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未来城市设计构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未来城市设计构想范文1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一、生态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概念依据197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规划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绿色城市、健康城市、永续城市等概念,虽与生态城市概念部分相通,但仍有差别,会议中建立城市生态规划原则,包括生态保护策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存以及将自然融入城市等五项原则。此后生态城市的发展构想与理念逐渐引起讨论,并且后续的研究发展均依循这些原则进?。
生态城市需符合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等社会永续性挑战,包括适当技术、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生态、绿色活动、地区性生态、永续发展,其范畴非常广泛,而?仅是绿色生态部分。在生态城市一系?领域范畴中,领域与生态城市间,或各领域间并无附属关系,而生态城市须靠各领域课题完成方得以建构成功。
二、生态城市规划缘由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已成为新的城市规划方向
动?交通运具带来城市的扩张,增加人及货物移动,导致能源耗费且带来大?的气体排放及污染,并且由于城市扩张阻断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另外全球暖化造成气候变迁,?定时的?雨,使得原有公共建设基盘无法负荷,是故相关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所提出的策略及作法均试图在解决这些议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也成为未来新的城市理论方向,世界各地也将此一议题做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全方位以交通及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城市策略
经过整理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讨多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城市内的自然景观以及建筑与能源四个部分,在第二章及第三章对于相关策略及7个城市策略进?分析后,归纳出较常被提出的议题并非仅绿化及景观的议题,主要围绕在交通所带来能源耗费及自然环境断?所衍生包含能源节约与再生、绿色交通运输、废弃物减少与循环、城市发展与管理、自然环境修复、水资源与?域管理、永续建筑;其次则为社会??与健康、国际关系、国际合作与教育。
3、生态城市设计是全面的执?及全体市民的责任
各城市皆对于前述项目均提出具体策略及规划,虽然各城市特色?同,但气候变迁带来的问题必竟是全球性的,因此各城市面对的问题相似,交通耗能、热岛效应,几乎都是必定面对的问题。各个城市也有其独特的策略,?仅城市设计、工程技术的处理,还包含市民?与、政府合作、财务平衡、政策控制及公私合作,做重要的是公部门及首长的决心及贯彻?。当然其他城市的经验?一定完全就能运用在中国,?过几乎所有城市目前最为重视应为绿色交通及绿色能源的推动,而中国尚在绿化及绿建筑阶段,需加紧脚步才能跟上世界潮?。
4、中国目前所面临生态城市执?的课题?仅是执?机制议题
目前规划将生态城市控制主要以城市设计来做为主要操作,在中国各城市所执?的机制在城市设计方面必须重新检讨城市设计准则,将生态城市指标?实于城市设计准则外,另外应加强对于建筑物及能源部份,必须加紧脚步逐步纳入建筑法规来全面要求绿建筑设置,并且对于既有建筑部分也需研拟改善对策,开发相关节能设施技术。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指导方针
1.生态城市发展区位的选定
(1)基地必须与现有的大众运输系统(包含火车、地铁、轻轨、公交系统)结合,或可变更或延伸现有大众运输系统与基地衔接,而大众运输车站须设置在步?或自?车可到的距离范围内。
(2)市民基本日常功能必须在这个发展范围内提供,而这些功能必须在人?或自?车可到的距离范围内被设置。
(3)基地必须座?在距离较大的城市或市中心区域内,以自?车可??到达的范围,而且必须整合到具吸引?的、直接和完整的,且?用引擎动?的交通网络内。这些有关更新基地的选定的准则和将城市缩小的结构重组的决策,已变成欧洲城市的再生议题。因应这些准则,地区规划规则和土地使用规划也将作为指导城市发展。
2.高开发密度和规模
开发密?跟规模将决定城市发展的居住及使用(工作、学生、购物)人口,这是城市规划很重要的议题,?只是在开发单元内?低土地消耗,也提供市民大?的功能,而且允许较多的永续交通系统设置。因此着重在相对的交通需求、?用太阳光的建筑以及生活议题品质的开发单元内最有效地进?开发密?是需要的。
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规划区目前已近90%大致已开发完成,对于前述建议对策,针对城市规划区特性及立即执?成效,建议以短期两?、中期五?以及长期十五?的?动规划,来达到生态城市环境改善成效。
1.短期执?策略
由于城市规划区人?环境、空桥系统及自?车初期?网经市政府及私人建筑基地开发完成,于短期??内主要分为交通措施、基地绿化及公共设施改善来执?。
(1)由于城市规划区初期人?及自?车?网已建立,应着重于减少汽、机车的进入,主要以扩大?人徒步区及建立大众运输系统,于假日封闭中心商业区部分道?作为?人徒步区,并且选定部分住?区试办宁静区,让市民及居民体认到减少对于汽、机车的依赖。
(2)于既有建筑物开发基地及企业鼓励增加绿化植栽,特别是于屋顶及建筑墙面设置绿屋顶及垂直绿墙设置,达到?低城市热岛的效应。
(3)在公共设施部分,短期内着重于对于重新检讨直栽植穴设置方式,增加基地内及道?的地表水直接渗入土壤,改善地区微气候。
2.中期执?策略
评估短期所进?的执?策略成效,再加以扩大或并纳入一般日常执?机制。扩大并确定?人徒步区及宁静区范围,另外以高收费、减少汽、机车停车费的设置并且建立区内大众接驳系统来直接抑制汽、机车使用的??,并且对于新建筑开发案逐步减少汽车停车位的设置。对于新开发建筑案以绿建筑标准,对于既有建筑物着重于?能设备的
运用及改善,减少能源消耗及气体排放。对于既有公共设施改善,重新检讨逐步减少人工铺面,增加绿地设置,并扩大单独植穴设置?连成植栽带的设置,增加绿化及地表水渗?的面积。
3.长期执?策略
长期则全面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并重新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检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准则并纳入建筑技术相关规范,纳入法制面执?。
(1)除?建立以人?、自?车及大众运输作为区内主要交通运具之环境外,并配合于相关法?对于新建及既有建筑内减少汽车停车位的供给。
(2)对于既有建筑全面奖励?能设备更置,并且对于既有建筑逐?推动绿建筑改善纳入法令执?。
结论
未来城市整体规划及城市设计,以生态城市概念做为规划主轴,检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准则纳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概念,进?区内土地使用及公共设施改善,积极改善既有公共基础设施,?低交通能源消耗,透过整体城市设计构想中将绿地、人?步道、立体空桥、广场及开放空间等公共设施重新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来改造,另外结合既有建筑物以绿建筑手法改善,再加上交通策略的控制,重新以可步?社区城市规划设计方式检讨,进而达到重塑生态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忠航.考虑能源的城市规划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
[2]郑金.节约型社会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未来城市设计构想范文2
关键字: 山水城市;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环境逐渐恶化,城市的建设跟风模仿盛行,城市空间形态趋于雷同,缺乏对地域特色的尊重和提炼,城市特色逐步丧失。山水城市的兴起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睦,着重于展现地方特色以及优良的中国历史文化。如何在城市设计阶段将山水景观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设当中,需要具有可行性的实施策略。
1 山水城市概述
“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是一种将园林建筑、自然山水与中国山水词赋意境相融合的理想城市构思,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影响力的规划理念之一。
山水城市的理念从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当代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如建设速度过快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特色丧失、文化内涵缺位等,对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了中国城市模式的设想。该理念蕴含了对当今中国城市特色营建的内涵,不仅只是城中有山水这种简单释义,而是包含了深刻的城市发展观,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美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精神在于建设“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人居环境,是对城市的东方气质的追求。
2 山水城市内涵分析
2.1 “天人合一”的生态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不论是中国传统还是现代的山水城市营建,都将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和谐共处作为规划的核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要求,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必然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2.2 “师法自然”的景观内涵
中国传统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审美,除体现在城市整体布局上,还体现在城市对自然景观的利用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将人、自然、建筑三位一体浓缩在共同的空间环境中。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借鉴传统造园的空间处理手法,利用人工的巧妙构筑,使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
2.3 “寄情山水”的文化内涵
自古文人雅士对山水意境的追求不断,“山、水”的自然属性被历代文人学者进行抽象和提炼,寄托了其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山水文化、诗词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各地城市建设风貌越来越接近,毫无特色,导致人们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呼唤更为强烈。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以深厚浓郁的山水文化作为基调,结合地方的建筑风格、地形面貌、文化形式以及民族风情和历史背景等进行设计和改造,创造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2.4 “与时俱进”的发展内涵
“山水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从城市学角度看,“山水城市”的“人—社会—自然” 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我调节、抑制的功能,保证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3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
3.1山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策略
(1)建构城市区域生态格局
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建构是山水城市设计的总体空间构架生成的基础。建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的生态分区,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体、水面、绿地和边界,从长远角度控制城市的景观生态质量和变化趋势,形成城市的生态网络体系,其结构才能趋向稳定、才能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2)建立城市生态廊道
保护及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河流湿地为结构基础的生态廊道,为动植物在城市提供安全的栖息带和运动通道,通过重新植入同样的物种以复原当地的植被。在以河流湿地组成的网络结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公园体系、居住区绿地形成渗透城市各个环境的生态网络。
(3)构筑城市生态体系
由连续的山体、河流、林带、城市组团间的隔离防护带、城市近郊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主廊道;道路绿化、防护林带等构成次廊道,公园、游园、水池、广场等构成嵌块。主廊道以原生环境为主,次廊道与嵌块则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综合。三部分点、线、面结合构成三维动态城市景观生态体系。
3.2 山水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1)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包括河流、湖泊、山体、林地、农田、各种绿地等自然开敞空间,同时也指城市的广场、道路、公园、庭院等人工空间。城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的山体、水系和绿化体系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基体,陡坡、自然岸线、山头、湿地等应为永久性开放空间。城市道路、广场的布局要协调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增强城市与自然的相融性,注重与人的日常行为活动的结合。在重要地段,合理配置建筑、公共聚会场所、街道、广场,加强人们的场所感,不能牺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城市中所有可用的开敞空间应当利用步行道路串联起来,建立完善顺畅的步行系统,设计成半开敞或开敞式,做到依景设路,路景合一
(2)城市景观序列设计
山水城市的空间形式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充分运用各种构景要素,形成变化丰富、极具戏剧性的景观序列。城市空间应变化有序、层次清晰而非支离破碎。景观序列的安排一般由前奏、起始、主题、、转折、结尾构成,在此之中应注重穿插一些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组织形式,并采用借景、对景、框景的设计手法,强调人在变换的空间中行进的感受,追求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具体手法包括:
①对比:对比是指将景观中具有显著差别的因素,如自然的软质景观与人工的硬质景观,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此来突出中心,使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②因借:是指将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自然景观因素引入到城市景观空间中,使人工与自然空间相互呼应,以此来丰富空间层次,产生幽远深邃的景观意境。
③诱导:在景观序列的组织之中,通过巧妙设计游览路线,使人在连续的行进之中尽得美景,领略妙境。景观组织忌一览无余,可以借助空间的导向性进行引导和暗示,结合游览路线,加强空间的诱导意识和表现力。
④主从:在景观组织中为使整体景观统一协调,可将空间中形态、体量、位置相对突出的景素进行强化,使其控制空间,形成视觉中心,其他景素则作为支持它的背景而存在,以利于形成整体统一协调、重点突出的景观效果。
(3)城市视线通廊设计
视线通廊是由城市制高点与城市中人流聚集较多的地面点之间形成的视点对应。城市设计时,应借鉴中国传统城市的景观处理手法及审美情趣,尽可能保证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联系,组织一系列景观空间视域、视廊、视点,建立起显山露水的视觉对应系统。把天赋的自然景观引入城市重点地段,使城市与山水共荣共雅
视线通廊的建立应首先考虑观景点位置的选择。城市观景点是能欣赏城市有特征景观的点,即有意义的视点。每一个重要的视点周围都应考虑有开阔的空间,避免视线被过多的遮挡,要求能形成良好的各种互为观赏的对景。观景点可欣赏的城市景观价值愈高,公众到达该点的频率愈高,则其等级也愈高。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对城市观景点分级,确定保护的范围和措施。
②进行城市景观的主要视点、视域、视景分析。
③由最佳视景确定领域范围,得到需要保护的范围。
④对各景点的“由景点看城市”及“由城市看景点”进行分解分析。
3.3 山水城市“水”元素设计策略
(1)创造连续空间
在设计中考虑滨水地段与城市整体的关系,滨水空间需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联系的网络,将水景尽量多地引入城市纵深,强调其路径感。通过分析视线走廊,控制建筑物的位置,提倡点式建筑,防止板式建筑遮挡视线,以获得更高的绿视率。
(2)保证公共开放
保证滨水地区的可达性,修建连续的公共空间如步行道,结合岸边湿地,创造生动、活泼而有序的“亲水空间”,同时在河流的两岸控制出一定的开敞空间,导入休闲活动,将水上活动项目(如乘船观光、游泳、划船等)有意识地组织在城市设计中,以吸引人群来滨水地区活动。
(3)塑造特色形象
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突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由于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水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加上近代江河等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滨水地带常常有许多有地方特色的历史遗存。将这些内容结合在城市设计中,可提高滨水区的文化氛围,增加水体的丰富性。
3.4 山水城市“山”元素设计策略
(1)优地优用,形态紧凑。
一是对城市中便于建设的地势较平缓的用地进行较高强度的开发,对城市中地形复杂、生态敏感度高的地段尽量保持原有地貌或进行开放空间处理,有利于土地使用功能结构的优化;二是在街坊中,邻道路和开放空间等土地价值较高的地段形成相对较高强度的连续型开发,有利于形成连续界面,塑造积极的城市街道空间和开放空间,同时也有利于获得最大收益。
(2)结合地形,依山就势。
当山势较平缓时,建筑可以位于山顶、山脊,与山体共同组成明显的天际线,建筑起伏总体趋势应该与山体走势一致,但可局部变化,以丰富原有的山地轮廓,活跃自然环境。
(3)上居下憩,尺度多样。
上居下憩是指在高爽地带进行密集城市开发,低洼地段组织游憩设施,通常低洼地带建设条件较差,但步行可达性较好,视觉景观感知度较高。这一建设模式有利于城市建设结合地形分组团建设,低洼地带联络成网成为主要的开放空间系统。
4 结束语
山水城市设计应使自然山水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纳自然山水要素为城市的空间意象的组成要素,使两者相互渗透,紧密配合,以创造完整的山水型城市空间意象。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山水城市的设计问题:
(1)首先要合理确定建设开发与利用自然山水的对象与范围。
(2)结合山水条件创建适宜的城市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构架。
(3)注重城市开放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渗透融合关系。
(4)强调对城市“山、水”元素的处理手法。
参考文献
[1] 朱卓峰. 城市景观中的山水格局及其延续与发展初探[D]. 东南大学 2005
[2] 邢卓. 结合自然山水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陕南安康为例[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3] 贾洪颖. 城市山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 重庆大学 2005
未来城市设计构想范文3
【关键词】:中国城市,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1中国城市定义及现状
1.1定义。城市定义诸多,但本人最喜欢的城市是依附于土地等自然环境的,由人类所创造的“类人体”,人就是这个类人体的灵魂,城市具有自身的生命戒律的生成,发展,兴盛,衰亡的过程,并有着各自不同的遗传密码。城市是人类的聚集地,而人类赋予城市生机,生命,就像一个躯体因为有了灵魂才会有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才会在历史上的浪潮中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而人类就是这样。城市设计,与规划是人类按照人类意愿来归置来打造城市的布局,城市的形象,就像一个美女精心梳妆自己一样,是人类性格,价值观,理念的直接体现与写照,感觉关系就是这样。
1.2中国城市规划的现状。那么到底该怎么样去设计,去规划,才能让一个城市焕发不一样的生命,体现不一样的特征,首先得了解什么是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与城市建设表现,人类活动等各种行为模式,与思想文化,经济工程技术等人类发展历程都有关系。城市空间与人们的行为模式、思想文化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这有助于我们规划设计人员明确设计的指导思想及观念,只有认识了城市空间的各种实质,才能有目的地主动去控制它们。城市空间总是在不断演变的,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为创造从未有过的舒适方便的人造环境提供了可能。作为城市规划者,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创造新的空间形态,避免和防止使城市空问在功能上及艺术上退化。
城市设计规划是在了解城市空间的基础上之后对城市的布局,依据人文理念进行具体性操作,能将之呈现到图纸上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桥梁,是从城市整体出发具体地对某一城市,某一地段,某一街道,某个中心,某个广场所进行的综合设计。
城市规划作为直接作用于物质公司的公共政策,应当是实现城乡统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但作为公共领域的予系统,城市规划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出台的行政制度是城市规划决策的平台、公平则税制度是区域合作稳定持续的保障。这系列制度与机制的设置须有系统、整体地进行才能事半功倍地发挥城市规划之于地区和谐发展的作用。
1.3城市规划发展背景。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较早,历史悠久,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均是宏伟,辉煌的城市。风水理念,城市布局都让人唏嘘,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国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扩张,城乡一体化步伐大步迈进。而这需要大量的城市规划来实现,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就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之路。
2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建设存在问题
2.1城市规划随意性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法律,更是城市建设的蓝天。所有的城市建设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广场,社区街道,景观绿化等建设都应该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行列中。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常常会被改变,因此也就表现出来了很强的随意性。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天下万物无一不是发展变化的。第二,地方领导干部总有更替。三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利益,一是来自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为了寻求财力而进行的土地出让,会牵涉到城市的规划。二是个人利益,有些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会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调整,从中牟取暴利。这些利益诱导下的行为都使现阶段部分城市的规划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特征。
2.2对文化遗产的意识缺乏
文化遗迹伴随城市的形成、发展,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沉淀。但是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在现代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进程中,大量蕴含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都必不可免的收到了一定的损失和破坏。
2.3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现在,已经不能单靠城市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来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城市是否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不能单单用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更重要的是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建设更需要具有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建设虽然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但同时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冲击。虽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并要求对大型和重要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论是领导还是具体的建设部门往往对此重视不够,致使这些法律法规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法得到落实[1]。
2.4追求速度进而忽视了质量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些城市为了政绩进行城市改造,大搞形象工程,特搞献礼工程,仅仅片面追求建设的速度,然而却忽视了城市的客观发展规律,盲目的蛮干,进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2]。
2.5现有规划缺乏前瞻性
中国汽车业的迅速发展使交通拥挤成为每个城市的通病,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的规划缺乏前瞻性。由于私家车的普及率提高,城市中道路的数量和宽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行路难的现象越来越成为出行中必不可少的问题。在很多旧城区中,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公共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主要是因为较大的人口密、匮乏的公共设施以及有限的户外活动空间。可以说城市规划中由于缺乏前瞻性,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给建设留有一定发展空间,进而导致大量的拆迁现象。
3发展中国特色城市规划对策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己进入追求环境质量的阶段。各地的城市都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山水城市建设问题。中国现在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状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
的发展中国家,重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生态和自然环境。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态度是不对的。既要发展又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山水城市的理想模式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城市的发展,由照搬、借鉴西方的城市文化理论的发展模式进入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新时代。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城市独特的山水景观和文化素养,有大量诗歌、山水画记载着当时的自然环境与人共存、共荣、共雅的生态环境,山水城市就是提倡在当今现代城市文明下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统一发展,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供人类更好的居住和发展。然而,与其它的未来城市理念相比,山水城市更倾向于是一种愿景,在这方面的研究探索非常有限,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思路和可实施方案来解决现代城规划必须契合城市文化、社会、种族和功能的多样性。
让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充分融合。规划不应是简单的建筑模仿。而创意应出自本土人才而不是规划师之手。随着城市规划理念的不断发展,一些超前思想应运而生,可以说是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享受意识的改变催生了这些思想。传统的城市理念已不能让规划师随性发挥,一些新的思想被提出。
规划者、政策顾问和城市管理者都对创意城市的概念如此热衷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创意城市模式似乎将多年以来各行其道的城市规划、地方经济规划和文化发展联合起来。他们意识到靠各部门自身的手段方法无法实现发展创意城市的目标,不得不与城市中的其他相应部门建立沟通,寻求合作。因此,在为创意城市发展选择和实施各种项目和计划时,必须过去分别主导着城市规划、地区经济规划和文化发[3]。
创意城市的成功因素有下面几点:
DD硬性因素。融入一个城市,彰显城市个性特色,与博物馆,展览馆,剧院,画廊,教育机构等与文化有关的场所合理布局。
DD历史。见证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体现古老的中华文明。
DD个体的重要性。突出节点,标志性建筑。
DD开放的交流。城市是一个集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与一体的综合聚集地,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场所,要体现开放的姿态。
DD网络。精细成都市的规划建设,要形成网格化管理。
DD组织能力。
DD认识到有危机或挑战需要面对。
DD起催化作用的事件与组织。
DD创意空间。
DD成熟的文化产业集群。
DD高等艺术与媒体教育机构。
DD范围广泛的各种创新高科技环境背景。
DD可负担住宅与低生活成本。
DD愉快的氛围。
城市设计应该具到每一个点,线,面,一条街道,一个小区,一个广场,而这些都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一个社区,尤其是住宅小区,是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多样化需求的聚焦点和各类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所以城市在设计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有人文理念,有足够的供市民活动聚集休闲的公共空间。将生态城市设计思想融入城市规划,注重对空气污染的控制,绿化容积率的保护,还有一定的节能思想与措施。
城市规划设计是人类自身思想意识的的可视性体现,就像一个人的行动言语一样。在想,有没有一座是规划师随性而来的城市,向神笔马良那样……
【参考文献】:
[1] 丁瑛.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No.18822:68.
[2] 周淑贞,杨炜淞. 发展中国特色城市规划――“山水城市”的构想[J]. 大众文艺,2012,No.29311:282-283
未来城市设计构想范文4
关键词:荷兰MVRDV乌托邦极限数据景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MVRDV对于作为建筑实践基础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视,研究在MVRDV的工作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他们的研究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和多学科的倾向。以统计性的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软件包来形成具体形象的“数据景象”是MVRDV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精确实用的方法成为他们解决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中复杂性问题的有力武器。
MVRDV的假想世界理论体现了MVRDV在研究方面的整体观念与物质观念。而对于密集度问题的研究则形成了三维城市KM3的理论。MVRDV的作品深化了三维城市的理念,倾向于运用简单的材料来表达抽象的内涵。他们的设计过程是一个紧扣逻辑的理性推理过程。
一、MVRDV的创作背景
1.荷兰性
MVRDV思想的形成和他们地处荷兰这样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关系,荷兰是一个富于无限艺术魅力的国度,众多的伟大的艺术家,多类别的艺术文化造就了一个开放激进的社会环境,在现代主义改良道路上,一代又一代的荷兰建筑师不断的充实建筑理论,使其具有更强烈的实验性,建筑作品呈现出新颖、前卫的感觉,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他们不断验证与完善思想理论,进而继续指导建筑创作。
2. 雷姆·库哈斯的影响
库哈斯作为当今建筑界建筑大师,对荷兰现代建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作品与理论研究得到了广泛的传扬。同时,他的创新精神、反叛精神既代表了荷兰人的传统性格特征,又使其作品极具时代性。威尼·马斯和雅各布·凡·瑞金斯都曾在雷姆·库哈斯的OMA事务所工作过,深受库哈斯的城市主义的个人哲学影响,库哈斯的许多城市构想和建筑设计经过新的演绎,其精神实质均体现在MVRDV的作品中,如极限思想, 数据景象等方面思想都是MVRDV对库哈斯思想的发展。
二、MVRDV的理论研究的具体特征及体现
1. 乌托邦式的“极限”思想
MVRDV的研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引起争论的构想,并可以应用于现实的工具。MVRDV对于乌托邦式的构想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威尼·马斯认为:“没有理想的建筑是可怕的,但是无法实现的建筑同样可怕。或许,在这个全球化和充斥着新科技和可能性的时代,我们可以跨越现实与理想的鸿沟,将两者融合。” MVRDV设计哲学的核心理念“极限”思想出于两层涵义:一,数学术语——“极限”作为MVRDV研究工作对于解决实践问题和未来假想过程的手段;二,研究结果——MVRDV以其独特的数据研究和机器系统来进行的建筑操作,创造了一幅幅前所未有的未来城市和建筑的“极限”图景。
2. 数据景象理论
城市与以建筑的综合性是设计过程涉及到数量繁多范围宽广的信息,他们提出了“数据景象”(datascape),在其中每一样事物,或者说几乎每一样事物都服从于富有严格逻辑性的数据。通过对与当代建筑和城市设计过程相关的大量数据的分析来建造空间,将量化的事实通过分析来转化为物化的空间形态。MVRDV通过这一方法来进行城市密集度及其他城市理想的研究,探索高密度的条件下城市与建筑的可能形态与变化,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区域规划和全球资源规划的研究之上。“数据景象”是一种量化物质的视觉表现,将抽象的统计信息转化为具体空间形态的方式。其过程是现实——数据——景观,即把现实生活中的表象通过数据来转化成虚拟景观,用计算机来完成其中的转译。它通过对于现实信息的精确计算和电脑统计的动画分析,推导出的“无肌理,无材料性,无构造性”的图示景观。
3. 紧缩城市发展理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下,当代城市在紧缩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建筑密度最大化,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过分析, MVRDV认为当今的城市中由于过分追求建筑密度最大化,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紧缩城市理论,特别是没有从宏观角度解决社会中隐藏的各种矛盾,而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如城市中的自然环境恶化、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丧失、建筑空间的质量下降、城市交通问题严重等。
为了提高建筑密度, MVRDV提出了几种增加密度的方法: ①多功能组合,住宅和办公建筑可以被叠加起来,而且建筑,公园和广场也可以被叠加起来,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建筑,例如2000年的世博会荷兰馆; ②在一块建筑用地上,如何构建一座容积率较高的建筑,而同时满足荷兰的建筑法规的规定, MVRDV提出让建筑满铺用地,并且设计成多层建筑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容积率,之后在建筑的顶部开一些大小不一的矩形和方形的天井,这些天井从上到下贯穿整座建筑,阳光和风就可以透过天井进人建筑物内部;③最后一种策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三维城市,即KM3的提出。
三、MVRDV的作品特点解析
MVRDV的建筑作品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简洁的立方体,多彩的外立面,丰富的内涵性。”虽然建筑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但MVRDV的大部分作品主要的设计目的是深化三维城市KM3的理念,是KM3的浓缩与局部实验。密集、混合与堆叠成为这一部分建筑的主要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密集度的增加有时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手段,有时则是建筑自身功能上的要求。
1.MVRDV的设计程序
MVRDV的一个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一个设计中的“概念点”。概念点是观念转化为形体过程的概括,是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天津Solo单身公寓,MVRDV给出了全然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规划所限制的条件下,MVRDV尽力拉大建筑的沿街宽度,并将塔楼由一个变成了三个,并将整个小区的公共设施(餐厅、健身中心、商店、咖啡馆、洗衣房)由底楼移至顶楼。这样设计可以减少小区的交通堵塞状况,而把这些公共设施移至上部,建立一个空中俱乐部,则可使小区居民在此俯瞰整个城市的风貌。这个项目的主要矛盾在于基地很小,而要求的单元套数又很多,于是MVRDV把裙房加塔楼的通常建筑形式上下翻转作为这一设计的“概念点”。
2.MVRDV的建筑造型——不为造型的造型
MVRDV对于建筑形式的态度与传统上的重视有所不同,他们的很多设计虽然在形体上给人以震撼,但是出发点却不是形体本身,MVRDV几乎从不为了造型而造型。形式的生成服从于设计整体的逻辑性构思,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超乎设计概念之外多余的考虑。例如:松代镇文化中心,通过将建筑提升到空中,建筑下面的空间在冬季将是无雪地带,到了夏季又将是一个干燥庇阴的广场。屋顶下,可以举办演奏、舞蹈演出和音乐会。
3.MVRDV的建筑多层次密集
MVRDV的大部分作品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围绕密集度展开的。MVRDV通过各种手法来提高建筑密集度,包括悬挑、垂直混合、水平混合等等。这样的密集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密集。例如:WoZoCo的一百单元的老人住宅设计,一幢保证邻近建筑足够日照时间,同时符合基地范围及城市法规限制建筑最多只能容纳87套公寓,其余的13套公寓按常规办法无法包括近来。MVRDV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大胆而又新颖的:将13套老年人公寓悬挑在建筑的北侧,使它们成为不占用地的“空中楼阁”。
四、结语
MVRDV将建筑回归本源的态度表明了他们作为建筑师对于社会的负责态度与敬业精神,他们反对形式主义、重视研究、对于设计的理性态度都是值得国内同行借鉴的地方,也是当前中国建筑界存在的盲目浮华的弊病的一剂良药。虽然作为乙方的位置使他们同样处于弱势,他们很多具有创意的建筑构思常常遭到冷落,但MVRDV仍然继续在中国推行自己关于密集度,生态,城市多样性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 凯西·巴蒂斯塔弗洛里安著,陈建平等译,荷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陈兴,世界顶级建筑大师——MVRDV[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4] 邹颖,卞洪滨,透视MVRDV的居住设计思想[D],世界建筑,03/2006
未来城市设计构想范文5
关键词:生态 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 理论研究 实践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ty was put forward, after years of practicing of urban designer ecologists and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city has coming out .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ties and the research at domestic and abroa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oncept in current urban design, which offer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wit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cology Ecological cityUrban planningTheory researchPractice
生态学科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综合学科, 生态城市理论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基于生态学原则的生态城市理论从其诞生之时, 就得到广泛关注, 被认为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模式。自工业革命起, 人与自然的矛盾便日益尖锐, 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们便开始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的一系列概念相继提出,拉开了生态城市研究的序幕。
1 生态城市理论概述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Ecopolis、Eco-City等)的概念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首先被提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没有关于生态城市的明确界定, 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在1992 年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上, 组织者澳大利亚的唐顿认为: 生态城市不仅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的平衡, 而且也应包括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
在1984年的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这五项原则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日后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自此之后,澳大利亚生态协会及欧盟等组织也相继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意在强调对现有城市系统不合理内容的改造,针对城市问题的不可持续特征提出具体措施。这些原则尽管缺乏严整的系统性,但却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规划理念,其理论尚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目前发展情况下通常认为其理论基础构建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指生态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它要求生态城市具有产品类型、产品结构多样性、生态工业园类型多样性、组成成员多样性、管理政策的多样性等特征。
(2) 循环经济理论――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排放, 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3) 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并提出。它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利用与保护同步,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
此外,区域整体性整体性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综合发展理论等也为生态城市理论构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城市生态学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及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作为对象,其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平衡和调节控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运用达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去,为城市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寻找对策和出路。[1~2]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提及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雷吉斯特在其理论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有关生态城市的原则自提出以来在不断发展,至到1996年,他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建设混合居住区;培育社会公正性;支持地方化得农业;提倡回收,采用新型优良技术和资源保护技术;同商业界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提倡自觉地简单化生活方式,反对过多消费资源和商品;提高公众的局部环境和生物区域意识。【3】这项原则从最初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 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更加丰富的原则体系。而且这些原则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强调对实践的直接指导意义。
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UEA , 1997) 提出的生态城市发展原则为[ 4 ] : 修复退化的土地; 城市开发与生物区域相协调、均衡开发; 实现城市开发与土地承载力的平衡; 终结城市的蔓延; 优化能源结构, 致力于使用可更新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 减少化石燃料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提供健康和有安全感的社区服务; 鼓励社区参与城市开发; 改善社会公平;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培育多姿多彩、丰富的文化景观; 纠正对生物圈的破坏。
欧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 sustainable human settle ments) 十项关键原则是[ 5 ] : 资源消费预算; 能源保护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发展可更新能源的技术; 可长期使用的 建筑结构;住宅和工作地彼此邻近; 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减少垃圾产生量和回收垃圾; 使用有机垃圾制作堆肥; 循环的城市代谢体系; 在当地生产所需求的主要食品。这些也被生态设计专家们认为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都通过了国际生态城市重建计划,提出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The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Rebuilding Program)――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行动计划。该计划被各国生态城市建设者认为是集中体现了各种生态城市理念的共同点。该计划主要包括:重构城市,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修复自然环境和有生产能力的生产系统;根据能源保护和回收垃圾的要求来设计城市;建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停止对小汽车交通的各种补贴政策;为生态重建努力提供强大的经济鼓励措施;为生态开发建立各种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城市、州和国家层次。
国外生态城市实践案例
随着国外生态理论研究发展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进行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些生态城市,不论是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还是从城市空间绿化、社区管理模式上,都为其他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典范。
2.2.1 日本千叶新城〈Chiba New Town〉
该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原则上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城内对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与多处市民
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形成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市民公园。除规划外,对建成该生态型城市起了关键作的还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应城市管理措施的制定及遵守。千叶新城是生态型新城规划和建设结合较好的一个范例 (图1)。
2.2.2 新加坡“花园城市”
新加坡一直被称为是世界的“花园城市”,因此其对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学观点不谋而合。它认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新加坡城市政府规划中“绿色和蓝色规划”规定了在确保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应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在规划建设别注意建设公园和开放空间等绿地,将各个区域的绿道相连成体系,重视自然环境和保护和改善,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要求。在这个花园式的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植物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创造了凉爽的环境,同时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的硬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使得新加坡成为适宜人居住的花园式的城市(图2)。
2.2.3 日本北九州
日本北九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经济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其具体规划包括:环境产业的建设和社会综合开发等。环境产业的建设主要包括家电、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再利用的综合环境产业区;社会综合开发包括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和教育基地。同时通过政府鼓励引导市民的政策使得其生态城市的建设进展顺利,颇现成效。
2.2.4 澳大立亚怀阿拉
澳大利亚城市怀阿拉的发展战略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作出了清楚的阐述。该战略提出了7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致力于解决怀阿拉的能源和资源问题[8-9]。这7条生态城市战略要点是:设计并实施全面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性控制,对于新建住宅和重大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在设计上尽量改进能源效率;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予财政刺激;推进21世纪议程的环境规划过程;开展提倡优良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的大众运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以及建立替代能源研究中心。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国内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并有了快速的发展。著名生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6]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生态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如松等深入研究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认为其问题主要在与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系统关系的不合理及自我调节能力低下等,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等。这些学者还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生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生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认为城市生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生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生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生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生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成熟度。
黄光宇等( 1 9 9 7 ) 认为,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空间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含义。生态城市的创建目标应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提出了涵盖这三方面内容的生态城市十项创建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和三步走的 生态城市演进模式。
作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特色的生态城市类型――“山水城市”,其概念、设想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山水城市”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先生在1 9 9 0年7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首先提出来的:“山水城市”是将中国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其内涵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理解:“山水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中国文化风格,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山水城市”是具有深刻人民性的概念; “ 山水城市” 符合城市生态学原理。[26]吴良镛院士认为,“山水城市” 作为一般意义是城市要结合自然,强调城市的山水,有生态学、城市气候学、美学、环境科学的意义。“山水城市”还在于它特殊的文化意义, 即中国山水文化、山水美学意义。
国内生态城市实践案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我国各大城市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也在吸取国外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的经验,充分利用园林绿化在保护环境、传播文化、游乐休憩、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希望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以保护盒改善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态环境。
国内城市生态园林大体有6种类型: 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的观赏型植物群落; 以保护城市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环保型植物群落; 利用植物配置, 形成一定植物生态结构, 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 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目的的保健型植物群落; 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知识型人工保护群落; 具有经济价值的乔木、灌木、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等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能够与历史遗迹、纪念型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文化环境相适应, 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 引起共鸣和联想的各种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下面以上海东滩生态城规划建设为例,来叙述我国探索的有别于常规城市规划使用方法的规划。东滩位于长江三角洲河口(图3)。由于其岛屿位置、湿地环境及栖息地较为独特,为了保证其湿地及独特位置得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此生态城建设以创建全球领先可持续发展城市之一为目标,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口发展趋势,以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作为目标的核心。它的核心理念为:保护湿地栖息地;创建富有活力、不断演进的综合性社区;改善生活品质,创建另居民满意的生活方式;创建可达性城市;积极实现碳中和等。
同时,在东滩生态城规划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创新规划评估工具:制订了一系列包含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定量指标(即奥雅纳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图4);运用生态足迹(Eco-Footprint)评估规划方案的综合资源利用“足迹”,以比较建议方案资源利用的效率;用定量分析指标评估城市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
3 东滩区位 4 奥雅纳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
上海市崇明岛东滩生态城启动区的城市设计充分考虑多项可持续发展指标,包含了三个“城市村落”及水道网络布局(图5-6)。这些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第一,生态城能源使用节约64%,这将减少每年排放二氧化碳35万吨;第二,使用风能、沼气、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同时利用生物能源推动建议的综合电热联供系统;第三,将固体废物分类,饮用水使用率下降43%等。
不仅如此,国内建设政府部门也试图通过制定规划指标及完善其体系来实践其规范作用。如建设部的《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提出了方向。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表1),包括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4大类,分为控制型和引导型。此体系把城市资源指标归纳到总体规划编制层面,这对实施生态城市规划在总体规划层面确保了基本的管理框架。
5东滩生态城启动区概念设计方案
6 东滩生态城启动区景观空间概念方案
4.结语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 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杨伟,宗跃光.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 生态经济,2008(5)
[2]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
[3]19 Roseland M. (1997) , Dimen sions of the Future : An Eco -city Overview. Eco - city Dimensions , Edited by Roseland M. .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 12.
[4]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网站资料. .
[5]生态城市网站资料. http : / / ecocity. com/ indexhome.shtml
[6]马世骏,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J ] . 生态学报,1984,4(1):1~9.
[7]郝赤彪,解旭东,郭晓兰。 “生态城市”的渊源探究。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5(4)
[8]薛梅,董锁成,李宇。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城市问题,2009(4)
[9]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城市规划,2001,25(1)
[10]鞠美庭。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 科技潮,2007(10)
[11]马交国。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城市规划,2006(2)
[12]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
[13]宋言奇。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_解读生态巨匠威廉_里斯的生态城市思想。 城市2006(3)
[14] 林妍。中欧近期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 现代城市研究,2008(2)
图片来源:
图1:i1.省略/data/Photos/LargePhoto2/55/5565/5565976/Okura-Akademia-Park-Hotel-photos-Hotel.JPEG
图二:笔者拍摄
图3-6:生态城市:从概念到规划管理实施――上海崇明岛东滩和北京丰台长辛店
作者简介
江宁,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李长霖,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未来城市设计构想范文6
1我国目前乡土城市现状
20世纪末,我们的城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新的钢筋混泥土 “建筑森林”在城市中涌现,而街道也似乎在一夜间变成了一个个 “一线天”景观,大量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建筑在我们的欲望和高科技的“爆破”技术面前纷纷提前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的生活环境状况变得每况愈下,我们的交通也经常处于半瘫痪的状态……,所有的这些不禁让我们焦虑的问道:“我们的城市到底怎么了?”。
这是我们当今全球很多城市都同样面临的问题。众所周知,高新的科学技术缩短了地球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距离,我们的地球正逐渐变为一个缩小的“地球村”。然而可悲的是,当你在这个“地球村”里面行走时,你会经常“迷失方向”,因为那些代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城市特征消失了,我们的城市正在变的“千城一面”。正是由于我们错误的价值观,使得我们在这个“地球村”里逐渐失去了方位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更深的迷茫。
2用“符号”体现乡土城市特色
2.1乡土建筑、乡土景观作为“实体符号”的体现
2.1.1 “乡土建筑”的迷失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全球不同地域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于是大家看到了太多原本并不属于我们地域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尤其是在我们拥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我们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而这种状况更加加剧,正如中国现在的很多城市面临的情况一样。
2007年1月3日,堪称“广州环保第一爆”的广州天河城西塔爆破成功;1月6日,“杭州环保第一爆”的西湖第一高楼爆破成功;1月7日,“青岛环保第一爆”——24层的青岛铁道大厦爆破成功;2月12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成功爆破;4月12日,沈阳市体育馆被成功爆破,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有这么多时下正在使用的庞大建筑被爆破,恐怕也创下了人类“爆破史”上一个记录,更为可悲的是,在这些建筑里面,使用时间最长的也只有30多年,而使用时间最短的才仅仅13年。一时间,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环保爆破”的,而“爆破”一词也成为了在报纸、网络上出镜率最高的词汇。我们在炫耀着高科技的同时,把承载着我们今天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给毁灭了。我们逐渐让我们今天的城市逐渐失去历史,失去了城市连续的建筑文脉。
在毁灭乡土建筑的同时,我们也在疯狂的建设着所谓的现代建筑,而“高、大、怪、奇”则成为今天优秀建筑的“代名词”。仔细看一看今天城市里面的建筑,到处是“形式化的建筑”,以至于你在此时开始变的有点茫然、有点转向、有点感觉不安全,因为你已经分辨不清你是生活在上海、北京还是纽约、芝加哥,你已经失去了让你拥有归属感的场所。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我们今天人们太过于急功近利的心态。
2.1.2 寻回“乡土建筑”
在《马丘比丘》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系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我们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特征,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在我们的时代,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讲究,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我们只有努力从地域建筑的“博物馆”里面探索,用现代的设计语言使它们获得“新生”,才能使得我们的建筑文脉得到传承和延续,而这些都是体现一个地域城市很重要的部分。
2.1.3景观雷同使得我们的城市趋于“雷同”
我们曾有着辉煌的古典园林文明,她曾经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之母”,然而在经历了近、现代曲折的社会发展后,我们的思想变得开始落伍,我们的城市同样如此。因此,当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后,设计师们急切的走出了国门,去西方求取改善城市面貌的“真经”。
当他们回来后的几年中,我们城市面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超大广场、景观大道、模纹花坛、大草坪、豪华铺装等景观一夜间在大江南北传播开,于是,城市原有的城市面貌被彻底改变,我们在用西方曾经走过的“城市化妆运动”装点着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城市很快也很现代起来,而且也很统一,此时,无论你是在黑龙江还是在海南岛,甚至在青海、西藏,你几乎都可以见到这些相似的景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在“封闭”自己太久后的突然“解放”,使得我们在外面“热闹”的世界面前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2.1.4 寻常景观方显城市本色
而今天,我们在努力改变着这种状况,经历了那段曲折的道路后,我们在做今天的景观时,已经不再盲目的去崇拜、追求国外的某一种风格,也不会再去盲目的追求广场面积要争第一、道路要最宽等表面毫无意义的东西,而是更积极的去结合自己场地的现状及城市的历史、文化、人们的生活习惯、需求等来设计真正属于我们普通市民的景观。
正如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所说:“我们的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界碑、每一条古道、每一座龙王庙、每一座祖坟,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的载体,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只有关注我们场地的寻常特性,才能设计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城市的景观。
在遵从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去设计属于地域市民的景观作品,在此条件下,我们的景观作品雷同现象大大降低,我们的每个城市也逐渐形成了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城市特征,而这样的景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所希望看到的。
2.2城市色彩、城市文化作为“虚体符号”的体现
2.2.1 城市色彩——乡土城市的“外衣”
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时,除了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能吸引你的眼球外,城市的色彩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于城市色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知[2]。广义的城市色彩是指城市景观所呈现出的所有可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它包括自然色彩和人为色彩两个部分。自然色彩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动态的色彩指的是日照、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导致的色彩变化,静态的色彩则是指土地(含土路)、山石、植被、水系等相对恒定的色彩。人为色彩也同样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指城市中的主体构筑物,所有地面上的建筑物、广场、路面等硬件及其配套设施;其二是被称为“生活态”的色彩,诸如交通工具、街头广告、橱窗、行人服饰、霓虹灯及窗台摆设等。狭义的城市色彩,是指城市中以建筑和道路为主体的部分。
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对一个城市整体色彩的规划,有些城市还建议将色彩规划纳入到城市整体规划法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处于混乱的状态,因为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美观的人居环境。
另外,城市的色彩也可以映射出一个城市的内在魅力。一位学者曾指出,老北京的灰墙、灰瓦和绿树构成了北京城市色彩的基本基调,透出了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也衬托出了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气派;而青岛老城的红瓦、朱墙、碧海、蓝天,也充分显示出这座美丽滨海城市的风采。因此,城市色彩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在设计新的建筑和景观时,要尽可能的去协调好与原来城市色彩的统一与和谐。只有整体色彩的协调,才能让人们更好的感受地域的特色。
2.2.2 城市文化——乡土城市的“内涵”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历史、没有文化,那么这个国家是苍白的、没有活力的,我们地域的城市同样如此。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张种汝等编著:《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同时城市文化一般还具有“地域性、群众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5页)
同样,文化是有地域性的[3],它一般是由于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组合出色彩斑斓的中国城市文化。一提到曲阜,人们就会想到这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一提到北京,人们自然忘不了故宫、天坛和四合院的文化。我们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因此我们的每块场地都拥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地域城市的景观时,一定要充分挖掘地域的文化内涵,只有设计属于地域的文化,生活在场地中的人们才可能对自己的城市更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3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宜居城市”
柯布西耶曾在其“光明城市”中描写到:“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宽敞的住房、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大片的绿地和高效率的交通……”。然而,我们今天城市的生活环境却在很多方面是与此相反的,我们的城市环境被严重的污染,我们城市的绿地远远达不到改善环境的要求,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交通压力……,因此,在用“符号”体现乡土的同时,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适宜人们居住?这同样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3.1 用景观系统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我们现在城市的环境危机已经非常严峻。虽然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8%-9%的高速增长率,但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预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在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据世界银行估计,1995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据中国的一些专家预测,2003年中国空气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15%,在短短的8年间,污染损失翻了一番[4]。
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仍是在遵循原苏联时期“点、线、面”的传统规划模式,而这种模式在今天的大社会背景下,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城市扩张带来的郊区化危机、现有绿化带布局的不科学性、城市灾害危机等[5]。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今天的规划师们纷纷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广西大学的吴宇华博士提出用生境的方法来规划我们的城市,杨培峰认为生态学可以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据[6],而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提出用“反规划”的景观系统方式来规划我们的城市[7],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才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因此在规划时,不应该先从建设用地入手,而更应该从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入手,以此来确立一些永久不建设用地,此举很好的保证了未来城市的生态完整性。一次观念的简单转变,却是城市规划界的一场根本性变革。通过这几个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更应该用景观系统的方法来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麦克哈格在其著述《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二者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因为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面临着如此多的危机和问题,也有部分专家学者对未来理想城市提出了“海上城市”、“地下城市”、“虚拟城市”、“太空城市”、“摩天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构想,但通过比较,发现我们更需要的一个生态城市、一个“森林般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减低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3.2用步行系统营造富有活力的“可触摸城市”
《雅典》中强调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及分析现代城市设计的最基本类型,而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也曾在其著述《城市形态》中阐述[8]:一个合理城市的性能指标包括:活力、感受、适宜和可及性四个方面,与《雅典闲章》中强调的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富有活力城市应该具有的特性。
对比我们现在的城市状况,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与欧美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上世纪50-60年代,加拿大记者雅各布斯根据当时美国城市状况,写了一本关于城市建设方面的书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该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书中,她批判了美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不合理性,指出一个合理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多样性的城市[9],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同时她还在书中着重强调了人行步道的重要性,她认为人行步道可以更好的增强市民之间的距离感和自信感,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多样性的城市。
在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恢复街道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而此时,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10],即街区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并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街区中必须混用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有相当比例;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今天,我们的城市还面临着严峻的交通压力,道路规划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城市里面,其实需要更多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以及绿道系统,因为只有在步行中才能真正感受一个城市的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触摸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而这种感觉是在小汽车里面所无法感受的,只有在步行中,才能亲身体验到一个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3.3 用“城中村”创造和谐的“体贴城市”
城市是由“城”和“市”来组成的,这里的“市”是一种具有生活气息的市井生活的表现。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这个城市的多样性上”,因此,城市的多样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城市的整齐、统一上。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将继续增加,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变成城里人,那么面对这样严峻的挑战,真正能够完善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还是要重视“城中村”的建设,因为我们要关注普通人的需求。而只有关注弱势群体、尊重不同阶层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普遍服务,才能够真正创造“人性的城市”、“体贴的城市”、“关怀的城市”。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其名著《走向新建筑》中说:“现代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建筑,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而今天,面对将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更多普通市民,他们的需求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因为,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不是仅仅体现在表面的秩序上,而更多的应该是体现在对市民的一种关怀上。
3.4 用责任创造未来的“可持续城市”
一个适宜人居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生态的城市、一个绿色的城市、一个交通便利的城市,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城市。
假如我们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必顾及我们将来的能源利用问题,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全球的煤、铁、石油等能源被大量的利用,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的全球温度明显上升、温室效应明显增强,因此,可持续已经成为我们必须的选择。
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11]。这是一组非常可怕的数字,我们更应该思考这些数字背后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在走着一条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之路,我们以牺牲我们的环境来换取经济的暂时高速发展,而将来我们付出的代价会是非常巨大的,正是这种现状,才使得我们城市的生活环境急剧下降。我们在城市化的初期,由于我们的盲目和我们的急功近利,才造成了这种现象。但我们现在必须认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设计的城市步行系统,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减少因汽车排放废气对城市造成的污染,我们的“森林城市”计划将使得我们的城市充满更多的绿色,我们还应该用更多节约的方式来创建我们的“宜居城市”。
4 结语
从20世纪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起,我们人类就没有停止对人居城市的探索。可喜的是,今天很多欧、美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得城市面貌和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城市化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我们现在还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作为规划师的我们,有责任更好的去探索适合我们中国“人居城市”建设的方法,我们应该对我们未来人居的城市承担一种责任感,并对此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邹德慈.城市的宜居性. [M] 200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刘丹. “宋建明:用规划来保护中国城市色彩的文脉”,科学时报
[3]:雒建利,段进. 欠发达地区城市文化塑造探索[M] 200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王伟,吴志强.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M] 200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吴宇华.城市规划的生境方法[J].规划师.2007(02):78-80
[7]: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美)凯文林奇. 城市形态 [M] 华夏出版社,2003
[9]: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M].译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