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1
关键词:文脉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教学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advanc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prominent,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e of the urban perspective becomes especially necessary.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quo of independent setting problem of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eaching course , this paper put forward context design idea as the main line to incorporate both for new teaching system,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more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environment.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elaborates the training focus from the set of valu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way of thinking, the reinforcement of design method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teaching practice i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Keywords:context design;urban design;architectural design;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U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54-02
1 建筑学教育中基于城市视角的观念培养的必要性
1.1现实发展对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是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建筑作为快速发展时期被大量建造的实体,不再只意味着建筑本身。大量“独自跳舞”的建筑在各地不断涌现,建筑与其所在的城乡整体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紧张关系越来越多地被呈现出来,并被公众所关注。基于城市视角来对待建筑本应是建筑学专业所应有的观念,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常常被忽略或被误读。学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势必对相应的专业教育提出要求,因为只有在大学本科的入门教育中重视了这些问题,基于城市视角的建筑观念才能提早养成,从而影响大量的建筑实践。在近年的发展中,一些建筑师和设计机构已经在做出应对,也已经有不少好的案例出现并受到好评,想让这样的少数好案例成为未来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建筑教育上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的发展时期也已经势在必行。
1.2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原因会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向上追溯的话,与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有较大关联的。当前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城市设计课程一般是独立设置的,而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则常常是按照类型逐步深入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题目的分别独立化设置,使学生较难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不能清晰认识到城市视角的观念对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也较难训练学生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分析建筑问题的能力。
2 文脉设计理念的阐释
2.1文脉设计的内涵
“文脉”一词的英文为“context”,原意为上下文,意指事物的前后关系,可引申为与周边各种事物的关系。
文脉设计,是基于文脉的含义建立的一种设计理念,本文主要探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领域的文脉设计。这一理念强调设计应充分重视和考虑设计对象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周边既有环境、未来发展所可能出现的环境等,同时还应充分研究当前时代使用这一环境的人群活动特征,使空间环境与人的活动和需求相契合。
2.2以文脉设计为主线的教学架构调整
文脉设计的内涵与1.1小节中论述的建筑学专业发展中的新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将文脉设计的理念纳入建筑学的教育中,将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作用。
结合传统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文脉设计理念为主线将四年级的城市设计课与建筑设计课进行融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上下衔接。这样的调整将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城市整体环境与单体建筑的关系,并在具体的设计训练中理解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3 新教学架构的培养重点
3.1价值观的树立
任何一种学科的专业教育中,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建筑学教学中也应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理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保障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要性,减弱各种媒体过度商业化的、以经济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基于文脉设计理念的融合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教学架构将使学生在探讨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清楚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同时也更加清晰建筑设计如何真正地为城市添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3.2思维方式的调整
文脉设计的理念注重设计对象与周边一切环境的关系,所以新的教学架构更加强调培养学生从整体而非局部入手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各种环境叠加后将呈现出极度的复杂性,如何分析各种要素并形成设计思路,就需要理性分析的能力。以理性分析为基调,重视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以新的教学架构将注重理性分析与感性创造的结合,重点培养建筑学学生所普遍缺乏的理性分析能力。
3.3设计方法的加强
建筑学低年级教学中的设计题目,一般情况下设计环境较为简单,设计方法的训练也更集中在建筑空间方面。但是,实际的城市片区环境和建筑周边环境都是极其复杂的环境,面对这样的环境和设计条件,就需要新的设计方法来予以应对。新教学架构将注重现场调研、资料分析等方法的学习,同时训练学生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来处理复杂问题、梳理多线索的设计条件。新的设计方法的学习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4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并不仅仅需要好的设计能力,因为建筑设计的工作不是一种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设计也不是为建筑师自己服务的,所以,在教育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可以提早体会到协作的价值和重要性。新的课程题目所面临的城市环境是较为复杂的,规模也相对较大,所以教学要求学生以3-4人团队的形式完成作业,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除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图示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并能清晰展示设计成果,最终使方案能更好地被接受和采纳。新的教学架构将更加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加强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新教学架构的教学方法实践
4.1阶段式教学的思路
在上一节确定的培养重点的指导下,新的教学架构将设计题目设置为一个大的题目,在大题目的统筹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为城市设计阶段,第二个为建筑设计阶段,每个阶段开始时都有为期一周的过渡快题作为进入这一阶段主题的的序言和铺垫。建筑设计阶段的题目是从自己城市设计的成果内选取基地进行深化设计。每个阶段确定不同的设计重点,但要求文脉设计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
4.2各阶段教学的重点
4.2.1城市设计阶段
设计题目基地的选择以城市旧城区或历史街区为主,有较为复杂的历史文化及现实环境,主题为城市更新。
4.2.1.1“城市意象”快题环节的设置。在城市设计阶段开始的第一周设置“城市意象”快题环节,让学生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体验基地及其所在城市,在尽量不带有专业成见的前提下由感性入手感受整体环境,并将这一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图、照片、声音、视频、模型、甚至诗歌等等,完全不按常规套路进行的表达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及想象力。这一个为期一周的小快题训练,使建筑学的学生在第一次面对较大规模基地(城市设计的基地规模一般在10hm2以上,而低年级建筑设计题目的基地一般都在1hm2以内)和较复杂环境时有一个过渡,先直观地去感受和总结特征,避免突然面临强大理性架构时不知所措。
4.2.1.2文脉设计理念下的规划思路确定。城市更新类城市设计题目往往涉及一些历史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正确看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秉承正确的价值观展开设计。在着重考虑文脉延续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规划思路,杜绝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历史文脉和社会环境文脉的设计策略,比如简单化地大规模拆除重建、将原住民完全搬离原居住地的做法等。
4.2.1.3运用系统化设计方法处理复杂问题。较大规模的设计基地和复杂的各种环境,使得学生必须更加逻辑性地分析问题,并且运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对大量问题进行归类,包括产业分析、功能设置、建筑形态组织、交通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等方面,梳理出多条线索,然后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设计的突破点。
4.2.1.4城市更新背景中的空间形态营建。考虑文脉延续的城市更新设计不同于一般的新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的营建需充分研究既有环境的空间形态特征,制定出合理的针对不同类型环境的更新改造策略,从而恰当处理保留、整治与新建的关系,使更新后的空间形态不仅延续原有的肌理特征,而且能够满足新的使用需求。
4.2.1.5通过导则的制定形成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和引导措施。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深刻体会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理解两个设计阶段的紧密关系,教学要求设计制定出相应的导则。一般情况下,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中比较忽视导则的制定,很容易让学生以为城市设计是很难落实的图画。通过导则的制定,使城市设计中各系统的设计策略和空间要求得以规范,以指标、图示和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根据不同的方案特点可明晰刚性指标和弹性指标的不同要求。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从宏观层面确定的城市设计思路是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控制和引导的,并且有实实在在的手段,是可落实的。导则的制定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指标的意义、图示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4.2.2建筑设计阶段
4.2.2.1“××的2030”快题的设置。在城市设计阶段结束后和建筑设计开始前,设置“××的2030”快题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未来可能的生活状况畅想设计基地2030年时的场景。每次教学中,这个环节都是学生想象力得以最大发挥的时候,也是大家最开心的阶段。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动画、视频剪辑、舞台小品、漫画等,再加上音乐的辅助、小组成员参与的演出和配音,故事化的场景生动展现。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未来生活场景的想象,将自己空间化的设计成果与未来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为下个阶段的建筑设计铺垫关于生活的分析,同时加深对文脉延续如何影响生活的理解。
4.2.2.2建筑设计基地的选择。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对规模的要求从城市设计的成果中选取建筑设计的基地。一般要求基地在功能上是具有公共性的,因为公共性建筑和基地的选择更能训练学生处理新时期人的行为与环境文脉关系的能力。
4.2.2.3文脉设计理念下设计概念的形成。每一个建筑设计都会要求对使用人群的活动和需求进行分析,但文脉设计理念下,更加强调对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人的活动和需求特征的分析,并需要对未来环境下人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当的预测。在理性分析这些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阶段的思路,形成设计概念。
4.2.2.4各种要求影响下的任务书自制定。一般教学计划中建筑设计的任务书都是由教师给出,新的教学架构要求学生在综合考虑各种要求的影响下自己制定任务书。首先是细化和深化城市设计中对此基地的要求和相关导则,然后结合设计概念和对人群需求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基地规划和需求的任务书。自己动手制定任务书,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了解建筑策划的内容,理解建筑师可能承担的更多角色。
4.2.2.5新的设计方法的尝试。鼓励将文脉设计的理念和城市设计阶段确定的设计思路在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中予以延续。尝试研究行为活动、空间形态、建筑风貌、街道界面、建筑色彩、建筑材质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背景、当下的周边环境以及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打破原有的常规设计方法,找寻新的设计路径,寻求设计方法上的突破。
4.3辅助的教学手段
4.3.1结合阶段教学配备师资、开设专题讲座。根据新教学架构中设计题目的特殊性,在教学团队中配备等量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教师,且每个教师均参与全程的教学过程,保证不同的设计观念和思路能够全部呈现,并碰撞和交流,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更加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结合阶段教学,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在不同的环节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到不同的专业知识,并且也使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集中得以解决。
4.3.2整体评价教学过程及成果。虽然设计是分为两个阶段,并分别评分,但这一教学架构中的评分不仅仅看单个阶段的过程和成果,而是要对整体的衔接和问题深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打分。这一评价标准的确立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紧密关联性、并且理解文脉设计理念对连续性的要求。
5 结语
基于城市视角的观念培养对建筑学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培养基本的观念和各种能力,并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使学生能掌握设计方法和设计重点是教学体系中应该思考的。从本文的探索来看,文脉设计的理念不失为一个好的统领者,在建筑学本科的高年级,建立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架构,可以使以上的要求在建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中予以贯彻,从而影响未来的城乡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俊宴,高源,雒建利.城市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培养重点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11(8):55-59.
[2]张春阳,孙一民,周剑云,肖毅强.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建筑观念培养——关于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思考[J]. 新建筑,2003(4):65-67.
[3]金广君.建筑教育中城市设计教学的定位[J].华中建筑,2001(2):18-20.
[4]杨俊宴,王兴平. 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2(6):38-44.
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2
关键词:旧城更新;工业废弃地;保护再利用;规划设计
1 工业废弃地概念
工业废弃地指的是废置不用的工业生产用地以及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废弃的钢铁厂、汽车厂、仓库、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均属于此类用地。由于场地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利用率极低,大量的工业构筑物及废弃物遗留在场地中,在棕地的再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客观上的或意想中的环境污染而比其他用地开发过程更为复杂。
2 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类型
2.1 居住用地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大部分旧工业用地已被吸纳到城市中心区。大部分工业用地正朝着社区化发展,如北京工业企业搬迁后将用地转化为居住用地的达到55.75%。
2.2 公共设施用地
为了体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和发展第三产业,许多工业废弃地在转型中引入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和教育科研等公共设施。如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在荒废的工业地段,把厂房用地改造成集商业、居住、休闲娱乐及展览于一体的综合城市新区。
2.3 景观绿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废弃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交通可方便到达的公共开放空间,这些工业用地的拆迁为城市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提供了机遇。如将滨水工业区改造成滨水开放空间、市中心废弃厂区改造成城市主题公园、市中心区的景观公园,这些废弃地改造成的绿地为城市创造新的生活。
2.4 道路广场用地
在工业废弃地改造成其他用地功能的同时,为了满通集散要求,须出让适当规模土地的作为道路广场,建立用地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3 青洲工业区的现状及问题
青洲作为澳门半岛仅剩下的绿洲,场地现状却是一处典型的生态环境恶劣、用地属性混乱、景观破碎的“闲置”地带。近年来澳门政府出台系列关于青洲的整治计划,着力于将昔日的工业区发展为澳门重要的区域性绿化休憩生活区。伴随着区域发展的机遇,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青洲背后的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物建筑、昔日的工业遗址以及青洲山因建造公屋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使青洲一时间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社团也纷纷举办有关认识青洲的活动。
4 青洲工业废弃地保护再利用总体策略
4.1 从场地遗存再利用角度考虑
青洲工业用地改造需要深入挖掘场地的资源发展潜力,利用澳门旧城有机更新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考虑青洲废弃工业地段的长远发展,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餐饮娱乐、商务办公、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并合理配置产业比例,实现多元紧凑的功能形态。
4.2 构建区域生态绿地系统
青洲棕地改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系统如果要更好地跟周边未开发地段实现过渡,青洲片区的自然系统则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和恢复。当青洲山、鸭涌河及内港的生态恢复后,将这些“绿色中心”和场地内绿色的、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相联系起来,通过连接步道延续景观群,并把周边区域连接起来。
4.3 城市工业废弃地意象要素
工业废弃地具有其特殊性,它属于城市组成部分,但由于工业生产的功能需求,其地段肌理不同于城市其他地区。本章主要参照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种构成要素:道路、边界线、区域、节点、标志物,从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人文等价值承载体的特征出发,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归纳出与之相应的设计策略。
4.3.1 注重多元的公共空间
多元的公共空间是指空间尽可能同时满足场地多种活动需求,特别是不同时间段的活动需要,这在工业旧址城市公共空间重构中显得尤为重要。混合功能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能减少机动车流量,缩短人们出行的交通距离、节约时间,并使得新开发地区与周边城市肌理相结合,功能混合使用是高效利用高密度旧城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形式。
4.3.2 便捷通畅的基础设施
(1)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是围绕公共交通枢纽建设高密度混合住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土地使用结构,以形成更为紧凑的区域空间形态。
(2)发展非机动车交通网络,创造安全、便捷的内部环境
新城市主义提出的TND模式(Traditional-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邻里区开发模式)主要是要重塑城市传统邻里空间,强调传统街坊的重要性,打破现代城市体系中简单的功能分化。旧城中的工业区由于其特殊性,其更新改造更需建立起邻里和社区空间,将商业、居住、办公、绿地空间组织在一个合理舒适的步行环境。
4.3.3 区域边界的保护
(1)生态的渗透性
营造城市边缘区整体形象,首要要建立和谐的边缘区景观生态系统空间,将绿化、水体等生态要素与其他城市要素结合,可以创造更多的绿化形式,而对区域边界生态性保护主要分为对现有边缘区内的“绿块”进行合理布局和构筑新的绿地,与周边区域达到连接效果,形成边缘区整体景观特色。
(2)功能的整体性
而只有边界构筑物多元化,才能创造出完善区域功能设施,边缘区的商业、办公、居住区、工业园区等向集约、紧凑的建筑布局发展,并与公共绿地、滨水区等低密度空间结合,能体现城市边缘区活力,形成城市特色,促区域整体发展。
4.3.4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
旧建筑根据新功能要求对内部较大空间的建筑进行水平或垂直分割。垂直分层适合内部空间较高大的旧工业建筑,这种分层要保证新增部分不会对原建筑造成损害;外部空间改建方法要求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的设计,包括垂直与水平扩建两部分,此种扩建方式应做好加建部分与旧建筑内外形态的过度与联系。
4.3.5 城市棕地景观治理
(1)植被修复与土壤处理
在工业污染严重或贫瘠的土地里,通过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善土壤营养状况,让植被自然恢复。目前在棕地土壤修复方面常见的做法是换土法,即对到被污染的表土就地铲除并在上面覆土,土壤更换是比较直接的方法,但这种换土的方法需要较大的土方量,成本相对较高,只适合表层土壤的污染治理。
(2)水体净化
棕地中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积聚在污染场所的地表水和随有毒大气通过空气进入水体等,利用生态技术原理能有效处理废水与再利用水资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废弃地改造主要对原有旧城的空间结构、经济、传统文化、人口及土地结构方面产生影响;旧城则主要对工业废弃地发展空间、规模等物质方面提供基础条件。对于纯粹的追求表面符号的废弃地设计,这种独立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片面的旧工业用地改造效果多数是失败的,往往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参考文献
[1] 苏飞,张平宇. 欧美国家城市工业废弃地治理及其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 2007(4):71-73.
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3
关键词 轨道交通综合开发 站城综合体 设计方法
1 理念先行
TOD理念: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倡导者之一的彼得・卡尔索普所提出了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理论,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开发,倡导以公交站点为核心,将居住、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和公共空间等组织在一个范围不超过400~800m(5~10min步行路程)的步行环境中。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步行友好、公交出行。TOD模式的意义在于整合公共交通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达到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图1)。
SID理念:Station-Integrated-Development,简称SID,即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是在TOD理念引导下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的直接体现。它通常指在考虑站点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站点与上盖建筑及周边建筑、物业一体化建设、整体规划及统筹发展,将不同类别的空间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功能互利以及土地的集约利用。
站城一体化:是在日本公共交通指向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开发理念。所谓“站城一体化开发”是将作为交通节点的车站空间与城市开发建设合为一体的开发形式,通过车站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其规划要点为“构建城市核心”、“步行环游性”、“城市功能聚集”、“打造城市形象”以及“生态节能”。
关于“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的设计理念众多,各个理念虽然有阐述上的差异,但究其基本目标是趋于一致的,即引导土地高密度开发,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综合利用轨道交通资源转化为多业态功能的互利,整合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轨道与建筑的无缝接驳使人回归到安全便捷、无障碍、人性化的步行体系。
2 案例分析
2.1 日本汐留站
作为当时东京都中心规模最大的再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达160万m2,是一座兼具办公、商业、文化、居住等功能的复合型城区。该街区是各种地上、地下立体交通设施的连接点,是通过JR线、3条地铁线及东京临海线的交通枢纽站。汐留站在城市构造上的特征主要以步行动线与机动车流线分离为目的,连接地铁、地下通道、地表、人行天桥等的多层步行者网络,通过大规模用地的一体化开发,不仅紧密地连接各个街区,还提供了建设地下、地上、天桥多层通行网络的可能性。通过编织各种步行者空间,增加地区内的人流量,形成街区热闹的气氛(图2)。
2.2 香港沙田站
香港新城市广场建立初期,由于处于近郊,招商比较困难,经由一体化设计的沙田站启用后客流量激增,一度成为世界日客流量最高的购物区域。沙田站的交通引导通过地铁专门出口进行人群分流,其上盖物业连城广场可透过横跨大埔公路沙田段(9号干线)的大型行人天桥连接邻近的新城市广场及沙田大会堂等地。各物业采用廊道延长步行交通系统,大平台实现人流在车站与商场、巴士站、出租车站之间的转换(图3)。
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在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已先行一步,其中有些城市75%的居民居住在距轨道站点500m的范围内,改善了居民的出行结构,优化了城市交通体系,其成功的案例极具学习与借鉴价值。
3 工程实践
3.1 项目概况
温州市域铁路S1线惠民站地块项目用地位于温州未来中心城区,市域铁路(轻轨)S1线和城市绿轴的交汇处,用地面积6ha。S1线全长77km,连接温州沿海铁路南站、温州站、永强机场和半岛,是构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道。根据上位规划,本站为地面高架类型的标准单一车站,穿过基地中的金温铁路(将拆除)、市域铁路S1线及惠民站、河流与城市绿化带,将基地在不同空间层面上割裂成若干不等的部分。用地内设有公交站场和P+R换乘,用地周边已有部分大中型商圈(图4)。
3.2 问题与关键点
(1)基地内的S1线惠民站以及规划公交站场能够起到人群的“集散效应”。交通导向的原则是希望人流快速转移、缩短滞留时间、减少拥堵,而商业导向则希望人流增加滞留时间、延长通行距离。如何对站点的人流进行疏导,引入商业设施,在短期内增加商业机会从而提升区域人气?
(2)项目开发强度较高(容积率4.0),功能业态多元(除站点外包含酒店、公寓、办公、住宅、商业等),如何定义消费人群、确立项目定位,将不同类别的功能空间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功能互利以及土地的集约利用,从而实现项目资金的良性循环?
(3)由于城市更新进度的未知性,如何利用项目的分期开发缓解用地内金温铁路的现状与拆迁?如何在设计中结合温州气候、文化、地域特征,整合城市空间,“缝合”人工与自然对场地的空间割裂?
3.3 设计策略
3.3.1 慢行接驳
作为站城一体化的开发设计,首要解决的是公共交通与建筑之间的慢行接驳,即转化为便捷的步行体系(图5)。
快速人流:即乘车人流直接在轨道与其他交通之间穿梭,没有停留。因此,设计最便捷的通道接驳进入首层站点大厅,通行的路径与空间节点尺度需要控制放大,确保安全性,并且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换乘。另外,结合轻轨站台高度与商业层高(S1线惠民站轨顶高度9.15m,站台高度10.5m),将出站人流引导至三层商业平台,平层无障碍进出,释放其最大的流动能量,激活顶层商业。
慢速人流:即不需要或不及时换乘的人群,为其提供多种路径的可能性,既可以通往综合体内的不同业态空间购物、休闲,也可以直通公交站场及城市街道。
对于居住和工作在地块内的人群可通过最便捷的路径――公寓首层大堂或三层空中大堂完成入户;地块内的公交站场集散的人流经由连桥接入商业步行体系;对于P+R换乘的流线,由地下车库停车以后通过直梯接入轻轨站厅;出租车设有3个专停区,接驳首层轻轨站厅;自行车与私家车分别设有集中与分散的停车场,方便灵活。
这样由空间引导的非强制性动线既安全、便捷,又将不同层面的人流引入商街,增加了商业的消费机会,也为地块人员的通勤提供了便利。
3.3.2 24小时活力城
轻轨站引入大量交通人流,为区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如人群复杂、轨道交通运行产生振动、噪声等不利影响,因此确定项目的针对人群及消费定位极为重要。
调研现状周边已有部分大、中型商圈,出于弥补区域范围内商业类型的需要,分析项目自身6万m2的商业规模特征,将项目消费人群定位于自身地块及区域500m服务半径范围内的人群,形成一个适合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的24h全天候活力空间。功能业态增加生活、体验式消费的比例,将购物、餐饮、娱乐的比例控制到1:1:1,化解“网络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
综合温州客户市场的人群需求特征、置业动机以及消费水平等因素,将住宅和公寓定位在80m2以下,以两居室为主力户型,单元灵活机动、便于租售和资金的良性循环(图6)。
3.3.3 激活空间
激活空间即是对场地内部各层“路径(Path)”与“节点(Node)”的合理组织,根据消费者的购物心理与逛街习惯,形成联系、立体、流畅的联通。
首先,建立清晰明确的站厅衔接“节点”,利用挑空的公共空间,建立站厅导向的明确性。站厅与城市的接驳处通过建筑局部的退让形成入口广场,既满足大量乘车人流集散的功能性需求,又形成商业入口,聚集人气。
其次,由于站厅将综合体分隔成南北两个区域,两者的连接“路径”与各自的空间“节点”组织成为设计重点。设计中对用地尺度差异的分析,结合商铺理想进深(10~20m)与商街尺度(4~6m)收放的研究,在南侧围绕中庭空间、北侧围绕多界面的广场组织商业,利用立体空间的呼应和视觉联系增加了空间的识别性与趣味性。两者之间通过首层商街和二层站厅的夹层空间连接,在场地内部形成连续、无尽端、立体化的环形商业流线(图7)。
3.3.4 地域特征
结合温州当地多雨、湿热的气候特征,在场地内部创造利于自然通风的半室外灰空间。为缓解人们在单一类型空间环境中的心理疲劳感,将广场、中庭、外廊、连桥、阶梯退台、屋顶花园、室外平台等多种类型空间进行起承转合的串联,既有小尺度的传统街巷空间也有开放性的中庭与广场,营造丰富的生活与购物体验。由场地内部多样的布局空间转向外部城市空间时,策略转化为完整、连续、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界面,打造地标,提升人气(图8)。
3.3.5 场地缝合
车站与城市连接空间的营造,利用一体化设计的连桥连接河道两侧的功能,利用空中花园、立体绿化等措施缝合被割裂的城市空间。设计中综合考虑金温铁路的拆迁时间因素、S1线站厅及办公、居住、商业设施的开发时序与资金的良性循环,规划的平面布局既可以同步开发也可以分期实施,分区分步地实现站、城的一体化(图9~11)。
4 问题与反思
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4
摘要:
我国既有公共建筑存量巨大,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大多面临着改造再利用的迫切需求,而寒地既有公共建筑由于受到气候、技术的影响,出现了大量不恰当的改造现象。基于此,文章从历史文化与建筑、气候与建筑层面解析了寒地既有公共建筑的特质,并结合哈尔滨的建筑改造情况,从区域划分控制建筑风格、街区形态限定建筑体量、地域特色制约建筑表达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建筑形态改造设计策略,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推进寒地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
关键词:
寒地既有公共建筑;建筑改造;形态改造设计;哈尔滨
0引言
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600亿平方米,并且以每年超过20亿平方米的速度持续增加,其中公共建筑面积占比为21%,存量巨大①。调查显示,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既有建筑开始被反复改造利用,但大量的案例表明这些改造的脉络并不清晰,改造活动也多是流于形式或仅仅作为临时的应对措施,既有建筑改造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同时,由于改造观念陈旧,在改造的过程中设计师和业主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再造与经济性目标,出现大量的“个别决策”,使设计丧失了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导致城市局部形态混乱、街区空间形态被破坏,而大量造型夸张、体态不合时宜的建筑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建筑和城市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在这一背景下,对既有建筑的改造进行适度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适度的控制和引导可以促使建筑与城市形态紧密结合,通过城市街区层面的尺度控制可以确保改造后的建筑具有良好的形态,最终以适当的方式展示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1城市设计与公共建筑形态控制的关系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发展具有紧密的同构性。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提出了“城市建筑”的概念,他认为“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造物,是一个庞大复杂历时增长的工程,城市建筑作为城市整体中的局部片段,其特征与城市本身一样。因此,建筑是城市发展过程、状况的存在证据。”建筑改造应充分考虑到历史、环境在空间、形式、文化和风格上的紧密联系[1]。我国正处于快速建设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风格怪异、形态尺度夸张与城市空间毫无联系的公共建筑,部分原因在于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的种种抽象数据不能切实指导建筑项目的具体实现方式。因此,城市设计作为控制城市形象和城市空间的学科,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建筑形态的限定做进一步补充。此外,城市设计又有别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对建筑改造的关注突破了常规改造设计对建筑自身研究的局限,以城市发展和城市现状需求为出发点,控制和研究建筑改造的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通过对发达国家城市设计中关于建筑形态控制的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设计对建筑形态的控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表1),且主要集中在建筑高度、建筑色彩、立面材质和建筑体量这四个方面。因此,笔者将城市设计对公共建筑改造的形态控制内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1.1宏观控制—城市区域划分限定建筑改造风格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不同风格的建筑组成了街道、区域和城市。建筑理论家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一书中提出了人、环境、建筑与场所的关系,他指出建筑与环境共同组成了场所,建筑的形象与其周围的空间和行为产生了“场所精神”(GeniusLoci),这种精神所包含的文化、空间和社会认同又催生出了城市不同的风貌特征与独特魅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城市的文化传承和鲜明特色。但是城市作为大尺度的宏观概念,受时间推移、历史沿革和规划建设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建筑风格会存在显著的差异,而通过城市设计层面对城市区域建筑风格的细化界定和研究,能够更为切实有效地保证建筑改造风格的明晰。
1.2中观引导—街区形态限定建筑改造体量尺度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都关注城市在三维尺度的形态,连续的建筑界面与空间共同组成了街区,因此建筑的直接感受与城市街区空间环境的体验具有整体的连续性。1981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通过的《华沙宣言》指出“规划、建筑和设计不应把城市作为组成要素,而是将这些要素作为城市的组成内容,以城市为出发点共同创造一个整合的协调环境。”这就意味着建筑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和形成城市肌理的重点环节。因此,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应充分考虑街区尺度关系,以街区形态为设计限定条件[2]。通过对街区形态要素的解析来探索改造的可能性,运用从街区环境中提炼出的限定条件实现对建筑改造体量的限定,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街区尺度对历史肌理的沿袭。
1.3微观协调—地域特色限制建筑表达
对既有公共建筑改造而言,界面处理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建筑改造中的显性要素进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而城市沿革与气候特征也会对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地域特色中的气候特征也成为建筑改造中的重要内容。英国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提出了寒冷气候下建筑设计的“形式与构造”理论[3],并提出了针对寒冷气候的建筑设计要点,他的理论充分肯定了气候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建筑立面设计所展现出来的肌理视觉也需要满足人们对建筑审美、功能的多种诉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形态角度出发,研究寒地气候对城市建筑布局与立面形态产生的多重影响,并通过深入的筛选,提出建筑单体细部控制的要点,包括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细部装饰及建筑布局优化,以实现建筑与气候、建筑与场地的综合协调[4],通过群组布局、场地规划设计和建筑色彩与材质的控制,保证既有建筑在改造中功能与形态的一致,实现对气候的有效回应和对建筑地域特色的完整表达。
2城市设计角度下的建筑风格分区控制
城市是不断生长和发展的有机体,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可以说城市历史是塑造城市建筑的根本,建筑风格就是城市发展的客观物质印证。因此,设计师在改造既有建筑前,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城市建筑风格区域特征,通过对城市发展历史的再次认知和发掘,寻求更为合理的改造依据,保证既有建筑改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1城市尺度下的建筑风貌片区划分
城市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后,每个片区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风貌,因此既有建筑在形态改造设计中所遵循和参照的现状条件也会各不相同。不同区域内的建筑发展现状和重点建筑成为确定建筑改造风格的重要依据。笔者通过对哈尔滨城市片区建筑风貌的调查和分类,从宏观的城市设计角度将城市划分为24个建筑风貌片区(图1)。
2.2风貌片区内建筑改造分级控制
城市分区内的各片区的规模尺度远大于建筑的影响范围,本文通过对城市片区重要因子的提取和分类,将既有建筑改造的控制引导分为核心区控制引导和协调区控制引导两类。以道里、道外老城区为例,这些区域都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区域内的建筑类型多样复杂,包含新艺术运动建筑、俄式建筑、折中主义建筑和中式传统建筑。道里老城区的核心区主要有两个,分别是中央大街和索菲亚教堂,该区域内的折中主义建筑与俄式建筑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城市深厚的历史积淀(图2)。道外老城区的核心区的建筑风格以中华巴洛克风格为主,特色十分鲜明(图3)。而城市新区的建筑有着与老城区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例如,哈西新城区是哈尔滨都市化发展的“中兴”战略示范区,其建筑风格以时尚简约的现代风格为主,核心区包括以哈西客运站为主导的现代商务区、现代枢纽区(图4);哈尔滨开发区则被定位为科技创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其核心区的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图5)。综上可知,街区内核心区建筑风格的不同也导致了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在风格协调方向上的差异,设计手法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在核心区,改造建筑的风格应与规划分区内已有的重点建筑的风格相协调,通过风格的呼应和设计手法的现代化转译实现城市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的统一。划分核心区的目的在于强调对区域内既存建筑风格的认知,而不是常规设计中对城市总体风格的概括。协调区内的建筑改造则提倡建筑的新旧对比和呼应,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创造运用来塑造丰富的形体尺度,进而解决街区形态单一和功能不足的问题,为街区添加新的活力点。
2.3建筑改造与片区风貌控制的关系
建筑本体个性的突出在不同区域内的效应是不同的。例如,莫斯科Pushkin-sky电影院位于拥有大量历史建筑的街区中,属于规划区中的核心区,设计师选择用强烈的反差对比来塑造建筑,就建筑本身而言其吸引力和视觉感受得到了显著强化,但这也导致建筑设计的内在逻辑与城市发展的关联微弱,形态的戏剧性变化使建筑孤立于街区和环境之外,原有的城市空间变得破碎和片段化(图6);而同样处在历史街区中的哈尔滨大世界商城的建筑改造则更为协调,改造设计注重对建筑原有风格的保留和街区现状的呼应,在局部的扩建上采取了退让和消隐的方式,在玻璃的分隔处理上向建筑原有的立面尺度和比例寻求关联与协调(图7),因此在核心区内的建筑改造设计上,选择协调与尊重更为重要。反之,若两个方案都位于协调区中,建筑的职能更多的是彰显城市活力,则莫斯科Pushkinsky电影院的改造方案更具有激发效应,其空间的转折变化使得城市街区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而哈尔滨大世界商城的改造方案则较为平淡,其在感知上虽然具有吸引力,但是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因冷静的处理手法变得薄弱,因此在协调区内改造设计的突破与变化更为重要。
3街区形态限定建筑体量
与建筑设计相比,城市尺度过于宏观巨大,通过建立统一标准限定建筑体量是不切实际的,应以街区为限定单元对建筑体量进行分区控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区会产生不同的形态,而街区作为建筑的环境基础,具有特殊的现状和需求。因此,对重点街区的进一步解析是建筑改造中观层面的重要内容。在街区层面对建筑改造体量的限定主要包括建筑体积、建筑高度和沿街界面三个方面。
3.1建筑体积的消解与弱化
以南岗老城区为例,区域内有六个重要街区,分别是街—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铁路局历史文化街区、花园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文庙—极乐寺历史文化街区及马家沟河滨水廊道。这些街区内有大量历史保护建筑,因此在建筑体积控制方面,改造后的建筑体量应不超过原建筑体量的2倍,建筑整体应沿水平方向发展,在构件和立面的处理上以横向为主,同时建议对改造建筑进行小体量处理,通过错落、分隔、材质对比和退台搭接等方式消解建筑体量,改造后的形体关系也不应影响到周边重要建筑的可视性和标志性。
3.2建筑高度的分级与退让
在建筑高度控制方面,根据层数的划分将建筑高度分为四个层级,即0~12m、12~24m、24~50m、50~100m,在核心区域和历史文化区域内,既有建筑改造后的高度应尽量控制在24m以下,以保证原街区尺度;在街—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内,由省博物馆、国际饭店组成的历史建筑群在高度上会对周边建筑产生强制性限制,街道两侧分布的大量保护建筑形成了城市紫线,在这一范围内不应出现大体量建筑,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m以下,并满足《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此外,改造建筑应充分考虑对重点建筑的退让和衬托,避免建筑单体对街区环境和重点建筑的展示产生干扰。协调区内的建筑改造后的高度可以适度放宽到50m以下,如此既能满足新的实用功能需求,提高场地利用率,又能丰富原有街区的沿街变化和城市天际线。老城区边缘协调区的建筑改造后的高度可以放宽至100m,在满足城市发展对建筑规模和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建筑形象彰显城区活力,提升区域的吸引力。
3.3沿街界面的丰富与协调
在沿街界面控制方面,既有建筑改造不仅是对既有建筑功能的完善,还是对街区界面形态的重新塑造,通过既有建筑的改造使建筑界面产生变化,运用局部处理打破原有规划的单一刻板,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加建、扩建等方式丰富街区界面,提高建筑的利用率和功能性。首先,建筑改造需对建筑沿街轮廓和尺度进行调整,建筑退让也要与周围建筑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建筑的沿街转角处理上,应考虑到视线感官的通透性和建筑的包容性,多种形式的处理不仅改变了转角区域空间,也使改造建筑变得各具特色(图8)。其次,建筑改造在保证维持原有院落格局和肌理的前提下,也应为城市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如结合雨棚门斗形成建筑室内外衔接的灰空间(图9)。最后,建筑改造应进行局部的变化和适当的退让,以开放空间结合景观植入的方式改善人们的视觉感受,进而提升街区吸引力。
4建筑地域性表达与环境协调
气候和城市的发展共同催生了城市的建筑风貌,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的布局与空间形态则更多体现了建筑的寒地特征。把控建筑布局与形态,即将建筑与气候、建筑与场地进行综合协调,通过群组布局、场地规划设计和建筑色彩与材质的控制,保证既有建筑在改造中功能与形态的一致,同时降低寒地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建筑地域性和环境协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整体御寒布局优化、局部空间过渡处理和界面细部设计。
4.1建筑整体御寒布局优化
建筑整体御寒布局优化主要是指通过对建筑群组的处理,降低冷风侵袭并争取良好的采光。哈尔滨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日照方向偏南,因此在改造既有建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建、扩建的方式实现建筑群沿迎风面高度最高,形成有效的挡风屏障(图10-a),同时使建筑群呈现U形或V形,封闭或半封闭的围合关系,并保证开口方向为南向,以争取更多的日照采光,改善建筑群内部的物理环境(图10-b)。场地设计同样遵循冬季防风、夏季荫蔽的原则,对于既有建筑场地有限的现状,可采取立体化设计策略,通过高低错落的场地高差,结合建筑遮挡增大风影区面积(图10-c),或是利用场地高差,通过自然现状遮挡寒冷空气(图10-d)。耐寒布局既可降低冬季冷风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又可改善场地内的物理环境,从而提高场地在冬季的使用舒适性和利用率。
4.2建筑局部空间过渡处理
建筑改造应控制建筑的体形系数,并从入口、庭院和屋面等方面着手,对建筑室内外结合空间进行抗寒设计。首先,建筑的入口空间门斗和雨棚在设计时应考虑与建筑整体的关联,通过建筑变化形成空间引导,突破现有单一、粗糙的设计手法。而出挑空间作为室内外的过渡区域,可通过对风雨的有效遮挡实现体验的舒适性。其次,建筑改造还需充分利用庭院优势。庭院主要有中庭和边庭两种形式,中庭是四周被建筑包围的空间,是区别于建筑功能空间的静态可达空间,在寒地建筑内设置中庭可以解决大进深建筑的采光问题,同时提供良好的景观效果和抵御寒风的活动场地。边庭则是在建筑边缘区域设置的半围合空间,边庭将一个界面解放,使空间产生动态的溢出效果,建筑内部与室外空间在视觉上建立起极强联系,建筑与城市街区有了更多的联系,且边庭在形式上也更多元,包括完全开敞、半开敞和角部开敞等形式。庭院的设置使建筑空间的局部可控,进而形成更为适宜的微气候,保证了使用者的体验和需求。最后,屋面设计在注重提高对冰雪的承载能力和保温性能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其采光、避风的显著优势。例如,在冬季,开放的屋顶平台结合适当的建筑封闭和遮挡处理后,将会成为建筑使用者重要的活动场所,建筑不同界面的有效过渡处理将寒冷地区人与环境的紧密接触变得简单可行。
4.3建筑界面细部设计
建筑界面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对简单建筑立面尺度和比例的重构优化,结合对哈尔滨建筑风格的解析和提炼进行的,具体设计内容包括水平和垂直维度的比例划分、门窗洞口的细化装饰、建筑色彩与材质的表达。
4.3.1水平和垂直维度的比例划分
哈尔滨建筑风格多元并存、丰富细腻,尤其注重对建筑比例尺度的推敲,因此应在充分分析街区和周边建筑的基础上对改造建筑进行设计。水平方向应运用多层次线角或是简洁的现代构件将墙面进行分段划分,以消解建筑体量感;垂直方向可利用粗柱(壁柱)或是竖向建筑构件和局部凹凸强化建筑稳定感,打破原有建筑呆板的轮廓形象(图11)。
4.3.2门窗洞口的细化装饰
寒地建筑门窗洞口形状多变,因此在建筑改造设计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门窗组合,形成变化和韵律,提升建筑吸引力。例如,通过增加门窗洞口周围的装饰,提升门窗的形式美,以有效降低墙面的封闭感。此外,哈尔滨城市建筑顶部精细的山花装饰也是既有建筑改造的重要设计参照,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强化建筑顶部,以形成沉稳、厚重的视觉体验。
4.3.3建筑色彩与材质表达
通过对哈尔滨建筑风格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其城市建筑的色彩以厚重的砖石本色为主色调,并运用红褐色作为点缀。以南岗老城区为例,其核心区域内的建筑色彩应呼应传统建筑色彩,以米黄色和白色为主,在窗套、装饰和屋顶以红色和褐色为点缀;在材料选择上应采用具有厚重感的砖石,表现出寒地建筑的坚实。城市协调区的建筑色彩则更加注重对建筑功能的表达和统一。例如,以商业功能为主的改造建筑在色彩上会采用相对多的暖色,红色、黄色和褐色会大量出现;以办公功能为主的改造建筑在色彩上会采用较多的砖石色、白色和浅黄色,并结合小部分的色彩点缀,在色彩组合上会更加沉稳。此外,协调区也在数量和分布方面解除了对现代风格建筑的限制。协调区建筑在材质的限定上相对放宽,石材、玻璃和金属都可以表现出建筑的简洁与韵律。
5结语
本文以城市设计为基础,通过对寒地城市的发展沿革、文化与气候多个层面的系统分析,提出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设计策略,即通过城市区域形态塑造对建筑改造风格的限定来确定改造建筑的风格,保证城市界面的协调;通过城市街区形态对建筑改造体量优化的要求,对改造建筑的高度、体量和沿街界面进行设计,保证街区形态的适度;通过建筑单体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控制,对建筑的御寒布局调整、局部空间过渡处理和建筑界面细部设计进行控制引导。希望通过这些手段,对寒地既有公共建筑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设计。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参考文献:
[1]梅洪元,张向宁.回归当代中国地域建筑创作的本源[J].建筑学报,2010(11):106-109.
[2]孙澄,韩昀松,姜洪国.数字语境下建筑与环境互动设计探究[J].新建筑,2013(4):32-35.
[3]杨柳.建筑气候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