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

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自主学习;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为重点,这与我们现在教学中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相吻合的。让学生能阅读、会阅读、想阅读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抓起,下面,我结合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自主学习理念的运行下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获得自主阅读预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他们才能读得投入,读得有效。我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等待,能够期待,创设情境,让他们喜欢上阅读。如在低年级的词串学习中,我们就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去记忆词串中的字和词,谈谈自己生活中见过的雨、雾等各种自然现象,让他们在说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让学生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读插图,让他们自己去找到自主学习的兴趣。当然,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联系生活教学。如《升国旗》这一课的教学,可先让学生留意学校周一的升旗活动,引导他们交流:看到了哪些人?这些人升旗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我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知道了什么?如此,他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会联系所见所想,自然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课文,也有了阅读的方法和兴趣。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旬俗语强调了学生主体眭发挥的重要性。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不断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去质疑,去思考,去想象,那么,他们就可能生出阅读的欲望,从而获得如遇到生字词会圈圈画画,想想问问;能够联系生活去比照阅读,在阅读中能够记下自己的疑惑等阅读方法,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运行多样阅读教学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阅读指导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并发挥主体性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如《美丽的丹顶鹤》的学习,我们课前要指导学生预习,如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认识,根据字形特点识记字;给生字词组词,理解字的意思。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对学生识记理解字词方法进行指导,能够观察笔画、结构、占格等工整、美观地书写。课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如“阅读课文之后,你对丹顶鹤有什么了解?”“第一段中‘遥’是什么意思,丹顶鹤在遥远迁徙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文中描写丹顶鹤样子的句子有哪些?”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形成自己的质疑和阅读收获。

当然,学生不喜欢枯燥的指导,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地阅读学习。如《美丽的丹顶鹤》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观看丹顶鹤在大自然中优雅生活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丹顶鹤的图片,谈谈为什么要保护鸟类,这样他们在课文的阅读学习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丹顶鹤颜色美、形体美和动作美的内容,培养他们提取文本中有效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三、读写结合迁移运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素养

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我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虽然重视了学生的听与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阅读学习中,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有效吸纳,联系生活去写一写,用一用。如在《快乐的节日》这首儿童诗的学习中,我们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童声朗读,让学生们感受朗诵的节奏,语气的轻重与隋感表达,然后让学生们自由朗读,感受诗歌描绘的少年儿童欢度节日的场面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合作交流感受诗歌采用的拟人、比喻的手法。如此,引领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朗读方法,从而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这里,我们还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的展示来引发学生对快乐生活的回忆,对未来憧憬。在学生大致能把握内容,吸纳课文情感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语言特色进行仿写。如“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组织学生在分析内容和写作手法(低年级学生掌握比喻手法有难度,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获得“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的我们”与喻体“花儿”之间相似性的感知),可以让他们以“我们像夏天一样”进行仿写,要求不仅写出比喻句,还要神似,即写出少年和的欢乐与生机勃勃。这里,我们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可以先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如何仿写,然后交流展示学生的当堂发挥,最后出示例句“我们像夏天一样,来到树荫下,来到小河边,红色的小帽子,灿烂的微笑,像片片彩霞飘扬。”带领学生领悟如何去仿写,让学生在写中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形成能力的提升。

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优化教学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等。语文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教学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语文写作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语文写作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使用语文语言来生动、有效地表达自身想法能力的提升。语文作文的学习,是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目标

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的教学侧重点相对小学高年级来讲,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文语言基础十分薄弱,需要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提升在语文基础这方面的重

视度。

1.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识字、写字能力并不太高,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许多常见字词还不能完全认识、会读、会写,而对于语文写作来讲,字词是最基础的砖瓦,是语文写作的根基。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增强学生使用词语的规范性

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使用词语的规范性,就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词语的使用环境、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等等。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词语理解、词语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将学生使用词语规范性方面作为一个重点展开教学。

3.让学生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性

逻辑性是学生提升自身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前提,逻辑性具体来讲,就是指段落之间每个句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防止出现“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的现象。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句子之间逻辑性,这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作文阅读

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将语文写作和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从作文阅读的角度出发,不断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作文阅读时,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对优秀的小学低年级作文进行有效的筛选。例如,在开展《我的妈妈》写作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优秀作文进行阅读,积累学生关于描写妈妈的素材、词语等。

2.指导学生开展对段落、句子的复述

复述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减少作文语病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在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时,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段落以及句子的复述。例如,在开展看图说话方面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规范作文后进行复述,让学生具体描述图片的内容等。

3.督促学生展开初步的仿写练习

仿写训练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语文写作学习的一个步骤,具体来说,仿写就是让学生按照给出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类似的描述等,这是提升学生句子之间逻辑性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展开《春天来了》仿写训练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对“春天来了,柳树都绿了,小草都发芽了,花儿都开了,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这句话进行仿写,将柳树、小草、花儿、鸭子等意象换成叶子、迎春花、小鱼等。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的提升,尤其是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教学重点要放在通过语文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时,要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多读才能给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教学中强调多读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复述、仿写的训练,复述和仿写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文句子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句子中语病出现的频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9-01

小学绘本阅读在教学中非常特殊,它是从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特征出发,符合这个时期学生的发育规律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从中学会更多课本上所没有的道理。如何让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价值, 让学生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增长知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选绘本,师生共读

人们都知道那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和文学作品,往往对生命及童年的重大、核心问题作出巧妙而深刻的回答, 所以, 引发学生自觉地、 带着思考地阅读, 才能透彻地理解一本书,才能体会到藏在书中的内涵。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应精选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 在推荐之前教师首先要一本一本地淘洗, 一本一本地阅读, 知道什么样的书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阅读, 然后推荐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走近绘本、一起阅读绘本、一起体验绘本,交流感受。 当学生看到教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绘本时,会读得更起劲,尤其是教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 对模仿力极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更会产生强大的磁力, 学生就会在"你读、他读、我也读"的氛围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喜欢上绘本。 此时共读的氛围,便成了阅读绘本的催化剂。

2.联系生活,感悟内涵

图文并茂的绘本容易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没有一句说理却能启发学生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学生心灵共鸣。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 要适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绘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去感悟故事、去体会故事,学生就会自然地走进绘本, 进行一种深入的情感体验和心灵的对话。 这样,学生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中开阔了眼界、升华了情感、健全了人格。 这样的阅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增长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为学生将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为学生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和心灵家园; 这样的阅读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殿堂之门。

3.挖掘绘本资源,生成课程

从市面上看,小学生的科普类读物比较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读物不可能全部适合教学使用,这就需要教师细心筛选,选择最适合本班学生使用的读物,并且能够充分地将绘本资源中的含义进行挖掘,根据学生的喜好及其平日的生活习性,选择那些生活化、具有趣味性以及游戏性的少儿读物,一般来说,学生对这种类型读物都非常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加,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也会提升。如,为学生选择的读物要注意背景清晰,有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有便于学生学习的字词等;学生的科学绘本要以动物为主要角色,有三个以上的形象,有一定的情境性语言;学生除了动植物,还可以关注更多的自然现象,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4.寻找方法策略,创新过程

使用绘本资源,要讲究科学性,将绘本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体会美、感受美;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将知识要点科学地融入其中,学生在看动画、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其中的道理。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阅读前指导工作,将其中的要点布置下去,在创新的过程中,要针对问、看、猜、想四个方面进行,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综上,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的形势来看,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还是存在过于死板、枯燥的问题,虽然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倡导创新教学、减负教学,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短时间内我国教育依旧无法摆脱这样的局面。而绘本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枯燥学习中的乐园,在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很多道理,学会很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喜欢这种轻松化的教学方式,在讲故事、看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够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做好绘本阅读教育,帮助学生提升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思S能力以及团结互助的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教育的目的与根本。

参考文献:

[1]吴振兴.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 2012(24).

[2]凡倩. 浅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引用[J].语文学刊,2013(10):98-99.

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

由于农村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小学发展水平相对迟缓。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摆脱不了陈旧模式的影响。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语文教学课堂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性不强、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如何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活”起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所以,农村小学低年级应强化语文阅读教学。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1.难读

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调查结果显示,生均图书少,阅读困难。有些学校虽然开设课外阅读,但由于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阅读量相对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

2.厌读

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教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强化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措施

1.开放学校图书室

不断加强图书室建设,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添置图书,丰富图书门类,同时积极与流动图书馆协调,加大图书馆对学校的图书流动量,并及时做好整理上架工作。学校图书室由专人负责,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随时以班级或个人为单位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发挥图书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

2.积极开展“共读”活动,丰富形式

(1)同伴共读

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学生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竞争的作用,专家指出,因与朋友处于平等位置,是朋友,故想提出自己意见及想法的欲望会较强,学生会变得更有批判性。

(2)师生共读

强化阅读氛围,营造书香班级。开展师生共读活动。每个教师都是学生读书的指导者,各科教师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共读一本书。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

在班级中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低年级开展“我喜爱的诗歌朗诵会”“我喜爱的故事”等。三四年级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和“好书伴我成长”主题中队会。

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文5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24-0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在倡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感受,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要回归生活等理念指引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堂上学生潜心读书,书声琅琅;新的课堂上,有丰富的情境,有体验、感悟和想像;新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体验……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笔者对阅读教学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我谈几点思考。

一、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

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二、要以情导读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因此,朗读教学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上。要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老师要相信任何一位孩子都会把课文读好,哪怕他的字音不很标准,哪怕他的嗓音不很甜润。只要用心朗读,用情朗读,全身心地投入时,孩子那一张张小嘴巴读出的不是课文的语句,而是浓浓的情。

三、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

以读为本的“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除了指导有感情朗读外,还要善于用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要重视略读、浏览

高年级学生要重视略读、浏览。略读、浏览是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两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在倡导阅读能力主动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教给略读、浏览的方法,培养这两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略读,指用较快速度阅读,初知大意。浏览,用更快的速度阅读(包括扫视、跳读),以获取需要的信息。要用略读、浏览的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总得读,如果没有读,那就不叫‘读书’,只能叫‘听书’。”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要抓住“读”这个根本,明确读的地位,讲究读的方法。

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范文6

一、关注初读,消除字词障碍,奠定朗读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校园进行学习,朗读能力尚处于幼稚阶段。如果此时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不但会弄巧成拙,甚至会挫伤学生朗读的热情,造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尴尬格局。因此,低年级的朗读训练应该从基础入手,扎扎实实地从字词教学入手,让学生牢固掌握生字,读准它们的读音,从而为正确流利地朗读扫清障碍,奠定基础;其次,在关注生字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读好词语。在正常读音的基础上,注重对词语变音处理的练习。

消除朗读障碍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不同文本,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确定不同的指导重点,从而为夯实学生的朗读能力奠基。

在这种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生活的体验,在朗读训练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感受词语的表达色彩。在读音正确的基础上,节奏的掌握也是朗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课文文本中选择典型的语句,通过标注节奏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示范和自行摸索中提升划分节奏的能力。这种方式看似僵硬死板,但对刚刚接触语言的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种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训练形成的感性认知,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聚焦示范,铺设沟通桥梁,做好朗读的示范性

语文学科的本质魅力,在于很多蕴藏在课文中的神韵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而对课文内蕴的体验不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策略。透过朗读的途径,让学生在文章的吟诵中尽情体验,从而享受到文本的内在美,促进学生对言语范式的感知理解,最终促进语感的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示范作用的发挥就非常重要。

在学生还没有形成纯熟的自我感知能力之前,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是直接体验、形成认知的重要途径。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不仅要认真进行示范性朗读,甚至可以一句一句地领读。通过教师的帮扶与引导,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的情韵世界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时,教师引领学生诵读:“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通过多媒体出示节奏划分的标志,并通过多层次反复朗读,为学生消除诵读的障碍。在朗读过程中,教师特别留意情感的变化:诵读第一句话时表现出满怀希望的状态,而在第二句中却风云突变,一副失意之态。诵读时的情绪对比,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认知,也让学生从心底明确诵读中表现情感的方式,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既有感性的情感认知,又有理性的方法习得,可谓一举两得。

三、探入情境,紧扣核心语词,创设朗读的心灵情境

古语云:批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文本中的语言其实就是作者心思情感的直接体现。要想获得朗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就应该在朗读之前引导学生切实感受语言中的核心语词,体会作者蕴含其中或者文本中人物的内在情思。这样,才能在情感感召下实现朗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三个小伙伴》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适时运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将内在情感交付给文本,悉心体悟,真诚感受,深切地体悟到小动物之间的团结精神。而在诵读过程中,则自然生感,朗读效果自然提升。

阅读教学中,师生对文本的品味诵读就如同吃东西一样,一定要辨出其中的味道。而这种辨析玩味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情感积淀、语感形成、提升诵读能力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必急于对学生的诵读进行引导。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悉心品味文本的核心语言,感受文本想表达的内涵,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中,作者用“终于、一颗一颗、渐渐”等几个关键字词,展现乌鸦为了喝到水而绞尽脑汁的状态,体会自身兴奋之后的喜悦心情。试想,如果没有对文中这些关键字词的体悟和玩味,学生没有对文本中的语言形成感性认知,教师即使再引导,也无法形成自主性的诵读能力。

很多教师在指导诵读时,常常注重纯粹技法的指导,殊不知这种僵硬的指导策略难以形成学生自主诵读能力的提升。诵读不是机械存在,而是阅读主体源于对文本语言和文本意蕴的体验所得。感悟越深,学生的诵读才越彰显出其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