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1
摘 要 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南方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山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本文以云贵高原为例,着眼于南方民族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并对山地生态环境促进南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再思考,试图提出一些实际层面上可供操作的想法。
关键词 南方民族 民族文化 山地生态 生态环境 互动关系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这是因为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南方的民族,尽管经济文化类型各不相同,但都受着山地环境的制约,因而在文化上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打上山的印记,山地直接影响各民族的经济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影响着当地居民特有文化的形成,表现出独特的山地文化特征。
一、云贵高原概况
云南、贵州,在地理上属于一个单元,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多样,地面崎岖不平,山地面积广大,以多山为其特征。在万山之中,散布着众多的山间盆地、河谷阶地,俗称“坝子”。大体说来,云南的坝子多而且面积较大,山地仍占很大比重,特别是西部横断山脉地区。贵州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坝子虽然数量不少,但面积都很狭窄,万亩大坝为数不多。云贵高原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云贵少数民族有28个,主要有傣、彝、壮、苗、瑶、哈尼、藏、回、侗、土家等民族。
生活在山地的民族,由于环境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挠和冲击,社会发展缓慢,文化变迁的机率很小,因而本土文化的积淀很深。云贵高原作为我国南方山地的典型代表,既为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自然资源,也为当地独特的山地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看,文化会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变迁。当生态环境改变后,就会为文化变迁提供外部条件,从而导致文化变迁。因此,一个自觉的文化变迁过程,就是根据环境的客观要求和文化自身的变迁可能,通过创造和改变条件,促进一个文化沿着进化的方向变迁发展,直到组成新的文化形态。
(一)山地生态环境对南方民族文化的影响
云贵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生成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适宜的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洞穴,为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创造文化提供了先决条件;二是此种地型地貌和资源,决定了其经济类型属山地经济,采集和种植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农业属山地农业,而且发展缓慢;三是大山的阻隔不仅造成了对外交流的困难,也使区域内部文化信息受阻,在形成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决定了这种区域文化内部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存在;四是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和自然生态长期保持完好,不但为山地文化的创造传承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宗教文化的滋生准备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二)南方民族传统文化与山地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表现
1.经济类型与山地生态
(1)农业、种植业方面
从总体上讲,云贵的经济可以概括为山地经济,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山地农业,而且矿业、手工业、建筑、交通都深受山地影响。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山地农业在云贵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坝子中主要是水田农业,而广大山区则长期盛行刀耕火种。由于人们生活场所开始固定,使得云贵人口增长速度变快,而山地提供可供开垦的耕地极为有限,为了适应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以及定居生活的需要,云贵的少数民族只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梯田稻作是传统山地农业中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最高的农业形式,也是云贵少数民族定居生活的必然选择。梯田既充分利用地形,又充分利用山上的水源,在有效扩大水田面积的同时,又美化了自然环境。古老的水车、水磨、水碾,有着很高的科学含量,是人类利用水力资源的开拓者,是现代水力发电的先导,保存下来也是一道展示山地风貌的景观。如今,在云贵高原上存在着大量的高坡度梯田,最著名的要数云南南部红河的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历史上为了适应自身发展和山地环境条件,驯化水稻取食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梯田文化。
(2)手工业方面
由于南方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手工业发展的方向也不一样,各有所长,风格各异,因而手工艺产品千差万别,显得丰富多彩,例如土家族的织锦、术滩、刺绣,苗族的腊染、银饰,侗族的侗锦,还有牙雕、剪纸、银饰、竹编等等都是文化瑰宝。这些手工产品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乡土气息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富有独创性,是其他民族难以模仿和取代的,因而独树一帜。
(3)商业方面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南方各民族的商品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产品和农副产品越来越多的被作为商品在集市中出售。云南白族妇女“勤于纺织,贸布匹”,壮族的壮锦、壮人布、花中销往各地。随着各种商品流入市场,使集市繁荣,商业城镇不断形成。云南白族地区,仅大理府属的固定集市就有48个,“大理三月街”成为云南最大的贸易市场,届时蜀、楚、黔、桂、藏等地的各族商人携货前来贸易;大理、祥云、鹤庆、邓川、蒙化等城镇都是较大的商业城镇和货物集散之地。
(4)其他方面
民族医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千百年来维护着山地民族的健康,它是人们用生命体验得来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确有奇效,例如藏医、傣医、壮医、苗医。南方各民族对于矿产开发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云南的铜和锡,贵州的煤、铅、汞矿,历史上都很有名。
2.与山地生态
南方各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极大差异,也各不相同,但在各自的原始中不少南方民族都有自己的绿色图腾和对森林、植物的绿色崇拜,并相继产生出民族宗教圣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虽然是一种原始的信仰,但从思想的层面上考察,在对自然的恐惧与崇敬的复杂心态之中,隐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深藏着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思想。
在西双版纳一些傣族、布朗族村寨附近都有面积大小不等用来祭祀神灵的原始森林,傣族、布朗族人民将这种山称为“龙山”。这种夹杂着相当原始宗教成分的特殊文化以主动的姿态对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进行了有效管理,并反映出很强的生态价值,表现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学思想。
3.建筑形式与山地生态
为了适应山地环境,南方各民族在建筑上都有独特创造,例如:傣族的竹楼,侗族的木楼,壮族的麻栏,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独龙族的大房子,布依族的石板房,纳西族的木楞房,彝族的土掌房,藏族的碉房,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等。在公共建筑方面,有溜索、索桥、竹桥、木桥、石桥,有水井、堰塘、水车、水碾,有鼓楼、风雨桥,有大理崇圣寺三塔、景洪曼飞龙佛塔、喇嘛寺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建筑的瑰宝,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适用性。
4.民族节日与山地生态
从整个云贵高原来看,多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各呈异彩,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文化圈”,而这些民族文化又可以集中表现在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上,例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布依族的三月三等。
梯田作为哈尼族的“生命之本”,其节日和祭祀活动总是与梯田稻作有关,隆重的开秧门节、六月节、尝新节、十月年等和相关宗教活动,就是表达和庆祝丰收的喜悦,并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5.饮食文化与山地生态
在我国南方地区,独特的山地生态环境,决定了南方地区传统的饮食文化。云贵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饮食资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如糯米饭是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也是侗族青年男女作为社交的礼品和食物,每当赶坳的日子,姑娘们就带着糯米粑饭团赠给自己的意中人,取其团圆和美之意。此外,侗族的侗果,苗族、布依族、壮族的“五色饭”,也久负盛名。
三、对山地生态环境促进南方民族文化发展的再思考
(一)山地文化与市场经济观念的融合
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选择茂密树林、涓涓流水的半山腰定居,而后从山寨脚起开垦的梯田,标志着南方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从毁林开荒、轮息耕种到在固定的水田里年复一年地精耕细作,这是历史的大跨越。与此同时,以稻米为主的食物结构及其带动的家禽家畜养殖,比起广种薄收的山地养麦杂粮果腹,守猎捕到鸟兽才有肉吃的生活方式也达到质的飞跃。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与实践使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应该赋予南方梯田稻作模式、传统民族文化新的内涵。历史上与外界交流较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等民族改变农民以种田为本,以吃饱穿暖为目标的旧思想,破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旧观念,在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以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来发展特色产业,满足市场需求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二)优势资源培植与产业化经营的结合
南方民族聚居的山区独有的气候、土壤、水质,为生产特色粮食品种及茶叶、咖啡、紫胶、橡胶等经济作物,生产笋丝(片)、细木耳、山药等土特产品提供了客观条件。南方各民应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多种致富项目,发展多种特色产品,进行专业户与集体力量相结合的经营管理,在适应市场需求基础上努力提高这些土特产品的产出率,从根本上改变南方山区种植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
对南方山区独有的优势产业资源如各种蔬菜、水果、药材、茶叶、咖啡、矿物质等,进行人工培植、造就规模,深度加工以提高附加值,并转化为更高质量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新产品、新资源,满足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层次市场需求。
(三)民族文化与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旅游、民族、文化、林业、交通等不同行业部门。在开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时,应从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角度整合旅游资源,把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品。
云贵高原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如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工艺等,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歌舞、服饰、建筑、工艺。如苗族的“吊角楼”和“芦笙舞”;布依族的“干栏”和“铜鼓’;仡老族“吃新节”等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流传至今的各种民俗文物如瑶族的蜡染、刺绣;苗族的织棉、刺绣、银饰;布依族的土花织棉、扎染等也为当地旅游业的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罗倩.民族习惯法在贵州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表现形式及作用.贵州民族宗教.2008(4).
[2]龚晓莺,王朝科,倪沪.基于资源互补理论的山地经济发展初探.经济理论问题.2007(22).
[3]陈丽辉,何大明.云南山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8(10).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高校;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思考
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是促进当下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高校课堂教育及课外活动开展中融入民族文化知识,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起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高校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以及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宣扬出来。而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民族文化进高校的意义与原则
(一)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意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姿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与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从数学、天文,到书法、戏曲,乃至服饰与饮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创新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首先,能让学生们明白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人文精神。在课堂上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时,教师要注意尽量为学生们列举一些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人文精神对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各项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领会到人文精神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与责任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在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体会到民族认同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将家庭、社会当做一个大的集体,我们的国家才会朝着繁荣的方向不断前进与发展。此外,也能培养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与工作中友善相处、诚实有信、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二)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原则。高校在融合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下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个原则。首先,要让学生们清楚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到两个时代中不同文化的优秀之处,明白文化与特定时代的关系,同时还能让学生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二者,从而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理性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在铭记历史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不断增强自己为国效力的自信心。其次,在课堂之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了解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后,学生们还应该形成宣扬优秀文化知识的思想。积极参加演讲、竞赛,以及各种校内社团等活动,展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自身所学影响到社会各角落,助力形成养成良好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
二、民族文化进高校的重要举措和方略
(一)开展民族音乐课堂,提升学生文化思想。高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以此来保证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古板的课本知识难免会让学生们产生厌烦的感觉,所以通过开展音乐类的课程,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并将民族文化渗透在其中,能够大大提升学生们的传统思想水平。在音乐类的课程中,学生们更容易体会到乐曲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在律动感十足的乐曲中,学生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与脑力活动,整个民族音乐课堂的开展才会有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为学生们讲解《茉莉花》这一首传统的民族音乐歌曲。这种花十分清新,它白色的花瓣呈心形向中靠拢。人们在歌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传达出了对茉莉花的热爱之情。这首歌曲采取了江南地方的轻快的音乐旋律,给人一种轻盈活泼的灵动感。虽然整首乐曲的节奏比较缓和,但是在平缓的音调中,我们能够听出整首歌细腻而又融合激情与坚定的情感。虽然整首歌曲表面描绘出了茉莉花的清新以及优美,但是从歌词的演唱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这首歌所要表达出来的热爱和平的强烈情感。维护国家的统一,热爱向往和平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们去学习《茉莉花》这一首歌曲,让学生深刻体会每一句歌词下的深刻含义,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演唱体会,加深自己对和平的热爱。高校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去,能够帮助学生们极大的丰富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内容。(二)组织历史文化竞赛,引领学生思考传统文化。比赛是提高学生们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代与历史发展,了解历史轨迹,更容易让学生深刻领会传统文化内涵。单纯机械的重复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相互合作之中学会互相竞争。这种激励式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们去进一步思考更多的文化知识,并让他们投身于下一步的发展民族文化的道路中。定期在高校中开展民族文化的历史知识竞赛,是提升学生们综合素养与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在学习这些文化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进展的过程中,各种思想与观念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通过纵向的顺序来让学生们理解各个学派的文化特点。让学生们理解儒家思想的要点,学会琴棋书画等多种艺术中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们掌握四大发明以及三百六十行等等丰富的历史内容。在设置竞赛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自己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课外的内容。同时,为了将竞赛的成绩拉开距离,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下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国的建筑,汉字谜语,饮食厨艺以及相关的传统乐器等等历史知识贯穿在整个竞赛知识中,从而让学生们在了解课内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课外知识的探索。(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高校融入民族文化精神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向更多的人宣扬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尚之处。学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提高学生阶层的文化素养意识,是提升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学生这一代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将传承民族文化付诸于自己的行动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愈发繁荣昌盛。在学生们自我实践弘扬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个体与其他群众的文化意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宣扬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实践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们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同时在实践之前,让学生们在网上搜索不同非物质文化的图片以及倡导维护非遗传承的视频,以此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要对群众讲解有关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讲解国学经典《弟子规》这类著作时,学生们要向群众们讲解《弟子规》的内容以及《弟子规》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弟子规》是教育类经典文章,所以宣扬这类文化对提升每个人的综合素养与道德修养都有很大帮助。在学生自己向别人讲述《弟子规》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深刻和具体。这一系列将民族文化引入高校校园的活动对于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总结
高校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并带领学生们去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教师通过在民族音乐课堂上向学生们宣扬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在日常活动竞赛中为学生们穿插历史民族文化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们彰显优秀的民族精神,可以使他们的人格素养更加的健全。在这一系列形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能够从更深的角度去领会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韵味,并去积极思考与宣扬优秀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岩.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世界,2020,(9):57-58.
[2]方晖.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J].美术文献.2020,(1):95-96.
[3]谭建光.中国式青春: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志愿者——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青年群体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9,(3):36-42.
[4]宋春雨.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相关理论探析[J].美术大观,2015,(7):160-161.
[5]尚春燕.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7,(5):92-94.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3
一 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紧迫性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虽然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开阔眼界,但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在向学生传授艺术教育的有关知识、技巧、技能与创新能力时,还应教会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二 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1.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如国画、书法、儒文化等,流传于民间的皮影、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纵观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兴趣往往集中在表象,缺乏良好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于民族文化精粹了解较少,高校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激发每个学生主动探索、挖掘对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感知的欲望和形成独特审美价值趣味的体验式教学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交融、各种新信息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不能正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够将自身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民族文化素养有机结合,不能够将自己的艺术知识融入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开拓性的艺术创新。
2.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课程体系中鲜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我们培养的艺术人才在设计、创作中很少有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特色设计的典型代表出现,而这些我国未来文化艺术的领军人,既承载着历史也延续着历史。因此,我们高校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善于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来,将艺术创作动力自然地与自身文化素养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发展之路。
三 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高校的艺术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更能够凭借艺术教育的感染力、诱发力和震撼力来引领文化的发展,培养出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根植于中国大地,达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优秀人才。
1.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
中国现阶段高校艺术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普遍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因此,要鼓励高校艺术教师从理论上丰富自己,从观念上充实自己,同时要主动、创造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地域环境特点,从生活、社会中汲取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生成课程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2.注重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把握
艺术教育是一种经过美化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中渗透的民族文化深厚的内涵,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及传授某些民间工艺,更要让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按照时代的要求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从中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将技术、艺术及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学生的体貌、气质、性格、言谈举止等方面通过接受包含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在艺术的世界中充分体验民族情感,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
3.了解地域性民族文化知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这种多民族、多风格的民族文化瑰宝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高校的艺术教育要注重本校所处的地域地区的民族传统,在教育教学以及课题研究中加入区域性民族传统文化的讲解与研究,如黑龙江地区高校对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每个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的特色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融为一体。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
一、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全球化一词,首先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法国,十年后成为全球通用之词。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再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一般意义上理解,国内外理论界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里斯本小组在1995年出版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中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是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多种多样的纵向横向联系,从这些联系当中形成今日的世界体系,它描述的是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以及所进行的活动,对于距离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够产生重大意义的后果的过程;以德国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于而根弗里德里希斯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是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此外,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个跨学科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日益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各地域、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人类运动方式,特别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全球化的内涵,基本可以形成如下认识:其一,全球化是个有整体意义的概念,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等方面,采取系统、全面、动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考察;其二,就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而论,全球化的最终状态与归宿尚难定义,或者说,全球化是个发展过程;其三,从空间方面看,全球化问题涉及到不同民族、国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其四,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在诸多领域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遵守共同规则和采取共同行动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生产、贸易、资本与技术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使得文化全球化趋势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认识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同样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来分析。
从字面上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子命题,是全球化的内容。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全球化是个历史过程,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二,文化全球化是生产力超越国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果;其三,文化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产物;其四,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文明进步的趋势。总体而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连续性、不平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二、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的辨证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经济联合组织,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体制、机制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和跳跃性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政治格局变迁都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关键作用在于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一般意义上说,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个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成为一极的基本条件。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更加激烈地展开,不同类型国家以及同一类型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则促进了极与极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使得各个极之间进行对话与沟通、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在实质上反映不同社会文明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融合形势。反映在文化方面,则是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之间的辨证统一。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文化全球化尽管不可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不可能化解各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诸多不平衡问题,但是,文化全球化毕竟引发了全球文化结构的系统整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差距的日益扩大,客观上导致了民族文化的相对弱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与它的传统不可分割,民族传统及其文化又密切相关。文化传统是民族传承文明与发展壮大的根基。它产生于民族长期的历代繁衍,成长于民族不断的实践,是民族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的心理状态。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它的本质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成为全球适用的文化,并且使其他所有文化服从于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文化多元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实质所决定的世界文化演进的常态。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民族的独立存在。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进程产生冲突的根源与实质在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削弱其他国家民族文化,把西方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最终使自己的国家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之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同样面临着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冲突问题。由于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且长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侵略格外投入。我国将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本民族文化保持最高和独立的权利和权威的,受到一定削弱和威胁。维护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就成为我国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三、关于繁荣民族文化的对策建议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重视文化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影响,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统筹规划不够,相应的文化市场机制也不完善,直接造成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较低的被动局面出现。西方文化产品对我国的倾销,在相当程度上威胁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立和长期自主发展。总之,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民族文化长期受到西方优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为此,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方面,我国必须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与安排。我国文化建设在战略上有必要以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为前提,充分理解和尊重各种人类文明、各民族、群体,乃至个人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自觉推动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和整合。民族文化的弘扬,关键在于承载该文化的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平行的趋势,即文化融合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对于这两种趋势,必须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去理解不能将其割裂和对立起来。我国文化建设进程中同样需要明确这种意识。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吸取各民族先进文化,使自己融入时代潮流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要建立统一的文化,必须保护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积极地学习先进文化。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既有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面,也有不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基于此,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创新,要在和其他文化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吸取营养,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在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要采取理性、辨证和务实的态度,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下,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其次,文化是资源,更是产业。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同样能够转化为重要的经济效益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有效地配置文化资源,加强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强文化产业硬件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就成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思路而言,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发挥高新技术文化再造功能以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三个方面的统一。
最后,繁荣民族文化的总体战略要求我国必须有长期的系统战略和策略。在西方文化影响日益增大的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从文化相对性与普世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出发,结合文化本身的内容与特征,采取系统化的措施,全面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在于:对外来文化的渗透要有忧患意识,对本民族文化要充满自信。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上的同一性已经成为而且可能长期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维系国家间协调与合作的基本纽带。基于这一规律,我国繁荣民族文化要与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实现全球民族文化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其庆:《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梦奎主编:《中国2010:目标、政策与前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周柏林:《美国新霸权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 民间舞蹈教学 有机结合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此诗为白居易记述的元和年间唐玄宗宫中设宴时所见表演霓裳羽衣舞的盛况,由此可见,我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舞蹈文化就数不胜数,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民间舞蹈间接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动态,是各族民族文化、社会观念的集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改进,不仅可以弥补人们对社会以及时间的迷惘感,也可以增进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间舞蹈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不仅应该认识到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对其进行相应改革。
民间舞蹈文化教学不仅包括舞蹈知识以及专项训练也包括相应的文化史以及专业理论性课程。这两方面训练通过主修课程以及公共课程体现,从整体上看,在教学过程中涵盖了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性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也具有重点性,然而从民间文化语境的范围来看,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1.内容模式化
从表面上看,我国舞蹈文化教学课程设置得十分合理,然而据统计,中国民族民间的舞蹈文化在基础知识以及主修课程中所占的课程比例十分少,不足百分之十。由于民间舞蹈种类十分多,因此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相较于芭蕾舞、现代舞、外国民族民间舞而言在授课时间、授课内容要少得多。
2.教育面狭窄
我国民间舞蹈教学的教育面十分狭窄,很多教学内容已经陷入模式化、条块化的弊端中。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规范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课程传授,在民间舞蹈知识传播中除了藏族舞、秧歌舞、蒙古舞、花灯舞等已不再有新的形式出现,从而导致学生在认识上的短缺、在知识扩充上的匮乏。
3.舞蹈教学的规范化
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者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模式与规范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在教学方法与内容上没有创新意识,从而使舞蹈文化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开来,不利于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4.舞蹈文化教学内容空洞化
教育者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未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考证,仅仅依靠教科书或者是部分资料进行传授,从而使传授的知识具有空洞性。部分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脱离了民间与民族的范围,而是用相关的内容进行填充,从而失去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意义,不利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与教学。
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要想实现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民间舞蹈文化既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教学来体现,也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文化来充实,其既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再创造。
民俗文化的精神、物质文化观的产生是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其具有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认同感等功能,因此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的特征。
舞蹈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了民俗文化的精神与风格,有利于对其进行发扬与扩大,因此民间舞蹈教学通过体现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传承发扬民间舞蹈文化,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1.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教学是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既是一种历史的载体、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个人表现力、创造力的体现。
教师通过传授某一舞蹈动作时,必须对此动作的背景、当地民俗习惯、社会、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训练中展开想象力与探索力,从自我领悟中再现舞蹈文化的价值。
2.对民间舞蹈风格的保持
民间舞蹈的风格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多样化的形式,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进行民间采风,也要利用艺术处理方法进行再创造。
民间舞蹈教学是保持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形式,其通过表现力体现民间舞蹈的特殊性,并通过动作组合、韵律舞动来体现沉淀在文化中的历史因素,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在传授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渗透不同地域民族舞蹈的风格,从而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更加融合。
3.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是民间舞蹈文化,因此其既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体,又是对生活的升华,是情感的创造与表现。
要想理解民间舞蹈的形态,就必须对隐藏在其中的民间舞蹈文化有所了解,并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体现舞蹈境界的过程中进行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4.民间舞蹈动作源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动作的产生建立于情感的表达、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基础上,其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体,因此民间舞蹈动作的产生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形态,其来源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具有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
5.舞蹈教学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教学深深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通过采集民间舞蹈动作,从而经过艺术的加工使其成为具有审美性与观赏性的民间舞蹈,增强与扩大了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性,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改进方法
民间舞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需要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渊源与动作规范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格,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对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对比把握,采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实际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味,从而受到感染,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1.教学方法的改进
⑴模仿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模仿能力,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民间舞蹈动作让学生体会相关课程的舞蹈形态,然后辅以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领悟力。
⑵重视表现力。表现力是情感、文化以及历史融合的体现,其是一种张力也是一种背景的浓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想体现民间舞蹈文化的历史沧桑感、抒情柔美感以及亘古不息的融合感就必须提高学生舞蹈训练中的表现力,通过眼神、动作以及情感的爆发从而赋予民间舞蹈不同的文化价值。
⑶分类教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某些学生身材纤细,具有骨感美,便可以重点培养学习傣族舞蹈,某些学生带有粗犷气质,便可以学习蒙族民间舞蹈,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培养,从而体现民间舞蹈文化。
⑷知识传授。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传授舞蹈文化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对节奏感的把握,以及对民族语言的认知。众所周知,音乐与舞蹈是世界六大艺术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采用直观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领悟舞蹈文化的内涵,通过成语提示理解舞蹈动作,从而把握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⑸风俗民情的渗透。风俗民情是时间舞蹈文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在舞蹈动作分解与组合的领悟上,也应该重视学生对舞蹈文化风格背景、民族风情的理解,通过其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从而展示出自身的独特风格。
2.实践活动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传播、形体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采风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通过感悟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文化知识的交流、沟通,既丰富了相关素材也传承了民间舞蹈。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民间舞蹈领悟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通过增强自身的经验、文化素养,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与舞蹈风格从而提高教学的能力,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间接感染学生,使其在模仿与想象中领悟民间舞蹈文化。
4.课程安排合理化
要想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必须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风格特点安排相关课程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的了解以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动作规范性、准确性、表现力、模仿性。
在培养学生形体动作的同时,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文化,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领悟舞蹈文化知识。
当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知识具有初步了解及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形体动作时,分科目教授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从而扩展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认识的知识面,通过理论性、背景文化与实践练习的结合,从而在有限时间内合理安排课时,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教学价值。
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不仅要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以及地理环境也应该介绍当地民俗、人文特点,通过对当地习俗、人物性格的了解揣摩舞蹈角色的灵动性,从而在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
结 语
民间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文化沉淀,又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再现,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与知识的融合,强调文化与表现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文化现状进行剖析,从而通过探讨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者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舞蹈文化的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黄静.民间舞蹈教学的规范性思考[J].大众文艺,2009,(15):208.
[3]李泽华.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J].大众文艺,2012,(4):272.
[4]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136-137.
[5]徐文静.优化民间舞蹈教学的探索与分析[J].大众文艺,2009,(20):165.
[6]马琳.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2,(3):139-141.
[7]黄东慧.浅析提升民间舞蹈教学的良好途径[J].神州,2012,(6):36-37.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民族 音乐 属性 文化 精神 艺术 美学
中国民族音乐以其独有的民族艺术光彩,自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的瑰宝。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本质属性,将对民族音乐的繁荣与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一、“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民族音乐的第一个本质属性,是“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1]
中国音乐这种“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例如著名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古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俞伯牙善弹古琴曲《高山》、《流水》,樵夫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后来钟子期死,俞伯牙竟摔碎古琴,以谢知音。这种音乐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共同以山水之乐、山水之心的音乐情缘,充分证明中国民族音乐的“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思想。在这种“天人合一”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民族音乐才形成了亲切、真挚、含蓄、委婉等独特的民族特色。
二、“寓教于乐”的民族艺术特质
中国民族音乐的第二个本质属性,是“寓教于乐”的民族艺术特质。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精神,是一种“娱乐艺术”,汉语中“音乐”的“乐”与“娱乐”的“乐”是同一个字,说明二者自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音乐就是娱乐,娱乐就是音乐。而音乐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都是通过娱乐,即“寓教于乐”,才得以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实现的。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说:“‘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山人乐得其欲,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铝。”[3]说的就是音乐即快乐,只不过强调,君子的快乐从音乐中获得道理,小人的快乐则是欲望得到了满足。所以必须以道理制约欲望,才能做到既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又不致因欲望引起惑乱。其实讲的就是“寓教于乐”的道理。
三、主客统一的美学原则
中国民族音乐的第三个本质属性,是主客统一的美学原则。所谓“主客统一”,指的是音乐创作主体、表演主体、欣赏主体与音乐作品客体的统一。这种主客统一的美学原则,与西方主客分立的美学原则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主客统一的美学原则,也是所有中国传统艺术所共有的美学原则。“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决定了人品与艺品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强调艺品出于人品、人品决定艺品,因而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等多种说法。”当然,“乐如其人”也是主客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的美学理论中强调的德艺双馨,当然也包括音乐艺术在内。
无数事例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战略时期韩国的女歌手韩娥,在韩国被秦国灭亡之后,逃亡到齐国,在过雍门时,卖唱糊口、她满怀爱国之情所演唱的歌曲,感动了许多百姓,留下了“余音绕梁”的典故。战国时燕国的筑(古乐器)演奏家高渐离,曾为刺秦王的荆轲击筑送行。荆轲失败被杀,高渐离隐性埋名,为人佣保。秦始皇闻其善击筑,派人熏瞎其双目,命其为之击筑。高渐离乃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始皇,不中被杀。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精通琵琶演奏技艺,堪为圣手。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后,掠文武朝臣及宫嫔、乐师等,送至洛阳,在凝碧池作宴,以刀剑相胁,逼令众乐师为之奏乐。雷海青将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议,被安禄山支解示众。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唯有立足本民族的音乐特性,才会流芳千古。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P151.
[2]列子·汤问[M].转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