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

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吸纳能力 实证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S120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我过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就业缺口,但很多地区却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反映了我过当前出现的严重结构性失业。

经济学研究发展,就业率会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呈现自然增长的状态。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长2%,自然失业率就会下降1%。我国近来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带来的却是高的失业率,与奥肯定律不相符合,经众多学者研究发现,究其原因则是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朱轶、熊思敏(2009)利用DEA方法,引入交互效应模型,对我国整体与二、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才是制约整体就业贡献的主导因素,而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会对我国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姚战琪、夏杰长(2005)通过对中国转型期的投资、技术存量的变化、人力资本、城市化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依次是工资的增加、人力资本、技术水平的提升是现阶段影响中国就业的主要因素。综上,国内学者对就业效应的分析是主要利用就业弹性、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或者将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等概念引入,分析行业就业不足产生的原因。因为各个行业间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所以对某一行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进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能力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而且其更多的现实意义更值得重视。本文以就业弹性为基础,分析我国各产业拉动就业的能力,以期对我国就业吸纳能力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条理的进行阐述,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三、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设定

就业弹性,指经济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其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产业产值,则E表示就业弹性。本文利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测度就业弹性E。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令

对该等式两边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如下等式

对上式进行线性回归,求出β的值,β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就业弹性E,lnA可以表示为常数项。

(二)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的就业人数和经济产业产值数据来源于,。本文利用的统计软件 Eviews6,根据对数线性模型估计方法,利用2003-2012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中这十年间中国各个产业的就业人口数与相应增加值的数据,估算各个产业的就业产值弹性,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 我们得知,2003-2012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值是-0.2078,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每增长1%,就业人口则下降0.2078%;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3401,这表明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就业人口增加0.3401%;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 0.1512,这表明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就业人口增加0.1512%。

显然,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最大,第一产业的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最小,而第二产业的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处在第一、三产业之间。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就业吸纳能力从就业弹性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而第二产业就业的吸纳能力在持续减弱,因此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现阶段呈现出来的 “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是结构性失业造成的,我国劳动力资源只是与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的匹配不合理。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和“用工荒”,只有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456-456

[2]冯海华.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4):102-110

[3]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107-119

[4]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1):58-67

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相关性

人力资源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生产条件及科学技术等社会综合因素都激发着人力资源管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往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这时用它特有的模式、观念及方式取代了它,对企业建设及人才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相关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特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甄选、招聘、培训等管理形式来有效运用组织内外的相关人力资源,满足当前社会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学术界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及劳动关系管理。其中绩效管理是提高效率最关键的因素,人力资源必须推动绩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使命是推动落实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也是推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中枢。未来的人力管理把重点放在招聘机具创新能力的人,不再是传统招聘具有“成熟性”的人,当今社会已经不看重人的经验和专业要求,而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广博的知识。

劳动经济指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劳动是人类最主要的实践互动,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人和劳动息息相关,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劳动问题。许多学科也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分析劳动,从社学会中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就会形成劳动社会学,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劳动就会形成劳动经济学,从法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会形成劳动保护学等。尤其经济学对劳动经济理论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如企业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理论;劳动力是具有商品性质属性的理论,企业通过与劳动市场进行谈判,来实现劳动使用权;个人是拥有劳动权的主体,有权支配自身的劳动力,因选择就业和转换岗位方面具有自。劳动也是谋生手段,个人和家庭承担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劳动学还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与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生产工资的关系,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等。

二、劳动经济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大多数群体对人力管理资源的概念就是为企业增值效益,提升竞争力的手段,导致一些企业想要创造财富就是不断地去劳动市场挖掘人才。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使得企业虽然发掘了人才,但不能合理运用这些人力资源,甚至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自然而然也无法带动。

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将生产成本降低。一般在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是占据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所以,降低成本就要合理地的雇佣工人。劳动经济学理论曾提到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指一个劳动力在发挥自身效益而收获的边际收入,把投入劳动力时所产生的费用,即工人的工资,称为劳动力的边际费用。企业在短期生产内是不会投入较多的成本,因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有时是不成正比的,所以,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效益就要合理的雇佣工人,如果企业获得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费用,则证明企业收获了利润,反之,企业会因为投入大量的边际费用确没有收到预期产品,就会出现损失收入的现象。所以,边际费用和边际收益产品两者能同时进入理想状态,就要出现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费用情况。或企业在发展项目上设置的是长远发展,那么企业可以控制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甚至可以调动资金来为项目增添设备,设备的投入可以适量的减少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这也是劳动经济学的原理。

在员工的薪酬管理方面劳动经济学也有所涉及,薪酬管理指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结构、策略、水平、构成来实施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设立的,因此,当薪酬体系建立起来后,应对日常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以便及时调整企业薪酬水平、策略、结构及构成,确保实现公平且合法的薪酬目标,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所以,从上述观点可值得,一套成熟有效的薪酬管理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在此之前,要对几个效益进行解析:①替代效应;指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商品需求量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变化。②收入效应;指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因一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受到影响,也导致消费者所购买商品总量的变化。因此,企业在制定员工薪酬时应弱化收入效应,强化替代效应,员工才愿意付出劳动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运行,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是企业在未来运营中在面临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作用。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并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上来进行优化配置,降低人力管理资源风险,以此来获得企业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尹庆双,曹满云.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J].当代经济研究,2009,(4):50-52

[2]袁伦渠,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6):55-58

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文3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取代农民工、下岗职工就业问题而成为了就业市场的核心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从理论角度寻求相关的依据,为政府等公共部门做好相关激励措施等提供支撑。

【关键词】就业 激励 政府

目前的就业理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失业问题,我们认为,这些理论也同样适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西方,无论是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还是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他们的一般经济理论中都包含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供求因素分析、一般就业水平的确定、失业原因的探讨、就业对策的制定等。其中,有的就业理论是赞成政府就业促进的,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政策取向。

一、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总量就业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政府促进就业的必然性。首先,他对“充分就业”做了新的解释。认为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之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即工人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受雇于资本家,却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在凯恩斯看来,只有想办法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意味着“充分就业”。其次,他还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即就业总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要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就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增加就业量和增加有效需求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政府出手拯救经济、促进就业。他建议扩大政府职能,依靠政府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提高社会的就业水平。凯恩斯的主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带来了经济理论和财政政策研究的空前繁荣。从“自由放任”到“积极调控”,凯恩斯构建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政府干预经济,采取积极的手段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二、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就业理论

二战以后,德国、日本两个战败国在实物资本饱受战争破坏的条件下迅速崛起,而伊朗、利比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以资本积累为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却未取得预期效果。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代表人物是舒尔茨和哈比森。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资本可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三、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结构性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普遍的“滞胀”,凯恩斯理论对此无能为力。以萨缪尔森和索洛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诞生,其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他们认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仅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具体的就业促进包括、对劳动力进行全方位的继续培训,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大力发展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充分的信息沟通、减少户籍等行政性人口流动障碍,降低人员流动成本,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地区间的迁移。

四、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凯恩斯主义以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姿态出现。其代表人物包括斯蒂格利茨、曼昆等。该学派是用“粘性”取代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刚性”理论,并且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对这种粘性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弥补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的关键是工资粘性理论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名义工资粘性理论包括、长期劳动合同论。劳方为避免劳动市场风险工资变动和失业风险,希望与资方签订长期合同,资方为了减少谈判成本,以及谈判可能引起的劳资摩擦也同意签订长期合同。这就使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难以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使工资具有粘性、交错调整工资理论。交错调整工资是指劳资双方可以通过合同来调整工资,但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工资合同并不是同步的,即签订时间与到期时间是错开的,因而工资只能交替调整。当国家试图使工资水平稳定时,必然要求货币政策与总工资的增加相适应,结果就出现了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剧烈波动的超额需求会使产出下降,对劳动力的引致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因此,其结果就是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同时并存。实际工资粘性理论认为,厂商愿意支付较高的实际工资是因为他们假设工作效率和工资成正比,工资的提高会导致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从而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而高工资就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出现失业。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当多考虑长期失业者,同时要积极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以促使其具有较大弹性,从而促进就业。

我们还发现,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失业回滞理论强调政府有必要通过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培训政策与恢复劳动力市场功能的政策以促进就业。这其实体现的就是就业工作综合化、体系化的全方位覆盖。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的就业促进政策、包括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等,这些政策出台之快,力度之大,涉及部门之广,历史少有。综上,我们列举了一些就业服务相关的理论,碍于精力有限,这些理论虽不能穷尽,但当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许能为研究对策找到一些路径。

参考文献:[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扔译.商务印书馆,1997

[2]林毅夫.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厉以宁,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华夏出版社,1988

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课程体系 专业特色 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2-02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从1999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历经10余年。10多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才培养、学生就业、课程设置等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开始了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六年来,我们对专业建设的讨论和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至关重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一、当前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在财政系,依托财政学这一优势学科,六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具备处理社会保障及相关事务业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2.课程设置。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设置了160学分的课程安排计划,主要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此外,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创新学分,课外活动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社会调查和实践、各种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和科学研究活动等。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五大模块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的,是依据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品位而设置的,具体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基础,这部分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一样的,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我们设置了10门: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

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我校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如影视欣赏、计算机应用、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2)实践课程。我校的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

二、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特色,课程设置无基准。自2005年开设此专业以来,我院一直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我们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经验,看别人增加了什么新课程我们就增加什么新课程,或者是觉得哪门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每一届学生的课程设置都不完全相同,教师也处于不断的适应新课的过程中。这样缺乏系统性和特色的课程设置,难以使学生在四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

2.厚基础与宽口径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为了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针,我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做法是,先统一配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再由教学系部确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种做法保证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但其缺陷是各教学系部没有太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学分范围内配置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就造成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矛盾。为了体现宽口径,我们尽量设置较多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希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就业。但是由于总的课时有限,宽口径是建立在薄基础之上、通过压缩课程的课时来实现的。

3.课程的先修后续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理顺好。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要符合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使各门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我院由于课程建设的不成熟,人才培养方案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程的选择上面,对于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重视不够,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此外,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做好,各门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重复的内容过多,如《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这三门课程重复内容太多,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

4.课程设计理论性太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不够。作为一个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原则、原理、概念的东西太多,可操作性的太少,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程序反映很少,并且对该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介绍有限,课程设计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5.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差。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贴近市场需求,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而当前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太乐观,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授课中,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

三、完善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我们要根据我院财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按照社会需求和岗位的实际需要,认真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专业课程计划。

1.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专业生存的条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设的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专业建设是依托本系财政学的优势逐步拓展开的,带着明显的学科导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历了几年学科积累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应该逐步摆脱学科导向,而应该以社会需求,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就业需要。近年来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进入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各级政府部门成为政府公务员,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或其他管理工作;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宽口径的劳动人事业务工作。其中,进入前两类单位的毕业生不多,大多数毕业生是进入企业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该考虑到这一就业趋势。

2.确定专业发展重点,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两门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我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从长期来看,随着专业建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还应该增设劳动关系方向。随着劳动者权益观念日益突出,劳资矛盾、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大量的懂劳动关系,精通劳动关系的人才,来处理劳资冲突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3.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赋予专业课程更多的权重。为构建复合型人才,打造出自身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针对当前我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重基础知识教育、轻专业知识教育的问题,我们应调整课程设置思路,适当减少基础平台课的约束,在当前课程体系模块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改变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应以主干课为轴心,先确立专业主干课,然后根据主干课的前后相关联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存在的基础,是专业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所确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在全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看家”本领。专业选修课是主干课的扩展,应按照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来设计,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较快进入工作角色。

4.构建适应自身定位的课程设置。确定了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后,就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来强化特色,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特色”的指导原则来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对原有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新设一些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设置重点是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首先,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应加大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比重,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投资学、经济法等,以丰富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为其将来在不同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专业主干课程是核心部分,这一模块的课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门课程要保证3个学分的课时量,当前我们需要对这一模块进行精简,开设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这几门课程就可以了。

其次是专业选修课程,这一部分要体现专业定位和特色。社会保险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养老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工伤保险、风险管理等,使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企业年金、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等,增强学生以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

2.实践课程。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我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环节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强化。(1)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构建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集中实践课程,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去见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本文为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教改课题一般A类资助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内容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本课题负责人:刘玉娟。课题组成员:高丹、夏艳玲、覃双凌、谭彦红等。本文执笔:刘玉娟。]

参考文献:

1.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2.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4.齐银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N].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

5.周爱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6.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7.崔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8.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9(7)

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文5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课程设置的现状

 

内蒙古医科大学从 2013 年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目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板块,总学时2508 学时。其中: 公共基础课(12 门) 868 学时,占34. 61% ; 专业基础课(13 门) 880 学时,占 35. 08% ;专业课(19 门) 760 学时,占 30. 31%.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医疗保险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医院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组织行为学、保险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经济法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卫生经济学、病案与疾病分类学、保险精算、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社会医疗保障基金管理等。其中: 医学类课程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病案与疾病分类学等; 经济管理类课程包括数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等; 保险学类主干专业课程包括医疗保险学、人身保险、保险精算等。所开设课程中理论课 2420 学时,占总学时约 96%; 实践课 88 学时,占总学时约 4%.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的结构与内容不合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是一个交叉专业,某校设置该专业是为了依托医学优势学科,满足社会对医疗和保险方面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但是从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来看,保险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显得不够合理。

 

突出表现在: 1. 所开设课程大多与商业保险相关,而与社会保险相关课程设置太少,只有社会保障概论和社会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两门课程,未能很好地体现出专业特色; 2. 课程设置中保险学专业选修课程内容较少,不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3. 在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精算、再保险、保险营销等课程重复交叉内容较多,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二) 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时不足

 

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内蒙古医科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实际实施效果来看,大部分课程都是理论授课,仅有少数课程安排实验见习讨论环节,而这类课程一般都是通过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操作,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也很少,而真正能够让学生现场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的见习安排几乎没有。另外,实习内容缺少规范性,实践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假期社会实践劳动以及毕业实习的安排上,未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合。

 

(三) 课程设置中的教学安排缺乏融合性

 

从学科角度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涉及到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要将医学类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进行融合,则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内蒙古医科大学将该专业所开设的医学类课程,分散在从大一到大三的五个学期中,这些课程之间穿插大量公共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课程。这种课程安排方式,使得医学类课程学习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另外,由于医学类课程一般由医学专业教师承担,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一般由经管专业教师承担,这两类教师隶属于不同的教学院(部) ,导致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管理难度加大,课程之间的融合性较差,难以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一) 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由于学科属性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课程设置体现的是医学、经济管理与保险学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其中医学知识作为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其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保险市场的发展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结构,更多地需要保险业务相关的知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就业面,首先应适当增加保险类的核心课程,尤其是社会保险类课程; 其次在学生的选修课中增加经济管理类的应用型课程。此外,为解决相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问题,可以通过教师集体备课讨论、遴选教材等方法调整授课内容。

 

(二) 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为了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需要改变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首先要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在医学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完成后,尽量安排 1 -2 个月的临床见习,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要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单一上机模拟操作现状。一是可以利用医科大学现有教学医院资源,要求其医保办公室、病案室,每年接受1 -2 名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二是选择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保险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正式授牌、正式聘任带教教师、给予经费支持,形成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制度。三是与省、市社保经办机构以及省内知名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实习基地关系,搭建实习平台。

 

(三) 优化课程教学安排,实现课程有机融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涉及多个学科,要将各相关学科尤其是医学和金融保险学进行充分融合,必须优化课程教学安排。由于医学学科专业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因此在课程安排时一定要避免过于分散,不能出现大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而到大三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情况,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很难形成完整、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另外,要改变目前专业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再培训,使其在授课过程中将保险知识与医学知识融会贯通,实现课程的有机融合。

 

总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充实、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值得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 就业能力导向下的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中医教育,2013,33(11) : 19.

 

[2] 郑先平,刘雅,袁杰。 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6) : 93 -94.

劳动经济学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剩余劳动力;预期纯收入;政策含义

中图分类号:F24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43-02

非正规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是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非正规就业指的是没有建立正规的劳动关系和没有正规的劳动组织程序的就业。从现象上来看,摆地摊、微型“小企业”、沿街叫卖、人力车夫、修鞋、修配钥匙、搬家、送货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就业空间十分广阔;从其生存的环境来看,包括非正规部门的雇佣劳动者,小业主等自营劳动者和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雇用者三个基本类型。由于非正规就业自身具有进入障碍小、经营规模小、劳动技能低等特点和扩大就业、减缓贫困、解决城镇失业等外部特征,近几年已为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重视。从国际经验看,美国目前有27%~40%的就业属于非正规就业;西欧国家的非正规就业人口比重已从80年代的12.4%提高到90年代的15.8%;非洲这一比例为57.2%;拉丁美洲为36.2%;亚太地区为32.8%。可见,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各个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8亿左右,2005年流动人口达到1.4亿,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60%左右,而这其中又有80%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就业,可见,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乏力的情况之下,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与完善为庞大的失业群体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这对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和就业难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修正模型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流动的政策制定方面,包括工资、收入、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等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工具。但由于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结构的特殊性,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完全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城市就业存在二元结构,即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并存;其次,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就业;最后,城乡人口流动不仅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更取决于城乡预期纯收入差异。因此,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以反映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实际状况。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的动机不仅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更取决于城乡预期纯收入的差距和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差异和找到工作的概率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这种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而城市预期纯收入取决于城市预期收入与城市预期支出,农村实际纯收入取决于农村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所以,

表示城市预期收入,表示城市预期支出,表示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成本。可见,城市预期纯收入主要取决于城市预期收入、预期支出及迁移成本。Wr表示农村实际平均收入,表示农村实际平均支出,即农村实际平均纯收入主要取决于农村实际平均收入与实际平均纯支出。而城市预期收入与支出主要取决于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包括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所以:

Wf表示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率,We表示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工资率,∏表示流动人口正规就业概率, 1―∏表示失业率,即以非正规形式就业的概率。从修正模型可以看出,城乡人口流动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率和非正规就业的工资率;(2)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和非正规就业的概率;(3)城市的预期收入与支出和农村实际收入与支出;(4)迁移成本。

以上建立的人口流动模型是就一个阶段而言的。事实上,迁移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形式或者待业形式存在,以等待正规部门的工作机会。这样为了更加接近现实,该模型应建立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基础上,对其城乡预期纯收入进行贴现,设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城乡预期纯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t)代表城市预期纯收入,Rr (t)代表农村预期纯收入,P(t)表示t时期内在城市就业的概率,n表示计划范围内的时期数,r表示贴现率。

结合前面人口流动模式的分析,该贴现值可进一步表示如下:

在这个贴现值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其大小的不仅是城乡预期纯收入的差距,非正规就业所带来的收入及就业概率(1―∏)也是该贴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迁入城市的劳动力的特殊性,非正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贴现值的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非正规就业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已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由非正规就业者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更重要的是非正规就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对解决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失业问题或就业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政策含义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地人口的就业,于是政府往往采取各种限制性措施禁止其在城市就业,但这种做法往往一方面加大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政策效果也会很有限,不但不利于提高城市就业水平,而且还人为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作为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面对中国城乡就业矛盾,根本的办法是改变观念,调整政策,把大力发展城镇非正规就业作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非正规就业大大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水平、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进入或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因此,在未进入正规部门就业期间,非正规就业就成为他们就业的主要形式,这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双重的作用。

2.2 非正规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多样性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这不仅表现在雇用形式和工资价格制定的灵活性、敏感性上,还表现在对消费市场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能够迅速反应,组织批量生产的灵活适应能力上,这种能力为一般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弹性,具有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巨大潜能。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非正规就业较低的准入门槛,为低技能群体和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置换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带,避免了大量结构性失业群体的出现。

2.3 非正规就业起着调节就业和收入的双重作用

当经济增长出现低迷或严重危机时,正规就业的工资将下降,就业随之减少,而非正规就业相应上升。例如,1981~1983年巴西经济衰退期间,非正规就业上升了近30%;同时在经济衰退期,非正规就业可以提高一部分人员的收入,从而在宏观上保持一定的有效需求。目前,就业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家庭贫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除了要健全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外,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非正规就业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2.4 有利于弥补城市生活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相当多的大中城市,原体制下的“配给制”消费品分配系统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具有小商品经济特征的“马路市场”和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如上海市75.1%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主要在社区从事零售配送、文体服务、修理修配、计算机应用服务、小型制造业等职业,不仅推动了居民服务业的发展,还满足了市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生活服务系统的供给真空。

3.结论

通过对非正规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非正规就业对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我国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视不够充分,使得它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就业形式,存在诸如劳动雇用关系不规范、劳动条件恶劣、法律不健全、行政部门干预过多等问题,使得非正规就业者在夹缝中生存,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现阶段完善和发展非正规就业成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在意识方面,我们要正视非正规就业的存在,而不是把他们归于失业或下岗;在经济层面上,尽量减少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的外在成本,加以正规化;在政策层面上,制定与非正规就业相配套的各种法律制度,为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

[2]魏杰,刘伟.发展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0.

[3]郭继严,王永锡.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

[4]冷熙亮.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1,(5).

[5]陈淮.非正规就业:战略与决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1,(2).

[6]蔡.非正规就业: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作用[J].前线,2005,(5).

[7]孙月平.应用福利经济学[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0).

[8]张晓凤.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2005,(6).

[9]姚裕群.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人口学刊,2005,(3).

[作者简介]吕文广(1971-

),男,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