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本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全球化、技术能力、资金流、人才多元化、信息流等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为了应对日益变化的环境,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经营战略。许多管理者发现技术创新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人力资源具体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人力资本。关于人力资本,国内大多学者认为最初来自于舒尔茨,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并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另外Coleman认为人力资本的概念涉及到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它能导致行为的改变以及经济的增长。Florin和Schultze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区分为:公司特定的人力资本,行业特定的人力资本和个人的人力资本。以往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定义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组织中员工的各种技能、知识、素质等,而Sveiby另外也提到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因此,本文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企业员工所拥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员工的素质及工作态度。
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ihal首次提出并将吸收能力应用于管理领域。后来众多的学者对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定义。Zahra和George综合了以往学者的观点,对吸收能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并对获取到的知识加以消化、转化和应用的能力,并将吸收能力分为实在的吸收能力和潜在的吸收能力。
人力资本与吸收能力。根据本文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企业员工拥有各种技能和知识,包括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态度。本研究认为,只有企业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本,即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技能和相应的知识,良好的基本素质和较好的工作态度,企业才能够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对获取的知识加以消化、转化,以及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1: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创新强调一种创造性观念的具体实践,获得成功的整体历程,同时它也是一个员工个体实现其新颖的、有益的创意的过程。因此,组织创新最终要落实在组织内的个人身上,员工创造性活动是组织创新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对公司竞争优势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提高公司的劳动生产率,而且也表现在促进工作创新方面。只有具备相应技能、知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能产生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Narula和Marin认为吸收不仅仅指简单的模仿,吸收能力包括消化吸收外部知识、使外部知识内部化、调整外部知识和技术使之与内部特有的流程和规程相适应,并产生新知识的能力。Shenkar和Li认为吸收能力促进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有助于新产品开发,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Stock等的研究也认为吸收能力可以通过获取、利用外部信息,使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开发新产品。国内学者沈必扬和王晓明对企业的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论也表明: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吸收能力在技术机遇、知识溢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3: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研究方法与假设验证
变量的测量。本研究中所使用量表开发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从现有国外相关文献中摘录尝试性指标;邀请同行专家对上一步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讨论与分析;根据讨论与分析结果,对量表中各问项进行修正;在发放正式问卷前,对量表进行了前测、再测信度和效度检验。全部题项采用从“非常同意”到“完全反对”的Likert 7点量表法设计而成。
对于人力资本的测量,根据前文的论述,其量表主要来自Hsu和Fang,采用4个测量指标:工作态度、专业技能、企业培训和创新意识。吸收能力的测量量表主要来自Yong和Park;Liao,Welsch和Stocia;Christine,Devinney和Midgley,采用5个指标:比竞争对手更有能力采用新技术,资金支持,辨别外部知识能力,消化吸收能力,最新技术或相关知识的学习。目前对创新绩效的测量指标,国内外众多的学者提出大量不同的测量方法。但本文主要研究吸收能力对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影响因素,因此,在本研究中对创新绩效的测量主要参考陈劲等的测量体系,采用3个非财务指标,具体为:新产品数、专利申请和技术诀窍。将以上测量指标分别转化设计成调查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和AMOS6.0软件分别对理论假设框架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和对该模型进行相关假设检验。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参照国外学者对创新绩效的研究样本选择,本研究亦选择制造行业企业为样本。本次研究数据来源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内江、资阳等地区。通过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1份(分别来自22家企业)。回收问卷所用时间为24天,有效回收率为78.89%。其中被调查企业从性质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家,占总数的27.27%;民营及股份制企业11家,占总数的50%;三资企业3家,占总数的13.64%;其它2家,占总数的9.09%。另外从企业规模、行业分布以及被调查人员职位来看都具有较广的分布,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满足研究的需要。
信度与效度分析。本研究量表信度分析使用软件SPSS13.0,采用的方法是剔除某评估项目后的总相关系数(CITC)进行测量条款的纯化,并以Cronbach′s a系数来检验。其CITC值均远远大于0.3,整体Cronbach′s a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t值满足显著性要求(p
假设检验。本研究使用AMOS6.0软件分别对理论假设框架模型进行相关假设检验。使用结构方程进行验证分析,主要采用整体拟合指标和相对拟合指标,其指标包括卡方指数(x2/df)、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NFI、IFI、C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等指标。各指数的拟合标准分别为:x2/df大于10表示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则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3则表示模型较好;GFI、NFI、IFI、CFI应接近或大于0.90,越接近1越好;RMSEA则临界值为0.08,越接近0越好。本研究数据检验结果x2/df小于5略大于3;GFI、NFI、CFI均超过0.90,RMSEA值小于0.08在要求的范围之内,IFI略低于0.90,但在此研究中来自企业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应属可接受。
综合以上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判断,本研究理论假设框架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情况较好,其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各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与假设验证情况在p1.96,相关性显著;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51,t值为9.327>1.96,相关性显著;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标准化系数为11.571,t值为9.327>1.96,相关性显著。由此,原假设H1、H2、H3均获得支持。
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前面各部分的阐述与论证,对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人力资本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并且吸收能力对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非常明显。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2
这一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较大反响,并在一些地方经过了实践检验。下面试从对比分析的角度,从六个层面对这一新理论体系作一简要阐释:
(1)传统成本会计学没有明确的成本计算对象“时空观”;新体系则明确指出产品是在一定时空中生产出来的,因此计算产品成本一定要有“时空观”,即根据各企业生产特点,以不同时空生产的不同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单汇集其总成本与产量,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简单生产同时又是大量生产的企业采用“简单法”,是以“全厂某月份生产的产成品”为对象;分步生产同时又是大量生产的企业采用“分步法”,是以“各步骤某月份生产的半成品及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为对象;分批生产的企业采用“分批法”,是以“全厂生产的某一批(从开工日到完工日)产成品”为对象。这三种成本计算方法都要算出各品种的单位成本,其区别主要不在什么品种,而在什么时空,有的教材将“简单法”改称“品种法”是错误的,完全丢弃了简单大量生产的时空特点。要强调指出,按不同时空生产的不同产品开设成本单,实质就是设置“生产成本”帐户一级明细帐。这是新体系宝塔结构的第一层,也可说是“奠基工程”。
(2)传统成本会计学没有说明制造成本法或变动成本法的实质是什么,也没有说明它们与上述三种成本计算对象方法的关系;新体系则明确指出,制造成本法或变动成本法是在三种成本计算对象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在成本单中按经济用途设置成本要素(即成本项目)的问题,制造成本法设置直接材料(即工艺过程用材料,不等于直接费)、直接人工(即生产工人工资,也不等于直接费)、制造费用(不等于间接费)三个成本项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变动成本法则将固定制造费用分离出来,也作期间成本处理。须强调指出,设置成本项目,实质上就是如何按经济用途设置“生产成本”帐户二级明细帐的问题,这是宝塔的第二层,千万不要和直接费间接费的划分问题混为一谈。
(3)传统成本会计学没有阐明费用汇集与分配规律,新体系则明确指出,为了把各项费用有条不紊地按经济用途(成本项目)汇集于各成本计算对象,要划清九个费用界限,亦称过九关(即第一关对于合法的费用支出要划清主要业务费用与其他业务费用界限,第二关对主要业务费用进一步划清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界限,第三关对收益支出进一步划清本月费用与跨月费用界限,第四关对本月费用进一步划清制造成本与期间成本界限,第五关对制造成本进一步划清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界限,第六关对基本生产的制造成本进一步划清工艺过程耗用与管理耗用界限,第七关对基本生产成本还要划清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界限,第八关对汇集于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制造成本还要划清产成品与在产品的界限,第九关对某一类产成品成本要还划清不同规格产品成本界限),才能准确地计算出产品单位成本,而不致出现化、挤、冲、摊的错误作法。过九关时,都可能遇到间接费用分配问题,对此可采用实耗材料数量比例法、实际工时比例法、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法等。这是宝塔的第三层。过去把定额比例法和三种成本计算对象方法并列起来是错误的。
(4)传统管理会计虽然提供了许多事前预测、决策方法,如价值工程、可行性研究、量一本一利分析、弹性预算等,可惜未将事前成本差异纳入帐内核算,丢了大头,是极大缺陷;而新体系在进行事前工程(如建厂、扩建改建、产品开发)时,以有关科室为责任中心,责成它们对每项工程都提出几种可行方案,在社会平均成本基础上预测选优,借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降低预计产品单位成本,这是降低成本的大头。虽然这时还不能记帐,但一俟各工程完成正式投入生产,则应年年月月按实际产量计算各事前工程的成本差异,纳入帐内核算。这项事前成本控制工作搞得好,企业长期受益。这是宝塔的第四层。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虚拟企业;IPDMC模式;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从根本上说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合作模式,各利益相关者从这种合作模式中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最大化。本文借用企业组织理论中的虚拟企业理论来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产生条件、本质特征、成长阶段及模式创新等问题。
一、研究现状和典型观点
以中国知网(CNKI)所收集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先以文章题名中含有“校企合作”为条件进行第一次文献检索,截至2012年1月共有5754篇相关文献;然后在这5754篇文献中,以题名包含“高职”或“高等职业教育”为条件进行第二次文献检索,共得文献1178篇(含报纸,其中有4篇为2012年1月入库)。以下是从文献主题、文献发表时间和学术界所关心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统计的情况。
(一)研究主题的分布
通过对检索文献的分析结果看,目前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如“整合一互动”模式、“订单”模式、“五位一体”模式、“六位一体”模式等。二是校企合作内涵、性质、功能、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如高职校企合作的经济学分析、战略模式、三重螺旋及高职院校在合作中的弹性扩张等。三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模式。如“三进三入”、“丰田T—TEP”等。四是合作模式的创新。如从资源禀赋、合作属性、各利益相关者角度等多方面进行的关于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方法等。五是从跨学科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如从制度经济学、关系营销和博弈论等方面对高职校企合作过程和本质进行的研究。
(二)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
同时包含有“校企合作”与“高职”或“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献发表时间具体见表1。
从我国开始办高职教育开始,就有学者关注校企合作这个重要领域,该领域的研究经过11年的发展逐步走向繁荣期,特别是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件)之后,我国学术界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2010年又启动100所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等,这些都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浪潮等学术繁荣现象,从2007年到2011年我国学者共发表1092篇高职校企合作的相关文献,占检索文献的93%。
(三)学术界所关心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为参数了解学术界在高职校企合作领域所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从单篇文献下载频次排前10名的文献来看,有8篇作品为硕士论文,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特征、模式及机制等方面。关于单篇文献被引频次的情况,具体见表2。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领域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越来越吸引学术界和实践者们的眼球,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存在不足。首先,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研究领域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很多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研究主题多以模式、特征、内涵及意义为主,这些主题未能抓住高职校企合作现象产生的最本质问题,因此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强。其次,学术界未能注意到高职校企合作这种模式的虚拟企业特征,并且根据这一组织的特征、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等特点提出高职校企合作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的理论模式及每个成长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再次,由于忽视校企合作这一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的成长阶段,因此很少出现关于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文化对接这一必经阶段的研究。同时也未出现这一组织模式应该随环境变化而动态调整模式的研究。最后,现有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
二、基于虚拟企业理论的高职校企合作解释
(一)虚拟企业的相关理论
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又叫做企业动态联盟(dynamic alliance),最早由美国里海大学(Lehigll)的学者肯尼斯·普瑞斯(Kenneth Preiss)等在他们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企业主导的观点》中首次提出。根据他们的观点,若干个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独立厂商,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把握市场机遇,以知识、产品、服务或者是项目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柔性契约为纽结,通过缔结契约合作方式而组成的不具有独立企业形态(形式虚拟)而实现一定企业职能的企业动态合作联盟体。通过该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虚拟企业具有5个特征:一是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存在的实体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运用信息通讯技术(l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而组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其形式并非独立,但能完成实体企业的职能。二是虚拟企业的产生以价值为黏合剂,以契约为纽带,本质上是各种复杂和精巧的制度安排。三是寻求优势互补是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力之一。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不是所有企业在多种技能上都具有优势,寻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四是从静态层面来看,虚拟企业是结果完整、分工明确、层次序列的复杂系统;从动态角度看,虚拟企业是一种非线性并具有开放性、自发性的组织。五是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形态,虚拟企业具有本身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应该经历组建、运行与演进、完成任务、解散或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几个阶段。
(二)高职校企合作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们假定校企合作中,企业实现的利益为R1,学校实现的利益为R2;企业为实现利益R1,合作过程中需支付的成本为C1;学校为实现利益R2,在合作过程中需支付的成本为C2;如果双方不合作,分别采取市场手段实现利益R1和R2,各自为此需支付的成本分别为C1’和C2’。据此我们分析校企合作产生的条件。
1 高职校企合作产生的必要条件
首先,R1>0且R2>0;其次,C1
企业和学校各自实现的利益R包括使能增强彼此竞争力以及使彼此持续发展的各项任务,同时包含各自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总成本c为彼此支出的时间、金钱及机会成本等。
只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校企合作不一定会产生,校企双方一旦发现某种可以合作的机遇后,必须具有下列条件后,才可能组建校企合作组织。
2 高职校企合作产生的充分条件
第一,机遇识别与伙伴探索与评估。在合作之前双方必须充分认识到合作的机遇,同时还必须拟定合作伙伴的条件,并搜寻合作伙伴,对目标合作伙伴的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合作契约谈判。选定合作的目标对象后,合作双方应就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谈判,包括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需要承担的成本和支付的费用,需要完成的工作,争端解决机制等。
结合高职校企合作产生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高职校企合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学校和企业在各自行业环境竞争下,结合自我发展愿景,经过谈判和协商,而组成的一种契约组织。这种组织始终介于企业科层和市场的一种中间组织形态。
(三)基于虚拟企业理论的高职校企合作特征
1 本质上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独立组织的柔性契约组织或动态战略联盟
高职校企合作是合作双方基于一定战略目标和价值利益,通过协商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不存在隶属关系,也不存在相互发号施令,但却自觉地遵循某种共同的规则,因此该模式既不是无组织的单纯市场行为,也不是纵向一体化企业,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
2 具有企业组织的生命周期
高职校企合作具有虚拟企业所具有的生命周期特征,该周期具体是指从合作机会的发现、识别、界定到组建合作组织开始,再到组织的运作、演进、解散或者寻求新的合作机会所经历的全部历程,其生命周期阶段具体如图1所示。
3 追求无间的合作和校企之间的相互信任
高职校企合作最初期的目标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所需人才,实现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彼此多次交流与协商,双方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4 合作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
合作双方都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在合作过程中不存在隶属与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双方都在合作中追求自身的价值目标,价值是他们合作的基础,因此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
5 价值目标是合作组织产生的前提
价值是双方合作的必要条件,双方在合作中以低于市场成本的方式,追寻各自的价值利益,离开价值目标,校企合作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会像空中楼阁一样,没有实质内容。这也是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开展无法进入实质性内容的根本原因。
6 合作呈现出非线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从校企合作的定义和本质我们可以得出高职校企合作不是一种直线科层组织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非线性等特点,同时该组织还不停与社会环境进行MEI(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由于共同培养人才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人才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非合作企业会产生正外部性问题。同时,从教育服务经济的目标来讲,高职校企合作在长远意义上会促进当地经济和行业技术的发展。因此,高职校企合作是包含合作企业、学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非合作企业在内组成的一张拓扑结构价值网络图,如图2所示。
三、高职校企合作的五阶段模式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发展的五阶段模式(Interface-Penetrating-Development-Maturing-Compatibility,简称IPDMC模式),具体如下页图3所示。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是一个不断深入,动态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大致经历接口、深入、发展、成熟及整合5个阶段。根据混沌理论,任何一方的利益变动都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在这个阶段各利益相关者会根据自己各自的优势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呈现出整体动态发展。
(一)接口阶段
这是高职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明确合作目标、企业和学校互相了解各自的价值文化,初步拟定合作框架等,具体如图4所示:
接口阶段是高职校企合作的基础与重要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一定要先于校企合作。当然,如果选择与行业相关的企业开展合作,这种对接在行业文化的协调下对接速度会比较快。
接口阶段合作双方可以互相查阅彼此的资料、了解合作意向、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发展愿景以及交流希望通过合作而实现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等。学校和企业应各自成立合作项目评估小组,充分评估合作对方的资质与合作前景等,从而确定开展合作的可行性与可能性。
(二)深入阶段
经过前一个阶段的文化对接后,合作双方对合作的目标、彼此的组织文化等诸方面都有所了解,并且经过上一阶段的磨合与对接,会逐渐深化合作领域及层次。在这个阶段合作双方主要完成3项工作。一是深入讨论可能合作的项目、初步合作方案及路径,就合作相关事项开展实质性谈判,明确合作过程中彼此的责权利以及费用分摊等问题。同时要明确合作的项目、预期目标及合作绩效考核指标等。二是探寻具体可行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是柔性比较大的,也可以是比较固定的。三是可以从最简单的层面着手进行合作项目,例如为企业输送人才、邀请企业领导或技术能手开展讲座,或者是学校教授去企业讲座等。这些低层次的合作主要是为后续深入合作进行铺垫。
(三)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就对接及深入的合作项目进行深度发展,这个阶段双方需要开展的工作有3项。一是进一步发展前两个阶段已经选定和深入的合作项目,并且制定出相关的合作计划、发展规划、路径以及针对深入阶段已经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例如,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下厂挂职锻炼、学校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学校的部分实操课程还可以拿到企业的工作场所去进行。二三是在发展阶段,学校的教师除去企业挂职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解决一些应用技术难题,文科专业的教师可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市场活动等。
(四)成熟阶段
第四个阶段的校企合作已经进入成熟状态。首先,合作模式基本已经确定,运行状态良好,合作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合作项目已经进行了一轮以上,并且合作双方都从合作中得到了利益,彼此了解对方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模式,合作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其次,这个阶段双方可以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项目,例如企业可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双方可以共建实训室、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双方开展横向课题等。再次,合作到这个阶段双方应该投资合作项目,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发展,双方之间的信任感已经建立,这个时候适合开展投资合作项目,即使是沉没投资,也不会担心今后被“敲竹杠”。最后,成熟阶段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经过前几个阶段不断持续改进而形成的,除稳定性外,一般来说还具有不可复制性、可持续发展性,是地区高技能人才供给、企业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一。
(五)整合阶段
整合阶段的校企合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整个合作模式的整体性和适应性。经过前四段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契约属性已经逐步升级为价值属性和文化属性于一体的中间组织,双方的文化已经逐步渗透到彼此的工作团队,契约的约束已经逐步变成对价值的共同追求,面对竞争和不稳定环境能做出协调且敏捷的反映。为整个合作团体及各自的利益,他们会根据环境变化和需求不断升级与调整自己的参与行为和合作模式,从而使得整个合作模式不断深入发展、动态发展。
四、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方法
本研究采用元素属性创新法来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首先,构建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功能的雷达图,在构建雷达图过程中,我们根据检索到的文献以及实践调研和工作的情况,罗列出高职校企合作的4项基本功能:接收毕业生、课程建设、企业内训、人员互聘。这是所有高职校企合作基本具有的功能,在这基础之上,合作双方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深度合作,如横向课题、共建实训室、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及合作办实体等。这些深度合作项目,合作双方可以根据彼此实际情况制定。雷达图分析方法将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按元素和属性进行描述,每一种合作模式在雷达图中将这些属性联成链条,每一条链条代表不同的合作模式,每一条元素线上分布了很多属性节点,因此对具体的合作培养模式链条可以通过改变或增加节点来进行模式创新,即改变或增加属性,以得到新的合作模式链条,具体如图5所示。
图中带箭头的直线分别代表校企合作功能属性的元素,元素线上点的位置代表这个元素在所处模型中的重要性,越靠近箭头表示越重要,原点处重要性为0。
合作双方根据合作进展的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借助雷达图,可以相应调整合作的重点。例如,模式1是以横向课题和共建实训室为主,当这两项主要任务完成或者进入合作稳定期后,双方可以根据前期的积累成果和市场需求情况将合作方式调整为以制定行业操作标准为主,因此模式2便产生了;相应地,可以产生模式3……模式N。这样不仅能实现高职校企合作的动态发展,同时还能实现合作的长效性,真正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4
从财务研究与会计研究不分,到“大会计小财务”和“大财务小会计”之争,再到财务研究与会计研究的相对独立体系建立,我国的财务研究一直是与会计研究相伴而行的。如今的财务研究,无论是财务学科建设研究、财务理论体系研究,还是财务管理实践研究,都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然而,当我们系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站在财务研究整体目标的高度去评估这些成果产生的效果或影响时,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忧虑和反思。近期,一些财务与会计专家学者,如魏明海、谢志华等、黄世忠、杨雄胜、陆正飞、伍中信等、李心合等都从不同视角对财务研究和会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这对于推动财务研究和会计研究、提升财务研究和会计研究质量及水平起到了非常好的导向作用。
要提升财务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关注财务研究主题、财务研究类型、财务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从财务研究现状来看,一些财务研究成果存在以下问题:①财务研究主题不清晰,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偏离财务研究主题及问题;②财务研究类型偏重应用化,财务基础研究成果少;③财务研究方法过度实证化,歧视和忽视规范研究方法的作用。本文从正确处理财务“学科研究与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的角度,反思当前财务研究中的问题,探索提升财务研究质量的思路。
二、学科研究与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搞好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但人们往往只将学科建设问题视为教学研究问题,其实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定位、学科范畴和学科发展方向等问题对于该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财务学科研究与财务理论研究密不可分,也可以说,财务学科研究本身就是重要的财务基础理论研究。要解决目前财务研究主题不清晰的问题,就必须处理好财务学科研究与财务理论研究的关系,基于财务学科定位、学科范畴和学科方向,确定财务理论研究范畴、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
1.学科定位与理论范畴。财务学科定位涉及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一是财务学科的内涵问题,财务学科具体是指财务管理学,还是财务学,或是财务金融学?二是财务学科的归属问题,财务学科是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还是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会计学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或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观点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学术研究所鼓励的。但是针对某项具体的研究成果,关于上述问题的观点必须是明确的、协调的。即: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义为财务管理学科,它的学科归属就是管理学科门类;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义为财务金融学,它的学科归属就是经济学科门类。当然,在某一学科门类下,如何定位其一级学科归属和二级学科归属仍然是要有明确观点的。
财务学科的不同学科定位或学科归属,决定了财务理论研究的范畴。如果将财务学科归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则财务理论研究的基点应是管理学理论,即以如何管理好财务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将财务学科归属于经济学科门类,则财务理论研究的基点应是经济学理论,即以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效率提升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位为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科,则财务理论研究应该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进行学科交叉融通研究。可见,财务学科定位不同,财务理论研究的范畴也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财务理论研究时,应该基于明确的财务学科定位。
2.学科范畴与研究主题。财务学科的范畴受财务学科定位的制约,明确财务学科定位之后,财务学科范畴就清晰了,而财务研究的主题正是取决于财务学科范畴。例如: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企业管理下的财务管理,那么财务研究显然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来进行,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金融市场管理等则不属于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管理学科门类下的财务管理,则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扩展到企业财务管理之外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财务金融学领域,则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不仅包括企业财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而且包括金融市场学及投资学研究的主题。当然,在不同的研究主题范畴下,可进一步从不同角度确定财务研究主题。例如:从财务理论视角分类,可分为财务理论基础研究主题、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主题、财务应用理论研究主题;从财务研究对象视角分类,可为分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主题、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资本市场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进一步对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可分为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主题、企业财务控制理论研究主题、企业财务决策理论研究主题、集团管理控制理论研究主题;等等。财务研究主题可在财务学科范畴框架下不断细化,深入挖掘财务研究中的问题。
3.学科方向与研究问题。在明确研究主题范畴的基础上,财务理论研究的创新关键在于发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在财务研究主题范畴非常广泛的背景下,确定科学的研究问题本身就是一道难题。通常我们应基于各学校财务学科方向、特色及优势来选择研究问题。例如:有的学校的财务学科方向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有的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财务,还有的是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有的学校的财务学科优势在于可持续发展财务,有的财务学科优势是跨国公司财务,还有的财务学科优势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等等。研究问题的选择应符合各自的财务学科方向,突出其学科优势和特色。
关于研究问题的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的关于科学问题属性分类资助导向中明确了四种科学问题:一是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二是聚焦前沿、独辟蹊径;三是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四是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这四种科学问题属性分类对学术研究问题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四类科学问题实质上也是学术创新的四种路径。当前财务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归因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四类问题,特别是在突出原创和交叉融通方面的成果很少。因此,财务研究科学问题导向可以此为依据,以财务研究的原创问题、前沿问题、需求牵引问题和交叉融通问题为选题方向,应特别重视根植于中国的财务原创问题研究,针对我国财务学科内涵与定位复杂的特点,突出共性导向,加强学科交叉融通研究。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学术研究的类型通常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不同的研究类型各有其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以及研究价值,应当协同发展。但当某种类型的研究过多,而另一种类型的研究过少时,可能需要引起注意。例如,当前的财务研究大部分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一些综合研究实质上也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不利于财务理论创新,特别是不利于原创理论成果的产生。财务基础研究的重点是解决财务理论基础和财务基本理论问题,财务应用研究的重点是财务应用理论和财务影响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可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支撑,应用研究可为基础研究提供需求导向。
1.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基础研究通常涉及理论基础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财务基本理论研究通常涉及财务的内涵、本质、对象、目标、内容、职能等关于财务本身的基本问题,以及基于财务内容的资产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分配理论等。财务理论基础则是指支撑财务基本理论的更深层次的相关学科理论,如有的财务理论是基于经济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管理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法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社会学理论基础,还有的是基于数学理论基础。财务基础研究中的财务理论基础研究非常重要,通常财务学派的产生往往是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当前财务研究中研究主题不清晰、研究问题不科学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从其理论基础薄弱方面找到原因。特别是我国目前财务学科定位及范畴并不统一,基于学科交融进行理论基础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
财务创新的根本是财务基本理论创新。在明确了财务理论基础与财务基本理论的关系后,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或多学科交融的理论基础进行财务内涵、财务主体、财务本质、财务对象、财务目标、财务内容、财务职能等基本理论研究都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基于数字经济创新财务基本理论,如何基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国的财务基本理论和国有资本经营管理理论,如何基于智能会计理论发展创新智能财务基本理论,是当代财务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2.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应当指出,财务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并不是财务实践中的解决方案,它实际上仍是理论研究。目前大量的财务学术研究成果属于应用研究范畴,例如:有的是宏观领域的财务应用问题研究,有的是微观领域的财务应用问题研究;有的是投资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筹资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分配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经营管理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对影响财务的因素进行研究,有的是对财务决策的后果进行研究;等等。虽然目前财务研究有大量的应用研究成果,但为什么进行财务应用研究,财务应用研究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成效,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财务应用研究不仅仅要论证与检验财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财务应用研究,发现与解决财务理论问题,进而从财务应用理论视角反思财务基本理论、完善财务基本理论、创新财务基本理论。财务应用理论研究虽然是基于某种现实需求牵引,但其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创新财务基本理论的范畴。这样的财务应用研究才真正符合财务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
3.基本理论与影响理论。目前财务研究中影响理论研究盛行。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管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等;财务管理的影响后果研究包括财务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财务治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等。这些财务影响理论的成果表面上看研究视角宽广,财务影响范畴涉及领域众多,似乎对提升财务管理的地位及作用范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目前许多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重心实际上并没有放在财务本身上,而是放到了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上,实质上是提升了宏观经济、公司治理等的功能作用,并没有基于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来论证、完善和创新财务基本理论。
因此,在财务应用研究中,必须将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重心归位到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上,使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财务理论创新上。一方面,通过财务影响因素理论研究,从多因素视角完善、创新财务资源配置和使用机理;另一方面,通过财务影响后果理论研究,从不同后果角度完善、创新财务管理功能和内容。以基于会计学的财务管理为例,当我们研究会计信息对财务决策和管理控制的影响时,应将研究重心放到基于目前的会计信息,探索财务管理应该如何改革与创新上,应思考我们的财务管理是否真正充分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进行了管理,而不是一方面论述会计对财务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教材和研究中却很难看到利用会计报告进行财务管理的成果。
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学术研究中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规范研究可进一步分为规范分析研究、分析式研究、文献研究等;实证研究可进一步分为文档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是为研究主题及研究问题服务的,一项研究可能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当前财务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经济研究和管理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类似,偏重实证研究,轻视规范研究,严重影响了财务研究的质量,上文探讨的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研究方法的影响。因此,正确理解与处理各种研究方法的关系,对于提升学术研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一项学术研究成果必然要有论点和论据。研究论点通常是通过规范分析方法提出的,研究论据则可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式研究、文档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论证。因此,通过规范分析提出论点是所有研究必然采用的方法,也是使用其他论据检验方法的前提。一项研究成果可以是纯规范研究,即用规范分析提出论点,用分析式方法或文献研究方法形成论据,但所有实证研究的前提都是用规范分析方法提出论点。如果没有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进行好的理论分析与提出研究假设,那么再科学严谨的实证检验都没有太大意义。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仅仅是指模型及检验的科学性,还应包括规范分析提出论点假设的科学性,而后者正是目前财务研究中所忽视的、关键的问题所在。
2.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财务学术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实证研究方法中不是仅有文档研究,还有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本文统称为“实践研究”)。财务研究的科学问题往往来自于实践,而不同的问题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等都各不相同,文档研究通常采用的大样本数据往往难以准确反映所研究问题的特质,而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实践研究方法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和检验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因此,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时,应根据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应当鼓励实践研究方法的运用。当然,实践研究过程中的调研访谈等涉及许多方面的协调,研究难度大、工作量大、时间长,这些都是相较于一些“短平快”研究方法的“劣势”。但如果我们的学术研究不鼓励这种根植于实践的研究,不能从中国特色实践中研究中国特色财务问题,则很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财务研究成果。
3.实践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关系。好的研究主题及科学问题通常来源于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实践去检验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需求导向,文献研究的重点则是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目前我国关于财务研究的著作、教材、期刊、项目等都有许多,每年的财务研究成果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缺乏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文献研究,没能及时将财务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类梳理,没能及时总结财务研究成果对财务理论基础、财务基本理论和财务应用理论的创新贡献,以及财务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因此,在财务学术研究中应该鼓励文献研究,以发挥文献研究对规范研究中规范分析研究的基础作用,发挥文献研究对文档研究中理论分析的机理作用,发挥文献研究对实践研究的引导作用。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绩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快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为目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教育培养和自我提高,使全县中小学校长逐步具备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展职业内涵,提高自身素养,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协调、快速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管理基本理论。推荐学习书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陶行知教育名篇》、《给教师的建议》、《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系列专题、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和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等。
(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指导教育创新和选择教科研课题能力、创建学校特色的指导能力、信息资源利用能力、耐挫和应变能力、驾驭全局和持续发展能力等。
三、主要目标
通过3—5年的学习与培训,使各中心校正副校长,中小学正副校长的“双基”基本达标,适应教育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一)基本原则
校长专业化建设工作,总的指导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校长教育管理所需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法规知识和管理理论知识,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和政策水平,又要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理念。2、教育理论与学校管理理论需要校长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总结、更新与完善。3、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反复实践、反复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校长通过不间断地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使自己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方法
各乡校要因校制宜,综合运用好各种有效方式方法,如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专题研讨法;4、案例法;5、考察法;6、自学辅导法;7、信息反馈法;8、“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的问题学习法等开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活动;组织阅读、演讲、写作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好校长论坛、专家讲座、外出考察、教育报刊(如《人民教育》)和互联网(如《中国校长发展网》)等资源,搞好多种形式的校长专业化引领活动。
(三)主要形式和步骤
本着边学、边做、学中干、干中学、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校长“双基”的学习与培训工作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局每月举办一次中学校长论坛,开展学习研讨和培训。小学校长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学习研讨和培训。校长论坛从*年新学期开始,按每月一个主题,通过专家讲座、汇报交流、以考代训、外出学习等形式进行学习与培训,然后进行阶段性总结。各乡(镇)中心校要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设立专题,组织好学习培训。注意边培训边总结。
*年9—10月,集中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各单位认真布置好自学和培训,教育局将适时组织培训讲座,并开展研讨主题第8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1月,结合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局开展研讨主题1—4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2月,结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局开展研讨主题5—7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月,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年校长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局党委加分因素。
此后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有计划的加强对校长“双基”建设的指导,力求3—5年基本达标的预定目标。
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6
哲学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中国式创新。针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所存在的问题,不同的角度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哲学创新,就可以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住矛盾的本质性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内在精神以准确地把握。哲学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其不仅是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能够指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哲学的当代价值,决定了其需要不断地创新,以真正意义地发挥当代价值。那么,哲学的创新研究对于解决人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哲学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1.基本理论的创新
基本理论的创新是哲学创新的主体。当代中国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要经过对当代世界的实践创新进行总结,从中将中国的传统智慧以及思想源泉挖掘出来,对于创新进行研究。实现哲学创新要从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即人的哲学、辩证发展的哲学和劳动、劳动实践哲学,在此基础上将的基本理论推进到新的研究领域,构成了中国思想。
2.基本观点的创新
哲学理论的创新,是遵循客观规律,寻求自身发展的演进过程。针对中国当代的现实性问题,要深化理解力和把握力,就要对于的基本观点进行现实性考证,并不断地发挥和扩展。要使哲学帮助我们提高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就要将哲学发挥其智慧本真,从历史的角度审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哲学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学。
3.基本方法的创新
哲学是方法论体系,以应对生活和世界,并深入认识。马克思理论只有不断地创新方法论,才能够使其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地阐发,使得传统智慧不断扩展。对于方法创新的理解,可以分为四个角度,即实践的思维形式、创造方法、历史方法和人学与价值学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是建立在研究中国发展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形成了方法论创新的理论前提。
4.创新模式的理论体系创新
在发展的角度来看,哲学的发展,其重要性就在于创新哲学体系。那么,对于哲学理论的创新可以深入思考,即形成哲学创新体系,就意味着理论阶段已经完成,并获得了预见力,其已经成为了思维中具体性标志,并作为理论严密性的重要尺度实现。
要实现哲学体系的创新,就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将思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架构上;坚持历史原则,就是构建理论体系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生成逻辑来实现,当传统因素和时代因子实现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具有历史深度的理论体系;坚持动态开放的原则,针对人类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特征,可以对哲学体系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深入解剖,以将获得更为有价值的经验。
二、制度哲学研究是对于哲学体系的拓展
1.制度哲学研究推动哲学研究领域中对于人的本质性研究
制度是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对制度进行研究,可以使人们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研究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论观点,更为深入而透彻。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哲学研究对象,具有社会历史性,并能够能动地表现自己。关于个人的现实性,可以从两个核心内容中表现出来,即处于一定条件下的物质实践活动和以交往的方式共同活动。可见,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观点,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因此,人的个性与力量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受到交往形式制约的,并在交往中发生“关系”。制度,既是交往的产物,也是共同活动的方式。那么对于制度哲学的研究就成为了人的社会本质研究的关键。比如,人要获得自由发展,制度就是使其成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需要以创新制度为有效途径,以为社会提供有效机制。当实现共同活动方式的改进之后,就要开展制度创新,以促进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
2.制度哲学研究对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以新的理解,并形成理论框架
人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人发展了,社会才能够发展。无论是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无法用个人能力来衡量,而是从集体力的增长幅度作为评价指标的。集体力依赖于共同活动方式和交往的形式,因此其为现实日常活动中个人的结合方式。事实上,这就是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的发展内涵与社会发展路径,就可以进行制度哲学研究,从中受到启发并生成理论创新价值。
3.制度哲学研究促进深入理解哲学的核心概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而言,生产力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如果从制度的角度对于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其涵义就被无限延伸。生产力除了被界定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外,其是变革共同活动方式的能力,以改变和创新交往形式。可见,生产力属于是集体的能力。其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要取决于交往形式与改造共同活动的方式。也就是说,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够体现为自由,并将其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制度属于是上层建筑,其是随着经济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但是从上述观点来看,更多地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对于制度哲学的研究,丰富了哲学理论的研究,而且还对于生产力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等都不断地深化。
4.制度哲学研究对于创新性研究具有扩展理论空间的作用
制度的研究是建立在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的。如果打破对于人的问题的局限,那么对于制度的研究将会无限延伸。但是如果在人的理解上离开了制度的研究范围,就会导致理论上的空虚。制度哲学研究构成了哲学研究的同时,还对于哲学的理论空间以扩展,使对于人的理解更为深化、全面。
制度的价值观研究是制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无论在价值学研究领域还是伦理学研究领域,对于制度的研究都要从其变迁路径以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关于制度哲学研究的主题,与社会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倾向于社会生活中的操作层面。由于制度哲学的研究关乎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与人们的逻辑思维方式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可见,对于制度哲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制度的运行状况以及实施情况,而是建立起了制度思维方式,对于制度研究起到了更深层次的作用。
制度是伴随着社会而产生,制度的变迁即为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近些年来,制度变迁已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对于中国社会转型、变迁以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