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文1

关键词:沙盘游戏;单亲家庭;心理辅导

一.发现“沙漠之花”

整理沙盘记录时,我看到了一组永远没有绿植的沙盘照片,这些沙盘画作出自一人之手,在30多张照片中,只找到了一副有花朵的沙作,虽然没有绿叶,但也是一种生命迹象。耳边响起小姑娘平和的声音:“老师,我是一株沙漠之花,成长过程中没有水分的滋润,还经常被狂风暴雨打倒,但我会寻求一切机会重新绽放……”

这位自称“沙漠之花”的女孩叫小茗,她是《心灵舞台》选修课的学生,在老师眼中,漂亮、乖巧的她完全可以遮掩成绩不好的“不完美”;她遵守规则、积极主动、乐观豁达,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幸福小天使”,然而这些印象全部在第一次预约沙盘体验后被颠覆……身为心理老师,我想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接触辅导室的设施,所以闲暇之余,会邀请孩子们预约沙盘体验。小茗就是这样与沙盘结缘的。一次选修课结束后,她像小鸟一样快乐地请求:“老师,我想预约一次沙盘。”第一次沙盘,原本想只是一场体验,她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摆放了沙具:所有的沙具都是木质家具,沙盘被布置成居室的模样。我请她介绍沙盘,她略带哭腔地说:“我只是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接下来的面谈,她的眼泪就没有断过,从她的描述中,我知道:出生后到小学一年级她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爸爸妈妈在北京打工,记忆中自己是在想妈妈的哭声中长大的。一年级后,一直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爸爸妈妈经常争吵。现在和妈妈生活,爸爸妈妈有可能已经离婚了,但没有人告诉她。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很多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大哭,哭完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要让别人看到最好的自己!”她把自己的脆弱包裹起来,所以我们一直看到的是她微笑的模样……她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鼓励我们做自己,我也想做自己,想变得有能量,所以才来预约沙盘。”听到她的诉说,我为拥有天使面庞的她如此忧伤而难过,也为自己每周都会在课堂上与她见面,却没有真正了解她而不安。看来,她不是来体验沙盘,她是主动来寻求帮助的。而对于她的成长,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沙盘体验便能解决。

二.观察“沙漠之花”

在学校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专心地学习,介入个体心理辅导后发现:他们中有些人家庭结构不完整(各种原因的单亲家庭),我们知道,单亲家庭结构往往夹带着残缺的养育方式,他们的父母,自己本身便缺乏成长的动力和能量,对于这一类孩子,心理辅导中我们无法对家校联合抱有太大的希望,于是,我们尝试着把辅导的焦点放在激发孩子生命本身的“心理复原力”上。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1]。有研究表明,复原力主要包括两个主要因素: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因子,其中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质,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比如,人格因素、积极问题解决、生活乐观、寻求新奇性、信任他人等;外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所处的环境具有能够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危机所带来的影响的因子。对于学生而言,外在环境包含三个系统:家庭、学校与社区[2]。具体来讲,家庭环境中的保护因子包括温暖的亲子关系、有感情且不会严苛批评、支持性、家庭凝结力等。与家庭保护因子相比,学校和社区也是复原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保护因子有老师的支持、成功或快乐的积极经验、与老师同学的良好关系等。在学校,对于需要个别辅导的特殊学生,心理老师会第一时间与家长、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建立辅导同盟,实践证明,与家长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对于孩子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小茗的家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无法寻找到完整的关系链条,用小茗的话说:“我无法把成长的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一切需要靠我自己。”因此,对于这样的辅导个案,我们尝试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生合作(小茗与心理老师)、师师合作(小茗的班主任老师与其他科任老师对心理辅导的配合和支持)、生生合作(小茗的同班同学和选修课同学,激发同辈群体的力量)上。

三.沙盘游戏为“沙漠之花”重置成长的环境

(一)沙盘游戏为其提供“自由与保护”的空间

小茗的成长环境中充斥着复杂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小小年龄的她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自述在其出生前爸爸妈妈关系特别好,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也特别好,但她出生以后,各种矛盾和裂缝便出现。由此,小茗断言:这和自己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家人面前,小茗从来都是积极向上的,她努力的表现出乖巧懂事,努力地考出好成绩,努力地与老师和同学维持着积极的关系。而这样的“积极向上”是被“讨好”包装过的,真实的小茗有很多的苦恼,渴望被关爱保护,渴望被宠爱有加,渴望偶尔犯错时被包容……然而这些渴望在小茗畸形的家庭中很难实现。沙盘游戏是儿童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辅导方式,柔软细腻的沙子和富有空间意义的沙盘能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3]。起初的沙盘辅导中,小茗总是匆匆地勾勒自己的沙盘画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作品。前三个沙盘作品,没有水,没有绿色植物,有的只是一些自己渴望的家具、还有他们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互动。如果让小茗在沙盘中更加放松,就需要请她慢下来,更仔细地感受沙盘给她带来的包容性。所以,陪伴过程中,我会经常向她强调:“这个沙盘是属于你的,你可以任意作画”、“这些时间也是属于你的”、“你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观察这些沙具,如果不确定用哪一个,可以试着用手触摸一下,哪一个感觉好就用哪一个”、“不着急,慢慢地体会沙子在指缝中溜走的感觉”……慢慢地,小茗开始放慢自己在沙盘前的脚步,她开始精心地为自己的画作挑选各种沙具,也开始尝试着不断调整沙具的顺序,以让自己更加地舒适。

(二)沙盘游戏替其表达无意识世界

冰山理论指出:人的意识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我们能够意识的到;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4]。在儿童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学生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他们总会对心理老师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有时即便儿童表达了,源于其语言发展的限制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儿童的实际情况。对于小茗而言,她的内心世界充满着愤怒和压抑,她不明白为什么父母当初要结婚,为什么她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但这些愤怒全部化作无助感,它们被很好地伪装起来,甚至让大人觉得小茗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伤害到她。心理学家霍妮指出,儿童在潜藏的敌对世界面前会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情感,而这种无能为力的情感在日常教养中却又常常被忽略掉[5]。沙盘游戏是一种非言语的心理辅导方式,尽管如此,但是沙盘图画是会说话的,沙盘上的语言我们便称作无意识的象征性语言。比如小茗在第二次沙盘体验中,拿了两只老虎,并列摆放,然后拿了两条蛇,蛇的头分别朝向两只老虎,除此以外,画作中还有鸡、狗、龙。在分享沙盘时,她提到:奶奶和爸爸属虎,妈妈属蛇,爷爷属u……通过这个沙盘画作,小茗家庭成员的关系一目了然。在第四次沙盘中,她第一次放置了花朵,这是小茗的沙盘体验中第一次放置生命意象,她对心理老师说:“今天特别高兴,周末和爸爸见面了,知道爸爸还在北京,爸爸说我想他了随时都可以去找他!”也是这一次沙盘,小茗对我说感觉自己是一株沙漠之花。

(三)沙盘游戏赋予其自我疗愈的力量

关于沙盘游戏对个案的心理辅导,疗愈的力量与决定性因素源自于游戏者的内心深处,外在的治疗或影响仅仅是成长的催化剂。作为心理老师,面对学生的作品,其作用不是指导或引导治愈,而是唤醒游戏者内在的指引力,充分发挥心理老师在沙盘游戏中的陪同效果。也有人说,沙盘游戏师是静默的见证者,在整个过程中,接纳、同理心、陪伴、尊重等心理辅导技术的运用不可或缺。在对小茗的辅导过程中,我时刻调整自己的角色,辅导初期尽可能充当倾听者,充分出租自己的耳朵,以陪伴为主,帮助小茗表达内心压抑的痛苦。面对小茗的沙盘作品,做到不分析、不评论,以学习者的身份介入辅导,时刻保持“沙盘游戏以小茗为主,心理老师的陪伴为辅”的原则,帮助小茗感受到被关注,感受到安全感。在辅导过程中,小茗有很多感知到的负面情绪,但是她不会用语言表达这些感受,因此,心理老师会用同理心的方式介入辅导,体会小茗每一个“此时此刻”的感受,并在她不会表达时,帮助她表达这些感受,让她更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此外,在小茗的成长的过程中,她是不被允许表达负面信息的,所以,当她心理失衡时,她便拼命地压抑自己。我们知道,负面情绪和感受是外在刺激带来的,如果人们能够帮助这些情绪和感受寻找一个合适的出口,人类的情绪通道便会畅通无阻,否则便会堵塞。而堵塞随之带来的便是心理问题或疾病。所以,对于小茗而言,要教会她表达这些负面情绪,首先需要有人接纳这些负面情绪,心理老师可以在面对她的负面情绪时不断地说:“如果是我,我也会很生气。”“拥有这个情绪再正常不过,不必谴责自己……”当有人能帮她接住这些情绪时,她也会被带着慢慢地接受这些信息,从而学会为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出口。总之,沙盘辅导的过程中,心理老师运用有效的语言表达激发个案的自我疗愈力,帮助个案认识自己的心理复原力,从而促使个案寻找到成长的契机。

小结:沙漠之花,狂风暴雨后依然能够屹立于世并悄然绽放,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生长环境,了解自己最需要什么。身为心理老师,我会继续选择做一名静默的见证者,用接纳、同理心、陪伴、尊重向沙漠之花输送能量,为她的悄然绽放助力!

参考文献

[1][2]王坚杰,张洪波等.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3)

[3] 多拉・卡尔夫,高岚、陈晶、陈伟芳译.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茹思・安曼,潘燕华、蔡宝鸿译.沙盘游戏:心灵的康复与转化[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文2

【关键词】 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社会工作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青少年身心发展问题正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话题,受到不少的关注和讨论。但是,针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身心发展困境的研究稍显不足,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这个主题开展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社会工作关注工作对象的现实境遇,相信他们的潜能,并引导他们理解和适应环境,推动其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本研究重点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成长困境及其解决对策。本研究将从专业角度出发,以离异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为切入点,尝试建构缓解困境的模型,并提出可供参考的介入过程,着重从社会工作视角下分析离异家庭青少年身心发展困境,初步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解决模型,并探讨问题解决路径,以帮助、引导离异家庭青少年正确面对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案例介绍

1、个人与家庭的基本情况

李某是一名标准的90后,男性,出生于1995年,还未懂事之时父母就因性格不合离婚。李某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在母亲和亲戚的关心照顾下成长至今。由于母亲管教严格,李某还算顺利的考取了西安的一本大学。但是自从上初中至今,经常与母亲发生激烈的争吵,在与亲近人的交往、性格、心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李某的母亲属于女强人,李母离异后一直单身,虽说工资丰厚,但毕竟是一个人抚养李某,所以平时生活尽量节俭。而在李某学习这一方面,李母一向严格要求李某,尽其所能花钱为李某报辅导班学习,花钱让李某上重点高中。不过在生活中,李母一直教育李某花钱不要铺张浪费,不与同学攀比。总体而言,虽说李某生活在离异家庭,但是物质生活水平还是不比别人差多少的。

2、学校老师、同辈群体和亲人对案主的评价

(1)学校老师的评价。首先,本人先走访了李某的高中班主任张老师,在张老师的眼中,李某开始在班级里并不是十分活跃,学习成绩也是处在中游水平,在对待学习上也没有表现出特别努力或者特别厌烦的情绪。不过高二在一次校园歌手大赛的比赛中,李某一举获得大赛亚军,让全班对其有了重新的认识。特别是在进入高三之后,李某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最后通过努力,高考成绩班级排名第五,顺利考入了一本大学。但张老师还提到,在平时的观察中,他发现李某性格比较暴躁,做事情不踏实,情绪不稳定,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

接着,本人到了李某的大学访问了李某的辅导员胡老师。在李某入校这一个多月以来,胡老师对李某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胡老师说,李某在学校并不出众,在班级和学院组织的活动中显得不是很积极主动,性格看上去比较内向,没有加入学生会,没有在班级里担任较为重要的角色,加之李某经常周末回家,所以胡老师与其几乎没有过交流。

(2)同辈群体的评价。在对李某的同辈群体,即就是李某同学的采访中,他们眼中的李某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哥们儿”,对朋友很够意思,喜欢唱歌,但有时候性格比较急,喜欢抱怨,特别好面子。在他的同辈群体中,同性朋友的比例要占大部分,异性朋友相比而言较少。

(3)亲人的评价。李某的亲人对李某的评价是李某总体是个老实的好孩子,不给家人惹事,能够考上一本大学全家人也替他高兴。但是李某总与其母吵架,甚至有过摔东西、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让亲人们觉得李某不懂事,不知道心疼自己的母亲。亲人们还发现李某非常爱钻牛角尖,听不得别人的劝告,性格比较暴躁。

三、社会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分析

1、工作理念

本次介入的工作理念是助人自助,优势视角。

2、介入目标

改变案主的认知,修正之前扭曲的认识,使案主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

3、介入工作原理

(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案主的不良认知,从而减轻其情绪问题和非适应的咨询方法。

(2)格式塔疗法。通过采用许多具体技术,让案主知道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实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尽量挖掘个人的潜能。

4、具体服务介入过程

阶段一:

时间(次数):07/01-07/07(1st-3rd)

目的:深入了解案主及家庭情况,确立专业关系及其与案主的关系。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3 次;督导谈话1次。

阶段二:

时间(次数):07/08-11/08(4th-8th)

目的:促进案主人格发展,改善案主的社会交往能力,扫除案主心理障碍。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5 次;与辅导员沟通2 次;与班主任沟通1 次。

阶段三:

时间(次数):11/10-12/10(9th-13th)

目的:巩固前一阶段成效,争取与母亲进行沟通,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评估和结案。

具体操作:个案会谈5 次;与案主母亲沟通2 次;评估会谈1 次;督导谈话2次。

5、结案

在这个长达五个月的跟踪介入之后,很欣慰的看到了李某的转变。之前由于李某自身的性格问题,他在大学期间不适应大学生活,情绪低落,对大学活动不积极,与母亲关系不够融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按计划改进之后,李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氛围,在家庭里与母亲的生活更加快乐了,没有了以前那种对母亲的不理解。这个案例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者在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障碍辅导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且对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帮助。

四、反思与建议

1、几点反思

(1)个案工作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自我潜能发掘的思考。个案工作介入自我潜能的发掘,针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希望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分析方法,了解其需求,改变其不良的认知和消极的心态,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而在于此,社会工作者在发掘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潜能时所扮演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首先,工作者应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这需要工作者听取案主心中的不满和牢骚,让他们把他们自己心中最真实的认知都吐露出来,无论这些认知正确与否。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对重要信息认真作好记录;其次,社会工作者还是一名能动者。在倾听完离异家庭青少年诉说他们的想法后,工作者应与案主配合起来,分析案主认知产生的原因,经过工作者的帮助,让案主判断其认知是否正确,从而使案主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同时也找寻到自己的不足,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最后,社会工作者也是一位监督者。当案主认知目标明确之后,案主就要有一段改正自我错误认知、重新发掘自我潜能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案主情绪、行为容易反复的过程,如果工作者不及时予以提醒和帮助,那前面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将付诸东流。

(2)从微观层面注重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方法与技巧的思考。其一,自我剖析。在社会工作者接受工作之前,要进行自我剖析,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接案。因为一些社会工作者可能也来自于离异家庭,如果这些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这种创伤还未平复,那么将会在介入过程中失去“保持中立”这一重要原则,最终会对整个案例产生消极影响,这对案主来说是不公平的。当然如果工作者已经平复了自己在离异家庭中的创伤,那这种经验对于案主成功的走出阴影,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自然是有益无弊的。

其二,培养共情,避免移情。在个案工作中,由于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互动,那么在工作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移情现象,这就要求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感情,既要注意案主在自己面前所表露出来的各种态度和行为,也要特别注意不能用自己的情感经验或经历来试图影响案主的思想和行为。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注重共情的培养,深入案主的主观世界,了解其真实感受。

2、对策建议

(1)以增权的方式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困境。首先,提高离异家庭家长的教育水平。离异家庭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教育,往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分溺爱,这两种教育方式其实都是不可取的。离异家庭青少年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抚慰,家长要给予他们一份充分的、包容的爱,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一些正确想法。同时,家长也要在适当的场合肯定孩子,增强其自信心,比如该案例中李某有唱歌的特长,李母给予了肯定与支持,从而使李某自信心逐渐培养起来。

其次,离异家庭青少年要提高自我认可意识。某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长期处于一种自卑状态,认为自己家庭不完满,学校、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社会舆论对其有偏见,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认可自己本身所具备的优点和能力,严重缺乏自信,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于这些离异家庭的青少年,他们自身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可的意识,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正确应对心理辅导,保持健康心态。

(2)密切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强化对策方法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介入工作结束之后,还要有一个后续的观察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比较漫长,但是又十分重要,是社会工作介入从实践再升华到理论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结束后,要密切留意离异家庭青少年在物质和心理上是否得到合理的满足,从而促进他们正确的社会化进展。在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思考在提供帮助后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出现反复的深层次原因所在,在及时纠正问题后,要完善和总结自己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从个性中寻找到各个案例的共性,强化对策方法研究,最后形成一套解决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工作方法。

(3)调集家庭、学校、社区力量为离异家庭青少年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者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要让离异家庭青少年真正健康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全社会力量进行配合。社会的可用资源运用其中,通过家长、同辈群体、老师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给予离异家庭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对于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将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05).

[2] 张志群.郭兰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05).

[3] 陈克娥.家庭教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探析[J].当代经济,2007(6)38-39.

[4] 侯志阳.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43-45.

[5] 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04).

[6]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 陆士桢,王碉.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车平平.离异家庭子女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15-34.

[10] 王睿.试探单亲孩子性格缺陷及成因.消费导刊,2008.8.240.

[11] 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46-47.

[12] 马萍.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状况及家教指导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文3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00 -04

一、引言

各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不一,本文中提到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家三个月未归,且五年之内接受过高校志愿者或是支教教师帮助的孩子。高校志愿者限定在本科院校的学生(以涪陵区为例)。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有所改善,目前更应该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少亦或是没有父母的陪伴,大多数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在心理上相较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有所欠缺,并且情况严重的可能造成适应不良、自闭等心理问题。此外,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同样是与其接触的人群所应该重视的,这些方面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次调研活动,以高校志愿者为主,展开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探索,结合优秀高校志愿者与优秀支教教师的采访记录,为其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志愿活动起着参考与借鉴的作用。高校志愿者群体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拥有更广阔的志愿活动平台,具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资力量作为后盾,是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都较强的一个团体,因此,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高校志愿者或者支教教师不仅是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上的玩伴,更是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帮助。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法访谈优秀志愿者与优秀支教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对其帮扶的建议,同时对高校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志愿者们的活动心得,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有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在整个工作的前期,设计与修改“高校志愿者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研问卷”后进行施测,旨在对高校志愿者在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通过互联网问卷以及纸质问卷收集数据,网络问卷回收249份,有效问卷196份,纸质问卷发放300份,有效回收247份,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对留守儿童进行过志愿活动的志愿者群体中:85.71%的志愿者认为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发展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较为重要。这是由于大多数高校都有专门的志愿者团队,给了高校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平台,专门的心理辅导知识需求是志愿者们在实践之后而得出的结论。并且由调查问卷所反馈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志愿者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表示关注,例如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是通过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留守儿童有益。调查数据显示,有80%以上的人认为活动是对留守儿童有利的,但在心理、思想、学习方面依旧有所不足,不能够长期针对同一受助对象进行辅导,无法获取其动态成长信息等等。

截至2015年10月31日,留守儿童受益人数总计163名,其殊心理辅导对象21名。志愿者们积极活动在涪陵各个乡镇,利用周末的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不仅关注留守儿童本身所反映出的问题,而且重视其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家访的孩子建档,持续观察其心理发展动向。利用测评工具,例如房树人等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邀请学校心理学专业教授给予指导。每周坚持开志愿者交流会,对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讨论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对自己的责任认识更加清晰。吸收了前期经验教训之后,拓宽了针对留守儿童举办活动的渠道,联合其所在小学的领导、老师共同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活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与这些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取得了其监护人的信任,对之后工作的进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们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志愿者,大多数留守的孩子都有些异于平常小孩的地方,不仅是志愿者观察到的,而且还有其监护人所反映的。比如说,性格孤僻或者暴戾,其中一个男孩(父母离异,孩子由父亲抚养,奶奶照看)他认为母亲抛弃了他,所以对女志愿者表现出了明显的排斥。但是志愿者没有因这个问题而退缩,而是给他温暖和关爱,渐渐地,其中一个女志愿者被他接受,并向志愿者分享他的故事。这些都是家庭结构在非正常状态下的结果,有不少孩子不仅是留守儿童,而且还是单亲家庭。令人诧异的是,在同一个村镇出现了多户家庭都具有相同的特征,父母离异,孩子由父亲抚养,母亲是外地人,早婚。正是因为这多种不利因素,才导致了孩子们的异于平常。许多志愿者们也有留守经历,因此他们能够与孩子们产生共鸣,他们内心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给予孩子们实际的帮助,这是非常难得的。半年的坚持,志愿者们从当初的“一厢情愿”的付出,到理智地面对问题,懂得使用方法和技巧与孩子沟通,不刻意地去强行改变孩子,而是以自身的行动,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去触动孩子,用诚心去关爱他们,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一开始只想到给他们灌输健康的心理知识,到后来能够引导他们自己面对成长面对环境。志愿者们都非常明白,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自己的行动关乎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是多么大的责任啊!也许曾经对自己的事情都没有这么上心过,但对这些孩子,却百分百付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孩子们在成长,志愿者们也在成长。

三、高校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对留守儿童而言,高校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志愿活动,不仅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中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关爱。在学习上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本项目是以作业辅导的名义而去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及其监护人不能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为了避免误解,就以学习方面的辅导为幌子进行。其次,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我们的工作。最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把学习的事情处理好了,这也是属于心理上的帮助。除此之外,本项目的志愿者来自各个专业,且师范生占很大一部分,能够轻松应对中小学生的课业内容。一方面提高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在生活上,根据志愿者了解,帮扶的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不能够方便地与父母交流,家中除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没有其他人能够给予他们关注。因为志愿者们的到来,他们可以学习到课本以外的东西,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活动,比如拼图比赛、讲故事等,让他们的生活多了几分乐趣。这种如长辈般的关爱,让孩子们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心里多了些温暖。但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们与志愿者长久地相处,渐渐产生了依赖,希望看到志愿者的到来,不愿意别离,甚至会因为志愿者对某一个孩子多了点关心而闹情绪。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不能因为志愿者而带给他们新的困扰。当然,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些问题,而是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的。志愿者们的处理办法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引导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监护人之间建立感情,这样就可以分散他们对志愿者的依赖,转而培养同伴情感和改善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最难突破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就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孩子都会觉得与父母有陌生感,因为生计问题,孩子与父母几乎一年才能见一次,并且有的离异家庭,父亲或者母亲常年都不会看望孩子,就像前面说到的那个男孩一样,因为家庭原因对女性有排斥行为。我们不敢妄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一些活动去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交流。比如“写给爸妈的心里话”等。解铃还须系铃人,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父母与孩子之间正面地沟通,长期共同生活。在心理上,因为我们所帮扶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在9岁以上,因此他们能够对志愿者的行动产生触动,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家访监护人都会告诉孩子,我们路途艰辛,无私奉献,让孩子珍惜。志愿者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关注与关爱,渐渐地孩子们会对志愿者有反馈,从他们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到变化。一个小细节就是,每次志愿者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会送很远才回去。除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之外,志愿者还通过QQ,电话等方式进行辅导并获取了更多的相关信息。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另一方面是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61.73%的受访者表示留守儿童最主要的一类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性格”上。因为这是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发现的一类。学习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尽管也有,但是不够明显,并且一般志愿者也不会将之归到心理健康问题里。正因为如此,连一般人都能够发现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更大,也比较会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甚至是人格的完善。

经过对支教老师的采访记录的分析,有90%的老师反映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心封闭、叛逆、自卑、内向等,与前面的调查结果相近。至于造成留守儿童这些问题的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主要包括父母离家、留守儿童自身的不良发展、学校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社会监管不力这四方面的原因。而关于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调查显示,61.22%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会影响志愿活动的效果,更有甚者,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给予留守儿童帮助,而且伤害了他们。有50.51%的人认为,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也是导致对留守儿童帮助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因为高校的志愿者活动有一部分是仅仅在特殊的时间、地点进行的,例如某些高校组织的针对留守儿童的节日活动,时间短,效果差但是涉及的人数多。有71.94%的人认为是由于自己的精力有限,所以在对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比如说有的组织负责人,忙上忙下,各种事务缠身,再加上要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也许就没办法付出很多的精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还有其他原因,总体上志愿者们都很愿意去做留守儿童的工作,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其次,还因为志愿者在活动上的失误对留守儿童的造成的伤害,志愿者不当的帮助方式会让他们更加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对志愿者产生排斥,不接受陌生人等问题。这大多是因为志愿者没有经验,面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或者是使用了一些不适当的方法。针对这种状况,可以考虑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者活动之前对志愿者培训。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固定帮扶的时间不够充裕,因为不是所有的志愿者团队都像我们一样,可以长期固定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但这项工作又需要有这两个条件来支撑,所以在此产生了冲突。并且从数据来看,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是因为与孩子相处时间不够而导致的辅导效果不佳。约有65%的人认为,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长期的帮扶才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探索

基于对志愿者的调查、采访,以及对支教教师的采访,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志愿者活动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志愿者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中的反思,针对其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需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认识

留守儿童是当下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多以物质资助为主,所以高校志愿者活动更多的是提倡从心理层面上关爱留守儿童。但是,部分志愿者对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不清,少部分人会片面地、主观认为留守儿童都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这个定义,也是需要向广大群众澄清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高校志愿者活动的一个方面,关爱其心理健康的意义在于:为了让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更加全面,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是正常的,高校志愿者活动是增加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方式,当然,若从观察与测验中可以明确,部分留守儿童的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此时,就需要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所以,建议无论是高校志愿者活动或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在开展具体的行动之前,要对每个活动针对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要合理、适当,要适于对象的特征与促进其发展,做好志愿服务前的充分准备,才可将服务计划落实好。

(二)对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的需求

高校志愿者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存在帮扶过程受阻的现象,例如:高校志愿者(尤其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未能充分了解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或是一些心理问题的表征,只以自己表面所见主观臆断,给留守儿童“贴标签”;或者是出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担忧,不愿接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这样的举动反而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伤害。所以,建议高校志愿者在其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中,首先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与志愿者能力训练,旨在让高校志愿者明确帮扶对象的现状、特征以及对志愿活动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作出预案。

(三)对志愿者的责任意识提出新的要求

青年志愿者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谓,同时肩上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时,每一位青年志愿者都曾向组织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在高校志愿者团体中,多数人都是凭着自己一腔热血与帮助他人的真心加入志愿者组织,但当其真正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时,才会感觉到志愿活动并不是那么简单与轻松,因为志愿者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汗水或是金钱,还可能是你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去克服的决心与毅力,又或是你准时、坚持参与活动的行为力量。在面对这些压力与考验时,基于对志愿者本身的经验的丰富与能力的提升,更应该勇往直前!

(四)多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本次调研活动的中心主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了解其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同时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其他方面,有调研数据显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还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生活与行为习惯等等;此外,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本身,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老师的反馈,也应该是志愿者活动行之有效的重要资料来源。要了解一个人,不仅从这个个体的知情意行,并且包括了他所处环境周围人的评价,从了解留守儿童资料的多维性、全面性与持久性,既可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同时也从侧面解决了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处于较低层次,活动缺乏一定的深度的局限。

(五)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

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人才智力、地缘和青年志愿者优势势必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首先是在知识积淀上面,高校志愿者具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志愿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在支教过程中,辅导留守儿童学业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其次,地方高校有必要与当地中小学加强联系,传递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进行人文关怀;第三,关爱心理健康的活动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等特点,需要构建长效的呵护机制,在未与留守儿童建立起信任关系或帮扶双方关系稳定时突然中断志愿者活动易给留守儿童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王伟清,刘柯,刘燕. 论基于高校资源优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73-177.

[2]刘晓霞,隋建华. 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议――以义务教育阶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31-134.

[3]佟延春,隋建华.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1):28-30.

[4]隋建华,孙俊超. 地方高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探析――基于绥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2011,(06):49-51.

[5]杨小云. 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双向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85-187.

[6]卜凡秀,刘德忠. 试析高校资源优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J]. 企业导报,2016,(02):196+178.

[7]王恒胤,吴文衔,吴长虹,范忠烽,何小春. 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建设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8):160-162+171.

[8]刘柱,杜桂娥. 大学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活动路径探析[J]. 求知导刊,2015,(05):33-34.

[9]高任连. 论法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帮扶建议[J]. 亚太教育,2015,(28):281.

[10]刘丽娟. 试析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的作用[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0):109-110.

作者简介:

陈晨,女,重庆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向石花,女,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林红,女,重庆璧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唐黎,男 ,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文4

一当前婚姻家庭中存在以下五大主要问题:

一是婚外恋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来,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网恋导致的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据市妇联系统最近三年来信来访情况分析,因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和迷恋网友导致上访的案件由过去约占婚姻家庭案件的25%上升到40%左右;司法局受理调处的婚姻家庭案件也显示婚外恋导致的家庭纠份呈上升趋势,分别是年21%,年25%,年37%。婚外恋及第三者插足,是婚姻的第一杀手,婚外恋不仅极大地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还伤害到所牵涉的每一个人,因而是比较严重的婚姻问题。

二是家庭暴力投诉率越来越高。不管城市和农村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庭暴力现象。据统计,当前家庭暴力的施暴者90%是男性,施暴对象多为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从公安机关家庭暴力接处警中心接警、妇联系统受理的来信来访和司法部门受理的调处案件看,家庭暴力所占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年的21%上升到年的47%。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走上离婚道路的也在逐年上升。

三是家庭成员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由于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家庭成员承受的学习、工作、就业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关调查显示,城市里有20%到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如孤独、抑郁、躁狂、自闭等,这些心理疾病直接影响着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造成了婚姻家庭关系的紧张。当前由于社会对人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加上专业心理辅导人员较少,造成了倾诉、发泄、输导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也对家庭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影响。

四是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婚纠纷越来越多。由于近几年离婚率逐年上升,因离婚问题而引起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据妇联统计,因离婚纠纷上访的人数从年的5.1%上升到年的8.3%。主要表现在:一是离婚财产纠纷。主要反映离婚时丈夫恶意转移、藏匿家庭共同财产,造成女方应有的共同财产份额难以得到分割,也有农村妇女因离婚而导致土地承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二是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教育和探视纠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离婚后孩子随母亲,丈夫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孩子的抚养教育费用问题,另一方面是离婚后孩子随父亲,丈夫不让女方探视子女的问题。

五是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里指的特殊家庭是这样三类家庭:一是离婚或夫妻一方死亡的单亲家庭;二是留守儿童家庭;三是再婚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子女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儿童心理问题逐步凸现,因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进行上访咨询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

二五大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法律意识淡薄。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部分家庭成员法律意识淡薄。受封建残渣余孽思想的影响,男性仍然存在着“老婆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和“男尊女卑”等大男子主义思想,老婆不听话或家务活做得不好都是他打人的理由;仍然存在着“男人可以三妻四妾”

女人必须从一而终”的思想,自己在外玩情人、包二奶,老婆不能说三道四,否则也会拳脚相加;女性仍然存在着“家丑不可外扬”思想,遭受家庭暴力后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社会公众大多存在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两口子打架是床头打架床尾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对周围邻居夫妻矛盾纠纷采取的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态度。

二、道德观念淡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复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也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家庭成员把夫妻间应该相互忠诚的传统美德抛之脑外,一味强调“婚姻自由”放纵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当妻子年老色衰而自己的金钱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时,为寻求刺激很多男人往往会“偷食”;有的家庭成员把家庭责任抛在脑后,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好逸恶劳,当婚姻家庭出现问题后,缺乏自我调控意识和经营婚姻的能力,采取的态度不是积极面对,而是一离了之或一走了之,对老人不尽赡养之孝,对子女不尽养育之责;有的家庭成员道德品质败坏,不知羞耻地把找情人、包二奶等当作是炫耀自己有本事的资本,也有一些女性“四自”精神不强,为图享乐而充当第三者和地下情人,导致了家庭矛盾的日益增多,影响了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

三、社会对婚姻家庭的关注弱化。一是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的婚姻家庭问题出现了无人管的“真空地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入,许多家庭成员被分流下岗了,许多农民工进城务工了,这部分人由于流动性较大,出现家庭矛盾后不知找谁来管,也无人愿意去管。二是有些单位和组织认为员工的婚姻家庭问题是员工的家务事不愿过问不愿管。有的单位认为只要管好员工8小时之内工作的事就行了,对8小时之外的事是不闻不问,放松了对员工的思想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有的单位虽然有专门的调处机构和工作人员,但由于家庭矛盾产生的多样化、复杂性,家庭成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许多调处人员在调解家庭矛盾时不知从何处入手,不会管,达不到调解效果。

三对推进和谐家庭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法律素质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式进一步加大员工及所属群众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妇女“四自”精神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并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一并纳入其考核内容,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守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良好风气,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建立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二、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推动和谐家庭建设的健康发展

要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领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努力营造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将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平安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推动和谐家庭建设的健康发展。结合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道德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活动。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公民做知荣明耻,传播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的合格公民。结合创建学习型环保型社会,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环保型家庭作为家庭文化建设的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十佳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环保家庭”、“平安家庭”、评选创建活动,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富裕、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广大家庭发扬传统美德,建立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婚姻家庭问题的心理疏导

要建立健全家庭矛盾纠纷疏导机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一是要健全协调机制。婚姻家庭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单靠哪一个部门和个人做工作是难以解决的,只有全社会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建立相互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家庭矛盾,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要健全调处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部门要切实承担辖区群众的婚姻家庭问题调解责任,建立健全调解制度,加大对执法和调解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水平,增强其调解处理家庭矛盾的能力,更好地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三是要健全查处监督机制。公、检、法、司等部门及时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婚姻家庭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婚姻家庭中的恶劣事件及时进行曝光。四是要建立各类心理咨询和疏导机制。要针对不同人群开设心理咨询场所,如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温馨吧、沟通坊、谈心室等,畅通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倾诉渠道,提高家庭成员沟通交流艺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家庭矛盾。五是要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社会应给予一定的救助、关爱和扶持,出台一些救助政策,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养老、就业、大病救治等问题。六是建立政策干预机制。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严格的离婚审查制度。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文5

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将XX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纳入“七五”普法规划及重点普法目录。相关职能部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展进步。发挥校园阵地作用,不断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强化检察、审判、司法职能,创造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治环境。

(二)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在公共场所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营造浓厚普法氛围,市级媒体机构播发相关稿件、公益广告16000多次。二是加强队伍培训。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普法、执法队伍开展专项培训,市检察院、市法院组建专班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进课堂教师团队培训。三是加强课堂教育。全力推进法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通过聘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法律顾问,开辟法治教育第二课堂,专题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1000多次。四是加强实践指导。开展“法治文化校园行”、“法治进校园”、“检察院开放日”等行动,通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参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护能力。

(三)推进社会治理,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一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推进“四馆一中心”、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面向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近年来取缔经营性娱乐场所147家,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1100余件,查处网吧相关违法行为186起,删除、封控涉“黄赌毒”类有害网络信息6万余条。二是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隐患排查1000余次,妥善化解涉校纠纷133起,整改安全隐患323处。持续开展“护蕾行动”,在中小学、幼儿园设立“护学岗“,增设交通警示牌,扣留、责令整改非法改装、改型接送学生车辆。三是优化校园内部环境。进行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0多处。积极开展市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四是优化社会用工环境。持续开展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执法监察工作,未发现使用童工及侵害未成年工合法权益情况。积极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

(四)落实关爱帮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一是完善“控辍保学”机制。采取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贫困生资助等多种措施,保障未成年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近三年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经常性开展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二是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在全市各乡镇积极选配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探索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基地,目前依托枝江市挂牌了2个留守儿童活动基地。积极开展建档立卡留守儿童“双结双促”关爱帮扶工作,组织师生与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扶关爱10918人次;团市委开展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希望家园”活动,关爱留守儿童超万人人次;市民政局定期为全市孤儿发放生活保障金及慰问金。三是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立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和青少年维权观测站,打造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及服务团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967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心理辅导。每学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节次,实现有条件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全覆盖,为15350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四是提供司法援助和救护。市司法局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青少年维权岗,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及时、便捷、精准的法律援助。五是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团市委通过“希望工程”系列助学济困活动,争取助学资金500余万元;市妇联组织女企业家协会、关爱单亲家庭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朗读等活动,先后为困难儿童及家庭捐款捐物40余万元。

(五)提升教育质效,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一是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启动研学旅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考试以及新高考等教学改革;出台义务教育学校“赋能提质”新八条,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完成普通高中高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及选科走班工作;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改革,与企业合建实训基地9个,联合冠名办班培训学生460余人;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办高中班,实现12年免费教育。二是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推动生态小公民向生态好市民的转变。夷陵区、枝江市“生态小公民”活动获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高度肯定。三是抓好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结合“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世界卫生日等各类宣传日活动,开展结核病、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重点传染病专题健康教育。每年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体检健康档案。每年秋季学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2019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100%,补证111人,补证率100%;补种275针次,补种率98.21%。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动机制。目前我市未保工作各部门职责相对分散,工作衔接困难。例如家庭教育,教育、妇联、村(社区)等单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时,普遍反映缺乏专业力量;而我市家庭教育专家志愿者自发组织的公益讲座,却难以组织家长参加。这就需要我们将碎片化的未保职责和资源整合成自上而下、系统化的机制体制,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反应堆”。

二是未成年人“四道防线”存在漏洞。近三年来,我市均审理过被告人为未成年人、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反映出我市未成年人“四道防线”存在漏洞,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层面更加重视。主要表现为监护人缺失、缺位,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安全,社会网络不良文化冲击大,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三是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有待加强。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力、关爱缺失,留守儿童易出现感情失落、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健康失保、安全失防、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情况。我市虽然已建立“三留守”群体关爱联席会议机制,开展了“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行动,但物质层面资助偏多,精神层面关爱不足,还需在满足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学业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精耕细作、落细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机制,协调各部门将问题、信息、经验链接共享,增强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力。

(二)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办好家长学校,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全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鼓励群众及时举报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督促监护人明确自身职责,引导未成年人远离危害、防范侵害。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范文6

关键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全国约有100万左右在遭受着因饥饿、疾病、家庭暴力、贫困等种种环境或自身因素造成的流浪儿童,有些选择以乞讨为生,有些则走上了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这些本应该和其他同龄小孩一样具有权利和自由的流浪儿童,因为何种原因导致他们要落魄街头,甚至三番两次离家出走,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究的的问题。虽然现在流浪儿童这个社会工作涉及到的领域在全世界都存在着,而且世界各国政府包括联合国也有专门为流浪儿童设立的机构。但是机构的设置总有缺陷和无法解决的困难,无论是人力资金的匮乏,还是流浪儿童自身的心理原因造成的不愿接受救助,这些都将导致流浪儿童真正的需求无法解决,身心无法得到健康的成长,不仅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被剥夺,而且有可能在缺乏监护人监管的前提下受到同辈欺负,造成心理落差或扭曲,还有可能引发校园暴力,社会秩序安危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除了社会政府,社会工作者又能有怎样的介入方法来帮助他们?

二、我国流浪儿童的概况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这个群体也称为流浪未成年人,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流浪街头,被社会机构或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救助,是儿童殊的一群,数量却不容小视。

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几年前,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一课题组的报告表明,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约100万。从性别上看,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受教育程度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的占65%,初中以上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看,初次流浪的占60%,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

以西安市救助站为例,2003年救助站救助800多人,2004年迅速增加到7061人,2005年增加到9000多人,2006年人数超过1万。

三、流浪儿童的成因

(一)社会原因

从我国现有国情以及经济基础的发展情况看,流浪儿童的现象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地域和收入的差距体现出了一种贫富阶级的差异化;并且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印象有限,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都带有一种同情的眼光或者略有排斥等情绪,导致流浪儿童对社会有些不满;还有一部分治安管理不好的地区会有拐卖儿童的现象等,流浪儿童的群体形成也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

(二)经济原因

造成儿童流浪的根本原因是乡镇经济收入过低,城乡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差距过大,城市中也包含了一些家庭忙于工作而不注重儿童的教育导致其经常不上学在社会中流浪;贫困地区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差,一部分家庭为了维持生存不得已让儿童与他们家长一起出去打工,也有农村未成年者为减轻家庭负担而放弃学业过早进入社会,难以安定的环境使这些儿童被迫处于在社会中流浪的地位。

(三)学校原因

一方面学校与家长对儿童的学习要求过高并且过于强调分数的影响,使一些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厌烦学校和家长,但在同伴群体中,过早进入社会反而成为一种令他们羡慕的生活,可以有自己支配的金钱和时间,这使得流浪开始能得到这些孩子的一些认同,从而成为流浪儿童;另一方面一些成绩不好或者在部分儿童心中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不属于城市的儿童被“边缘化”,与同学交流中会有障碍,例如被同学排斥或者嘲笑等,使他们无法融入群体,觉得没有归属感,流浪成为他们寻求一种逃避的方式。

(四)家庭原因

家庭是一个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大多数儿童流浪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家庭问题所造成的,种种家庭矛盾和家庭环境造成了儿童早期自卑或不安全感。例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家长与儿童相处不融洽或者重大变故会对儿童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经济负担较重的家庭容易忽视孩子的教育,家长和孩子间缺乏沟通,对孩子没有过多关爱表现,或者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当使儿童走上流浪的路。还有一种例子是家长自身原因懒惰不工作,带着孩子一起流浪并且拒绝接受救助,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这导致将来家长的作风带给孩子一个不良的示范,也是少部分流浪儿童形成的原因。

(五)自身原因

儿童主观上希望家庭和学校尊重其个性和独立意志,但自身缺少辨别是非和处理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受网络文化影响想“行走江湖”,也有孩子认为这是“见世面,长见识”的行为,想在同辈群体中“出风头”,因而选择流浪;有些是因为与家长怄气而离家出走;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早期环境或家庭导致他们自身的自卑感、不被关注和关爱的感觉、又或者是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不成熟的心理都容易产生流浪这种偏激的行为。

四、西安市救助管理中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西安市救助管理中心的现状

于2003年成立的西安市救助站,分为三大区域,行政区,救助区和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救助区主要针对成年人,而且采取自愿的方式进行救助,救助站在2007年时单独为流浪未成年人建立了区域。和福利院长期供养的性质不同的是,救助站是以为他们寻亲和返乡为己任,通过像城管,市民的发现或其他多种途径的方式接纳流浪人员,并且为流浪者提供食宿。因为接纳的流浪儿童具有个体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有智力障碍,语言表述不清者,年龄层次跨度有时候比较大,因而无法进行集中辅导,有时候只能根据孩子的叙述来进行登报,然后落实情况,而对于无法落实情况的流浪儿童只能申报到福利院。与此同时,救助中心对于流浪者的衣,医,住,行都有着全方面的照顾,特别是对于流浪未成年者还会有应季的活动,比如六一节时会举办集体活动等。

在大年三十这样举家团聚的日子,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走上街头为流浪人员提供热腾腾的年夜饭和棉服。从晚上6点左右,他们就将50份饭菜放在保温箱里沿途为流浪者递上,并劝他们到救助站过年,短短3小时就已将50份年夜饭全部发完。

(二)管理中心在社会救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救助工作过于机械式并趋向于被动化。救助站依据《流浪乞讨人员建设规范》,只能具有鉴别是否属于政策法规的救助对象的权利,像流浪儿童中的90%是因为受到家庭原因,如家庭暴力或自身行为异常等,这样的儿童有将近一半在接受救助后不愿意回去,也有一半的儿童不想受到救助站的限制而拒绝接受救助,对于这样的情况,救助人员也无计可施,只能劝一劝。还有遇到家长觉得救助站条件较好,把孩子遗弃不愿接回的案例,救助人员除了对家长做辅导工作,也无法强制剥夺其抚养权。

第二,救助工作只流于表面而无法深入解决儿童的需求。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很特别的个案,一个8岁的女孩因为父母离异,被母亲从山东带到西安,而母亲又喜欢吸毒,常年不爱回家不管孩子学习,这个女孩在学校和同学吵架后离家出走,被派出所送到了救助中心。刚开始她来到这里很抗拒不愿回答问题,后来在心理老师、救助人员的关怀和辅导下,几经落实,救助人员同女孩的奶奶联系并把她送回了老家。但没过一段时间,这个女孩又因为离家出走被送至救助中心,而这一次救助人员发现她的身上有烟头烫伤的痕迹,并且这次怎么开导她,她都不愿再说任何话并对救助中心的辅导老师产生深深地不信任感。虽然救助工作中一般会配备心理咨询和辅导人员,然而对于像家庭原因造成的流浪儿童仅仅在救助站中接受辅导教育,回归家庭后受到环境和暴力影响依然会选择离家出走,对于如何避免这样的二次救助其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如何深入探究其本质原因,做到后续访问了解情况,保障儿童的权益,真正的解决孩子们的需求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链条。

第三,救助人员资金资源不足。救助工作的开展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拨款,救助衣物的发放,心理辅导和工作人员的招募都需要取决于政府给予的资金有多少,这多少限制了救助中心的发展,即使有爱心人士捐助的衣物也抵挡不住逐渐增多的流浪儿童。比如仅仅在国庆节一周救助了300多人,救助人员49个分三组轮流值班,还要上街开展工作,无法保证按时宋流浪儿童回家,压力非常大。此外,如果缺乏更多的文化课,医生,法律老师,生活老师,孩子们就会仅仅把救助站当作临时住所。

五、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第一,我国目前对社会工作的人才较稀缺,社会工作者的数量无法满足流浪儿童的数量。帮助流浪儿童的多为政府或者社会志愿者,专业性没有得到保障。因此,培养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当前救助流浪儿童领域的人员展开专业培训,让他们学会理论和实务技巧,才能更好的帮助流浪儿童。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该先了解到流浪儿童的情况包括儿童流浪的原因以及他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等,制定出方案对其辅导。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是联系者、协助者等,联系儿童的家庭以及社区、学校,给予一定的帮助,例如与家庭沟通找出问题所在,并商量解决办法;建议学校老师以及儿童的同辈群体对流浪儿童关心帮助;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家庭暴力的儿童监督控制;协助救助人员一起为流浪儿童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等活动。

第三,社会工作者应当对心理和家庭状况遭受伤害严重的流浪儿童进行个案辅导以及小组治疗的工作,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并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以及思想对其矫治治疗。一方面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和对社会的希望,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有更好的人际沟通和完成工作的技能,为以后他们的发展以及在社会立足有更好的基础。小组治疗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群体使他们互动,相互学习好的优点和习惯,尝试接纳别人,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竞赛激励、户外拓展训练等方式。

第四,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在社会中进行法制宣传,让社会成员了解到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减少家庭暴力或矛盾的发生,并且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流浪儿童不再感到自卑和受歧视,才能更好的救助流浪儿童。

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