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的安全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的安全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的安全措施

煤矿的安全措施范文1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安全措施

1.煤矿安全

1.1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的能源工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煤炭工业、石油与天然气、电力工业。而煤炭工业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百分之七十,根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还将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长期之内说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一点也不过分。然而煤炭的生产并非那么顺利,我国目前的煤炭生产还是面临很多的困境,机械化不全面、技术水平不够高、技术人员素质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安全设施不全面等。这些都是约束我国煤炭发展的原因。

1.2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大量的煤矿生产,也出现大量的安全问题,这已经表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对生产人员的生命夺取也是对他人的财产的威胁,同时还对我国的煤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3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

我国煤炭生产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地质条件带来的难题,由于自然条件和作业环境的恶劣,不免导致事故发生率的提高,我国煤炭储存量虽大却都是广分布在地底下,大多数开采煤炭的地方瓦斯的的浓度也很高,由此可见透气性也很低,而且这种地域大多都地质构造复杂,开采不方便不说还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稍有不慎若是引起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是将困难重重。

不得不承认煤炭行业是个热门行业,因为它的利益诱人,很多人都趋之若鹜,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还同时创造更多的更大的利益,有些生产者甚至将本来就不完善的安全措施减少,通过此种方式来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铤而走险不顾及技术人员安全的做法实在是不值得提倡的,甚至可以说是违反道德问题的。

本来安全意识就不够强,法制也不够完善,生产的管理观念也不先进,安全的检查机构也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开采煤矿发生意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不管怎样,这都是不能轻易令人接受的事实。国家干部责任心不强,不下井观察,进行检查,作风如此漂浮不谨慎,可以看出来国家的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也并没有真正实施才会有更多的无辜的人们受伤害。

一般采矿人员都不是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所以作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煤矿开采的人员水平低下导致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在面临危险时候自救的意识不强,在这么多新职工的情况下也没有领导提出要集体做安全生产的讲座或者安全生产的培训课程,让职工都能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作为明白人的领导也有安全生产意识的偏差,有些领导还有重生产而轻安全的错误观念。没有讲座,没有培训机构,也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这样的安全生产条件如何避免更多的安全事故。

除了管理人员不够专业,监管能力也是需要提高的,在地方煤矿开采区域,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不够明确,对开采煤矿的考核方法不科学,这些原因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落后和装备不完善。在人们参与这些方面仅仅只是政府公布的举报电话。举报的渠道不全面,所以很多问题也不容易发现,从而错过很多改善条件的机会。除了基础条件设施以为还有一个危害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那就是职业危害,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粉尘还有之前提到过的瓦斯等都对身体有害,还有高温等,其实说到底这些也是可以归结到设施不齐全,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些的预防都是不到位的。而患上尘肺病的人员的治疗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所以至今患尘肺病的人员并没有得到控制。

2.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

我国很多人都为了追求利益或者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忽视生产安全的问题,他们急于求成的做法导致经济投资过快增长,也加快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虽然经济制度的改革是必然事件,然而经济过热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好的发展是既平稳又较快的发展,改善能源的利用率和供应模式,甚至可以通过改善煤矿开采的条件来降低煤矿业的利润率,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这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又平稳的增长。

监控系统的安全系数的高低和科学性的强弱对我国煤矿业的事故发生率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煤矿开采事故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是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的,我国相关监控机构应该努力为我国的煤矿开采构建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体系。这是将开采检测、安全生产控制、网络通信功能结合在一块的自动化监控体系。这样的体系明显的提高了监控的质量,也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矿井内部环境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监控体系还能检测到矿井的瓦斯含量以及通风、排水等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矿井的爆炸和人员的事故伤亡。

煤矿开采的矿井内部既然有瓦斯的存在,那么偶尔的事故是很有可能的,为了不让资源耗损以及避免人员的伤亡,因此矿井内部的火灾预防也是有必要的。矿井内部发生火灾的话会烧毁大量的机械设施,冻结大量的煤炭资源,而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这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是极大的,会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甚至引起爆炸,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为了不引起火灾,就要将火灾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在使用材料方面尽量选择不燃或者耐火耐燃的制品,还需要建立胶带巷以保证可以进行独立的通风,进风口要设置防火铁门,在工作区域做明确的制度和规定,严禁烟火等带有火星的物质进入矿井。

既然存在于矿井中的瓦斯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而且瓦斯浓度的超标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的煤矿事业的重大障碍,那么对瓦斯也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先应该从瓦斯浓度的检测着手,这样才能对瓦斯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瓦斯的浓度是逐渐增加的,在瓦斯的喷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喷发口来抑制浓度的增加,但是依靠巷道通风很难将矿井的瓦斯浓度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了。所以主要做的就是准确的找出瓦斯的喷发口,这样是最有效的抑制瓦斯浓度的方法了,更不用说将瓦斯浓度控制在标准以内了。

从事煤矿的开采人员普遍素质都不高,那么要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就要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素质,让他们了解事情的重要性和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面对事故时候的应对能力。做到这些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简单的培训,既不需要耗费太多的金钱又能将开采的效率提高还能保证事故发生率不高,既保护了职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保护了承包者的责任,即是两全其美之事何不这样做。

煤矿的安全措施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 煤矿监控 信息系统

我国煤炭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环境复杂、生产条件差使得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在我国每年都会有一些煤矿事故发生,重、特大恶性事故屡禁不止,成为国家和民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煤矿生产中一旦发生事故造成影响十分严重,不仅会造成各类财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带来的人员伤亡,如果说财产损失可以进行弥补,那么给社会家庭造成的极大痛苦是无法进行弥补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极度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煤炭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必须要给予重视,它不只是影响煤炭的工业生产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根据相关统计,近五年来全国煤矿共发生了 1340 起一次死亡人数在 3-9 人的重大事故,每年平均发生270起,在全国各类重大安全事故起数中所占的比例是12%;发生 218 起一次死亡人数在 10 至 29 人的特大事故,每年平均发生 44 起,在全国各类特大事故起数中所占的比例是 36%;发生 43 起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每年平均发生 9 起,在全国各类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中所占的比例为的 59%。可见如何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1 煤矿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控制

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它所处的生产环境、工作环境都十分的艰苦。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由于煤炭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使得煤炭生产过程中虽面临的危险、有害因素都要比一般工业企业的多而且复杂;并且还有一些特殊性在其中,一旦煤矿发生事故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他事故。煤矿面临的危险因素是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明显的动态性;有些危险、有害因素能够直接凭借感官和直觉发现,而有些危险因素则需要通过专用的仪器设备才能检测出来。煤矿所面对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瓦斯爆炸、水灾、煤矿火灾、粉尘、中毒和窒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伤害、机械伤害、冒顶、淹溺、坍塌、爆破伤害、火药爆炸等等。

到目前为止,我国煤矿事故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经常会发生不同程度意外事故,每次意外事故的发生都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以及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些列相关信息的忽视或是处理不及时,例如:没有及时检测出瓦斯涌出的信息;忽视煤尘指标超出限额;对水灾、火灾发生前的征兆未及时发现;对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不正常信息的忽略;对井下信号信息处理错误等等。

2 物联网技术的简介

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将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是一个整合的过程。物联网是将我们现实中的物质世界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相结合,它把实体物或是生产中的机器设备与计算机芯片、互联网整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的基础设施。以这样的方式,我们的日常管理活动、生产运作、社会管理以至于我们个体的生活都与物联网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物联网的运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过程:

2.1 对信息的传输、感知

物联网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信息传输。物联网信息的来源、对物体属性的感知过程是:首先进行的是对物体不同属性的识别、标识,主要的属性形式分为动态、静态两种,对于动态属性要经过传感器的实时探测,而静态属性会被直接标记和存储;之后进行的步骤是通过相应的识别设备对物体属性进行完整的读取,之后再将这些物体的信息转换成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2.2 进行信息传输

将物体信息利用感知器进行采集、转化之后,利用网络传输的形式将整理后的信息传送给相对应的信息处理中心,处理中心主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对相关通信信息进行计算,之后再将获得的更为有信息集中进行处理。

2.3 信息的最终应用

经过处理中心整合、处理后的物体有效信息之后将被利用,利用的方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向就是把经过相关处理后的信息展现到“人”的面前,之后经过“人”的更高层次的处理再根据需求对物体进行下一步的控制;而另一个方向则是不经过“人”得授权,直接对“物”进行智能控制。

3 煤矿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进行工作时,主要分为4个阶段:

3.1 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发现阶段

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开始运行并完成自动链接到系统,之后向井上控制主站报告个设备器的入网情况,于此同时,将设备器的类型、ID、以及量程等相应信息传送给管理主机。

3.2 进行系统组建阶段

组建工作是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的,组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按照具体实际需要将分布不同的多个传感器、多个执行器以及一个控制器组合成逻辑分站。在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是可以有多个属性关系,能够同时隶属于多个分站。这样的形式就能够实现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由一个逻辑分站完成复杂的交叉控制工作。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分站的自主性,减少过分对主站的依赖,可以对控制系统写入相关的自主控制脚本,最大程度的发挥自主功能。这样系统在控制时将大大缩短信息传递的距离,进而增加了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控制速度。

3.3 系统工作阶段。

由井上主站对各分站传送来的信息进行接收,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存储、显示,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进行预警预测。

3.4 系统修复、重建阶段。

如果煤矿发生灾害,可能会造成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某些组件的破坏,物联网环境下的系统可以利用自组态技术迅速恢复系统功能,保证安全监测的连续性。

4 总结

总之,物联网环境下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性能比传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控,并对危险发出预警,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鲁远祥,樊荣.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体系架构技术的发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36(增刊1):177-179.

煤矿的安全措施范文3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在长期的煤矿作业中,由于人们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忽视了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导致重大事故不断产生,对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煤矿通风事故人员伤亡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通风安全工作产生各种隐患。因此,必须采取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消除人们对煤矿安全管理认识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确保煤矿工作的顺利展开。

1 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通风安全管理环节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此管理方式会随着煤矿作业场所的变更而变化,将难以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全面分析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逐渐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切实完成通风安全管理目标。与地面作业相比,煤矿企业井下空间狭小,光线昏暗,工作地点不固定,可能会存在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不利的气候条件。尤其是瓦斯、炮烟和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高温、高湿等危害,导致工作环境逐渐恶化。

1.1 计划管理

在通风安全管理中,必须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安全和开采技术条件,而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结合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计划,必须编制年度和月生产计划,确保达到防治瓦斯、防火、防尘和降温的工作效果。另外,严格根据生产计划,不断优化配置各项资金资源,进行排除各项安全隐患,最终确保计划管理的顺利完成。

1.2 技术管理

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必须落实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管理,正确反映实际的管理情况。在矿井中必须配全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防尘管路布置图、瓦斯监控系统图、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同时,全面收集通风参数、煤层瓦斯含量、局部通风机的性能参数等数据。所有的运行设备仪器必须具备说明书,并进行建立技术档案,为技术资料以及技术文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全面存档各种报表,进行妥善管理各类台帐,做好各项检查记录等。根据实际的矿井情况,制定科学的风量计算方法,增强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的合理性,定期测定主要通风机性能、矿井通风系统阻力等,从而获取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与阻力分布资料。

1.3 通风系统管理

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井下通风设施,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维修管理,确保各项通风设施处于正常的状态。根据工作场面的变化,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从而合理调整通风系统与风量,充分发挥通风系统的强大功能。

1.4 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健全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做好定期校准和维修工作,确保安全检查仪表、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达到100%。

2 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

2.1 完善通风安全数据库

通风系统、通风报表、防火、防尘和瓦斯管理等组成了通风安全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不断完善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等。

2.2 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

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实现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利用等功能。利用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可进行调整通风系统,高效分配风量调节,优于各项通风方案,确保工作效率的提高。

2.3 计算机技术管理

煤矿瓦斯、防尘、通风监测技术、通风测定仪表、矿井火灾等数据库组成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切实增强矿井通风科学管理水平。

3 完善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人工的管理、停开工区域通风管理、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管理等。通风管理的传统模式大多采取总工程师、通风区长负责制,由于决策任务繁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出现各种偏差。通过建立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可随意调用矿井通风所有信息,且具备强大的系统分析功能,为总工程师提供正确的决策方案。完善的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清晰显示与矿井通风有关的图形,进行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逐渐完善各项通风管理制度,并建立可多条线索查询的数据库系统,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等。

4 优化通风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①在实际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必须不断优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合理划分主要责任部门、协办部门,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作用,不断健全安全管理框架。②在煤矿施工现场贯彻“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严格遵循技术规范。③定期举行专业培训方案,总结施工管理经验,全面提高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④在实际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应该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制度规定,增强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性,进行约束自身行为,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保持有序的施工现场,确保通风安全管理的规范性。③在通风管理中,引进全新的施工技术设备,以高施工效率,减轻工作量,从而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为煤矿施工人员的提供安全高效、通风舒适的作业环境。

5 结束语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管理的建立逐渐成为安全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维持煤矿作业的整体运行,实现矿井作业综合效益的最优化。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必须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通过运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以增强管理操作的规范性,保持有序的作业流程,提高了煤矿通风管理水平。同时,将全新的工艺应用到煤矿生产中,彻底改善煤矿井下环境,确保安全高效的矿井生产。

参考文献:

[1]范海燕.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问题与几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

[2]高俊奇.试析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3]安振龙.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

煤矿的安全措施范文4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特征;基本要求;安全方案设计;措施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并且多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且开采环境较差,这就要求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本文基于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及其基本要求,对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方案设计以及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有效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

一、煤矿井下供电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求

1、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1)环境特殊性的特征。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井下空气常年比较潮湿,还容易受到冒顶、片帮事故的影响,造成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砸、碰、挤、压,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频繁移动和开启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供电的中断,甚至大面积停电。(2)供电要求高的特征。对于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提升机、通风机、压风机、监测监控系统等重要负荷,《煤矿安全规程》对其电源也做了特殊要求,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必须满足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检验、使用、操作、维护和检修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高的标准及要求就是为了保障井下的供电安全。(3)供电事故危害性大。煤矿井下供电事故危害性大,轻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烧伤等,重者可能引起电雷管引爆、煤尘瓦斯爆炸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诸如此类的事故不胜枚举,所以保证井下供电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2、煤矿井下供电的基本要求。(1)供电可靠性要求。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供电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供电系统需要保证不间断进行供电,一旦井下供电中断,不仅会对开采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矿井被毁坏。因此在煤矿企业矿井中,需要使用两回路电源线路,这样即使一回路出现问题断电,另一个回路则能够做为替补,保证井下生产过程中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2)供电安全性要求。电能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导致人身触电及火灾事故,而且矿井处于地下,受制于环境的局限性,影响用电安全的因素更多,这也导致一旦电能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及伤亡会高于地面上的几倍之多,严重时还会导致瓦斯及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因此井下供电安全至关重要,在井下供电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煤矿井下安全规程。(3)供电质量达标要求。煤矿井下供电质量多以供电频率及供电压作为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需要在额定值幅度范围内,以此来有效的提高供电的质量,这是确保井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否则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供电设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4)供电经济性要求。煤矿企业供电系统不仅需要为煤矿提供所需要的电量,同时还要保证矿井内各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电量,只有具有足够的供电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同时井下供电系统还要做到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这样建设及维护成本都会有所降低,有效的提高供电的经济性。

二、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方案设计的分析

煤矿井下供电需要向采区作业面、通风系统及给排水系统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供应。对于供应给井下采区作业面的电源,需要经过地面变电所的升压隔离装置向作业面供电,升压隔离装置需要设置两台,这样一台带电备用,一台投入运行,而且采用双电源向井下作业区内的各种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供应。对于井下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则需要由井下变电所或是配电所的馈电盘柜来提供双回路电源。在具体动力电压等级布设时,需要优化按照机电设备功率容量380V、660V、6.3kV进行布设,同时照明设备、信号设备和煤电站电气设备均按照127V进行供电,交流控制回路按照36V进行供电。对于井下供电系统,需要设置完善的漏电保护,利用低压漏电保护器馈电开关来对漏电进行保护,有效的减少漏电事故的发生。井下供电线路布设时,需要严格按照具体规范的要求进行接地极及接地网的设置,对电气进行连接时可以采用接地扁钢和接地铜线,以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系统接地,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对于井下电动机,可以采用真空启动器或是矿用低压磁力启动器对其进行控制,并在电机控制箱里装置继电保护系统,以此来检测和保护电动机运行中短路、漏电及过流等问题,同时利用继电保护闭锁装置能够使风电和瓦斯电进行闭锁工作。对于井下供电电缆需要选择助燃性电缆,从而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三、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

1、保障煤矿井下供电可靠性。为了保证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两回路电源的供电方式,而且井下排水系统、提升系统和通风系统需要从井下变电所内采用两路进行供电,一路运行,一路做为备用。而且井下供电双回电源回路系统需要从不同变电所中引出电源,同时还要配备自动切换装置,这样一旦电源出现故障,则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正常的电能供应,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井下供电两回路电源需要单独进行设置,避免与其他电路共用一个电源,特别是一些大型煤矿,还需要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回路电源,以此来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

2、加强煤矿井下供电的优化布设。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这就导致对井下供电安全带来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合理井下供电系统进行布设,具体布设时需要以保护供电安全作为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要从提高供电等级、分段供电、增加供电电缆截面等方面入手,保证供电方案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加大对井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力度,有效的提高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3、健全继电保护设备系统。定制科学合理的井下供电继电保护方案,改进继电保护系统装置,降低供电系统故障,提高发生事故状态下动作的速动性、可靠性和选择性。对井下的动力变压器和高压电动机等设备均按照要求设置过负荷、短路、欠压释放等保护设施。根据井下作业的用电负荷类型、分布位置、保护等级和使用频率等,针对地下的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4、加大煤矿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要根据井下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功率容量和性能来确定供电设备的功率,应该对供电设备及时的改装和升级,以满足井下电力的需求。井下供电设备的维修与检修要严格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确保其具有较高性能水平。在维修中,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严格禁止在作业区继续使用。

四.结束语

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并且由于煤矿井下开采空间有限,对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需要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分配井下供电系统的负荷,解决谐波污染及设备配套问题,并针对井下开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井下安全供电方案,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煤矿的安全措施范文5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对策;体制

【分类号】:TD40;X936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等情况比较大,因为煤矿机电生产和煤矿机电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相对别的企业而言较多,如果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出现漏洞,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经过调查显示,我国煤矿机电企业中机电设备以及设施占据固定资产的一半还多,在机电设备和设施中机电设备的能耗、配件、维修和人员等方面的费用占据煤炭生产成本的50%。所以,我们在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要严谨,还要有效的排除煤矿安全成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保证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机电的前提条件,安全生产是有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效果的成败与否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煤炭发生的瓦斯事故中,绝大部分是由电火花引起的,但是,出现火灾等情况是因为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出现漏洞造成的。因为,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我们就必须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井下作业中保证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煤炭生产环境。

二、当前煤矿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的煤矿大都面临着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这主要是煤矿对机电设备管理的不够重视造成的。煤矿企业机电管理部门任务繁重,管理的工作多,同时重心倾向于生产任务,对设备管理工作投入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再加上很多煤矿企业在矿井上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规定,部门权责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煤矿设备管理效率的提高。

2.2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当前的煤矿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着设备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据,没有按照相关技术指标使得设备运行环境、管线吊挂安全距离和安全设施等存在很大问题,这就造成了许多违规操作现象。此外,机电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工作不规范,也给煤矿设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3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更新不及时

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行业的发展更是高歌猛进。但是,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有很大一部分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设备的老化速度很快。因为更新机电设备成本高,企业投入资金不足,机电设备的更新就无法及时更新换代,久而久之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使得安全隐患更加突出。

2.4设备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机电设备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是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又一问题。一些设备的帐卡物不全,图牌板等设备标识也不齐全,或者模糊不清,对于一些重要技术档案、图纸资料等疏于管理,遗失较多,忽视了流动设备的管理等都是设备技术管理落后的表现。

2.5设备管理人员匮乏

煤矿企业往往由于工作强度大、环境艰苦、安全系数低等固有性质,很难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加上缺乏好的激励机制,员工工作热情度不高,留不住优秀的人才。由于跳槽频率高,长期以来煤炭企业设备管理岗位人员青黄不接,人员结构参差不齐,导致企业创新力不足。

三、改善当前煤矿设备管理问题的措施

3.1落实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应该全面落实,树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第一的思想理念,确保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正常运行,推进设备管理顺利开展。首先,要提高设备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尤其是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煤矿企业应该将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落实情况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将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通过每一月的定期检查验收的奖励和处罚制度,落实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其次,要在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实施动态管理方式,机电管理职能部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一旦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问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促进设备管理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

3.2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将有关设备管理的要求在制定中体现出来,确保机电设备管理有制度可循。设备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时候,要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工种岗位制度、检查制度等制度,并将制度通过发放册子、悬挂宣传图纸等方式宣传到工作人员处,在实际的生产现场督促贯彻制度的执行,促进设备管理朝着制度化、规划化方向发展。

3.3及时对设备技术进行改造

煤矿企业中的技术改造是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改革,及时解决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途径,通过少进行资金投入,多进行技术改造的方式,不断提高设备的科学技术水平,及时更换安全性能差的陈旧设备,促进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

3.4加强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在当前的情况下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好信息化建设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而随着煤矿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实施,设备管理应该从创新管理手段出发,加强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机电设备采取系统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例如,对于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报废等一系列过程,都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提供资料和信息,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消除设备安全漏洞和隐患。

3.5完善设备管理的监控与维修体系

要完善好设备管理的监督与维修体系,让设备管理的质量在得到保证的同时促进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首先,在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的配件购置过程中,要加强好质量的把关,在购买的过程中加强检验和辨别,确保机电设备相关配件质量得到保证。其次,在机电设备到货和进场的过程中要把好验收关,在必要的情况下要进行拆机检查,只有在性能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安装,而在安装方面,更要把握好安装的每一道工序,确保设备的质量不受到影响。最后,对于安装好的设备,应该注重好设备的维修养护管理,在每次停产检修前,要运用严格、细致的检修计划,并安排好检修组进行监督和检查,促进机电设备完好、安全地运转,降低机电事故率。

煤矿的安全措施范文6

摘要:矿井中的火灾、瓦斯爆炸等一直都是煤矿中主要的安全事故,其中对于煤矿的通风管理不当,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文中针对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提出了自身的观点。

关键词:煤矿通风隐患措施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一通三防”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中煤矿的局部通风的有效管理则是做好“一通三防”的基础,也是实现煤矿安全的关键。安安全全的煤矿生产、扎扎实实的通风管理,是每一位煤矿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1对隐患的评估方法

1.1系统状况评估

系统状况的评估是从系统的层面上对整个矿井隐患做出评估,其中包含了对通风系统的设计、稳定性的分析、分区通风的具体实施状况、串联通风以及通风的阻力等情况。

1.2设施评估

针对煤矿的通风设施,并且分析出设施可能引起灾害的可能性以及抵抗灾害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分析设施的可靠性、设施质量以及对环境监测的实际效果。

1.3特殊问题的分析评估

特殊问题主要包括了循环风、串联通风、无风或者是微风等可能导致灾变的可能性以及转化的条件,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估。

1.4对防灾体系总体稳定性以及抗灾能力评估

考虑到煤矿中的危险源以及防治系统的具体情况,应用非稳态下的各种灾害的相关模拟技术,分析在不同情况下,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抗灾害能力以及总体的稳定性,进而对煤矿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对煤矿的通风安全隐患要做好及时的排查管理,能够确保事故隐患从根本上消除,以杜绝因为通风而引起的灾害事故。其事故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相关的通风技术人员全面的检查出各种安全事故隐患,进而确保煤矿通风的良好状态以及对灾害的预防。

2对安全隐患的分析检查

对于煤矿的通风事故的管理,主要在于对通风的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安全隐患的检查能够有效的发现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将事故防范于未然,一般煤矿所使用的方法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等。(使用安全检查表,是目前煤矿井下作业中最具有应用价值以及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

2.1系统中的隐患检查

2.1.1在对系统的检查中,首先要考虑主要通风机的实际供风量是否达到煤矿井下作业需要的总风量;通风机间的并联运转是否匹配;分支风流的稳定性、反向、微风或者是无风;串联通风,循环风。其次,对地面的检查,主要是依据系统相关的图纸,分析风流的相互关系;及时的检查相关记录、风量的分配以及相关通风的报表等。其次,对于机房的检查,主要是观察通风机的实际的工作情况、风量以及风压的特性曲线等。最后,煤矿井下的检查,主要是对流向、路线的检查,对井下风流的速度和带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浓度测定、分析,并且对整体的可靠性进行通风评价。

2.1.2对通风机的实际运转状况的分析:其工作情况(包括随时的变化)、通风机的电压,电流的稳定性、故障分析。还包括了通风机房的负压计以及测量风速等等。

2.1.3检查煤矿井下作业的设施状况,其中包含了风门、风桥以及测风站等设施,具体分析反风设施的可靠性、设施的具体设置是否依据现场情况进行的合理设置、质量标准是否I达到了井下标准要求。

2.1.4观测、检查煤矿内外部是否出现漏风现象。

2.2掘进通风事故安全隐患的检查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井下作业中的瓦斯,煤尘爆炸、粉尘等事故危害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对掘进通过中的安全进行管理是必要的。

2.2.1通风检查的重点应注重其可靠性。完善通风系统,使用全风压通风或者是局部通风机,严禁扩散通风,局部通风机的运转状况,掘进通风安全装备系列化状况。

2.2.2通风检查的内容包括了进风巷中是否已经安装局部通风机,能否产生循环风,风机以及和风筒连接的地方是否漏风;煤矿是否装备“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煤矿中主要机电设备的防爆性能是否良好。

2.2.3通风检查的方法主要是风筒的使用是否按安全规程标准,吊挂是否达到标准,接头处有无漏风,风筒是否出现了破口;对于掘进通风的管理则是依据作业的实际记录及现场检测等

3加强和改进煤矿通风隐患管理

3.1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在于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局部通风安全意识。合理的利用标语、专栏等做好宣传,对职工进行全方面的“一通三防”教育,让每一位员工都将有关通风安全工作放在心上,让每一位员工了解到做好通风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进一步的加强安全意识,才能让每一位员工能够自觉的搞好通风管理工作。

3.2通风管理需要科技进步

3.2.1风简的选择

实地考察煤矿井下作业面的具体通风方式、需求的风量、通风的实际距离以及断面等条件来选择风筒。选择风简的原则:在通风的最大距离的时候,应保证作业面的实际风量;而在通风巷道断面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较大直径的风筒,从而减少风筒的实际阻力。

3.2.2通风机的选择

在通风机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节能型,降低设备的噪音污染,从而将通风机的效能提高,并且将通风的费用降至最低。

3.2.3长距离通风的管理

对于长距离通风,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在使用每一节为30m或者50m的长导风筒,尽量避免接头漏风和通风的阻力,降低通风时的电能消耗。

3.2.4日常设备管理

在煤矿的井下作业的时候,对于局部通风机实行挂牌的管理,以确保通风机运行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3.3加强串联风管理

由于煤矿井下受到了作业面的条件限制,在使用串联通风的时候,很难保证空气的质量,而且作业面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应参照《煤矿安全规程》,制定出安全相关的技术措施,加强瓦斯检测、防尘、降尘的工作。除了在作业面安装防尘喷雾器之外,还工作面作业应严格按作业规程执行防瓦斯、防尘设施安全技术措施(炮掘工作面执行炮前炮后洒水、使用水泡泥),严格、及时的检测作业面中的气体,做到每一班都对作业面的瓦斯等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安设防尘喷雾器、净化喷雾等防尘、降尘设施,设施确保能够符合安全规程,做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有效的处理;在计划安排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尽量减少串联作业面,以保证作业的安全性。

4加强现场作业面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根据通风供风距离的实际长短,选择出适合通风机以及风筒的直径大小。根据经验来看,确定一下矿井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一般使用功率2X30KW以上的型号,风筒使用 600mm以上的。

4.2长距离通风中,风筒的每一节的长度应适当增加,尽量减少接头,以降低局部阻力以及漏风率。’

4.3对于风筒的连接接头需要采用双反压边,必须做好严密,并且不漏风。

4.筒吊挂需要做到平、直、稳、紧,逢环必挂,缺环必补;安装通局部风机必须安设平稳(局部通风机有的时候是在巷道放置,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巷道顶悬吊固定),拐弯使用弯曲风简,异径风简使用过渡节连接,确保风筒完整性,力求不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