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1
【关键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原状保护;传承
【作 者】吴伟峰,广西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4-454X(2007)02-0199-007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Guan gxi
Wu Weife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layout and implement on ethnic ecologica l museum in Guangx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of ethnic cultu r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museum roots from the traditional museum with theinnovating notion, and its basic connotation is the protection for original sta t e upon ethnic culture, the instruction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ach lev e l,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instruction of experts But what most impo rt ant is the host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itiative action of the villagers Th e specialty of ethnic ecological museum in Guangxi, which combines with the ethn i c museum, as well as the notion developed into the protecting of immaterial cul t ure and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new village will pl ay an active role o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Guangxi.
Key words: material culture; immaterial culture; protection for original state; passing
在广西,壮、汉、瑶、苗、侗、水、仫佬、仡佬、彝、毛南、回、京等12个世居民族曾经创 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 的加快及市场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民族地区正面临着外 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民族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非常激烈,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 无形文化遗产,包括民族民间语言和艺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民族民间风俗礼仪、节庆等 方面)正以近乎崩溃的速度面临着消亡的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 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这又进一步造成了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 可以说,广西的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方面,自治区的各级地方政府和社 会各界开展了很多工作来抢救、保护和传承当地民族文化,但就整体和效果而言,还需要更 全面的规划和长远的考虑,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探讨和解决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的问题。广 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及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前者被清晰地界定为拥有一定藏品的静 态的特定建筑,在将一定的文化遗产搬移到其中的同时,这些遗产也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及 其所处的环境,显得支离破碎。而后者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是建 立在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之上,即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 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态博物馆概念理论经典的解释是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即“生态博 物馆是由所在地人民和公共权利机构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其 主要功能是:(一)用于所在地居民立足现在、借鉴过去、掌握未来以及向参观者充分展示自 身文化艺术,弘扬文化多元主义和人权价值观;(二)“实验室”作用,为外界了解和研究 当 地居民的过去和现在服务;(三)“资源保护中心”,用以保存自然和人的文化遗存。“是 人 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是时间的一种表现”、“是对特殊空间的一种解释”则是它之所 以称为生态博物馆的要害。生态博物馆的表现形式是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结合, 该表现形式及内容又依托于人为的原生环境。
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将是对特有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般为弱势文化)进行整体保护及保 存的社区,主要为社区居民追溯历史,掌握和创造未来发展服务的特殊的博物馆形式。与中 国的生态博物馆不同的是,西方生态博物馆所在的社区生存不是问题,探索生命的意义、人 生的价值,谋求物质和精神文明及生态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发展,才是它们关注的问题 。以贵州的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生存条件、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全国 农村的平均水平,即使在贵州省也属于扶贫对象,所以在中国的生态博物馆里,保护、传承 文化的同时,他们更需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 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该区特有的文化,使其文化持续发展的同时,在经济生活上对社区居民有 所改善。
从1998年起,广西文化厅开始进行博物馆建设多种模式的探讨和实践。2003年12月3日,广 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于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举 行奠基仪式,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瑶族生态博物馆,同时也是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进 入正 式的实施阶段。怀里村白裤瑶由于历史、传统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仍保存、延续 着极为独特、完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染织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铜鼓文化、丧 葬文化、建筑文化均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此选点的白裤瑶文化体现了广西民族文化 中处于封闭、偏僻自然地理环境下独立、缓慢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而这样的例子在 广西并不少见,因为只有在相对偏僻的环境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才更有可能免受全球化与现 代化的冲击与影响,才更有可能保存着古老原始的民族文化,而与之相伴的则是当地经济建 设的相对落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对低下,在这种环境下的民族文化相对来说也是较为脆弱 的,在这样的条件与背景下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探索在落后地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促 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此选点得到生态博物馆理论引进中国 第一人海先生的高度肯定。生态博物馆由展示中心与怀里蛮将、化图、化桥三个自然屯 的原状保护两部分组成。展示中心占地3亩,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80万元,2 004年11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05年6月初,参加贵阳生态博物馆国际会议的二十多位国内 外专家到南丹进行参观访问,专家们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时对白裤瑶文 化的未来发展走向表达了强烈的关注。目前中国民族博物馆已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定为其研究工作站。
2004年底广西文化厅重点建设已建成开放的三江侗族博物馆,投入资金将博物馆的陈列重新 设置(开放《三江侗族文化展》),以位于县城的三江侗族博物馆作为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 的展示中心与资料收集中心,同时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方式,将三江境内苗 江15公里流域范围内的高定、独洞、座龙、岜团等村寨列入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保护范围 内有风雨桥13座,鼓楼26座,在这范围内侗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底蕴丰厚,织锦文化典雅大方 ,“月也”等节日风情淳朴浓郁,“款制”等制度文化依稀可见。三江侗族处于中国南部侗 族文化圈范围内,侗族文化具有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现代化的冲击也在慢慢影响着侗族 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变迁也在缓慢地进行着,侗族人民对外来文化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 ,具有开发旅游的强烈愿望,同时苗江流域具有开发旅游的巨大潜力,在此地开发旅游必不 可免,建立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是在开发旅游的背景下引导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的典型实践。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展示中心与保护范围异地的模式,保 护范围大,管理模式新颖,是目前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独有类型,是广西民族生态博物 馆建设课题组对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中国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三江模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 高度评价。
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建设具有代表性的能充分反映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壮族生态博物馆是 课题组所重点考虑的。在靖西县旧州街,壮族刺绣、织锦、土司遗存、民居建筑、山歌艺术 、壮剧、木雕、节日等民族文化保存的丰富性、完整性使之成为壮族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旧州充分体现了壮族在历史上对各种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特点,是研究壮族文化 变迁的一个典型地点。同时当地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是一处与南丹白裤瑶及三江侗 族情况完全不同的选址。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占地2亩,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20 04年3月奠基,2005年8月建成对外开放。靖西是壮族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壮族文化具有深 厚的文化底蕴,在旧州街,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当地壮族人民对壮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高度 的自觉性,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逐步恢复业已消失的传统文化,体现着壮族人民在现代化 冲击下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在旧州建立壮族生态博物馆,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增加文化因素, 提升旅游品位,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特色在于专业性的指导贯穿始终。组建了一个由民族学、考古学、博 物馆学、历史学和地方史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课题小组, 承担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几个试点地的实地调查、专题研究和撰 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生态博物馆实施过程中突出课题小组的专家指导作用,保证了生态 博物馆建设的科学性、专业性。
各级政府达成共识,尊重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原则,明确 “一个鲜活的文化整体”是试 点项目选择的基本标准,强调有一定的民族代表性、特性鲜明、现存自然与文化生态现状保 护良好、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和历史文化遗存等,是建设一个生态博物馆所必需的要素。在项 目启动前做仔细的宣传与动员工作,使试点项目所在地的市、县、乡和村四级组织与自治区 文化厅在项目建设意义、目标、选点、管理机制和投资组合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形成共识 并落实,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试点所在地的市、县、乡政府主管部门有专人负责,协 调好涉及部门的各种关系,层层落实,齐心协力办好生态博物馆。
将正在建设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与未来在全区陆续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结成“联合体”,共 同承担起政府实施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与展示任务。建成后的各 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互动与延伸关系:以广西民族 博物馆工作站的形式,使各生态博物馆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在各个民族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研 究、搜集文化遗存和扩大研究成果利用的基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两者间编织信息网络 和可视界面,使各生态博物馆借助广西民族博物馆这更宽阔的平台,延伸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不受地域与时空局限而扩大受众面;以行政调控为两者建立起全方位的资源平台,形成优 势互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这种科学家和村民紧密结合的形式被中国博 物馆理论专家、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委员海教授称为“真正把生态博物馆向专业化、博 物馆化方向提升的努力,还是广西创造的生态博物馆广西模式,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第二 代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生态博物馆真正向专业化、博物馆化方向提升,能较快发展为第 二代生态博物馆。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的新形式。如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 ,充分地利用原有的位于县城的三江侗族博物馆完善的馆舍,以此为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 和信息资料中心,另划以长达15公里、包括9个侗族村寨的苗江上游流域为生态博物馆保护 范围,在管理形式上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模式,保护范围大,管理模式新颖,是 目前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独有类型。
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文化保护机构,它也是一种博物馆。如果它仅仅是村民的一种文化自 治行为,就够不上是一座生态博物馆。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在继承贵州生态博物馆经验的基 础上,加强了生态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展示传播水平。广西建立的三座生态博物馆都同 时建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三座科研基地。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里来,以 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视野对这个文化活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村民对自己 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认识和保护的自觉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出村民自 己的科学家。这种结合对科学家、对村民都是有益的。对于巩固生态博物馆的存在和提升其 保护水平也是必要的。中国第二代生态博物馆也强化了它的文化的展示传播功能。广西把贵 州的资料信息中心改称为展览中心,以强调其展示意义。事实上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 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是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广西三座生态博物馆的展览中心的陈 列,已经相当专业化、博物馆化了。他们的无形文化遗产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本来是脆 弱的,但如果他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提到了科学的高度,情感上达到了珍惜的程度,他 们的无形文化遗产就变得坚固了。他们的表演和展示就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一种自豪。对自己 文化有了科学的认识,就有了自觉传承的基础。这时他们才真正成了自己文化的主人。
三
广西白裤瑶、侗族、壮族三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相继建成,是我们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 下,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弱化、消亡严峻局面的积极探索,是在广西民族文化处于相对弱势 地位情况下建设“民族文物大省”以改变局面的具体行动,这一实践在客观上对促进当地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产生独特作用。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我们寻求更多、更有效的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途径提供了有 益的探索和尝试。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保护与弘扬优秀的民 族传统文化,从实践的效果看,它确实为保护和保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新的途 径,保护了农业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即不是将物化的文化载体搬到传统的博物馆里 面,而是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从而妥善地处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鱼儿 离不开水”关系的问题,使民族文化更深深地根植于肥沃的生活土壤之中而得以生机勃勃 地发展与延续。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 基地。三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以建成为白裤瑶、侗族、壮族资料信息中心与研究中心为目标,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保护、展示, 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民俗 学家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热烈欢迎,一批批有份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将陆续出现;生 态博物馆同时还将成为各人文学科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一批批人文研究人才将在这里得到 锻炼和成长;生态博物馆也必将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扩大广西民族文化的国际 影响上产生更大的作用。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所发生的作用已初步 显示出来。三个试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给当地政府与文化部门在如何更好地、主动地保护 和发展民族文化,并使其在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协调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 如南丹县人民政府提出“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以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建设为契机,调整项 目、整合资源,以投资2500万元的县乡公路、150万元的乡村公路和60万元的饮水工程,以 及将改造400多户村民用厕的国际援助项目为工作重点,全力解决白裤瑶民族同胞盼望了近6 0年的交通、饮水等一系列重大生存与发展障碍问题。为当地的旅游增添了一朵“奇葩”, 在文化旅游中独具吸引力。由此而在落后、贫困地区兴起专题化的旅游经济活动,对改变 农村的经济结构,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 化素质,以及提高村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等方面,都充分地显示着生 态博物馆以其科学的保护与传承理念引导着相对贫困的农村在寻求更理想的脱贫致富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独特作用。这项试点所带来的效益与影响已经超 越了文化保护的范围。
生态博物馆的新观念顺应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全球性历史潮流,也注重了全球化和 商业化社会中文化的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全世界在关注这一课题不断拓展的实践。2004年在 北京召开了有欧洲几个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官员参加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情况介绍 会,到会外国使节都很支持和赞赏生态博物馆在中国贵州及广西的实践。2005年6月,在 贵州省召开的生态博物馆国际研讨会,不仅在编印向会议提供的大型画册《中国生态博物馆 》一书中编入了广西已建成的南丹及三江生态博物馆,而且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也是 会议的重点考察参观点,中央及全国各地的媒体也大量报道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情 况。2006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的广西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获得 通过。
“十一•五”期间广西拟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项目包括:
1.桂东贺州市莲塘镇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
在莲塘镇,目前有三处保存非常完整的客家围屋,在贺州当地及广东均享有盛名。客家围屋 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 展示客家人的人文历史方面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在莲塘 建设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不仅对研究客家文化在广西的变迁过程提供活标本,还能在保护 的同时为旅游发展服务,两者相得益彰。
2.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生态博物馆
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大苗山” 闻名遐尔,苗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深厚:芦笙坡会、百 鸟衣、斗马、“埋岩”、吊脚楼、“坐妹”、打油茶、酸鱼等民族文化表象绚丽多彩。以元 宝山、摩天岭、贝江为代表的自然风光神秘悠远、美丽壮观。安太乡元宝山下的下桑、元宝 、培秀等苗族村寨融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为一体,是建立苗族生态博物馆的理 想选择地。
3.桂北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村汉族生态博物馆
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古城堡原叫瑶山岭,莫、陈、刘三姓汉族于明朝初年迁入,建村历史已 达600多年。由于地处“湘桂古商道”上的关键位置,历史上经济繁荣,有“小南京”称号 。在这里,汉族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科举文化丰厚,中原汉族文化遗存丰富,是桂北汉族 文化的典型代表。长岗岭村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集科研考察和传统学术研究价值于一身, 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在这里建设汉族生态博物馆,借此展开汉族(中 原)文化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变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 历史学、考古学等学术意义。此外,灵川与桂林交通方便,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对“大桂林旅 游圈”中不同旅游类型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4.桂南东兴京族三岛生态博物馆
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兴市北部湾的万尾、巫头、山心(称为“京族三岛” )一带。京族是跨境民族,在越南叫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语言与越语相同,风俗 与越族也是大同小异,“唱哈节”是京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京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 保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如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独弦琴文化、婚恋文化、渔猎文化、干栏 式建筑文化等)。京族与越南靠近北部湾的越族也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因此京族文化兼具民 族文化、边关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建立京族生态博物馆,以更好地收集、研究、展示京 族文化,为研究跨境民族的文化变迁,推动中越民族文化研究的合作,增强中国与东盟各国 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5.桂北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
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龙脊梯田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面积66平方公里,有“梯田世 界之冠”美誉。龙脊的主要居民是壮族,服饰独特,风情独具,有古朴优美的壮族山歌与师 公舞、打扁担舞,传统的干栏建筑特点尤为鲜明。在龙脊建设壮族生态博物馆,探索在旅游 发展中如何做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当地旅游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在风景名胜区 增加文化品位,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同时也为壮族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冲击中 的恢复与变迁进行学术上的深入研究,意义深远。
6.桂西那坡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自称为“敏"(亦称“布壮”),总人口5万多人。黑衣壮以黑为 美,以黑色作为穿着和支系的标记。在那坡县龙合乡共合村达文屯,黑衣壮保持着千百年来 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黑衣壮居民仍继承沿袭其古老的民族文化,是研究黑衣壮的理想之地 。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与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最终建成,将 构成广西壮族生态博物馆和壮族文化研究的完整基地网络,形成富有特色的壮族文化保护区 域。
7.桂中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生态博物馆
金秀是广西的瑶族自治县之一,居有盘瑶、花蓝瑶、坳瑶、茶山瑶、山子瑶等五个支系,共 5万多人,瑶族文化丰富多彩。先生认为金秀具有成为中国瑶族研究中心的优越条件 ,提出“世界研究瑶族在中国,中国研究瑶族在金秀”。而已建成近十年的金秀瑶族博物馆 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瑶族的重要 场所。金秀瑶族生态博物馆以六巷乡门头村(花蓝瑶)、古陈村(坳瑶)及金秀镇六段村(茶山瑶)等地为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将 其建设成为中国研究瑶族的资料收集中心,在瑶族文化研究中发挥基地作用。
以上拟建设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具备了建立生态博 物馆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建设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标准 的建设模式,在遵循生态博物馆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前提下,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 的做法,探索出更多贴近实际并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模式;努力于“十一•五” 末顺利实现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1+10工程”目标,构筑起独具广西特色的生态博物 馆群。
四
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难度在于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博物馆的选点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要充分考虑建馆的各方面因素,如地方、民族特色 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等因素。南丹白裤瑶族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风情方面有砍 牛、打铜鼓、细话歌、树汁染、岩洞葬、谷仓、刺绣等内容,自然风光有地下暗河、小天坑 、峡谷、温泉等,靖西生态博物馆有绣球、壮锦、木偶戏、农民画,周边有鹅泉、二郎壮寨 、爱布瀑布、古龙漂流。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品牌的树立,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政策法规条例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有必要的作用。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曾探讨过以人大通 过保护条例的方式来保护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需要坚持的工作。村规 民约容易制定,但要做好相关的发动和宣传。开办培训班是一个好的方法,向村民灌输管理 及经营的意识,互动达成目标一致的共识。
选择国内在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些点,如贵州、云南、内 蒙古等省、自治区,深入到当地做细致的考察,基于我们的课题需要,做针对性的比较研究 。我们的“1+10”规划保证了我们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在业务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形成了持续性的业务指导,在行政管理上来讲,从文化主管部门到乡村的做法这些都是我们 的特色。外地的经验值得学习,国内的生态博物馆之间应该建立起一个常设的协会性的机构 ,加强沟通和联系,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村民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获得利益将会激发他们在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利益不但是在生态 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带来的道路、饮水、公共设施等方面改善,构成村寨整体的农户也要从中 获得好处,如果多数农户的收益有所提高,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将会变得顺利。我们可以借鉴 一些跟生态博物馆相关的村寨及其发展模式,在这一领域内,有很多的运营模式还是很成功 的,它们有些虽然不叫生态博物馆,但是运营模式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比如广西三江县的丹 洲、龙胜县的龙脊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地方从一开始就强调村民的自主,开发旅游,使村 民获利,自然环境和文化内容因为是吸引游客的卖点而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无形中跟生态博 物馆的理念有殊途同归的道理。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2
然而,据民族文化传承的调研与文献检索获知,关于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步履维艰,收效甚微。为什么“热热闹闹”的理论研究却难以给实践予以指引,促使其得以顺利发展?鉴于此,本文对目前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作了几个基本问题的审思。
一、关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内容问题
纵观目前有关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论著,在传承内容选择上,均有一个共同特征:注重民族文化载体引入,鲜有论及“价值观”等文化内核。在这宏大理论的指引下,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逐渐形成两种结果。
(一)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无限化约,价值取向逐渐偏离
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常常被化约为一些实实在在、看得见甚至摸得着的事物,如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体育、民族技艺、民族服装,民族器物,等等。诚然,这些内容如得以有效传承,同样意义非凡,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感知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民族社区个体或群体文化自觉与自信等。然而,常常事与愿违,在现有教育竞争与评价体制背景下,这些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却被“无限化约”,最后演变为“一次性”文化传承、“快餐式”文化消费,最初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偏离。
(二)民族文化课程自成体系
民族地区学校中,民族文化课程分门别类:哪些是民族文化课、哪些是普适知识课、民族文化课程分为哪几类等,以独立形式“进军”学校原有课程体系。有专家堂而皇之地论述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应占学校课程体系的比例,如“民族地区学校地方性知识应在整个知识体系占中12%~15%的比例较为合适”[2]。这种将民族文化分门别类,将其作为一门或多门独立课程嵌入民族学校,对于学校、学生与家长而言,无疑是一种“增负”,这可能是目前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们需要对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有所审思。首先,完善民族地方教育评价标准。对各教育层次的评价设法观照到民族文化内容,以此找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竞争的目标一致性,使之并行不悖,促民族文化得以顺利传承。其次,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民族地区文化是山区文化、乡村文化与民族文化在长期生态适应中动态生成的。“因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轨迹和其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既是构成民族民间文化的内容,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族群文化的传承模式”[3],长期以来,民族社区的个体是在家庭和社区中感受着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他们在民族社区日常生活中感知、体验、领悟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这就是一种传统的、不分时空地渗透于民族地区儿童日常生活之中的“自发教育”,这是它最本真的传承方式。[4]因此,我们需遵循民族文化原生的传承规律,以“润物细无声”之势渗进目前学校课程体系,方能达致民族文化传承之目的。再次,社区协作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形式最初是在社区中自然生成的,目前,学校承担传承责任自不待言,然而,“无根基地依赖学校,使得学校承受着它无法承受之重,这种依赖使得人们忘记了自己责任。”[5]成功理所当然,失败归咎于学校。此种心理使然,人们往往觉得民族文化传承责任移交学校后,社区和族群没有责任。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这种观念,由学校引导,家庭协同,社区支持,形成整体合力,方能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最后,文化不能仅理解为附载于物体或艺术表演形式上的文化,应该包括更丰富的内容。文化是指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6]因此,民族文化传承不能局限在它的外在显性形式,隐性形式同样不可忽视,在重“形”的同时,不忽视“神”的传承。
二、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竞争问题
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相关研究中,回避教育竞争、大谈民族文化传承是我国目前主流研究方向,这是一种乌托邦设想。如何做到触摸教育中“人”的心灵,逐渐接近问题的焦点,并对之作出有效回应呢?
笔者以为须从教育两个基本要素谈起。目前,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吸引力”令人堪忧,各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收效甚微,难以达致原初价值取向,大有“力不从心”之感。笔者近期的相关调研发现,在教育竞争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较量中,“民族文化传承”败下阵来,成为无言的结局。因此,避开教育竞争谈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不过是隔靴搔痒。如“转变传承主体观念”“编写校本课程和地方教材”“增加专项经费”等,这些不过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剂,无需在此纠缠,因为这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即民族地区学习者、教育者的价值诉求。
(一)学习者
这里主要指学生。学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依据,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它而展开。我们应回归到学校教育中“人”的要素去追根溯源。对于民族学生个体而言,教育更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谋心”手段,他们关注的是“眼前”利益,这些看似“粗俗”“非性理”的问题,却潜藏着“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7]的交融与杂糅,充分体现了民族地区人们急于借助教育阶梯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生活的迫切要求,代表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诉求。因此,我们不该回避这些问题,而是以之为出发点,揭示民族文化传承难以启动的根源。
家长是学生的“同盟军”,其价值诉求与学生基本一致,在民族地区,家长为割断子女代际贫困而使出浑身解数。
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应该基于民族文化根基,从尊重少数民族学习者价值诉求出发,积极探索,找出两者之间和谐共生之道。
(二)教育者
包括学校教师、领导者和教育研究者,他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具有教育改革性质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教育者群体的态度至关重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背景下,对自上而下的“民族文化传承”政策,他们的态度暧昧。处于“时而与学生和家长站在同一阵容、时而又跟上级站在同一战线”的“两难境遇”。在应然与实然的纠葛中,在公共领域以“应然”的姿态呈现自己的行为与言说,而在私人领域却面对现实、无奈与无望。然而,我们能否在无奈中的实践与创新中逐渐拓宽的空间,寻找两者适当的平衡与互补?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竞争无须在此论争,仅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的合理性依然有强大的实践辩护。然而,以“文化多样性”为理论基础,藉此论证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合理性的学者众多,诚哉斯言,言之凿凿。那么,这关涉一个两难问题:“如何从一个合理到另一个合理?”因此,笔者认为,在需要我们直面目前的教育竞争的强势语境下,探索如何在教育竞争“夹缝”中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与发展是当务之急。在确保不影响、甚至是有助于教育竞争的前提下,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才可能点燃学生、校长与教师参与的激情和创造力,达到完美的文化生态链接,方能促使学校、社区与国家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各得其所,“美美与共”。
那么,如何点燃“学习者”与“教育者”主体性参与激情,“全心全意”做好“民族文化传承”?笔者在此不揣粗陋,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以招生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拓宽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学生上升通道。争得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合力支持。二是重视民族地区本土教师培养,发挥他们深谙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穿梭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能力,这使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链接成为可能和可为。以上两点虽是治标不治本之方,却能达到营造舆论之效。三是结合民族地区现代教育与民族文化特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两者“和合”之道。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挖掘学生潜能,着力提升学生“位育”能力,提升教育竞争能力。如是,方为治标又治本之举。
三、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联动共生”问题
教育与文化二者在漫长的生成之旅中相伴相依,联动共生。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功能在于传承文化,使其持久存续,并形塑着一代代子孙,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同样,教育具有“文化性格”,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取向,赋予教育活动以合理性与科学性。诚然,这里的“教育”是指“原生状态的教育”。[8]但是,随着教育由原生状态到制度化的教育现代体系演化过程中,作为现代性产物的学校教育横亘于民族文化的历史绵延之中。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愈演愈烈,她忘却了其与文化间的天然“缠绵”关系,“别恋”于现代科学,寄望藉此获得不断升华。如何促成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理性“和合”,彰显它们天然的姻缘,是解决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
(一)民族文化需要学校教育
1.现代学校与生活分离,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现代化与城市化已向民族地区纵深推进。随着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作为民族文化主要载体(继承人)的学生悉数进入学校,接受现代学校教育,随后径直外出打工,并在外暂居,家乡成为了他们的生活驿站,仅限于春节或家族大事才回家一趟,这给民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大困难。近年来的撤点并校、延居县城的政策推行和小学寄宿制度的实施,现代学校进一步帮民族学生“逃离乡土”,民族文化的传承可能被压缩,加之传承人也逐渐变老。随着传承人与继承人相继缺席,乡民的“经济理性”使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场所逐渐被吞噬与功能改造,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因此,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责任只能随着继承人走进学校,需要具有服务社会功能的现代学校,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并藉此以寻找自身生发空间,这是新时代无奈的选择。
2.“众神狂欢”背景下,民族文化需要学校予以理性指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以疾风暴雨之势渗进封闭落后的民族山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世俗化的大潮中已无法构成对峙性的力量,人们迅速抛弃了所有的传统,在市场经济中解放了的文化“众神”,迎来了狂欢的时代。[9]在这背景下,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个人,容易“随波逐流”,这本无可厚非,也无伤大雅。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与选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一个群体而言,这种选择如果成为群体“幸福”生活的集体想象,那么权力精英与学术精英应担当起社会责任,对问题细密审思,借助学校教育自身制度化的优势予以理性指引,确保民族文化获得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需要民族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渗透,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取得很大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学校教育依然问题丛生。学校教育问题需要专家学者们上下求索,寻找发展瓶颈的根源所在,并作出有效回应,寻找新的生长点,方能走出困境,迎来春意盎然的愿景。与清末现代教育制度引进中国时的“水土不服”现象类似,现代学校引进民族地区也略显不适的特征,这充分说明了教育的文化性格。[10]教育活动唯有基于“文化土壤”中,才具备自己的科学性,否则,教育活动本身的科学性应受到质疑,经不住“教育实践”反复追问。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从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中获得持续的滋养,研究所属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从对“他者”的研究、学习与传承中获得营养。再者,作为现代产物的学校“嵌入”到民族地区,要在此“茁壮成长”,就须对民族地区生发的文化予以足够的珍视并籍此发展自己,不断修复自身“水土不服”的症结,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最后,学校中的民族学生也只有在保护、传承自己的根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提升“位育”能力和教育竞争能力,提升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做到“安其所,遂其生”、沉心静气、进退自如。
当然,这需要一些措施予以支持。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除主流文化外,还含乡村文化、地域文化和各族独特的文化。笔者认为,在整个民族学校推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11]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设想中,对民族学生而言,这不仅仅是增强他们对于所属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对城市学生而言,他们可从多元文化教育中获得文化多样性滋补,在对“他者”的审思中得以生命成长。如是,现代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方能找到某种“平衡”与“互补”,实现“联动共生”。
总之,要走出民族文化学校传承困境,需要解决以上几个基本问题。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地导引全社会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创设文化宽容环境以增强文化自身更新能力;由学校发挥其现代制度的优势,主动承担导引社区与家庭传承民族文化,与之融为一体,尊重个体“粗俗”选择,激活全社会参与热情。由是,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将在新的形势下走出困境,生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417.
[2] 王鉴,马金秋.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2006(2):16~17.
[3] 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4] 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6(3):9~14.
[5] 石鸥.教育困境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6]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84.
[7]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研究,2006:28.
[8]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3~232.
[9]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3
>> 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不足 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现状与反思 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必要性探讨 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基本问题审思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 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的传承研究 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 试论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反思 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小学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承 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 乡土美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与教育内涵分析 论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生命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1]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张世均.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J].中华文化论坛,2009,(2).
[13]吴定初,张传燧,朱晟利.羌族教育发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4]张木元,方林.传承羌族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北川中学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与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2).
[1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6]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17]新华网.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EB/OL]. http:///zhengfu/2002-08/19/content_529823.htm.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4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学音乐教学教学策略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中华民族,这么一个庞大的民族流传下来了徇丽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其中民族音乐凝聚了整个民族艺术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和追求[1]。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部分,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最有效的方式,本文主要是阐述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有关民族音乐教育的策略。
1.民族音乐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所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风情,通过民族音乐我们不仅了解了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还能感受到民族所特有的风俗环境及其精神面貌。只要是由中华民族创作出来,并能体现出中国音乐风格称之为中国的民族音乐[2]。
1.1民族音乐的概念
民族音乐是富有各民族文化生活气息及民族特色形象的文化艺术范畴,其概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1)从广义方面上来说,民族音乐是由各民族或特定社会集团里共同拥有并能传承下去的音乐(2)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民族音乐是发源于各民族劳动生活中,并具有该民族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总的说来民族音乐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活里,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应,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3]。
1.2民族音乐在中学教学阶段的重要意义
1.2.1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必然性
坚守民族文化的特色,并能发扬光大,使之与世界融合接轨。在面对世界化与民族化相互冲击的情况,积极开展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应对这一情况有效手段,也就是说在加强全球化的基础上,必须先重视民族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音乐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对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视不仅是对全球化进行理性的反思和价值程度的批判。而且民族音乐也是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共同决定的[4]。
1.2.2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还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其爱国思想,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国家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中不仅存有民族特色的风土民情,更存在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与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学生不仅可获取更多有效地价值体验,也可以深刻体会到民族风俗与民族情感。
1.2.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
我国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性,继承民族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的应尽的责任,并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创新。民族音乐是高品位的精神粮食,学校民族音乐教育是最有效地教育方式,其具有着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学校通过选择音乐文化精华的有关教程进行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使民族音乐教育高效率的提升,这是电视、媒体、广播等媒介都是无法相比较的。
2.中学民族音乐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流行音乐的盛行,我国民族音乐在逐步走向衰弱,甚至某些地方戏曲、说唱艺术等将有失传的危险。因此教育事业单位更应积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民族情感的体验,陶冶学生们民族意识的情操。这需要学校机构单位需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实现。
2.1在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中导入新奇内容。
课程内容的新奇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关键因素,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缺乏了解,导致学习兴趣的低落,也决定了一节民族音乐课的失败。针对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情况,下面通过几个方面入手:(1)从流传范围方面着手。如果在教学生《茉莉花》这首江苏民歌时,应先播放相关短片给学生观看,比如,上海世博会上各个国家、各民族以各种方式演唱《茉莉花》的宣传片,让学生们领会这首歌的重要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接着播放有关外国人演唱《茉莉花》的短片,激起学生们身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及荣誉感,无形之中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作品文化内涵方面着手。如果在教学生欣赏《流水》这首中国古琴曲时,刚开始可以这样介绍:古琴是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被推崇为哲学性的艺术。在古代,古琴通指一切琴,掌握古琴艺表明着一个人的修养及身份,大部分古代文人都会修古琴,比如蔡邕、嵇康、蔡文姬、杜甫、李白,甚至还有孔子等都是古代著名的琴家。古琴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精妙的美学内涵。继昆曲之后联合国把我国古琴列为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然后再通过加上对《流水》背后感人的故事进行介绍,使学生们在了解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的同时,并产生了对艺术作品无限的敬仰[5]。
2.2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教育
虽然我国民族音乐绚丽多姿,但作为中学生又有几个能够接触并真正了解的呢!仅仅靠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是不够的,还应鼓励要求学生在课外不断接触探寻。例如通过摄像把各类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情拍下来和学生一起欣赏;也可以通过开展关于民族音乐的座谈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自己经过收集民族音乐的相关资料的情况同时,也对民族音乐有了深刻的了解;还可以组织关于民族乐器爱好小组,通过所举行的活动不断地向学生输入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民族音乐,并对之感兴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重要文化特征。民族音乐是人类历史的感情汇集,也是世界真善美的体现。通过民族音乐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扩大其理性认识;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8(5):43.
[2]杜亚雄,陈景娥.中国民族音乐[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23(4):32.
[3]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33(10):23.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5
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根据家长的经验、意识和觉悟等,随机性的、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因为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地点,所以家庭教育具有内容广泛、针对性强的特点。家庭是一个由亲属关系组成的团体,家庭成员间有着特殊、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特殊关系,家庭承担起了教育子女,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从一出身就开始了,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不但“开始”得早,而且影响深刻。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儿童从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不用刻意安排时间和地点,家庭教育也是最“方便”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就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文化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儿童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即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代际传承的过程。”民族地区家庭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动。“年幼者通过耳濡目染的学习,逐渐掌握有关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藏族家庭非常注重“孝敬”教育,孝顺教育是藏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家长会给孩子讲,爷爷奶奶在世时,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不方便的时候要多帮忙做事,去世以后还要念经。藏族人在家庭中传授这些道德观念的时候,其实本身就在传承本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傣族全民信教,这种信仰使傣族仍保留着本民族特有的规范习俗。家长从语言或行为上教给给孩子傣族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时候也就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傣族的民族文化。由此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的过程蕴含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是同时进行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民族文化制约或促进着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家庭教育反过来在丰富、完善或改造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家庭教育的必要环境,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继承民族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困境
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组织基础。民族地区的家庭都生活在本民族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稳固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而个体获取本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其方式为长辈通过言传身教对下一代传授本民族历史、、生活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今天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却显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一)现代文明冲击下,儿童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青少年儿童渐渐不喜欢或忘了本民族的东西,甚至一些青年不愿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认为没有它也会生活得很好。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处在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模式下,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单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涌向都市。以上这些使得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令人担忧。另外,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传承的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一方面,儿童在学校中说的、用的更多的是普通话,长而久之,回到家他们也习惯有汉语了,很多时候长辈或父母很难用汉语去描述关于本民族的文化跟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认识不足,也并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克服这种语言表达障碍。所以,当遇到不好表达的文化现象或事物也就转为不了而了之。
(二)外出务工潮的出现,使文化传承中家庭缺乏教育者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中显示:“2011年西部地区农民工共6546万,占农民工总量的25.9%”〔5〕。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西部民族地区很多家长为了改善生活质量都外出务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农村。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别说耐心细致的去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孩子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即使有心也只是在给孩子打电话或过年过节回家时偶尔提到,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文化是父母教养观念的重要来源。在那些父母长期在外的家庭中,一年的很多节庆常常会因为主要家庭成员的缺席而逐渐简化,孩子们也会因为缺乏父母传统文化内涵的熏染和文化行为的榜样作用而出现文化传承的断层。外出务工潮使许多孩子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也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脱节。久而久之,降低了子女学习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频率。
(三)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认识,家长传承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民族歌舞、婚嫁丧殡仪式、传统手工艺等都是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民族地区家庭中很多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和长期忙于生计,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字、心理特征以及如何传承等存在认识不足、传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虽然也喜欢本民族的歌舞和传统节日,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但对于他们现在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生计和改善家庭条件。而且,现在很多的孩子初高中毕业了就外出打工,他们更喜欢学习现代文化的东西,家长也就只有接受这一现状。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的积极性不高,这值得我们关注和改善。
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实现
目前民族地区和主流文化地区的学校实行的是统一的课程标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主流文化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很少纳入学校课程,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很难通过现代学校教育被了解和学习。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缺乏教育的支持,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内容分离致使本民族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中被弱化。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来传承民族文化的紧迫性更加突出。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少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自我传承得以实现的,但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功能。
(一)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引导功能
1.提升家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
要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要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就必须对民族地区家长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的教育。哲学认为,意识的具有能动作用,能够促进人们积极认识和改造世界。利用这一原理,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家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家长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如开展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讲座,组织民族文化展览,发放本民族文化宣传书籍等,使家长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而提高家庭家长传承本民族文化意识性。期望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他们主动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养成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思考向下一代进行有关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方法。
2.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
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必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是由物质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这两方面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是文化传承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译制、制作和播映,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出版物的翻译、出版。同时,“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来看,深化改革、发展生产、教子成才与自身知识的缺欠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典籍的整理,取其精华作为教材内容,采用文白对译的方式编写民族文化家庭教材,供家长孩子学习参考。可以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或具有特殊技能的“文化人”共同合作编写本民族的发展史、传统文化项目、生产劳动知识等于一体的知识手册,文字要浅显易懂、系统,语言朴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
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工作,并重视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乡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所在地方的乡村学校共同制定并实施文化传承方案,有计划地、周期性地开展家长培训,让家长能够掌握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由地方政府组织编写的知识手册可以对家长进行发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专人给家长介绍或讲授。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1.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
在少数民族家庭中,长辈应在日常生活教育中逐步渗透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概况,风土人情及等内容,随时随地对一代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教授和传播。家长应为下一代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下一代传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技能,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明确的价值观,确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加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品行教育,家长要有意识地为下一代传授衣、食、住、行、世界观、价值观、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从小喜欢本民族的文化。
2.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形式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6
关键词:贺州民歌;民族文化;音乐艺术;原则;途径;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folk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HUANG Yu-ting
关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已有诸多阐述。但是,虽然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同时现实中民歌的生存状态却实在堪忧;民歌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极其深远,吾辈有责任为民族音乐文化呼吁。就贺州地区而言,有汉族的《挖地歌》、《夜光光》,瑶族的《开山歌》(高山瑶)、《蝴蝶歌》与《喇格哩》(平地瑶)、《贺喜歌》与《葬祭歌》(贺州客家),壮族的《嘹歌》、《布洛陀》等。日常劳作、婚嫁或者重大节日之时,他们都要高唱山歌,以歌传情,以歌抒怀。例如汉族,他们在夏夜的晚上外出打鱼,就会唱《渔郎歌》:“河水清清鱼儿肥,我乘船儿打渔归;婆娘问我鱼多少,满仓鱼儿跳微微!”例如富川瑶族,他们去赶歌坡,如果碰上合意的姑娘,他们就会唱《蝴蝶歌》:“采来鲜花铺条街,铺条花街等哥来;十年不来十年等,十年等,再不移花别处栽!”例如壮族,妹子碰上合意的郎哥,她们就会唱:“远看情哥走路来,高大英俊惹人爱;有心和哥对句话,又怕阿哥想歪开!”像上述一样的许多的贺州民歌体现了贺州各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非常值得传承和发扬。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重大意义
古人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表达了民族风俗与思想态度。“民歌是民风,是民魂,是民髓,是最原朴、最自然的民心和洞开和拓放,是最挚切、最本真的民族吐纳和呼吸。从文化的意义上说,民歌应该是乳水,是精血,是一个民族的体温和气息。这就是民歌原生态的价值。从严格意义上说,加工与粉饰都有悖它的天性。”①民歌是民族文化与价值体系中重要组成,并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的本质,因此,传承与发展民歌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文化意义
回眸中华民族的音乐历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民族音乐从“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到“候人兮以”,从五代之乐到《国风》、《楚歌》到近代的学堂乐歌。中国民族音乐经历了绵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在音乐的长河中不断的吐纳创新、沉淀积累,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面貌。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因而音乐的意义就具有了文化的意义。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它是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的思想与态度、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等内容的总和。民族音乐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在人民的生活中流传,在成百上千年的过程中负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向我们昭示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从山歌、到号子,从信天游到花儿,“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有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 ②笔者认为民歌的当代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传承音乐,更是传承民族文化。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民族永恒的情感,民歌“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音乐生存发展绵延不绝的根本,它的原始基因和历史传承使中国音乐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 贺州地区民族众多,音乐多样,因此,传承与发展贺州民歌具有深远文化意义。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教育意义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的人类活动。我们的教育,进而说我们的音乐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中国的教育当然要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的人的教育。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经济的进入,西方文化的入侵日益严重。因而,传承民歌就具有了重大的教育意义。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为有效的途径,文化是教育必需依赖的载体。实质教育主义认为,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人类社会活动。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管其形式如何差别,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功用,亦即传递文化和塑造新人。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文化传递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社会现象。本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本土音乐传承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应是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维系的必要手段,文化传承负载着将先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化财富和经验,一代代地传递给后人的历史重任。而文化传承只有通过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文化传承又承载着深刻影响下一代身心发展的教育重任。” ④民歌作为民族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传承民歌就是传承民族文化。
贺州地区民歌繁多,民歌是音乐文化非常丰富,传承和发展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传承和发展贺州当地的民歌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原则与途径
传承与发展贺州民歌重要与迫切,意义深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亲力亲为,并且要做到事半功倍,圆满成功。但是,做事要有方式,更要有方法,否则,盲人瞎马,即使你再努力,也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传承和发展民歌,主要是要传承与发展民歌的精华,剔除、摒弃其落后于民族时代的糟粕部分,让我们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责任、时代的义务在民歌的旋律、歌词中重要发展,明确体现。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渴求,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需要。
(一)传承与发展民歌的思想原则
1.传承和发展民歌的精华和要义,要将民歌的内涵特质,独特音韵保留传承下来,让壮美的更壮美,亮丽的更亮丽,让人耳熟能详,老少皆能学会唱,达到在新的形势下民歌应该起到的鼓舞、教育人们的社会作用。
2.根据本民歌的实际,再按照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增添新的内容,新的歌词,新的旋律,并且根据这些内容、这些歌词、这些旋律的需要,调整、增添(或删减)、修改民歌的歌谱旋律,歌词诗句,使得这首民歌的旋律与歌词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完美的融洽,完美的结合,以其新的曲谱、歌词、演唱,新的旋律、新的意境、新的气度所产生的气韵、力度和效果,来实现词曲者和演唱者所要表达的心情、神态和语境。
3.扩大、充实我们传承和发展民歌的层面和途径,我们不但要培养自己民歌的搜集、整理队伍,还要培养自己民歌的创作、演唱队伍,出版、发表自己民歌的歌曲,将自己民歌的代表作、搜集整理和创作演唱者的资料归档留存,并且还将那些有一定搜集整理、创作演唱功底的少年、青壮年进行发掘与培养,给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使他们能够成为我们民歌的传承者和代表者。
(二)传承与发展民歌的主要途径
1.寻找贺州民间的老歌手、老歌唱家,记录、整理他们所传、所记、所唱的民歌,将他们所掌握、所擅长的民歌搜集整理、记录归档,然后拜他们为师,请他们演唱,请他们传授,虚心地做他们的学生、弟子,把他们所掌握、擅长演唱的民歌学会唱,将这一民歌的词曲、乐谱、资料录音,记录,并将这些文字、音像资料妥善保存。
2.利用现代先进的录音、摄像手段,将事先做好的民歌的录音、录像、曲谱、歌词等有关资料指派专人管理,或者是归档整理,举办大型的歌咏、演唱会,让他们唱,让他们演,让他们开山收徒,并且出版、发行这些民歌民间老艺人的演唱专辑,出版、发行这些民间老艺人的歌曲、歌词乃至其他专著,让人们认识贺州民歌、理解贺州民歌、学习贺州民歌,并且还将这些资料、专辑、专著存放到一定的图书馆、档案馆及有关的管理机构去,让人们永远记住贺州民歌,并引以为自豪。
3.各级领导机关要关心、重视贺州民歌,要拨给一定的经费指派专人来从事它,经营它,管理它,成立一定的机构,委派一定的人员,并且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以民歌为专题的研讨会,同时组织表演、演唱、演奏贺州民歌,扩大贺州民歌的知名度,宣读、出版有关专家学者的贺州民歌的论文,将贺州民歌的创作研究工作不断地进行下去。
4.加强和重视民歌的发展与传扬,根据有关民歌的曲谱、主要旋律、歌词,组织一定的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整理、研究与创作,并且让这些整理、研究、创作的工作系统性,规律化,让他们出作品,出人才,给以一定的演唱、发表、出版空间,逐步开展逐步完善,使我们的民歌能够长传不衰,经久不息;五是要关心有关人才的成长,重视有关人才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发现和培养整理、创作、演唱民歌这方面的各类人才,送他们读书,给他们学识,使他们成才,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八九岁的孩子抓起,在一定的学校开办一定的班级,招收一定的人员,设立一定的课程,派专人教,认真学,让我们民歌的整理、创作、演唱人才能够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发展壮大。
5.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传承民歌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最有力的媒介。学校,尤其是高校,有集中的人力和时间,有高效的课程教学,以及众多的传播对象――学生。因而,要充分认识学校的作用和力量。如此既是传承了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是对学校学科教学和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从更广的角度而言,学校的民歌教学既完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目标。
总之,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离不开专家学者与民族民间艺人的积极参与,同时更要利用学校教育平台。因此我们要深入农村,对那些民间歌手进行采访,拜他们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并积极在学校利用这些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民歌,更好的掌握到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它们更好、更全面地传承、发展下去。
三、结语
中国各族民歌博大精深,贺州地区民歌也丰富多彩。贺州各类民歌都鲜明生动的体现了贺州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在当下欧洲现代音乐文化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之今日,教育应该首当其冲地担当承传发扬民族文化,进而说,民歌的重任。贺州民歌是贺州各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传承它们,发展它们。文化的继承离不开政府的支助,社会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更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此外,我们还要改善各民族的精神面貌,为民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各民族歌手的整体素质,为民族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团结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巨大的作用。(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王冼平《原生态民歌集》(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364页。
② 刘丽芳、王琴纳《中国世界音乐文化》,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