。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高中英语课文通常词汇量大、语法点繁多、内容复杂,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在阅读课中,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训练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表达意见的能力。
2、合作学习在语法知识复习课中的运用。当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又缺乏完整的认识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群体的力量,使学生在对相关知识的分类、归类、汇总过程中进一步建构、完善认知图式,对这一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如在学习名词性从句的有关知识后,学生对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区别很是混淆,此时教师可开展group work。
3、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英语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实质上也是整理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们的意见进行构思、写作和修改,这样能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写作课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密切合作关系,这种合作的本质是个人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必须依靠的共享与协商。合作讨论式学习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相结合的最重要的方法。当各种思维产品在个体脑中形成却未能产生“正确的一个”时,讨论--即共同体的共同决策便可帮助个体确定。此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寻找探索的途径,对学生探索结果进行加工处理(如教师点评),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认知结构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四、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合作学习有助于课堂的多边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机制,增加了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改善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的单一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追求“问题解决”的思维氛围,达到“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景观。
教育学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交互 探究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鉴于此,我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地理学科本身特点,大胆开展探索实践活动,探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方式。新世纪的高中地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地理能力得到发展。目前,在国内外中学地理教学方式上,提倡采取各种不同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探讨新课堂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针对中小学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目的。
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只要学生有兴趣,同地理学科有关、有助于学生发展又可以研究就可以。高一第一次地理评价测试前,课堂上学生大胆地提出:老师,考试了,怎么还没有考试提纲啊?我当头一晕:哪有学生向老师索要考试提纲的。后来才发现,他们“地理能力”全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结果。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他主学习”,最终让学生成为一具记忆的机器。这难怪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多月的宇宙知识后,面对地球仪的时候,他们却找不到赤道!这一切,让我陷入了深思,我们的教学模式怎么了?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那节课我并没有责怪学生,而是顺势把他们带入了另一话题:我的课堂,我选择。在50多人的课堂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心中的课堂。“我想在天文台上课。”是啊,咱怎么不充分利用学校的天文台呢?“我想到野外上课。”走出课堂就是大自然,有多少地理知识蕴藏其中啊。“老师,我想到电脑室上课,那里有许多许多信息”。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老师,上课时我可以讲这个问题。”是啊,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学生的课堂,学生选择。而他们选择的也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需要交流,教学更应该如此。
二、探讨探究合作方式的实践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充斥的社会,研究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研究问题的能力也成为衡量人才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人口、资源、环境意识的培养等目标。在传统的“讲授式”、“接受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我们的交互探究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创设情景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然而主动是需要培养的。创设情景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生动学习环境,拉近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教师可通过图片、录像、动画片、学生表演、时事热点等多种形式,以活动为载体,设疑激趣,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中。
2.探究学
探究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科学研究。探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探究深层次,尖端的问题,而是学生研究自身感兴趣的现象。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这种方式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它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
3.合作交流
学生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互研讨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海岸带的开发》一节课堂中还安排了交互合作部分——学生针对各小组的探究成果报告提出相关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口头辩论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课堂评价
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学习经历了一次一次的探究活动后,他们所获得的更重要是一种能力,一种对问题对事物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一种严谨的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该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呢?为此,我大胆实行了“我的课堂,我评价”的评价模式,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参与行为及自己的学习参与行为。学生可以用书面,口头形式对本次探究活动各小组及其成员进行评价,对未能如愿表现的小组或成员进行鼓励,达到了优化师生关系,学生关系的目的。
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交互探究是一种“体验”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深刻地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探究氛围,让每个学生有一个探究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觉到交流互动的乐趣与不足。此时,师生都能共同体验科学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初探》,于海燕
2、《重视课堂上的探究,合作,竞争》,洪彩华
3、《主动,探究,合作》,孙榜
教育学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法范文4
方式之一,是高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艺术审美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它的研究在全面培养艺术人才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 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呈现出与之相符的特点。2001 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认为: “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会孤立存在,都根植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成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亦是如此,它不但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而且推动社会文化的进程。那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认识艺术审美教育, 如何实施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改革?这些都是尚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一、审美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
艺术审美教育,是通过借助欣赏艺术美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立足于艺术审美角度,通过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审美视察,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净化受教育者的心灵,启发受教育者审美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创造美与鉴赏美的能力。高校所进行的艺术审美教育,是全面执行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美的理解和鉴赏水平需要,更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
“多元文化”的观点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于上世纪初期提出的。当时的教育观点认为:为了了解和接受来自各个国家、民族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受教育者应接触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和环境。时至今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提法已被艺术教育界广泛接受。它涉及艺术教育课程中广泛艺术文化的教授,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特征方面。尽管很多学者对教育的多元文化问题存在着争议,但立足于客观现实,“甚至它的恶意批评者也赞成,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成为现代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和艺术教育的一个常见的组成部分”。[1]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观点。
(二)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与现今我国艺术审美教育的距离
当今世界,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大、小民族共三千余个。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不存在不受民族特质约束的文化,也不存在绝对脱离民族根基的艺术。
仅以亚洲为例: 亚洲目前有48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38.23亿,大小民族、种族1000余个。由于亚洲区域大,民族多,且文化的多样性强、差异性大,因此无统一的“亚洲文化”。亚洲各民族传统观念非常浓厚,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各民族的艺术形式上,便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样式和文化特征。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局面:许多学生在欣赏亚洲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艺术作品时,由于不了解该民族的文化信仰,故无法体会到异文化艺术的美。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改革与实施途径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新产物。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下达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其中强调,高等学校要完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高校艺术教育持续、健康、深入的发展。
(一)改善审美教学环境
其一,高校在制定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时,可结合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计划,将艺术审美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其二,高校每年度在预算时确定一定数目的艺术课程教研经费,使艺术教育各项教学任务及艺术实践活动能正常开展。其三,逐步改善高校校园审美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仅能通过对艺术的体验去感受与体验自然美、生活美,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和谐、合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吸引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善艺术审美课程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已开设的艺术审美课程有很多,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学生当成被动学习的一方。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艺术审美教学的目的。我们应改善艺术审美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音乐鉴赏》课程传统教学中,对西方交响乐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交响乐中的多个乐章及诸多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交响乐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交响乐作品理解的再创造,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
高校应多组织开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画展、书法比赛、摄影作品展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种多样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作为第二课堂,将开展学术活动与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实现艺术审美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罗振玉.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Z].1906.
作者简介:
教育学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法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训课程;教师发展途径;创新实践
一.培训课程的概念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训课程内容,并实施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定制化培训的方案,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全面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其“课程”包涵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识[1]。课程体系有理论传授、实践操作、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企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其教学内容应反映本课程领域内行业、企业最新应用技术或管理成果及反映行业特征。
二.企业培训课程的特点与类型
(一)特点:
1.课程创新要以企业、岗位、学员的需求为主导。包括岗位实践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充分考虑学员的个性发展,保留学员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其职业发展。
2.课程目标以强调学员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教学与咨询的合一,与企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3.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校老师与行业专家、企业人员要一起精心筛选出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培训课程。使讲课的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实践教学也不再是单调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活动,是学员生产过程中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
4.在跨岗位、多工种的混合制班级授课中,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实施与教学一体化,课程结构模块多样化。在课程表编制时就应要考虑学员的生理适宜原则与迁移性原则;课程评价的过程与模式也应灵活多样;课程结构也需随教学过程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当然,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的基本程序都应随课程内容的变化而改变,教学中注重培养互动交流的课堂生态环境。
5.教课书及教材的选编具有多样性。现有的教课书大多数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教学需要,需通过大专院校咨询、出版社查找、网上搜寻进行教材的订购。甚至需要学校与企业组织人员进行编制。
6.培训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敬业精神及生产实践经验,直接影响着培训课程的效果。既要开展传统的课堂讲课,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尤其是互连网上的各种数据库资源。及时协调学校和企业之间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以一定的接近实践的方式把各个项目要素联系起来,使它们更适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而突现培训效果。
(二)类型:
1.按照企业培训对象不同,课程设置可分为:一是企业招工前、后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围绕企业新招员工开始发展自己职业生涯为起点,教给员工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容。二是基层岗位的在职培训课程。是针对已经在岗位工作的职工进行的,是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三是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课程。主要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装备及新生产工艺等的前沿技术与企业管理问题。
2.按照是否脱产,培训课程可分为:一是完全脱产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停产培训两种方式的内容。二是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培训,固定时间参加培训、其余时间上班。
3.按照企业培训地点不同,课程类型分为:一是在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二是在职业学校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课程。
4.按照企业培训时间长短及是否取得学历证书不同,课程可分为:一是长期的学历培训。学历培训往往需要完成必须的课程和教学课时,取得一定的学分,所以培训时间比较长,知识学习比较系统。二是短期的强化培训课程。短期培训侧重于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等级培训的课程应属此类。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属于在职基层岗位的短期强化培训课程。
三.课程创新与教师发展途径
课程创新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2]。课程创新在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上要有新途径。
(一)教师教育的新途径。科学配置专业的学科课程结构,培养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教师既要承担继续教育,又要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以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教师发展的新途径。1.集体备课、听说评课的合作方式;2.传帮带式的合作;3.校本教研式的合作;4.“合作的自传”方式;5.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等为单位的合作。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流程:发现问题-形成课题-交流探讨-解决问题-课堂实践检验-总结成果-推广成果[3]。达到课程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课程创新实践过程
(一)准备工作
首先,课程设置是按照岗位职业所需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展开的。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只要岗位或职业技术需要何种应知应会,就开设相应课程,就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这样,对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具体操作技能、具体工艺流程、技能操作规范的准确理解、正确掌握显得特别有效。
1、建立“双师型”教学模式。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
2、从课程设计角度:建立动态课程教学模式。培训课程设置决定了教与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设置和组合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注意动态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要体现多媒体化和情景化。(2)教师要注重角色转换。动态课堂中实行交互式教学、师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区、BBS等交流。(3)教学过程要加强系统规则。实施动态课程模式要考虑社会、学者、企业、学校各方面的因素,是否有利。(4)从教学组织形式角度:建立虚拟工厂教学模式。(5)从教学评价角度:建立有企业人员的参加的校企课程认证教学模式。
3、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体系。成立校企合作课程创新指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与职责。制定项目申报、实施、评价、验收等工作的流程及监督。
(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程创新
1、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技术创新、课程体系创新等。
2、课程创新的应有理论基础。依据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进行探索性实践,不断完善和丰富现有教育理论。课程创新是一种概念重建和理论创新的动态过程;有助于对课程教材的内容选取、结构组织以及呈现方面等进行的创新设计。
3、企业培训课程创新的三个层次。一是学科设置。专业、科目、教材的取向问题。二是理论知识的选择。分厂、工序、岗位的培训应选择不同深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与运作等。三是操作技能的选定。结合工种、工序、工厂的安全、质量、生产、设备、技术管理及产品开发、企业文化和班组管理中存在的典型操作问题,进行选定。通过现场案例示范、讲授、分析、判断,达到培训的目的。提出有色金属企业培训课程的模块化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调查,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经济发展和合作活动的动态过程,随时对课程进行调整与改革,适应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需求导向模式”编制课程设置实施计划[4]。
五.建立培训课程的模块化方案
通过对内多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调研,了解到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及发展动态,开展了“校企合作”课程创新的实践活动。
(一)培训的调研
1、调研时间:2014年4月。
2、调研对象:公司副总、总工及车间技术人员、生产骨干等。
3、座谈记录择要:
(1)铝加工新兴产业,人年青,学历高,职工有培训要求,能对工作有所突破。
(2)培训单位师资要好,实际生产经验好,校企已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3)铝加工企业的技术特点是细节决定成败,产品技术标准逐步提高,要求员工素质整体要高。目前员工的理论知识较浅,分析、解决较深的技术问题能力不足。技术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需加强。
(4)板带材生产培训增加金属塑性加工及材料工艺学、板型控制技术、现场生产6S管理、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先进经验等内容。
(5)现场实际重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应包括加热炉、熔炼炉、热处理炉的设备知识、净化技术、炉子火焰燃烧及节能新技术,铸轧、冷轧、精整的新技术、新工艺,金属检测的光谱分析、产成品缺陷组织分析等内容。
(二)培训项目计划书及课程安排
1、培训概述: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贴近企业生产现状,结合行业案例内容,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员工对铝加工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掌握生产、工艺、安全知识与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技术等内容。以推进职工的专业化和技能化,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培训目标:
(1)掌握工作中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
(2)使员工基本掌握和运用生产技术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益。
(3)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知识,使其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
3、培训对象:铝加工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及岗位作业人员。
4、培训时间:
(1)共 7 天,每天按8学时,共 56学时
(2)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课程 课程内容 学时 培训
方式 培训对象 培训日期
1 铝及铝合金分类及其加工
概述 2 讲授 班长以上 5月9日
2 铝加工生产中有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铝的特性,力的概念,工程力学等) 4 讲授 班长以上 5月10、11日
3 合金元素、微量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4 讲授 车间主任 5月15、16日
4 熔炼与铸造生产技术与工艺 6 讲授、案例
交流 铸锭工序 5月17、18、19日
5 轧制原理与工艺操作规程 6 讲授、案例
交流 轧机工序 5月24、25、26日
6 板形与厚度控制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轧机工序 6月8、
9日
7 热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热轧工序 6月10、11日
8 冷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冷轧工序 6月15、16日
9 箔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箔轧工序 6月17、18日
10 板带材热处理及精整生产
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精整、退火 6月22、23日
11 板坯的连续铸轧生产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铸轧工序 6月24、25日
12 企业班组长
管理 2 讲授、互动 班长以上 6月26日
13 测试 4 问卷、答题 6月28日
备注 1、共计48个学时;2、培训时间为下午16:00―17:30;每天2个学时;
3、各分厂、部门按照培训安排统计每天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
5、培训师资情况(略)
6、培训教材(略)
六.课程创新的反思
1、关于课程创新基础的反思。应进一步完善课程创新的相应程序和规范,落实课程创新的工作机制和动力机制的建设。
2、关于课程创新内涵的反思。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经历了一个引进国外经验―试点―反思―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确立模式―深入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研究力量一直处于薄弱状态,滞后于实践探索,致使校企合作的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撑和指导[3]。
3、关于课程创新实践的反思。帮助教师掌握足够的课程知识,具备较强的课程实施力的教师发展机制落实需加强。课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教育学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法范文6
本文系张连绪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11JYA880150)成果之一。
摘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目标中,基于我国幅原广大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探索,成为深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从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原理内涵,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内外制度机制构建,探索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策略与途径,有利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产学研结合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抓住百年难逢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壮阔大潮。在诸多开拓性探索中,产学研结合无疑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关键点。在三年国家示范性建设涅槃般的困惑与阵痛中,高职院校打开学科视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式改革探索。事实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对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正在发挥多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实践与理论循环扬弃的上升规律中,从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价值、科学体系与校本策略,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瞄准国际水平持续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就教育学原理与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概念而言,具有教育的同一性。在特定历史阶段,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始,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问题,无论在理念、目标、策略、途径多个维度,从现代教育意义而言,基本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基于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特定历史的价值内涵与逻辑意义,可以作为专用概念;而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可称之为中国高职教育颠覆式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产学研结合从薄弱点到创新点,因而也是开拓创新校本特色的关键点。
一、基于教育哲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本科压缩或技校加码的非理性状态,探寻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共识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哲学原理
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而示范高职院校,更加关注教育哲学原理视野的思考,以求指导产学研结合的方向性与科学性。在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思考中,着重将中西哲学、教育学、文化学原理与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古希腊苏格拉底 “德知合一”的教育伦理、亚里士多德“德智体美”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性教育”的教育哲学等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深邃的理性光辉[1];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道与器”、“德与术”、“义与利”、“学与习”等教育哲学命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范式,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宏观理论视野与哲学基础。
《论语》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基本理念指导。千百年来,很多经学家与现代浮躁学者,将其解释为:学到的知识经常复习,练习,意有偏颇。《说文解字》解释:“習,数飞也。”[2] 结合“习”的甲骨文与大篆字体来探究,习,可理解为:小鸟在阳光下初展双翅,慢慢地、反复地练习飞翔的意思。此字为汉字“六书”中的造字法,在两个独体“象形”字基础上,进一步发明创造为“会意”字。“羽”字,本意为双翅,因而“习”本身含有轻微地、循序渐进地飞翔之意。如今日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习习春风”、“习染微渐”,即是古词本意的传承应用。而“日”,指风和日丽,是小鸟试翔的必要环境条件,二者互为逻辑依存,构成知识与技能成长、内化、获取的整体系统。由此可见,《论语》作为中国东方教育学圣典,在开篇处,已高屋建瓴,提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理论与实际、感知与实操辩证性行进的过程,同时,更为千年百代后的职业教育产学研的结合,奠定着深厚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2.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性原则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初,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清晰,其课程设置或是本科课程减量,或为中职技校加码。在此框架下,产学研结合流于对本科的简单模仿,或对中职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重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在深刻探究产学研的教育哲学本质内涵前提下,力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定位、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原则性目标。首先,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锻造师资团队的双师能力素质。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具体而言,教师深入企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合作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专业,从而引领企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学生在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中,参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熟悉掌握岗位需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对于本科院校更凸显职业性原则,对于中职院校更凸显高等性原则。
二、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浅表性与形式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机制建设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在源头处与教育学关系密切。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教育研究社会发展问题。[3]之后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学派的斯宾塞、帕森斯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化运行系统中的平衡功能;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则以批判的精神,解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点,与功能分析相映成辉。在多种流派理论的应用借鉴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的高职教育,伴随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短短数年规模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启动,不仅仅是教育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理性关注,更是对高技能人才断层的积欠补偿性投入。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结构的非均衡性,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巨大缺口,必然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久处高等教育边缘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功能已不再是教育学家的高深宏论与流派之争,而是社会发展倒逼政府资源配置对高职教育发展做出科学调整的必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是实现人才定位目标的需求,更是高职教育融入社会发展与运行系统的必然。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基本位于社会分层的蓝领上位与白领中下位之间。[4]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他们是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的活跃群体。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职场职业竞争力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涯择业潜力。
2.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社会运行体系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在校企合作中融入总体社会管理与社会运行的制度机制,构成了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的分类指导政策十分明确,早在1996年5月,国家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5];2006年,教育部下发16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6],并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要求——要做校企合作的示范。可见,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与中国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态相同,从来不缺乏共识与宏观政策。但是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状况,却与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技术服务需求、师资队伍双师能力素质需求极不匹配。这关键是因为缺乏社会运行机制意义上的系统性制度与机制。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科学体系。首先,国家法规、地方法规的执行监督要一体化运行;其次,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出台企业、团体、机构等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再次,高职院校要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管理各个方面,制定内部促进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最后,国家、地方、团体机构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监督评价机构与运行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科学体系构建中,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三、基于教育经济管理视野,针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区域性需求,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1.教育经济学理论与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
在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各种关系中,其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更具同一性特征。任何学科的迅猛发展,必然以生产力重大革命带来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为首要前提。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社会分工、市场机制、就业等论述[7],到新经济制度学派主张政府对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管理[8],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观点迥异,但他们的学说皆涉及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教育从来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社会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活力源。西方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与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相连。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强劲的生产力,在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逻辑循环链条中,教育产出的是决定性生产力——人才;在掌控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中,基于产学结合、产研并进、学研相长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活跃于一线生产的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最为直接,因此人力资本转换的市场反应也最为敏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价值也最为显见。
2.探索区域性产业特征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同步发展。同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规模扩张,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大量粗放型加工产业,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诸多制约因素渐显。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十一五”以来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至今仍然严重短缺。面临挑战,国家启动的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于所在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全面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校本战略与特色。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布于我国不同区域。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学校历史基础、体制特点各异,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面临重重困难,但同时也具有巨大创新开拓空间。从区域性特点看,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都能最大限度整合有利资源与特色条件,走出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产学研之路。从学校历史基础与办学体制看,合并院校、升格院校、新办院校、地方院校、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等,都在产学研战略上扬长避短,长板做成亮点,短板做成特色,依托区域经济资源、行业资源、地缘资源、优势产业与特色传统产业资源,扎实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动,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策划及实施,有效提升总体办学质量,形成了多地区、多民族、多体制、多类型、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四、结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动了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但在总体发展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仍然是明显短板。因此,需要从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的发展运行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视野着眼,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国家法规制度、地方政府资源配置、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构建产学研结合多元协同创新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2]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