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1
0 前言
伴随着“艺考热”现象,各地加强了素质教育培养计划,并制定了高中美术课程目标,力求在开阔学生文化视野、陶冶高尚情操基础上,锻炼个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高中美术教育不仅可提高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发散思维,塑造优秀人格。鉴于高中美术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现状,并针对其不合理地方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提高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发展。
1 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1)应付、仓促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美术自身规律的发展。众所周知,高中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学习既紧张又充实,一方面需要面临高考升学压力,学习任务重,并注重综合文化课的均衡,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提高文化基础成绩,采取的升入高三后,临阵磨枪式的应付培训,这些教学情况的出现,恰恰违背了美术自身所具有的规律性。美术高考测试注重素描、色彩搭配和速写等,而教学中表现的急功近利现象,造成学生大量美术作品的临摹,生搬硬套式的重复作业,不仅降低了学生美术鉴赏能力,而且忽略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实践。短时间的突击训练,应付式的技能掌握,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失去了美术自身提升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的学习价值。
(2)学生学习态度敷衍,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导致美术教学的落后现状。据调查发现,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对美术学科的不重视,基础知识薄弱等现象。究其原因:首先,在学生意识观念上认为,只要在高三突击学习一下,便可相对提高基础成绩,没必要现在学,行为表现敷衍,缺乏对学科的重视。其次高中美术课程安排不合理,每周只有两、三节课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基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安排,课上只注重机械式的技法传授,忽略了美术鉴赏与学生兴趣的建立,再加上学习内容间隔时间长,课程联络紧密因素,直接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再次,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艺术教师的聘请和美术配套设备的投入不是一笔小数目开支,所以大部分学校艺术类硬件设施欠缺,使得教师教学过程被动,学习上缺乏大量艺术图片鉴赏和真实感受,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了美术教学的落后局面。
(3)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有效地将美术鉴赏转化为学生知识的积累。在众多的高中课程中,美术教学相比其他传统学科,更注重技法的积累和抽象艺术思维的发挥,其艺术灵感主要来源于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大量的生活阅历,所以美术教育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学习过程要求学生结合意境不断进步,使其自身艺术欣赏得以升华。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完全将美术蕴含的思想转化为有效知识的积累,表现在: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准备的艺术鉴赏图片不恰当,只是技法机械传授,艺术案例不适宜,讲解缺乏重点,缺少和学生互动环节等)和学生未能真正理解,被动接受,缺少实践,无法实现思维、情感和态度上的领悟和发展。这样的情况都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和美术自身具有的价值。
2 完善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美术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学习热情。高中阶段要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和高考形式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美术课程设置,摆正其必修课程位置,明确美术教学任务及目标,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其次,尊重美术自身规律性,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美术基础知识与相关实践操作相互渗透,增加艺术鉴赏熏陶,注重色彩搭配和行为艺术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艺术灵感,杜绝生搬硬套和艺术作品临摹。再次,注重美术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的融合,现阶段,美术课程已成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学校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而且还要结合其他文化课实现自身人格和价值观的引导,最终发挥美术教学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创新高中美术教学方式,体现真实的艺术魅力。教师在彻底了解高中美术教学大纲后,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点剪切、重组,努力编排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及相应的教学条件,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传授方式,并结合学生接受能力,使所涉及的知识点通过生动地提问和多疑解答的方式进行,通过有效地举手问答,掌握学生的领会贯通能力。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并做到重点、难点的详细补充,以便学生对突出重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接受过程,也为后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再次,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积累和生活应用的结合,课堂中所涉及的艺术图片,一定要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或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才能贴近生活,激发艺术灵感,加深理解,循序渐进,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艺术魅力的实用性。
(3)努力实现科学评价和反思教学并行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中美术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努力实施科学评价和反思教学并行的指导思想,教师通过学生示范和作业批改,及时发现教学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刻剖析。正确的课程内容评价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新型动力,也是有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过程。其次,恰当地运用课外评价机制,本着对课内讲解的补充,通过网络、电子邮箱等方式,随时随地与学生互动,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督促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3 结束语
针对以上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方向,有目的地进行了现状捕捉――对艺术类教育实行有效分析,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完善美术课程设置,努力实现科学评价与反思教学并行的教学方式,脚踏实地地解决了教育弊端,从而有利于促进高中美术健康、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叶萍.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美术教育研究,2012(24).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2
一、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主要存在“六个不足”
(一)高中美术教学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根据我国现行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逐步提高美术素养、涵养美感和人文精神,丰富生活情趣,增强对环境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开放艺术观念,做到美术、文化学习两不误。然而,在现行的高中美术课程设立中,仅注重部分的综合性,减少了分科课程。例如,目前在南宁市高中学校全部使用的人教版美术教材,其教材主题或概念超越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了解程度,有的设计,相关知识整合得比较牵强。缺乏内在的自然联系,存在着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的问题。要构建起充分体现综合性、平衡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新课改,确保学生真正学到美术基础知识,提高美术、艺术鉴赏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我现在使用的高中美术教材,主要是人教版,同时我参考了湘版、苏版等,它们版式新颖,且知识涉及面广,但也存在着内容偏繁、偏旧的倾向;部分内容太过随意、简单,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例如:教材编写的过于简单、粗浅的地方――人教版第三章《抽象艺术》部分,对那些已有一定基础并有艺术发展意向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地学习和提高;部分教材编写的深奥、难度大。对那些缺乏美术基础的学生,又显得太深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兴趣,提不起精神,学习效果甚微。因此,我们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进行内容整合,我们希望相关部门积极课改,以适应不断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仍然是一个主流,与考试(统考)无关的高中美术课,容易被视为“鸡肋”,不能引起学校领导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宣传工作。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美术教学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校本课程开发)和长远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师资力量,创立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并有计划地逐步加大美术教学硬件设施投入。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四)学生对美术教育认识上有误区
根据本人调查,因为美术课不作考试(统考)科目,加上“应试教育”思想作怪,许多学校把美术课当做“活动课”,尤其是乡镇学校,美术课可上可不上,不重视这门课程,导致许多学生对美术课认识上有误区,常常把美术课当做消磨时间的课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使美术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五)美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不足
在当前部分中学中,高中美术教师人数较少。师资不足,教师对学生教育面广,教学任务繁重,主动与学生或学生家长沟通、谈心的机会很少,这样,令学生和家长对美术学习往往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孩子成才。比如:有的学生因文化课程成绩不佳、学习基础不扎实,考重点大学无希望,所以半路勉强学习美术,成为美术特长生:有的学生本身并不喜欢美术,却被怀着各种“功利心”的家长强迫学习美术;有的学生不思考个人是否具有美术专业学习的主观条件,“病急乱投医”,急于参加各类短期美术培训班,片面追求美术专业技法的学习而不重视文化基础的学习,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以上几种情况,美术教师都应该找机会及时与学生及其家长谈心,使他们正确看待美育与美术学习,少走弯路。
(六)美术教学力量匮乏
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学生审美才能的引路人,尤其是高中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院校学生的后备力量。因此高中美术教师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根据本人调查了解。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在师资结构中,尤其是和一线城市相比。在广西南宁区域内,每所中学仅有1-2名美术教师,占全校师资比例较少,而乡镇的普通中学美术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师资良莠不齐,美术教师多数是兼职教师,教学水平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
以上存在的“六个不足”,严重影响着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影响了新课改的进程。
二、高中美术教师应具备“四心”
我国教学大纲指明高中美术教学是一门特殊学科,那么,美术教师就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特殊的岗位。我认为美术教师应具有“四心”。
(一)热心
首先就是热心。热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心从事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热爱自己的职业,切实认真做好美术教学工作。同时对学生保持热心,关爱他们,要有激情,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互动,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使学生人人爱上美术课。
(二)诚心
高中学生的思想已基本成熟,思维敏捷,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基本定型。对待这些学生,我们要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讲诚心、诚信,凡自己说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取信于学生,使学生爱戴美术教师,听取教师教诲,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三)耐心
由于部分高中生对美术课认识有误区,学习观念淡薄,甚至有不想上美术课或浮躁的行为表现。作为美术教师就要有耐心,要注重正面开导或引导学生,注入正能量,使学生提高思想意识,丢掉不正确的“思想包袱”,从而对美术课慢慢地产生兴趣。学好美术,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中 美术欣赏 课堂教学 体会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的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性思维与想象力。这正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思想的。从1994年秋起,教育部规定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必修课目,2003年下半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这以后使美术欣赏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对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欣赏课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我尝试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模式中解脱出来,代之以学生主动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只是一种引导手段,这样以来就使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显著,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思维和艺术创造的天地。
我是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有过多年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经验,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学习,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动起来是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要多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静静的听变为学生自己亲身体会作品。(当然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可前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收集资料、制作课件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以真情实感体会、理解作品,真实表露自己的艺术情感。达到与作品交流的境界,避免以往欣赏课中的被动接受他人情感,而自己则完全是个局外人的欣赏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仔细阅读了解作品,大胆谈出个人的感受(强调学生的真实感受)。针对这一点要选择一些感觉强烈的作品让学生谈感受,来调动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选择建筑艺术《悉尼歌剧院》让学生谈感受,它独特的造型使学生感受颇多,有的感觉是一组洁白的贝壳;有的感觉像正在等待起飞的巨型的海鸥;有的感觉像船队扬起的白帆;有的感觉像海上盛开的白莲花等等。总之,歌剧院优美的外部造型,洁白的色彩与湛蓝的海水相映成趣,这都使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美感。教师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当然,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要防止一味地去迎合学生兴趣,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一堂合格的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要起到审美教育才是主要目的。
二、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
一般的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而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北宋著名大文豪、画家苏轼曾经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像”和“不像”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但若单纯地只是拿“像”和“不像”来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么,在当今这个照相、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美术中的许多绘画作品又如何才能立脚?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由于学生经验、认识能力所先限,这些看法也许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是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教师可以作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知识的积累和社会阅历的增长,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实时讲评、互评
“评”亦是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变“课本教学生”为“学生问课本”,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主动的“学”要让学生敢于谈出个人与众不同的真情实感。旧的欣赏教学是一种“被动式”教学,学生往往不是主动获得知识,而是被动获得。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了“凡是课本上的都是正确的,不可更改”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思维与想象,这必须扭转学生的这种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课本上的观点和认识也是作者本人的艺术见解,是片面的,并不全面完整,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艺术感受。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是完全正常的,要敢于否定才能敢于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各抒己见。当然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有时未免“稚嫩”,老师切不可要求过高,苛责求全。只要学生提出的个人见解真诚、合情入理,就要肯定和表扬。即使有的学生的看法有些“偏激”,也要巧妙委婉地加以引导,切不可横加指责批评,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禁锢学生的思想。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完善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人类对艺术的追求永远是一条不会停止的征途。然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跃进,人们在接受着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却也容易与艺术的内在世界渐行渐远。当艺术与现实环境形成隔膜时,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高中美术教育是破除这一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可以将艺术重新拉入到审视的范畴中,拓展当代艺术的价值与意义。为了达成这一整体目标,高中美术教育务必要正视教学现状、找准发力点,以求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获取前进的动力。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纵览当前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虽然在艺术院校招生火爆表象下高中美术教育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是细观一番,这种教学仍未触及到艺术教育的本质层面,而仅仅是为了应付应试化考核目标。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意义无法凸显,形式化、涣散化、空洞化的表征十分明显。具体来说,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大致可以表现为:
一方面,课程定位不明确,未能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知识需求。在高考的压力之下,不少高中美术课程都表现出急功近利、生搬硬套的特点,与艺术本身的规律性形成了偏差。比如说,美术高考基本以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科目为主,为了应付考试,很多学生都一味地临摹作品、硬性地掌握美术高考的套路,在技能训练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同时也确实了对美术艺术的切身理解和想象。这样一来,高中美术课程实际上就沦为了高考的“工具”,与文化课程之间也形成了巨大的鸿沟,造成一种畸形的状态。处于这种高中美术课程状态下的学生,并没有获得人文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方面的提升,而只是机械地完成了应试任务。一旦美术课程走到了价值缺失的境地,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高中美术课程缺乏创新理念,无法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近些年来“艺考热”盛行,高中美术课程在潮流的驱使下愈发显得死板、功利,在课程创新方面陷入停滞的局面。不少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呆板,学生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毫无自主性可言。一些高中美术课程教师只重视技能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美育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也不愿与学生近些沟通和交流。这种范式教学格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对于美术艺术的理解也十分表面化,无法深入到审美的思想领域。
二、高中美术课程的完善方案
从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当前该课程所面临的困境。而要冲出这一困境,就需要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双向层面探寻出切合实际需要的完善方案,以求准确、科学、快速地解决“症结”。本文认为,以下几条完善路径值得予以践行:
其一,将美术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成长需求。完善高中美术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摆正本门课程的位置,明确基本的教学目标。虽然美术高考是高中美术课程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实际目标,但必须要明晰的是,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引领他们走向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状态。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术课程不应与其他课程脱节,而要与文化课保持密切的关联性,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高中美术课程应该综合美术技能训练、美术欣赏、文化熏陶、价值观引导等多元内容,致力于打造一个指向明确、内容多元的课程“多面体”。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以及创造力、审美能力等全面思维能力的提升。
其二,注重鉴赏教学,开掘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们认识到,单纯的模仿并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艺术创作应当源于内心的所思所想。而若想拥有内心的艺术感悟,就需要在艺术鉴赏环节中不断加深体悟。高中美术课程应加大对鉴赏环节的投入力度,平常在教学内容中应若融入一些艺术作品,也可组织多元化的艺术展览、参观活动,让学生们置身于立体、形象、延伸感强的艺术世界中,形成独特创作、独立思考以及正确的审美素质。
其三,注重课程创新,增强对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课程创新表现为形式上创新以及理念上的创新,即在教学内容和交互形式上开创不拘一格的路径,在全新、开放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推动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升华。而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美术教师队伍资源的支撑。作为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应当首先提升个人的艺术评鉴能力和专业素质,认清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血脉联系。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应揣摩好课堂教学艺术,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多聆听他们的内心声音、尊重他们的真实想法,力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角色。教师是构建现代教学交流互动环境的关键性因素,高中美术教师应结合课程本身特色以及实际教学因素,打造一份沟通全面、融洽灵动的美术教学课堂。
由上可知,高中美术教学活动在前进道路上遭遇到了一些挑战,只有基于对现实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完善,才能让高中美术课堂重新焕发出活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艺术更快地回归到大众视界,消除可能存在的认知隔阂。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必须重视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5
美术是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著名画家罗克韦尔·肯特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的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从这层意义上来讲,高中美术教育正是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毕业后踏入社会的学生,只有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高中学校应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重视美术教学
社会发展依赖素质教育,信息时代离不开创造型人才,高中学校应该明确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一定要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高中美术,作为艺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是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院校应该重视美术教学的改革,探索运用各类顺应素质教育、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引导他们在生活和自己身边发现美术、体验美术,激发其热爱美好生活、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高中阶段是学生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高校管理层及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身心修养,并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借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二、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修养
传授艺术知识、担负起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是高中美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神圣的使命。使学生成为具有高深艺术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美术教师不可懈怠也功不可没。
新的形势下,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了更多机遇,由原本的边缘学科转身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高中美术教师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同时,素质教育也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美学知识的传授者,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同时转变教育思想、钻研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美术鉴赏的引入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提高美学基础知识之外,也要具有丰富的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知识,养成现代文化的心态,即对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时代的美术作品,保持良好的接纳与了解的心态,从而分别从横向与纵向间形成一种建立在各学科及学科间内在联系、和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态度。开拓自身艺术视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新课程配合新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将高中美术重新规划为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即美术鉴赏、设计、绘画、雕塑、电脑美术、摄影摄像、书法、篆刻和工艺。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发现,素质教育提倡的美术教学不断进步,其直接体现是美术边界的不断延伸:由单一的欣赏,已经发展到今天欣赏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由单一的理论学习转型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新阶段。
1.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不断提升
高中美术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美”的认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悲壮谓之美、和谐谓之美、崇高谓之美……美的形式是多样的,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多样的,正如挪威画家蒙克的美术作品《呐喊》,就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类来带的不安和恐惧,因此,恐惧亦谓之美。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从学生角度出发,融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位一体,其内容更充实,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必须结合新教学,教师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围绕素质教育将美育做好做优。在理论教学之余,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美术馆、美术展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美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评论,加深其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全方位展示视觉艺术的语言魅力,使学生爱上美术,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高效课堂
引言
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着较强的模仿性烙印。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填充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和机械地接受理论知识灌输,极大程度的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创造性、自由思维以及想象空间的充分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更影响了社会需求的良好实现。因此,如何正视美术教学既有的问题之处,采取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改革措施,对于大多数高中美术老师来说,创造一个有趣且有效的课堂环境并促进高效美术课堂的建设己成为当务之急。要实现美术教学的创新化和高效化转型,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众多教育实例证明,学生只有在浓厚兴趣的环境下,才会更加热情地进行自主学习,才会集中精力和产生求知欲,才会实现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实情,调动其学习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备受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在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研究与调查之后,笔者发现这己经成为制约全体美术教育者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学生是美术教学的主体。只有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课程设计方面
1.缺乏完善的美术教学资源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美术教学设备和教材的配置是影响课程进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齐全的美术教学设备和功能齐全的美术教学工具和场地是完善高中美术课程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只有美术基础教具齐全,教师装备齐全,高中美术教师才能开展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活动。
但目前高中美术课程开发过程中,大多缺乏专门的美术教室和设备管理室,同时美术基础教具的制作也不完整,美术教学课程中使用的教具及相关模型都是美术教师自己购买甚至制作的,学习资料大多由学生自费处理;至于多媒体信息中心的使用,由于缺乏纪律性,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使用美术课程。
2.美术课程课时占据比例不合理
在当前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现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打破了以往的精英主义教学理念,从单纯的审美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修养、合作学习、理论交流能力等方面。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中和大学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占用美术课时数的现象,也就是说,也许课程中的这一课应该是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时间,而学生却在接受数学、物理、化学或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教育。大多数高中为了提高过渡率,把大量的教育经验渗透到与高考有关的各个学科中,很少注重艺术和体育锻炼,导致普通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教学和培养不够,美术教师严重缺乏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和绘画指导时间。
(二)教师课程教学方面
1.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过时的美术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制约高中美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综合分析,高中美术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包括教材的不足等,或追求快速通道的学生,在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被盲目追求。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复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它决定了高中生美术知识学习的上限,僵化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低下。在此基础上,教师对高中美术课程的理解能力有限,受到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传统审美观等因素的制约,忽视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创造灵感和创造活力,这种教学模式受到教科书版本的制约,使教师难以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一系列传统美术教学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美术绘画技巧和一定的临摹能力,但缺乏创作的上限,不能形成独立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缺乏艺术素养和艺术气质,影响了艺术类学生的未来格局。
2.学生对美术课程缺乏积极性
高中生的学习活动必须是情绪驱动的,情绪投入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动力。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对课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相对较低。他们之所以喜欢参加美术课,只是因为美术课的气氛较其他文化课活跃,时间相对宽松。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艺术课程的魅力。首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家长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前途的唯一标准。在唯分数论的影响下,对学生形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误解,认为学习艺术没有前途,对艺术的热情逐渐减弱。这导致学生形成误解,对美术课程认识不清,审美观念是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高中美术教师片面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之一。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设计有趣的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一)学校课程设计
1.加强美术教学设施配备,做好校本资源开发工作
高中是开设高中美术课程的主体,因此,要追求高效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美术课程投入的教育条件和相应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美术教学设施的提供。普通高中应为美术课程教育提供相关的美术教学设备,同时对教育设施进行及时的维护。此外,普通高中应做好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学前美术课外活动、美术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等活动,开展学生美术课外拓展。同时,统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通过对美术教材的深入分析,突出校本特色。
2.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工作的开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高中教育过程中的深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生在美术课程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机会,但也会出现一系列需要教师重新认识的新问题。高中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握课堂活动的节奏,不能引导学生的主动程度和主动机会,就难以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活动质量。但如果美术课程过分追求课堂纪律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美术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调控是促进学生情绪稳定、维护良好课程秩序、提高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二)学生层面
1.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强化创新意识培养
现阶段,许多高中美术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教学、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这种僵化的艺术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差异,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美术学习中,大多数的新思想来源于美术教育的实践和创造性思维,这也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事物。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回归自然,通过对自然世界的观察、体验和思考,逐步将这种体验和思考融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不同于日常临摹的艺术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大多数高中生有一些创造力,但缺乏心理准备。通过对自然世界的充分观察,学生可以逐步积累艺术经验,为学生的艺术创新奠定基础。虽然绘画是美术课程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表现手段。
2.激趣引导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行精彩的兴趣指导。新课程理念主张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互动关系。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实际生活经验,挖掘和发掘学生的兴趣。部分学生对美术课程缺乏兴趣,不是因为他们在美术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而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没有真正的吸引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识别、重新审视自身组织、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从课堂介绍入手,课堂介绍是开展美术教学的关键。有效的导入方法可以为后续美术教学的有序开展铺平道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美术教学的预期目标,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因形式灵活而朴实,在课堂教学中应讲究技巧而不讨巧作秀,在高效课堂的探究之路上我们刚刚起步,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高质量的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探索的方向,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永无定法,这正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苏成文.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7 C10):113-114.
[2] 吕银萍.直面现实,着眼发展一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组织高效性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07):99一100.
[3] 李培忠.关于高中美术教学的审美教学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 (2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