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教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教学研究

生物教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现状 教学措施

以前很多人认为,生物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则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生物学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究能力。自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调整的问题。本文从生物教学现状出发,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在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知识的记忆当做教学的一切,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一些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在课堂上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比较肤浅。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大多数学校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原本可以很生动的生物课显得枯燥、无趣。由于学校没有实验经费投入,生物教学无实验室,无实验器材,无实验材料,严重影响生物学教学。

另外,教学评价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往往只注重定量评价,注重分数,忽视了除分数以外诸多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及能力等,教师只从考试成绩上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强调评价的管理功能。这样一来,教学评价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术语、词汇的记忆和使用能力也较差,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改善生物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结合起来。

(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与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显著区别。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力保障。然而,现在仍然有一些教师采用陈旧的教育理念,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日常教学工作,忽视了系统学习、研究生物课标和生物教材。因此,教师除了要加强对生物的系统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还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积极参加学科培训,在持续学习中更新教育思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五)改革评价机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也需加以改革,评价内容应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合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在个人品质学习与探究、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的发展,从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此外,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组建生物兴趣小组。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让他们自己动脑设计,亲自观察记录,调查统计,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的形式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尝试到成功的愉悦后,同学们会更加努力学习和研究。茅以升曾说:“小论文孕育着大论文,小发明孕育着大发明。”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如果教学上多做改进,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再是“书橱”,而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占良.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育目标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J].2000,5.

生物教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教学

一、关于情感独特的功能

情感是人类比较高级的复杂心理活动,它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情感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有些情况下起着消极破坏的作用。教学中,情感对学生认知学习具有独特的功能。具体来说来有以下几种:

1.1、动力功能

情感对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具有增强或减弱的效能。学习情绪高涨时会全力以赴,克服困难迈向预定目标;学习动机不强,情绪低落时,稍有困难,便畏缩不前;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时,会满意、快乐、自信心增强;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屡遭失败时,会焦虑、恐慌、自信心减弱。

1.2、强化功能

情感具有巩固或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效能。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行为会因为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得以巩固,也会因为消极的情感体验而改变。强化惩罚与奖赏联系在一起。例如学生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表扬、奖励,同学的赞赏,促使他会更加积极学习;反之,有的学生贪玩不用功,父母会用批评或惩罚的方式,来纠正他改变坏习惯。

1.3、调节功能

情感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莫维尔(Mower)指出,情绪指导认知过程、影响推理。苏联心理学家基赫尼罗夫指出:“协调思维活动的各种本质因素正是同情绪联系,它保证了思维活动的灵活性,重新调整、修正,避免刻板式和更替现存的定势。”教学中,如果学习活动有趣,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悦,思维活跃,很快地接受教学内容,如果单调乏味,就会产生疲惫,认知变得死板、不通畅。

二、情感在教学中的特定功能

2.1、情感教学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情感具有感染性特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共鸣。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它能引起学生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的情绪背景,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发生共鸣,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带来生动、活泼、愉快、乐观的课堂气氛。

2.2、情感教学对学生起激励作用

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往往具有激发学生的斗志,扣住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的激励作用,使他们产生一种不断追求、探索和进取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在于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地发挥教学技能,而且在于教师能够借助自己良好的情感,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发挥创造力,在良好的心境中揭开知识之谜。

2.3、情感教学对学生的认知起动力作用

知识的获得是从认知过程开始的,但人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学是一种交织着情感色彩的认知活动。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感对认知具有动力功能,人在愉悦时感知比较灵敏,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消极的情感则会抑制认知活动的开展,紧张、苦恼、过度的焦虑等都会使智力活动迟钝、受阻。教学的最高成效在于教师运用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情感引起学生愉快的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促使其感知敏锐、理解深刻、记忆持久、思想活跃、想象丰富。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性处理策略

3.1、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是对于老师而言的,主要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感维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装饰”,在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全面的“吸收”教学内容发挥其所有情感作用。当然这个策略也包括在人们心中久住的认知策略,但与它不同的是,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含有较为理想的状况,那就是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可以在建立在认知维度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进行“装饰”后,再从自身的角度进行优化处理,两者相互联系的同时,还可以分开运用。

对于情感维度教学内容的“装饰”,其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在情感为基础来发挥教学内容的主要作用,也就是运用情感来处理教学内容,它不仅可以带动情感因素内在的特有功能的同时,对教学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其二是情感性处理所发挥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情感知识,还全面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的角度分析,它不仅仅把知识和技能以及智力和创新能力传授给学生,还对学生的情操进行了培养,全面体现了教学育人的作用。

3.2、教学组织的表情处理策略

教学组织的表情处理策略是对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表情以及肢体语言表情。运用所有的语言表情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心理以及情绪进行调动,从而创设出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并获得所要传授的内容的目的。这个策略主要是对老师在与学生进行肢体语言以及眼神语言时,为了促进彼此间的交流,要充分发挥出这两者所潜在的鼓励、提示以及赞许等间接作用。让学生内心感到自己一直是在老师的关注以及重视下进行学习的。所以,老师在进行这一策略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身处教师的中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教师的表情信息向学生传递。2、注意用肢体语言和目光接触促进师生交流,发挥目光和手势的期待、鼓励、赞许、提示等的作用,使其成为与学生交流的“无声的语言”。3、在问答、表情交流对象的选择上,要做到全面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特点,既要面向学生全体,与全班学生进行普遍交流,又要特别照顾到性格内向、学习后进学生,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3教学评价的情感中积极性评价策略

情感中积极性评价策略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依据的原理是: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能,潜能的发挥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教师通过情感性的评价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来表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各种反应的积极肯定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进行此项策略时应该要注意这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应该从学生自身成绩出发,对他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表现出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正确的引导。恰当时也要给予一些鼓励,不能一味的把他们与成绩良好的同伴间进行比较。其次是对于成绩表现良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刻苦认真学习的学生,无论他们成绩有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都经给予一定的表扬,对所有取得优良成绩有学生,老师最好是从努力和个人能力的角度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再三就是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时,老师都应该从表扬的角度出发,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要进行认可,回答不正确的同学也在合理的部分基础上,把不足之处弥补上。

3.4师生尊重情感策略

中学生进入青少年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仅经常自我评价,而且非常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要求教师尊重自己言行、人格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当学生的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尊感受到损害时,常表现出不认真听讲,和教师顶嘴、愤怒、恼羞等负面情绪,并易爆发激情,甚至于出蠢事。针对中学生此阶段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尊重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人们在试图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必须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为缺失需要和生长需要,缺失需要得到满足才能逐步达到生长需要。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当学生感到无人关爱,也没有人对其重视或尊重时,他们就不会有去实现较高目标的强烈动机。

结语:

本文章是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运用情感因素在初中生活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和情感的功能,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情感教学,老师进行的情感教育,以及改善生物课堂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情感性处理策略后,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学生在学习生物的兴趣方面有了很在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生物成绩也有了很在的进步。除此之外,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比以前也较为融洽,这点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文珍.生物课堂中的问题解决教学[J].山东教育,2002,(26):49-51.

[3]何志良.问题解决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生物教学研究范文3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医学生的必修、选修课程数目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每门课程中的新进展、新内容、新知识等也在不断更新,致使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化学课程尤其如此。而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重点及难点,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所以需要针对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如增加学时、优化教学内容等。与此同时,应在大纲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教材及兄弟院校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有目的的删减、添加,并以“强调知识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为指导思想编写出版相应的适合民族学生使用的配套教材,将体系复杂、知识点抽象的内容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解释出来,这将对民族学生生物化学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于民族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有限,为不影响听课效果,学生可以将讲授内容划到书本上,利于平时复习。同时,大学的学习与高中不同,教师不可能一一对学生辅导,这就需要学生自学,如果有合适的教材和习题集,可以使学生在课外时间能更好的复习课堂讲授的知识,同时也方便学生自学、自测,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教学内容应简单化,并合理应用多媒体

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都深有体会,生物化学这门课程难、不好学、内容复杂、抽象、枯燥、乏味。受到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上遇到的问题就尤为突出,大多数同学的反映是“听不懂”,这既与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关,也与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关。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探索合适的授课方式使“听不懂”的学生越少越好。有研究显示,如果老师讲课发音标准、讲课速度也比较慢、讲课内容是书里面的东西,学生就容易懂。而大学课堂中出现的讲授内容多、而且许多知识是课外知识、及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的使用,使讲课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但这种快节奏的教学方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很难适应,使得他们在上课时经常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理解不了上课内容的现象。所以,授课教师必须将上课内容精炼,并通过一些常用、简单的词语引出概念、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使概念通俗易懂,尽量做到形象化,具体化;对于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反应等,只重点讲解其特点、联系、功能等;也可通过生活事件引出讲解内容,做到举例恰当,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工具。它图文并茂,可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和多彩的画面和动画,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但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掌握字少图多原则,如果文字太多,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2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学习者自觉、主动、积极的心智认知活动。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即动机、情绪、努力程度等对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想让学生学好生物化学,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觉生物化学有趣、有用,从而想学、乐学。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生物化学深广度的把握不够,在知识拓展能力方面欠缺,不能很好地把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学科相结合,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造成其盲目学习而劳无所得的结果。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学科,从物质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到人体的各种疾病,无一不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运用比喻教学、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临床工作等联系起来讲授生物化学课程,可使生疏、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有血有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容易接受、易于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化学与临床紧密相连的认识,有助于生物化学课程与后期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的密切配合,并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将蛋白质变性原理与“食物为什么煮熟了易消化?”和高温灭菌、酒精消毒等联系,这样,学生听起课来感觉特别有趣,不再觉得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深奥、难懂,认识到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作用和在医学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生物教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成绩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并且要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例如,要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获取具体而又明确的知识;通过实验过程了解实验的原理、目标、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了和科学态度。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教师的教学策略还不够完善。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探寻新方法,不断对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做好实验前的教学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验教学前做好教学准备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因此,在实验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做好教学准备。

首先,教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有些教师过分重视教材,认为原封不动的照搬教材是最正确的教学方式。实际上这种教学观念是不对的。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确定合适的实验内容,以教材知识为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深入分析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始终以学生的水平来衡量知识的难易程度,而不是仅从自己的眼光来看待。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安排好实验步骤,不断对教案进行优化。实验课之前还要准备好所需的药品、仪器和其他需要的教学用具等,只有一切准备完善,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预习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预习,能够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明确重点和难点。在实验课开始之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这样学生熟悉这些东西,在课堂上就会容易理解教师的实验操作,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并且能够根据自己所确定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地听课。教师要提前把实验教学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上的进行预习。学生对实验教学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一定程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如果准备工作充足,能够使实验教学过程按照原先制定的教学步骤顺利进行,能够使课堂教学秩序良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二、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课堂教学过程是主体部分,是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关键。在以往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演示,然后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因为不同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不同,所以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改变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实验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演示实验,教材中有很多的演示实验,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完成。一般情况下,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完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这样既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教师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探究实验的比重。在高中生物教材上,很多实验都是验证实验,也就是提前知道了结果,通过实验过程去验证。这样的实验通常对学生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或者是在验证性实验中加入探究的成分,使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

最后,教师可以增加实验的开放性。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些先进的教学观念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实验、验证问题。过去实验过程全由教师完成,学生只是按照要求操作,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地位被动。实验设计让学生参与,或者部分让学生参与,增强实验教学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生物教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概念图教学法 特点 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概念图教学法

1.概念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概念图

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内的知识都是由大量的相关概念组织起来的,要学好一个学科的知识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该学科内的众多概念,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概念图就是将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作为节点,然后用连线将表示相关概念的节点连接表示两个概念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一个能形象表达学科知识的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网络结构图,这就是概念图。

3.概念图教学法

概念图这种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既能形象、直观地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又能培养学习者组织、建构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被乔纳森(Jonassen)称为“知识的结构化表征”和被奥苏贝尔(D.P.Ausubel)称为“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是“概念图教学法”。

4.概念图教学法的发展

概念图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 D. Novak)教授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并很快盛行于欧美等一些国家,上世纪80年代流传至我国,如今国内许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概念图软件的出现,为呈现信息提供了更为方便而有效的工具,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概念图教学法实例

如“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这一教学命题中,最少存在以下一些知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1.基因决定生物性状;2.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3.按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同又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4.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5.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6.基因型决定表现型;7.基因型又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类型;8.杂合子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等等。显然上述这个命题中的知识点很多,各个知识点上都有一个或多个概念,概念之间又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个教学命题呢?概念图教学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选择。

那么如何构建这一教学命题的概念图呢?

第一步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找出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学习和理解,并把不同的概念分别写在不同的小卡片上(便于移动)。这一教学命题中要列出的概念主要有:基因、性状、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等等。

第二步是根据纸片上概念间的关系确定各纸片摆放的位置。把主题概念(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上层或中央,如本命题中的基因、性状就是主题概念。按概念的等级或从属关系依次排列,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

第三步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注明连线。概念间的连线可以是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连接词语应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本命题中“基因”、 “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决定”则标在两个概念之间的连接线段上,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此线段应标示方向,表明两者的主从关系。依此类推即可构成一概念图。如下图所示:

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

三、概念图教学法的特点

1.概念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象、直观、简练。它既能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又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知道:图形图像所包含的信息要远远超出了文字或口头言语的表述,所谓“一图胜千言”。

2.概念图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结构,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知识的记忆水平,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概念就是死记硬背”的现象,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

3.组织和建构概念图的过程使学生能有效地整合知识,使知识概念化、系统化。这其实是锻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4.概念图教学法能培养学生散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概念联想,形成“头脑风暴”,使知识外延不断得到扩展,从而极大地提升认知水平。

四、使用概念图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概念图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它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取代别的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侧重研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陈述性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它对于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框架很有帮助,特别是复习课中效果最佳。但对于生物学中的生理生化、解剖、实验操作、探究过程等方面则效果不佳。

2.对学生的概念图制作技巧应有严格的训练。概念图教学法培养的是学生对概念的分析、比较、整理和归纳能力,最终体现在学生对概念图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因而概念图的制作技巧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长期的、严格的训练。

3.低年级阶段学生慎用概念图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年级阶段学生由于其心理水平的发展决定了其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和自主行为能力较差,因而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教学中效果可能较差,应选择在高年级阶段学生教学中运用。

五、结语

概念图教学法是通过构建一个能形象表达学科知识的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网络结构图,使学生能有效地整合知识,使知识概念化、系统化,最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概念图教学法能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合作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正确地使用概念图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王大平,李新国.概念图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4.6.

生物教学研究范文6

生物课本中有很多微观的知识,肉眼看不见,用语言描述会让同学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用图片和动画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化。如在讲“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同学们不能亲眼看见有丝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的变化,如果单靠教师语言去描述,同学们很难理解和记住知识点。这时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分裂的各时期的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变化演绎出来。这样使内容变得简单化,具体化,同学们很容易接受,并激起同学们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好奇心。又如在讲“神经调节”这节内容时,由于“神经元”比较抽象,所以先把”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同学们了解神经元的各个名称后,再将神经元间相接处的部位“突触结构”展示给大家。最后将整个“反射弧”的结构呈现给大家,这样就能具体地讲解出“兴奋”在整个反射弧中是怎么传导、传递的。许多的抽象知识都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来完成,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简化难点

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因为整个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器内完成的,而且反应过程比较复杂,发生的化学反应比较多,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可以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C、H、O为主线,在细胞器内展示出每个过程都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小球的集合体来表示,这样就使反应过程形象化、简单化了。学生们边看边记,既学到知识,又加深了印象。又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单靠语言叙述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定律的实质。如果把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用flas的形式演绎出来,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并把“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也真正掌握了。

三、延伸于课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

如在讲“无氧呼吸”时,可以让同学们课前上网去收集一些酿造葡萄酒的材料,并总结出酿酒是什么微生物起了什么作用,酿酒所需的条件有哪些。在课上再与同学们交流,课后让同学们亲自动手为自己的父母酿出一瓶葡萄酒。在此过程中既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在讲“植物细胞全能性”时,可以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组织培养的有关知识,并可以将知识进行扩展,如利用组织培养怎样培养出大量的濒危灭绝的植物,怎样生产出人工种子等。在学习动物细胞培养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试管婴儿是怎么回事,克隆羊多利是怎么诞生的。在学习染色体变异时可以让同学们收集狮虎兽是怎么来的。这样同学们既丰富了知识,又会对生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寓环保知识于多媒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