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范文1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该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习心理学的后续课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抽象内容比较多,对于“教”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相对说来难度更大。因此恰当的通过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等,能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的原则
1、明确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促进理解与应用。运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也包含讲练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包括学生整理笔记、做习题、做小论文等。做好学生的体验活动。
3、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传授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处在“入门”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传授的原则,有利于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课程,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
4、坚持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不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系统、准确、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学内容,学生要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才能做好学习过程的主体。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
知识是无限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思维、记忆、强化规律、学习理论等促进教学。
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
心理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绪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等。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普通心理学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讲授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
1、在讲授中“分析、案例、互动”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点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所以要细致讲解分析概念与规律、分析概念与规律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学概念、规律、原理、理论有所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所以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
2、体验、讨论、教师导向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叫学生进行讨论,对某种理论或某些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写课程小论文,既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能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导向。
3、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视野,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机会。另外,每章讲授结束之后,适当安排作业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布置各种不同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报告等。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精选教学基本内容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几本书比较经典。 教师在仔细阅读基础上,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系统、有深度、有逻辑性的,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教学内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图画资料
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有趣的与形象性材料。
3、关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学科新成果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内容应注重考评学生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要能够考评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评。
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范文2
关键词:心理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
一、引言
前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正逐步为以知识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所取代。同时,我国的社会变革也在加剧,在更好地将当前社会打造为一个开放型和知识型社会的过程当中,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要想在国际性与区域性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我国就必须加强人才教育与培养。
与此同时,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地方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但是心理学专业作为高校的新办专业,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仍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高等。为此,高校心理学专业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把学生培养成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二、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1.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人才培养模式仍需改革与完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方向分散,各学科之间缺乏明显联系与科学规划等。
2.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面临的机遇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应是同等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扎实地学习基础知识,从而走上心理学研究道路;另一部分学生通过技能储备走上心理学应用实践之路。同时,单单拥有心理学专业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拥有多学科知识,才能具备丰盈与交融的知识结构,才能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工作岗位,为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心理专业复合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复合人才一般指具备两项(或两项以上)专业知识或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人才。笔者认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复合一般是指三个主要方面的复合:一是学科内的复合,即指某一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二是学科间的复合,即指该学科与其他类别的学科等方面的复合;三是智力因素与能力因素的复合。知识的习得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复合人才通过学习和应用知识来为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对原有知识的超越,而这也是我们学习一门科目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复合人才的培养应具备以下特征。
1.知识特征
心理学复合人才在知识的储备方面应该具有深度性与交融性。除了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还需掌握相近学科的基本知识。
2.能力特征
除了知识储备,一名合格的心理学人才还必须具备合格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可帮助个体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心理学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当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心理学理论。
四、构建心理学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根据复合人才的特征,笔者认为,在构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树立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应当围绕“人”这一核心理念开展教学,以育人作为根本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真正的复合人才。
2.“基础+发展”原则
“基础+发展”原则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达成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自主选择来进行教学,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基础”标准指完成培养目标与规划,个体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只有这样,个体才能自主选择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当今教育模式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分离,许多学生在偏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将心理学人才培养成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五、心理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
(一)培养目标
拟定的心理学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目标为:具备心理学和医学基础理论,有一定的心理学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心理学咨询技能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能在与心理学相关的一切社会实践领域(学校、机关、企业、家庭、医院、社区、军队、司法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地方院校应设置规划性与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可将心理学学科的课程分成三个部分:通识教育板块,其课程设置按照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专业基础板块,内容包括教育部列出的心理学主干课程;专业方向板块,指针对个体发展方向开设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
2.选修课制
选修课制是一种灵活广泛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推广性。各地方院校可将主辅修制模式、双学位制模式以及跨校、跨专业选修课制模式与心理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尤其是前两者),以促使本科生掌握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思路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采用“课堂理论传授、案例分享与讨论、自我体验学习、实验室实验技能操作”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满足多种需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4.高年级柔性专业设置与能力定位分流
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引导高年级本科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倾向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实现心理学专业内人才培养的分流。与此同时,地方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带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与进步。
六、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充满希望的朝阳学科,只要我们科学分析,勇于探索,转变传统、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一定能建构具有本土特色、自身优势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心理学专业发展,培养出真正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范文3
护理专业主要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
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
护理学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并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如果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为每一个家庭和小区配备一个护士,到那个时候护士可以进入家庭和社区,条件是国家有能力给这些人付工资。
(来源:文章屋网 )
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范文4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社会,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课程设置:护理学专业以基础医学、护理学为主干学科,开设课程主要有英语、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范文5
一、提升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专业人才稀缺、师生比不足、现有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队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学生成才路上的指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将他们纳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来,这不仅能壮大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队伍,还能极大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目前,我国多数辅导员开展工作往往采用传统的“严看管、重说教”的模式,对心理咨询的应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专业知识欠缺,理论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心理咨询工作实际需要;部分辅导员混淆“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进行政治说教。[1]所以呈现出辅导员能扮演好学生事务的工作者和班级领导者的角色,但扮演不好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的普遍现象。
二、提升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心理咨询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辅导员应注重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努力提升心理咨询技术水平。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掌握心理咨询技术的基础,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应当有针对性的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辅导员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波动、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兴趣爱好和能力高低等方面的个体差异。[2]从而在日常的咨询工作中能够做到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处理学生问题。
2.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2.1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依赖于此。[3]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虽然不会像专业心理咨询那样深入,但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隐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确保心理咨询工作顺利进行。
2.2自愿原则
心理咨询认为来访者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烦恼并主动求助,这样才有改善自己的动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被动来做咨询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抱有抵触情绪,有意无意回避实质性问题。面对这类学生,辅导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来转化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顺利展开咨询活动。
2.3价值中立原则
心理咨询强调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接纳来访者的一切,不轻易批判来访者,不掺杂自己的私人情感,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辅导员为学生做心理咨询时,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也要注意出于高校育人的目标要求,辅导员也要审时度势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干预。[4]
2.4 助人自助原则
心理咨询强调来访者本人的自主性,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来访者通过自我探索,自主做出判断和选择。辅导员在做咨询时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切忌越俎代庖直接替学生做决定、解决问题,应当多启发,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发展性原则
做心理咨询时要注意,其实绝大部分来访者都没有心理疾病,只是在适应、情绪、自我认知等方面存在暂时性困难,他们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是可以发挥自身潜能从而解决问题的。因此辅导员在做心理咨询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将学生的问题贴上某种“疾病”的标签,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建立起内外协调的发展机制。
3.掌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仅需要完全接纳来访者,体验来访者的内心痛苦,还要根据每一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5]作为辅导员,要学习不同的心理咨询技巧和治疗方法。高校可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咨询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培训、选派辅导员外出进修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咨询技术。
4.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个性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辅导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特点和个性特征,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特征,掌握鉴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能力和常用的危机干预技术,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范文6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足是影响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很多高校开始重视聘请并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这是今后此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分析当前各个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明确了影响该专业学生实践水平提升的相关因素,如教学环境差、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态度差和教学评价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们在校期间,无法及时的参与到模拟实践中,以至于影响了后续的见习和实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阻碍作用。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制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实践能力,这将对人才起到激励作用。教育部开始重视应用心理学专业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向,如基本理论的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等。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导向作用,强调专业建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心理学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开设相关的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诊断与评估等课程,还可以定期的开展大型的心理情景剧,促使学生们掌握学以致用的技巧,让他们学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创新实践方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们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任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中,从而使他们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科研方法更好的运用至创业活动中,不断的积累创业及科研经验。
(二)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的建设
师资队伍是最为重要的人力因素,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职教师对开展实践教学具有极大帮助。现阶段,需要不断的提升教师们的实训能力,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的引进双师型教师,鼓励本校教师积极地参加培训与进修,通过不断的拓展知识和技能结构,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重视高素质实践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探索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们积极的提升学历层次,特别是到心理学专业实力强大的名校进修,学校还应该经常组织名校专家和学者做学术报告,不断的拓宽教师们的视野。实践基地就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为学生们提供稳定的实习平台,让他们及时的得到实践机会。学校还需要关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便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纵向的了解。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并探索实?`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属于实践教学过程评估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变革。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重视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出相对独立且完善的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大多体现出实验性,所以体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断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是由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等构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重视教学有法的指导思想,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建设目的和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启发并鼓励学生们树立积极的心理学专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