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设计;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艺术设计

早在21世纪初,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运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教学国家重点高校,要力争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但据2007年和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已确立的200个双语示范课程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比例为零。十年来,这一比例虽略有增加,但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整体还处于探索阶段,课程建设还不成熟。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我国高校毕业生亟须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这一背景下,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显得愈发急迫和必须。而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本身就发源、壮大于西方国家,是最具有多元化、全球化特点的学科之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设计领域的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出国学习和深造、国外的艺术设计产品在我国流行、国外设计大师来我国开设展览等。这都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艺术设计类双语课程的开展,有助于他们增强外语听、说、读、写和应用的能力,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国际设计动态,学习更多的国外先进设计理论,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2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内容初探

2.1准确制定教学目标。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通常是指除英语课程以外的其他用英语进行教学的专业课。而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课程要根据授课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制定准确适度、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尤其是任课老师需要处理好中文专业知识和英文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为了讲中文专业知识而失去双语课的特色,又不能太过强调外语知识而把专业课上成英文课,导致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原中文课程的理论框架和重要知识点理解不透、认识不清。2.2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教材如何选择,一直是我国双语课程改革的难题之一。各高校的双语课程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课程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几乎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目前,变通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二是由授课教师根据现有的中文教材进行中译英翻译,自编成双语课教材。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局限性:一方面,英文原版教材价格昂贵,一本原版书价格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人民币,如果每个学生人手一本,成本过高,且英文原版教材中往往专业术语多、难度较大,也会使英语基础不太好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将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高超的外语水平,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精准和完善。因此,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组织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编写适合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公开正规双语教材,并注意教材中外语和专业难度平衡适中,教学内容准确、生动。2.3积极创新授课方式。为了营造丰富的双语课堂气氛,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室应配备多媒体设备,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播放图文资料丰富的双语多媒体课件外,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外文的艺术设计专题片,或邀请有设计经验的外籍教师举办专题讲座。此外,国内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哑巴式英语”问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双语课堂上,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一些难度适中的专业问题,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2.4加快建立完整的双语课程体系。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课程教学是一项全新的、长久的挑战,仅仅做好一两门课程的双语课程建设是不够的。当前,亟须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使其具备渐进性、连贯性,真正能够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

3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教学实践反思

泰州学院2016~2017年秋学期在视觉传达专业开设了艺术设计概论双语(汉语、英语)课程,笔者承担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现以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反馈等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教学作进一步分析讨论。3.1要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泰州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双语课程的学习,有些同学抱有抵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基础,主要是使学生在双语系统内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全面地了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设计流派和设计现象等。3.2要根据课程特点选编教学内容。为了顺利开展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的教学,笔者课前阅读了大量中、英文艺术设计概论资料,充分分析论证后,决定在现有中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整理出双语课程教学内容。这一做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较好地依据学生语言水平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状况,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中,每次课程开始都会用5~10分钟左右时间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英文专业词汇,包括设计作品名、设计流派名和设计大师名等,以便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3.3要运用多样化手段丰富课堂形式。多媒体课件是双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笔者注重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制作出优秀的双语教学课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课件中加入了设计大师的生平小故事和西方文化介绍;注重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艺术设计专题片,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实际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学生与西方学生最主要的区别,即国外学生学习独立性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喜欢讨论,善于发问,而国内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很少主动提问、课堂讨论较少。在双语课程教学中,我们设置了较多的分组讨论环节:借鉴国外课堂上的Presentation模式,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4~5人小组,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用英文分组讨论,讨论完成后随机抽选学生进行现场英文陈述。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消除学生“哑巴式”英语问题,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4要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和课程的加强巩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及时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针对艺术类专业双语课程较少的现状,积极开设观摩课和公开课,汇总听课教师的意见和问题,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此外,每学期双语课程结束后,我们都会整理形成中英文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其他老师的听课记录反馈、学生的课程小结和反馈等书面材料,以期利用这些资料、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持续优化艺术设计概论的双语教学模式,并逐步构建起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体系。

4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建设的不足和未来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语课程实践,笔者认为,当前艺术设计概论双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双语教学内容还不完善,学生没有完整、正规的双语教材,课后的拓展学习与复习不太方便;二是英语在双语教学中的比例把握不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学生中、英文知识点掌握混乱,给课程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三是现在的双语课程授课主要由年轻海归教师教授,虽然他们的英语水平较高,但双语教学经验不足,整体师资力量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未来艺术设计概论的双语课程建设需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授课教师要加强学习,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编写正规的双语教材,完善双语教学内容;二是艺术设计概论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好设计史发展的脉络,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弱,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这样既不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又能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三是除了授课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英语知识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外,相关院校也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双语师资培训,或帮助授课教师出国进修,培养优秀的双语师资队伍。

总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是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水平、培养艺术设计国际化人才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几代人共同完成。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将会越来越好。

作者:翁倩 单位: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6):1-2.

[2]胡珂.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浅议[J].新美术,2008(4):104-106.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2

我不知道现代的学科系统是否也像电脑的界面一样,变幻无穷。有些评论家用“寓言的机器”描述寓言叙述的多向性,把玩着语义。不过,任何一个寓言的界面呈现,极易成为文本的想象游戏。当中世纪但丁的地狱之行进入现代电脑的编码程序中,其途径经过在线数据库,得到的却是一张神秘的魔法般的空间图像。

美术理论,顾名思义,是对美术之理(或曰道)的思考与论述。道,既是规律又是途径,涉及本质问题,是通向形而上的思辨之途——以“道”为题,必然进入哲学的发问与解答。故理论一词,往往追究本质,探讨美术的发生意义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关系,探讨造型艺术自身构成的诸种要素及组合规律。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美术理论与美学最易接近,甚至被认为是美学的分支,似乎等同艺术哲学(英文ART就是指视觉的造型艺术,即我们所谓的“美术”)。当人们企图用“艺术哲学”这一学科概念代替“美术理论”时,是否表明他们就是站在哲学的立场研究造型艺术呢?

美学,德文Asthetik,最初叫“感性认识的科学”,(注:此为德国鲍姆加登在MeditationesPhilosophicae(“哲学的沉思”,1735)文中所提出的学科概念,词源来自希腊文αíσCησíS(感觉、知觉);1750年,又著附图一书。1742年,Metaphysica(《形而上学》,第二版)一书亦如是说("scientiasensitivecognoscendi"——感官鉴别的科学),至1757年第4版时,改称“美的科学”。参见[日]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池学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研究感性认识的规律。“美学”成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本身就表明一种学术意向——将一个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提升到科学层面上。稍后,康德就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将人们的感性判断纳入理性原理之中,并探讨其所谓科学的规则是一种错误的希望,它只能在“先验感性论”中得以保留。(注:康德以“统觉之先验统一”的原理,否认表象在经验直观中的必然联系,而认为“表象之相互关系,实由于直观综合中统觉之必然的统一”。见[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式译,商务书馆,1960年3月版,第105-106页。)但在20世纪初,康德的意见在东方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那时“科学主义”正风靡东亚,尤其是日本和中国。日人以汉名“美学”对译德文Asthetik,并在1907年以前传入中国。(注:1907年10月创刊的《震旦学报》第1期“美学”栏目,刊载侯毅译的《近世美学》([日]高山林次郎著)。)时至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创办,即在高等部中国画和西洋画两科设置“美学及美术史”公共课程,美术史分设中国绘画史和西洋绘画史,“美学”课程实为美术史学概论,近似美术理论。(注:《北京美术学校学则》(教育部指令,1918年7月5日),教育部总务厅文书科编《教育法规汇编》,1919年5月。参见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21-127页。)

若回溯中国美术理论的传统,始终未曾进入哲学内部,与其建立系统的联系(哲学或文学理论向美术理论渗透,是单向度的外部关系),更无“科学”一说。古代中国,具备理论形态的造型艺术,主要是画论与书论(雕塑业和建筑业,其理论多在技术规范,尽管亦有审美的文化的诸种意识贯注其中,但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理论体系)。古代中国的画论与书论自六朝后历代不断,前后相系,是专论,号称“画学”、“书学”,或“画论”、“书论”。以“理论”的性质而言,是密切联系创作实践的一种阐释体系,不是纯粹形而上的思辨体系。因为是阐释,一明源流,二重事理,三言观念,四讲品位,史论评三者共为一个理论整体,且与创作实践形成辩证的互动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的系统定位。

美术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新学科概念,意味着“美术”研究将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但国人最初使用“美术学”,着眼点却在美术史学。1907年,国粹派的刊物《国粹学报》第26期“美术篇”栏目,发表刘师培的文章《古今画学变迁论》;第30-31期连载刘师培《中国美术学变迁论》(未完稿);第31期还刊登刘师培《论美术援地区而论》一文。(注:参见《国粹学报》第26期(第2年第1号)、第30-31期(第3年第5-6号),上海国粹学报馆,1907年3月4日、6月30日、7月29日。)这是由传统“画学”、“书学”概念转向“美术学”概念之最早例证。刘师培所用“美术学”,就是美术史研究,或称美术史学。这是当时的风气,受西学影响,对各种对象的研究,均以“学”名冠之(含有科学的名义)。所以,刘师培的“美术学”概念,并不是将传统的中国美术理论整体提升到学科层面上,而仅仅将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若认真考究,中国人“理论”的概念弹性很大,可指称某种学问或学说,也可指称某种学科或某一领域相对于实践的知识部分。中国古代的美术理论多归学理研究一类,与创作实践相关。所谓相关,一及创作实践,二级欣赏与批评实践,故其技法原理、创作观念及评判标准等,都在此列。究尽中国画学,古时品评议论及理法文章,均属“理论”。1937年,于安澜将中国古代绘画典籍分三,先后编辑出版《画论丛刊》、《画品丛刊》和《画史丛刊》,其“论”、专指“画法画理”,而欣赏与接受理论,则以“品第鉴别”之类单列。1942年,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将理法著作与品评著作一并收入。这是在现代学科意义上,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第一次系统的知识整理。

不过,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建制的还是美术史学(在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美术史系),它基本沿用历史学的学科规范。美术理论因无学科建制,相关研究人员分散在普通高校哲学系、艺术系,或美术学院的理论教研室、美术研究所等单位,——作为纯粹思辨形态的造型艺术理论,往往进入哲学或美学系统;而作为一般造型技艺理论或与本体形态相关的阐释理论,往往以课程的方式出现在专门的美术院校。1978年后,在专业美术院校和艺术研究院设立了“美术历史与理论”的学科名称(简称“美术史论”),至此,美术理论才进入学科建设的门槛。

“美术历史与理论”正式改称“美术学”是1990年的事(这里无意将两者等同,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待讨论),而将“美术学”确定为“二级”或“三级”学科,则到了1992年(注: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会议决定,将“美术历史与理论”改称“美术学”,并向全国正式颁布。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学科代码表》,“美术学”以二级学科的名义出现,包括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等下属三级学科,原“美术历史与理论”亦以“美术学(三级学科)名之,但内涵有变。)。二级学科的“美术学”,基本上包含原先术科的“美术”系列,从术科到学科,意味着增强学术含量,全面提升学术品质。原先依附创作实践的美术理论同样提升到“学科”层面,而且和美术史学合并成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二级学科的大系统内,美术理论和创作实践还是一个整体,只是更强调了美术的本体性研究和学科独立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促使技艺性学科在建制上不断完善。同时,作为三级学科的“美术学”,在概念的内涵上,绝不等同于刘师培时代的“美术学”(注:参见邓福星《关于美术学及其它》,《美术观察》1998年第1期,第55页。),在学术立场上,重新确立了中国美术理论“史论评”三位一体的传统。由此,美术理论亦开始以学科的名义真正进入学术系统,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其学科性质如何?学科规范何在?学术阈场如何界定?

如果说,美术理论进入艺术理论系统或美学系统,还有既成的规范(西方的)可以遵循,但到了“美术学”的新建系统,所有的一切必须重新链接,重新规范,重新定位。

高等院校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学科最明显的标识。在美术学院,除了美术史外,有关的理论课程为艺术概论、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均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的共同课,这种状况几十年不变。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我们主要关注“概论”。早期的《美术概论》,有黄忏华的著述(1927年,参照日人及欧洲人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则搬用苏联教材(如涅陀希文著的《艺术概论》),事隔二十多年,又出几本国人编写的《艺术概论》,特别是80年代初文化部组织编著的《艺术概论》,几乎是通用教材。直至1994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才编写出一本《美术概论》。一门学科,如果连“概论”的课程都不完备,还能说些什么?

概论者,一为基本原理的阐述,二是历论的通诠,三是基本范畴的解说,藉此进入历史文本研究。如果我们研究历代的美术理论,关注的不会是概论,而是时论。无论中西,真正能体现彼时彼地他者理论观和价值观的,不在概论而在时论。概论是总结,时论是现状研究,关注时下美术现象,以既定价值标准,审视与评判美术实践之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因此,时论既是批评文本,又是历史文本,在历史片断中直接传达创作观念与审美意识。事实上,在美术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概论之寂寂与时论之煌煌,对比极为鲜明。无怪乎,中国文学理论史,常冠名以“中国文学批评中”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注:参见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版;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979年12月新版,名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版。)。批评,是西方的概念,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如文论、画论、乐论等)并不相符。理论不等于批评。若论中国的美术批评,与其说它接近理论,毋宁说它接近品鉴。中国古代的品鉴就是一种时论,是理论最直接的应用与表述,其方式可点评可议论,可指正可判断或褒贬、品第。

二、学科概念

常言,美术理论是一门研究与考察美术活动和美术现象,探求其规律的人文学科,是一个关于美术的知识系统。研究者必须将他对美术现象的感受与体察之经验转化成理智的(intellectual)形式,将它整理成首尾一贯的合理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我国美术理论界目前又有多少首尾一贯的知识系统?

我们可以对美术理论进行整体描述,但总是模糊的。一个成熟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对明确的研究对象,要有相对固定的学术规范,在高校还要有相应的教学实体,包括教材。中国的美术理论的学科建设问题,长期以来有教学和研究实体,却无教材无规范(技法理论除外),且研究领域涣散,一直无法走上正常的学科建设轨道。如果检测近20年来我国所有美术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你会得出什么结论?你能看到一个学科的外轮廓么?不可能。众多选题中,既有美学问题研究,也有形式本体问题研究、形态研究、批评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还有一些跨学科的边缘性的研究选题。我们什么时候能从边缘地带划出一道清晰的学科界限?或在学科内部建立一道学术底线?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系统性处理,即将现有的各种知识系统化,寻找各个知识系统(小系统,模式块)间的相互链接。链接的情况还得进一步处理,分析其知识导向与基本局性,才有可能在学科图表上显示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各种关系。

不可否认,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比历史学复杂,可是否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就造成美术理论研究的不确定性?科学研究的意义就是将复杂的问题有序化。一个系统的学科会建立自身的研究基点,确立基本范畴,建构一系列的学科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一再提倡美术本体研究,可为什么还是一再徘徊在学科边缘而无法进入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似乎学派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每一学科都存在不同学派不同学说,但都不会影响其学科的整体规范,不会淡化以至解构学科特征,至少在某一时期如此。每一学科也都会出现新兴的交叉学科,都会模糊、淡化甚至重复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样也不会改变本学科艺术质。美术理论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一个学科概念,却无明确的学科定位和学科规范呢?因为历来中国美术理论就缺乏一个大的系统建构。

当我对自己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整理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所谓“美术理论”,都只是一个个“知识点”,缺乏系统性,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宿,或者说缺乏一个系统网络接纳这些知识。追求系统知识,并非就是“唯科学主义”。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关系到人文学科(humanities)。显然,美术理论属于人文学科,研究重点在于人的情感、人格尊严及其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注重人的精神性、个体性和审美价值观,是关于美术现象的整体价值评述。但是,美术理论也涉及到人与对象物,人或对象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统计与逻辑推理,这就涉及到“科学”,涉及到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中国历代的美术理论,几乎都是品评赏鉴,或者说都在某种价值预制的前提下进行的理论评判(即“你能观察到什么,说明你拥有什么样的理论”)。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先于观察,有时则交替进行,先发现而后评价(不过是既定理论体系的补充、拓展与完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将现象定性定位,构成知识点,随后便发生转移。以价值观为基点的系统性理论建构,应有一个时间维度。但我们又无法辨别当一个系统理论出现时,是否标志着一个时期的开始抑或完结?譬如,我们该如何评价顾恺之的“形神论”与谢赫的“六法论”?顾恺之是历史的决结,而谢赫是新时期的开端?我以为,无论何者,都只是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未成体系。理论体系与时期并无绝对的必然的对应关系。一种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一个时期的实践状况,也可以跨越几个时期,而一个时期也可能出现几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根据理论表述自身的性质决定体系的存在。文化系统比较好确认,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轴和区域空间的标定。美术也一样,作为人类造型的活动和现象,也从属于各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而研究这些活动和现象的美术理论,也必须成为一个自在的体系,并在不同体系之间建立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在“美术学”、“美术理论”等学科概念上,中国和日本的学术界有着比较接近的看法。

可以对证以下两个文本:

(1)《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的“美术理论”词条,总定义是:“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后分两种含义:一是广义,泛指史、论、评三者:二是狭义,专指基础理论。以学科的概念论,当属狭义。美术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美术现象自身(包括创作、欣赏、作品和作者)、美术与社会外部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其任务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最后,串讲了中外美术理论的发展源流,比较两者间的形态和功用,结论:“由于美术实践的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并且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美术理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524页。)

(2)日本学者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其“美术学”词条言其概念相当于“艺术学”(德文Kunstwissenschaft,英文Scienceofart,法文Sciencedeart),表示很多含义。德文Kunst指造型艺术,日文无对应词,故以“美术学”相译。——“美术学泛称造型艺术的学问研究”,这是广义,其下属“体系美术学”和“美术史”两种。什么是“体系美术学”?“即研讨一般造型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阐明造型艺术各领域的特征、界限、相互关系等”,且“关于美术史的原理论和方法论及风格论跟体系研究颇有直接联系”(注:[日]竹内敏雄,前引书,第197页。),最后,又特别说明“狭义上则除了美术史,专指体系研究”。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世界经济概论;多媒体课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177-02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在《世界经济概论》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情境,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授课方式,构建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世界经济概论》从教学实践出发,阐明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对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记忆效果、发挥交互性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笔者从《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些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体会。

一、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课件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给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惫,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多媒体课件中所体现的艺术性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因为多媒体课件教学是综合多种教学手段的,那么它所传递的内容就不是单一的,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学内容,还有其他的方面,如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都能传递信息,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利用PowerPoint具有的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教师应自行编写和制作《世界经济概论》课件,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教师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首先要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编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使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精炼、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将每一张幻灯片制作成多个文本框,重点和难点处添加特殊颜色和符号;还可根据需要,对文本框的内容设置出动画效果,如切入、百叶窗、展开等;同时,设置对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学内容相同,因课件制作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迥然不同。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扩大信息量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一章中,理论部分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分类及其理论基础等内容。在具体实践中,要讲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实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理论比较抽象,有的在当今理论界又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而实例众多、各具特色。在讲解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作辅助,采用适当的图形和图像、动态模拟图像等视觉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使多种感官受到综合刺激,揭示描述的客观事实、发展过程、预期可能或必然出现的结果等,并附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回顾、知识扩展、探索、辅导和习题等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而且有利于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超链接特性还可以实现对大量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四、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温故而知新,提高记忆效果

传统教学是通过教师板书速度和语音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去之后,不能再重新回到学生的头脑中,当一堂课的信息过多的时候,难免遗忘,而对于没有课后复习习惯和不善于在教材文字中寻找知识点的学生来说,无疑存在“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的现象。而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时候回放和重播。例如,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应该总结这节课所讲内容,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应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引出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在传统教学中,这些要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件回放来完成。并且这种方法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课堂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交互性的优势

在《世界经济概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完善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教学主体――学生的要求。如针对一些学生想学习的课外知识,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插入到多媒体课件中,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外,经济类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理论发展动态,随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完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供设计制作中选择使用,使学生能够根据事物发展过程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进程。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辅助教学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世界经济概论》教学中,安排时间让学生观看。学生还可以借助辅助习题课件,检查和测试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与网络中心合作,在校园网上建立《世界经济概论》答疑室,安排任课教师值班,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石油美元”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自由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启发,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六、应用多媒体教学,需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做法。一次成功的多媒体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为了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课前必须设计处理好教学信息,课堂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控制教学,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此外,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教育目标上,各国都普遍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以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能力培养,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

总之,在《世界经济概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学习空间,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学[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2]张勇,唐冬生.采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5,(3):247-249.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多元创新 设计理论 教学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从“物”到“非物”时代的转变,纯粹产品市场向品牌营销、服务系统、社会创新等领域开始拓展,设计的范畴也逐渐延伸。因此,社会对于设计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的认识度、宽广度、纵深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能够针对不同项目主题将各个学科知识打通、同时有垂直能力的设计专业人才,即多元创新型人才。设计理论课程作为学生的设计知识理论体系构建和设计价值思辨力形成的重要承担者,在其研究性、思考性、综合性上需要做更多教学改革工作。

1.设计理论课程情况概述

目前在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中,设计理论的主要课程涵盖了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艺术史论、设计文化学、民俗学等。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时间一般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也是设计历史、设计方法、设计基本知识的集中讲授阶段,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意识、专业能力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设计理论课程枯燥乏味,没有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就会产生学生专业兴趣淡化、思想空洞、思维僵化、设计实践出现瓶颈等现象。

笔者所任教的是一所地方特色明显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是立足地方发展、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以此为培养方向,结合设计专业多元学科知识交叉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问题意识的思维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转化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具有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和可提升为设计管理者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文献检索法、调查法、比较法、归纳法,依据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搜集现阶段设计理论教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从现在全国高校的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总体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①课程建设盲目,教学体系没有连贯性;②知识点抽象,学生难以消化;③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无法应用于实践;④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互动少。

在笔者教授的《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创意思维与方法》、《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这些设计理论课程中,联系学生产生的实际问题,结合培养人才目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2.1教学对象知识吸收能力进度不一

在目前的高校设计理论课程中,设计理论课程的授课对象一般是50人甚至100多人的大课堂,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最后是记忆知识性质的笔试。笔者讲授过六门设计理论课程,基本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也都是大课堂的形式,课时安排基本是32学时,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广博的设计理论知识传授给设计才刚刚入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设计理论知识无法传递到每个同学身上,因为每个同学的学习背景和接受程度不一,而老师基本是按照教材进度和大多数同学的进度安排教学,由于人数过多,因此无法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来教授。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具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成长的背景,如果还是传统的知识填鸭式教学,这些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又何谈设计创新呢。所以,笔者认为设计理论课程也需要小班化教学,设计理论本身具有不好理解的特点,更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经常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增强设计理论的学习兴趣。

2.2课程之间交叉渗透性不够

设计理论课程基本是按照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层层递进的规律给学生上课。但在实际教学时,这些理论课程之间缺乏交叉性和渗透性,学生不明白前面一门课与后面一门课的关系。同时,现在社会上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议题不断进入设计视野,仅仅用某个理论点或者某门设计理论课程解决问题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运用两种或者多种设计理论解释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具备多种设计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达到整合知识进行设计实践的目的。

2.3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薄弱

通过多门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学习时,理论运用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相对薄弱。例如对一个老年人产品进行分析,就需要用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的理论知识来解读,才能表达规范、专业的设计观点。但是学生面对现实设计案例,自主运用理论知识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理论,如何找到设计分析的切入点,或者在实际设计对象上概念模糊,需要授课老师深入辅导,引导学生。而由于大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内教学,校外实践活动较少,为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老师只能以小组讨论形式或者集中汇报交流发现学生问题,再给以具体辅导,或者利用网络和平时时间在课外辅导学生。但这些教学方只能照顾到部分学生,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反复讲解和多花时间让学生掌握设计理论并运用于实践。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复杂问题,社会急需众多的多元创新人才,因此,应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从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中,聚焦具体问题,增强深入思考的能力。

3.设计理论课程的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应用

3.1课程内容多元――合理规划和衔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设计理论课程必须精心设置,要符合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规则,前后课程做好衔接,并针对专业课有选择地适时开设。由于课程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无法改动,但是在课程内容上可以针对设计变化趋势和学生特点,找到最佳的设计理论知识组合。例如针对学生喜欢看设计案例的特点,教学方式可以从完全理论知识传授型向理论应用型过渡。当然设计理论课程还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基本的理论知识体系必须完整讲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可以在设计理论课程中添加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案例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3.2探讨问题多元――及时变通设计理论课程的核心研究问题

面向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工业设计概论》和《创意思维与方法》课程,后半阶段教学主要是结合实际竞赛主题,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课题中聚焦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参赛竞争意识。如《设计心理学》课程,可先介绍设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实践中运用的案例,然后针对丽水学院大学生关心的七个方面让学生进行用户调研,如校园安全、住宿环境、学习环境、娱乐生活、饮食问题、消费情况等,并撰写调研报告。让大家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访谈同学,填写调查问卷,既体验生活、关注生活,又让设计心理学这样较为艰涩难懂的学术理论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同时从专业角度提出设计方案。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教授学生理论。多给学生动手操作和训练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3.3课堂形式多元――师生互动的设计理论教学课堂

传统的设计理论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课件,学生在下面听,偶尔记一些笔记,不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反馈单一。由于课时紧信息量大,导致课堂效率很低。因此,要采用不同课堂教学形式,营造轻松、热烈的课堂氛围。可根据设计理论课的特点,对设计理论观点开展必要的思想交流和辩论,促进多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可以在课上就某个重要设计理论知识,开展课堂专题训练。在工业设计史上有许多百年经典产品,可以以“重塑经典”为题,为学生组织几场辩论赛,让设计经典思想越辨越清晰,对设计理解越辨越深刻。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设计的趣味性,还可以在理论课程中加入“游戏”概念,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

3.4考核评价多元――增加设计理论课程的学生成果考查方式

设计理论课程考核评价,如像以往一样,仅通过几个人物、事件、理论点进行考查,使学生习惯于应付考试,不能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让学生掌握设计理论知识,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能够巧妙运用设计理论及设计史上的经验,灵活解决当代各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难题,依靠理论和历史元素,开展设计创新。

《设计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应首先把基本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领域的理论观点传达给这些学生。其次,在学习理论时,应安排三种实践练习:第一,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布置理论知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二,图案纹样的搜集和绘制,让学生认识传统纹样并加深理解;第三,传统工艺的文字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通过从理论知识到现实案例,从理论掌握到手绘操作,从课堂教学到实地调研,多方位、多层次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掌握一些设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感悟设计生活的能力。

4.结语

设计理论课程在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上的研究及实践,有利于增强设计理论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延续设计学科完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设计专业人才融入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通过对设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开展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设计理论学习兴趣,打破传统固有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设计理论知识,开展富有创造力的设计活动,以促进设计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杨先艺.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9.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 精讲―实践―自主研究模式;现代文学;实践教学;成效

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整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古代文学、近代文学构成中国文学的全部,又与古代文学有迥然不同,文学流派、文学社团众多,作家队伍壮大,各种线索交织,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主张,共同构成现代文学的内核。学生尽管已具备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基础,对鲁迅、郭沫若、老舍等作家诗人的作品有所涉猎,但面对繁琐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文学主张,依然感到困难重重。怎样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在《现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构想与实施方案》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法,其中精讲中的提炼总结、实践中的学生参与等已具体实施,而且初见成效。

在实践教学具体实施中,我们采用了精讲―实践―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是陕医大《中国现代文学》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精讲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系统讲授知识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为之后的实践和自主研究奠定基础的重要步骤。实践是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教师设置问题,以分组讨论、学生讲课、表演、辩论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品的艺术技巧,逐步具备文学鉴赏能力。自主研究是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科动态,对学科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观点,撰写相关论文。

为落实加强实践教学这一举措,课题组成员各抒己见,最终确定实施方案。在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在重要章节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自主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学生自主的积极性,也为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90后”大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在2012级、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尝试,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经典话剧《雷雨》的实践教学为例,展示我们实践教学的过程与成效。参与对象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授课教师提出具体思路,学生分组查找和准备相关内容,包括作者生平和主要经历、《雷雨》创作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关系、人物形象、《雷雨》精彩片段表演、问题讨论、辩论等,全班同学集体参与,分工合作,对剧作家及其代表作《雷雨》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因大一、大二已经学习了古代文学、文学概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具备一定的文学认知和鉴赏能力。而的《雷雨》几乎家喻户晓,学生对其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了深度和难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同时需要他们思考作家经历、性格对创作的影响,我们设置了诸如“周朴园是怎样的人?他对侍萍是否有真情”、“如何理解《雷雨》中的郁热”等问题。

同学们积极准备,先阅读原著,分组讨论,形成文字资料,最后以汇报演出的形式展现研究成果,同学们踊跃参与到讨论、表演、辩论等实践环节。每个实践环节都是生动形象,精彩纷呈。在人物形象分析环节,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观点。她认为蘩漪生活在一潭死水一样的封建牢笼,但因憧憬爱情,生活中也掀起了一丝涟漪,蘩漪是“不宁静的水”。分析周朴园形象时,有同学提出:周朴园在生活上抛弃了侍萍,在爱情上抛弃了蘩漪。通过讨论和成果展示,同学们理清了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错综矛盾,理解了作者取名《雷雨》的用意。

辩论赛环节,我们设置的辩题是:周朴园到底爱不爱侍萍。正反两方队员抽签决定选题,辩论赛开始,双方队员唇枪舌战,有理有据,同队之间又通力合作,围绕论题进行辩论,他们反映敏捷,观点明确,充分展示了当代学子机智幽默的特点。

表演环节,学生在服装、化妆、道具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表演过程中有对角色的仔细揣摩,如蘩漪的乖戾、侍萍的忍耐等,学生通过语调、语气和语速的调节,对不同性格的人物进行了再现,节奏把握恰当。虽没有专业演员的表演到位,但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努力,通过表演,深入地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意图等,而且通过自身的参与,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分工合作,加深了对作品及各个知识点的印象,逐渐建立了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通过2012和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班的实践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尤其是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准备充分,讨论气氛热烈,参与积极;分组讨论后,汇报环节能形成独立观点,且能引经据典,自圆其说;通过交流,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通过问题的设置也能带动学生思考,授课教师最后进行评价和补充,巩固重要知识点,细化和深化重点,不仅方法灵活,学生愿意参与,而且加强了师生交流,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精讲―实践―自主研究模式实施近两年以来,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查阅文献,课堂讨论等环节,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通过阅读和思考,借助相关文献,加深了最作家作品的理解,逐渐提高了自我鉴赏能力,不再是人云亦云地接受,基本达到了教改的目标。

为巩固教改成果,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在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就考核评价方式业进行了一定调整,改变了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如课堂讨论、试讲、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投入,尤其是文学课程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导演、演员和总设计等多重角色,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实用而有效的途径,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是否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能否使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是承先启后的职业,是需要持久学习和探索的职业,我们任重道远。为使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教材与教学的适应情况,揣摩学生心态和思维方式,了解本学科最新思想和研究动态,以便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参考文献】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6

教学内容的整合也很重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它直接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六大部门,这也是证明教材的脉络所在,这六大部门分别是:发生机制、发展历程、表现形式、文化结构、整体特征以及文化精神。在这六大部门中发生机制有由三个方面组成,他们分别是历史地理坏境、经济基础以及社会政治结构;而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四个时期,分别是萌芽、奠定、繁荣以及转向;而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都是有所不同的;分为外在以及内在结构,而外在结构分别表现在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宗教以及伦理道德等。内在结构有两分说,三层次说,四层次说,六大子系统说这几个说法,两分说是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三层次说是由物质、制度、精神构成;四层次说是有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构成;六大子系统说是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所构成。可以说,本课程内容体系庞大而丰富,面面俱到的讲解是不可能的。那就要根据课时的安排和各专业的特点,注意内容的整合,取舍要得当。教学内容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难点,以文化特征、民族精神为统帅,跨文越理,史论结合,与专业关联不大的内容就要舍弃,关联大的,要尽量展开,并结合实践教学进行巩固,转化成一种能力的培养。

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现行本科教学中,应当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实现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通创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要求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以教师为知识传授主体,力求语言精准生动,另外,还要求寓启发于讲授之中。讨论法是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要求。往往应该选取一些可操作的选题,例如对广告专业的学生,布置一些中国文学、各种艺术、美学思想、民族精神等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与传承等问题;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材料,认真准备讨论内容,在课堂上既要给予话语权,允许学生“百家争鸣”,肯定学生的参与态度,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加强引导,掌控讨论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及时总结,并提升学生评判水平和创作能力,抓住时效性和后续性,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并记下学习心得,扩大学生的自学空间。比较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古今中外、不同学科之间的多向比较,同中取异,异中悟同,架构起新的知识结构,并达到新旧知识体系的融通。在教学手段上,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文字、影视图片等材料制作PPT,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把现场演示的情境教学法,穿插在其它的教学方法中。最后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各种参观、考察、见习活动,开展校园学术文化节,举办专题系列讲座等。还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专长,尝试专题讲座等其它教学方式。统而括之《,中国文化概论》的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要结合专业特点,设置知识板块,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基本需求和专业需求。

重视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配套教材建设。一方面是要结合学科专家的权威教材;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行业组织和学生专业,主讲教师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内容才能更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引入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些科技新内容、新工艺和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力图使所有教学资源电子信息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