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99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为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调动一切因素提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和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教师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生本原则。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行为主体是高中生,目标的确定要仅仅围绕高中学的学习需要,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有一点是“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怀”。在《雷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有一点是“通过课文绘制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

二、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信息加工教学策略

现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通过课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即现代文阅读教学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选择、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信息处理加工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现代文阅读文本内容较长,想要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快速阅读文本信息,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阅读信息供学生细细品味和鉴赏。比如高中人教版必修小说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的文章篇幅都很长,其中《边城》主要选择了小说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一共21节。为了透过这21节内容了解翠翠、傩送、天宝的人物特点,感受到湘西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先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高度概括小说的内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加工教学方式,确定“用200字概括小说内容”、“找到文章描写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句子”两个教学目标。

(二)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

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适合篇幅较小的散文和诗歌阅读教学,针对篇幅长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选择文选的一部分应用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其中阅读和思考结合教学策略中的读指的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确语句的感知,从而感受作者创作的情感。思考是指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在两分钟时间内阅读全词,了解词的上阕和下阕所写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出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词内容之后,教师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汇“独”、“尽染”、“竞”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用意的理解。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字句的推敲进一步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具体要求教师结合现代文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语文教学内容则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于主旨的理解,学生受个人经历的限制无法深入理解小说主旨,遇到了阅读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应该谁来负责?”之后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得出了是封建社会导致了祥林嫂的死,加强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再比如《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学生受年纪的限定对人、事的思考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上学生对鲁迅那个时代了解不够,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教师需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学生基本了解《荷塘月色》内容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为不同小组的学习提供不同学者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让学生划出文章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结合学者的研究把握文章的内涵主旨。

(四)体验教学策略

一切知识都来自于感知,学习的体验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实现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来还原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说和戏剧的学习,文章中会涉及大量的人物对话,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受。比如对于抒情性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和背景氛围的创设再现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在《雷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欢角色的语言和描写这个角色的语句,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感受戏剧刻画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感受到人物形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雷雨》教学的原因是在文体上,戏剧本身是一门舞台艺术,会应用到丰富的语言台词和动作刻画人物,向读者展现社会现实。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戏剧这一文体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要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2

一、不少语文教师对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相较于文言文,现代文浅显易懂,学生一看就能大致明白,因此不少语文教师尤为注重文言文教学而相对降低了对现代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写作能力的训练,认为“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写”。殊不知文言文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以现代文阅读为基础的。不阅读大量的现代文,缺乏现代文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其文言文阅读也难以进行,其作文水平也难以提高。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各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均有重要意义。

二、一些语文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毋庸讳言,整体来看,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封闭式的教科书教学,是“应试教育”。在这种语境下,学生的阅读行为多是被动的,阅读目的带有极大的功利性,他们很难从中体味到语言的魅力,也非常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观,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还在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让学生在现代文文本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式缺乏活力。目前的现代文课堂教学,很多老师习惯使用轻驾就熟的“注入式”、“四部曲”等传统教学模式,喜欢使用一成不变的“讲读法”。教师在台上有头有脑地讲,讲得深、讲得透,却忽视了学生参与和探讨的积极性,也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指导。这种重讲读轻思考、重分析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感悟熏陶的程式化的教育模式,使得现代文阅读教学变得毫无生机。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语文教学所必需的激情和创造力,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很难提高。

以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在目前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它是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几个重要因素,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理论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学也需要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笔者在这方面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对目前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所裨益。

首先,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博”而“精”。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时,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所需阅读素材,以突出重点、凸显效果。在阅读材料的内容方面,我们既要努力选择不同类型题材的作品,又要强调三个面向:(一)面向名家。多选择冰心、李健吾、苏叔阳、周国平、冯骥才、韩少功、季羡林、余秋雨等各富创作特色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和文人的作品。(二)面向生活。多选择与学生的年龄、阅历、认识、情感、心理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现当代作品,多选择具有时代气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接近的现当代作品,多选择与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思潮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现当代作品。(三)面向人文。多选择表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深入揭示中国精神和“中国人”思想性格的现当代文学精品。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阅读材料体裁的广泛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不同文体的特性和表达方法,有时还需要依据训练学生不同写作技法的需要。需指出的是,语文教师在注重选择面的广度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选择篇目的精度,毕竟学生用来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语文教师精选的阅读材料要有某些方面的典型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此外,语文教师在选“好文”的基础上还要精心研究,为“好文”设计“好题”和“好答案”,以求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其次,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要“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有其独特的要求,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而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注重发挥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在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尤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并作适当引导。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也要灵活,比如速读、精读、跳读等方式可结合进行,鉴赏阅读和理解阅读可结合进行,阅读材料要适时更换以让学生保持新鲜感等。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汲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比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念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就比较有效。现代文阅读教学还要注重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该课程要教授给学生的不仅是固定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在阅读中发现知识、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能力,并形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的要求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对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提倡课外阅读,还要适时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如阅读沙龙、专题读书报告会、经典范文诵读、名言警句诵读、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会等,以让学生广泛涉猎、厚积薄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现代文阅读素养和语文修养。

再次,语文教师要及时总结和传授现代文阅读技巧。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拟题技巧和能力,教给学生把握主旨和关键句、简要表达和概括、理解文章中各部分的关联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功能、把握文章的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细致审题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尤要指出三点。一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关注作者信息。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知人论世”,只有对作家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思想情感等问题把握清楚,我们才能对其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二是现代文阅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语文教师要在平时训练中提供各种典型的规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熟悉各种技法、各类主要文体,综合熟悉所阅读文本的内容、手法,作者的立意、构思和思路,培养其触类旁通、综合运用的“整体感知”能力。三是现代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寻找个性阅读和标准阅读的平衡点。从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看,国家对中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比较注重阅读的个性化;同时我们又要提倡标准阅读,毕竟学生考试是要求有标准答案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意识的同时又要兼顾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互动教学 情景教学

现代文阅读是各种语文综合知识的载体,可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现代文阅读都是一项重要的考验。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要学好现代文阅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现代文阅读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对生活的感情。对老师来说,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不仅仅是为人师表的责任,更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充分的理解初中语文课程和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自觉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学生掌握了现代文阅读水平,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让学生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学习状态面对语文课程。

一、进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通常认为语文课程只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与领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不够专心致志,没有重视语文课程,从心理上对语文课程就抱有懒散懈怠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在文阅读,提高语文成绩,教师就必须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和现代文阅读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作为授课者,是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角色,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不能够积极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互动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接受和学习语文知识。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课下多进行交流沟通,以及语文课堂上多进行课堂提问等方法都是互动教学的重要因素。

老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像朋友一样相处,平时多进行交流沟通,可以让老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让老师及时的获得教学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改变自己的讲课方式和讲课速度等,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课堂节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消除学生面对老师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树立学习自信,这样学生自然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现代文阅读,也会有更良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进行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中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技巧和时间,在合理的时间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和讲课节奏高效学习。对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来说,进行课堂提问也是互动教学的一种,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现代文阅读方面畅所欲言,语文课堂上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品读感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现代文阅读的感情,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二、进行情景教学,寓教于乐

语文课堂最忌枯燥无聊,如果老师的讲课方式单一不能足够了解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很可能就是在浪费语文课堂时间。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光靠老师讲解课本教材的知识内容难免乏味,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是进行情景教学,寓教于乐。现代文阅读需要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感情相互配合,在很多时候单独靠文章的描写不足以体现文章的细节之处,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进行情景扮演,寓教于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扮演文章人物,进行扮演文章剧情情节的时候,更加能够深刻的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具体情形,深刻的体会文章中的感情。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氛围,在合作的过程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掌握阅读技巧,多练习

现代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阅读技巧,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从容的应对各种类型的题目,掌握答题技巧,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基本的阅读技巧:进行现代文阅读答题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归纳总结,分清文章段落,着重看首段和末段,找准文章中心段落,并根据文章的中心段和中心句大体理解文章所要表现的感情。从文章感情方面下手,还可以先画出环境描写部分,从中体会环境渲染的气氛和文章所要表现的感情。然后再找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比如文章开头和结尾存在情节上的转折,看看是否使用了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看看在文章前半部分是否有伏笔或者铺垫部分。这些阅读技巧都是在没有进行与题目有关的阅读之前的统一方法,学生要想更好地完成现代文阅读部分就必须要更好的掌握各种阅读技巧,然而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分析试题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先掌握问题问的什么,带着问题去文章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做题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现在文阅读答题的正确率。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现代文 阅读能力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90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这个时代赋予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

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

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

第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巩固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基本训练。所谓“基本”,是指训练量要适中,训练题要精选,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训练量要适中,太少不足以巩固阅读能力,不足以提高阅读的熟练程度;太多则滥,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事与愿违。要做到训练量适中,我们就必须精心制作或选择训练题。在高一、高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阶段,我们紧扣课本编制测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成才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阅读鉴赏”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提出了14项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并结合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而提出的,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尽管有这些阅读要求的指引,但在具体的高中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阅读教学的效果却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距甚远,效果极不乐观。在历年的全国语文高考中,阅读部分是考生失分最多的,这已经成为教师心中永远的痛。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是我们当下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未能达标的一个有力证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呢?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指导上的失误,还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应该说,这个原因是较为复杂的,并非某一个单一的因素所致。根据笔者的浅见,要使这种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我们应该把探究的视野放得更高、更远一些,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与现实,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从阅读教学自身的规律,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探究,才能真正找出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人才培养。应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里进行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索是有成效的,取得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大多是局部性的,对全局性的指导作用还较为有限。不过,也正是这些改革者的不懈努力,推动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在回顾了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之后,如何大面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要敢于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窠臼

不可否认,直到今天我们的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还在沿用“文章学阅读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上世纪初由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所倡导的,在现代教育的初创时期,对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但或许是碍于这是权威们的见解,或是自己的惰性所致,当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依然延续叶老的主张,若干年来人们在此基础上没有发展和创新,并且将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然后进行课堂或课外练习等演化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这种一直沿袭旧规,缺乏现代阅读教学理念的做法严重违背了阅读教学的规律,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若不打破这种窠臼,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创新破旧中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新方法,新思路,从而打破旧习,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促进人才成长。

二、研究性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应成为首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普遍受人推崇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使人获益匪浅的阅读方法。所谓研究性阅读,就是以现代信息论作为其理论指导,阅读介质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还包括视听信息、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等。这种阅读方式,是把不论以什么形式呈现的阅读材料都当作一个系统的信息源,阅读者通过对信息源进行识别、解构、编排,过滤掉次要信息,压缩、筛选出主要信息,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从而达到对信息源中主要信息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已不再是语文范畴内的任务式作业,而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因此,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条件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必拘泥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必把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文章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等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事情上,而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传达了什么信息,什么是重点信息,如何筛选和把握关键信息上。也就是说,阅读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把握信息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就是文章学阅读法与研究性阅读法的本质区别。就新课标所规定的高中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而言,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主要是这种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加强语文修养。弄清楚了问题的实质,我们的眼前就豁然开朗了。阅读能力,是现代人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而在高中阶段,又是这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地更新自己的阅读教学观念,既能吸收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精华,又能与时俱进地掌握当今阅读教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成果,使其融会贯通,为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服务。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现代阅读理念和阅读能力的人才,从而为现代化建设的早日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11.

[2]熊德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论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6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着、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着);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

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