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1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行业,受众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各类生活活动的同时收听广播节目,这种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传播媒介曾经是一个时期的新宠。然而传播技术总是要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随着更具优势的传播手段的出现,广播电视自身所独具有的先天不足便清晰地凸显出来。
广播节目只能传递音频信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比起声画并茂的电视来显得单一和单调,但节目的成本相对较低、制作的周期相对较短、传播的时效相对更强。在受众接收方式上,广播节目的便捷是电视无法比拟的,但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又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威胁和挑战。技术还在进步,广播电视还要面临和承受更多新媒体的竞争和压力。因此,要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提高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是关键。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创新工作的前提
广播电视在党的新闻事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严把稿件的质量关,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使稿件能够正确的发挥其舆论导向的作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需具备政治素养,通过对新闻材料的分析,剔除与主流思想相左的内容,将能够反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人民群众真实需求的稿件宣传出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证和思想支持,只有建立在民生基础上的播报理念,才能扩大其信息源,满足受众的兴趣与要求。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浏览庞大的信息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对新闻信息进行分类、交工和处理,并且保证新闻素材选择的合理性,编辑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根据自身的r值判断将自身意图融入新闻中,掌握新闻的价值导向,确保新闻的质量。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努力,集思广益。新闻编辑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需要对各类新闻报道进行组织,创办和运行各类新闻编辑。
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也要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满足受众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视听兴趣、欣赏水平也发生变化,人们不仅有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还逐步加大了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大量信息的需求。因此,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不仅要在衣食住行上做文章,更重要的还是要贴近受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为受众提供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三、立足新颖,把握好新闻编排的创新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的形式是以声音进行传播的,其短处在于只有声音,没有画面,因此需要取长补短。要对稿件语言进行润饰,巧妙地将每条新闻衔接起来,这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面对的典型问题,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首先,要把握好新闻内容与节目设计的和谐一致。在节目设计时,要三思而行,与前几期的安排进行参考,并对后两期的内容进行设计,避免出现新闻头条重复及雷同的现象。其次,稿件长度设置上要均衡,长、中、短相互结合,不宜过长,以中、短为主。再次,文字多样化。整个节目编排过程中,除评论、消息之外,其他类型的新闻播报可以安排新闻故事、多媒体通讯等相互组合,这样新闻显得有深度、有分量、有特色。最后,把握好节奏变化。稿件在播报时需要采用长短搭配、内容更迭、题材穿插、空间转换等多种手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要把握好整档节目的节奏变化,进行合理的搭配方式。此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突出广播特点的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二是体现本台新闻节目的个性化特点。三是办出自己的节目特色。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设置类型比较多,每一个时段都有不同的节目方针和内容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除了要根据本台宣传报道设计的要求去筛选新闻稿件外,还要追踪社会热点,了解民生动态,把握住群众的思想脉搏,重视服务,贴近生活,突出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各档节目的特色,增强新闻的宣传效果,体现出广播电视新闻的魅力。
一手的新闻资料并不能够完全获得观众的青睐,这时新闻材料对于新闻节目而言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新闻材料的内容主要针对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等重要新闻进行设置,当然不是所有的会议及领导活动都具备首选的价值,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材料进行筛选。并且要将材料内容的报道面拓宽,提高新闻的质量。新闻材料必须要做到事实新鲜、主题重要,才能引人入胜。然而对新闻材料的选择不应过分强调中心工作,应重视中心工作以外的内容,要突出具体化的个性特点、重视具体工作业务、注重报道内容的广泛性及循序善诱的作用。此外,由于广播电视是通过声音来对信息进行传递的,因此对于读书看报而言,其感受不到广播电视特有的立体感和现场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对这一优势充分地利用,尽量采用录音报道,简讯、短通讯等形式,以最具有代表性的现场解说、录音、影像来传递信息,对新闻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通过录音等手段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使新闻更具有立体感、现场感和形象感。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特点与技术
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广播电视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自身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履行自身义务。尤其是对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而言,应充分运用相关工作技巧,提高工作质量,加强培训,调高工作效率,如此不但有助于提高新闻质量,还有助于促进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
一、广播电视在新闻采编方面具有的工作特征
(一)信息来源具有丰富性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公众对于广电新闻在内容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从事新闻采编的相关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从事新闻采编的人员只有认真分析其工作具有的特点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采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对于从事新闻采编的相关人员而言,信息来源的途径非常关键,是其获取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的保障。
(二)信息传播具有多样性
近来,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信息在传播形式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在传播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使得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更加符合当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受众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并且受众还可利用网络评论参与到有关新闻事件的讨论当中,抒发自己的见解。不同于传统的广电媒体,新媒体对信息进行传播的方式不再单一化、单向性,而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快速便捷地传播信息,使新闻更具时效性、互动性。而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信息进行选择时也相互吸收、相互交汇,从而产生新的信息、新的观点。
二、广电新闻在采编工作上具有的技术
(一)深入挖掘新闻素材,增强新闻消息的内涵
作为一名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挖掘,保证新闻报道内容具有一定的内涵。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新闻节目的发展。为了能够让新闻节目更加具有影响力,满足当前新闻节目受众的需求,采编工作人员应该最大化地利用好相关资源,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运作成本,还能够提升新闻节目的竞争力。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需要采编工作人员具备以独特视角发现新闻消息的能力,并且要深入挖掘新闻消息所蕴藏的内涵,让新闻节目的受众通过新闻来理解其所包含的意义,为受众打造一个新颖的新闻效果。在进行新闻报道风格定位时,应该尝试多样性的报道风格,使新闻节目更好地吸引受众,经过不断尝试以及分析受众的意见反馈,逐渐形成大众喜爱的节目风格。
(二)采编时要精准切入,科学安排报道方式
对新闻进行采编时,广电的相关新闻采编人员必须精准地找到采编进入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采编人员必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集新闻时要以大众最为关注、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主,在报道新闻时应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尽管处于社会不同阶级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他们之间仍存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对问题的关注点也不相同,而且城镇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差异性,导致其在新闻上的关注点也不一样。所以,采编人员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采访。在开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时,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新闻题材的筛选以及新闻线索的挖掘上,必须要保持与党和国家政治舆论导向高度一致,在新闻节目中弘扬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发挥出新闻节目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此外,采编工作需要深入地对国家时政进行分析与思考,寻找到一个合适的视角来切入新闻话题,从而正确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吸引受众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在开展采编工作时,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采编的内容需要突显出新闻重点,并对其重点进行加工处理,让新闻信息可以以一种生动、新颖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吸引新闻节目受众关注,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
(三)关注民生,与受众群体利益形成联系
在实际中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采编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民生,并以民生视角来开展新闻采编工作。通过不断报道与民生相关的新闻,加强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这也是引导社会各界对民生关注的一种有效手段。有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引导,便可以促进社会群体改善民生、服务民生工作的进展,让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得以保障。所以,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该加强对民生的关注,这不仅可以丰富新闻信息内容,还可以提高采编工作的效果与效率。采编工作人员作为媒体信息的一个主体,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树立起相应的责任意识,以更好的服务来回馈受众。更多、更好地报道民生问题可以得到广大广播电视新闻受众的更好认可。在开展实际采编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分析社会民众需求,并基于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民生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并通过针对性的报道来提升相关新闻信息的收视率。最大化地满足新形势下各层次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需求,有效推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语
在新的历史形势之下,广电集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应明确目前形势,提升在新闻采编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能,保证新闻具有可读性和专业性。只有坚定信念、终身学习、紧随时代步伐,才可以提升自己的采编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双 单位:延边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增强;贴近性
在新形势下,电视媒体迅速发展,市场也逐步完善电视新闻媒体。电视新闻报道一直为观众提供实时新闻,成为观众了解国家及世界发展动态的窗口。电视新闻报道除了要向群众提供一些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应该制作出贴近群众心理的新闻节目,吸引更多的群众观看,提高收视率,从而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这些弊端不利于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降了其市场竟争力,电视采编与群众心理偏离是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使电视新闻报道贴近民众的生活,并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一)聚焦平民视角
普通老百姓是电视收视对象中的主要群体,民众都渴望获得需求、权益和价值的尊重与关注。因此,将新闻镜头重点聚焦在平民身上,节目才会令观众喜闻乐见。首先,在选题或策划上,应首要考虑平民新闻和话题。其次,在节目内容上,要重点关注民生问题,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作为报道的主要题材,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精神关照及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倡导人文精神,满足民众的人文关怀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主流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贡献力量。同时,平民视角也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多到生活中去,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新闻线索。
(二)关注本地热点
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与央视、省级卫视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应突出本地特点,关注本地热点事件和特色性新闻,通过与居民生活形成的强烈的紧密性博取收视率。在选择新闻热点时,要选择本地群众关注而又富有新意的热点。例如,本地即将或正在举办的一些旅游节、美食节等,帮助民众推荐游览路线、项目,寻找美食小店等,使民众在观看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从而培养起本地民众的收视习惯、兴趣。再如一些新电影的下档时间,商家各类打折活动的团购时间等,都会激发相应各类民众的收视热情,从而提升节目的忠诚度与美誉度。
(三)运用平民化语言
语言运用方面,应保证语言的生动性与活跃性。从新闻内容在语态表达方面,时政新闻记者需从平民化视角选取语言的应用,可使语言的表述更为亲切、准确、易懂,从百姓的角度对党与政府相关政策方针进行解读,同时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导语设置等方面都运用一些手段,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这个过程要注意贴近群众实际,这样才能够引起普通群众的共鸣。以导语的设置为例,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注意在实际报道过程中选取吸引受众眼球的精彩画面,避免完全将画面依托于稿件内容进行,通过导语的合理设置引起观众注意。
(四)突出尝议新闻的亮点
时政新闻中亮点的突出是时政新闻吸引群众眼球的重要途径。时政新闻记者应注重从会议新闻中寻找更为新鲜的素材,从中寻找亮点所在。一般情况下,新闻会议中都会出现一些较为专业性的词语,这些词语的运用会使得呈现在百姓眼中的时政新闻更加枯燥与单调。因此,时政新闻记者可以在报道过程中运用较为鲜活的手段,通过新闻画面将会议中的内容具体反映出来,如表格、线条以及图示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让会议内容更为直观地展示在群众面前,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会议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例如,会议新闻中关于各行业的年终统计数据,若单纯依靠语言报道表述,很难为受众所理解,而利用图示或表格等方式对内容进行展示则更加生动与直观,便于普通观众理解。由近年来会议新闻改革的具体内容便可看出,电视时政新闻需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同时,更加贴近普通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因如此,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向更应该从平民视角出发,挖掘新闻中的亮点,提升时政新闻对普通群众的吸引力。
(五)坚持创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报道贴近群众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创新,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也一样,一个具备足够卖点的新闻必须拥有三大基本要素,即好看、重要、有用。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想体现贴近群众,就必须通过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实现观念和服务的创新,从而使时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例如,通过采取网络调查的途径广泛征集群众对时政新闻报道的真实看法,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其他途径,真正做到好看,符合群众口味;时政新闻报道的热点从领导会议转向群众关心的热点事件、难点事件,真正做到重要;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语言形式,选用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摒弃传统的官面文章,才能真正做到有用。同时,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巧妙地、充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体现贴近群众。例如,合理安排并运用同期声技术、拍摄镜头的方法、记者采访等,以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性,使其与群众更加贴近。当然,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们还要注重强化时政新闻报道的原生态与个性化,突出其纪实性,牢牢把握时政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震撼感,从新闻与群众的贴近性着手,立足细节,大力发掘新视角,通过活泼而生动的趣味性新闻报道来吸引群众。广播电视时政新闻采编人员也要努力贴近群众生活,深入群众中间去真实记录群众所需、所想、所求,着力研究群众的民生问题,搭建一个能真正反映群众问题的平台,促使时政新闻报道不断贴近群众。
二、结束语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是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需要广播电视台站在群众的角度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挖掘亮点、坚持创新,力争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依靠高质量的、贴近群众的时政新闻报道在广播电视新闻界立足,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主格.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D].辽宁大学,201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4
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互动,实现了媒体与观众的双向互动。观众接受信息,并且同时反馈信息给媒体,观众能够通过网络参与媒体信息传播,表达出个人情感态度,改变了传统媒体时期,信息只是单方向向观众流动的传递方式,这是媒体融合的时代精神,也是未来继续深入发展的趋势。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行品牌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加入WTO组织后,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发展形式日益突出,传媒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也在悄悄改变,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国际媒体积极开发并且占领中国媒体市场,许多国外传媒巨头在中国落地生根,控制掌握电视传播的许多渠道,例如:默多克的星空传媒,该集团掌握了九个中国频道。
其次是国内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良性竞争。网络媒体,户外媒体分割着电视传媒的市场地位,也分割着电视媒体的广告收益,同时它们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最后,是国内电视媒体之间的良性竞争。区域城市媒体相继上星,瓜分着全国市场,比如,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的突起,凭借着在娱乐节目上的创新优势成为一线卫视。
在这种竞争市场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困境。
首先,话语垄断权由媒体掌握被打破,观众能够自由参与媒体评论。随着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新的媒体平台的建设,通过网络,观众能够自由表达出个人态度,各种言论交汇,异见纷呈,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介主导舆论声音的垄断权。
其次,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运行模式达不到时效性的标准,信息有所迟滞。当微博平台出现后,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趋于“零时差”,网民能够第一时间根据微博的转载、跟帖了解事态进程,而电视评论节目要多事件进行评论和报道,需要安排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出现了信息的迟滞性,进而引发自身生存危机。
最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的经营机制造成新闻评论节目地位有所降低,正是因为竞争激烈,媒体商业化步伐逐渐将经营机制转向收视率,一般电视台会迎合观众的口味安排选秀节目、娱乐节目、相亲节目,从而新闻评论节目的地位逐渐降低。
除此之外,新闻评论节目还缺乏专业的人才,新闻评论节目重点在于评论,在于从睿智、纵观全局的角度上,给观众呈现出一个有深度的评析,但现如今的评论员评论态度暧昧,总是似是而非。面临这些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塑造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内容的品牌形象,提高评论信息在观众心目中的实际价值,引入品牌的概念,赋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鲜明的品牌形象,是应对传媒行业竞争的必要措施。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品牌塑造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塑造自己的品牌价值,首先要做到的是,提炼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价值,区别于一般的娱乐性节目,表达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内容的风格、形态、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需要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打造专业新闻评论队伍,创造品牌效应。最后,需要在电视节目中建立新闻评论节目的品牌符号识别,这一符号是根据受众的反馈所塑造出来的,它将能够根植于受众头脑中,加强观众对于新闻评论节目的印象。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电视 新闻言论 形态变迁
电视作为家居媒介,具有大众传播人际化、公共领域私人化的特点,其传播视听兼备,语言信息传播犹如面对面传达,使观众能够看到真实的影像,听到自然的声音。在我国,由于电视普及较晚,其媒介自觉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激烈竞争中才迅速提升。而言论作为意见性信息,抽象且主观,还往往触动敏感地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言论形态变迁可谓科技进步、新闻改革和社会民主进程的缩影,颇具研究价值。
从宣读式评论到“电视不宜评论”的反思
我国电视初创期的评论是播音员朗读的长篇述评稿,完全是报纸评论的有声版。改革开放不久,新闻评论变得更简短,称为“编前话”、“编后语”、“本台评论”等,形式仍然是播音员居高临下照本宣科,是报纸“编者按”、“编后记”、“社评”的依样画葫芦。
宣读式评论一方面源自早期的电视观念:用胶片机摄像、录音不便、工具局限之下形成了对朗诵贴画面形式的认同,同时还受报刊的影响,表达书面化,文体模式化;另一方面源自社会的政治气候:过去长期“左”的政治路线对人的话语权控制,所有节目在播出前必须有措词严谨的文字稿,镜头前只能有播音员,没有主持人和记者,连座谈会的直播也必须事先排练。
随着ENG的普及,与画面同步采录声音不再困难,电视新闻中开始有了出镜记者和主持人。1980年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开记者出镜采访的先河。1988年元旦福建电视台推出第一个主持人新闻节目《新闻半小时》,主持人参与采、编、播、摄,并接待来访者,撰写评论。节目设有“记者短评”、“编辑附言”、“本台评论”等栏目,反响很大。但播出不久就退出了屏幕,失败的原因是主持人形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观察思考》同样遭遇了失败。“这期间‘评论性’节目在宣传口径比较宽松的时候比较好办,大家也比较欢迎,在宣传口径较紧时,就办不下去了,因而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三起三落。”①面对这一时期电视新闻如何展开言论上面没指示,电视台没经验,缩手缩脚,几经失败和挫折,有人甚至得出“电视不宜评论”的悲观论调。
从述多评少的隐性表达到“只管他人瓦上霜”的尝试
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自称在加强新闻评论性节目方面迈了三大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但今天看来,这三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恢复了主持人在话筒前评说的话语权,给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94年,《东方时空》中出现了串场式的节目主持人。1996年该节目专门开辟了《面对面》小栏目,给了主持人话语空间,通过对事件、话题的分析、评说,展示主持人的魅力。
《焦点访谈》虽然有主持人点评,但却是“访”(纪录)多“谈”(言论)少的记叙性节目。这种以“访”代“谈”,认为采访调查就是一种评论方式的节目,当时被推崇为电视新闻评论的样板,其根本原因在于电视媒体对于话语空间的试探。“用事实说话”,让三言两语的点评紧紧依附于调查的事实,这种隐性的意见表达安全系数显然于旗帜鲜明的言论。
我国真正鲜明及时的言论首先出现在国际新闻的评论中。1995年5月,“黎巴嫩总理哈里里执政不到两年第四次宣布辞职”,《新闻30分》请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中东记者马为公进行分析,三分钟的演播室访谈获得了成功。即时采访专家是一种很有权威性的评论方式,操作性较强,但这种突破却没有像《焦点访谈》一样受到追捧,原因是评说国际事务安全得多,但话题和专家资源很少,受众面也较窄,没有克隆的价值。
从追求现场真实的声音到意见的公共平台
在ENG被广泛采用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事人、目击者的声音仍然没有被当做表现“真实”的难得元素,现场同期声的缺失使许多新闻报道失去了真实感。工具的革命并不意味着观念的更新,计划经济下的分片垄断传播没有用真实吸引观众的必要。《东方时空》率先将纪实作为栏目的风格,利用采访同期声还原真实。随着《焦点访谈》类舆论监督栏目的普遍出现,对真实现场的追求带来了更多的当事人的声音。不过,在初期它仍然高高在上,民众只能期待记者降临,其话语权是由媒体来代言的。1996年3月,第一个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普通人在电视镜头前开讲,然而为了播出安全,这个节目回避了新闻性选题。
真正打破电视新闻高高在上局面的是地方台。20世纪90年代,电视收视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起来,作为市场利益主体的电视台开始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注重品牌建设,用观点带动市场,呈现普通市民的意见,与观众平等对话成为一种趋势。除了新闻中的市民采访同期声大量涌现,不少重点新闻节目还开辟述评专栏,例如广东台的《今日视点》、《新闻特写》等。地方台利用自己贴近受众的优势,以平视的姿态观察生活,获得了生生不息的评论素材和言论内容。新世纪民生新闻的代表――《南京零距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主播孟非犀利精练、充满个性的即兴言论。
公众的意见日益受到重视,《南京零距离》中设置了体现意见互动的子板块“现场调查”。诸如南京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小学升初中要不要考试等问题,观众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态度选择,节目直播结束前公布讨论的结果。这样的调查2002年达85次,参与的南京市民有35万人次。②这种形态体现了普通公民的意见权,电视新闻栏目开始成为公众意见的表达平台。类似的节目还有北京的《第七日》、四川的《成都全接触》、重庆的《天天630》等。后来一些节目的调查板块还加入了短信参与,精彩的短信会被主持人选用,这样在新闻传播中观众的被动角色进一步得到了转化。2004年,江苏电视台的《1860新闻眼》摘播江苏省管干部“公推公选”改革的参选者演说,同时在观众中展开调查,将国家、竞选者和民众的声音放到同一个平台上予以表现,成为多种声音兼容并蓄、良性互动的公共平台。③
媒体话语权的代表――媒体评论员也出现了。东方卫视的《东方夜新闻》首次推出评论员与主持人的角色分工,在新闻资讯板块里,通过评论员方宏进和嘉宾的评点以及大量的相关报道、背景资料,让观众从多侧面、多角度了解新闻,以评论的及时获得观众好评。
现场各抒己见的辩论是言论最吸引人的形式,而展现这样的现场正是电视的优势。2003年5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在栏目阐释中自称:“不采集新闻,而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追求一种全新的谈话方式,讲究语言魅力和论辩色彩。”但事实上该栏目话题选择基本远离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而言论表达缺少论辩性,嘉宾和评论员意见几乎都一致,被质疑“是思想观念交流,还是政策咨询服务,背离了栏目宗旨”④。只有谈论的话题够热,观点来自各种利益阶层,辩论够精彩,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今天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成功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各地方台也开始涌现一批这样的节目,例如广州电视台的《羊城论坛》,邀请普通市民和专家、各行业代表就本市某一热点议题进行现场发言讨论,现场直播,各种观点的争论不仅有趣,更体现了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参与。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言论的形态变迁不仅仅是节目创新的问题,它前进的脚步还受制于时代――传播工具的技术特点、新闻行业的观念和普通公民的意见表达欲望与可能等。首先,传播工具更新换代,为各种声音的真实记录和快速传播乃至互动提供了平台;其次,改革将媒体推向市场,导致了媒体对受众声音的重视和追寻新闻职业理念的努力,传播观念变了;再次,社会日益民主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利益多元化有更多诉求欲望等,都是推动电视新闻言论形态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力量,推动它从最初的政治传声筒向沟通各方意见的公共平台转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转型期,各种言论形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今天我们在电视屏幕上既可以看到市民专家激烈辩论,主持人鞭辟入里,也会看到长篇评论通稿在重大事件或关键时刻进行舆论引导,这些形态共同呈现了电视新闻言论的多元魅力。
注 释:
①杨伟光:《加强广播电视评论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研讨会上的讲话》,《电视研究》,1995(10)。
②孙玉双、赵越:《编导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中国编辑》,2010(3)。
③潘知常、邓天颖、彭海涛:《“公共新闻”:中国社会新闻的第》,中华传媒网。
④赵振宇、王黎妮:《是思想观念交流,还是政策咨询服务――《央视论坛》背离了自己的栏目宗旨》,《采写编》,2007(1)。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编辑;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57-01
当今社会新媒体不断发展,曾经电视作为媒介几乎占据媒体传播的统治地位,现在也不得不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新的生活方式而转变。因此电视新闻编辑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编辑的特点变化
1.电视新闻文字内容的转向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视新闻文字内容的转变是电视不断向网络融合。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传播,当今社会以网络传播为主导,新闻报道不只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还对可能要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报,在新闻报道中不断使用“或”、“将”、“可能”这样的字词,正是使用这样的模糊的字眼,使新闻报道具有超前性、模糊性。新闻报道从已经发生事件,变成了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2.电视新闻画面内容的转向
因为网络的时效性很强,所以电视新闻越来越注重画面是否生动。网络报道的时效性正是以前电视新闻编辑的无法做到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电视新闻在画面编辑更加生动,采访内容更加丰富。
二、主动抓住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
通过媒介的不断融合,体现了现在新闻传播渠道的新变化。新闻编辑共同体不断联合、扩大;新闻编辑越来越突出个性,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与受传者的互动性。
网络的发展,把人们带进了网民编辑时代。从文字内容方面来看,现在的网民可以参与电视新闻的编辑。并且随着手机等通信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使得网民编辑时代也渗透到了视觉内容上,一些网民成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参与者,融入电视新闻编辑共同体。而相对于传统意义的电视新闻编辑而言,联合这些“业余编辑”则十分重要。让这些专业编辑和业余编辑都成了能够为节目贡献内容的人,而这些人同时也是电视新闻的传播者和受传者。
2.评论和观点凸显新闻专业主义
如果说联合网民,使网民成为电视新闻编辑共同体是一种平民化的方式来应对媒介融合,那么在电视新闻中增加对新闻的评论,就是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编辑的主动出击。
对电视新闻进行评论,既需要发掘有个性的主持人以及新闻评论员,又需要利用深度评论来调节节目模式和架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会因为其评论的精到而受到观众的欢迎,这样以来不但表现出媒体人的担当又能突出新闻的专业主义,因而需要不断地发掘有观点、有个性的主持人以及有观点、有个性的新闻评论员。同时对节目模式和架构上进行调整,通过用深度评论来把握住电视新闻节目的节奏。要利用正确的节目模式以及架构,告诉观众现在有什么重大新闻。
3.增加新闻直播和连线
在新媒介不断融合的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当中,新闻工作者已经越来越注重新闻的同期插入,这样以来发挥了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呈现现场的优点。随着新媒介的融合,现场报道新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需要尽可能的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现场直播恰好是能够将新闻时效性和新闻现场完美结合的方式。
三、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
现在传统新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网络的发展也使得传统新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在的人们需要即时掌握最新的新闻资讯,因此媒介融合必不可少。媒介的融合不是随口一说,必须制定合适的制度,才能够促使各种媒介之间和谐稳健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制度不仅是媒体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包括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
新事物的出现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促进媒介融合。但新机遇也意味着会有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需要事先制定好正确的应对措施。目前在电视节目方面的挑战主要是集中在文艺娱乐类电视节目当中,还未涉及到新闻类电视节目,但本人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潜在危机需要引起学者和业者注意,做好应对措施。
1.应当重视电视内容供应商的崛起
电视内容供应商的崛起和发展,可能会影响新闻类节目。曾经电视节目占有渠道优势,但现在一些文艺娱乐类节目之中已经出现了电视内容供应商自己制作的节目,然后再将节目出售给一些电视台和网络直播平台。面对这种新的挑战,电视台要么接受这些电视内容供应商制作的节目,为这些节目提供平台;要么选择通过不断调整创新自身的节目来应对电视内容供应商挑战。挑战与机遇相辅相成,新挑战带来的结果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达到传播效果。
2.防止节目模式模仿而造成的恶性竞争
模仿国外的节目模式可能引发恶性竞争。新闻类节目的模式创新难度相对较大,一旦电视新闻编辑者发现有了可以模仿的节目模式,就会出现节目模式一味的模仿国外,造成恶性竞争局面。因此相关新闻工作者注重节目模式的不断研究和创新。
在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介不断地融合,电视新闻编辑共同体也在不断扩大,电视新闻内容也在不断发生新变化,新闻工作者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好新的挑战,让电视节目更加平民化、个性化,增强节目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蒋金.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135-136.
[2] 蒋宜.浅析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编辑职能转型[J].新闻传播,2014,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