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1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项目改造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也加大了建设的力度,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不仅使得数字信号的传送更加的顺畅,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数字化服务,但是针对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原有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一些项目的改造,针对改造项目要采取安全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项目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改造项目设计实践进行深入探究。

1工程实例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调动了大笔的专项资金来支持省市以及各地方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的建设,我国已经有大约300以上的城市都开始进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的建设,某市的电视台也开始重视的进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项目建设,力图打造出属于自身的发射台建设项目。该市在对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该地区发射台所具有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建设的特殊情况,从而合理的利用下发的专项建设资金进行配套设施的采购,同时针对原先所建设的高度在50m的tetanus天馈系统以及其所设置的专门机房屏蔽防雷接地等众多项目进行了改造设计,保障了这些项目设计的安全性,从而为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改造项目的安全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项目规划要求

在对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改造项目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2.1要注重对频率以及功率的规划和设计。该市在对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进行改造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地面数字电视主要依据DS-27频道进行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项目的开展,而应用于进行数字信号发射的装置就是专属的发射机,为了能够满足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改造项目设计的具体需求,所选用的发射机应该采用UHF波段进行数字信号的发射,而发射机的功率要尽可能的控制在1000w左右,这样才能够满足项目规划的具体要求。

2.2为能够保障数字信号可以得到全面覆盖,就需要将发射台站选建在高海波的区域,依据当地的具体地形情况以及居民的居住密集度,可以将发射台建设在海拔在1250m左右的高山之上。在对发射天线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发射天线的高度要严格的依照发射塔所设计的高度来确定,发射天线的高度可以选定为50m,而天线的增益可以控制为13dB,同时,要应用垂直化的方式来对发射天线的高度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所选用的天线类型可以是偶极子面包天线,该偶极子面包天线包含有4层以及4面,依据该天线的规格,来选取馈线的规格,可以选定的馈线规格主要为SDY-50-40。

2.3播出CCTV-1高清节目和CCTV-7标清节目。实现市区及周边城镇的无线覆盖。节目源引接方案CCTV-1高清节目和CCTV-7标清节目通过中星6B卫星接收,经解调后还原出TS流,送至地面数字电视复用系统,复用数据流经过信道编码和OFDM调制,产生广播信道的射频信号。

2.4发射机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管理,采用国标激励器。

2.5供电方式采用双路市电加UPS不间断电源。

3项目建设安全设计与考虑

3.1铁塔天馈安全设计与考虑。该市电视台的发射台最初建设的时候,高度为75m,而建设的时间为1970年,该发射台的配套设备主要有模拟调频广播以及模拟电视发射天线等,而且两者的安装数量较多,已经无法再进行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安装,所以需要再建设一座铁塔,来进行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安装。新塔需要建设在原塔的附近位置,因此,在对新塔进行选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要防止新塔与旧塔之间出现信号相互干扰以及相互影响的情况,设计新、旧塔间距大于60m,新塔高度为50m较为合适。二是考虑新、旧塔是今后主、备天馈的工作关系,不易离机房过远,以避免天馈过长造成的信号损耗。为确保铁塔基础施工质量,地质勘探与基础施工全面引入监理机制,实现全程监理。地质勘探由总局委托当地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地质勘察范围14m14m见方,机械钻探孔5个,深度9.6m。根据勘察报告新铁塔施工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2发射机监控管理系统安全设计与考虑。发射机房距离总台管理中心28km,给技术人员的日常维护、有效管理和实时监测发射机运行状态带来困难。系统整体设计是以数据库为系统软件平台,采用集散控制的方式.完整地实现从传输、信源、发射信号、电力、环境、安保的全方位监控,并具备公网查看监控画面和手机短信采集数据及远程异地开关机控制功能。可靠的监控设备,客观准确实时数据,有效地降低人为因素对安全播出的影响,为今后发射台体制改革,实现“无人值班.有人值守”创造了有利技术条件。

3.3机房通风和供电系统安全设计与考虑。目前该电视台台发射机房共有9套调频发射机,发射功率23kWo5套电视发射机,功率23kW。发射机散热主要靠机器自然排风,然后用空调来控制降温。在发射设备的不断增加情况下,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空调降温效果显著变差,不利于发射机的稳定工作。为此,把所有发射机的出风口通过一个管道连接到室外,考虑风压问题,在管道两端设计了排风扇和新风口,借鉴中央空调抽排结合方式,对机房的通风进行改造,取得较好的降温节能效果。

3.4多路径信源备份系统安全设计与考虑。高山台卫星接收天线受雷击影响较大,单一信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信号源备份的设计上,我们考虑以下几个不同路径:一是在山下播出中心安装卫星接收设备,用光缆与小微波两个不同路径传送到发射机房作为两路信号源;二是通过全省微波网微波信号作为另一路信号源;最后是山上卫星接收。多种形式不同路径传输备份方式确保了信号源的安全。发射机则采用“9+2”备份方式,且发射机内部采用双电源双激励器配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改造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项目规划的具体要求,并且要充分的考虑到改造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各种安全设计因素,结合本文所提出的具体工程实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改造项目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由分析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只要合理的保障项目设计的安全性,严格的依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项目的建设,就能够保障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改造项目设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黎晨,杜柚壁,王芬琴,张黎晖,师来群.定西市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改造工程[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7).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2

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城市建设趋同,缺乏特色。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对室内设计行业准入制度、行业门槛的设定、就业人群的职业教育监管乏力;一些行业协会、学会凝聚力不足;高职毕业生薪资水平较低,报考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数量有所下滑。

二、室内设计行业门槛

目前,室内设计行业门槛较低,鱼龙混杂,一些人因为利益的驱使进入了这个行业,但没有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设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三、室内设计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改革

从业人员的教育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第一,传统师徒式;第二,机构培训式;第三,自学成才式;第四,高职技术技能实践学习式;第五,系统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式。因此,高职高专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只有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转变:第一,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第二,推广培训式继续教育模式;第三,强化技能实操训练;第四,打通一部分学生专升本的上升通道。

四、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

在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可以增设室内设计市场营销类课程,而美术基础课应该分出两大部分:第一,传统意义上的美术训练;第二,设计意义上的美术训练。前者主要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后者主要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既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要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提高职业认同教育。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在软件学习方面,要达到四个要求:第一,通俗一点;第二,实用一点;第三,步骤清晰一点;第四,以赛促学。在材料学习方面,要紧贴当下,不能滞后于市场,学一些市场已经淘汰的材料。在施工工艺学习方面,要情境化、现场化、实操化、规范化。教师可以尝试用“倒叙”的方法教学,即先让学生学市场营销、施工工艺,再学材料、软件,最后学美术基础和设计基础。配套的改革应该有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等。

五、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改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知识体系了如指掌,驾驭重难点轻松自如,实践教学游刃有余。其次,随着单招学生的招收,备课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单招的学生往往在初、高中,有的甚至在小学就体现出对应试教育模式的抵触和不适应。如果到了大专还是按固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再次,教师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实践项目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辅导学生实习、实践要规范化,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最后,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有所提高。辅导员从微观上关心、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从宏观上把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个着眼于行为习惯的养成,由外而内;一个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前行动力,由内而外。

六、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学生本人而言,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真正的内因,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要善于从海量的知识中搜寻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在线学习课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的学习,从个人分散式学习向群体合作式学习转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只有学会创新,才能适应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这就要求学生要同时具备“大学+理想”“大学+情商”“大学+创新”“大学+学识”。没有梦想的人浑浑噩噩,没有精气神,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追求,升起心中的太阳,传播正能量。

七、结语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3

一、微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一)概述:微灌是一种精确控制水量的灌水方法,是一种局部灌溉,即不湿润整个田块,而是把水通过管道(一般是用塑料管)一直送到每棵作物的根部。它的 优点是灌水均匀(灌水均匀度可达90%以上),节约用水(比地面灌溉可省水30~50%),工作压力低,节约能量,设备投资低,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 保持稳定的土壤湿度,提高作物产量,增强耐盐能力,便于自动控制,明显节省劳力等。因此特别适合于在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中使用。但是使用中也特别要注意防止 堵塞和防止盐分的积累。[28]

(二)微灌的种类:

1.滴灌:又称滴水灌溉,是通过出流孔口非常的滴头或滴灌带,把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慢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滴头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150kPa,其出流孔口非常小,而且流速又非常缓慢,所以极易堵塞。

2.微喷灌:又称为微型喷灌或微喷灌溉,是用很小的喷头(微喷头)将水喷洒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上。由于湿润的面积比滴灌大,所以流量可以大一些,喷洒的孔口也可以大一些,出流流速也比滴头大得多,所以堵塞的可能性大大减小的。

3.地表下渗灌:又称为土表下灌溉或土表下滴灌,是通过埋在土壤表面以下的滴头或渗头,或渗流管将水灌到土中。这样可不妨碍耕作与其他农业操作,而且可以减少土表蒸发,但渗头如果堵塞不易被发现,而渗流管由于孔口孔径大小不一极易堵塞。

4.涌灌:又称涌泉灌溉,是通过置于作物根部附近的开口的水管向上涌出的小水流或小涌泉将水灌到土壤表面。它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地区,特别是工作压力很低,出流孔口较大,不易堵塞。

5.雾灌:又称弥雾灌溉,与微喷灌相似,只是工作压力较高(可达200~400kPa),喷出的水滴极细而形成水雾,主要目的在于调节田间空气湿度。

(三)微灌系统的组成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4

关键词: 病害处理旧路改造混凝土路面整修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416.2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 colleg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ue to long vehicle load and temperature load of the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damage occurr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for the next similar old road improvement project accumulate experience.

Keywords: disease treatment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一、工程概况

由于校园建设的需要,对某学院内的道路及其配套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的整治和提升,从而达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的目的。经过对设计院提出的三种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比对,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环境、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等多方因素,最终确定在旧路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这一经济实用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二、旧路现状

2.1 现状描述

教学区内旧路(除学员宿舍区外)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部分路段存在局部或段落性路面破损现象,由此产生了多种病害,如:纵横向及斜向裂缝、板块间错台、板角断裂以及混凝土板破碎、塌陷等严重损坏现象。

其损坏原因大致可归结为四类:1.建设时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道路基础及路面施工质量存在问题;2. 进行破路施工后未能做好道路恢复工作;3.建成后若干年间自然冻融破坏;4. 近年来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期间重型车辆反复碾压破坏等。

生活区内所有道路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且该区内多数路段破损严重,原有路面为现浇混凝土路面以及小混凝土预制块拼装路面两种结构形式,其中现浇混凝土面板出现较大裂缝、错台、板角断裂现象,而拼装路面则出现了板块翘曲、错台和板间松散现象。

2.2 现状评价

院内现有的道路格局是学院经过多次新建和续建形成的。其优点是道路已成系统,错落有致,遍布于院内,延伸到了院内每个角落,非常方便师生出行起居。其缺点是由于一开始没有对整个校园系统地进行规划布局,造成了院内道路新旧不一,材料各异;另外早期修建的部分道路由于被反复碾压,破坏严重,人车混行,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其使用功能和学院整体面貌。

三、旧路改造的原则

根据道路功能划分,按照主路及甬路不同的整修原则进行划分,主路为在对原有混凝土路面整修后再加铺沥青层进行沥青化改造(即“白加黑”),对甬路部分,限于高程原因只进行混凝土路面整修,不进行沥青化改造。

主路:对车行道破损情况较轻的路段,处理方法为对病害部位进行修复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对破损严重或现状无路的路段,则在翻修的基础上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甬路:对破损情况较轻的路段,修复其病害部位;对破损严重或需要新建的路段,则在翻修的基础上新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四、旧路改造的方法

4.1 主路一般路段加铺层结构

在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处理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面层按双层式铺筑,即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此为调坡层,厚度平均为6cm,具体视道路高程而定),具体结构如图1.主路一般路段加铺结构层所示。

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前应作铣刨拉毛处理,清除杂物,除去过高的突出部位。拉毛深度一般为1~2mm,其上口稍宽于下口。施工应符合《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要求。

罩面施工顺序如下:

加铺前先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完毕 ─ 将路面拉毛并清扫至干净无尘土 ─ 满铺玻纤土工格栅 ─ 喷洒粘层油一道 ─ 摊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再喷洒粘层油一道 ─ 铺筑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图1. 主路一般路段加铺层结构

4.2 主路(加铺段)混凝土路面接缝及一般裂缝处理

为了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延长沥青加铺路面的使用寿命,对混凝土板块接、裂缝处理采用以下措施:

在沥青加铺层施工前对原路面的纵横向接缝、裂缝及斜向裂缝全部采用清缝机清缝,清缝后选用改性沥青灌缝胶机械嵌缝,灌缝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满铺玻纤土工格栅。具体结构如图2. 主路车行道接、裂缝灌缝并加铺沥青层结构所示。如混凝土板块裂缝形成交叉裂缝,将混凝土板分为3块或3块以上碎板,则该板块按“碎板”处理,处理方式见“4.5”。

其中玻纤土工格栅技术要求如下:

断裂强度:双向≥50(kN/m);伸长率:≤3%;网眼尺寸:12×12~20×20mm(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耐温性:-100~280℃;搭接宽度:横向搭接8~10cm,纵向搭接5~8cm。

图2. 主路车行道接、裂缝灌缝并加铺沥青层结构 图3. 甬路一般裂缝灌缝处理

4.3 甬路路面一般裂缝处理

对甬路一般裂缝采用在涂刷环氧粘结剂后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修补剂灌注补缝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图3. 甬路一般裂缝灌缝处理所示。如果裂缝过宽(缝宽大于25mm),可采用开凹槽(缝两侧各15cm,深7cm)加耙钉后浇筑快硬混凝土方式修补,即“条带罩面”处理,如图4. 甬路裂缝条带罩面处所示。补缝前均需清除灰尘及碎屑等。

图4. 甬路裂缝条带罩面处理

4.4 板块间接缝的错台处理

主路:错台板块,当高差小于1cm时不予处理,大于1cm时,将错台高出的板块边缘30cm范围按斜坡用磨平机磨平或人工凿平,使之与相邻板块接顺。

甬路:错台板块,当高差小于2cm时(即轻微错台),将错台高出的板块边缘30cm范围按斜坡用磨平机磨平,使之与相邻板块接顺;大于2cm时,视实际情况将塌陷或凸出于周边板块的混凝土板挖除浇筑新板。

4.5 局部碎板、沟槽恢复以及板角断裂情况下的挖旧筑新处理

对于局部出现的板块破碎(交叉裂缝)、板角断裂、沉陷以及脱空等严重板块损坏现象,则需挖除旧板浇筑新板。

板块破碎(交叉裂缝)的损坏特征为板块破裂为3块以上;板角断裂的损坏特征为裂缝垂直通底,并从角隅到断裂两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板边长的一半。一般由行车荷载反复作用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的。

碎板的挖除不得少于一整块板;对板角断裂的板块需切割≥1m后,加钢筋浇筑新板。

挖开旧板后应检查路基稳定情况,若已破坏则采用下挖30cm老基层,填筑粗粒式沥青碎石(ATB-25)的方法处理。

局部路段进行收水支管及收水井改造时,应视破路位置的实际情况对该处板块进行切割更换或整板更换。

主路车行道局部挖旧筑新标准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4.5MPa)+3×10cm粗粒式沥青碎石(ATB-25),结构总厚为60cm。如图5. 主路车行道局部挖换新板并加铺理清层结构所示。

甬路车行道局部挖旧筑新标准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4.5MPa)+3×10cm粗粒式沥青碎石(ATB-25),结构总厚为50cm。如图6. 甬路车行道局部挖换新板结构所示。

图5. 主路车行道局部挖换新板并加铺沥青层结构 图6. 甬路车行道局部挖换新板结构

4.6 其它一些非结构性破坏,如小范围表面起皮、粗骨料外露、剥落、麻面等,由于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对整个路面结构承载力和行车安全基本无影响,罩面加铺前清理干净即可,不予特殊处理。

4.7 车行道翻修新建结构

主路:当路段破损严重范围较大时、设计道路范围内无旧路时,以及由于高程接顺原因需翻修部分路段时,车行道均按新建车行道结构处理,即: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7:13:80)+15cm石灰土(12%)+15cm石灰土(10%),结构总厚为58cm。如图7.主路新建沥青砼车行道结构所示。

甬路:破损严重路段需进行段落性翻修时,其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4.5MPa)+15cm石灰粉煤灰碎石(7:13:80)+15cm石灰土(12%)+15cm石灰土(10%),结构总厚为65cm。如图8.甬路新建车行道结构所示。

图7.主路新建沥青砼车行道结构 图8.甬路新建车行道结构

4.8刚柔路面搭接方法处理不同材料的新旧路面搭接部位

新建沥青路面与原有混凝土路面相接时,应设置至少3m长的过渡段。详见图9.刚柔路面衔接图”。

图9.刚柔路面衔接图

4.9 柔性路面搭接方法处理同质材料新旧路面搭接部位

新建沥青路面与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接时,为保证两种结构平顺过渡,需在道路结构层范围内进行开蹬搭接处理。蹬高同每层结构厚度,宽50cm,新旧结构搭接处铺设土工格栅。详见图10.新旧柔性路面衔接图。

图10. 新旧柔性路面衔接图

五、 旧路改造的效果

在学院内道路整修工程进行期间,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四方紧密配合,圆满完成该项工程的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

六、 结论

由于自身的原因,旧路改造在设计与施工实施的过程出现的问题要比新建道路碰到的问题复杂的多。旧路改造不仅要考虑施工环境、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等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等现实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旧路,降低工程造价。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旧路改造的原则与处理方法,并且完整地给出了对应的设计参数,为今后类似的旧路改造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戴小惠市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浅议[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07期

[2] 陈玉红旧水泥路混凝土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初探, 《科技信息》, 2007年 第23期

[3] 梁海勇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探讨, 《交通标准化》. 2007年第09期

[4] 罗平 徐卓慧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及接缝的处理措施, 《山西建筑》 2007年第02期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5

【关键词】供电企业;配电规划;变电站

1、中低压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城市10kV中低压配电网而言,尽管2010年以前开展的“两网”改造使配电网的结构、设备状态和运行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配网的建设投入一直滞后于主网的发展,而且配电网原有的基础非常薄弱,因而,城市10kV配电网高压电源点容量不足,局部电源点布点也不足,10kV线路依然存在负荷重、设备过时陈旧、网架不合理、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局部范围还相当的严重。在规划中,针对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有关的导则规定,对配电网的网架进行规划,从而确定具体的改造和建设项目。

2、负荷预测

电网规划的目标是编制一个安全可靠,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用电需要的电网网架,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负荷预测。负荷预测的正确性及预见性,对城网规划的影响极大,电压等级的选择、变电所的布点、网架结构等都要根据负荷预测水平来决定。因此,必须重视负荷预测。为了使负荷预测符合城市发展实际,本规划负荷预测以当地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计划为依据,以规划区历年来电量、负荷的原始资料为基础数据,并在供电部门的配合下,广泛的收集有关用电部门的用电需求计划,对市政生活用电的趋向及需求有足够的预测,并总结城市历年的用电发展情况,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最后分析各种预测结果,选定规划期末的总用电量和总负荷。预测中不仅需考虑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而且也应充分考虑电力需求的自身发展规律,预测结果具备合理性和精确性,经多方案的综合参考对比可提高了预测的包容性。

2.1城市总负荷预测。总电量和总负荷的预测属于战略预测,它决定了地区未来对电力的需求量和未来地区电网的供电容量,对地区供电电源点的确定和发电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预测方法中,采用的主要是确定性的预测方法,即把电量和电力负荷预测用一个或一组方程来描述,它与变量之间有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如用电量方面采用了弹性系数法、时间序列法、指数平滑法、参数回归法、分行业时间回归法、分行业的参数回归法以及综合产值单耗法; 最大负荷方面主要是通过分别对最大负荷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进行时间回归法预测,取适当的均值得以预测。

2.2分区负荷预测。在电网负荷预测中,不仅要有总量预测,还要知道负荷分布,目的是使各级电压变电所建在负荷中心。方法主要是,首先,以现有高压站点10kV线路供电范围为依据进行区域划分,得出各区域的负荷地理分布,并根据现状各区域实际负荷分布数据确定总负荷分配比例值;其次,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对重点发展区域、较大的点负荷所在区域合理提高分配比例,同时配合其它比例的相应调整形成各年度负荷分配比例;最后,将各区各年度最大负荷按上述比例分配到各地理分区,形成分年度负荷分布预测结果。

2.3负荷分布预测。对规划区进行更详细的区块划分,采用小区密度指标法,进行各年度规划区负荷分布预测。即在城市区的分区负荷预测中,将规划区的全部用地分小区,对每个小区内的用地情况分为工业、公共设施、居住及其余用用地类型(包括道路、绿地、古迹等用地)四类,根据城区中这前三类负荷的用电量和累加土地面积及各类负荷的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计算出各类用地的负荷密度及用电量密度,进而得出基于各类用地负荷的分区负荷预测结果。

3、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规划

3.1站点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供电范围的划分、线路的供电半径、开关站和配电变压器选址等。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和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不仅要以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用地规划来进行负荷预测和负荷分布预测、划分各个高压变电站供电区域、确定10kV出线的供电范围、开关站的规模和配变容量,同时,还要和城市建设规划相配合,确定10kV线路走廊、开关站和配电变压器的位置。在高负荷密度区建设大容量变电所能节省投资,负荷密集密度越大,效果越明显,而且选用大容量的变压器比选用小容量的变压器能提高投资效益。地理分区负荷预测可以辅助规划工作预测未来规划年需新增的高压电源点的容量,据此对新增和现有的110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进行合理划分,对其未来的供电负荷进行合理的估测,由此明确各变电站10kV馈电线供电半径,并借此评估主网规划对110kV高压站点建设规划的合理性。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架空线、柱上开关、柱上变压器必然越来越被地下电缆、开关站和箱式变压器所取代,因此,供电企业有必要和城建部门积极配合,及早预留电缆沟道以及开关站,并积极争取箱式变压器和电缆分接箱的位置。在进行城规划项目时,对设备的选型时碰到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无法按照规划本身的需要选取材料器件,这对投资和供电质量多少造成了影响。

3.2网架规划。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城市,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规划建设的配电网早已不符合现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满足不了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这迫切需要对电网进行重新规划、投资建设和改造,逐步使城市主要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基本实现自动化。提高城网可靠性的关键是要建设一个灵活可靠的网架。《城市电力规划导则》中要求,我国一般城市地区可靠性指标达到99.96%,即每户的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3.5小时;重要城市中心区可靠性指标达到99.99%,即每户的年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0.876小时,线损、电压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网结构要达到分层分区、主次分明的要求,这样,各级电网应环网架设,开环运行。在城配电网规划中,城市中心区内的电缆主干线采用环网供电,开环运行方式的“二减一”接线。即不同变电站之间的10kV出线经联络开关联接起来,断开运行,这样可在事故及检修时,可灵活合上联络开关,保证对用户持续供电,正常情况下每回馈电线的最高负荷应控制在该电缆安全载流量的50%以下。当不能达到两变电站的10kV线路“二减一”接线时,至少同一变电站的来自不同母线段的10kV线路实现“二减一”接线。在后续的建设改造中,可通过增加10kV馈线,逐步形成“三减一”环网结构,满足负荷增长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3中低压配电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在城市10kV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中,规划小组针对城市各个区县供电公司(供电局)所辖配电网分别进行规划建设,形成城市区、各区域配电网的规划分报告。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6

在国家大力扶持创意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影视艺术迅猛发展。影视短片、影视广告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很多影视作品的成功都得益于对视听语言的合理运用。视听语言课程是解决影视作品中的视听元素组合问题,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视听理论知识进行声画组接叙述作品的课程。影视艺术正是凭借这些生动、复杂的符号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视听语言知识在影视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好视听语言课程能够为学习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其他课程,如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短片创作等打好基础。视听语言课程作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实践

1.教学分析法研究:经典案例拉片解读

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案例观摩与分析,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直观,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视听语言理论知识使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利用国内外经典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把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结合影片进行讲解与分析,从而更加便于学生在图像与文字的刺激下对视听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以一部经典影片为依托,从影片整体的故事段落到具体镜头、轴线的运用方法都可以通过声像逐一分析、解读,还可以对整部影片经典的桥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影片的色彩、光线、画面构图、人物性格等。把理论知识与影片分析结合起来训练,可使学生同步掌握理论知识与影片的视听内容。

2.教学实践训练法研究:拍摄练习与非线性编辑实训

视听语言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把理论学习置于实际运用中。视听语言的运用需要学生把文字剧本转化为镜头语言,把零碎的镜头画面通过打乱、重组形成新的影视语言进行表述,从而使画面叙述更加流畅、自然。因此,在这部分非线性编辑的实训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镜头感觉,把画面构图、视角感觉、色彩对比等知识结合剪辑软件进行讲授。初期,教师可以通过影片素材教授剪辑的技巧和方法,然后提供一系列片段素材让学生进行非线性编辑训练,包括剪辑预告片、新闻采访、叙事抒情等内容,全方位地教授学生如何应对不同的题材,把握不同类型影片的风格,突出要点,取其精髓、去其糟粕。随后,要求学生进行原创拍摄练习(如情景模拟、两人对话、多人对话、越轴等),拍摄之前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构思。教师对学生的前期文字分镜头剧本、演员设定、场景选择以及机位图等进行审核,然后学生进行小组拍摄,对每场拍摄的画面进行记录,拍摄完成后按照文字分镜剧本进行剪辑、录音及后期调色等内容的制作。这样学生在前期素材剪辑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3.教学虚拟项目化研究:项目团队化合作拍摄实践

在前期理论学习、拍摄练习与剪辑实训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较完整地学习了视听语言的知识,但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以及项目组成员之间的配合还需要模拟演练。教师将虚拟项目分配给学生团队进行项目制作。团队设有制片人、编剧、导演、摄像、服装道具师、录音师、后期剪辑等职务,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分配职责任务,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在项目完成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项目的制作流程、分工,增强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在整个教学安排中起到指导、调节、监督的作用,以保障教学进度与项目完成的质量,解决学生在项目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这种虚拟项目教学可行性强,教学效果好,并且可以对其他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4.教学归纳法研究:结合项目进行结案汇报

完成项目创作后,每个项目团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结案汇报。学生团队需要就项目完成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点、拍摄技巧等内容进行PPT汇报。每个项目组展示作品,组长阐述影片创作理念、流程、人员分配,组员阐述各自所承担的任务,总结项目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不足。这种汇报方式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为以后的影视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改革与虚拟项目化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