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维修实训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维修实训心得范文1
电工认识实训心得体会【1】 这一周的实训使我对实际生活和生产车间的电有了一点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对以前的知识加以巩固,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团体间的携手和作能力。
一周的电工实训进行的紧张有序,使我们有在车间实习体验。这次实训是对实际条件下的依次模拟考核,使用的电压在220伏到380伏,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弄不好会有触电的危险,还有烧毁仪器,在实训开始前老师告诉我们,安全放在第一,能马虎,开电的时候要检查一遍,还要通知其他人,以免触电,老师又讲了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按分好的组开始做试验。
刚开始作一周实训,以为要做很多试验,发下材料一看才四个,这次电工实训一共有四次试验,第一个试验是家用供电线路实训,主要目的是要学会日光灯电路,一灯两地控制,灯光可调电路,声光延时电路,铡刀控制电路的正确接法。以前我对家用供电线路的了解,只存在火线,零线。一些开关的连接,再实际生活中电是危险物,在家根本不叫碰,所以知道的不多。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接的很顺利,声光延时开关必须用东西包住才能使灯泡亮。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家用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个试验是电动机反-正转实训,我们上学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我想应该没问题,可以做起来,可一做不是那一回事,接完后电机不转,发现是接触点不能吻和。我们将电压改变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电机开始反-正转。这让我懂的接线必须认真,不能马虎。在做任何事都必须认真做。是我感受颇多。
第三个试验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实训,这个试验线路和上一个没有查别,在加上已经做过二个试验,我们对电器的应用有一定的熟悉。操作起来就比较顺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对电机有了新得认识,可以顺利的进行调控。
最后一个试验是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线路实训,要求我们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有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方法,并掌握行程开关的作用,以及机床电路的应用。这个试验很复杂,我们接完线,打开开关,可机床不动,我们检查线路,发现一个地方没有连线,我们把线接上,机床动了。虽然和试验要求不一样,但我们很高兴,因为它动了,我们有把线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很着急,把高频调到低频,还是不行,最后我们把1、2、3、4它们换个来,机床动了,我们成功了。
一周的实习期瞬间结束了,但一颗炽热的心依然还在那实习的场地依依不舍,特别是对咱们的指导老师很是敬佩。
通过几天的实习,使我懂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啦,这次我们的实习任务,虽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务就是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由于是四位同学共用一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做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第一次看着电动机通过自己动手接线转起来,那种感觉是自豪的。自己在心里会说:呃,我也能让电动机转起来,哈,开心。加油,其实这蛮好玩的嘛。
我们的老师总是先给我们讲一些理论的内容,再准备让我们接线。刚开始接线时我们就按着图接下来,一点秩序也没有,所以接好了的线看过去乱乱的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想到都觉得好笑。
电工认识实训心得体会【2】 在这次为期40天的电工实习,我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范文之心得体会:中级电工实习心得体会。只具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更要有动手能力。通过实习我们更加体会到学以致用这句话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使我们对电工工具、电器元件及线路安装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了解一些线路原理以及通过线路图安装、调试、维修的方法;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做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比较注重理论性,而较少注重我们的动手锻炼,而这一次的实习有不少的东西要我们去想,同时有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没有亲自去做,就不会懂得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简单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也与我们的想象不一样,这次的实训就是要我们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理论说的再好,如果不付诸于实际,那一切都是空谈。只有应用与实际中,我们才能了解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开始的时候,老师对电路进行介绍,我还以为电工实习非常简单,直至自己动手时才发现,看时容易作时难,人不能轻视任何事。连每一根电线,都得对机器,对工作,对人负责。这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这次实习很累,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都遇到了不少困难,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想,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有思考,就有收获,就意味着有提高,就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电工技术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兆欧表的使用方法等基本常识;
2.了解了简单电工横杆的安装方法,掌握了一般开关的倒闸方法;
3.本次实习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
通过实践,深化了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另外也认识到了自己部分知识的缺乏和浅显,激励自己以后更好的学习,并把握好方向。信息时代,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且,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加自身能力,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才能不会在将来的竞争中被淘汰。总而言之,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为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新鲜的活力!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工作上。我们的工作需需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在业务上朝科研型努力。
电工认识实训心得体会【3】 电工实习是一门教我们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的课程,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融洽合作,以及这门课程自身所散发出的强大的实践性与趣味性一下子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第一颗圆滑漂亮的焊点,第一张自行设计的PCB版图,以及生平第一次作出了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充电器,好奇,兴奋,强烈的成就感,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了。虽然说电工实习一搞就是一天,辛苦那是必然的,可是正所谓乐在其中,每一次的实习都像在玩游戏一样极具有挑战性,再苦也是值得的。
当右手第一次挥舞起烙铁的时候,心情真是怎两个激动了得!虽然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那种感觉;虽然时常也不乏出现一些虚焊点或是东倒西歪的焊点,虽然对自己第一次的杰作说实话有些厌恶,但是我仍然对此由衷的感谢。如果没有那一天的练习哪里有我值得骄傲的充电器的诞生呢?
说起那个充电器,真的就是激动啊!!!记得小时侯我可是一个分裂份子,家里上上下下的电子器品没有什么能逃脱我的魔抓的,但可惜的是它们只能有分离而没有团聚的那一天。通过实习,我发现自己开始摸索到了一点门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了解组装一个电器的全部过程,对整个充电器内部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无论哪都存有人类的汗水啊!
几周的电工实习,让我难忘的莫过于印刷板的手工设计,这东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还真是棘手。就一个简单的1:1图,大小不到200平方厘米。不仅要考虑元器件的位置,还要计算导线的设计,不能有平行,不能有锐角,不能是直角,不能飞来飞去。整个图片要求简洁明了,哎~~~不枉我画了四幅以上。冲动是魔鬼!试试画下这个图就知道,这就话真对啊!!!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第一,通过实践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有点存在的小成就感;第二,通过电工实习,加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三,在电工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大家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我们不再是单体而是一个整体。大家都深深的感受到军训时所唱的团结就是力量不再是一句空话,我们是实体,通过团结合作完成了任务!
因为电工实习,我们学到了知识;
电工维修实训心得范文2
关键词:中职;电工实训;有效教学
作者简介:许慧玲(1974-),女,山东济南人,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广东?广州?51085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97-01
当今世界高科技的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高新技术已渗透到传统产业,线切割、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械手、机器人等无不综合了机械、电力电子、电脑等专业技术。这必然需要大量熟悉此类机电设备操作、检测、维修的动手能力强的电气技术人员。如何选择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探索,对如何实现中职“电工综合实训”的有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教学特点
“电工综合实训”与一般的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相比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用性和实战性
学生在专业的开放实习环境中完成各个模块的实习任务后,能形成电气工具仪表的使用、焊接及导线处理能力,能对动力线路及照明线路进行设计、布线及检测,能对高低压配电柜进行安装调试,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等。
2.基础性与综合性
主要表现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涉及的内容的综合性,实习的内容涵盖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形成有效运用已有知识自觉主动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3.独立性和协作性
学生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小组形式的作业,使其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其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及发展。
二、以模块为依托,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来驱动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根据电气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工作任务、参照行业标准及本校的现有教学资源,把电工综合实训分成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行业技能模块等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又分若干个工作任务。学生在具体的实训任务驱动下,巩固认识相关联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达到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任务如下表1所示。
三、开发校本教材,创造实训条件,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在如今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下,开发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本地区的行业发展的校本实训教材是当务之急。我们的做法是既沿用了从基础到专业的传统模式,又打破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逻辑顺序。受限于一些客观的原因,笔者所在学校的电气专业仍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所以我们对专业理论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以够用为度大胆地删繁就简,突出核心课程并把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核心技能以及考证要求掌握的技能综合起来编写成校本的“电工综合实训”工作页。电工综合实训与普通文化课和电气专业理论课同时开设,并把电工综合实训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实践作业促进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训条件方面,一方面建议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以提高现代化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设计组装实训设备。例如我们带领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照明设备、低压开关、主令电器、接触器、继电器、PLC、变频器、变压器、电动机、电脑、废旧机床、电焊设备等等,组建了PLC实训系统、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模拟电梯实训系统、模拟照明实训系统等。这种由师生共同开发的实训设备不仅经济实用,更重要的是使师生双方的技能都得到提高,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工作信心增强不少。
四、紧扣培养目标,建立具有发展性的过程评价体系,对教学策略进行有效调控
“电工综合实训”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认证。每一个模块、每一个项目、每一项任务都有其具体的实践目标,师生皆依据这些目标进行教学和开展评价活动。将评价内容细化为任务完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安全文明生产、团结协作能力等若干个项目,由教师、小组主管、小组成员组成的多主体评价平台展开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以此来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我们把教学过程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即时评价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等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与付出,赏识学生的质疑并对其不足提出善意的建议。而阶段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内容,就在班组内进行一次测试性质的阶段技能比赛,规范地评价内容,在小组之间选出优秀的作品和技术能手,增强学生们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在学习的中段和后期进行班际的综合性技能比赛,让学生们及时发现差距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自觉提高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证明,“以评促教”、“以赛促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竞争生存意识,对提高职业素养有着良好的效果,而且能帮助教师及时找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参照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五、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师资条件,保证有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职校中普遍刮起了校企合作之风。校企合作是职教适应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学校和企业双赢的一种合作模式。既拓展了学校的实训基地又为企业节约了员工的培训成本。例如在“电工综合实训”第三个模块——行业技能模块的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拿进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技术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如我们联系了区内的两间机械厂,按其生产标准和要求对其生产的车床、注塑机等电控线路进行装配和检测。既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实习条件,又改变了学校实习资源的纯消耗状态。二是送出去,与企业签定合作协议,把学生直接送到相关企业进行锻炼。这种模式不但解决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并且可培养学生标准化的作业方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形成良好的独立处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外,一个优秀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是成功实施有效教学的有力保证。在实践教学体系下的电工类专业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学的改革将会遇到重重困难。除了开展师徒结对、帮教活动外,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相关新技术培训,参加企业专业技术实践,与兄弟学校进行师资交流,到校外进行技能学习与考证,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六、结束语
面对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需求,中职教育只有不断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和生存。中职教育必须立足现有的生源状况,从实际出发,落实“能力本位”。在教学中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心理,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探索,从而使日常的教与学最大限度地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参考资料:
[1]沈红雷.项目教学法在维修电工实训中的实践研究[Z].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电工维修实训心得范文3
制冷设备原理与技能训练课程是技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包含电工基础、电子电路、机械基础、钳工工艺、焊工工艺等相关知识内容,属于综合一体化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工程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理论涉及面广,对学生综合操作技能的掌握要求很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材层面上
技校制冷课程虽然教材压缩、精编并强调实践性,但实践教学偏重于对单项技能的训练和经验知识的验证,学生得到的技能大多是片面和孤立的,很难适应实际项目工作的需要,教材略显呆板且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2.在教学安排上
实践课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安排并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授,相对独立而不能很好地融合。
3.在教学装备上
制冷课程实训、实习教学设备简陋,与实际工作环境脱节,通常采用设备元件讲解和简单的模拟设备演示教学的方法,学生很难遇到真正的设备故障,故障的检修实训项目较少。
4.在学生素质特点上
技校学生文化知识参差不齐、底子薄、自主学习能力差,“混日子”现象比较严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改变技校教学现状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技术与技能的形成是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是通过大量规范、严格的实践摸索与锻炼才能形成的,即技术与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动手“做”才能形成。传统的技工教育分配到实践教学上的课时相对较少,使学生动手“做”的时间就更少,技术与技能的掌握也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实际生产用工单位的技术要求差距较大。因此,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做、学、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既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把“做、学、教”看成是一件事情,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即:“边做边教、边做边学”。经教学实践过程证明,此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制冷专业的课程特点和技校学生的素质特点。
中职教学非常适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但要真正实现应用,还需要对教育装备、师资培养、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环境、校企合作等多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提出相应的一体化要求,还需要根据各自学校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逐步推行和完善。
三、改造一体化教学装备,探索一体化教学方法
笔者学校为加强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注重一体化教学装备的改造。2009年自主设计了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及配套实习、实训教学设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体化教学体系,教学效果良好。
1.设计思路
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采用基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装备,除了要具备传统专业知识的教学功能外,还要具备真实的生产实习功能。其教学装备要“能做”“ 能学”“ 能教”,要具备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的实训功能。要能方便实现课程的模块化,方便“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在具备真实设备运行功能的同时,还要整合其学习,扩展其外延功能。学习评价、考核功能要具有“源于职场而高于职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特点,评价过程要能根据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具体达标要求,自由设置相应的评价和考核难度。
2.环境布局设计
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如图1所示)分“理论、实训教学区”和“职场环境实习教学区”两大区域。理论、实训教学区域保留传统的黑板,增设多媒体投影教学设备,实训操作台分三组纵向排列,组成24个实训教学的操作工位。职场环境实习教学区域设置电冰箱、空调维修操作地台,地台上设置有360°旋转维修转盘,转盘上放置实体电冰箱和空调等制冷设备,方便学生实习操作。室内还设置有总控制操作台、触摸屏、PLC、电脑监控录像等辅助设备。
3.制冷教学装备设计
制冷设备实训、考核操作台(如图2所示),可完成电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实训教学。实训操作平台中部设置有仪器、仪表、电源插座及控制装置,顶部设置有功能课题挂箱架,对不同的实训课题可更换不同的实训挂箱。实训挂箱采用目前流行的免接线插接形式,内部安装有真实的设备元件,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控制状态。课题挂箱还配有控制参数设置箱和故障模拟设置箱,供实训评价、考核使用。根据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具体达标要求,故障模拟设置箱可自由设置不同难度的故障现象,提供给学生进行设备故障维修实训。
(1)实训课题挂箱设计。配合制冷课程教材,设计电冰箱电气控制线路实训考核挂箱。挂箱内安装真实设备元件,可由外部插接线路组合完成双门直冷式电冰箱、双门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线路。通过参数设置箱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通过故障设置箱完成常见电气故障的设置。可外接制冷压缩机进行带负载运行,可外接制冷实习用电冰箱裸机形成完整的电冰箱实习、实训教学系统。具备电冰箱电气控制线路实训、考核功能。
(2)实习教学仪器设计。配合制冷课程教材中电冰箱、空调制冷系统的实习教学要求,设计有电冰箱制冷系统实习裸机,在电冰箱制冷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温度计、液视镜、工艺维修表阀等关键仪器设备。可提供学生进行制冷剂的加注实习操作,可提供制冷系统漏、堵等常见故障的检修实习教学。
4.“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心得
学校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的建造和配套教学装备的设计、制作均由教师带领基础较好的学生共同完成,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充分体现了“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优越性,教学装备虽然总体制作相对复杂,但拆分成单元板块后就相对简单了,学生在电路板元件的安装、焊接、调试过程中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在钻孔、铆接、锉修、焊接的过程中锻炼了机、电、钳、焊等学科的基本技能,与未参加制作的学生比较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这批学生就业后也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
在日常教学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要点之一是教师要有爱心,要关爱学生,要与学生处于等同的高度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教师还要有耐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安排比较简单的课题任务,防止任务偏难而无法实现,造成负面影响;还要有适当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探讨,鼓励成绩好的学生担当“学生教师”角色,尽快营造出“传、帮、带”的学习环境,虽然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参差不齐,但总体知识技能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技能较大的提高,学生自我满意度较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教学资源,采用黑板、多媒体投影视频观摩、优秀学生现场操作等不拘一格的方法。当任务比较简单时,教师与学生在不同的工位上同时开始工作,完成后让学生对比并评价结果;当任务为中等难度时,教师先做并进行讲解,让学生观摩、讨论形成文稿,然后进行模仿性的操作,教师则及时进行过程指导,最后评价结果;当任务较难时,教师与学生一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务。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最后再总结性讲解。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要实现过程化,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于教师既定方案的方法来完成工作任务,容许学生犯错而不影响最后的评价结果,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笔者发现,融洽的教学环境一旦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良好的互相帮教现象,一种“师傅带徒弟”的氛围便油然而生。
四、结语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人才的竞争,归结到技校是教育模式的竞争,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其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装备的改造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关系到技工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命题。
电工维修实训心得范文4
理论创新: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培养其强烈的求知欲和灵活机智的才能。
为此,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师理论知识培养上推行继续教育机制,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其中投入最大的是出国培训学习。“我们每年组织教师培训团去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人数为50~70位,去年达到72位。”负责师资培养的陈小燕说。出国培训开阔了教师的创新视野,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思维,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理念与管理方式。陈小燕说:“如台湾地区的‘三创’(创意・创新・创业)做得很出色,我们一般派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去学习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新加坡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我们每年派各学科的教师去那里学习课程教学法;德国的机械制造很发达,我们学校设有中德班,每年派机械学科的教师去德国学习专业知识,为中德班教学提供更多经验。”“取经”之旅,让教师开阔了眼界,他们将学到的经验和理念融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拓展思维,在教学上有所创新。出国学习让我有机会向国外一流专家请教理论教学难题,提升知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让每位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是我终身的梦想。”该校机械工程学院范建蓓教授说。范建蓓教授是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省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带头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精品共享课程负责人。她曾出国学习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办学模式、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办学模式、美国职业教育CBE模式的教学理念及课程模式等,以深厚的理论学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与就业的自信。在一次与学生课后交流中,范建蓓教授了解到模具0911班吴慧青与模具1011班戴依如等女生对自己能否胜任该行业工作深感困惑。范建蓓从专业角度为她们分析职业前景,帮助她们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她们参加浙江省职业规划大赛,范建蓓因此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范老师教书育人30多年,以深厚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还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时常带领他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主持完成多项省级、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陈小燕说。
除了派遣教师出国学习外,该校还通过校内平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学校今年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设立了“青苹工作坊”,以吴福喜等教学成绩优异的青年教师为骨干,在工作坊内开展一系列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讲座、沙龙、研讨会等,并进行教学技能测评。“青苹工作坊”是一个集教师培养与考核为一体的平台。人事处处长钱永林说:“‘青苹’二字取义于‘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萍通苹)之末’,寓意着学校师资队伍日益壮大,为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坚强的后盾。”
技能创新: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老师很有经验,我们在他的指导下参加数控技能大赛,总能赢得好的奖项。”数控专业学生说。学生口中的陈老师就是陈建军,是机电技术训练中心数控加工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他不仅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还担任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数控铣工专业委员会委员。“陈老师是学校开展‘下企业、实训锻炼’等活动培养出来的技能型教师,在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陈小燕说。
技能型教师需要企业工作经验,学校要求二级学院每年的新进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比例不低于30%。对于那些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学校实行了下企业、实训锻炼、“访问工程师”等一系列举措。
首先是支持新进教师利用寒暑假下企业锻炼学习,参与项目、工程研究,深入一线了解市场。为拓宽教师下企业的渠道、明确教师下企业目标,学校不仅与省内10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共建双师培训基地协议,更建立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基地实训成为青年教师及实践操作技能偏弱的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通过实训,他们在课堂上能更生动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自身的感受去引导学生实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教师下企业实践,学校也出台了相应的考评机制,主要通过二级学院教研室主任或院长走访企业,了解教师在企业的情况,以及教师是否适应企业环境等。同时,从企业实训回来的教师需结合企业文化,做一份关于实践学习心得的PPT。两项考核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静下心来学习,以保证教师下企业能取得预期效果。
其次是要求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深入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对于新进校且企业工作经历不满两年的专业教师,要求第一年进入专业所在的实训室坐班,由二级学院安排专人指导,帮助他们熟悉实训设备和实训项目,辅助实践教学指导与实训项目开发等工作。二级学院还要组织专业教研室每学期开展一次以上的以实训室为单位的设备新功能开发演示或实训项目拓展教师研讨活动,并将研讨结果及时纳入课程教学之中。
再次是通过“引企入校”等途径引进企业项目,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共同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与技术革新,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在这样的下企业实践氛围中,陈建军十余年潜心钻研数控加工技术和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并结合教学与企业工作经验,编写了《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训练及实例》《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南》《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等职业技能类书籍。
师德师风: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从知识、技能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更要在综合素养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敬业、爱生、严谨、善教”的教风,制定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师风规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管理办法》《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潜心教学奖”评选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在新教师招聘过程中,学校重点考察他们的职业道德,进校后的第一堂课便是学习《教师法》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入职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钱永林说:“每周三下午工作例会上,各部门要传达师德师风的最新文件,贯彻落实有关精神,并通过开办讲座、教师座谈会等宣传严谨治学、博学善教的理念。”
“你们觉得学校的氛围怎么样?能适应课堂学习节奏吗?”如果你是代红艳的学生,肯定听过类似的询问。代红艳是电气电子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主任,先后被授予“浙江省高校创先争优优秀党员”“校十佳教师”“对学生成长最有帮助的教师”等荣誉称号。代红艳的学生,无论毕业多少年,总对她分外挂念。大一新生刚进校时,代红艳每天都利用中午时间走访寝室,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代老师入校将近十年,刚来学校时,她的孩子还在上小学,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对学生的关爱。代老师走访学生寝室的习惯保持到了现在,不仅仅是学生,连我们老师也很感动。”陈小燕说。对大二学生,代红艳则更多地引导他们学好专业技能,她来自本科院校,理论功底很扎实,每次实验时,她总是忙碌地穿梭在试验台之间,不厌其烦地帮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一个周五下午,电工电子教研办公室只有代红艳一人,一名05级学生过来找老师辅导课程。得知这名不是自己班级的学生正在准备专升本考试,代红艳就义不容辞地为他辅导。此后每周五,她都在办公室等这位学生,辅导一直进行到学生考上宁波大学本科为止。大三学生即将就业,代红艳免不了为学生就业劳心劳力。陈小燕说:“记得在一次招聘会期间,代老师班上几个女生求职屡遭碰壁,她每天下班后就跑到学生寝室与她们沟通,晚上更是在办公室熬夜帮她们修改简历。此外,她还主动帮助学生联系企业、了解企业。”代红艳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为学生作表率,点点滴滴的付出,汇聚成了她润物细无声的大爱。
电工维修实训心得范文5
【关键词】CDIO项目教学法 数控机床维修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47-02
一、研究背景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正在进行升级换代,而数控机床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设备,已经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控机床是以数控技术为核心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技术涉及多门学科,如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虽然数控加工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制造的精度和效率,但是由于数控机床体系结构复杂,发生故障后,对故障的检测和维修比较麻烦,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就会影响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就对数控机床维修工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数控机床维修工主要从事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和检修工作,一名合格的数控机床维修工不仅要有较高的数控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分析、判断故障,快速准确地维修好机床的能力。当前,多数数控机床维修人员来自高职院校,然而高职数控机床维修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现象,学生的职业素质离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导致了工厂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数控维修工、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对口就业的矛盾。对此,需要对高职数控机床维修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学校、学生和企业都能共同参与、共同获益的教学方法。CDIO项目教学法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CDIO项目教学法概述
CDIO是一种工程教育模式,它代表先进的工程教育思想,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工程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C代表构思、D代表设计、I代表实施、O代表运行。CDIO理念核心为“做中学”,它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从项目构思到项目运行整个过程的训练,让学生在实际工程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CDIO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和人际团队能力。目前国内外多所大学引入CDIO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数控机床维修教学中CDIO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程序
数控机床维修这门专业课程综合性强,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要开展好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不容易。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知识点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缺乏弹性,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DIO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将课程的培养目标融入项目教学过程中,通过规划、设计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教学法的引入将枯燥刻板的课堂教学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实验项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数控机床维修教学中应用CDIO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根据CDIO教育模式的原理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数控机床维修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围绕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展开,按照CDIO大纲对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以“项目构思―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运作”为主线构建课程项目,实现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始之前,学生以4~5人为单位组成项目小组。在项目的构思阶段,指导老师给学生讲明项目的目的和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开展工作。在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小组的全体成员通过学习讨论,设计出项目的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检验自己设计的实施方案。在项目运作阶段,考评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及项目开展的情况,对项目小组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数控机床维修教学中CDIO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路径
(一)课程项目的构思
CDIO项目教学法在工程的背景下,以项目为载体实施课程,学生亲身体验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课程项目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要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还要符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课程项目的开发最好由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及行业专家共同研讨,按照课程相关的技能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依托真实的生产环境实施项目制教学,充分实施“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项目的构思首先要考虑如何将工程案例融合到项目教学中。在项目的选题上,尽量采用企业做过的项目。来自产业一线的项目既贴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又能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同步。也可采用与企业联合开发具有市场价值的项目,在保证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也实现产学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开发一些简单的课程项目或者引导学生自选一些有意义的项目。
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实训条件,笔者将数控机床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提炼为四个大项目,分别为:GSK980TA数控车床机械结构的拆装与维修、FANUC0i数控加工中心系统的连接与调试、西门子802s数控铣床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PLC控制的应用与调试。根据课程项目的工作任务及包含的知识点,再把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各模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很多,以西门子802s数控铣床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为例,将该项目归纳为开关故障诊断、主轴启动故障诊断、机床坐标轴不移动故障诊断、刀架换刀故障诊断、伺服电机故障诊断等模块。
(二)课程项目的设计
在CDIO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角,指导老师要善于扮演好配角。围绕确定的项目模块,学生项目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项目模块的设计方案或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以“刀架换刀故障”诊断为例。首先,分析故障现象。“刀架换刀故障”可以分为“刀架换刀时不转”、“刀架换刀时不停旋转”、“刀架换刀时找不到刀架”等若干个故障现象。其次,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指导老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分析是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的检测办法,指导学生查阅机械零件图、电子零件图、机床使用手册等资料。最后,项目小组集体学习,运用课程的有关知识与技术,寻找处理故障的办法。通过“头脑风暴”、交流讨论,项目小组形成统一的意见,撰写和提交工作方案。在这个阶段,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另外,也要重视CDIO实训场所的设计与建设。传统的实训室功能简单,不能满足CDIO面向工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设计和建设开放式的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把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生产加工、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结合起来。
(三)课程项目的具体实施
项目小组提交的工作方案是否能够正确地排除故障,还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例如,对“刀架换刀时不停旋转”这个故障,在教师的指导下,项目小组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共同协作对机床进行机械部件拆装、电子元件检测、系统调试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绘制图纸、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反复实验,逐一排除不可行的方案,最终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案。项目完成后,指导老师要给学生讲解故障的正确解决办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障的产生原因和检测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分析项目失败的原因,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指导学生加以改进。课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体现了CDIO “做中学”的理念,学生边做边学,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工程的思维模式。
课程项目完成后,接着是项目的展示。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项目小组要进行项目实践演示,对项目工作方案的设计思路、故障原因、检测与诊断的关键要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实验失败的原因等进行汇报。答辩完后学生负责撰写项目报告,总结课程项目的学习成果,分享心得和体会。
(四)课程项目的运行与评价
课程项目在学校的环境中运行有一定难度,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创办校办工厂,面向市场承接数控机床的维修业务,实现学习、工作、生产的有机结合。课程项目在社会的环境中运行,接受市场的检验,可以直接获得客户的意见反馈,有利于项目的不断改进和提高。CDIO的评价方法重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职业素质、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程项目的完成效果等。课程项目的每个阶段都有考核标准和考核成绩,通过开展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完成学生阶段考核成绩的评定,各阶段考核成绩按比例构成学生的课程综合成绩。
五、结语
在实施CDIO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工科教师缺乏产业经验,CDIO能力不足。对此,各高职院校可考虑与企业建立人才共同培养的机制,邀请优秀的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兼课和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同时,课程项目教学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担任课程的指导老师。此外,鼓励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技改项目、产品设计开发,不断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CDIO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为目标,通过项目来组织和实施课程,给学生以完整的工程项目体验。数控机床维修课程实施了CDIO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潜力被激发出来,学生亲自动手拆装机床,做实验分析、检测故障,设计维修方案和完成机床维修的工作任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害怕数控机床维修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每个故障的成功解决都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CDIO项目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很快,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周美茹,沈春宝,纪春明.“教学做一体”的CDIO教学模式实践[J].职业,2011(26)
[3]陈文杰,任立军.新加坡理工学院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电工维修实训心得范文6
关键词: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用电子技术;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15-02
技能型人才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企业重视。中职学校毕业生一部分会直接参加生产第一线的岗位工作,另一部分将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目前,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中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叠和教学内容断档。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改革,实现中高职教学内容的衔接,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使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和快速发展。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必要性
技能型人才分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般技能型人才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等级以中级为主,主要在一线从事操作性工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具有高级工以上的技能等级,掌握了专门知识,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是“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层次。中高职教育的教育性质、施教原则、模式导向等许多方面是相互联系且完全一致的。中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系统内相互协调,才能发挥职业教育最大的整体功能和提高教学效率。因而,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改革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理念
应用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目前,我省有1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前提是满足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符合国家教育部对中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宜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设置课程。依据企业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内容断档,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
首先,要开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对协作中职学校、相关行业企业、国家示范高职院等单位进行专业调研。对协作中职学校的调研主要对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衔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主要深入了解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关企业的岗位要求和岗位所需相关知识;对国家示范院校的调研,主要针对专业建设、培养计划、课程开设、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
其次,根据专业调研分析企业相关岗位(群)的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整体化职业分析的基本素材是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简称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类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转换配置专业学习领域。
再次,将各专业课程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规律、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排列,形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模块化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时,要明确对口中职学校专业情况,正确处理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突出课程体系的适应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将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构建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口的中职专业情况
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高中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全面系统的规范不够。近年来,在就业市场的压力下,中等职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变动频繁。不同中职与高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相对应的专业,专业能力及培养侧重点不尽相同。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口的中职学校的专业现状是:单考单招班级文化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培养力度较大,语文、数学、外语、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的课时较多,基本能够满足今后高职生的培养要求,但由于侧重于升学考试,减少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相对于单考单招班级,普通班级的操作技能培养相对较好,但由于注重就业,弱化了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职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职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叠现象,主要有:中职的德育课与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重叠;中职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与高职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重复;中职的电子技能实训、家电维修等专业技能课程与高职的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等课程内容重叠。
(二)公共(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之间的关系处理
合理确定公共(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之间的学时比例,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也要考虑中职与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中职升学的关键是中职阶段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防止为升学而片面增加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弱化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来定位,文化基础各课程以每周4学时为宜。
要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增加实训、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在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时,要衔接好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技能课程,针对不同的中职学校对口专业侧重点有所不同,可采用可选模块的形式来确定中职专业技能课。在中职阶段的三年教学中,总学时数控制在3000~3300为宜;在高职阶段的两年教学中,总学时数控制在1900~2100为宜,文化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高职段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高职段总学时的四分之三,其中顶岗实学时不少于一个学期。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通过充分调研及专家论证,在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时,中职三年的课程开设可以适当参考现有中职学校单考单招班级所开设的课程,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加入顶岗实习环节,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适当介入现有高职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基本在中职三年完成,高职两年主要侧重于专业能力课教学。由此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教学特点与实施
在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初中毕业生从入学之初就要强调“职业人”的意识,树立起职业观念,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中职阶段学生宜实行“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高职阶段学生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口的中高职学校相关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联办教研活动,定期举行中高职校联合的专业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研讨教学课程标准,规划教材,交流心得,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特点对既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总之,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习时间长达5年,适合培养技术含量高、专业技能要求高、训练时间长、社会需求量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枫.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调查及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J].职教论坛,2010(25):66-69.
[2]李海宗,王胜男.系统论视野下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4):35-38.
[3]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7-39.
[4]李佩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