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电子实训收获与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电子实训收获与体会范文1
实习地点:
二.实习内容:
1.安全: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带好工作帽,检查所有工具是否齐备,有无损坏,观察周围环境并熟悉工作环境,开关电源时用单手,焊接过程中若发生故障应立即断开电源,气割中若突然火焰熄灭应立即关掉乙炔再关氧,以免发生漏气或爆炸事故。
2.焊接内容:先检查所需工具是否齐备,有无损坏,线路接触是否良好,电弧焊机是否外壳是否接地,焊条放在指定的容器内,焊接时,打开电源,夹好焊条,焊条与焊枪夹角在90-120度左右,调节电流大小为焊条直径的30-40倍左右,此次实习主要以平敷焊为主,焊接中,引弧可选敲击或划线的方式,引弧后以划圆的方式进行焊接,应注意的是,划圆的宽度和焊接的速度,若不注意会引起夹渣和未焊透等现象,焊得好的其宽度基本相等,表面呈鱼鳞状看起来比较美观,渣壳自然脱落,工作完后,关掉电源清理工具打扫卫生。
3.气割内容: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带好工作帽隔热手套及墨镜,气割时先检查管子有无漏气及接触是否良好,开启气阀,调压在0.4-0.6MPa之间,并注意保留0.4-0.6MPa在瓶内,点火时,应先开乙炔,待点燃后立即开氧,调节氧和乙炔的比例,适中后,先预热再在待割件边缘加热,后开高压氧进行气割,速度适中手要稳,工作后关掉气阀清理工具,打扫卫生。
三.心得体会: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给我们讲解了焊接实习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之后我们便来到了焊接实训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们便学习平敷焊和气割,在这一周的实习中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人要想学一门技术并不难,但要学好一门技术那就难了,要把一门技术学得精益求精那可就难上加难了,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便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便对这次实习的收获很大,学到了不少东西,使我终身受益,在这,我将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老师,您辛苦了! 本次电工电子实习中,学生普遍反映这次实习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在实验室的程老师和张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成长起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教育不是为了教会学生谋生,而是教会他们创造生活。
这次实习的成功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程老师的丰富经验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离不开张老师做的许多大量、繁杂的准备工作,离不开系领导的关心支持。
通过这次实习,在电工方面同学们掌握了常用的电工工具,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电子方面,熟悉了常用电子器件类别,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型号、规格、性能、使用范围及基本测试方法。
在理论知识方面,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①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②元器件基本知识和测试 ③万用表的使用,包括磁电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 ④印刷板的制作 ⑤电子门铃工作原理 ⑥万用表的实验原理。
实验的重点项目:万用表的安装调试在程老师、张老师精心指导及自己的努力和严格要求下,结果很令人满意,全班无一失败。
黄志清等许多同学在实习报告中提到:“这次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是的,通过实习他们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还有许多同学呼吁学院多给他们一些实习的机会。冯丹丹同学写到:实习前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恰恰组成了我此次实习的“三不曲”。有感思,就有收获,有感思就意味着有提高,我从心里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我付出了,我得到了。
这次实习中,本着耐心、责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刻了解到作为一名民办教师的责任和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按学院的要求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实验恰恰是提高他们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最后,我要感谢实验室的张老师和程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领导的关系支持。
电工电子实训收获与体会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72-04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于2012年3月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部教职成〔2012〕5号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为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职业学校电子专业主要是培训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操作、技术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电子专业技能尤为重要,主要包括熟悉使用常用仪器仪表的能力、元器件识别和检测能力、电路安装调试与分析能力、故障排除能力等。掌握上述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最为关键。
一、当前职业学校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存在的困惑
学生电子技能的掌握往往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训,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由感知到领悟的转变。但在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老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教学效果很难保证等现象普遍存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老师重点很难教透。电子专业方面的实训涉及的难点和重点很多,比如根据色环读出电阻的阻值、三极管类型及其管脚的测别、焊接的基本流程及技巧、电路原理图的识别、集成块的分脚、故障分析与排除、安全注意事项等等,这些既是实训中的基本技能,也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往往对某个和多个难点重点掌握不全,知识点和相关技能弱缺现象严重。由于时间和条件有限,老师很难把各个难点讲透,即使提及了,也很难有条件让学生提前反复练习、熟悉于心,因此许多老师在实训教学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学生兴趣很难培养。电子技能实训需要系统掌握的知识很多,零散的知识点也很多,学生只要有一个知识点不掌握、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个实训过程;另外传统的实训手段单一、繁枯无味。因此一到实训课,知识点薄弱和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心里惧怕、忐忑不安,要么被某一个关键点卡住,等待老师解决;要么就机械模仿其他学生,脑海没有清晰的步骤感;要么就不停地问其他学生,既打扰别人操作,又使自己跟不上整个实训节奏。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实训的兴趣普遍不高,有畏难情绪,存在蒙混过关的心理。
(三)动手能力很难提升。尽管各个职校每年都安排大量课时让学生参加实训,但实际效果不如人意。比如在电子技能实训中,有的学生单单在读电阻值、测三极管等方面就花了大量的时间,部分学生在故障排除环节等方面反复纠结,许多学生稀里糊涂就完成了实训,实际收获并不大。由于时间、场所受限,学生事前事后缺少反复练习、反复操作的机会,实际动手能力很难有大的提升。
(四)教学效果很难评估。一方面,在实际环境中,老师怕出安全事故、实训室怕损坏元器件、学生怕跟不上节奏,多方都很难放开手脚,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不停地问,老师忙着提醒指导,一堂实训课下来,老师很难知道哪些学生真的掌握了实训技能,哪些学生还存在某些不足等等。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来体现整个实训的效果,来显示每位学生的能力素质和薄弱环节等。
(五)实训内容很难拓展。职校教学要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但现实中,实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比如工厂实际生产的场面、新型元器件的测别、贵重精密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模拟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景等。这些时代性和实战性都很强,很难通过传统的实训手段达到目的,必须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拓展。
二、推进信息化与实训教学深度融合的展望
对于传统实训的局限性,许多有识之士都有深刻的认识并作了许多有效的探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教学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职校电子专业的老师,不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在新的形势下,将信息化与实训教学深度融合,来破解传统电子技能实训中的困惑,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一)推进两者深度融合,在电子实训教学中已经有广泛的需求。前面我们已经谈及,在职业学校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惑,这是制约实训效果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瓶颈。近年来,笔者一直探索将信息化运用到电子技能实训中,其间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电子专业的实训要想走出困境、突破瓶颈,就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利用其虚拟功能对实训过程进行仿真教学,满足规模教学的要求,弥补常规实训器材仪器的不足,方便知识拓展,大大节省设备投资成本;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反复演练,不仅能提高初学者的技能水平、操作规范,还降低了实训操作的事故率,大大提升了实训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广大职校师生对信息化与实训相融合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期待。
(二)推进两者深度融合,在职校电子专业中已经有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历来与电子技术相互促进、同步发展,而且电子方面的知识也易于用信息化手段来呈现。因此对于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电子专业的老师一直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主力军。近十年来,许多专业老师利用PPT、Flash、Web、Authorware的多媒体CAI等技术,来制作课件,受到了学生的青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些专业老师已经具备非常坚实的信息化技术基础,在无形中成为信息化的学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因此,推动信息化技术在职校电子专业实训中的运用,促进两者在更深层次的结合,目前各个职校已经具备一定的师资基础。
(三)推进两者深度融合,在各个职业学校中已经有明显的趋势。近年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提到了要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其中尤其强调要推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提高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应用满意度、专业覆盖面和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促进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国家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等。可以说,10年发展规划的公布,使职业教育迎来了信息化的春天。各个职校明显对信息化的推广和运用普遍重视,都将其纳入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许多学校纷纷组织优秀老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用。少数有前瞻性的职校已经研发出功能强大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并投入运用,成为信息化运用的领跑者和示范者。综观目前各个职业学校发展态势,将信息化与实训教学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信息化与实训教学有效融合的案例分析
近年来,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在实训教学中的运用,组织专门力量开发出《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信息化实训教学系统,以此来突破电子专业实训中的难点和重点。笔者作为参与其中的开发者和运用者,深感这套系统的功能强大和实训便利。
(一)开发背景。万用表是电工必备的仪表之一,应用范围广泛,每个职校电子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很难有机会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本系统以万用表的组装、调试与故障排除作为示范,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将知识体系与职业技能体系整合于一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技术支撑。本系统的核心技术为在线虚拟现实技术(Web3D),它综合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及网络技术优势,能够创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获得和真实世界一样的真实体验。
(三)主要功能。经过两年的实践,《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信息化实训教学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利用电路分解参考图,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查询各档位的单项结构原理图,由以前只学会安装万用表,到现在能理解万用表的测量原理的转变分析,理解电路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元器件的检测识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可以在虚拟教学平台学习元器件检测和识别的方法,并进行仿真练习,使其对元器件的识读能力和检测能力大大提高。
3.万用表安装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通过在虚拟教学平台反复进行仿真练习,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之前就已经基本掌握操作方法,使万用表安装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由传统的成功率50%提高到90%左右。
4.学生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安装的万用表在产生故障后,可以先在虚拟教学平台仿真排除故障,从而逐步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与步骤,再进行实物操作,大大提高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
5.实训评估和教学水平大大提高。该信息化实训系统反馈实时,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掌握学习进程并调整教与学的策略。开发试题库,可以自动生成试卷,学生练习测试后自动生成成绩。全面评估实训效果,教师通过后台,可以查看学生在元器件识读、电路分析、仿真实训内容等环节的学习信息。
(四)效果评估。本信息化实训系统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摸索,边开发边试用和使用。通过由繁到简分解电路,解决学生分析电路困难的问题;学生虚拟教学平台,通过反复虚拟仿真练习,不仅提高安装的成功率,还突破故障排除这一教学难点;通过视频教学,学生直观清晰地看清操作过程并能反复学习,从而实现教学做合一。通过该软件的辅助教学,将本教学内容由原来的18到24课时缩短到5到8课时,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其掌握知识系统性的能力。
四、信息化与实训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启示
对于上述《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信息化实训教学系统,笔者亲自参与流程设计、脚本编写和试用修改等,历时近一年的时间。从目前实际运用效果来看,师生的反映都非常好,应该说这套系统很适合当前职校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在参与研发和使用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有针对性。信息化实训系统不能大而全,一定要专而精,有针对性。如果片面追求内容全、功能多,既增加了系统操作的复杂性,又背离仿真系统是针对重点难点的设计原则。因此我们一定要针对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实训系统。
(二)要有拓展性。信息化实训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不可能一有新的变化就重来。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要统筹考虑既能保证方便修改编辑原有资源或添加新的内容元素,又能拓展新的功能,确保系统常用常新。
(三)要有易用性。评估一套信息化实训系统好不好,不但要功能强大,还要界面简洁、操作方便、运用便利。因此需要专业老师与研发人员大力配合,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反馈为主,坚持边开发、边试用、边修改,直到系统安装起来顺利、老师教起来顺心、学生用起来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