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通过创建“绿色矿山”政策激励机制,推进矿山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4年时间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对全市81户非煤矿山(不含有色集团公司、海螺水泥公司),实施总量控制,规划调整和关闭淘汰一批,最大限度减少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加快矿山实施环境、工艺和设施的投入改造,实现一批“绿色矿山”,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开展,最终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
(二)通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保“三同时”验收;
(三)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三同时”验收;
(四)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
(五)具有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使用林地批准和同意书;
(六)具有公安机关颁发的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七)具有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八)矿山设计开采年限不少于5年,正常开采满1年以上;
(九)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2年内没有被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记录;
(十)无因矿山企业主观原因引发的和纠纷。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矿产资源利用率达到设计要求:矿山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三率”指标达到设计规定标准;
2.矿山资源与开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3.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形成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矿山开采技术、加工工艺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
2.露天矿山采剥合理,最大限度减少林地占用和水土流失,矿区面积:露天矿山小于70%,坑采矿山小于30%;
3.边开采边复绿。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在矿山开发中应进行治理、复绿,并采取有效措施复绿矿山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制定和落实矿山“三废”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机制。首次投入治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15%以上,每年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达到矿产品销售收入的2%以上;
3.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的,主要加工设备封闭运行,破碎加工产生的粉尘采取强制吸风除尘设备实现达标排放;
4.矿料输送、堆放采取有效防尘措施,无粉尘飞扬现象;
5.矿区运输道路硬化措施到位,配备洒水车辆进行洒水保洁,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采取轮胎冲洗、加盖蓬布等防尘保洁措施;
6.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矿区及矿料堆场建有雨水截流沟,地面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7.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场和存储场地,并采取综合利用方式全部妥善处置,无占用河塘、田地堆放的现象;
8.依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
9.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无非法采伐林木行为。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报表齐全,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照章缴费,依法纳税,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和矿山复垦复绿保证金。
(五)矿山环境生态化
1.有完备的矿山闭矿后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方案;
2.闭坑和局部闭坑后的生态环境和矿地现状符合设计要求和预设功能;
3.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4.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市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阶段
2012年为试点阶段。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创建目标的基础上,全市选定2—3家矿山企业进行“绿色矿山”创建试点。试点矿山企业应具备三方面基本条件:一是年开采规模坑采矿山在5万吨以上,露采矿山在30万吨以上;二是基础条件较好,管理规范;三是生态环境意识强,创建积极性高。试点工作由矿山企业自愿申请,经市创建“绿色矿山”综合管理办公室审查同意后实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
2013年起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完成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矿山年开采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石灰石、建筑石料矿山,6万吨以上的井下开采矿山,必须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在创建期间内,对达不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予以关闭退出。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创建“绿色矿山”是建设生态之城、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由市经信委、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财政局联合牵头负责,成立市创建“绿色矿山”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以下简称“市绿创办”),市水利、林业、公安、安监、发改、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并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二)精心组织,抓好试点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扶持政策。要指导试点矿山企业制定完善的创建工作方案,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矿山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试点任务。通过试点,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绿色矿山”创建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点带面,全面实施
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加强对“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指导,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分年度计划,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明确创建工作主体,充分调动矿山企业作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四)坚持标准,规范程序
创建“绿色矿山”要坚持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创建市级“绿色矿山”企业应填报“创建`绿色矿山申请表”,制定创建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向市绿创办申报,由市绿创办组织专家对创建方案进行审查批准。矿山企业基本完成“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后,由矿山企业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填报市创建“绿色矿山”考核验收申请报告。经县、区政府同意后上报市绿创办,市绿创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合格后,由市绿创办成员单位联合审查并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政府颁发“绿色矿山”荣誉证书,享受市级“绿色矿山”优惠政策。市级“绿色矿山”实行年审制度,如年审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撤销“绿色矿山”资格。
(五)明确政策,加强扶持
建立“绿色矿山”政策激励机制,列入试点的“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后的3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适当增加规模。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绿色矿山”企业的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但必须与“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相符合。
2.简化有关手续。“绿色矿山”企业在原矿区重新受让采矿权时,在开采规模增加量不超出原开采规模30%的情况下,可不再重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绿色矿山”企业上交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证金和复垦复绿保证金分阶段或分年度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复垦复绿的进度返还。
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范文2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经济
中图分类号:TD-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17-01
一、概述
1、绿色矿山就是要将先进的采矿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矿业的概念融合,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是矿产资源管理理念的一个飞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追求可循环经济为目标,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矿山勘探、规划与设计、矿山开发、闭坑设计),体现了对自然原生态的尊重、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对景观生态的保护与重建,它着力于按科学、低耗和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尽量减少资源储量的消耗,降低开采成本,实现资源效能的最佳化。因此,从本质上讲,绿色矿山应成为循环经济的倡行者。
2、绿色矿山的标准。建设绿色矿山应达到如下标准与需求:(1)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应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做到不在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其附近采矿,且矿山开采不能造成对主要交通干线和旅游公路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地貌景观造成不良影响和破坏。(2)矿山建设项目应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4)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有一定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5)闭坑矿山应实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绿色矿山建设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虽然不少省市制定了各不相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但在实施之中,不仅需要有绿色矿山创建的标准,而且需要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否则,无法将标准中模糊的考核指标量化,使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3、绿色矿山建设的若干建议。矿山企业应对绿色矿山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要把它作为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切实抓紧抓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制定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资金到位,措施得力。各级政府地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调控作用,指导企业开展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同时,要督促和要求矿山企业对落后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落后产能,实施严格地淘汰或更新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水平和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对老的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在计划经济时间所造成的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土地荒置问题等历史欠账,国家应对矿山企业予以资金支持,促进矿山企业有计划的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工作。
矿山采矿用地不同于一般建设用地,应根据其特点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利益,不断深化矿山采矿用地改革,探索新的供地―用地―复垦―土地流转模式,以有利于提高企业土地复垦的积极性,有利于绿色矿山建设和企业持续发展。
对拟建的新矿山,政府主管部门应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严格采矿权的准入条件,对矿山生产建设设计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方案等,实施严格评审,不具备现代先进矿山条件的,一律不允许建矿。
针对目前我国矿业开发秩序现状,除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和禁止无证开和越界开等非法采矿行为外,要通过强化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关停并转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矿山企业,花大力气组建地、采、选、冶、深加工、产销一体化的大型矿山企业或集团公司,彻底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实施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化绿色矿山。
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委托矿业行业组织(如中国矿业联合会)在全国开展“绿色矿山”评审与命名工作,通过树立典型,发挥先进样板的模范代动作用,必将会更加有力地促进绿色矿业的建设与发展。
对获得绿色矿山称号的矿山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经依法申请和审批,建议对矿山企业在矿业权获取、土地手续办理、专项工程项目申报与审批、专项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的财政信贷,以及矿产品价格、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优惠和便利条件。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因此,必须建立绿色矿山激励机制,对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后可享受优惠政策,实施“绿色税收”。凡有利于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少收税多补贴,不利于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就多收税少补贴,激励矿山企业自觉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山之路。
结束语:绿色矿山建设着力于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矿山资源的过程中,对其必然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最大限度的予以恢复治理或转化创新,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山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随着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推进,矿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智、更加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崭新阶段。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
参考文献:
[1]张幼蒂.采矿系统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坚持治理与转型相结合,坚持“治旧”与“控新”相结合,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努力实现矿产资源集约化、开采方式环保化、生产工艺清洁化、道路运输无尘化、企业管理制度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整治内容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全县辖区内所有开采的矿山环境进行全方位整治。
(一)开采区。推行矿产资源集约合理化利用,宕面规范、整洁;矿区采剥合理,边开采边复绿,矿区复绿面积不少于全部开采剥离面积的40%;泥土堆放有序,采取截污措施,防止泥土流失;按照开采方式环保化的要求,钻孔要有吸尘装置,做到钻孔作业无尘化;开采道路清晰合理;闭坑矿区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落实复绿方案和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全复垦复绿。
(二)加工区。采取综合降尘措施,加大对粉尘的治理力度;加工机组一律安装喷淋、布袋等防尘装置。加强污水治理,建设和改造三级废水沉淀池,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添置泥沙分离器,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活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收集生活垃圾,消灭白色污染,落实保洁措施,确保矿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四)运输道路。按照道路运输无尘化的要求,对矿区运输道路全程硬化,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做到常清扫、常洒水。强化矿区运输车辆管理,矿运车辆驶离矿区加盖篷布,对轮胎进行冲洗。
(五)固废处置。推行尾矿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沉淀池及时清淤,尾矿及淤泥的堆放有专门场所,堆放规范,并采取回填、复绿、防尘等措施。
(六)企业管理。落实业主环境保护责任,并明确一名分管环保的副经理(矿长)和职能科室,负责抓好工作落实;建立健全相应的环保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管理。
三、整治计划
全县矿山企业环境专项整治的时间为一年,即从年月开始至年月,分为组织动员、方案实施和考核验收三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下发我县矿山环境专项整治的文件,并召开全县矿山环境专项整治会议。有关乡镇、职能部门要根据县政府统一工作要求,制订矿山企业环境整治推进工作计划方案并落实整治工作人员。各矿山企业根据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成立整治工作班子,落实人员,明确职责。有关乡镇、职能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整治工作方案。
(二)方案实施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全县所有矿山企业根据整治的要求,按照各自的整治方案扎实抓好方案实施。各有关乡镇及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矿山环境整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明确工作主体,充分调动矿山企业主体的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稳步推进全县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整治任务圆满完成。
(三)考核验收阶段(年月日至年月日)
按照“整治一家、验收一家、规范一家”的方法,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验收合格后,年终颁发荣誉证书,享受矿山奖励政策。对达不到矿山环境整治标准的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
环境专项整治结束后,实行年度复查制度,如年度复查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行为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
四、奖励办法
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建立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一)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县政府与有关乡镇签订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有关乡镇要与矿山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作为考核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考核结果列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前置条件。凡矿山企业环境整治考核验收不达标的,一律不得申报省、市、县级绿色矿山。
(三)实行“以奖代补”制度。凡当年环境整治考核验收达标并且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的矿山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三年内享受奖励政策,如年度复查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行为的停止奖励。奖励的额度按企业当年实际上缴排污费扣除上缴国家、省部分后的60%进行返回,并在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中列支。
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范文4
关键词:采石场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防护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有效地防治矿山地质灾害,搞好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估,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有效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1矿山基本情况
评估区位于剥蚀构造低山驼脊谷地地貌区,矿区附近山顶海拔一般为+725.0~+846.0m,切割深度一般为100~300m。矿区内最高标高为811.5m,最低标高700m,地形北东部高,南西部低。山体坡度一般为20°~30°,地形坡度中等。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及志留纪中粒、粗中粒斑状堇青二长花岗岩(Sγc2)。
采石场设计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开采标高:+810m~+750m;采矿场最终边坡角:54°;设计矿山服务年限:6年;开采方法:采用安全小平台、倾斜中深孔崩矿的采矿方法,机械作业,分段自上而下由南西向北东推进的采矿方式。
2矿山地质环境评估
本矿区总面积0.0812km2,矿山建设规模设计为年采矿石1.0万吨,属小型矿山。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为二级;采矿场影响程度属于较严重区,评估范围内除较严重区外的其它地区属于较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区。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重点防治区(A):主要为采矿场,防治区面积为0.9156hm2,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区,预测矿山开采引发、矿山建设工程本身遭受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加剧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大。预测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影响或破坏较轻;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采矿活动破坏林地面积为0.9156hm2,对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程度为较轻。建议矿山开采过程应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分级放坡开采,对现状危岩进行清除,对崩塌地质灾害进行工程防治,再进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恢复。
次重点防治区(B):主要为废石场与表土场及其泥石流可能影响的范围,防治区面积为4.1244hm2,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区,预测矿山开采引发、矿山建设工程本身遭受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废石、表土堆放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小。预测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影响或破坏较轻;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采矿活动破坏林地面积为0.8156hm2,对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程度为较轻。对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工程防治,再进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恢复。
一般防治区(C):评估区内除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外的其它区域均为一般防治区,防治区面积共13.36hm2,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预测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影响或破坏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程度为较轻。因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工程防护主要为监测。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是通过采取一定的保护及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最大限度保护和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努力创建绿色矿山,使矿业经济科学、和谐、持续发展。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
第一阶段(生产期):对危岩体进行清除,在拟建废石场下方修筑拦渣墙;在拟建表土场下方修筑挡土墙;对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段进行监测;及时清除坡面危岩体;对建好的拦渣墙、挡土墙进行稳定性监测;对地形地貌破坏情况进行监测,工期约6年。
第二阶段(治理期):平整平台,清理边坡石方,开挖截排水沟,砌筑储土槽挡墙,拆除挡土墙及建筑物,种植爬山虎、毛竹和草,工期约1年。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为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拦渣墙、挡土墙、地形地貌,监测内容为采矿场边坡的稳定性、拦渣墙(挡土墙)稳定性、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
6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本矿山可能引发或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本方案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措施为:拦渣墙(挡土墙)+清除危岩+监测。本方案设计在拟建废石场底部设计重力式拦渣墙。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为较严重,矿山开采过程中尽量减少新增破坏面积,对具备恢复治理条件的破坏区域及时采取恢复治理措施,使矿区的地质环境得到基本恢复。其主要破坏区域为采矿场、废石场、表土场,治理的主要措施为平整平台,清理边坡石方,开挖截排水沟,砌筑储土槽挡墙,种植爬山虎、毛竹和草。
矿山开采时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有林地、灌木林,考虑到恢复治理工程的可实施性,并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将破坏单元恢复治理为有林地和其它草地。
图1矿区某剖面治理效果图
图2表土场某剖面治理效果图图3废石场某剖面治理效果图
7结论与建议
本矿山评估区重要程度属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开采过程中,开采应与恢复治理同步进行,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加强和开展矿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GB45/T701-2010);
[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
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范文5
山西由于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和支柱的产业结构,被称为“中国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和“新型的工业能源基地”。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的资源消耗强度大、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成为山西发展的一大痛殇。
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工作启动后,省环保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转型综改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牢牢树立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综改理念,将环保工作融入转型跨越发展大局,自觉将助推转型发展贯穿环保工作的全过程,以绿色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环保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倒逼作用,取得了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双赢效果。
探索适宜的环保新路,撬动社会经济绿色发展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环保部门不仅要做好环境综合管理、监管工作,还要立足服务发展、服务转型、服务民生的需要,用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考虑环保工作,充分发挥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适合山西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山西省社会经济绿色发展。
2011年,在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情况下,山西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和工业粉尘总量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10个重点城市和93个县(市、区)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10.8个百分点,重度污染断面比例同比下降27.7个百分点,矿山生态修复率持续提高,农村连片整治区各项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此外,环保厅率先完成《山西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与环保部协签订了《环境保护部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共同推进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全面加强矿山生态恢复和农村环境保护,改革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各大环保标杆项目形成辐射效应
环保厅牢牢贯彻综改试验先行先试的思想,不等不靠,按照省政府指示和《行动方案》部署,统筹《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山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十二五”规划》和《山西省“绿色生态工程”实施方案》等工作要求,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亮点的原则,着力实施重大标杆项目,推进各项行动任务,形成辐射效应,全面带动其他转型综改工作。
山西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的意见》,制定《山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和《山西省“十二五“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试行)》,严格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严把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关口,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存量削减、高比例置换的原则,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分门别类地提出了准则和规定;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硝限期治理工作,率先实施了脱硝加价政策,强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技术减排等减排重点工程。
山西省启动实施环保物联网工程和环保云计算中心,进行顶层设计,初步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完整、水平最先进的省级环保物联网应用体系,整合数据资源和计算硬件,实现资源共享。山西省已联网各种监控点位超过1万个,并开始在环境执法、排污收费、许可管理、总量减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组建省排污权交易中心,制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基准价格和资金使用管理、交易程序等政策;与兴业银行太原分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了《山西省排污权抵押贷款暂行规定》,为企业开展污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在全国首家制定省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方案,启动了首批重点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
为了适应综改环保先行先试的要求,环保厅积极推进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储备机制,组建了专门服务综改试验工作的技术机构,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先后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开发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工业锅炉节能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广泛吸纳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学历人才,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开拓创新,推进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
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范文6
2015年10月21日,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地质环境司及中国矿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绿色矿山建设分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中外政府官员、矿山企业和绿色矿山服务机构代表围绕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前瞻、中外绿色矿业发展对话和中外绿色矿山科技水平比较3个板块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表示,绿色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主题,按照要求,2020年绿色矿山建设的全国的基本格局要形成;2015年,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第一个全面专题部署文件,把发展绿色矿业、加快绿色矿山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予以明确。截至目前,共有661家矿山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已经建设了一批绿色矿山先进典型。
下一步,我国将分级推进省级和市县级绿色矿山建设,鼓励地方来积极推进不同层级的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在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由点到面集中连片地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工作;建立绿色矿山的标准体系,完善分领域、分地域、分行业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并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要构建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配套的政策体系及税费政策;发挥经济和市场的引导作用,激励矿山企业采用先进开采技术,鼓励矿山企业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尾矿利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等;对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的矿山优先给予资金和金融信贷支持;通过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使矿山企业主动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群众利益等做出贡献,确保到2020年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规范管理、基本形成全国绿色矿山格局的总体目标。
据悉,截至2014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超过9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近300亿元、地方财政和企业自筹资金超过600亿元;全国累计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81万公顷。
论坛上,中国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就中外绿色矿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区关系、矿山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展开对话。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是:重点提出根据规模、矿种、矿体厚度和开采方式等因素确定综合回采率技术指标和标准;根据矿石的氧化程度、贫富、嵌布状态、共伴生等具体情况,提出高效回收主金属,充分回收共伴生资源和其它矿物成分的“吃干榨尽”原则;对于单一有色金属矿山(铜、铅、锌、钼、镍等)提出综合回收率指标和标准;以及复垦率和绿化率指标。笔者就此问题梳理了一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中的亮点,希望借此抛砖引玉。
1五矿稀土:技术攻关稀土示范
五矿稀土江华稀土矿是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国五矿勘察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冬梅在绿色矿山论坛上介绍,五矿目前在稀土项目勘察过程中针对稀土特点,探索出一条资源与环境储备、勘察、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以实现稀土资源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利用当下稀土开采的过程,改进南方稀土勘察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综合研究以绿色开发为目标,探索形成我们自己认为勘察的技术标准,在勘察手段的选择、样品的分析和保存、勘察阶段的划分和工程布局原则、资源评价和储量计算等方面做研究。另外,加强矿体的底部结构以及水文地质的研究工作显著地提高勘察的效率和可信度,为后续的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依据。
(2)从勘察阶段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示范矿山为目标来开展具体的科研公关。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绿色开发的理念融人到五矿所有的工作过程中。所以,在资源地情况、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优化,开展了稀土矿床开采的模式、情况基理实验、工艺与药剂优化、防渗技术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从防渗处理多级监控收液的回收利用,以及地下水的动态监控、应急防控措施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五矿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环境监控与保护的措施和标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治理恢复的方案。
(3)以资源保护为核心,建立矿山地储备为主的储备体系。针对南方稀土的特点,五矿一直在倡导矿山地储备为主、产品为辅的南方稀土市场化的储备机制。目前在广东河源和梅州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一方面,探索政府和企业多方参与的一个碳采储的有机结合的储备机制;另一个方面,当地政府也在支持企业开展稀土的储备,实施有效维护稀土产业的长远发展。
五矿稀土将会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一个是形成适于南方稀土的勘察标准;二是希望利用在手的稀土的勘探项目,将来能够形成具有示范效果的一个南方稀土的绿色矿山;三是希望通过一系列具有行业特点的科技攻关,能够培育衍生出一系列稀土领域相关的科研成果。
2中国铝业平果铝矿:矿地和谐采矿无痕
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平果铝土矿位于百色革命老区平果县境内,是首批人选的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之一,也是业内人士称赞的“经典矿山”。
截至2014年,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累计生产氧化铝2228.07万t、电解铝231.8万t,实现工业产值765.2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34.2亿元,上缴税费110.8亿元,无偿捐助地方扶贫和经济社会建设资金4960万元。在公司辐射带动下,平果县从2003年起由国家级贫困县跃升为广西财政收人首富U?和中国西部百强县。
平果铝矿石属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品质好、埋藏浅、开采容易、复垦难,可以采用能耗最低、经济合算的拜耳法工艺生产氧化铝,是一种较为独特的4:产工艺,其矿产开发流程主要有采矿、洗矿、配矿、兌M四个环节。采矿使用机械直接铲装的平面推进裀谣天开采新工艺,由大型铲运机、松土机、液压挖掘机实施;洗矿流程分洗矿、破碎、排泥三部分,采用圆简洗矿机、槽式洗矿机进行洗矿,铝土矿含泥K山62%,洗出的泥浆通过沉淀后,加压输送到尾矿库存放;水洗之后的矿石由破碎机进行破碎;配矿就足将不同品位的矿石贫富搭配,然后向氧化铝厂运送复垦是将采空区平整为梯田,辅以生物复垦技术,恢复地力,还地于民。
“企地和谐、绿色矿山、一流企业、造福子孙”2平果铝矿山人的追求。将“采空区乱石滩变成田,还地于民”作为回报矿区百姓的具体行动,迚成了“剥离-采矿-复垦-还地”一体化联合工艺,复M率达93.16%,复垦地种植的各种农作物亩产水f达到或超过当地同类农田水平,复垦与生态_ff(述#绩得到了行业、地方、当地居民的一致认N,突出休现了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被公认为矿山U垦与生态重建的典范。
平果铝投产20年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科7规划、千方百计提高矿石资源利用率,矿产资源纹合开发利用实现最大化,矿石回收粒度由设计的ili小1mm降至0.3mm,每年多收矿石2万1;从心牙绽里人工回采,每年多回收矿石10万t;为避免乩采滥挖现象产生,宁可增大生产成本也一直坚持+收hi矿,有效保护了矿产资源;通过工?技术革新,确保铝土矿回采率在95%以上,最高达98.85%,矿心'1|采损失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等指标国内领先,一个个石牙交错的采空区,已成为郁郁葱葱的“绿宝盆”,100多个采场采空区完成复垦,面积达6694山.已建成6个高效复垦技术示范区计1000多m,“正实现了“采矿无痕、绿色矿山”,做到了资源凡发与生态重建、环境协调发展,企业与自然的尚度和谐。
截止2014年底,采矿临时用地突破4000,向农民还地1800余亩,达到了政府满意、企业滿意、农民满意的“三赢”目标,对维护地方社会和壯稳定,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屯t意义。
3金川集团第二矿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区位于金昌市金川区境内,是金川矿区中规模最大的矿区,是我国有色金属地下矿山年生产能力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矿山。
(1)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居国内先进水平。金川二矿区采用安全高效回采且矿石损失贫化最低的采矿法--机械化下向分层水平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方法。引进并装备国外大型配套无轨采矿设备,使得矿山生产线真正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二矿区的各大生产系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工艺流程更加合理,近5年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规划值,且稳定提升。
(2)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指标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金川二矿区原设计的回采率为93%,贫化率为7%,选矿回收率为80%,根据近5年实际情况看,目前采矿回收率为95.8%,贫化率为5%,选矿回收率为84%,不仅髙于行业标准,更远高于设计值和公司规定值,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节能减排。金川二矿区推广节能产品的使用,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进一步发挥科技节能的潜力。经过推进节能降耗,二矿区采掘量能耗指标逐年下降,均远远低于行业指标;选用节能型设备,产能能耗低,如850m中段单位矿石耗电为23.3kW*h/t,较二期工程设计单位矿石耗电量28.5kW_h/t及有色行业规定二级标准能耗指标间距30kW_h/t要低,设计节能效果比较显著,属节能型矿山建设;三是编制了二矿区节能操作指导书,规范设备节能操作依据。
(4)推进“无废开采”,强化“三废利用”。金川二矿区通过利用井下废料人工搅拌进路打底回填技术和粗骨料胶结充填技术,每年利用废石约25万t用于充填,减少了井下废石的拉运、提升费用,改善了地表环境。还加大废水利用力度,特别是充填废水的利用。充填废水在排放到地表后经多级拉坝沉淀处理后用于矿山绿化,进行种草植树,力争将矿区周围的荒山变成林区,实现废水的零排放,经过二矿区全体职工艰苦卓绝的拼搏和不懈努力,目前已实现了近20万m2的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22万m2的91%以上。加大矿山“三废”的循环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无废开采”,推进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矿山。
4江西铜业德兴铜矿:创新驱动治污先锋
德兴铜矿是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的主干矿山,是世界上储量在800万t以上的8个斑岩铜矿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露天有色金属矿山。矿藏储量大而集中、埋藏浅、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还伴有大量的金、银、钼、硫、铼等稀有金属。
(1)资源综合利用得到提高。德兴铜矿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低品位矿石的回收与利用,利用细菌浸出-萃取-电积新工艺和化学硫化等先进技术,回收废石和酸性废水中的铜矿资源,充分回收矿山现有铜矿资源和伴生有价元素,有效延长了企业自身服务年限,推动了资源综合利用向效益型、产业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矿山资源的利用率,在国内同类矿山企业中,率先实现了规模效益。
(2)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德兴铜矿大力推广节能型变压器、节能型电动机的应用,推广应用变频节能技术,利用同步电动机自补偿的方式提高功率因数,在栗类等多种负载设备中大量使用变频调速装置等技能改造;采用多矿少磨工艺及利用大型浮选柱等选矿设备大幅减少能耗;实施清污分流,从源头上减少酸性水的产生。针对矿区地处南方多雨区,雨季降雨量大而集中,且雨水流经废石即转变成酸性水的特点,该矿采取清污分流措施,将清水和污水分离,清水直接排入大坞河,避免受污染,污水进入酸性水库进行集中处理。德兴铜矿先后完成了杨桃坞酸性水库、祝家酸性水库及水龙山废石场清污分流、露天采矿场南山110截水沟及引水巷道、大坞头老窿水治理工程等,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每年可以减少酸性水量达332万多吨,还加强选矿节水技术研究,不断降低新水单耗,提高选矿回水复用率,使2014年选矿回水复用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