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1

民族地区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依托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民族民间文化可以成为民族地区学院的优势学科,高校需对如何将优势学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最大化地为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如何改变外界的猎奇心态把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真谛发扬光大进行思考。一方面学校需立足于地方,为地区培养急需并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可凝练办学特色,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并不只是停留在消极被动地传递已有的民族文化成果这一层次上,还担当着发现、传播和创造少数民族文化,并将之整合成为既与主流文化相一致又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形态的重任。总的看来,民族地区高校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地區高校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个人品格,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并且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情投入与少数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高校文化传承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在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自身的完全思维能力。对他们加以引导,激发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后,他们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其感兴趣的东西从而主动地去继承、宣传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院校还需从不同民族视角出发,体现出各种文化的特色,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扩展学生对社会的性质、发展和复杂性的理解,将少数民族的不同观点、不同参考标准和内容整合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还可以学到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社会中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和创新能力,更加促进学生形成自我和民族认同感,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存和继承的前提。 

其次,为了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得到实现,民族地区院校还需把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纳入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育必然要求学校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即教育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主体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使得学生不仅要学习主体文化,而且要学习本民族文化和他民族文化。凯里学院在科研、学生活动等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增加有关地区民族文化的项目,既要保证地区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播,又要确保活动开展的趣味性、有效性、针对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可以主动、自愿地学习,传承与发扬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凯里学院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教学,有相对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从而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再是随机、任意的传承,而是沿着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凯里学院还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研究,系统化地了解被研究民族的内涵,形成文字资料。还可利用其条件对民族文化中实体性的表现进行保存和收藏,这些都对保护和传承该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凯里学院采用理性和批判的态度,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各层次学校的教育内容中,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传播和传承,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 

最后,民族地区院校还可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活动,师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领域,保存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开展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创作与研究,从很多原生态歌舞中汲取营养,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推向复兴。这些活动让大家如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一样和睦地相处,相互帮助和理解。凯里学院作为文化机构负起发掘、整理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凯里学院设立的民族博物馆、民族艺术团等起到了很好的民族文化保存、传播的作用,为各个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凯里学院还应积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合作,进而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营造适合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校外环境。学校通过民间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走进校园,传授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等方式,让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从获得的成绩和开展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高校作为家庭社会传承的补充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同时,凯里学院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加以辅助进行传播和宣传,例如,开通了互联网学习交流的平台等。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以担当起传承和整合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帮助学生继承和发扬当地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为最终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2

家庭传承主要是依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维系和发展的。传统的家庭传承中,文化礼仪、道德规范、生产技艺等传统文化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完成传承的。然而,在当前价值多元、追求高效的时代背景下,“一对一”的传统传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家庭成员关系也因为多样化的娱乐形式而被打破。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使得稳固的家庭关系逐步分离,传统的家庭传承方式也因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而陷入困境。长期以来,社会文化传承是在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文法”的文化监督机制之下得以实现的。[3]这种文化监督机制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而是民族内生的价值评价系统,是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这些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约束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民族内生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其约束力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内生的价值体系并非唯一的是非判定标准,社会文化传承场域出现危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正在不断消解和重构。学校教育因其环境、设备、知识储备等优势,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本文将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镇为例,系统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之所以选择理县桃坪镇为个案调查点,是因为理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杂谷脑河畔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桃坪镇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是羌族聚居镇,因驻地桃坪而得名,拥有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理县桃坪镇是悠远的羌族文化的“活化石”,羌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羌族文化传承活动也极具地方特色。但是,由于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现状,使得许多优秀的羌族民间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记录、保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年轻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积极性和认同感的缺失,使悠久的羌族历史文化面临失传的窘境,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大多依赖于诸如传统习俗、传统节日、宗教仪式等“内生”的文化活动。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被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险。单纯依靠内生式的文化活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已岌岌可危。有意识、专门化、系统化的学校教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相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场所和约束力,集体的传承平台也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民族意识以便于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在对理县桃坪镇桃坪小学、桃坪完全小学、桃坪羌族乡中心小学和桃坪农民技术学校4所学校的调查中,共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8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校教育的环境优势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靠“传”,也要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继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年轻一代大多都要经历学校教育。通过对桃坪镇所在学校的实地调查可以发现,由于地处山区、撤点并校等实际原因,桃坪镇的学校几乎都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地处羌族聚居区,80%以上的学生为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些都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中多为本民族学生而形成的学习团队营造了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学校的集体生活和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启发民族自觉意识。校园的集体环境是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生在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学校教育的主体优势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创新性,他们不仅具有年龄上的优势,同时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更强。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民族文化能否得以顺利传承取决于年轻一代能否接受并认可本民族文化,主动传承本民族文化。通过调查发现,87%的学生认为传承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传承本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期间,通过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承,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文化传承是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让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发展,而并非局限于简单的复制和传播。

(三)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往往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了解当地的文化状况,甚至教师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调查的3所小学及1所职业技术学校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少数民族教师占42%,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又熟悉当地民族文化的教师,在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权威,由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推广,传承效果更为明显。由教师的特殊角色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既能扩大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克服一些民间艺人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无法进行系统的文化传承的弊端,达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唤醒学生民族意识的目的。

二、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教育具有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诸多优势,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当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出现在理县桃坪镇的学校当中,也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师生信息素养较低、教育环境相对闭塞等共同的现实条件,存在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过程中。

(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理论和内容存在缺陷。教学理论更多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而基于本土文化构建的几乎没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具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特点,如何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进行本土化的理论建构尚属空白。在教学内容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过多的借鉴使教材并未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吸收而导致“消化不良”。例如,《理县农村实用技术》《理县民族常识》等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校本教材,但是教材内容多集中在强调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方面,针对当地文化特色而展开的针对性教育内容较少。教学内容缺乏实际的动手实践课程,更多是以讲述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校本课程很多时候是多年级同时使用,或是多年重复使用,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学历背景作到“因材施教”,也缺乏必要的内容更新。

(二)学校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有待加强。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多集中在图片展示、手工制作,或者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进行民族歌舞展示。这种静态的文化传承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主动性,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的民族文化大多是以口传心授的模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比如,羌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历史悠久的民族。羌族语言、羌族歌谣、羌族寓言故事、羌族伦理思想等,这些传统羌族文化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得以流传,都是基于传承主体的“活态传承”。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很多是通过阅读书本、课堂教学、民族文化专家或民族艺人讲座的形式来进行传承,而民族文化的灵魂并非是静态传承形式能够得以实现的。学校教育中的静态文化传承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扫盲”作用,但是在传承文化“魂”中,仍然显示出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何加强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师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虽然经过民族文化传承的培训,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经验性、原始性、多重性、交叉性等特点,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面前,如何原汁原味地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仍然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课业压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也大多“流产”。100%的教师认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有92%的教师表示课业压力以及自身民族文化素养影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质量。在调查的4所桃坪镇学校中,他们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民族文化活动、艺术表演或图像观摩,这些成为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有些学校会邀请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授课,但由于时间限制也不能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指导,大多流于形式。系统化、专业化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得以实现。

三、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使价值多元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并发扬光大,值得深思。本研究着重从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师能力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多元整合课程内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校本教材。在之前的调查和论述中已经提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理论的原创性和本土性缺失,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针对性,也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过多的引用和借鉴导致校本教材的内容并不适合当地学生。从桃坪镇开发的校本教材来看,教材内容多偏重于文化知识的讲解,对民俗、民风、民情的介绍较少。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当地民族特色资源的结合应该成为今后思考和改进的重点。另外,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与其他知识型课程分离,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展开。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情进行普及,同时也要关注传承人的自身发展。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符合教育需要的元素吸纳作为学校课程资源,并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其他基础知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不仅符合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现实要求,也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应用性,能够在更多维度进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传承。比如,在语文课、历史课等基础知识课程中,增加羌族寓言故事的学习,在音乐课程中学习羌族传统民族歌谣等,都是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基础知识课程进行整合的有效方式。

(二)适度进行民族技能培训随着多元文化的盛行和冲击,“读书无用论”越来越多地影响民族地区年轻一代的选择。在调查中发现,56%的人群能够掌握羌族的传统民族技艺,而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青少年中62%的调查人群表示不太感兴趣或不能掌握。部分学生在经过学校的基础教育就直接进入社会,他们会因为缺乏一技之长而显得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回归当地又因为不能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失去民族特色、缺乏民族自豪感而面临融入困境。另一方面,羌族传统文化技艺后继无人,急需新生力量的加入。这两方面矛盾能够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调和。在学校教育期间,可以对学生适度进行民族文化技能培训,例如:羌族刺绣、羌族服饰制作、羌族传统饮食制作等手工艺培训,既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同时也解决了民族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三)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教师是主体,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中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参考体系。”[目前,学校教师的民族文化知识素养不足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更多是因为教学任务的要求而流于形式。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特别是非少数民族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以及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深入了解势在必行。用自身的感受和专业的民族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无疑是最好的教学范本。同时,要充分发掘学校教师在民族地区的知识优势,利用他们的科研能力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适合民族发展需要的教育资源,以增强民族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结语对理县桃坪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情况调查只是个案,但也表现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与问题。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其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理应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但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教育。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无论是历史、语言、文字、思想,还是音乐、体育、绘画、服饰、宗教,都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的瑰宝。那么如何使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的这种方式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族学领域,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与文化学界的解释基本类似,即文化是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需要国家政府做好保护措施,使得物质文化能够长期的保留下去,精神文化需要借助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的存在对一个民族有独特的价值,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民族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交流渗透日益频繁,使得我国一些民族文化呈现出逐渐消失的态势。从某种程度来讲,发展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在教育中实施特色民族文化的精髓,使祖国文化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所以说,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2]因此,将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在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扩大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使之不断发扬广大。

二、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实施现状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断裂和重构之中,当前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消亡是普遍性的。[3]紧抓少数民族的教育,重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刻不容缓。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过程。[4]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相对滞后于汉族文化教育。首先,发展不均衡问题突显。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现状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现状更是不均衡的。少数民族地区间、聚居地与杂散地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也相差甚远。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比较少,许多孩子都是直接升入小学,很少有从学前教育升入小学教育的这个过程,孩子们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师资缺乏,辅导少数民族的专业幼儿教师较少。发展的不均衡性很难实现多民族文化交融学习的理想形态目标,特别是考评体系的省际统一性标准,使得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民族文化很难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内。其次,教师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有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对本地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特色语言及风俗等了解匮乏。教师也很难承担传授民族文化的这份责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是小学教育中的主力,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学校在开展有关于特色民族教育文化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都发挥着主要引领作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这什么样的校风,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素质,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及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学习特色民族文化、民俗、历史、风俗等有关的知识,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所在,并和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进行匹配发展分析,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最后,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素,少数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造成了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薄弱。许多人们生活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他们也很难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的建设中,很难展开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短缺,不能及时的开展有助于特色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学设备贫乏且陈旧,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很好的在教学实践中生成。

三、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1.巩固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改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

普及教育体系方法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尽管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义务教育的指标,但对于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仍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虽然已经存在着特岗教师等一系列的改善方法,然而艰苦的教学环境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特岗教师存在“下不去”“回不来”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本民族教师优先考取特岗教师等针对性政策,选取可以在本地扎根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执教,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落实教师之间的轮流交换机制,完善教师的培训体系,本着发展民族文化的宗旨,多元融合的发挥教育合力。此外,还应通过多渠道整合,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彻底解决因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入不敷出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慈善的方式,让许多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来。培养具有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赋予他们更好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动当地产业链及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自给自足的解决好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性传承

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有许多民族语言种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族、蒙古语族等。由于汉语的发展和西方语言的引进,使得少数民族语言逐渐衰落。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有着多么深刻的改革,无论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多大,都不可彻底摒弃自己的传统,所谓教育的民族性正在于此。[5]因此,我们应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开展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工作,逐渐形成以“授课民族语”和以“授课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模式。近年来,许多省份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为抢救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启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传承的工作。但是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不是很大。

3.扎实长效的推进少数民族文字的学习

文字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传承与保护特色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的书法教学中,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教学,大都是以汉字为基础,极少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文字。可以在小学书法课上同时开设汉字和民族文字的教学,增加书法课的乐趣,使得小学生了解多种文字形式。尽管现在的语文课程中已经教授了汉字的写法及其用法,然而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不能仅仅学习汉字,所以在民族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涉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使其传承下去。从而达到充分发扬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激发学习少数民族文字的热情。

4.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在小学阶段,可以由学校的少先队、班会、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其了解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这些多元化的文化精髓恰恰体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保护、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更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唤起每个生命保护特色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感。现在汉族文化占据了国内极大的一部分,很多少数民族也逐渐“汉化”,对民族特色的了解也逐渐在减少,开展这类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去认识这些文化,去细细品味不同的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其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让人忍不住去探索研究那些带有独特韵味的文化传承,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各族文化的特色、起源、仪式等等,加深各族文化的交流,并进行融合发酵。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为人的发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正因如此,把特色民族文化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特色民族文化精髓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多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共存,使得特色民族文化能通过教育的形式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宏.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8).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路线,1998(5).

[4]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4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附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种类多样,绚丽异常。现今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已渐渐汉化。在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区,人们一般要等到民族节庆时才穿戴其原本的民族传统服装及服饰品,这一现象,导致许多现代人误以为只有节庆日或演出活动时少数民族才开始穿戴传统服装、服饰,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文化传承问题。

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也越来越快。现代的生活方式在取代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服装和服饰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城市里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和快捷的生活方式对于服装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在功能性上显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那么,如何使得富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在当今社会中获得传承?如何使少数民族服装服饰文化真正走出博物馆,走下舞台,融入社会生活?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国内,民族元素服装设计作品主要集中体现在舞台服装和高级定制礼服的范畴内,而在品牌实用服装的领域还未有长足发展。品牌实用服装服饰恰恰是在生活中最具有传播力度的服装形式,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使用时间稳定等特点,这决定了品牌实用服装是少数民族服装及服饰文化得以传承的良好载体。本文将从品牌实用服装的形式特点、国内外民族元素品牌服装服饰品设计现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少数民族元素实用服装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品牌实用服装的含义及形式特点

品牌是一种现代社会普遍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经济产物,品牌的产生意味着商品交换过程的概念的成熟。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品牌”这个概念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医院品牌、酒店品牌、展会品牌、商品品牌等多种形式。服装服饰作为一类商品的形式,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里固然主要也是以品牌服装服饰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

品牌实用服装服饰是一种现代都市文化生活的具体反映,它具有审美特性鲜明、实用性强、受众群体稳定等特点。其形式特点既注重对服装服饰的功能性追求,也强调舒适与美观的结合,不仅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而且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两者缺一不可。

国内外民族元素品牌服装服饰品设计分析

国内外不少服装品牌已经开始将民族元素运用于服装服饰的设计与制作上。例如2003年,John Galliano把许多中国民族元素运用到系列服装设计中,以至于中国的时尚评论人如此评价:巴黎十六区的赛马场(Christina Dior 当季秀场所在地),飘荡着一股潘家园的味道……

近年来,国内民族元素品牌服装服饰设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在香港、台湾地区,民族元素品牌实用服装服饰设计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成绩。北京、上海、云南、四川等城市正在推动民族元素实用服装服饰设计的发展,例如内地现有的民族元素实用服装服饰品牌“裂帛”、“江南布衣”等。

从目前国内外民族元素服装服饰品牌的发展现状来看,已经有一部分较有实力的民族元素服装服饰品牌在市场的考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民族元素服装服饰品牌由于在其创建时过于注重表达设计师个人的想法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块面,往往导致其产品“曲高和寡”,最终品牌无法立足市场的结果。

少数民族元素实用服装服饰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分布区域广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都在长期的地域性文化中孕育出了杰出的、丰富多姿的民族服装特点,各民族间的民族元素风格鲜明,民族特性突出。而这在当下是极其有利的形式元素,有利于当代化品牌服饰的风格转变。

于此同时,中国的服装服饰品产业发展正在由原材料加工的形式向本土品牌的形式转化,而这正需要强大的本土原创力的推动,以适应和融入世界服装服饰品牌的设计发展大潮中。因此,立足于中国地域性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研究,提取少数民族服装文化元素的精华及其潜在的服装服饰品牌设计,将之实用化,就成了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的正确发展之路。

1.材料

中国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品通常喜好选用纯天然的材料,由于南北气候有差异,北方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南方少数民族服装多用麻、棉等,同时在布料的染色方面大多使用天然植物制作染料。这与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当地生产力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2.工艺

中国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品的制作工艺有着非常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手工感,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绣球、壮锦、扎染、蜡染、苗族的银饰等都是其中代表性的品类。无论是刺绣、织染、还是首饰的制作都带着浓浓的手工色彩,是传统是手工艺的体现。

3.色彩

少数民族用色的寓意,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深层的文化含义,不同少数民族对颜色有着各自不同的喜好,例如壮族服饰色彩以青、黑、蓝色为主基调,而瑶族服饰色彩通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特定的色彩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例如有蓝靛瑶、白裤瑶、黑衣壮等。

4.图案

在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服饰设计中,通常运用了大量的图案装饰,或具体,或抽象,或几何,或华丽,或简洁,或精致,或粗糙,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各有特色。其中仿生图案包括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不少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通过发现自然界存在的物的美,然后把它们应用于装饰之中,反映了民族审美观,形成了地方特色。几何图案包括三角图案、菱形图案、八角图案、方格图案、钱形图案、太阳图案等。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艺术中常常借用某些形象象征表达一些美好的象征意义,以蝙蝠象征“福”,桃子象征“寿”等。在民族图案的使用上常常以重复、渐变、对比、对称、比例、夸张等形式呈现,现实出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图案排列形式。

综上所述,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特色是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存在着较大的市场潜力。那么,如何使得这些绚丽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呢?

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实用服装市场是服饰文化传播的快速渠道,实用服装市场的受众群是非常广泛的,是利于文化传播的。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只有传播出去才能具有新的生命力,才能走出真正走出那些少数民族村落。如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民族元素实用服装服饰设计的道路呢?

首先,打破民族服装服饰原生态的生存状态,以品牌实用服装的形式把民族服装服饰文化传递出来,分析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立足地域,树立良好的具有少数民族元素的实用服装品牌形象。

第二,品牌旗下的产品开发――民族元素在实用服装品牌设计中的运用。前文已经对相关的服装服饰品牌现状作了分析,其中可以看到前人的经验和未被开发的市场潜质。通过前文对于不同少数民族元素的分析,可见中国的少数民族元素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在其与现代品牌实用服装设计相结合的道路上,使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形式全盘保留的做法是不太现实的。通过对局部少数民族元素的保留结合其他方面的现代实用服装设计形式,则可形成一种较为优化的尝试途径。例如前文分析的少数民族元素中包括材料、工艺、色彩、图案等方面,在运用的过程中设计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切入,进行与现代设计实用服装设计结合的设计。

(1)从材料角度出发,考虑使用棉麻类的天然材料,以现代流行服装的结构、色彩、工艺相结合。这种设计形式在“江南布衣”的品牌产品中较为常见,同时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

(2)从工艺角度出发,即民族刺绣形式或染织形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艺在具有地方特色同时,更体现了一种原创的手工感。若从该角度出发,则需要把传统的工艺进行手工复制,把纯手工的工艺技术与现代的流行的实用服饰结构、材质、色彩相结合。使得产品的工艺是具有传统特色的,但是其造型、材质和色调都是现代。

(3)从色彩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制定具有代表性的配色方案,在服装的面料、辅料的选择上按照民族元素的配色方案进行,结合时下流行的造型、结构及工艺进行设计。

(4)从图案角度出发,搜集整理中国不同少数民族特有的图案形式,通过各种工艺形式实现,再结合当下的流行造型、结构、色彩和面料进行设计。

(5)除了对服装产品进行设计制作外,服饰品方面也有着很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少数民族元素的许多方面都非常具有装饰性,在实用服装服饰品牌中设计制作相对应风格的服饰品,就有利于整个品牌的全面提升。

上述所及的少数民族传统元素品牌应用方法只是众多转换方法中的部分组成形式。通过现代品牌服装服饰的实用化理念,我们可以有机的挑选与组合较为突出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加以改造,利用现代化的实用服装及服饰品设计,在保留其主要民族特性的同时,对其进行艺术再加工与创造,让产品设计融入适量的民族元素,并以市场基础为主导,在迎合当下市场消费需求的前提下,使民族文化在新型的品牌服饰中获得新生,从而真正从博物馆走出,走入人们的生活。

结论

挖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将其运用于实用服装服饰品牌设计,是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总结少数民族元素特点,从多个不同的设计角度出发讨论如何在设计中注入少数民族元素,在少数民族文化与实用服装服饰设计结合的同时尽量保留该品牌的市场接受度,使得我们璀璨的少数民族元素得到大众市场的传播,使少数民族文化真正得到传承,是一条兼具开创性和市场价值的少数民族元素实用服装服饰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5

关键词:民族特色化;音乐教育;区域性

注:本文为校级课题(2009LJGl3)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56个少数民族蕴含着深深的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各自拥有本民族独特民俗民风以及民俗音乐、民俗舞蹈文化,每一片中国的土地上都具有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每一个自治区都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民风,如何做好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将各个民族特有的音乐舞蹈素材融入音乐教育,为音乐教育寻求一种新型的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探究民族特色化教学在音乐教学课程中的体现以及可行性。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区域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一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地方性民族特色的地方,大量壮族人民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八桂大地,其中亦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据了解广西全区聚居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分别分布在广西的各个县、市中,每一个民族都各自拥有本民族独特民俗民风以及民俗音乐、民俗舞蹈文化,例如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不仅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壮族舞蹈同样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壮族民族文化精神需要发扬。

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音乐教育者普遍运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教育,然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直是音乐教育中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理解、音乐认知以及音乐审美等活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专业化教育,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把音乐知识的内容传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重视思想性、艺术性,更多的把音乐知识按部就班的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从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认识,对音乐的分析,对音乐的理解。

笔者对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走访,以及自己毕业班学生的音乐教育实习情况中发现,大多数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遵循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节音乐课基本以教材的内容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为欣赏课居多,老师放音乐,学生听音乐;老师教旋律,学生跟着唱,一遍一遍重复演唱,直到下课。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音乐课怎么丰富课堂,让学生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音乐,了解中国的音乐,了解世界的音乐,如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为音乐教育事业寻求一种较为创新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音乐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才能把民族化的音乐进一步的实现传承。

三、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必须的,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当前音乐教育中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新的教学策略,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众多的民族文化与民间音乐素材,合理地把各个区域性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融入音乐教学中,能够积极响应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髓的国家政策中。因此,将少数民族特有的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每个音乐教育者的课堂实践中,探索出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教学模式理念,是值得研究的。

1.发掘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发掘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首当其冲先挖掘的素材应该是民歌。民歌是植根于各个民族最原始的音乐素材,民歌是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映当地人们独特民俗音乐文化的歌曲,是一种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原型,也是各个民族音乐最具特色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不同的少数民族所分布的地区和区域,拥有相当丰富多彩的民歌种类,如广西三江的侗族大歌、广西壮族的嘹歌、广西汉族的彩调等等,以上几种都是具有不同音乐特点与创作风格的传统民歌音乐形式,其音乐集中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风土风俗风情,真真实实的记录了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俗生活的音乐文化。

(1)广西侗族大歌。广西民歌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主要分布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地域性民族音乐形式。侗族大歌是一种清唱的无伴奏多声部复调式合唱民歌,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鼓楼大歌等。笔者2009年曾到当地进行采风活动,领略了侗族大歌的风采。古老的侗寨承载着侗家人民的欢声笑语,侗族大歌也别有一番独特的区域性音乐色彩。每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都举行“二月二”侗族大歌节,包括一系列当地侗族民歌与民俗文化的传承活动。其中有侗族大歌演唱、百家宴、侗族特色民族风情游行、芦笙舞等民俗民风活动。

(2)广西壮族嘹歌。广西民歌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其中以平果县为主。壮族嘹歌也是典型的地域性民间音乐,它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加工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内容相对较为固定的歌谣集。壮族嘹歌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婚姻生活、壮族历史等内容,其反映了原生态少数民族民歌的语言特殊性、音乐区域性的独特魅力。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分布区域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嘹歌的音乐表现形式也不同,形成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长嘹、喝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调。壮族嘹歌除了音乐具有特性之外,在语言上也具有古壮语的独特性质。

(3)广西汉族彩调。广西民歌之一,属于戏曲剧种,主要分布在广西桂北地区,主要流传于桂林城乡地区。桂林彩调是一种十分贴近桂林人生活的一个音乐形式,彩调剧一般以生活、爱情、家庭等内容为主,表演采用广西方言桂柳话,亦是具有广特民族特色区域性的音乐类型之一。

由此可见,广西并不缺乏少数民族民族特色的民歌种类,并且拥有十分可观的民族特色化音乐素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民族音乐文化素材进行民族特色化音乐教育,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必须采取有利的措施。

2.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实施

(1)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走进课堂,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如何让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的本土音乐是众多音乐教育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究竟是把少数民族本土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形式进行授教,还是通过教育者把音乐进行提炼加工再进行知识的传授。首先,从观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现在的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远远超越了民族音乐,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听流行音乐,听民族音乐相对较少,要让他们从思想上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必须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再课堂上对自己家乡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感兴趣是开展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前提;其次,编写本土民族音乐教材,加入民族音乐教育内容,使教材规范化、系统化,把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民族音乐作为代表性作品进行调查研究,为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准备丰富的音乐资料:第三,本土民族音乐多为地域性方言歌曲,在当地民歌的学唱上并不存在语言障碍,让学生在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能够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音乐对比,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了解自己民族音乐的前提下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对比研究,更加丰富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

(2)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精髓,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爱民族,爱国家的思想,把民族音乐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让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而言,目前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要实现民族特色化教育,就必须让民族音乐真真正正的走进课堂。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把本土民族音乐通过积极创新的教育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音乐传播、文化传承与发展,其特点就是必须重视民族特色教育与民族区域性。音乐教育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民族特色为主才能使民族特色化教育真正的体现在音乐教育中,从而有利于中华悠久的民族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源

[2]《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特质透视》载《学术论坛》2010/05.

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6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