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1

人类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系谱分析。用于研究决定人类性状或疾病的基因的传递规律。数理统计。通过群体的调查和系谱分析并将获得的资料经过数学处理,可以测定人类某些性状或疾病基因的分布频率。细胞遗传学方法。医学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为人类遗传学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体细胞遗传学方法。在人类基因定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常应用于肿瘤遗传学的研究。生物化学方法。层析、电泳、色谱分析 、同位素示踪等被广泛应用于先天性代谢缺陷、血红蛋白异常和各种综合征的研究。免疫学方法。人类体细胞免疫学特性的研究是人类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它为同种异体脏器的移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可揭示它与某些遗传性疾病发生的关联。并为阐明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来源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双生儿法。通过双生儿之间的异同对比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个体表型的相对效应的方法,它是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的经典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学科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Medical Genetics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CAI Xiaoming, LIANG Suhua, LIU Yun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7)

Abstract Medical genetics is a set of teaching, research, health care as one of the disciplines, theory and technology platform to suppor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th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Medical Genetics disciplines strategy must reflect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Medical Genetics disciplines need: Refining discipline direction, creating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discipline talent, improve academic prowess; build discipline platform to enhance research capacity; coordin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ultivate discipline results.

Key words medical genetic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医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因素在人类疾病的发生、流行、诊断、治疗、预防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是医学与遗传学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医学科学领域中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以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发挥学科建设引领作用,整合医学遗传学相关教学科研各方面的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科学研究,推行产学研相互融合,提升医学遗传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整体办学实力,从遗传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人类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传递规律、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为遗传病患者提供临床服务,包括遗传检测、遗传咨询、遗传筛查、产前诊断及基因治疗等,从而为改善人类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作出贡献。①②③

1 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现有问题

学科建设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是高校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但目前很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引领作用,在学科方向的凝练上无法兼顾学科的特色和稳定性,不注重培养医学遗传学学科带头人,忽视培养学术后备人才梯队,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合理的学科建设发展机制。④⑤

(1)学科基础薄弱。医学遗传学在医学院校是基础学科,结构单一,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方式都服务于临床,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没有相同方向的研究梯队,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更谈不上形成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2)学科层次不高。与医学院校其它学科相比,医学遗传学学术队伍、科研成果和学科基础条件方面相对较弱,学科带头人、学科人才相对短缺,存在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科研成果不集中、不系统,学术论文质量偏低,学术活动层次不高等现象。(3)学科经费不足。由于大家对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认识不足,医学遗传学经费较少是学科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包括教材、教学、人才、科研等诸多方面,有的也存在经费利用不合理等现象。(4)学科沉淀不够。在医学院校,医学遗传学相应的学科建设保障政策和措施不够系统,重视、认识不够,加上学科起步晚、底子薄,资源有限且过于分散,没有主攻方向,无法突出学科优势,在学科内部相应的管理制度也缺失,没有统一规划,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学科建设缺乏历史沉淀,缺乏学科文化氛围,没有形成自身的学科文化和特色。

2 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策略

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因学校特点、资源特点、时间性特点、人才特点等不同而有差异,学科建设策略不是约定俗成、一成不变的,需要认清学校自身发展特点,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需求,采取重点发展、率先突破、以点带面、形成特色的发展战略,体现学科的创新性、特色性、系统性、综合性。

(1)创新性策略。一是人才创新。充分融合临床妇产、检验、肿瘤等方面人才,拓展医学遗传学团队视野。二是内容创新。医学遗传学学科内容复杂,内容覆盖面广、跨度大、发展快、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广泛,因此,在学科内容上要相互参透。三是教学创新。主要是医学遗传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紧跟时代步伐。四是科研创新。科学研究是学科的立足点,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2)特色性策略。医学遗传学学科特色以人才为根本,不同院校有所差异。一是教材建设特色,如编写各种规划教材等;二是教学改革特色,如医学遗传学精品课程等;三是科研特色,如临床疾病遗传机制、肿瘤遗传控制研究等。

(3)系统性策略。一是医学遗传学学科定位,主要是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二是学科规划,根据现有资源条件,认清自身特色,重点突出优势。三是组织实施,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保障学科顺利、健康发展。四是学科评估,构建学科反馈和评估机制,塑造学科文化,为学科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4)综合性策略。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最终是满足社会需要。一是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医学生打下坚实的遗传学基础,同时,培养高层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二是科学研究,主要是针对医学遗传学相关未知领域进行攻关,研究遗传因素在人类疾病的发生、流行、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三是服务社会,利用遗传学学科研究成果,从遗传的角度为遗传病患者提供临床服务,包括遗传咨询、遗传筛查、产前诊断及基因治疗等,从而为改善人类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作出贡献。

3 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措施

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推进创新,树立正确的学科发展观,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学科团队,创造优良的学科环境,主要体现在政策轻松、生活宽裕、学术宽松,为学科团队营造和谐的学科氛围。

(1)凝炼学科方向,打造学科特色。一是学科方向,紧紧围绕医学遗传学基础理论、遗传学临床理论、人类遗传病、遗传学知识运用等方面,集中优势,靠团队自身的努力,塑造学科品牌方向。比如,在痛风遗传机制、骨髓瘤遗传控制等等方面突出优势。二是打造学科特色,主要依赖于学科群体,扩大学科群体的影响力,丰富学科内容,提升学科质量。比如医学遗传学国家级教材主编,省级重点学科、医学遗传学硕士授权点建设等。

(2)培养学科人才,提升学术实力。一是对医学遗传学青年人才进行培养,努力打造创新和进取型的学术队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激发团队创造才能和教学研究热情,增加研究成果。二是重视拔尖人才,用以支撑学术梯队,形成学科优势,创建学科品牌。比如,培养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国家级学术带头人等。三是加强学术管理,经常性进行人员及学术交流,开阔团队视野,利于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四是增强学术团队意识,促进合作共同攻关,提升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3)构筑学科平台,增强科研能力。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资金来源多样性,为科研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比如,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等。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布局研究方向。比如,各种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等联合开放共享。三是发扬学术精神,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建立良好的、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四是研究信息公开,科技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研究,支持特色性、地域性相关研究。实现科研数据和资料的共享,增强科研能力。

(4)协调教学科研,培育学科成果。一是理顺教学、科研侧重点,协调发展,由于评定职称等切身利益,学科团队人员都有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甚至有上课时数、数量规定,为了完成任务,部分学科人员背离了学科目标、研究方向,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求。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以服务学科、服务社会为导向,进行机制创新,改变科研评价标准。二是鼓励产出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让学科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潜能,研究出适合学科和社会需求的科技成果、教学成果,服务社会,促进知识、能力和技术的融合,完成成果转化。

4 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注意事项

近年,我校医学遗传学被评审为省重点建设学科,医学遗传学被评定为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医学遗传学是我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我校也是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单位,连续主编医学遗传学本科教材(现已第三版),因此,体会医学遗传学学科建设注意事项如下:

一是保证学术自由、学术创新、学术争鸣。协调好学术队伍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学科带头人和其他普通成员之间、普通成员与普通成员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需要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真诚沟通、宽容共进,建立一个富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应避免学霸思想,鼓励每个人积极思考,充分表达个人的学术见解,对于学术分歧不打压、不歧视,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⑥

二是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管理主体作用。学科带头人在学术上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渊博的知识、高度的思维水平,在人格上心胸开阔、自由民主、勇于创新;学科带头人要开拓视野,制定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引进、培养和储备人才,使学科建设工作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⑦

三是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学科队伍的总体数量、高级职称比例、博士学位比例、年龄分布、知识结构等要合理。多数正高职人员年龄应在50岁左右,同时还应有一定数量的高学历或副高级职务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上均无断层现象。⑧

四是完善学科各项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淘汰和监控,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激励机制。经费使用建立预算、拨付、使用、监督机制,保证学科专项经费能够充分发挥作用。⑨

基金项目:川北医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20131230)

注释

① 蔡晓明,梁素华,刘云,杨俊宝.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12-214.

② 蔡晓明,梁素华,刘云,母波.《医学遗传学》趣味教学法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2012.129(7):166-167.

③ 蔡晓明,梁素华,刘云.医学遗传学PPT制作研究[J].科教导刊,2013.130(9):72-73.

④ 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6-20.

⑤ 王晓华.阻碍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江苏高教,2010(4):75-76.

⑥ 郭贵养.论大学学科建设的十个转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7-19.

⑦ 关少化.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11(5):36-38.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遗传病主线;高职学校;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

医学遗传学是介于医学与遗传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也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难度偏高。为了提高高职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建设质量,近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以遗传病为主线的课程建设策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方面进行了优化,现将具体的教学措施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均为女生,共計128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人。对于观察组学生,以遗传病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模式,两组采用同样的教材,由同一老师授课,学生基础成绩、课时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二)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用的理论+实践的授课模式。对于观察组,以遗传病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成立研究小组

成立《医学遗传学》研究小组,制作出玻片标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针对医学遗传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遗传病调查资料,编制论文集,并将相关知识力所能及的传递给亲人、朋友等。并普及《医学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在校内开展义诊活动与知识竞赛活动,结合教学目标来改革教学评估方式。

2.重构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将遗传病作为教学大纲,从遗传病原理、分子基础、遗传病细胞、遗传病临床表现、传递方式、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教学。并结合《医学遗传学》的内容来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满足高职《医学遗传学基础》教材规划,介绍学科的发展动态,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课件中有大量的遗传病资料图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在与主动性。同时,设置网络虚拟课堂,建立微信群,为学生提供关于遗传病理论、实验教学、教学课件、遗传病视频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习题、教学视频、参考资料、课件和教学大纲等,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复习。此外,以遗传病为主线,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遗传咨询门诊,成立诊断见习基地,在成绩评价上,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论成绩,也增加了实验与社会实践内容,提高考核的全面性。

3.建立遗传咨询门诊

遗传咨询即根据咨询对象的遗传病发生情况、诊断、防治问题进行商谈与讨论,让患者对自己家族的遗传病有系统地了解,选择合理的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中,遗传咨询门诊已经非常普遍,是遗传病治疗的重要内容,负责为患者提供生殖保健、优生优育、遗传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建立遗传咨询门诊,学生可以感受医生、患者的双重身份,从而知道怎样有的放矢地学习知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4.举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节假期,组织学生上社区、街道、特殊学校、社会福利院等,举办义诊活动,宣传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在寒暑假,为学生发放调查表,为学生介绍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与注意事项,让学生利用假期来进行调查,写出报告汇编。通过调查,有的学生拍摄了珍贵的照片,最后由教师负责汇总。在一个个的实例中,学生感受到了消除传统封建陋俗、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观察内容

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格。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实践考核成绩上,观察组成绩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对比示意表

组别例数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

观察组6486.4±7.688.4±6.1

对照组6473.9±8.275.9±7.8

三、讨论

医学遗传学是高职护理教学的一门重要内容,涉及的内容复杂,包括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知识,内容复杂、抽象度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受到了影响,不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育人需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遗传学课程既包括基础知识,也包括与遗传病防治相关的内容。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我院以遗传病为主线,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构了教学内容,包括成立研究小组、重构教学内容、建立遗传咨询门诊、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四个方面,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内容,也对实验、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革。以“遗传病”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将其付诸于自己的实践中,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的时间,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进行调研,这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理论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实践考核成绩上,观察组成绩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遗传病为主线的高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真正结合起来,借助于各类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对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常有益。

作者:赵忠桂

    参考文献: 

[1]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 

[2]张咸宁,俞萍,祁鸣,等.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 

[3]冯浩,沙保勇,景晓红.浅析高等医科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15(12). 

[4]米亚静,张妮,刘洁,等.青年教师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4(17). 

[5]张淑红,张金波,刘爽,等.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医学遗传学;遗传病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97-02

1 前言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中最前沿的学科,也是新兴学科[1]。医学遗传学主要是利用DNA技术就疾病与基因之间的关系,从分子角度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以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疑难杂症等疾病的诊断[2]。医学遗传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纽带。日常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已引起医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医学遗传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评价,分析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选择2012年、2013年、2014年医学遗传学专业的学生共921人,发放调查问卷921份,收回921份。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并得出最后结论。

对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印象 通过对921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有792人非常喜欢讨论式教学方法,占85.99%;101人比较喜欢讨论式教学方法,占10.97%;28人对讨论式教学的印象一般,占3.04%。

对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 834人认为讨论式教学方法非常有新意,占90.55%;73人认为讨论式教学有一定新意,占7.93%;14人认为讨论式教学无新意但有意义,占1.52%。

设置问题的难度 82人认为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很难,占8.90%;101人认为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比较难,占10.97%;615人认为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难度一般,占66.76%;123人认为设置问题简单,占13.36%。

设置问题是否合理 145人认为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非常合理,占15.74%;674人认为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比较合理,占73.18%,86人认为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较为一般,占9.34%,16人认为讨论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不合理,占1.74%。

小组讨论能否解决教师的提问 249人认为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教师的所有提问,占27.04%;有580人认为小组讨论可以解决教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占62.98%;有73人认为小组讨论可以解决教师提出的小部分问题,占7.93%;有19人认为无法解决问题,占2.06%。

小组讨论是否有助于理解遗传知识 755人认为小组讨论非常有助于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占81.98%;166人认为小组讨论比较有助于知识理解,占18.02%。

对提高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分析能力的意义 810人认为讨论式教学对提高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分析能力非常有意义,占87.95%;83人认为讨论式教学对提高思维能

力、协作能力、分析能力比较有意义,占9.01%;10人认为对提高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分析能力无意义,占1.09%;18人不清楚是否具有意义,占1.95%。

学习模式 765人更喜欢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占83.06%,125人更喜欢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占13.57%;31人认为两种学习模式都可以,占3.37%。

授课模式 563人更喜欢授课式教学模式,占61.13%,324人更喜欢问题式教学模式,占35.18%,34人认为两种授课模式都可以,占3.69%。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实景教学等教学手段逐渐应用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实景教学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直观的教学内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

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而且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讨论式教学的特点是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方面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以案例为导向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遗传咨询科技服务平台,让学生充分了解临床实践中的真实遗传病例,并通过分析、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等解决实际问题。

医学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以分子水平为疾病实施早期诊断,包括实施基因诊断、转基因治疗等,有效预防出生缺陷与疑难杂症,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新型医学服务。医学遗传学基于DNA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影响引起下一代物质畸变引起的疾病,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儿科及肿瘤科等。

医学遗传学的授课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遗传咨询科技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病例,通过让学生分析、思考以及互相讨论等解决问题。有研究显示,讨论式教学方法已逐渐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学习过程中,且已取得满意效果。讨论式教学方法强调课程开始阶段,通过提供图片、视频等直观资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基本了解,根据提供的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改善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

本组研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仅有2.06%的学生认为讨论式教学解决不了问题,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密切相关。张英华[3]等人的研究认为,提供视频、图片等直观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切实体会到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以及职业态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有研究显示[4],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无味,通过直接观察病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研究显示[5],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以遗传病例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及理论知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雪青,王燕,王艳艳,等.构建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新型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1):8-10.

[2]王燕,章波,许雪青,等.病例讨论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17(9):31-34.

[3]张英华,高玲玲.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2,9(7):563-564.

[4]吴常伟,霍春月,任丽丽.病例讨论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4,2(28):613-614.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5

(1.衡水学院体育系, 河北衡水053000;2.衡水学院教务处, 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文章以衡水学院为例,开展传统武术在地方高校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和利用的专项研究,调查发现传统武术在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程度偏低,主要存在一线教师欠缺传统武术纳入地方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意识;重武术融入体育课程的形式,忽视武术精神实质;重传统武术的“拿来”,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课程决策的自主权,强化体育专业师资自身对传统武术等的学习与领悟以及多元化培养体育专业师资从事传统武术的教学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 传统武术 校本课程 资源开发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85—0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SZ141141。

作者简介:1.杨文龙(1978~),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传统武术是中国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重要文化瑰宝,是中国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防卫活动[1],其以其独特的内容体系,多样的形式赢得中华儿女及世界人民的厚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真正掌握民间传统体育技法及精髓的人越来越少,其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积极推进文化传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2]

1 存在问题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衡水学院2014-2015 学年学习体育课(含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 的1000 名大学生, 深入访谈10 名体育教师, 调查发现传统武术在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中开发和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师欠缺传统武术纳入地方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意识

通过对衡水学院体育课授课教师访谈, 发现一线体育专业教师缺乏将传统武术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识。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认为“传统武术只是明间艺人的技能,不是体育大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传统武术已经过时了, 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国际化如美国、韩国等体育技能”,还有的教师则表示“国家和学校规定了教学大纲,上面没有传统武术,我上课要根据大纲上”、“传统武术学习后,没有就业前景,我们上课要根据学生就业需要选择好就业的内容”等。诸如此类的种种访谈表明,一线体育教师普遍缺乏对传统武术等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意识。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一线体育教师对传统武术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 最为主要的是一线体育教师缺乏课程决策和参与的主动权,即只完成上课等课程实施的教学任务,缺少对课程内容的规范性、科学性、文化传承性等的思考和决定权,所以导致一线体育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旁观者, 缺乏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动力和积极性。

1.2 重传统武术融入体育课程的形式,忽视武术精神实质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 衡水学院体育类校本课程中将传统武术纳入其中的比例较低, 仅占当学年体育类课程的10.32%,而已将传统武术纳入体育课程中,调查发现传统武术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形式大于内容。调查显示,大学生学过如深州形意拳等传统武术部分套路的占10.32%,而了解传统武术精神或者懂得传统武术套路礼仪的仅占1.2%。这表明传统武术与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融入度并不高, 并仅重视传统武术技术形式,忽视了对大学生传统武术精神、情感、礼仪等的培养。在访谈中调查也发现半数以上体育老师对武术精神表达的比较含糊。通过分析其原因, 主要在于一线体育专业教师对传统武术的不了解,不精通,而教师的非专业势必影响其从事专业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1.3 重传统武术的“拿来”,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 在衡水学院融入传统武术的体育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多为教师示范———学生观摩———学生模范———教师指导,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而对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上,绝大多数的体育专业教师仅仅是将传统武术如深州形意拳部分套路再现给学生, 让学生模仿学习, 几乎没有对传统武术与现代结合的创意式武术套路的教学与练习, 这在当前无助于国家强化创新创意人才培养。此外,经访谈发现,绝大部分体育教师无缘外出培训传统武术等方面内容。由此可见,传统武术融入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之路举步维艰。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体育专业教师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意识; 其次, 体育专业教师对传统武术认识和理解深度不足;再次,学校及相关管理者缺乏对体育专业教师进行传统武术的培养机制。

2 建议

2.1 提高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课程决策的自主权

作为宏观的地方政府及高校管理者,需要逐步简政放权,不断激发地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的课程决策的自主权, 让一线体育教师享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意识和乐趣。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出台系列规范地方高校教学的制度, 形成保障地方高校一线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机制, 并持续不断的督促地方高校贯彻落实; 身为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 通过高校内部制度、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还原一线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主人的地位。此外,作为二级学院管理者更需要充分调研,通过物质或精神激励,切实抓好专业教研活动、专业特色活动、听评课及说课等,强化本专业教师课程决策自主权。

2.2 强化体育专业师资自身对传统武术等的学习与领悟作为地方高校一线体育专业教师, 更需要明确自身为课程实施的主人,需要自身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一方面,可以凭借自身兴趣,利用节假日参加专门的传统武术培训班或参与网络培训;另一方面,多研读传统武术专著书籍、期刊文献等;此外,如条件允许可以走访调研传统武术发源地如深州意行拳的传人进行武术交流与切磋等。只有一线教师自身全身心投入于传统武术的学习, 才能逐步提升自身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和理解。

2.3 多元化培养体育专业师资从事传统武术的教学素质

作为学校各级管理者, 需要为一线体育教师开展传统武术的校本体育课程创设条件, 要切实保障体育专业从事传统武术教学的师资素质及培养。首先,学校和二级学院需要从制度上肯定和鼓励传统武术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尝试;其次,建立从学校管理层到一线教师的传统武术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实施机构及培训机构;再次,从物力到财力全力支持体育专业教师从事传统武术的外出学习、观摩、考察、参会等,并将部分传统武术传承人请进来为我校学生上课等, 多渠道多元化的探索提升我校体育专业师资从事传统武术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本课题组以衡水学院为例, 开展传统武术在地方高校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调查研究,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些建议和建议。虽然在将传统武术纳入高校教学的实践之路上前进了一步, 但是后期仍然需要深入探索传统武术纳入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实施体系及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职医学遗传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為学生创设出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且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有效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它属于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它应用于中职院校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临床思维和自学能力,属于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地突显情境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医学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笔者进行了简要阐述。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以曲阜中医药学校2019级西医临床医学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36人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一个班级36人为观察组,实施情境教学,两个班级学生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个班级学生使用相同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材,教师也相同,但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即运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观察组学生使用情境教学法,教学措施如下:

(1)实践准备

在教师讲解基础理论和知识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医学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遗传病发病风险的评估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医生组,另一个小组为患者组,两个小组自主进行角色分配,角色主要有医生助理、医生、家属和护士等。

(2)实践实施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医生组中的学生可以扮演门诊医生的角色,患者组学生以就诊的方式入场。通过这一方式展开情境模拟与体验,能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同时,患者组可以设计现症患者、症状前患者,以及是否存在遗传病加息的孕妇和备孕妇,而医生组学生可以分析患者家系遗传病系谱,对患者进行体征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并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3.考核评价

为了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考核,授课教师结合教学大纲来出题,试题内容相同,包含了记忆、应用、理解、分析、综合等层次的认知水平试题,目的是对比使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

4.统计学分析

笔者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在中职院校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为64.24分,观察组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为85.31分,对比两个班级学生,观察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发现,与使用传统教学对照组的学生相比,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这表明情境教学法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医学遗传学课程成绩,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