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

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电气实验室,管理,措施

1、前言

高职院校所肩负的任务是培养出社会服务型、生产、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同时还应具备过硬的实验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综合型、实用型人才,实验室在高职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现在,通过实验室进行教学占总体教学实践的45%以上,而80%的电气知识都要通过实验才能完成,实验室已经成为每个高职院校的培训场地。同时也表现出实验室在电器类术专业中的重要行,而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提高实验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对电气类实验室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2、电气类专业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的主要作用在于融合知识、巩固电气理论知识并全面提升操作能力,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气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不断获得重视,虽然电气实验室中的设备不能与先进的科技设备同步,但也要加快更新步伐,尽量适应现代化发展,如不尽快更新会导致学生缺少动手实验能力,也无法满足市场实用型、操作型人才,但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电器类专业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缺陷。

2.1管理项目过于分散。每个专业都具备固定的实验室,而电器实验室中的管理人员与设备只能提供给少数学生使用,不能全面进行配置,管理人员工作分配不平衡。过于陈旧的实验设备要经常花费资金整修,使用效果较低;由于实验管理人员所管理的项目过于分散,导致设备不能及时清理出现损坏,花费学校的大量资金。

2.2落后的管理制度。学校在设立实验室时,都会购买全新的实验设备和管理设备,安排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后都会忽略使用说明、安全准则、岗位操守、操作程序等相应制度,最后出现管理系统混乱、设备清扫马虎和降低实验成效等现象;实验室中设备放置不安全,忽略安全守则,在使用期间没有放远目光,经常浪费实验资源;工作人员在选取设备时缺乏专业目光,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为完成任务随意购买设备,致使学校资金没有发挥作用。学校过于重视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而忽视管理人员工作和落后的管理制度。

2.3缺乏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电力实验室仪器属于重型设备,因此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但由于管理团队层次不明确,缺少实际管理能力、和相应学历的工作人员,而具备专业的管理技术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使实验操作能力过于衰弱,甚至不能做好管理工作。此外,高职院校大部分精力放在教育学生中,对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者极少进行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工作水平出现参差不齐。

2.4实验和理论教学缺乏实际沟通。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学工作者存在较多交集,但实验和理论教学缺乏实际沟通。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老师是决定实验提纲、内容的主导者,老师可以对实验进行合理使用,如果老师在使用实验室却不能按照教学方式进行支配,更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

3、有效的管理措施

3.1完善管理机构。在实验室进行管理时应明确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可建立健全的管理模式,构建管理框架,提高实验室管理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可把高职院校中的管理人员集中起来建立管理机构,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分配管理工作。可以把各种专业的实验室或实验相接近的实验室相结合,必要时可进行分层管理,确保每位员工都获得工作分配,同时还应该相互合作交流,必要时协助教师完成实验工作,保证实验设备和管理人员获得充分利用。

3.2更新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成效。电气实验室建立时学校往往注重硬件设备,而忽略更新管理软件。打部分学校在购买全新的设备仪器后也安排了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人员,但对管理软件不给予重视,还缺少操作守则、使用说明、岗位制度等相关条列。针对这些问题应更新管理软件,学校应运用现代科技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例如不对外进行开放时,可以在实验室内外设立摄像头,工作人员在管理室内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得影像进行管理。

3.3让管理人员了解实验教学大纲,配合教学工作。老师在制定实验提纲和实验内容时应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让管理人员多了解实验室教学大纲,配合老师教师教学工作。老师应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进行实验教学,根据电气专业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和管理人员沟通,配合先进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4、结束语

根据以上所讲,每个高职学校应根据电气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实验室管理人员,深入探讨适合本校的管理方法,或者通过科学方式进行改革。不仅使高职院校实验室重新换上新面貌,还有效提高老师教学质量,我们应把电力实验管理看成整体工作,要完善管理工作方式,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为国家培养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进.浅议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实验室的管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4):234-256.

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扩招、学科建设的发展、国家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本科实验教学的深化改革以及高精尖实验仪器的大量引进,促使高校实验室管理与职能分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同时,高校实验室在管理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峻,必然会对实验教学质量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室现状,积极探讨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推动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1如何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其专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管理和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成效。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室技术人员均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虽然在专业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具有较高的实验室管理水平。现从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出发,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

1.1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实验室管理涉及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加之学生的流动性和实验环节的复杂性,使得实验室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3]。以前,实验室虽然制订了很多管理细则,但是许多规则流于形式,不能切合实际地指导实验室运作,不但收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反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现今,结合我院实际,摒弃一些陈旧的实验室管理观念,从根本上改进和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例如,以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只参加本科教学的准备工作,很少参加实验课的教学工作,现在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跟专任教师一样担任实验课教学工作;以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很少参加课题组的实验,现在都回归到各自的课题组。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1.2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

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科研任务是实验室的最基本任务,此外还包括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院对实验室的建设逐渐重视,对新进的实验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即上岗前先签订一系列合同,旨在促进实验室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加强实验人员的责任心。另外,学院也会根据实验人员承担的实验课程,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进修,以促进实验技术人员学习掌握新技能、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和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1.3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实验室良好运行的保障

规范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一方面能保证实验室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可实现实验室的高效利用[4]。为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学校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技术与管理培训,全面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实验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工作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学院对实验技术人员年终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充分理解和尊重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将之前的实验技术人员与专职教师混合考核改为所有教辅人员集中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奖励,这种考核方式激励了实验技术人员“比学赶超”。另外,实验室积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管理方面改革创新,撰写论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2如何做好实验课准备工作

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所需的知识往往比预防医学理论课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医学、生物知识,还涵盖了大量的化学知识。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在开课前必须做好预实验且随堂听课,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精通教材内容;同时,对该门实验课对应的理论课要从学期初听到学期末,并做好笔记。另外,对于本实验室开设的所有实验都应该能熟练操作,并能正确使用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设备,为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前提和保障。

3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水电气的安全工作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指的是对于实验室中摆放和储存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包括清洗、维护、维修、更换、购置等[4]。本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在实验室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日常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做好详细的信息登记及使用记录

对每台仪器设备做好详细的台账,并按照“账物相符”、“有物无账”“、有账无物”分类。实行每台仪器责任到人、统一登记、专人管理制度,要求该管理人员既要负责该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又进行如实登记、定期保养和维护,以保证设备完好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对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实行专人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培训,主要包括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工作站的建立及常见故障的维修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操作规程全部上墙,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认真做好详尽的使用记录,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对进口仪器设备需要建立仪器管理卡,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修,并做好维修记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延长使用寿命[5]。

3.2建立健全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档案管理包括仪器设备说明书、实验室技术档案、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档案和学生实验使用设备的原始记录、资料等基本信息[5]。此外,还包括低值易耗品、危险化学品的保存及管理记录,使用借用记录等。鉴于档案的管理比较琐碎,本实验室采用数字化管理,把所有在账的仪器档案输入电脑,包括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厂家、来源、购入调入时间、存放位置、状态(正常、闲置、已损)等,以便于查找、统计、分类等[6]。

3.3增强实验室人员安全管理意识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继2015年天津化工厂出现爆炸事故后,实验室安全被相关部门列为重中之重的管理内容。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实验室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措施:(1)对试剂药品和水电气安排专人管理,尤其是对有毒有害的药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2)对新进实验室人员以及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常用化学试剂及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危急情况处理措施,明确实验室安全制度。(3)定期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使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4)实验室每层楼都安排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水电气的安全及一些常见故障的排查。(5)每学期期末组织相应的安全考试,并做到人人过关。此外,实验室主任带领实验技术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水电气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汇报。

4结语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是,只要针对实验室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就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和科研,推动学科建设和高校整体协调发展。

作者:程静 荣爽 李文芳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文献:

[1]方世林.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3(14):12.

[2]于航.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几点探讨[J].时代教育,2015(3):90.

[3]周勇义.以人为本科学统筹全面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60-163.

[4]刘康,赵云霞,王婉,等.高校实验室管理[J].科教导刊,2015,5(13):178-179.

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3

1.如何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其专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管理和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成效。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室技术人员均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虽然在专业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具有较高的实验室管理水平。现从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出发,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

1.1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实验室管理涉及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加之学生的流动性和实验环节的复杂性,使得实验室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前,实验室虽然制订了很多管理细则,但是许多规则流于形式,不能切合实际地指导实验室运作,不但收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反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现今,结合我院实际,摒弃一些陈旧的实验室管理观念,从根本上改进和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例如,以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只参加本科教学的准备工作,很少参加实验课的教学工作,现在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跟专任教师一样担任实验课教学工作;以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很少参加课题组的实验,现在都回归到各自的课题组。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1.2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

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科研任务是实验室的最基本任务,此外还包括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院对实验室的建设逐渐重视,对新进的实验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即上岗前先签订一系列合同,旨在促进实验室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加强实验人员的责任心。另外,学院也会根据实验人员承担的实验课程,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进修,以促进实验技术人员学习掌握新技能、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和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1.3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实验室良好运行的保障

规范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一方面能保证实验室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可实现实验室的高效利用。为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学校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技术与管理培训,全面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实验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工作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学院对实验技术人员年终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充分理解和尊重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将之前的实验技术人员与专职教师混合考核改为所有教辅人员集中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奖励,这种考核方式激励了实验技术人员“比学赶超”。另外,实验室积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管理方面改革创新,撰写论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2.如何做好实验课准备工作

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所需的知识往往比预防医学理论课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医学、生物知识,还涵盖了大量的化学知识。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在开课前必须做好预实验且随堂听课,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精通教材内容;同时,对该门实验课对应的理论课要从学期初听到学期末,并做好笔记。另外,对于本实验室开设的所有实验都应该能熟练操作,并能正确使用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设备,为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前提和保障。

3.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水电气的安全工作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指的是对于实验室中摆放和储存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包括清洗、维护、维修、更换、购置等。本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在实验室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日常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做好详细的信息登记及使用记录

对每台仪器设备做好详细的台账,并按照“账物相符”“有物无账”、“有账无物”分类。实行每台仪器责任到人、统一登记、专人管理制度,要求该管理人员既要负责该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又进行如实登记、定期保养和维护,以保证设备完好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对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实行专人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培训,主要包括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工作站的建立及常见故障的维修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操作规程全部上墙,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认真做好详尽的使用记录,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对进口仪器设备需要建立仪器管理卡,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修,并做好维修记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延长使用寿命。

3.2建立健全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档案管理包括仪器设备说明书、实验室技术档案、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档案和学生实验使用设备的原始记录、资料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包括低值易耗品、危险化学品的保存及管理记录,使用借用记录等。鉴于档案的管理比较琐碎,本实验室采用数字化管理,把所有在账的仪器档案输入电脑,包括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厂家、来源、购入调入时间、存放位置、状态(正常、闲置、已搦等,以便于查找、统计、分类等。

3.3增强实验室人员安全管理意识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继2015年天津化工厂出现爆炸事故后,实验室安全被相关部门列为重中之重的管理内容。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实验室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措施:(1)对试剂药品和水电气安排专人管理,尤其是对有毒有害的药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2)对新进实验室人员以及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常用化学试剂及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危急情况处理措施,明确实验室安全制度。(3)定期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使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4)实验室每层楼都安排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水电气的安全及一些常见故障的排查。(5)每学期期末组织相应的安全考试,并做到人人过关。此外,实验室主任带领实验技术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水电气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汇报。

4.结语

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改革;“三重一高”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27-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科院校都在进行教学体系改革,但是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我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本科教育内涵建设,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构建了“重基础、重能力、重技术和高素质”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在课程体系更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三重一高”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理论课程体系整合,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对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实践体系重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工科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落后。在实践教学过程,由于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和更新相对滞后,存在着重理论传授轻工程实践、重专业知识轻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培养不匹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另外,校内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教师把大部分实验项目的操作方法、步骤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全按照教师指定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缺乏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校外实践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任务落实不到位和教学时间短,难以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

2.实践教学硬件平台建设不到位。当前我校实践教学设备相对老化,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少,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积极性不高,多流于形式,学生的校外实践以“放羊”式完成任务,不能达到相应的实践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3.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急待提高。目前我国高教师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就业,教师结构也不太合理,造成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学校又很少为教师到企业进修锻炼创造培训条件,教师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参加企业工程实践的专门训练,因此导致了教师难以胜任工程实践指导工作,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另外企业导师的聘任与管理,缺乏体制机制的创新。

4.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很多高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与体系建立不健全,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在校内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中,只要学生全部签到就能及格,很少有学生不及格,而不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校外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中,缺少校外工程实践教学过程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而学生对校外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如果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校外实践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能力,关键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行“3+1”培养模式。所谓“3+1”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经历中3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和校内相关实践学习任务,在企业完成一年共计32周的实践教学任务,根据企业实际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好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培养方案、培养要求和培养规格,共同指导完成企业实践教学任务。要实施好“3+1”培养模式,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并要求实践教学条件具有企业生产实际背景,能模拟工业企业现场的实践环境,而且要建设与自动化卓越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中心,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构建校内与校外结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平台;其次要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和目标,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自动化专业企业实践教学标准、行业标准与实施方案,将企业工程设计项目纳入毕业设计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包括校内实践和企业工程实践的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考核与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

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标准,搭建校内外软硬件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具有我校“重基础、重能力、重技术、高素质”的“三重一高”模式的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考虑哪些教学环节需要加强,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整合更新,并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符合国家通用培养标准、行业培养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原则,实施知识、能力和素质模块化教学体系。首先要建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包括加强校内实验室硬件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条件开放、建设具有工程技术应用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其次是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具有“三重一高”特色的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训练―创新应用训练―工程应用训练阶梯化“四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通过不同的阶段分层次、递进式培养。该模式突出能力培养,将创新教学贯彻于整个过程之中,并密切跟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始终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五、实施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

构建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新体系,实施“三重一高”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达到培养目标,关键是校内外实践环节的组织实施过程是否得到落实,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必要的保障体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推动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1.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力度。根据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和实施标准,加强校内实验室硬件建设,增加面向卓越计划的专业实验室硬件经费投入,实施校内实验室设备、时间和器件开放,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率;引进与卓越计划相关企业的人才资源和生产设备,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合作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验室,合理使用我校电气控制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工电子省级示范实验室平台,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课程项目设计、毕业项目工程设计、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等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编写合理的企业实践教学教材,并将自动化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融合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减少认识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按专业培养方向,设置相应数量的工程性和创新性实践项目,实验室采取全开放和网络化管理,建立电子元器件库,为学生在校内完成电子产品实物制作实习提供平台,学生可在校内完成实物制作,由专业指导老师设计与工业背景相关的小课题;将企业的工程项目纳入到日常实践教学中,在企业设置自动化卓越计划专业多个方向的企业平台课程模块,包括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模块,形成具有产学研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实习内容进行答辩和模拟考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在企业工作背景或锻炼经历的教师才能承担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班的教学,从学校分配来的专业教师须到对应企业顶岗实习工作一到两年,提高新进教师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跟踪自动化专业学术前沿,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大型企业决策、独立承担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和参加企业项目设计开发。通过多项措施并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自动化专业卓越教育计划培养的实施。

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在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制订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关的学生课外培训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实习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学生自主项目管理制度、教师的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六、总结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工程教育领域高质量人才的必经之路,我们将以“校企合作、过程监控、师生共同参与”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突出工程过程特色,紧密围绕学校“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前瞻性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服务学校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参考文献:

[1]吴才章,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2011,(12).

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5

类型

具体内容

自查情况

督查检查情况

1.安全责任体系落实情况

是否按“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全面压实学校安全责任,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是否健全,是否定期开展学校安全风险研判

已按政策要求全面落实

是否明确一名校领导负责安全工作并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人员

已明确

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安全工作台账、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是否完备

已建立

重要时间、敏感节点是否按规定落实校领导值班制度

已按规定落实

是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类应急预案

已制定

其他安全责任体系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2.安全教育开展情况

是否集中开展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国家安全、治安防范、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预防网络诈骗等各类安全专题教育

已落实

是否建立常态化安全教育机制,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已建立

其他安全教育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3.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情况

安全责任体系是否健全

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完善

安全运行机制是否建立

已建立

安全管理职责是否明确具体

已明确

安全宣传教育与准入制度是否严格落实

严格落实

个人防护与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落实

已落实

危险源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转移、处置等环节是否规范并全过程监管,建立分布档案和使用台帐

已规范各个环节

化学废弃物是否按规定存放、处置

按规定落实

是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与巡查机制并有效落实

已建立并落实

高温高压高速运转设施、气瓶等特种设备是否落实防护措施并定期检验、安全巡查

已落实

用电、用气、动火等是否按规范落实防护措施

已规范

是否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已制定

其他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4.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建筑物或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消防备案

已通过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有效并定期维保

已定期维保

电气线路、管路敷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维保

已定期维保

学生宿舍、教学办公场所、实验室、图书馆是否存在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违规使用电器的现象

不存在

消防值班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并持证上岗

已按规定落实

防火检查、巡查是否做到定期开展

定期开展

电气火灾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已及时整改

建筑物是否按规范设置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已按规范设置并畅通

消防重点单位是否按要求建立微型消防站

已落实

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

不存在

人员密集场所是否存在存储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

不存在

食堂用气、用电、动火是否严格按规范操作,排油烟设施是否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定期保洁

其他消防安全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5.治安防控情况

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门卫及治安防控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配备专业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

已完善并按规定配备

警务室(门卫室)物防设施是否齐备

设施齐备

中小学幼儿园是否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并与公安机关联网

已安装

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在校期间是否严格实施出入管理措施

严格出入

幼儿园是否落实严格的接送幼儿查验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门前是否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

已设置

中小学校园围墙高度是否达标(不低于2米)或安装周界报警、电子围栏设施

达到

校园视频监控是否实现全覆盖、图像是否清晰

全覆盖

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是否有力有效

有力有效

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是否按要求设立

已设立

校地安全会商研判、定期通报、联合整治、联动处置机制是否建立

已建立

是否开展学校及周边重点人员摸排管控,严防个人极端行为伤害师生

已落实

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是否按规定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并按规定报备

按规定落实

其他治安防控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6.食品安全管理情况

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是否全面落实

已全面落实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落实

已健全落实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是否定期开展

定期开展

食品采购追溯体系是否建立

已建立

是否落实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成品分装、配送、留样等环节全过程监管是否落实

已落实

陪餐制度是否按规定落实

已落实

其他食品安全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7.校车及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校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接送学生车辆是否全部取得校车运营资格,驾驶员是否取得校车驾驶资格

无校车

是否存在拼装车、三轮车、农用车等非法接送学生现象

不存在

相关部门是否定期开展非法接送学生车辆整治

无校车

校车是否按规定线路行驶且行经线路无危桥、危险路段

无校车

校车是否安装随车视频采集设备且无超速超载问题

无校车

随校车照管人员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安全乘车

无校车

上学放学高峰期间校门通是否有序

非常有序

校园内交通设施、标志、标线是否健全

健全

校园内交通管理是否有序、安全

有序安全

学校组织的师生集体外出活动是否经严格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无外出活动

其他交通安全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8.建筑与施工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建筑(含附属设施)安全状况是否定期开展排查监测

定期开展

是否存在违规使用D级危房或存在危险房屋的问题

不存在

对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易滑坡地段、易遭受雷击、基础沉陷等区域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已落实

校园内高地、水池、河湖、楼梯等易发生坠落、溺水、挤踏等事故场所、部位是否全部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已落实

各类活动器材、器械、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不存在

学校在建项目施工场所是否严格实行隔离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已落实

应对极端天气、旱涝灾害机制措施是否健全完善

健全

其他建筑与施工安全隐患情况

暂未发现

9.实习实训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和实习单位是否对实习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学校和实习单位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有关规定

学校是否督促指导实习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实习单位是否配备必要安全保障器材和劳动保护用品

实习单位是否按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其他实习实训安全隐患情况

10.其他安全管理情况

锅炉和电梯等特种设备是否按规定报相关部门备案,并依法定期检验、开展安全巡查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否做到全部持证上岗

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平面布局;实验教学

目前交通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探索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我国教育特点的适用人才是目前工科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托省部共建示范实验室和国家级土木工程示范实验室平台,建立全国性的路基路面实验检测技术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科研及对外服务的自筹部分经费,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添置、更新设备,保障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建设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前,对平台的平面布局进行科学的布置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的平面布局必须注重实验场地和环境的改善,实验室进行部分实验时有粉尘大、噪声大、污染大等特点,因此,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专门划分了独立区域供实验室使用,并进行防尘、防噪及防污染等设计,实验室工作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试验室选址和建筑形式要考虑安全、环保及施工要求等因素。工地试验室根据相关要求,宜选建在拌和场或项目部内,选建在拌和场内时,应选在迎风位不得选在下风位,且宜离拌和机距离150m以上。

各功能室配有相应的试验室管理制度,每一台试验仪器均配有相应的试验仪器操作规程及管理负责人,仪器使用台帐随仪器挂放。仪器设备均应建立维修台账,统一装入相应仪器档案内,并存放于资料室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统一用框图上墙。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分“合格”、“准用”和“停用”三种状态,以“绿”、“黄”和“红”三种颜色表示。试验室的用电量应根据设备用电量计算,采用集中配电控制。电路必须安全接地,标养室的电路开关及灯具必须有防潮装置,大型设备、精密设备和大功率设备尽量设专用线路。

给、排水布置原则如下:需用水的试验室,合理布置供水管道、下水管道,给、排水管道采用PVC管,大小根据用水量确定。集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室的下水道都必须设置沉淀池,防止堵塞。

仪器设备的安装原则如下:一般设备放置在案台或地面上,调整放置水平即可使用;凡是带地脚螺孔的设备,都应砌筑基座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设备时,设备的放置高度、正面朝向以便于操作、维修为前提,彼此之间有干扰的设备尽量远离。除沥青混合料试验室外,其余功能试验室与办公室均需配置冷暖空调。

各功能室应该按照“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整洁美观”的原则进行科学布置。根据每个试验室的特点,制作相应的试验室管理制度和相应试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并装裱上墙。在试验室合理设置试验工作台,工作台高75cm,宽度60c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工作台面贴瓷砖后垫5mm厚黑色橡胶垫;试验工作台柜必须安装柜门,可根据需要设置隔层,边框和柜门颜色应和试验室的整体装修风格一致,全线统一。在试验工作台设置水池,水池宜设置在试验台的角落,水池上沿宜同操作台等高。试验室内部电路应科学合理布置,每个设备插座应该接地并单独设置空气开关,以确保仪器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

图1 路基路面实训平台平面布局图

路基路面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目标是以工科为主改革现有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凝练并构建实训平台,组成教学团队,进而组建产、学、研训练基地。平台将考虑进一步扩大行业在岗人员培训规模,开展不同类型、不同期限、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在原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建立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库、考核标准,开发培训教材、开展考评员培训等工作,构建行业共享型职业技能鉴定的教学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培良,蒋林华. 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改革 [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 68-69.

[2]陈梅,马丹. 全仿真污水处理实训平台的建设[J].自动化仪表, 2010,(8):58-60.

[3]恽超,王磊. 通过科研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科技信息,2010, (8) :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