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隧道工程辅助施工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隧道工程辅助施工措施范文1
隧道工程预算成本管理是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成本的管理直接影响了隧道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水平及质量,并且还影响到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施隧道工程项目之前一般都会对施工成本进行预先设计和计划,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整,项目预算成本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控制结果。所以,企业自身要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要从预算成本管理方面着手。
1.1 成本预算工作
在成本控制中,成本预算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内容。隧道工程在实施之前都要将全部的成本做好预算。但是,目前部分隧道工程并不重视成本预算工作,有的甚至将成本预算工作跳过去,直接使用政府中的预算资金进行项目投标,这就导致报价只考虑到了一部分的项目成本,中标之后就要对隧道项目成本进行详细预算,在这时候进行预算,就会因为工期短等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不准确。
1.2 材料管理方面
在隧道工程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周期内内完成工程项目,往往只关注施工进度,却忽略了材料在施工成本中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施工企业对材料施工过程管控的精细化程度不足,对材料采购数量把控不准确导致工程完毕后出现大量余料,对材料保管不当出现材料失窃、报废问题,对材料的使用过程缺少监管而出现严重浪费等,均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成本。由于施工企业隧道成本预算管理偏弱,材料的采购监管流程不规范,材料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限额领料的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够准确地核实材料的消耗状况,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和挤压,提高了隧道工程成本。
1.3 施工合同问题
在隧道施工预算成本中,施工合同是其重要依据。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理解不够细致、深入,对清单漏项、技术间歇窝工、取费不合理、隐含风险等没有及时发现,由此产生的合理支出也只能由自己承担。比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如果未准备确定隧道混凝土额定损耗率、二衬连接钢筋搭接、有道床底凿毛工艺要求但无措施费用、混凝土有分段浇筑设置接茬钢筋要求,但无相关数量等问题,那么施工企业就只能自行承担这笔超耗费用。另外,假如合同中出现责任、权益不明等漏洞的时候,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偷工减料、合同漏洞等情况。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可能出现扯皮现象发生。
1.4 工期成本方面
工期成本指的是为了完成合同工期或者目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或由此产生的费用支出。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的大小,也关乎到施工企业的信誉问题。比如出现工期滞后时必然造成管理费用增加、设备租赁费用增加、材料仓储管理费用增加,若由此而形成抢工期的局面,会进一步增加人员、材料、设备费用支出,直接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2 隧道工程预算成本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重视成本预算工作
2.1.1 人工费用的预算
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各工种的劳动强度、技能性高低、危险性大小、单一工种的供需关系等因素确定工资水平,主要包括钻爆工、喷锚工、混凝土工、电焊工、钢筋工、出碴司机、特种设备司机等,费用测算时首先应考虑合理人员配置的数量是多少(如施工准备期和结束期、正常生产期、高峰施工期等人员配置数量均不相同)、工资水平(含工资性支出、加班费用、保险费用、福利性支出等)是多少、施工周期是多长等因素。
2.1.2 材料的成本预算
首先是主材。主材包括火工品、水泥、钢材、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材料等,尤其是山岭隧道的环境较为复杂且偏僻,交通运输环境较差,主材料在预算成本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采购价格和运输价格。对火工品单耗控制是重中之重,如果围岩节理发育影响施工,光爆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加强水压爆破的推进,提高光面爆破效果,降低火工品单耗,从而降低成本。
其次是辅料。辅料包括砂石、风水管路、钻杆钻头等,以砂石为例,若隧道内洞渣性能指标可满足要求而自建砂石厂生产时,需要考虑生产性设备投入、设备大修折旧摊销、材料二次转运、原石破碎、用地补偿、环水保处置设施、人工费等多项因素,防止漏项。
2.1.3 机械的成本预算
隧道施工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通风机、自卸汽车、凿岩机、湿喷机、注浆机、混凝土输送泵、发电机等机械设备。对当月发生机械进行单机核算,折旧费、维修费、保养费、油耗、电损等与预算单耗相比较进行分析,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1.4 工地遣散的预算成本
因隧道施工普遍在山陵地区,交通不便,且隧道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人员、设备投入较多,如人员进场后的生产、生活保障性费用支出,施工机械的进出场运输费用等均需要予以考虑。
2.1.5 辅助工程的预算成本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辅助工程量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在设计图纸和工程清单中并没有辅助工程预算成本。比如,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拌和站、三管两线、水泵、配电箱、电力线路等这些工程量都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实施需求进行科学的预算。
2.2 工期成本控制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面较为固定,普通隧道很少通过增加竖井、斜井横洞的方式来增加工作面,抢工期的情况较少。所以成本管理的重点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工期的合理安排。并且还要使衬砌和掘进两方面的施工均衡,如果重视衬砌忽视掘进的话,就会使施工进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产生间接的开销;如果重视掘进忽视衬砌的话,衬砌的进度就无法保证。所以在工期和生产过程,要使工期合理,施工连续且均衡,使工期和成本保持平衡关系,在资源合理使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成本,使工期如约完成。
2.3 物资设备的控制
要明确劳务组织、机械设备和技术力量,以项目的总目标为基础,明确项目中的考核及管理目标,以责任成本管理为基础,制定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并且融入材料管理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分项的管理方式,比如混凝土管理、钢材管理等。当月盘点现场实际数量,注意不要漏掉半成品,之后定期每月对他们进行核算,若发现存在成本管理漏洞,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4 施工合同的?订
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细认真地检查和阅读合同中的项目和条约,对于有意见分歧的条约要及时提出并进行交流沟通,提前完善合同。对于施工合同中的附带或者次要条约也要重视,逐条进行审阅。另外,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前,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保证在今后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会由于合同问题增加施工成本。
双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请专业的法律人员审核合同,明确其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免今后双方产生纠纷。
另外,施工企业应定期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暨责任成本分析会,对本月施工完成情况、欠产原因、应对措施、现场管理、二次经营等全面掌控。对劳务成本,材料量差、价差,周围材料,二三项材料分析,机械费用,现场安全经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针对性的核算。通过对成本预算数据与实际成本数据相比较,分析出成本盈亏情况,对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且及时堵塞,从而提高预算成本管理效率。还要定期不定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在掌握现场材料的使用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基础上,实现开源节流的目的。每天应完善工序写实台账,第一时间掌握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领导督导检查、补漏、纠偏,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隧道工程辅助施工措施范文2
[关键词]浅埋暗挖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环保效果
中图分类号:U455.4;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174-01
1 浅埋暗挖法概述
1.1 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理
浅埋暗挖法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对于保证和提升隧道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具有良好的意义和作用。浅埋暗挖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围岩的自稳能力,充分应用多种方式进行支护,常用的设备主要是锚杆、管棚、格栅、网喷混凝土等多方面,同时还需要及时的回填注浆,使其能和围岩形成相应的支护体系。在使用浅埋暗挖法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量测工作,及时把握到支护体系的全面受力和变化效果,积极使用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式,保证围岩本身的稳定性,使用二衬支护的方式,能够促进隧洞施工工作的有效完成。
1.2 浅埋暗挖法施工的主要原则
积极使用浅埋暗挖法,能够有效为地铁施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和条件,促进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整体的施工效果。通常情况下,地铁施工建设工程中使用浅埋暗挖法,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从地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积极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如果地面本身的断面较大,或者是地层本身的条件较差,需要积极使用到台阶法、中导洞法以及CRD方法等,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需要选择到合适的辅助工法,如果这些工法实施之后,仍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使用大断面开挖的方法将会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2 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明挖法相比,浅埋暗挖法在支护、开挖和加固三个方面的优势表现得尤为突出。隧道工程的支护方式在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使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后续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各项性能。
2.1 适应性比较强
浅埋暗挖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隧道工程建设。该方法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更具有价值,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顺利完成隧道工程,并满足工期要求。
2.2 操作简便
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浅埋暗挖法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简单的施工技术操作能够使隧道工程在施工阶段更为便捷,同时也降低了隧道工程的建设难度,从而提升隧道工程的工作效率。由于浅埋暗挖法操作较为简单,相应地为隧道工程节省了一定的成本,并在成本减少的情况下使隧道工程项目达到施工要求。在隧道工程的众多施工技术中,浅埋暗挖法在操作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提高了隧道工程的施工效率。
2.3 环保效果理想
在浅埋暗挖法众多的优势中,必须要提到的就是其环保效果。目前我国提倡节能环保,而浅埋暗挖法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隧道工程项目的环保要求比其他工程项目严格。这使得浅埋暗挖法在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以前的城市隧道工程项目中,所采取的开挖方法一般是明挖法。该方法在开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及其他污染物,使得隧道工程施工环保要求不达标。传统明挖法的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噪声,而浅埋暗挖法则能够降低噪声,使得附近的居民有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3 浅埋暗挖技术在地铁项目中的运用情况
3.1 隧道浅埋暗挖技术施工以及支护措施
(1)施工前,首先应该分析围岩的具体情况,然后选择台阶法、CD法、CRD法等不同的土方开挖等进行工程施工;(2)首先应该进行支护,支护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续挖掘施工,保证施工环境的密闭效果。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的运用超前注浆的方式进行施工,此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水泥浆或者是水泥玻璃双浆,从而提高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或者使用化学注浆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从而有效的提升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当稳定性指标满足工程要求之后即可进行挖掘;(3)衬砌要及时封闭成环。补灌施工中,应该加速施工并且保证形成封闭环,以确保隧道安全性;(4)要预防流砂。避免隧道中出现的流砂流泥以及地下水的问题,施工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同时综合考虑施工地理环境,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3.2 初次支衬回填注浆
初次支护以及土体之间存在的空洞情况,会造成施工地面存在一定的塌落现象,而空洞会使得混凝土自身发生收缩并且对混凝土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混凝土在进行喷射之前应该将钢管预埋到施工区域内,并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成环以后,需要在背后填浆,施工的材料一般是水泥浆或者是水泥玻璃双浆,这样是为了切实提高整体工程结构的密实度,该过程中要间歇性的进行施工,不可连续施工,同时还需要采用静压的方法来交互施工的方式进行。
3.3 隧道二衬施工技术
施工时,为了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使用预定的模板进行施工,模板的长度必须要根据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曲线段的半径,还要根据相应的施工工序,解决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施工时,需特别注意防水问题,初次及二次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中间防水层的铺设施,同时应该进行支衬施工,一般选择的是无纺布作为缓冲层,其防水效果应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
4 浅埋暗挖技术的安全要素
4.1 防止土石方的坍塌
施工进行中,施工企业应该对施工区域的地震发生情况进行超前预报,同时应该查看同时期内地震发生情况,并且积极反馈给领导,同时,应该认真研究低端地质的剖面图以及地质勘测报告,如有必要应该使用钻孔探测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勘察,为正常施工提供可以参考的各项数据,避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结束之后发生工程的坍塌事故。
4.2 防止模板出现倒塌的情况
根据我国相关国家规定,并且需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同时,拆卸也要符合相关的作业规范。模板以及支撑的材料应该完全能达到工程刚性要求,满足强度、荷载的需求,同时还应该确保尺寸、形状以及位置的准确性。支撑模板的基础要牢固且面积要够大,防止模板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而出现下沉的情况。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模板发生倾覆的危险,安装中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设置临时的固定结构。
结语
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良好的方式作为施工手段,保证施工质量。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开挖方式十分重要,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进行开挖施工,同时还要保证支护工作的整体效果,在一些不良地层中,使用一些有效的辅助施工方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万亿.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技术与风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隧道工程辅助施工措施范文3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构成,公路隧道工程沿途地质工况环境相对复杂,建筑施工技术要求较严格。随着当前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意识的增强,对于公路隧道施工的过程监管成为工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1.加强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向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多元化开放性发展态势,公路交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其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成为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对待的环节。加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有利于保障公路隧道工程的安全性能,延长隧道工程的使用期限。
公路隧道开挖施工的质量控制影响着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和工程造价。针对工程施工的过程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及时采取应对策略进行处理维护,防止隧道工程在施工中出现岩壁结构形变位移或围岩崩塌冒顶病害发生,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效质检管控,相对节约了施工费用,为实现工程进度及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
2.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监测评定要点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为确保隧道安全结构性能,通常需要针对隧道整体工程进行单位、分级、分部工程划分,实施监测控制。
隧道项目逐级划分的科学合理性影响着隧道质量控制的效果,施工准备阶段,应结合公路隧道的理论设计和结构特征,针对施工技术工艺、施工管理特点,将隧道建设项目进行逐级划分为隧道洞身开挖与支护、防水与排水系统、二次衬砌、以及路道铺设等分部工程作为质量监控单元,以明确质控重点和目标。
由于隧道透水对隧道结构的安全危害较大,防水排水施工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按照路基土石方、挡土墙工程的具体标准针对洞口的开挖支护、洞门翼墙的砌筑等洞口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明洞现浇混凝土工程可按照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标准进行质控。高等级公路的超长性隧道常设有通风照明、监控报警等附属系统设施,应根据其安装施工及功能特点划分为若干标段进行独立监测,然后进行逐级加权平均、汇总评定,为提交竣工质量验收评定提供依据。
3.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3.1隧道开挖施工的质量控制
(1)开挖断面规整程度控制
采用目测方法进行检验开挖轮廓面规整度。开挖施工时应根据围岩性质和类型进行优化选择隧道断面开挖方法和施工工艺,通常采用采用全断面、台阶式、侧壁导洞等技术,对于软性和硬性围岩分别采用预裂爆破及光面爆破技术开挖。断面开挖施工时要注意完善施工管理,严格钻孔间距、孔径和密度精确,严格爆破参数和装药量,控制爆破质量,控制下断面开挖厚度,同时按施工规范监控水平收敛值、拱顶下沉值量,减少围岩支护扰动防止岩体失稳坍塌。对于不良地质地段,在开挖前必须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做好预支护加固等辅助施工。
(2)断面尺寸及超欠挖控制
对于隧道开挖断面的设计尺寸要严格控制和预算,地压较大的软质围岩工况下围岩变形严重,施工时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确定超欠挖值域偏差,适当留足预留变形量及支撑沉落量,防止形变空间不足。隧道开挖质量检测应针对若干段位断面进行所有实测数据综合计算分析,在实际施工中,对超、欠挖的检测除了用水准仪、断面仪测量或尺量以外,还可通过比较实际出渣量与设计出渣量、实际衬砌混凝土量与设计衬砌混凝土量的方法来测定。
3.2 隧道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
(1)锚喷支护施工监控
施工时应实时检测锚杆规格和喷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科学控制锚喷施工技术工艺,严格喷射施工管理,要充分保障锚杆材料的抗拉强度、延展性与弹性性能,严格锚杆安装程序,锚杆安装间排距、拉拔力测试及砂浆饱满程度测试应是锚杆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喷射混凝土施工要利用抗压试验或凿孔检查等技术严格控制水泥、砂灰等原材料的质量及混凝土粘结强度及回弹率。
(2)钢型结构支撑监控
钢结构施工应有牢固的基础,并与围岩密贴,与锚杆通过焊接有效连接,形成一个承载整体。对于钢支撑的施工质量要检测相关钢型构件的强度性能质量以及安装施工质量。注重检测钢型材料的加工尺寸、焊接质量以及支撑强度,钢结构的安装角度、标高、间距以及连接性能的控制,对于钢筋格栅结构施工可按照钢筋骨架加工的标准进行检测。
3.3 防水排水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
透水防治是隧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公路隧道的防水排水系统要求必须科学合理。
(1) 防水层施工
目前技术条件下,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多采用夹层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防水层施工时应对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柔性抗压强度、耐蚀防老化性能进行检测。严格防水层的的接头、吊挂施工工艺,保障防水层接口处的粘接或焊接牢固性及强度质量性能,预防防水层过度下垂或灌注混凝土后与喷射混凝土支护面密贴失效。
(2)排水施工
公路隧道的排水系统施工,首先要保证排水管材料的质量与规格性能,针对环向弹簧软型排水管,应检查其柔韧性,安装时控制排水管与岩体的贴合度、顺直度、安装间距以及与纵向排水管的衔接。对于纵向、横向硬质PVC排水管,应检查其管径、透水规格及压力强度性能。对于隧道的集中排水管,可按照管涵施工质量标准对其管节预制、基础、管节安装进行检验。
3.4 隧道衬砌施工的质量控制
衬砌是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隧道施工的初次衬砌为锚喷支护和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应采用相关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标准,针对相关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以及墙面平整度进行监控,检测衬砌地基尺寸及其承载力。针对 施工中产生的衬砌裂缝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采用超声波或雷达探测技术检测衬砌背后填塞不密实或衬砌内部存在空洞蜂窝等病害隐患。
隧道工程辅助施工措施范文4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病害处理;措施
1.综述
公路隧道工程病害问题是人类进行公路工程建设中最不想遇到的但又难以逃避的问题,尤其是公路、城市地铁、水利枢纽等。隧道工程多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公路隧道工程病害发育程度高的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使得公路工程建设的难度和风险性较大,是地基稳定、公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使用的主要因素。因此,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进行探明公路工程建设区内隧道工程发育情况,解决与工程洞穴问题有关的技术难题是非常有必要与迫不及待的。但是,目前技术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践需要,大多数的技术和方法多处于经验总结层次上,具有科学指导性的理论知识甚少。因此,进一步探讨公路隧道工程洞穴稳定性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隧道工程稳定性评价的理论,指导公路隧道工程区内的公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病害处理,具有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2.公路隧道工程的特点
2.1公路隧道工程属于地下施工。即从隧道施工的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来看同其他工程的隧道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地下施工决定了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配备一定的通风和照明设施,并且也要对地下施工可能产生的各种病害进行预防。
2.2隧道施工的工作面较窄。所谓工作面窄指的是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较大的施工空间,从而也就容易导致对其他工程项目的干扰和影响,不利于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的顺利进行,给隧道施工增加了难度。
2.3隧道施工易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即由于隧道施工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特点,所以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地质环境的勘查。
2.4隧道施工属于线性作业。也就是说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比较适合采用流水作业和管理的方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隧道施工中需要使用到一定的辅助坑道以及支护设备因为公路隧道工程中可能出现涌水。
3.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渗漏水通道
3.1在隧道施工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调配比例导致的水灰比过大,也容易导致毛细型的渗水问题.也就是说水分过多的混凝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利于拦截渗水。
3.2在隧道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不利于拌合那么有关的泥浆材料将无法很好的和缝隙粘结,从而导致存有各种形状的缝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渗水病害的产生。
3.3在隧道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拌合过程中存在杂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杂物腐蚀形成空隙也容易导致混凝土部位的缝隙和渗漏。因此也是导致隧道渗水的一个重要原因。
3.4在隧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对“三缝”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将会导致缝隙产生的漏水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常见的混凝土隧道的缝隙不能进行有效的填补和预防将会导致公路隧道工程的渗漏。
3.5在隧道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的防水板及止水条安装不合理达不到相关的质量标准也将导致混凝土公路工程的接缝破损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渗水现象。
3.6在隧道防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纵横向排水管的管材质量达不到相关质量标准,以及未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安装排水管从而造成排水不畅进而混凝土出现渗水现象。
4.隧道衬砌结构破损成因分析
隧道的结构破损也是导致公路隧道工程渗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相关的结构问题的预防和控制一般来说对于目前常见的公路隧道工程出现结构破损的主要原因有地质因素、设计因素以及施工因素等几个方面其中反映在施工方面的问题比较普遍如强度不足、厚度不够、模板变形、拆模过早、振捣不密实及浇筑时机不合适等。地质原因在衬砌结构破损成因方面起主要作用尤其是地基不均匀沉陷和山体滑移错动。
5.隧道病害整治技术
5.1钻孔中的病害防治
在对公路隧道工程进行钻孔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严格的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并且要严格的控制钻孔的误差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对各种孔内的杂物的清理,避免由于各种杂物的存留导致的钻孔质量不达标,也防止钻孔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的空位错位。
5.2滑坡病害的防治
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等特点要想绝对的避免滑坡病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就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滑坡预防和病害处理。有关部门不仅要对现有的各种地质情况进行严格的勘查,还要对相关的地质危险地带进行支护和防护。在隧道结构产生病害部位安设锚杆可有效提高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将已产生裂纹的衬砌混凝土与已加固的围岩结合在一起阻止衬砌结构的进一步破坏。
5.3套衬技术
病害治理中如衬砌产生的裂缝不密集尚不足以危及隧道结构安全,经加固后仍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且存在净空断面缩小的余地。在安设锚杆、注浆加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施作套衬套衬就是在既有衬砌内表面再灌注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与既有衬砌共同承担围宕压力,套衬可以有效地阻止既有衬砌进一步裂损变形同时可起到防水的作用。
5.4隧道衬砌裂缝与混凝土腐蚀的防治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衬砌是承受底层压力和防止主体隧道部分坍塌的公路工程建筑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常见的病害形式就是混凝土裂缝因此有关施工部门应该加强对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控制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各种应力的控制避免压力过大导致的裂缝。
5.5渗水病害以及预防。
在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当地的山体和土地造成了破坏,所以一定会对其水体进行产生影响。因此,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渗水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对于从衬砌表面主要在“三缝”部位渗漏出来的地下水必须配合采用引排技术治理。
6.结论
6.1隧道病害是国内外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公路工程隧道病害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隧道使用寿命,一方面直接威胁到隧道的结构和运营安全,运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隧道修建技术水平,避免或减少隧道病害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看到公路隧道工程的病害问题仍然非常严重,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6.2公路工程隧道病害的形式主要有渗漏水和结构破损,其中渗漏水病害比较普遍所以在隧道的病害管理和预防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这种类型的病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做好相关的地质分析以设计出合适的施工应对方案。
6.3通过对现有的运输公路工程的隧道施工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隧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地质方面的、施工方面的、设计方面的和人为因素等,要想做好相应的预防和病害治理就必须要对现有的公路隧道工程的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6.4公路工程隧道病害整治要各种技术综合运用,由专业队伍来进行治理的时机最好选择在通车前进行要坚持”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治理原则避免在日后的隧道使用过程中反复的对同一位置的病害进行多次修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公路隧道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严重的病害问题. 加强对公路隧道工程的病害管理需要全体公路工程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监管。另外,加强公路隧道工程病害预防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将隧道施工中发生的灾害防患于未然,将大大节约公路工程造价,提高公路工程进度,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总校稿),2013.
隧道工程辅助施工措施范文5
关键词: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来,运营中的铁路路基、桥梁、隧道不断出现行车安全事故、施工安全事故,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经济效益的流失,这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生死存亡与发展,更关系着行人们的人身安全,所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更加重要。而作为具有较高技术的隧道施工来说,它具有隐蔽性大、作业循环性强、作业空间有限、作业具有综合性、施工是动态的、作业的风险性大等技术特点。
1.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有:
1.1 安全组织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组织体系一般采用传统的组织形式,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通常把施工的进度、效益放在第一位。另外: 一些隧道工程的承包单位把工程分包给民工队伍,对民工队伍的施工又缺乏指导与监督检查,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机构或是组织机构不完善,不能正确处理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安全与效应的关系,使得施工安全没用保障。
1.2 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比较缺乏,技术干部不足,班组长管理人员组织能力差,工人的技术水平低。在隧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有章不循、纪律松散、无知蛮干。出现隧道施工中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落后于掘进,锚喷支护不符合设计要求,掘进尺度过大,通风除尘不畅等现象,给施工安全留下很大隐患。
1.3 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
一旦发生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其处理方案往往根据经验来进行处理,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特点,在事故发生前如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则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处理事故,有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隧道安全事故起因
通过对近些年隧道施工事故的统计会发现,隧道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塌方、触电伤人、火工品、交通和机械伤害等方面,而且事故等级高,危害性大。其中尤以塌方事故发生率最高,且多为群死群伤,危害性尤甚之。下面就塌方事故谈一下塌方事故的起因。隧道塌方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综合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偷工减料,减弱支护强度
隧道围岩压力主要由围岩本身的结构自承力,超前支护加固层、初期支护层、最后是仰拱和二衬围成的拱圈所承载。隧道支护设计是通过计算围岩压力确定支护参数的,但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方面钻爆控制不好,破坏了岩层,致使围岩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少放锚杆、钢筋、钢架等材料,施工不规范,降低了支护的强度。最终导致支护不足以承载上部围岩压力时,引发隧道塌方事故。
2.2开挖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监控量测不到位根据隧道围岩级别,合理确定开挖方法非常重要。全断面开挖、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等方法的选用是区别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的,如果选用不当,也会导致塌方。但施工中图方便,求进度,而扩大开挖断面,扩大进尺,各工序间盲目的拉大施工距离,封闭不及时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奥法施工要求以监控量测作为辅助手段,对围岩和支护变形,应力变化作动态的量测,对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监控量测流于形式,编造数据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2.3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灾害所引发的事故非常多,这是我们在不清楚前方不良地质情况下,仍沿用不变的施工手段,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造成的。如突水突泥、涌水、瓦斯等情况。
3.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隧道安全工作是项目管理的重点,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安全控制,降低风险,提高隧道安全控制水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从技术和质量角度去抓安全
防止因施工方法不当,支护不强,质量不过关而出现问题;同时在施工中要对地质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地质变化后,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做到按地质施工,这一点尤其重要。项目部在选择孤山隧道施工方法时,首先考虑以下问题:一是施工方法应根据地质、设备、工期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台考虑确定;二是根据不同围岩选择不同的开挖方法,Ⅲ类以上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Ⅲ类或Ⅱ类围岩采用分部开挖方法,以减少工序干扰,便于机械施工,改善作业环境,保证施工安全:三是对地质条件变化大的隧道,选择施工方法应考虑到适应性,尽量避免变更施工方法,打乱施工秩序,影响安全和进度;四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有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3.2抓本质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
本质安全讲究资源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安全度,这是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购买设备、配备资源时,一定要选择安全系数高的机械设备。从广义上讲,类似于施工现场用电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布线,“一箱一漏一闸一机”标准配置配电箱也可以理解为施工用电的本质安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安全要抓源头。抓本质安全是最有效的措施。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隧道工程的施工基础就是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施工经验,所以施工人员在对自己岗位熟悉的同时还应对其他的岗位有所了解。做好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的条件就是真正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其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工作。项目工程的领导还应定期对包括项目部各级领导干部在内的所有的项目工程施工的参与人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安全教育的工作,从而真正的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意识。
3.4加强安全教育和制度约束
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要加强安全监管,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坚持标准化作业,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积极推行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建立良好的隧道施工环境和秩序,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正确指导施工;严格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正规化施工,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3.5抓本质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谓本质安全就是指施工所需的资源的本身就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度,这也是在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就应重视的事情。比如项目部的采购人员在为工程配置施工设备时就应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施工设备。比如设计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用电设计时,一般是采用三相五线制布线的方式,而为施工现场配置标准配置的配电箱就是施工现场用电的本质安全工作。所以在工程的整个施工阶段,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抓源头,而抓本质安全就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
4.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法与重点工作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提前预防。要想真正做好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整治的施工原则,除此之外,还必须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的意识,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的异常的情况,施工人员应马上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解决异常的情况。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做好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所有的重点工作,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隧道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润江.浅谈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隧道工程辅助施工措施范文6
关键词:隧道工程;研讨式教学;学生主体原则;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06-02
引言:
《隧道工程》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设置丰富,包括隧道的勘测设计、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方法的相关知识。通过《隧道工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熟悉与隧道设计和施工有关的技术政策和国内外在隧道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了解隧道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掌握编制隧道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和组织隧道施工的技能。因此,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隧道工程》课程无论对他们的考试、毕业设计和其他专业课学习,还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了提高《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国内众多学者针对《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为该课程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如互动式教学法[1]、项目教学法[2]等,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3-4],大大推动了其教学改革的步伐。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效果差等。因此,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探讨新的更为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讨式教学法的概念与实施原则
(一)概念
所谓研讨式教学,就是根据《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特点,以具体工程问题为背景,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研究,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料、计算机模拟软件及必要的室内试验,自己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学生是主导,教师只起到一个向导者和领路人的作用,从问题的分析、方案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主要由学生自己考虑来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动手技能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原则
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教学原则包括四个方面,即学生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及和谐性原则[5]。
1.学生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过去的教学中心,而是起到辅助、引领作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多动手、多分析、多总结,积极探索,发挥自身的潜能,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逐渐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人,而不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
2.循序渐进原则。由于一个班上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分析问题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设置研讨的问题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设置的问题不要过难,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使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启发性原则。在实施研讨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给学生适当的启示,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对设置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4.和谐性原则。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像导演,而学生就是真正的演员,要想把研讨式教学这场戏演好,必须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因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故必须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共同进步。
二、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隧道工程》课程特点
1.教学内容繁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隧道工程》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众多,在学习该课程前,必须具有扎实的工程地质、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的功底,而且要理解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理念。
2.行业性差异大、规范性要求高。该课程与国家或省级部门制定的各种行业规范、规程、标准紧密联系,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同样进行隧道设计,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依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铁路隧道设计则依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城市交通隧道设计则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因此,在讲授该课程时,必须了解甚至理解各种工程规范的内涵。
3.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隧道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实践学科,与工程是分不开的。课程中讲授的许多施工方法和理念都是从工程经验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在授课时,必须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隧道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内容多,课时少。目前高校《隧道工程》课程只有32学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因此要满足该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要求非常紧张,导致“满堂灌”现象普遍,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难度较大。
2.教材的更新跟不上学科的发展。现在的隧道工程方面的教材缺乏规范的编写思路,更新过慢、照搬照抄、涵盖内容不全,大多是泛泛而谈,介绍最新研究成果或重大工程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内容不多。
3.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隧道工程》目前采用的还是填鸭式教育方式,启发式、讨论式模式较少,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大多在应付考试,没有深入探究隧道奥秘的热情,这大大影响了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培养。
4.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隧道工程”,顾名思义只有与工程紧密联系才能讲好这门课,但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到隧道现场去亲身感受,因此只能靠课堂上的想象,无法深入理解隧道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难以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隧道课程中的实施思路
1.《隧道工程》教案的优化。要想使研讨式教学法在《隧道工程》课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首先对现有的教案和讲稿进行加工、完善,因为研讨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与以往相比有显著的变化,不再遵循“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因此,以往的教案和讲稿已不能适应研讨式教学法的要求,必须结合工程实践问题,编写新的教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新的教学课件。
2.研讨式教学模块的设计。针对当前深部地下工程中的典型重大灾害,如塌方、岩爆、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突泥等进行研讨式教学模块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工程背景,设置合理的思考题,增设课堂讨论、课后模拟分析、撰写学术论文等教学模块,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参与工程问题的分析、讨论、试验等,提高《隧道工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深入了解隧道工程问题。
3.教师督导与点评。在进行课堂研讨前,教师必须提前给班里学生下达任务,并注意时刻咨询他们的进度,让他们定期来汇报,给出具体的意见与修改建议,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前期工作。在课堂研讨结束,教师要对研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下课后,教师应认真做好教学总结,撰写教学笔记,以便后续逐步改进与完善研讨式教学模式。
四、结语
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活跃课堂氛围。该方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对提高课堂授课质量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应用于《隧道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学生前期文献调研能力不足,无法掌握问题的研究现状;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有些无法真正参与研讨式讨论;研讨式教学花费时间比较多,课程教学学时不够等。虽然研讨式教学目前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但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在以后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施成华.隧道课程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
[2]杨建中.项目教学法在井巷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3).
[3]李晓龙,郭成超.“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4]李天祺.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0,5(9).
[5]耿凡,王迎超.“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