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应急预案

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

关键词:煤矿安全;采矿技术;应用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经过长期开采,总量急剧减少,逐渐进入深井作业阶段,加之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煤矿开采中新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煤矿事故频发,如矿井坍塌、渗水以及瓦斯爆炸等事故,在不同程度上危及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就需要应用更先进的采矿技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保证煤炭开采生产活动安全进行,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煤矿采矿技术类型

就当前煤矿采矿技术来看,实践生产活动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采矿技术。

1.1深井开采技术

深井开采技术主要是应我国煤炭资源总量急剧减少,逐渐进入深井作业而产生的一种采矿技术,这种技术更适合应用在抗压力低、地热危害大的区域,环境适应性较强,在应用此种技术之前,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瓦斯、和煤尘等灾害,以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1]。由于深井作业特性,煤矿中存在大量的瓦斯,仅靠通风工作无法有效解决,所以在应用深井开采技术时,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诸如支护技术、支护装备和深井巷道等,这些问题同样需要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1.2充填开采技术

充填开采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开采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建筑物下方、铁路下方和公路下方等,在实际应用充填开采技术时,应该做好对采空区域的充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采安全,降低作业面压力,提升煤矿开采效率,如图1。与此同时,在应用充填开采技术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进行地质勘察,探究地表下陷规律和岩层运动情况,了解地下水位情况,确定建筑物、地表开采的相关参数[2]。在充填开采技术大量实践应用中,尽管取得了一定客观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土地复垦、工艺参数以及开采沉陷控制等种种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2煤矿采矿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规章制度不完善

煤矿采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起到提升开采效率,确保采矿活动安全,还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和促进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由于规章制度的缺乏,使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存在局限性,工作敷衍了事,安全意识不高,诸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员匮乏,素质偏低;采矿活动存在无度开挖现象,生产活动存在违规现象;部分煤矿企业存在偷税、漏税问题,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采矿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还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基于上述种种现象,填充开采技术和深井开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缺少合理的规章制度依据,技术原有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尤其是在填充开采技术应用中,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填充工作的重视不高,填充不及时或者不充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同煤炭开采作业未能同步进行,导致上层压力过大,缺少足够的支撑出现坍塌事故。

2.2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煤矿开采中,为了确保开采安全,就需要开采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煤矿开采需求。但是就当前多数煤矿开采现状来看,存在不同程度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企业内部职工素质水平偏低,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很多先进的采矿技术难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难以保证煤矿开采活动有序开展。在运用深井开采技术和填充开采技术时,认知水平偏低,未能将煤炭开采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技术相配套的安全防护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给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2.3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由于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效益,不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上,即使应用的是前沿煤矿开采技术,但对技术认知和了解不足,忽视填充工作的重要性高,出现填充不及时或者不充分的现象,未能与煤炭开采作业同步进行,导致顶板压力过大出现坍塌事故。

3确保煤矿安全和采矿技术发展的应对策略

3.1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结合企业经营规模和工作目标,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自身工作职责,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将任务目标落实到实处,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只有这样,在应用深井开采技术和填充开采技术时,有章可循,落实配套安全措施。

3.2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

煤矿企业应该提高对技术人员培养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积极推行激励制度,以此来调动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格遵循开采要求作业,保证生产安全。

3.3加强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对采矿技术创新和完善,只有不断创新研发新的采矿技术,才能有效提高采矿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崩溃,因此,政府可以为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补贴保障,承担一定的风险,激发煤矿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4结论

煤矿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了谋求长远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应注重引进新的采矿技术,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新技术应用在煤矿开采中,提升采矿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明.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4(27):88-89.

[2]钟伟.煤矿采矿技术的发展与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5,7(31):255.

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煤矿 瓦斯、煤尘防治 技术研究 成效

一、引言

淮北矿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其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复杂,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多,致使煤矿生产中安全问题复杂化。随着采掘深度的逐步加大,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安全技术难题。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财产和矿工生命的大事,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煤矿多年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正确思想指引下,积极开展煤矿瓦斯、煤尘等灾害治理安全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生产成效。安全生产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形势越来越好。就煤矿瓦斯、粉尘等防治问题,仍需要积极开展研究,在投入上需逐步加大,切实为煤矿安全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二、瓦斯防治技术研究情况

1.瓦斯防治技术。①瓦斯的危害。对于煤矿瓦斯的危害来说,它主要集中表现在瓦斯窒息和爆炸事故方面,同时煤矿瓦斯大量地排入大气,也增大了大气层的温室效应,恶化了气象条件。②瓦斯预测技术。在煤田煤层瓦斯含量的预测何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技术中,充分研究了地勘钻孔瓦斯解吸与影响的因素,并确立了统一的较完善的煤层瓦斯含量、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方法,从而实现了从瓦斯含量的测定、涌出量预测,一直到矿井瓦斯地质绘图的微机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其预测准确率高达80~85%。③瓦斯抽放技术。煤层瓦斯抽放是矿井瓦斯的治本措施,“十一五”期间,矿区几对矿井实现了瓦斯抽取利用。井下实现了本层、邻近层、穿层、采空区瓦斯抽放。对于综采工作面超前强化抽放瓦斯方法及工艺装备研究,试验成功了200~500m岩石水平长钻孔抽邻近层的瓦斯,煤层水平(250m)长钻孔及预裂控制爆破强化抽放本层瓦斯的综合抽放技术等,从而使工作面瓦斯抽放率提高20%。水泥扩孔技术是利用钻机通过钻杆、钻头沿钻孔喷出高压水射流,以旋转式切割扩孔,其效果十分明显,单孔抽瓦斯量就提高了0.6~1.0倍。

2.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①防突技术发展历程。防突技术经历了安全防护、防治技术措施和综合防治阶段。1988年制定并颁布实施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把防突技术总结为: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四位一体,经过多年的深化,目前我国防突技术已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②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该技术完善了采掘工作面钻孔方式的突出预测指标和临界值确定方法,并研制成功以钻屑瓦斯解吸特性和钻屑量来综合判断煤层突出危险的ATY、WTC预测仪。经许多矿井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掘进效果,不突出预报准确率达100%,突出预报准确率达60~70%,使得防灾工程量减少了50%以上。另外,研究的以测定AE声发射事件、瓦斯涌出状态和煤壁温度变化等指标的非接触式预测方法,并开发出KJ54型安全监测系统。它具备了环境监测与突出危险实时监测的功能;利用无线电波透视、天然电磁辐射、地质雷达等物探技术,初步实现了对突出煤层的区域性预测。③防突新技术。它在改进、完善、提高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超前排放钻孔、深孔松动爆破和水力冲孔等技术措施外,重点研究了对机采、机掘工作面的防突技术,并建立了一套突出区域预测、长钻孔控制预裂爆破、水力疏松相结合的综采工作面防突工艺;机掘面形成机械、液压、操作为一体的全液压防突钻孔、割槽装置及工艺技术; QFZ-22型轻便防灾钻机,集强力钻孔与防卡钻功能于一体,是实施超前排放钻孔的高效、轻便钻机。这对地质构造破坏带和严重突出矿井而言,有效提高了整套综合治理突出技术,并在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基础上,发展为合理采掘部署、突出预测预报、防突措施及其效果的检验,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套综合防突体系。

3.瓦斯煤尘爆炸防治技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仍是煤矿最重大的事故。国家在这方面已建立了大型实际规模爆炸巷道及试验基地,并开展了各种粉尘的爆炸机理、特性及防隔爆措施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瓦斯、煤尘共存条件下爆炸特性的研究,着重探讨了采掘机械的切齿摩擦火花引燃引爆瓦斯煤尘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切齿结构与材质等防止切割摩擦火花引爆的综合措施。煤矿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被动式隔爆水槽、水袋的性能、吊挂工艺及布置方式,改进后的XGS型隔爆水棚也能隔绝弱爆炸的传播,并扩大了隔爆的有效范围,且安装移动方便。BJK-S型自动抑爆系统,实现了远距离对机掘工作面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瓦斯、煤尘浓度、沉积煤尘强度连续监控、超限报警,并控制作业设备的断电;可将瓦斯燃烧、弱爆炸等就地扑灭,有效地控制瓦斯煤尘爆炸。开发的YBW型无电源触发式抑爆装置,采用光电器导爆索爆破喷撒水质抑爆剂,最佳水雾形成时间小于150ms,水雾存在时间超过500ms,具有良好的成雾性能和日常维护工作量小、安装应用方便的优点。对抑制瓦斯、煤尘爆炸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粉尘防治技术研究

随着矿区综采、综掘、高产高效工作面的不断发展,其煤矿粉尘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突出,虽然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防尘效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效果,但仍需要在防降尘技术上有所突破及较大的发展。①在综采工作面的防尘技术方面,是重中之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煤层注水,并实施长钻孔深封孔技术;积极利用水泥砂浆封孔泵,以解决封孔难的问题;要着力对采煤机采煤产生的粉尘实施含尘风流控制,使用高压水外喷雾降尘技术,对液压支架、放煤口实施自动控制水喷雾降尘技术,以降低了综采系统粉尘浓度。②机掘工作面的除尘技术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系列湿式除尘器的技术特性,提高除尘效率。这几年来,虽然有效地控制了呼吸性粉尘,重点开发了布袋除尘器,但不足的是体积较大,制造成本较高。对转载点开发气流循环除尘装置,用密闭罩将转载点尘源与外界内流场隔离,在罩内引射气流循环除尘。研究的声波雾化、磁化水、预荷电喷雾降尘新技术,有效提高了水喷雾降尘的效果。国家为强化和规范呼吸性粉尘的检测,研制出AZF型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它可连续工作8h,并能分离效能符合BMRC国际曲线,填补了国内长周期定点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空白,实现了粉尘采样质的飞跃。

四、煤矿通防安全科技建议

煤矿每年发生的重大事故,85%发生在高瓦斯或有突出危险的矿井;90%为瓦斯(含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全国煤每年因事故及尘肺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30亿元,可见煤矿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近两年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直属机构的建立,为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实施了一些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成效。为促进煤矿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它将会加快煤矿安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淮北矿业在防治瓦斯、煤尘方面每年也都相应安排了一些重要安技措工程改造,扩大安全投资,取得重大进展。在此,针对煤矿安全状况和安全技术的难点,提出以下几点重点科技攻关意见:①瓦斯超前治理与瓦斯资源开发技术。瓦斯给煤矿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但又是洁净能源。根据前期南部矿区一些矿井利用瓦斯的经验,积极开展瓦斯抽取利用工作。对超前规模化、高效率的瓦斯抽放技术进行科技研究与攻关,为高瓦斯矿井提供安全生产条件,并为瓦斯规模化、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创造条件,同时也能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②粉尘治理技术。粉尘是煤炭生产环节中的一个突出性安全问题,也是作业场所的工业卫生问题。要把呼吸性粉尘的综合治理技术纳入新一轮的攻关内容。连续检测技术,应用减少粉尘产生和高效经济、便利的除尘技术与装备一并纳入。③积极研发高效、节能、高可靠性的通风设备、安全工程装备。重点解决瓦斯等有害气体检测元件,实现长寿命、高稳定、高可靠性运行。④加强基础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为安全监察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CAN总线;工业环网;监测监控

中图分类号:X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2

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Applications of Xuzhou Mining Group

Meng Jian

(Xuzhou Mining Group,Communications Computer Department,Xuzhou221006,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afe production in mines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and its own development needs,while 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as "one through three defens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also showed a jump type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Xuzhou Coal Mining Group's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industrial Ethernet,CAN bus KJ335 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Keywords:CAN bus;Industrial ring;Monitoring and Control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煤矿安全生产情况面临重大挑战,大型和特大型瓦事故频繁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和企业压力极大。徐州矿务集团及其下属各个煤矿针对以前在矿井监测监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归纳,并且与有关单位共同开展了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目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多项功能,用来监测井下的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并且实现了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国外,德、英、美、澳等采煤技术先进国家,自20世纪下半叶起即通过改进采煤方法、采用高效设备、大力推广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在井上、井下生产、安全等各环节,对主要设备均实现了子系统自动化生产控制和监测,并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所有子系统通过联网,实现全矿井生产和安全系统的综合控制、监测和监视,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安全状况彻底改善,获得了巨大的效果。具有代表性的为英国的MINOS系统、西德的TF200系统、美国的DAN6400系统。目前国外公司用于煤矿的监测监控系统开发速度已放慢,主要原因是煤炭已不作为先进采煤国家的主要开发能源。这些系统有的已淘汰,有的还停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技术水平。

我国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80年代初,从波兰、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如DAN6400、TF200、MINOS和Senturion-200)引进了一批安全监控系统,装备了部分煤矿;在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先后研制出KJ2、KJ4、KJ8、KJ10、KJ13、KJ19、KJ38、KJ66、KJ75、KJ80、KJ92等监控系统,在我国煤矿已大量使用。实践表明,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当时相当一部分监控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低、功能和扩展性能差、现场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跟不上等原因,或者已淘汰、或者停产。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矿井无法继续正常使用已装备的系统。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内各主要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又相继推出了KJ90、KJ95、KJ101、KJF2000、KJ4/KJ2000和KJG2000等监控系统。

基于光纤工业以太环网、CAN总线的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矿用安全监控系统。它解决煤矿复杂巷道环境和电磁辐射、浪涌冲击、脉冲干扰环境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问题、从而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实时性和稳定性具有传输质量稳定可靠、集成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KJ335系统结构及特点

KJ33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现场的监测监控,它是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中心,集环境安全、生产监控、信息管理和多种子系统为一体的分布式全网络化新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在地面主要由地面中心站主备服务器、地面传输接口、交换机等组成;井下主要由通用分站KJ335-F、传输接口KJ335-J、隔爆兼本安电源、断电执行器以及各种传感器组成。KJ33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达到了如下的技术指标:1)系统容量为 32个分站,分站最大容量:16路信号输入(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互换),8路控制量输出(无源接点信号);2)环网最大环路传输距离40km,地面以太网交换机到传输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10km;3)传感器到分站信号最大传输距离2km,分站到断电器信号传输距离2km;4)矿用本安型传输接口与煤矿通用监控分站传输速率:5Kbps,最大传输距离5km。其组成框图见图1所示:

图1 KJ33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框图

(一)KJ335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

KJ335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软件分为两个部分,中心站中心站软件和网络客户端软件。使用DELPHI7.0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采用MSSQL2000,服务器软件为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综合运用现代软件开发技术.将消息队列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出功能强大、灵活方便、安全可靠的集成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软件.整个系统的软功能符合新煤矿安全规程中对安全监控系统的要求。KJ335中心站软件具有强大的实时显示功能,对于报警的测点会以颜色变化来显示出来,同时会显示在报警区;鼠标停留在相应测点上可以立即查看它的定义情况;断电控制具有回控指令比较,可确保可靠断电,当监测到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指令不符时,能够实现报警和记录;完善的密码保护体系,只有授权人员才能登录对系统关键数据进行操作维护;提供强大的查询及报表输出功能,提供班报、日报、旬报,可以查询历史曲线、柱状图等。所有的客户端通过局域网络就可以实时查看监控状况,可在异地实现监控系统的实时信息和文件共享,网上远程查询各种监测数据及报表,调阅显示各种实时监视画面等。

中心站软件按照和传输接口的通信协议统一监视和管理各分站的工作。监控分站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至中心站软件,并接收中心站软件传来的命令对执行器进行控制。

(二)传输接口以及工业以太环网

KJ335-J矿用本安型传输接口工作原理:将CAN总线信号采集到传输接口内,通过其内部两次转换的处理,将信号由光口输出。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工作原理框图

KJ335-J矿用本安型传输接口硬件选型:光电转换板采用工业级环网交换机模块,环网采用FDDI简化协议,各个接口均兼容IEEE802.3标准,支持光纤环路的检测和自愈合,故障倒换时间不大于50ms,支持广播风暴抑制;CAN收发控制器采用PHILIPS的A82C250,工作于BasicCAN模式或PeliCAN模式下,可以在低至5Kbps的传输速率下工作,满足远距离传输数据时的低速率要求;采用高速光耦来实现收发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电气隔离,保护控制系统电路。

工业以太环网传输线路以光缆为介质,以KJ335-J传输接口为中心设备,使系统在主干及分支传输线路上具备很高的抗电磁干扰及脉冲干扰的能力,即使光缆出现断裂,以太环网也能确保安全监测系统数据及时正确的传输。

(三)KJ335-F通用监控分站

KJ335-F分站是运用ARM7的单片机设计的高性能监控分站,其采用轮询的方法对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对执行器进行输出控制,主要包括频率型信号处理处理模块,电流型信号处理模块,无源接点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逻辑控制输出处理模块,初始信息存储模块等;分站可以接入的信号形式包括电流型信号-5mA~+5mA、频率信号200Hz~2000Hz及无源接点信号;使用中心站软件对监控分站进行初始化设定。

KJ335-F 监控分站与KJ335-J传输接口之间采用分布式现场CAN总线结构通讯,CAN通信协议具有较强的检错能力,可识别出位错误、CRC错误与应答错误。 CAN总线通信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受干扰概率低,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准确.相对于以往的采用RS485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来说,KJ335通信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文4

关键词:隐患 排查 治理

1.研究背景:

安全生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煤矿行业来说,井下工作环境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给我们生命与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我们在生产中,忽略了隐患排查与治理这个环节,抱着侥幸心理生产作业,必将造成惨痛的事故教训。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点,新桥煤矿本着“抓系统、系统抓”的管理原则,在矿井、系统、区队、班组、岗位层面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2.机构职责

矿成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兼任;成员由总工程师、各分管矿长、副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

矿长对全矿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全面协调管理;各分管副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按“五定”原则落实治理;矿总工程师对全矿事故隐患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安全副矿长对全矿事故隐患的治理进行监督;各业务科室对分管专业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提供技术支持,对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协助分管矿领导及时督促治理、复查,做好业务保安工作;安检科对全矿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收集整理、监督落实治理及复查工作。

3.隐患排查

3.1矿井排查

每月由矿长组织一次矿井综合隐患排查治理,矿井综合隐患排查主要排查矿井是否存在重大隐患,以及生产安全系统、采掘接替、劳动组织、安全装备、设备运行状态、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治理,由安检科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台账,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

3.2系统排查

采掘、“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爆破、机电运输专业隐患排查至少每半月组织1次,具体时间由各专业根据情况自行决定,会议由分管矿领导主持,副总工程师、各系统业务科室相关人员及区队有关人员参加。由业务科室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台账,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

3.3区队排查

区队每天由副队长以上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1次隐患排查工作;区队隐患排查内容包括:科室及上级各类检查所发现的隐患治理情况;班组所排查隐患的治理落实情况;区队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区队对排查出的不能现场立即治理的各类隐患要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治理。

3.4班组排查

跟班队长和班组长进入工作地点后,必须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出的隐患跟班队长和班组长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治理,否则不得进行作业,并将排查出来的隐患记录到交接班记录本上,同时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确认。对当班未能够及时治理的隐患,必须在当班记录本上记录清楚,由跟班队长和班组长向下班跟班队长或班组长交待清楚,并在下一个班进班之前向值班队长汇报,值班队长接到汇报以后,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下班进行治理。

3.5岗位排查

岗位工进入岗位后,必须首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作业;岗位隐患排查由交接班的岗位工共同进行;岗位隐患排查出来的隐患必须填写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双方签字认可;岗位工必须及时将岗位隐患排查出来的隐患报告班组长,在班组长的安排下进行治理。对当班没有治理结束的隐患,岗位工必须在交接班记录本上注明,并且汇报班组长,由班组长汇报区队安排治理。

4.日常检查

安检科在安排安检员履行日常安全检查时,必须做到每天均能够覆盖井下所有的作业场所;“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机电、提升运输、火工品管理等专业检查每旬1次;生产科、机电科、监测监控中心日常安全检查每5天要覆盖井下所有分管业务范围;综合办组织群监员、青年岗员按岗位做好日常的岗位安全隐患检查;矿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覆盖井下所有区域的安全大检查;分管矿领导每旬至少组织1次专业安全检查。

5.治理流程

5.1信息卡的填写

所有管理人员升井后30分钟内对需要下隐患治理单的问题必须填写安全信息卡,且要标明隐患责任单位、限改时间。安全信息卡必须详细填写入井时间、升井时间、行走路线、信息来源、信息内容及隐患治理情况。对确定要下发通知单的隐患,应及时通过隐患管理系统下发给责任单位,并在信息卡上注明“已下发”字样。

5.2信息的处理

5.2.1矿领导及上级部门

安检科根据安全信息内容,1小时内在隐患管理系统中按照责任单位及时下发并责令限期治理;安检科无法确定如何治理的隐患1小时内提交业务科室,由业务科室1小时内确定治理单位及治理方案后通知安检科,由安检科统一录入隐患管理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

5.2.2业务科室

业务科室人员所查隐患是其分管范围内的,副科级以上人员升井后1小时内由业务科室自行录入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业务科室人员无法确定如何治理的隐患,必须在1小时内请示科室主要领导或经分管矿领导做出决定后,30分钟内由业务科室自行录入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

5.2.3安检科及其他人员

安检科副科级以上人员所查隐患,升井后直接填写安全信息卡,1小时内交安检科信息员录入系统;无法确定如何治理的隐患,1小时内提交业务科室,由业务科室确定治理单位及治理方案后通知安检科,由安检科隐患管理人员录入系统下发到责任单位。

5.3治理及反馈

各区队隐患管理人员必须每天认真浏览本区队的所有待治理隐患,并及时向值班队长汇报隐患内容、检查单位、限改时间等。各区队值班队长接到报告后及时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理,保证每条隐患在限改时间内处理完毕。

对于确实不能在限改时间内完成的隐患,及时向下发单位管理人员结合,对矿领导检查的隐患必须向矿领导本人做出书面申请,待批准后方可更改限改时间。

对不按照规定执行,导致出现填写错误的,每次罚责任人50元;导致隐患治理及反馈时间超限的,进行升级处理。

5.4信息的闭合

安检科、业务科室接到区队隐患治理反馈单后24小时内必须对区队进行复查。最后各自将复查隐患的治理结果及时与隐患管理系统提交闭合,并将复查隐患的“五定”表格自己分类、整理存档备查。

6.结束语

新桥煤矿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实践,本着“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规范了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做到了事故可防、隐患可控,目前所应用的事故排查与治理机制符合煤矿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特点,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为推动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手持设备 信息采集 隐患 违章 安全管理平台

1、矿井概述

山东里能鲁西矿业有限公司(鲁西煤矿)位于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镇,隶属于山东省监狱管理局,企业性质为国有独资。矿井于2000年8月破土动工,主要生产系统、安全设施、采煤工作面的安装等,均按照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于2002年8月完成,同年9月投入试生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服务年限58.4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87万t/a。目前,矿井供电、提升、运输、通讯、压风、采掘等生产系统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安全信息管理平台

基于手持设备的煤矿井下生产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由煤矿井下安全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PDA采集系统)、煤矿井下安全信息数据传输交换系统(以下简称数据传输交换系统)和煤矿井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平台各个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手持PDA采集设备符合国家煤炭安全标准,具有防爆、防水等适用于井下恶劣环境使用的功能,能有效避免采集得到数据的丢失。PDA采集系统抛弃了传统模式的脑记笔录的安全检查模式,采取了数字存储模式,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防止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安检信息失真。

2.1、PDA采集系统

2.1.1、隐患信息采集

安全检查员携带手持PDA采集设备(FJN297矿用记录仪,下同)下井进行安全检查,按照安全规程在井下查到需要记录的隐患信息则进入PDA采集系统的隐患检查,对该隐患进行记录,具体操作如下。

进入PDA采集系统的隐患检查后,首先采集“基本信息”,然后采集“详细信息”。用PDA操作笔点“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选项卡,可以在基本信息采集面和详细信息采集面切换。

图1

详细信息采集项和注意事项

隐患内容:在文本框内录入隐患内容,也可通过专家库选择输入。

专家库选择输入的方法为:点击屏幕左下方的“选项”按钮,弹出“隐患检查操作” 菜单,点击第一项“模板选择录入”,程序进入“隐患信息专家库”界面,该界面中列出了属于所选隐患类别的专家库信息,此时F1键是上翻页,F2是下翻页,向上键和向下键用于选择定位专家库信息也用于翻页。在合适的专家库信息前点选确定后,该专家库信息就自动转入了隐患内容录入框,可以对选择专家库信息输入的内容进行修改、充实数据。

2.1.2违章信息采集

安全检查员携带手持PDA采集设备下井进行安全检查,按照安全规程在井下查到需要记录的违章信息则进入PDA采集系统的违章检查,对该违章进行记录,具体操作如下。

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

进入PDA采集系统的违章检查后,首先采集“基本信息”,然后采集“详细信息”。用PDA操作笔点“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选项卡,可以在基本信息采集面和详细信息采集面切换。详细信息采集项和注意事项

违章内容:在文本框内输入违章内容,也可通过专家库选择输入。

专家库选择输入的方法为:点击屏幕左下方的“选项”按钮,弹出“违章检查操作” 菜单,点击第一项“模板选择录入”,程序进入“违章信息专家库”界面,该列出了属于所选违章类别的专家库信息,此时F1键是上翻页,F2是下翻页,向上键和向下键用于选择定位专家库信息也用于翻页。

在合适的专家库信息前点选确定后,该专家库信息就自动转入了违章内容录入框,可以对选择专家库信息输入的内容进行修改、充实数据。违章详细信息不能为空。

2.2煤矿井下安全信息数据传输交换系统

2.2.1上传煤矿井下安检信息

安全检查员分班次把PDA采集设备带上井后,安全管理员及时把PDA采集设备内的井下安全信息通过数据传输交换系统传输到管理系统内,以便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对隐患和违章处理,防止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

把PDA采集设备和管理系统服务器相连,登入数据传输交换系统(假设已设置参数)。在数据传输交换系统主界面中选择“安检数据上传”选项卡后,再点“上传数据”按钮,弹出“上传数据”窗口,点“上传”按钮,即可把井下检查得到的安全信息传输到管理系统。

2.2.2下发隐患验收数据

将要进行验收的隐患信息下发到PDA采集设备,如果下发路径不是预先在参数设置里的下发路径,可以在图2的界面中“浏览”选定此次下发路径后,再进行下发操作。按钮“清空显示区”是在下发完成后,清空下发过程记录。

2.3、煤矿井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系统登录URL,进入系统登陆界面。登入系统首页为“待办任务”,显示了登录者当前需要做得的工作及工作量。

待办任务中显示的是隐患和违章各个状态下的数量,不同状态下隐患和违章会在安全主管部门和安全责任部门中分别得到处理。

登录者所属部门为安全主管部门时,隐患和违章的所有状态下标示的隐患和违章的数量是全部的。

登陆者所属部门为安全责任部门时,“待整改”和“整改待确认”的隐患数量为登录者所属部门所辖的隐患数量,其他状态的隐患数量都显示为“0”;“待监管”和“待公示(安全责任部门)”的违章数量为登录者所属部门所辖的违章数量,其他状态的违章数量都显示为“0”。

3.结束语

煤矿安全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建设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079

矿业作为本国高风险产业,它的安全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1]。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应急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亦是如此,应急技术方面,国家对其发展也越为重视。我国一系列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也要求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依然任务严峻,须予以重视。

1 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概述

煤矿事故风险主要有:火灾、瓦斯和电力、交通、水灾等[2]。事故风险导致的灾害一旦扩大,将严重威胁到相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灾害也会波及采煤工作面、矿区,甚或波及到矿井。应急管理在于煤矿事故突发时,对相关人员予以及时救援,并疏散现场,使灾害后果减轻,控制事故危害的救援行动。应急管理任务基本在于组织抢救患者,疏散处于危险区的人员,同时采取保护措施;减轻事故后果,落实好恢复现场工作。应急管理目的在于使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等影响降到最低。

煤矿应急救援原则:明确职责,认真监督;安全为首,防止为先;遵循科学,遵照规制;限定准入,科学审查。作为复杂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应急救援需构建起全面管控系统。

2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2.1 法制建设

煤矿应急救援未形成自身的标准代码,时仅通过并入AQ、MT等行业来完成,这对自身长远发展不利。当前,本国有《煤矿安全规程》等10多条规定及标准对煤矿应急救援工作予以了相关内容的概括,但多数属部分规定,体系并未形成,系统性规定及标准实为缺乏。此外,研发救援配合设备和救援技能虽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相关设备缺乏标准,造成设备性能不均匀;另一方面,有些标准在需求不断变化背景下已然难以满足要求。

2.2 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覆盖面不全,在煤炭储量较大、生产集中、事故多发、大面积等地区,存在救援能力的乐夭蛔恪S行急救援队受多因素制约,如资金、管理等,缺乏应急保障,加之材料、装备落后,这对救援能力及效果均构成严重影响。另外,应急救援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均存有一定的缺陷,补偿机制也不健全,都很大程度影响了团队的正常发展和建设。

2.3 应急预案与演练

“十二五”期间,完善应急预案及演练体系对相关管理机制及体制、法制的建设均有推进作用,并促进了应急能力的提升[3]。但预案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应急演练基于实战的贴近不够,且缺乏丰富的形式及手段,也缺少基础研究。救援人员注重训练个人技能,操作相关培训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手段单一。

2.4 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构建的煤矿应急水平救援数据库管理系统(GIS),为专业急救救援队以及应急救援专家、设备、管理信息、知识共享化平台。在我国应急管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虽然应急救援技能方面显著提升,但应急救援相关研发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相比发达国家仍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缺乏。

3 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设的改进

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方面,随着新《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的修订工作启动,本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也将有所完善,法规针对性及标准科学性也会进而改善[4]。需以救援队组建、紧急救援行动和事故处置、救治遇难者、事故区恢复等为主要目标,遵循法律法规,在当前应急救援技术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应急救援工作,构建并对应急救援技术体系予以完善。

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方面,需建立救援队伍优化、结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目标,结合救援工作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及社会共同建设应急救援队伍的模式,使应急救援队系统得以完善;构建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模式,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发展;提升整体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开展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

在应急预案与演练方面,将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当作契机,应急管理及能力提升作为目标,以构建体系、基础设施的指导建设、健全责任制,推进科学应急预案的形成,促进演练与实战的贴近,注重演练与培训基于实际应急救援的效果。此外,向常态化应急演练转变,以事故为导向,组织重点行业科学合理展开应急演练,探索全面开展基于国家层面的应急演练,强化演练过程管理,并科学展开相关于应急演练的研究工作。

在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构建方面,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处应急管理之核心地位,应注重现代科技的发展,并作为应急管理之保障。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基础建设及研究、关键科技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强化。对理论基础、关键科技、重大科技等研究方面,企业及高校等科研机构需予以重视并着手研究,借助救援传统设备优势,发展成套技术装备以应用于应急救援工作,促进标准化、模块化应急产品的特色发展。

4 结语

国家对应急产业发展应予以鼓励及引导[5],紧抓四项环节: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在应急项目规划建设、调研评估、演练培训、应急处置等应急救援相关方面,深入性、系统化研究系列技术,开发关键设备,从而有效提高中国的急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小冰.基于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15):61-61.

[2]李强烦.煤矿企业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6, 23(05):292-293.

[3]尹立梅.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4(08):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