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总结范文1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对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集成电路的发展,当今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无处不在,然而这些先进技术无一不与电学相关。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整个制造大类各门专业的基础课程。
2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对电工电子课程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与改革,丰富了教学方法,引入具有趣味性的电工实训,强化考证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先进制造技术飞速发展,要求从业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具有行业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多,学习任务繁重。虽然很多院校都编写了课改教材或校本教材,但是纵观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材,其知识点依然繁多。例如,电路理论部分,书中介绍多种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等,教师大都顺序讲解,无重点可言。再者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通常被作为多个专业的基础课,各专业教学计划有较大差异,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却相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考虑后续课程的需要。(2)实验实训内容不合理。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课时紧,通常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穿插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大部分实验都是老师演示,学生按照步骤照搬照抄一遍,而且内容大都是理论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因此学生在按照教材或者指导书编定内容来操作时,不能做到主动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故实验实训不能体现该有的价值。(3)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各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习惯按照教材对知识点顺序讲解,但是由于课时紧凑而知识点又繁多,学生无法很好掌握,大都一知半解。理论课通常在多媒体教室或普通教室授课,实验课通常被安排在电工实训室,无法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创新教学方法探究
3.1根据专业方向,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下面根据笔者所在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如何科学编制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上表不难发现,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其后续课程有较大差异,应当分别设置教学内容,控制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数控技术专业,应当增加课时。如我校现在课时为108课时(多学时),以确保教学效果。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时为64课时(少学时)。在授课过程中,多学时教学内容讲授电学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电路分析过程,少学时教学内容则只讲授概念、基本原理与应用,在这样合理课时数的支撑下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必需的知识。
3.2采用现场教学法,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现场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协助人员一起,在现场对发生的事实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在现场直接看到的事实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改善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现场教学应在一体化的电工技能实训室和电子装配实训室进行,实训室内设有教学区(配备多媒体)、实训区、资料区和展示区。实训区配备常用的电工实验台和装配工艺台设备,以及万用表等常用工具,授课时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5名同学,配备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验室辅助教师。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这种模式下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教学质量。(1)授课任务由“双师型”教师担任;(2)分组教学时要选出每组的小组长,不仅利于管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3)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保证每次课都按理论加实践的模式进行,先理论,后实践,让学生清楚每次课的学习目标。(4)针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薄弱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采用鼓励教学法。教师要细致耐心,手把手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手,积极思考。
3.3课堂教学中运用EDA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且概念抽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通常需要做一些验证性实验,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因外在环境的影响,往往费时较多,效率低,意义不大。EDA技术的全称是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它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智能处理分析技术融为一体,是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的理想平台。常见的EDA软件很多,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到底选哪一种软件,取决于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就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常见电路的仿真而言,笔者推荐美国NI公司Multisim系列软件。NI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其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问题。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地再现出来。
4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总结范文2
(二)集中技能培训集中技能培训是针对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器件选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训练,熟悉电工、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以及器件和电路的安装、测试和调试方法。在内容选择上,与现代电工电子技术实际应用并将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在训练方法上,让学生身临实践现场“真刀真枪”地训练。
(三)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针对各专业常见的实际问题以及电子设计竞赛、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工技能鉴定等活动,开展综合训练、创新设计或自主实验,对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再提高。同时,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设备的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候,根据现场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实际,给学生布置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习内容,学生在专业实习的同时,得到电工电子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查阅文献、咨询等多种渠道开展自学活动,构建各自独到的见解。组织讨论。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疑、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对于错误的、模糊的观点,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效果评价。评价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同学评价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共同进步;通过教师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布置课后思考题,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升华。PBL教学法的灵活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整合和交流表达、团队合作等实际工作能力。集中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工工艺实习和电子工艺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 电工电子 教学改革 技工学校
中图分类号:TM34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在技工学校的课程中,《电工电子技术》是理工科专业一门必修的电学基础课,该课程的知识点涵盖广,理论性较强,实践性的科目也较多,有一些内容又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的知识点已经成为了技工学校教师的难题。因此,教师要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出发,从该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方面进行分析,为更好地推动《电工子技术》课程教学路径的探索而不断努力。
2 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2.1 高度抽象性
由于电是看不见的物理存在的东西,其电学涉及的理论也大都是抽象的,电学本身又和实践紧密衔接,要想从事电相关的工作,首先要掌握电学的特点和一些基本理论,明白电学的一些原理和物理规律,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下进行高效的工作。否则,不遵守电学规律或者定理,违规完成操作,其后果不可想象,严重时,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例如,接电过程中,不懂理论的电工将电路短接,那么就非常容易造成电流击穿而被电击,操作者轻者容易受伤,重者会导致生命受到威胁。
2.2 极强实践性
除了理论性方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因此,加强动手能力的实践性实验是课程的必然采取的措施。由于科技在更新,尤其是电子技术更是进入快速的工业发展通道,进而技工学校所讲授的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在教学时就必须对革新的内容及时查缺补漏,而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基础课程的综合培养,越累越多的学科在相互交错的交流和互相影响,社会也越来越需要动手能力强的实践者,需要综合型人才,而不是理论上的巨人行为上的矮个子,因此,动手能力是以眼见为实的实践出发点,通过实践性总结,来强化学生自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进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 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3.1 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特殊性,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深水区改革,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重构,打破学科间的束缚,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将电工电子所能涉及的科目进行系统的重新编排和重新构造,打造属于该专业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此,对于一些专业设置上可能涉及到电工电子的学科要根据专业的实际应用特点,对这些学科进行分门别类的进行不同的知识点侧重教学。
3.2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是开启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方式之一,这种切近生活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新知识,这样既能让知识点变得容易消化,学生理解也更加容易,课堂的气氛也被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提升。启发式教学也是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另外一种方式,积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体验获取知识带来的乐趣。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是主体,是主导者,而教师只是参与和引导者,主观上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也由传统的灌输式变为复合多向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早已成为了很多老师教学的选择,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师可适当采取多媒体结合教学,将那些涉及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图形采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趣味性教学,动态演示的过程能集中学生的精力,更好的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开辟了一条教学途径。
3.3 改进实验教学环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依靠实验来完成教学的课程。通过开展实验和实践,能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强化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升分析相关遇到实验性问题带来的问题的思路,进而寻找实验中问题的根由,解决问题的根本。一般教师可以将实验分为验证型、提高型和综合型三种。对于一些基础理论和物理定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相关的仪器仪表的验证型实验来完成对物理理论的验证,而提高型则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自身表现,定制一些提高他们自身知识水平的实验,可以帮助他们消化原有的知识,并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是孤立的掌握某一单个理论,也是做好知识延伸的一个有效方式,最后的综合型实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其自身专业设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其对电工电子能力的学习,进而完成培养综合人才的最终目标。
4 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该学科进行优化,能够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教师还要对该学科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探索更好的改革路径,做好相应学科的教学提升。
参考文献
[1] 龙海燕,龚雪.《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4-49.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多媒体 电工电子 优势应用
高校中,我们将电工电子技术归为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集系统性、广泛性、实践性、课时较少等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现如今,大量的多媒体技术已运用到了电工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其重要原因在于通过多媒体教学,其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更好的表达出教学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造高效率课堂。另外教学实践发现,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学习思维变得活跃,设计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笔者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以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旨在对提高电工电子教学质量有所受益。
1 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必然性
1.1 只有单一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电工电子教学,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的原理及步骤等都会在课本内容中详细的描述出来。因此学生只需要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的引领下,按照书本上的详细要求在早已规设好的实验室中完成具体的操作即可。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不会主动的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更不会去总结实验原理及其结论。
1.2 教学实验内容太过陈旧和单一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强调的是少讲多练,只要学生能通过自主完成实验了解其定律,得出相关结论即可。不能更好的让学生去联系实际,增强其理解能力,因此新知识,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不到有效培养。
1.3 加强电工电子技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注重教学的实践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因此采用开放的多媒体技术进行电工电子的实验教学,成为了必不可挡的趋势。我们必须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再认识,使其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中得到关注,并大量运用。
2 简析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特殊运用价值
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等进行综合处理,从而转化成相关的多媒体信息,供人们参考和使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存储方便,显示直观,容易控制。[1]因此多媒体技术的新兴教学方式成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展现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利用其多样化的演示方式,调动学生听说想的欲望,无形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很难理解,或是抽象复杂的内容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声行并茂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及时掌握传达出的各方面的信息。与传统的满堂灌课堂相比,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具有与课本内容相符的场景,在具有实物演示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进行形象记忆,做到活学活用。
2.2 增强学习氛围,创作高效率课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文本大多都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仅仅依靠老师的口头及板书式讲解,是很难让学生很快领会和掌握的。基于此,我们逐渐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直接的认识,能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中学到知识,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例如老师在进行常用低压电器中关于熔断器内容的讲解时,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常见的几种熔断器进行工作原理,外形符号等的展示,使其直观形象的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印象,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理解,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
2.3 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
(1)多媒体教学利用其优越的物质条件为学生带来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大量节约了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增强了其实际操作能力。多媒体不仅拥有计算机自身的交互特点,也有显示图像和声音的优势,老师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来讲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高效率课堂。[2]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要求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利用各种形似的立体图示来展现个电子元件之间的复杂构造,多媒体的应用恰到好处的达到了这一目标。(2)因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电子元器件的复杂性,简单的语言讲解很难将其描述清楚,致使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将这些非线性电路特征形象的进行图像的动态展示,这样便可使枯燥难懂的电子课堂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课堂的重点难点内容得到有效突破。
3 坚持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基本运用原则
多媒体技术教学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兴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于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我们在享受多媒体技术教学带来的学习成效的同时,坚决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3.1 严禁忽视课堂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式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授课的主体,这一点是不会随任何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动摇的。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再好,也无法完成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只有老师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才能知晓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之处,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2 注意不要使多媒体的形象教学与老师的语言教学分离
课堂上,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多媒体提供的文字图形是直观材料,在此基础上老师要通过自身的语言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进行适当讲解和概括,强化视觉材料与教材内容的充分结合,避免出现只重视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教学而忽视老师语言讲解的现象。
3.3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适可而止
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带来高效率课堂教学,因此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大量运用,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更好发展。因此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都会过分搜集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导致课堂中,学生的心思全部集中在有趣的声音或是图像上,这种情况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的积极性,思维模式也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严重降低课堂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验改革
一、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在以往的教学环节设计上都是以讲为主,实验为辅的授课方式。实验的目的只是巩固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再现。但这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实验环节验证所学的理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单从实验的角度上看,问题更是严重,很多学生连基本的测试仪器,比如万用表、示波器都不能正确使用,而且每次都要花很多时间用于接线和查断线与错线,都忽视了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参与来纠正不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如何在习题的设计上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弱化简单的验证及怪题,将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到观察实际问题中来?如何在动手实验的安排上从原来的理论验证转变为主动的验证理论?如何在教学环节中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找办法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一)改革教学体系、优化课程教材。
在教材上,有针对性的选取。以前一直是不分专业采用统一的教材,可适当的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
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大纲。《电工电子技术》涵盖了电路理论基础、电机电器控制、模拟和数字电路等多门专业课的内容,而不同专业对课程知识应用的重点又不尽相同。所以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比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侧重点在可编程控制器和电动机控制;光信息专业的侧重点在译码器、触发器等;测试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重点在仪器使用和电气测量。教学内容采用先紧后松的模式,避免后期给学生造成压迫感。
(二)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改变老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建立双向互动的方式,教师要由单纯的讲授者变为经验丰富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1)注重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更形象直观的内容展现给学生,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电工电子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形很多。如果只用黑板授课,光画图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比如放大电路的分析,学生在等待画图的过程当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受黑板的版面以及上课时间的限制,图形的变化过程很难讲解;有些授课内容很枯燥,单凭语言描述难于理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比如载流子的运动、继电器开关等。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对于有些难以讲清的内容,可以采用模拟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获得了需要的知识。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讲课和翻屏速度相对较快,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对于有些需要分析和理解过程才能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板书的方式。有些相近或类似的多个知识点,如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电阻和复阻抗,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如果做对比分析,记忆和理解会更深刻,而多媒体一次只能显示一页的内容,此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对比进行。
(2)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①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携带具体的元器件到教室中,在授课过程中以实物进行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观察力,比如一些开关、接触器、二极管、三极管等。
②概念性知识以实例来讲解。比如基本电路中的电位和电压的概念。教师站在讲台上以自己为实例,以自己的头顶高度为电位,身高为电压,如果以上课教室的地面为参考点,那么头顶高度等于身高(180cm)+讲台高度(20cm)=200cm;如果以楼下教室地面为参考点,那么头顶高度等于身高(180cm)+讲台高度(20cm)+层高(400cm)=600cm。但是不管怎么选取参考点,教师的身高没有变化还是180cm,即电压不会随着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
③启发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有的学生很纠结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那就以高山流水来说明相互关系。水的流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山顶到地面为电压的实际方向。那么电流的实际方向就是从高电位(山顶)流向低电位(山脚)。
④举一反三,从局部看整体。从内容体系上看,《电工电子技术》包含大量对立与统一的概念和规律。所以,在电路理论的讲解中教师应采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直流与交流、电阻与复阻抗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归纳总结在不同情况下电路定理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从本质上理解,举一反三。该课程的内容中还包含着大量局部和整体的概念。例如,电路理论中电阻、电容、电感,电子技术中的半导体器件、门电路、触发器等是局部。由这些局部组成的交直流电路、放大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是整体。避免学生面对课程繁多的内容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建立学生对局部和整体的概念。
三、实验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一)改进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保留基础验证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实验。
基础性实验是《电工电子技术》重要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但是绝大多数实验都是按照教学计划而设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按照标准的程序来验证原理、定律,缺少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可适量增加综合设计实验。由老师提出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并提供可选择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仿真、搭建电路。如洗衣机、竞赛抢答器等电子实验。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习的热情。
(三)强化实验目的,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以前《电工电子技术》课学生的成绩评定主要是凭期末考试一纸定终身,其中平时成绩(包含实验课)占总成绩的30%。实验成绩是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实验情况及实验报告评定的,然而只根据平时印象和实验报告来评定成绩是不准确的。学生以为只要实验报告写好了,平时成绩的大部分分值就得到了,实验做得如何并不重要,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为改变这一现象,采取实验课抽签儿单独考试。如果实验成绩不及格,那么总评成绩不及格,并规定学生在补考前必须把实验补上,否则不予补考。这样学生不得不重视实验课,从而又强迫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EDA辅助实验。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中大部分章节都有仿真实例,使教学模式生动形象,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习兴趣,在理论课时穿插仿真实验,可大大提高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电路仿真软件采用Multisim10,它自带了上万个元器件、电源和仪表及十几种电路分析方法,利用它可进行教学、实验,既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到电路动态与静态的真实状态,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能力,大大提高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另外可以指导学生自学protel等绘图软件,自己制作电路板,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热爱。
四、总结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电工电子课程必须通过多种教育技术结合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探索,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敢于尝试新方法和新手段,着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科教兴国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蔡立娟,张瑜,姜淑荣.“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2] 余永辉,张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4).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电子技术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连续这几年,笔者一直负责教授电工专业电子技术这门课。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学习强电方面的知识,又要学习弱电方面的知识。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电工基础课程,对基本的电路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电子技术,可以进一步熟悉基本电子器件的特征和应用,掌握常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由于所教授的学生既有秋季生,也有春季生,并且每年学生的情况也都不太一样,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谈几点心得。
一、要深入引导,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这位老师的吸引和指导下,可以加快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的进程。现在的技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识不到学习理论课的重要性,认为学习理论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来到技校只要将实习课学好就行,理论学得好坏无所谓。老师可以试着激励学生去动手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兴趣。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创意工件大赛上,电工组王老师指导学生做的是旋转LED灯和智能小机器人。在制作初期,学生开始看到一大堆的电子元件和板子的时候,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但伴随着一个个的元件焊接到板子上,电路完成,最后看到作品旋转的同时显示出字的时候,学生发出了感叹,感受到了电子的神奇,并且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的兴趣大涨。现在上理论课,很明显的是听课的人数又多了几个。这种兴趣的延续,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这门课的重要保障。
二、确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1.针对现有的新教材改善教学方法
如在电子技术中,在学习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时,书上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各极电流的形成过程,又从实验上验证了IE=IB+IC,即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和,学生还是将信将疑。如果老师以电工基础中节点电流定律来分析,我们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再如在计算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时,对于一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UCE=UCCICRC,学起来很难理解。老师可以换个方式进行分析,应用电工基础中回路电压定律来解释和学习,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2.针对目前的学科体系和学生现状改善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目前的学科既呈现多元化,同时又呈现出综合化,而目前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学好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选学,适当增减、调整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法和进行总结。
如在介绍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时,尽量避免介绍三极管内部的载流子运动方向,而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由于基极电流IB的微小变化,使集电极电流IC发生很大的变化,即利用基极电流IC的很小变化控制了集电极电流IC较大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再比如在学习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前,适当地复习电学和电工电路方面的知识,学生便能很好地进行分析计算了。技校生学习的内容不应太抽象,否则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立足教材,采用不拘泥于形式的教学方法
抓基础,弄清基本概念,特别是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常用的概念。弄清基本概念是分析计算的前提,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之一。电子技术内容繁杂,总结归纳十分重要,要注意:重要的不是具体的、个别的知识点,不是各种单一电路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彼此的内在必然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总结,学生的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4.理论教学和实习课题相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学生一边学习理论课,一边进行电子方面的实习课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最好方式。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理论课在第二学期学习,电子方面的实习教学则安排在第三学期,中间间隔时间过长,学生遗忘的会比较多,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这个问题将在和实习老师进行讨论后,对实习课题的顺序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