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1
[关键词]传统民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学
2001年,我国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一次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2017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肯定了其重要性。[2]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民俗、书法、武术、民族音乐、灯谜等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民族文化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实践经验,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和运用传统民族文化。
一、意义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对传统课程的突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和实践。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共进、和谐发展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做好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人口分布广泛,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小学可以利用区位优势,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把优秀的、经典的且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化精华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开始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响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
(二)是丰富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重要途径
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优化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限制了学生思维,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践和体验,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合作,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重组和拓宽。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也指导了实践活动的开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选择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传统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内容。例如,中小学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到田野去体验不同民族的耕种方式、在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学唱富含民族风情的民歌、在手工作坊亲手制作绣球和壮锦、在家中亲手制作传统美食等。
(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全面投入活动。深度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学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情感的满足、意志的磨炼和自我独立,感受到自然、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深度学习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的问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观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全面提升。学校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的影响,从不同角度挖掘现有的丰富民族文化精华,将其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中小学学生去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将理论知识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
二、政策依据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个民族只有把民族文化精华传承好了,才能立而不倒。
(一)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容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求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一民族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积累下来的成果,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有房屋、服装饰品等,精神文化有语言、传统节日等。而《指导纲要》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部分明确要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方式是“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导向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2]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贴近他们真实生活的课程内容。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剪纸课,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在剪纸课上,学生可以根据真实生活中遇到过的事物设计样式并动手剪裁。
(二)传统民族文化精华有助于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总目标
传统民族文化精华是指蕴涵在民族文化之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它们在培育学生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精华的教育价值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让学生从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武术、书法、山歌、戏曲、语言等都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学校利用这些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第二层是逐步提升学生对自身、自然与社会的整体认识。传统民族文化精华蕴含着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如民族服饰、绣球、剪纸、节日庆典、祭祀、生命礼仪等,这些民族艺术蕴含着一个民族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第三层是落实价值体认,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传统民族文化精华蕴含着一个民族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例如清明节祭祀先祖,对先祖的祭奠和缅怀是我国孝文化的体现,学生应明白“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在家要孝顺父母亲人,出门要谨慎谦恭。
(三)传统民族文化的习得方式与综合实践
活动的活动方式相契合有些传统民族文化是靠经验和个人体会传承的,靠不断的重复和演示传授给学习者,而学习者也是通过不断参与实践并且用心体会习得。传统民族文化的习得具有难以文字化描述、难以量化、难以标准化的特征,不易通过理论知识教育习得。如曲艺、杂技、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学习者大都是在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中习得。因此,实践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习得方式。《指导纲要》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定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2],这四个教学方式的核心也是实践,把传统民族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连接在了一起。把传统民族文化精华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可以在课程中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又可以在民族文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优良品德。
三、融入途径
(一)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价值观、实践经验和整体认知的载体。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结合《指导纲要》课程内容的四个特性,即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整合性,选择合适的传统民族文化项目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指导纲要》总体精神要求,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可以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时间节点选择对应的节日,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如对对联、猜灯谜、猜歇后语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学艺术特长开设书法课、民族音乐课、传统武术课等。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灵活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
(二)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环节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人员,教师的正确指导是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关键。《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每所学校原则上要配备一名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并组织其他教师参与到本课程中。[2]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时,学校可以把具有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格或熟悉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优先录用条件。如果因制度原因不能为这类人才分配编制,学校也可以聘请他们作为兼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的民族环境以及生活经验设置多个主题和任务,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并展开讨论。在活动实施阶段,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演”的方式在舞台上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环节
将传统民族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融合程度和融合质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之一,既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传统民族文化顺利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环节的评价有评学生、评教师和评学校三个类别。一是评学生,即透过学生的作品去观察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过程,观察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是否用心体会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和意志,综合水平是否有所提高,是否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二是评教师,即看教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否符合传统民族文化的主题,是否引导学生用新思想去观察传统民族文化,是否做好记录,是否留有档案等。三是评学校,即看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是否有熟悉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师,是否从组织和经费上予以保障,是否建立起了融合传统民族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制度,教师培训后的日常教研交流是否得到保障等。
四、结语
传统民族文化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定的意义和政策依据。在具体实践中,学校教育工作者需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将传统民族文化适当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12):28-31.
[2]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J].基础教育课程,2017(23):4.
[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J].中国民族教育,2019(10):3-4.
[4]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2
然而,据民族文化传承的调研与文献检索获知,关于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步履维艰,收效甚微。为什么“热热闹闹”的理论研究却难以给实践予以指引,促使其得以顺利发展?鉴于此,本文对目前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作了几个基本问题的审思。
一、关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内容问题
纵观目前有关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论著,在传承内容选择上,均有一个共同特征:注重民族文化载体引入,鲜有论及“价值观”等文化内核。在这宏大理论的指引下,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逐渐形成两种结果。
(一)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无限化约,价值取向逐渐偏离
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常常被化约为一些实实在在、看得见甚至摸得着的事物,如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体育、民族技艺、民族服装,民族器物,等等。诚然,这些内容如得以有效传承,同样意义非凡,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感知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民族社区个体或群体文化自觉与自信等。然而,常常事与愿违,在现有教育竞争与评价体制背景下,这些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却被“无限化约”,最后演变为“一次性”文化传承、“快餐式”文化消费,最初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偏离。
(二)民族文化课程自成体系
民族地区学校中,民族文化课程分门别类:哪些是民族文化课、哪些是普适知识课、民族文化课程分为哪几类等,以独立形式“进军”学校原有课程体系。有专家堂而皇之地论述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应占学校课程体系的比例,如“民族地区学校地方性知识应在整个知识体系占中12%~15%的比例较为合适”[2]。这种将民族文化分门别类,将其作为一门或多门独立课程嵌入民族学校,对于学校、学生与家长而言,无疑是一种“增负”,这可能是目前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们需要对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有所审思。首先,完善民族地方教育评价标准。对各教育层次的评价设法观照到民族文化内容,以此找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竞争的目标一致性,使之并行不悖,促民族文化得以顺利传承。其次,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民族地区文化是山区文化、乡村文化与民族文化在长期生态适应中动态生成的。“因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轨迹和其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既是构成民族民间文化的内容,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族群文化的传承模式”[3],长期以来,民族社区的个体是在家庭和社区中感受着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他们在民族社区日常生活中感知、体验、领悟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这就是一种传统的、不分时空地渗透于民族地区儿童日常生活之中的“自发教育”,这是它最本真的传承方式。[4]因此,我们需遵循民族文化原生的传承规律,以“润物细无声”之势渗进目前学校课程体系,方能达致民族文化传承之目的。再次,社区协作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形式最初是在社区中自然生成的,目前,学校承担传承责任自不待言,然而,“无根基地依赖学校,使得学校承受着它无法承受之重,这种依赖使得人们忘记了自己责任。”[5]成功理所当然,失败归咎于学校。此种心理使然,人们往往觉得民族文化传承责任移交学校后,社区和族群没有责任。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这种观念,由学校引导,家庭协同,社区支持,形成整体合力,方能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最后,文化不能仅理解为附载于物体或艺术表演形式上的文化,应该包括更丰富的内容。文化是指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6]因此,民族文化传承不能局限在它的外在显性形式,隐性形式同样不可忽视,在重“形”的同时,不忽视“神”的传承。
二、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竞争问题
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相关研究中,回避教育竞争、大谈民族文化传承是我国目前主流研究方向,这是一种乌托邦设想。如何做到触摸教育中“人”的心灵,逐渐接近问题的焦点,并对之作出有效回应呢?
笔者以为须从教育两个基本要素谈起。目前,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吸引力”令人堪忧,各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收效甚微,难以达致原初价值取向,大有“力不从心”之感。笔者近期的相关调研发现,在教育竞争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较量中,“民族文化传承”败下阵来,成为无言的结局。因此,避开教育竞争谈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不过是隔靴搔痒。如“转变传承主体观念”“编写校本课程和地方教材”“增加专项经费”等,这些不过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剂,无需在此纠缠,因为这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即民族地区学习者、教育者的价值诉求。
(一)学习者
这里主要指学生。学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依据,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它而展开。我们应回归到学校教育中“人”的要素去追根溯源。对于民族学生个体而言,教育更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谋心”手段,他们关注的是“眼前”利益,这些看似“粗俗”“非性理”的问题,却潜藏着“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7]的交融与杂糅,充分体现了民族地区人们急于借助教育阶梯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生活的迫切要求,代表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诉求。因此,我们不该回避这些问题,而是以之为出发点,揭示民族文化传承难以启动的根源。
家长是学生的“同盟军”,其价值诉求与学生基本一致,在民族地区,家长为割断子女代际贫困而使出浑身解数。
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应该基于民族文化根基,从尊重少数民族学习者价值诉求出发,积极探索,找出两者之间和谐共生之道。
(二)教育者
包括学校教师、领导者和教育研究者,他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具有教育改革性质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教育者群体的态度至关重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背景下,对自上而下的“民族文化传承”政策,他们的态度暧昧。处于“时而与学生和家长站在同一阵容、时而又跟上级站在同一战线”的“两难境遇”。在应然与实然的纠葛中,在公共领域以“应然”的姿态呈现自己的行为与言说,而在私人领域却面对现实、无奈与无望。然而,我们能否在无奈中的实践与创新中逐渐拓宽的空间,寻找两者适当的平衡与互补?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竞争无须在此论争,仅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的合理性依然有强大的实践辩护。然而,以“文化多样性”为理论基础,藉此论证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合理性的学者众多,诚哉斯言,言之凿凿。那么,这关涉一个两难问题:“如何从一个合理到另一个合理?”因此,笔者认为,在需要我们直面目前的教育竞争的强势语境下,探索如何在教育竞争“夹缝”中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与发展是当务之急。在确保不影响、甚至是有助于教育竞争的前提下,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才可能点燃学生、校长与教师参与的激情和创造力,达到完美的文化生态链接,方能促使学校、社区与国家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各得其所,“美美与共”。
那么,如何点燃“学习者”与“教育者”主体性参与激情,“全心全意”做好“民族文化传承”?笔者在此不揣粗陋,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以招生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拓宽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学生上升通道。争得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合力支持。二是重视民族地区本土教师培养,发挥他们深谙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穿梭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能力,这使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链接成为可能和可为。以上两点虽是治标不治本之方,却能达到营造舆论之效。三是结合民族地区现代教育与民族文化特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两者“和合”之道。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挖掘学生潜能,着力提升学生“位育”能力,提升教育竞争能力。如是,方为治标又治本之举。
三、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联动共生”问题
教育与文化二者在漫长的生成之旅中相伴相依,联动共生。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功能在于传承文化,使其持久存续,并形塑着一代代子孙,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同样,教育具有“文化性格”,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取向,赋予教育活动以合理性与科学性。诚然,这里的“教育”是指“原生状态的教育”。[8]但是,随着教育由原生状态到制度化的教育现代体系演化过程中,作为现代性产物的学校教育横亘于民族文化的历史绵延之中。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愈演愈烈,她忘却了其与文化间的天然“缠绵”关系,“别恋”于现代科学,寄望藉此获得不断升华。如何促成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理性“和合”,彰显它们天然的姻缘,是解决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
(一)民族文化需要学校教育
1.现代学校与生活分离,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现代化与城市化已向民族地区纵深推进。随着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作为民族文化主要载体(继承人)的学生悉数进入学校,接受现代学校教育,随后径直外出打工,并在外暂居,家乡成为了他们的生活驿站,仅限于春节或家族大事才回家一趟,这给民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大困难。近年来的撤点并校、延居县城的政策推行和小学寄宿制度的实施,现代学校进一步帮民族学生“逃离乡土”,民族文化的传承可能被压缩,加之传承人也逐渐变老。随着传承人与继承人相继缺席,乡民的“经济理性”使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场所逐渐被吞噬与功能改造,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因此,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责任只能随着继承人走进学校,需要具有服务社会功能的现代学校,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并藉此以寻找自身生发空间,这是新时代无奈的选择。
2.“众神狂欢”背景下,民族文化需要学校予以理性指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以疾风暴雨之势渗进封闭落后的民族山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世俗化的大潮中已无法构成对峙性的力量,人们迅速抛弃了所有的传统,在市场经济中解放了的文化“众神”,迎来了狂欢的时代。[9]在这背景下,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个人,容易“随波逐流”,这本无可厚非,也无伤大雅。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与选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一个群体而言,这种选择如果成为群体“幸福”生活的集体想象,那么权力精英与学术精英应担当起社会责任,对问题细密审思,借助学校教育自身制度化的优势予以理性指引,确保民族文化获得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需要民族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渗透,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取得很大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学校教育依然问题丛生。学校教育问题需要专家学者们上下求索,寻找发展瓶颈的根源所在,并作出有效回应,寻找新的生长点,方能走出困境,迎来春意盎然的愿景。与清末现代教育制度引进中国时的“水土不服”现象类似,现代学校引进民族地区也略显不适的特征,这充分说明了教育的文化性格。[10]教育活动唯有基于“文化土壤”中,才具备自己的科学性,否则,教育活动本身的科学性应受到质疑,经不住“教育实践”反复追问。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从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中获得持续的滋养,研究所属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从对“他者”的研究、学习与传承中获得营养。再者,作为现代产物的学校“嵌入”到民族地区,要在此“茁壮成长”,就须对民族地区生发的文化予以足够的珍视并籍此发展自己,不断修复自身“水土不服”的症结,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最后,学校中的民族学生也只有在保护、传承自己的根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提升“位育”能力和教育竞争能力,提升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做到“安其所,遂其生”、沉心静气、进退自如。
当然,这需要一些措施予以支持。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除主流文化外,还含乡村文化、地域文化和各族独特的文化。笔者认为,在整个民族学校推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11]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设想中,对民族学生而言,这不仅仅是增强他们对于所属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对城市学生而言,他们可从多元文化教育中获得文化多样性滋补,在对“他者”的审思中得以生命成长。如是,现代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方能找到某种“平衡”与“互补”,实现“联动共生”。
总之,要走出民族文化学校传承困境,需要解决以上几个基本问题。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地导引全社会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创设文化宽容环境以增强文化自身更新能力;由学校发挥其现代制度的优势,主动承担导引社区与家庭传承民族文化,与之融为一体,尊重个体“粗俗”选择,激活全社会参与热情。由是,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将在新的形势下走出困境,生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417.
[2] 王鉴,马金秋.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2006(2):16~17.
[3] 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4] 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6(3):9~14.
[5] 石鸥.教育困境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6]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84.
[7]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研究,2006:28.
[8]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3~232.
[9]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3
关键词: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三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08-03
一、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追根溯源
目前,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收效甚微已成不争的事实。在其相关研究中,避开学校教育竞争而论及“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已成我国当下主流研究旨趣,如何“起而行之”,并对之做出有效回应呢?笔者认为须从“教育三要素”与“学校教育竞争”谈起,所谓“教育三要素”,即教育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质的规定性――“培养人的活动”中缺一不可的三要素。“三要素”支撑着“教育”这一复杂系统的框架,左右着“教育”的运行轨迹。因此,借学校教育以传承民族文化,必须直面学校教育竞争的现实,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追根溯源,方可找到破题之策。
(一)学习者: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学习者,这里主要指学生,“学生首先是人,是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学生是学校及其教师的存在依据,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主力军。
我们首先应该回归到学校“学习者”要素来追根溯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有“过于强调国家统一意志,而忽视教育过程当事人实际持有的教育目的”之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教育更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谋心”手段,他们关注的是“眼前”利益,即“如何能够升学”、“如何能够找到‘工作’”、“如何能够找到挣到‘大钱’的工作”等,这些看似“粗俗”、“功利”、“非理性”的问题,却潜藏着“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交融与杂糅,充分体现了民族社区人们急于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摆脱贫困,参与现代性生活,追求幸福生活的迫切要求,代表贫困的民族社区人们对学校教育价值诉求。因此,回避这些“学校教育竞争”逻辑衍生的问题,我们将难以构筑可持续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家长是学生是最持久、最真挚的“同盟军”,在“学校教育竞争”问题上,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诉求基本一致。在民族社区,尤其是民族乡村社区,现代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育发展滞后,家长为实现割断子女与自身贫困并过上“现代性”生活而使尽浑身解数,因此,面对学校教育竞争,出现各种“关系”与“资本”集结的壮观场面。有鉴于此,民族社区的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应该直面学校教育竞争的现实,基于民族文化根基,尊重少数民族学习者及其家长的价值诉求,上下求索,找出两者之间和谐共生之道方为上策。
(二)教育者:民族文化传承的行为主体与载体
这里包括学校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与管理者,是承担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他们本身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信息。因此,带有教育改革性质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对教育者群体而言,他们价值取向是该实践得以持续推行的关键之所在。
目前,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现实,教育者群体的态度暧昧。针对“上有政策”,他们处于“时而与学生和家长站在同一阵容、时而又跟上级行政部门站在同一阵容”的“两难境遇”。他们深谙学校存在是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因而在上级严密理论和政策规范体系中,拓展实践弹性空间,民族文化被他们无限化约成“一台表演”、“一件器物”和“一本地方教材”等显性形式,回应“上有政策”,逐渐形成“轰轰烈烈讲文化传承,扎扎实实搞教育竞争”的格局。而且,他们在应然与实然的纠葛中,在公共领域,以“应然”的姿态呈现自己的行为与言说,而在私人领域却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无望,悄无声息地“躬耕私田”。以此保证教育者精神空间的过度分割造成心理不适,这是一种“自爱”的方式,本无可厚非,然而,我们能否在无奈的实践中逐渐拓宽空间,寻找两者适当的平衡与互补。
(三)教育措施: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教育措施是链接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共同教育活动的中介与桥梁,是教育领域内除教师和学生之外一切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情境等部分,教育措施是现代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与实现形式,是社区民族文化传承得以持续推行的重要砝码,因此,教育措施的每个组成部分均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1.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借以作用于“学习者”的影响物,是人类长期积淀的生产与生活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作为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内容,多以主流文化为教育背景与内容,以最大限度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竞争,旨在促进民族社会学习者能在主流文化社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后,民族社区的民族文化传承行为主体也基本踏进学校,并接受与民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主流文化,并以强势姿态出现,学习者“趋之若鹜”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在教育内容上,目前的问题不是地方性知识(文化)与现代性知识(知识)比例分配问题,而是地方性知识(文化)以什么姿态与立场嵌入学校教育内容,并成为学习者成长资源,促进学校教育竞争的问题。
2.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与方法,既包括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日趋逃离“生活世界”的现代学校教育手段,也是影响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收效甚微的主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过度依赖现代性理念与手段,以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开展,保证腾出更多时间顾及“学校教育竞争”,这种做法注定“流产”,因为,民族文化有自身生成与发展逻辑,条件尚未成熟的“跨越式发展”的教育手段,只能造就虚假繁荣,逐渐偏离了国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政策的价值取向。因此,主动适度回归“生活世界”,探究民族文化生成与发展的逻辑,结合现代先进教育手段,创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手段。
3.教育情境。教育情境是指学校或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而创设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教学中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结合体,具有文化属性,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应用的文化背景的缩影,其中含有关社会性的人际交往和协商,也包括相应的活动背景”。学校教育情境是“教育竞争”的重要场域。目前,民族社区的学校无一例外地竭力创设教育竞争情境,“状元塑像”、“高考宣誓”等壮观的教育情境屡见不鲜,少数民族社区学校俨然成为一个个“竞技场”或“高考训练基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创设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的民族社区学校教育情境,体现民族文化的鲜活性与整体性,使“文化传承”和“教育竞争”联动共生,惟其如此,才能激发教育者、学习者,甚至整个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确保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二、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竞争其合理性依然得到强大的实践辩护,毋庸置疑。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如何在教育竞争“夹缝”中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与发展,并由此培育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联动共生之道是当务之急。在保证不影响甚至促进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大前提下,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学生、家长与教师在“自爱”与“利己心”的驱动下,点燃他们参与的激情和创造力,达到完美的文化生态链接,方能促使学生者、学校、社区与国家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各得其所,“美美与共”。在教育领域中,“学习者”与“教育者”两个要素的价值诉求基本一致,“教育措施”要素也受两者影响。那么,如何点燃他们的参与激情?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学习者方面
尊重少数民族社区学习者及家长的“学校教育竞争”诉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的主要支点。
1.以招生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拓宽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学生的上升通道。如降分录取、定向招生、特长班招生,设法拓宽学生上升通道、提高学校升学率,以此促学生、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获得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合力支持。此外,高考进一步分省、市、自治区命题,也是重要策略,惟其如此,才可能照顾到各地民族文化传承,由“指挥棒”的牵引,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目标趋于一致或趋于一定程度的平衡。
2.在民族地方高校设置“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专业。在民族地区高校设置民族文化方面相关专业,定向招生与就业,进一步拓宽学习者升学通道,这不仅满足于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使他们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特长得以发展空间,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
3.以就业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就业竞争是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根本指归,几乎是所有学校教育竞争的归宿。少数民族社区学习者在完成所有升学竞争后,最后输在“终点站”上,难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对民族学生来说,将比没有参与教育竞争更好,因为学校教育竞争促动少数民族学生“逃离”乡村社区,切断了学生民族文化持续性,高调移植现代性知识,失业将成为“文化边缘人”。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所属民族社区入职条件或人职考试的必须内容,这将促进学生及其家长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热情。
(二)教育者方面
教育者是促进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理性指引,教育者本身也是学习者学习的文化内容。然而,教育者的价值实现以学习者教育竞争的前提,其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学习者,因此,关注其“教育竞争”诉求,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1.重视民族社区本土师资培养,发挥他们深谙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穿梭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能力,促使地方性知识(文化)与现代性知识(文化)融合的能力,这使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链接成为可能和可为。当然,提高待遇、提升民族文化专业教师职业魅力是这―措施的“催化剂”。
2.引导教育者结合民族社区教育与民族文化特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两者“和合”之道,联动共生。由于地域局限,对外界文化的反应滞后,“教育与生活分离”、“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在民族社区尤为盛行。对个体而言,选择了教育,不仅牺牲机会成本,而且还冒着被“边缘化”的危险(难以进入主流社会就业市场,又难以和谐回归民族社会)。因此,我们应坚持“以生为本”、“智力多元”的原则,开展地方课程和文化研究,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学生潜能,着力提升学生“位育”能力,提升教育竞争能力。
(三)教育措施方面
1.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文化教育”的理念。长期以来,学校以知识教育为主,以致“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因此,需要“从根本上突破知识教育的狭隘框架,用文化教育理念引领教育,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范式转变”,将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知识”,回归整个文化世界,以求获得新的超越。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内容也需将知识回归其文化之根,移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找出两种文化的兼容性及终极价值的一致性,将现代性知识与文化与地方性知识与文化“联动共生”。这样,不仅推动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步伐,同时也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增强教育竞争力。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性知识并举,使之相得益彰,并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启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积极主动挖掘民族社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链接少数民族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断层”现象,促进民族社区学习者价值的持续提升。
2.在教育手段上,坚持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生成与发展程式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优势,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传承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以此作为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有效资源。
3.在教育情境上,创设民族社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情境。依据“真”、“趣”、“新”、“情”等基本要求,创设民族文化鲜活的教育情境,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的“真实性与生活性”、“趣味性与形象性”、“新颖性与情感性”。积极搭建平台,如利用节日、季节、日常生活等时机,推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原。在生活世界教育中,学习者与教育者的关系是主体往关系,这是对传统的教育者与学习者“主客”关系的超越。正是通过主体际交往关系,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在个人主体之间、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之间才建立一致的价值诉求,创设既有利于“学校教育竞争”又同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情境,是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成为可能的必要前提。这也确保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性与整体性。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1.
[2]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9.
[3]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6):28.
[4]王国超,从“三要素”解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26.
[5][7][10]张乐天,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2-33,30,37.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9-31.
[8]李义平,为什么必须选择市场经济?――重读斯密[J],读书,2012,(3):5.
[9]孟建伟,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3,(3):4.
[1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7.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4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兴安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23-01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概述
中华文明丰富多彩,55个少数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文化的不同,创造出了不同于汉族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例如,特色的民居、服饰、手工艺品、美食、节庆、语言等。
民族文化旅游,就是以非主体民族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首先,能够充分利用民族区域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渐缓解传统农业、高污染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能够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当地民族社会进步是一个很好的脱贫致富的方法。
(一)兴安盟的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兴盟战略
1.兴安盟的特色民族文化概述
兴安盟167万人口中,有22个少数民族,人口77.6万,占总人口的46.6%,其中蒙古族人口69.1万,占总人口的41.5%,是全区蒙古族最集中、比例最高的盟。民族文化在这里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①早在1996年,兴安盟就提出了建设“淳朴、自然、厚重、祥和”的兴安民族文化格局,②民族文化建设为全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
兴安盟是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中心。兴安盟先后建成了科右前旗科尔沁多功能文化中心、科右中旗科尔沁历史博物馆、科尔沁文化研究室和科尔沁文化作品评审委员会,注册了“图什业图王府服饰刺绣”和“科尔沁文化传媒公司”品牌,连续几年举办了中国・科尔沁民间文化艺术节、科尔沁民族文化精品展、科尔沁服饰展、五角枫文化旅游节、神山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还创作了大型歌舞剧《科尔沁婚礼》。
3.建设阿尔山神泉冰雪文化产业
一是举办阿尔山圣水节。阿尔山市以温泉出名,1996年,阿尔山设市之后,共举办过三次圣水节,其中,2003年的内蒙古阿尔山首届圣水节规模最为壮观,它在传承圣泉文化,推介招商引资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二是阿尔山冰雪节。阿尔山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每年12月中旬举办内蒙古阿尔山冰雪节,以“观赏银色世界奇观,体验塞北冬日风情,沐浴神泉圣水恩泽”为主题,推出了乘坐滑雪索道和雪地摩托、滑雪圈、学打高尔夫、参观自由式滑雪表演、浏览温泉博物馆等戏雪活动,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
4.弘扬蒙元文化
兴安盟是成吉思汗活动的重要地区和蒙元文化形成的具有代表性传承地区,世界仅有的“西陵东庙”――成吉思汗庙就坐落于此。兴安盟从这一区位优势出发,全面保护并及时维修蒙元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同时,大力支持乌兰浩特市打造蒙元文化名城,新建成吉思汗广场,规划建设蒙元文化一条街。此外,兴安盟举办了蒙元文化风情展、内蒙古东部蒙古族民歌大赛、蒙元文化服饰模特邀请赛、成吉思汗祭祀大典等活动,从多角度挖掘蒙元文化内涵。
(二)探索民族文化“旅游兴盟”的新模式
1.提高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的工作态度
要有计划、有系统地研究兴安盟特色文化,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及调控,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要克服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特色文化建设与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民族文化的开发需要集合文化品牌资源、人才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诸多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同时,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认识,提高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2.突出特色,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应优先、重点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完善的地区。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简单化、庸俗化和城市化。例如,着重发掘、提炼和开发以科尔沁文化、阿尔山文化、蒙元文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和一批精品民族文化旅游路线。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5
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缺少了民族文化,一个国家就缺少了灵魂,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日渐衰退的局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民族文化美学价值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提高美术课程文化艺术水平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及传承的现状,指出了民族文化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针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渗透与传承
引言: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美学教育方面,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民族文化起到传承和弘扬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整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合民族文化,是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重要的课题。
1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西方文化渊源流入中国的过程中,难免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定力不强的人多少有些崇洋,对本国的民族文化不够重视,认为民族文化历史太过久远,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已经过时了,这种论调一度制约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学校教育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的不到位。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一些民族文化就是靠教育才得以发展下去,但由于一些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民族文化意识,导致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知之甚少,自然对于文化传承与弘扬没有确切的认识,也不清楚民族文化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
2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艺术表达方式的综合,是随着历史积淀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特征,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的人们智慧的积淀,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集体标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巧妙融合民族文化的元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深入感知民族美术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关爱民族文化,保护美术遗产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国近些年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理论,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小学生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学校及教师的不可忽视的责任。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学会观察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民族文化作为美术艺术的土壤和泉源,它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一些画家们都是在民族文化感受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历代美术大师都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基础表达,蕴藏在自己的画作中,我国悠久的艺术发展史验证了民族文化在美术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关键。
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分析
3.1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转变其传统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对于美术教学的文化属性不够重视,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在美术中的应用理解不透彻,加之学校在美术教学上投入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相对于其他学科相差很多,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佳。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学校要组织美术教师进行民族文化学习和深造,掌握民族文化精髓,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文化性。其次,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引入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强化美术教学,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民族文化博物馆,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美术遗产,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对于美学的价值和意义。
3.2注重艺术欣赏,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美术教学的基础方式是模仿,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线条及绘画基础理论知识时,将一些线条的使用,和一些简单静物的绘画做好演示,学生以模仿为主,但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要强化美术方面的积累,具体可以采用的办法就是加强艺术欣赏。首先,教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各民族不同的美术作品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讲解不同民族绘画风格,作者画作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例如,山西剪纸也是民族艺术的一种,一些节日运用红纸剪出很多寓意吉祥的动物。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为学生订购画册,为学生创造民族艺术欣赏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观察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小学生民族艺术审美素养。
3.3注重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实践作品上,美术教学不单单教授绘画,还有一些剪纸、叠纸、手工等课程,美术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关键。例如三年级第五册有一节美术课程名为《红色的画》,红色是我国传统艺术中运用较多的颜色,我们经常称之为“中国红”,代表着丰收、喜庆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红灯笼、红对联、红剪纸、红蜡烛等等。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以红色为主题,可以绘画,也可以做剪纸、手工作品等,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结语:
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加深,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美术中渗透民族文化,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姜影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万宝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6
关键词: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语文素养;民族精神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传统节日更是五千年民族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瑰宝。然而,如何让民族传统节日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唤起新一代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识,真正认识到这些传统节日的价值所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整合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找准语文课堂“切入点”
语文是反映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自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所以,语文不是一本单一、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斓的生活。
二、挖掘整合语文课程人文精神,体验民族文化魅力
传统节日具有延续性,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流向,又具有变异性,与西方的节日相比,我国的节日更注重亲情和友情,注重对先人的遵从和对长者的孝敬,这是我们一份珍贵的民族遗产,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1.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
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在设计导语时不仅要紧密联系生活,还应力求课文内容的生活化。
2.激发兴趣,寓教于乐,传承民族文化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乐于学习、乐于接受,促进其发展;反之,就会产生抵触情绪,阻碍他们的进步。要使孩子盼望过节、痛快过节、回味过节,就不能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不能过于束缚,而要寓教于乐,让孩子在乐中熏陶、乐中体验、乐中感受,感受“过节乐,乐过节,过乐节”,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一种乐趣,也使传统民族文化在快乐的生活实践中得以传承。
三、探索民族传统节日进课堂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将民俗文化、民族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与语文课中的习作整合,既可促进班级文化的生成,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1.寻找“历史底蕴”,感受文化熏陶
我镇是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革命年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因此,可让学生了解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讲讲他们如何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故事,搜寻烈士们革命时的丰功伟绩。清明节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墓前扫墓,向烈士们敬献花环等,让学生从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2.探究“民间典故”,接受文化启迪
我们家乡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民族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一些历史故事则比比皆是。注重开展一些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行探究和挖掘。
3.了解“乡风民俗”,感悟乡土风情
大石不仅人杰地灵,而且物产丰富。盛产的大石葡萄名扬天下,香浓的羊岩茶更是闻名遐迩……学生进行网络搜寻,查阅有关资料,并将查阅到的资料整理加工。这些乡村风俗,是学生良好的习作题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但培养了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使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四、把握传统民族节日教学基点,感受传承民族精神
传统民族节日对学生来说不单单是有趣的活动,也不单单是吃、喝、玩、乐的享受,而是每个节日都有它活动的主题,有它需要传承的民族节日道德教育,因此,为了使学生过上有意义的节日生活,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民族节日中所蕴涵的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让民族传统节日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不但可以让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得以继承,更能提升小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使学生习得民族传统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树立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